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2022-09-03

第一篇: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习方法

安岳县卫生执法监督大队 伍明均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讲话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以及发展、改革、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等各个方面,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些讲话十分重要,我们应当全面系统的学习,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这些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我们所面临的各种重大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也是贯穿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大家知道,习近平同志对这个问题有两篇讲话做了集中的阐述。一篇是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他的发言,还有一篇是在新进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这两篇重要讲话,在学习习近平讲话的时候要特别加以重视。在这两次讲话里边他反复的说,我们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凝聚点、着力点、落脚点。他又说,贯彻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主线、凝聚点、着力点、落脚点这些词都表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这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旗帜的问题,就是一个走什么道路,坚持什么指导思想和社会制度的问题,因而就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政治立场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成为我们根本的政治立场。学习他的讲话要紧紧抓住这一条主线。抓住这一条主线,有三个要点要把握。

(一)社会主义救中国

第一个要点是什么?习近平同志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其他什么主义。所以习近平说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这个东西,就不是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所证明了的,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丢不得,这是苏东巨变的教训所证明了的:旧式的农民起义不可能救中国;洋务运动也不能救中国;维新变法不能就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能救中国,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不是那一个人单纯的主观愿望。

(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辟的。这个新道路的开辟标志是三个转折。一是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从僵化半僵化转到实行改革;三是从封闭半封闭转到实行对外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三大转折标志着我们开出了一条新路,但是这个新路此时还没有名字,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做开幕词,我们才有了名字。就是那一句名言,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么一说。我们又经过历次代表大会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拓展这条道路,到今天35年的快速发展,证明了我们这条道路是正确的。我们的结论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在新进中委班上讲了一段话,这段话好像还没有在报纸上公布。他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为这篇大文章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篇章。把它说得更简洁一点,邓小平已经提供了基本思路、基本原则,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来在那个问题上又写下了精彩篇章,我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他提出了两个不容置疑:一是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点不容置疑;二是我们对于社会主义还属于初级阶段,我们面临着很多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很多重大问题还在探索之中,这一点也不容置疑。

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什么叫做几十代?孔夫子到现在不过70、80代,我们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奋斗,所以任重而道远。所以他提出来我们必须大力进行三大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我们必须从四个方面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二是丰富理论特色,概括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话语体系;三是丰富民族特色,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相结合;四是丰富时代特色,与时俱进。两个不容置疑、三大创新、四大特色这就是我们的任务。

创新这个问题,邓小平给我们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比如说思想路线,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基性的理论。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我们新一届中央在理论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我们过去讲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我们没有讲过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到2020年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整套比较成熟定型的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们过去讲经济体制改革是市场对于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那么这次强调起决定性的作用,认识上进一步深化。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二、学习和实践党的群众路线

学习和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新一届党中央开局之年最用力的一个方面。十八大一闭幕,在接见中外记者时习近平说了一句话,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期望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这是我们的中央对全体中国人民的一种承诺。最近在俄罗斯参加冬季奥运会答俄罗斯电视台记者又说了一句话,我的执政理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担负起应当担负的责任。在学习和实践群众路线的教育活动过程中,他讲了很多话,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集中的体现了我们党的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我们党关于群众路线的理论,也是一个哲学问题,体现了我们的历史观;人民群众是主人,体现了价值观;我们的价值就是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我看要抓住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思想。

(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执政的根本理念,发展的根本目的。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最重要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人的全面发展搞经济有什么意义?搞经济的结果是空气没法呼吸了,水没法喝了。这个经济有意义吗?没有意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群众在当代抓什么?三个最重要的东西我们要抓住:一抓发展、二抓民生、三抓反腐。这三条做到了,就是为群众了。第一,抓发展。什么意思?发展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发展目标就是为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而奋斗。总书记讲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好。如果我们国家不能全面小康,不能实现现代化,我们每个人能好吗?离开了两个百年的目标,讲为群众好,言不及意,你得抓住这个最根本的东西。第二,抓民生。这是人民的直接现实利益,发展要落实到民生的改善上,要能够解决人家的就业问题、解决人家看病问题、解决人家上学问题、解决人家养老问题、解决人家住房问题。总书记在这一方面必须有所进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五大民生,一个都不能少的。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工作这么多人怎么行,你必须给人家创造就业岗位。教育是民生之基,基础教育没有搞好,人生的发展都有问题,一辈子是一个文盲,他能有什么人生价值实现。民生问题的解决是对我们共产党执政本身的尖锐考验。这个问题苏联没有解决好,我们过去也没有解决太好,今天还有很多问题,一定要把这个问题下决心解决好。第三,抓反腐。反腐同宗旨是根本相对立的,腐败同党的根本宗旨相对立,同执政理念相对立,同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相对立。这个问题没有多少理论问题,就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二)一切依靠群众

什么叫历史观?历史是谁创造的,是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毛泽东的名言没有过时,物质财富谁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谁创作的,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上的重大变革谁实现的,人民群众推动的。个人的作用非常有限,任何个人包括领袖人物他所能实现的东西是非常有限的。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对,领袖来复去,人民却留着。任何个人在历史上都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东西,人民是永存的,个人是一时的。

第一,相信群众。你不相信就不能依靠,相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往往是幼稚可笑的,这是毛主席的话。相信群众是前提,你得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打掉英雄史观,树立群众史观。第二,宣传群众。把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纲领等告诉群众,不光是少数人知道,这也是毛主席的话。所以我们要做理论武装工作,党代会之后我们办班,这就是宣传群众。第三,最广泛的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用什么手段去调动?一是教育,二是给人家利益。群众也是需要教育的,群众里边也是各色人等,群众也是分阶级、分阶层、分群体的,有觉悟高的,也有觉悟低的。怎么办?得教育。光教育不行,还要给人家必要的物质利益,人们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利益。过去为什么不怕流血牺牲?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有好日子过,有打土豪分田的利益。今天也是利益问题,要调动一切要素,有资本出资本,有劳动力出劳动,有技术的出技术,有知识的出知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市场经济之所以比计划经济更有效率,就是它能够有效的用利益原则调动一切要素,用利益原则把一切要素调动起来。有资本的通过资本增值,有劳动的通过劳动创造财富,有技术的通过知识产权获得利益,诸有此类等等。

(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最后一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党的领导工作的认识论。从群众中来形成正确的指导意见又回到群众中去。领导干部、领导机关他们的正确意见是从实践中来,但是不仅仅是从个人的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然后又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这就要求当领导的要善于向群众学习,习近平说领导不是百事通。任何个人都有局限性,要克服自己的局限性,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大家的认识和知识集中起来,形成正确的意见,变成自己的智慧。没有办法的时候,到群众里边去寻找,在机关做久了常常就空了。为什么?毛主席说领导机关不过是一个加工厂,原材料是在群众的实践里头,把那个东西拿来加工一下形成文件,你就取得领导群众的资格,所以得向群众学习。

三、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

习近平同志说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对于做好领导工作十分重要。

(一)改革开放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

第一,顶层设计。习近平说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要坚持正确的方法论,这是他原话。特别是改革到了今天,进入了攻坚期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许多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需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这些话都是他的话。他说所谓顶层设计就是说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的改革要有统筹的考虑。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就是一个统筹的方案、顶层设计的方案,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的深化各项改革。经济讲了六条,政治讲了三条,文化讲了一条,社会又讲了两条,军队国防又讲了一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这是一个方法论,不能够单打一,不能够孤军突破,要总体设计。

第二,协同推进。也就是说有序的推进,协同有序,区别不同的情况。习近平讲改革条件已经成熟的要大胆推进,有的改革涉及的方面太多需要综合考虑,发挥改革的重叠效应和合力,那就要各个部门协商,有的改革很迫切但是又没有完全搞清楚怎么办,搞试点,摸着石头过河。协同推进他讲了三种情况:第一,成熟了抓紧办不要拖,能改就马上改。转变政府职能现在就是看清了,不要那么多审批,一批一批的砍掉,不要再等了,政府该管的事管起来,不该管的事别管了。第二,有的太复杂了,涉及的方面太多了。不仅涉及到企业,而且涉及到市场,不仅涉及到市场,而且涉及到政府,政府里又涉及到金融问题、财税问题,综合性很强,需要有综合改革方案。第三,很重要但是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先试点,然后再推广。之所以要试点,是因为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尤其防止在根本问题上发生颠覆性错误。这是习近平讲的,在重大问题上不要冒失,防止发生颠覆性的错误。不明白可以实验,也不能因为不明白就不动。他说不动就僵化保守了,怎么动又不能一下全动。怎么办,先搞一个点动一动。

第三,坚持摸着石头过河。有人说过去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今天不能再摸着石头过河了,他说不能这么说,这是没有搞清楚什么叫摸着石头过河。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时间为基础的一种通俗表达,摸着石头过河是以时间为基础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种通俗的表达。不能说水太深了,现在好像摸不着石头,这都是字面的理解。打仗打赢了算数,你管什么方法。方法不重要,重要在打赢,凡是打赢的方法就是好方法,凡是能发展经济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说顶层设计是离不开摸着石头过河的,那是大量摸着石头过河的结果。取得了很多经验,我们才能把它体系化、系统化、整体化。没有大量的摸着石头过河,正确的政策哪来的,关起门来闭门造车,那不叫顶层设计。有了顶层设计,在付诸实践的时候,有些问题还是要实验的,不是说有了顶层设计,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原则解决了,具体问题没有解决,还需要探索。

改革要有科学的方法论。大概就是这么三点:一是顶层设计,二是协同推进,三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是讲的改革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二)科学发展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这句话是胡锦涛说的。集中体现在哪里?一是以人为本的唯物史观,二是统筹兼顾的辩证方法。习近平同志在这个问题上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发挥,他讲科学发展观是辩证法的体现,他讲了五个方面十大关系。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速度和效益关系的又好又快的发展观。第二科学发展观是正确处理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跟农村协调的发展观。第三讲协调发展观,人和人、人和社会、人和自然协调的发展。然后讲当前和今后,今天和未来的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速度和效益要统筹兼顾,全局跟局部要统筹兼顾,今天跟未来要统筹兼顾,东部跟西部统筹兼顾,政治、经济、文化要统筹兼顾。

(三)一切工作都要坚持科学的方法论

在这方面习近平同志讲了很多问题,比如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上,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异帜的邪路,这就是两点论。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他说我们既不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不偏废两个基本点。又比如说我们看形势,既要看到形势好的一方面,又要看到形势复杂跟严峻的一方面。他讲生态环境保护说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态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因为没饭吃不行,田的命脉在水,水旱了没有粮食了,田地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水都从山上流下来的,山里没有水不行,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没有树土地流失,用土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习近平同志很强调的一句名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真抓实干。习近平说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在于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在求实、务实、落实上下工夫。

第一,知实情,重调查研究。习近平说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这都是他的原话。他说指导现代化、指导改革开放闭门造车不行,刻舟求剑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了解国情、了解党情、了解世情、了解人民的需要、经验和创造,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从中引出必要的结论,做出符合实际和人民需要的政策。他这里边特别有针对性的讲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他说当今时代,信息手段十分发达,利用信息工具了解掌握情况也是一种方式,而且是越来越重要的方式。但不管信息手段多么发达,有多少了解的渠道,都不能代替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他有一次在中央党校专门讲调查研究问题,他提出来不仅要做调查,而且要做真正的调查,不能做那种伪调查,他讲了很多例子。什么叫伪调查?经过彩排以后的调查,开座谈会的人都是经过人家精选过来的,而且都准备了发言稿,叫说什么,不叫说什么,这就是伪调查,就是彩排。他很了解情况,好多地方都伪调查、假调查。这是一个,知实情,重调查研究。

第二,讲实话,如实反映情况。习近平说有一是一,有二是二,不文过饰非,不阳奉阴违,不弄虚作假,不搞“上有好者、下必甚焉”那一套,不讲那些不错也没用的空话、套话,力求讲有内容、有思想、有针对性的具体管用的话。他说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这都是他的原话。话风问题跟文风问题是一回事,文风表现为文字,话风表现在口头。这个弊病年深日久,改起来真难。不大会说话,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是说人家,也包括我在内,不太会说话。西方竞选有好处,锻炼人说话,背书不行的,一下就露馅了,是即兴发挥、临场发挥。我们都是没有本不能说话,离开本就说错话,说话很规范但是很没用。纠正也是形式主义,我看好几个省规定讲话时间多少,这能规定吗?省委领导讲话多少时间,厅级讲多少时间,这是什么事?形式是内容所决定的,需要长就长,不需要长三句话都是废话都多余,一句话都不应该说。我们的很多文章人家不爱看,板着面孔,文件搬家,简单重复文件。要体现文件的精神就照抄文件,照抄文件还没有文件本身准确,我们还不如看文件,你转述的还不一定准确。所以这是很大的问题。

第三,干实事,务求实效。就是你做那个事情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要搞那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不要搞那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要喊那些空洞无谓的口号。做实事、好事,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就像居家过日子一样,你做的事真是管用的,拿出居家过日子的精神做工作就行了。在家里你搞那么多形式主义有什么用?在家里一般不会搞形式主义,大家比较务实,那是自己的事,公家的事就可以糊弄糊弄。你说绿化我把山都给你泼上绿漆,你说新农村,搞一道墙都画上新农村,不是干出新农村,是画出新农村。所以落实是很大的问题,习近平跟俄罗斯的记者谈话里有一句话,说我的方针是一分部署九分落实。部署的时间有一分就够了,但是落实要用九分的精力。主要精力去抓落实,真正困难的是落实。

谢谢大家!

第二篇:习总书记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的体会

习总书记建党95周年重要讲话的体会 不忘初心”,是不忘最初苦难困境里生发的赤子之心。一个政党一种理想的建立,在诞生之初何其微弱,在成长之初何其艰难;一个国家一种道路的前行,在苦难时分曾经环境何等恶劣,在受侵之时曾经民族何等卑弱。不改换理想、不动摇决心,这就是在守护和完成着最初的赤子之心,这就是在谨记和反观本源上的党性、先进性。这就如总书记所说:“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这充分说明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不断强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100%地忠诚于党,把认识统一到中

“继续前进”,是继续中国道路上的光明理想和美好目标。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30多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潮流。“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与唐太宗著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如出一辙,正是一种以史为鉴的思想,正如是习近平主席过去多次强调的要重视历史、要不忘过去、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要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有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是中国、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在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脑子要特别清醒、眼睛要特别明亮、立场要特别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总书记所讲的这段话,正概括出了“明镜所以照形”的初心之诚,与“古事所以知今”的前进之路:“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5年的历程,但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这就是回顾历史、鉴古知今的作用,“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坚实出发时的理想、坚定过程中的道路、坚信光明里的希望。

第三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体会

总书记在201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9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他还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顺应世界大势”。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必须把握好世界大势,与时俱进,勇于担当,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开放水平,在百舸争流的全球化大潮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争取对外开放的主动权

总书记指出:“要准确把握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和我国对外开放新要求”,“努力在经济全球化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我们为此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着力点之一就是以更完善、更具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方位、多层次发展国际合作,扩大同各国各地区的利益汇合、互利共赢”。这一论断既高屋建瓴地指出了必须把握经济全球化大势,也充满自信地指明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总方向。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全球价值链的深化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和利益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纷纷通过扩大开放促进自身发展,避免被边缘化的命运。国际金融危机后保护主义一度有所抬头,但经济全球化仍在曲折中前行,推动全球化的两个轮子出现“多边慢、区域快”的新特点,多哈回合已谈了14年,何时结束仍难预料。主要发达经济体改弦更张,试图通过构筑高水平的自贸区网络,为今后“定规矩、树标杆”,谋求竞争的制高点和发展的主动权,探索新的开放途径。

对外开放是抓住全球化机遇的必由路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全球经济是开放的经济。上世纪80年代我们抓住了世界产业革命机遇,通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入世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或“工业化4.0”正在来临,面对难得的新机遇,正如总书记指出的,“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我们正面对着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地讲,我国的开放仍有很大潜力,2013年服务贸易额仅为美国的1/2,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仅为美国的1/

10、英国或德国的约1/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我国对外开放度尚处于或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整个社会的开放程度尚不高。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仍然需要主动参与全球化,使经济社会更加开放。

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新一轮对外开放,是我们勇于担当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加强开放的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凝聚开放的共识、增强开放的自信、理清开放的思路、提高开放的能力,积极把握开放主动权,再创新一轮开放红利期。在开放的原则方面,要坚持内外统筹,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把握好开放的节奏、力度和顺序,以国内改革发展的需要为依归,最大程度地为我国发展争取利益;坚持合作共赢,做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贸易投资自由化的践行者、国际规则的参与制定者以及和谐世界的建设者。在开放的重点方面,放宽投资准入,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有序开放,扩大对外投资。坚持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把握世界变革大势,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

总书记强调,“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变革,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产生。以开放的思维和胸襟,引入外部活力,有助于解决改革进程中的各种难题。

当今世界处于大变革时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进行,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新材料等领域的革命性突破随时可能出现,智慧工厂、互联网金融、分布式能源、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等新型业态不断涌现。这将引发国际竞争和分工格局的深刻变化,迫使主要大国加速自身的调整与变革。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的口号便是变革,正推动金融监管、医疗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实施“出口倍增”、“制造业回流”等计划,以图保持全球经济领先地位。日本实施结构改革和超宽松货币政策,应对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欧洲改革福利制度和劳动力市场,致力于财政紧缩与经济增长的平衡。面对世界变革大势,只有乘势而上、自我革新,才能把握主动权。我们必须紧跟世界变革潮流,通过开放促进体制改革和产业升级,争取全球竞争的战略主动。

全面深化改革亟须开放这一动力。总书记指出,我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改革与开放是我国发展的两大动力,是孪生兄弟,改革为开放创造体制基础和内在条件,开放也是改革,为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和活力源泉。面对改革中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更高水平的开放增加改革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需要通过开放来推动,如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增强市场的决定作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中国、促进公平竞争、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全面审视中国改革发展大势,我国的开放不是被动之举,而是自身的内在要求。不开放没有出路,开放止步不前也没有出路。

加大以开放促改革的力度。要借鉴国外先进理念、规则、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培育国际经济竞争新优势。积极开展对外谈判,通过遵守规则或履行承诺,扩大市场准入,推动国有企业、投资体制、相关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改革。更加注重发挥外资的技术溢出和综合带动效应,统一内外资法律法规,抓紧起草外资“三法”修订草案,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创新加工贸易模式,鼓励企业形成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等新优势,加快由“制造”向“创造”、“智造”转变。搞好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积累改革开放的新经验,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把握文明互鉴大势,为国际经贸规则注入更多中国元素

总书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包容精神,推动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当前,国际经贸规则正面临新一轮重构,我们要抓住机遇,为国际经贸规则制定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文明互容互鉴互通的历史潮流势不可挡。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欧亚大陆曾涌现出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波斯文明、阿拉伯文明等诸多文明系统,非洲大陆的埃及文明举世闻名,美洲大陆曾有玛雅文明等,可谓“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各种文明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的共同进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员往来的日益密切,各种文明的互动空前活跃,“西方中心论”趋于式微。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科技成果,各国人民意愿都得到尊重,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现行国际经贸规则中的文明元素偏于单调。国际经贸规则某种程度上是世界文明的制度化体现。只有充分吸收各种优秀文明成果,规则才更包容、公正、合理。二战后,美英法等国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国际经贸规则,客观上营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但这些规则主要体现了西方价值,对非西方文明考虑不够,存在不公正不合理之处。国际金融危机也暴露出全球经济治理的明显缺陷。尽管如此,发展中国家在规则制定中也可积极作为,争取正当权益。经过反复博弈,1964年联合国成立了贸发会议,世贸组织的特殊与差别待遇条款多达145条,多哈回合也被称为发展回合,在气候变化谈判中发展中国家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些为国际经济规则增添了更大的“发展成分”,使其不断趋于合理。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南升北降”明显,国际经济规则面临重构,发达国家试图主导和引领新一轮规则,发展中国家也积极谋求更大的话语权。规则重构的过程,将是不同利益诉求艰苦博弈、不同文明理念碰撞交流的过程。只要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主动作为,国际经济规则可能进一步增大“发展成分”和“非西方因素”,继续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规则之争是发展权之争,是制度和领导力之争。中国经济体量大,不可能做躲在蚂蚁后面的大象,也不可能像鸵鸟那样把头埋在沙子里,需要我们增强制度文明自信,主动抢占制高点,谋划于我有利的规则体系。要在继续学习、遵守和运用现有规则的同时,密切跟踪规则演进趋势,全方位参与高标准规则谈判,争取在国际规则中体现中国思想。对于符合我国改革发展方向的领域,可与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结合,以建设性态度积极参与。对于现在争议较大、长远对我有利的规则,可联合共同利益多的经济体,积极发出发展中国家的声音。对于我国有比较优势的领域,争取提出“中国方案”,提高参与国际经济治理能力。

把握共同安全大势,把维护经济安全作为“新常态”

总书记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树立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新理念”。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如何在开放条件下维护好国家经济安全,成为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应树立开放的经济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动态地谋求安全。

谋求共同安全成为世界共识。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全球价值链深度拓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经济风险更容易在国家间传递,使经济安全呈现相互性、系统性和全球性特征。尽管世界各国都担心经济安全,但总体上走向更加开放而不是封闭。各国不可能“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只有通过扩大相互开放,共同遵守国际规则,增加相互理解与合作,减少敌视,不搞以邻为壑,才能有效联手防范风险。比如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的宏观政策协调力度加大,表明防范共同风险、维护共同安全是新的时代潮流。

树立开放的经济安全观。对外开放总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与利益同在。开放中要始终坚持两点论,兴利除弊,化危为机。扩大开放对经济安全的影响是双重的,既因开放增强实力而更加安全,也因外部影响更大而风险因素增多。但总的来看,开放比封闭更安全,有实力才更安全。我们应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的有机统一,在扩大开放中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综观世界历史,每个强国盛世都是开放的。从我国经验看,由于我们制定了有效措施,在对外开放中经济安全显著增强,即使竞争力偏弱的汽车业,入世后在“与狼共舞”中也进步明显。只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国越开放就越发展,越发展就越开放。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任务,将伴随民族复兴的全过程。当然,我们的开放不是“傻大胆”,要自主把握开放的力度、程度和进度,做好开放中的内外统筹,为人民谋取更大福利。

切实提高经济安全保障能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注重防风险。在涉及敏感议题时,凡是有可能触及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家安全等红线的,绝不退让,不能拿原则做交易。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开放中壮大软实力硬实力,夯实经济安全的根基。做到预防为主、应急为辅,把安全工作前置。完善产业安全审查制度,强化经贸摩擦应对机制。采取综合对策,维护好粮食、资源能源、海外资产与人员安全,应对气候、生态、环保、知识产权等非传统安全,把握好金融、网络信息等安全要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总书记强调:“如果我们对世界发展大势认识不清,甚至茫然无知,就难以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的事业就难以有新的开拓”。商务部门处在面对世界大势和对外开放的前沿,需要深入研究国内外大势,更加主动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

2013年7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第28次常委会听取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习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续两次讨论安全生产问题,说明了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是高度重视的,也说明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和问题的复杂性,所以必须时时敲响警钟,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准备打持久战。

第一, 要强化各级党委、政府的安全监管职责。

第二, 要强化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

第三, 要严格事故调查,严肃责任追究。

第四, 要抓好安全生产大检查。

第五篇:习总书记讲话中的名言警句

以下是专家对习总书记讲话中的名言警句所进行的梳理,供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海南调研时,将“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生动质朴地表达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习近平的话语,表达出对腐 败现象的“零容忍”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桓宽《盐铁论》)——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王充《论衡》)——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

尚贤者,政之本也。(《墨子•尚贤》)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资治通鉴》)——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的演讲

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车尔尼雪夫斯基)——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节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荀悦《申鉴•政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备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不断的坚持和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有所帮助!

上一篇:心中最美的老师同事下一篇:厦漳泉同城化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