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感的培养

2022-09-10

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管人, 管人的核心是管人心。在各项管理工作中, 用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固然重要, 但是要想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出来, 获得最佳的管理效能, 就必须重视情感管理。学校作为特殊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文化组织, 实施情感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重视情感管理

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 个性独立, 要求民主和尊重。学校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组织中管理对象的特殊性, 认识到不讲情感的科层制管理是不适用于教育组织的。面对思想成熟, 思维独立的个体, 讲求情感的所谓软管理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因此, 学校组织中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情感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 要注重营造和突出积极向上、民主、宽松的管理环境。管理中应多从正面教育和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更好的激发教师的情感, 使教师自觉地、主动地运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规范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将情感教育列入教师的选拔和培训工作, 并作为师德培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把住教师入口关, 热爱教育事业、爱学生、情感健康, 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师培训工作, 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对学生的深刻影响, 自觉地时刻以积极的情感教育和感染学生。同时, 要坚决取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者的教师资格, 将师德不合格的人坚决调整出教师队伍。

2 营造情感氛围

首先要尊重、信任教师。作为管理者, 在业务上要尊重教师的创造精神;在用人上要以事业为本, 信任为重, 让教师在职权范围内独立地处理问题, 充分发挥其才干;在工作中, 要主动承担责任, 使有错误的人得到温暖的同时, 也乐意接受教训。

其次要关怀、体贴教师。在日常生活中, 要关心教师、和教师们谈心, 了解他们的需求, 帮助其解决困难, 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关心教师要情真意切, 一切从爱护出发, 给每人以均等的机会, 对于与自己的思想有隔膜的、意见不同的同志更应该关心。良好的情感氛围, 更能培养和激发教师对工作和学生的热忱, 让他们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3 加强教师情感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激发、引导、管理教师的情感, 是学校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3.1 加强三心 (爱心、事业心、责任心) 教育

要热爱学生。爱心, 是每个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之一。教师情感生活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 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激发他们刻苦、顽强学习的精神。对于学生来讲, 得到教师的爱, 就是得到了赞许, 表扬和奖励, 这会在他的心理上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让学生感到温暖、欢乐和幸福, 使他乐于接受老师的教导, 愿意改正自身的缺点, 愿意积极上进。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感情沟通, 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要有责任感。责任感, 就是一种使命感, 是教师对应承担的义务、应尽的职责的一种内心体验。这种责任心是使教师在完全没有外部压力和监督情况下, 自觉地去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实现社会和学校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的内在动力。

教师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教书育人上。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只有爱心还不够, 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是基础, 而责任心则是驱使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做为一名教师, 当他满怀爱心站到讲台上, 望着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强烈的使命感会油然而生。这种强烈的内心体验, 会激发教师的内在情感, 使教师更加认同自己的职业。

要热爱教育事业。教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职业, 有着特殊的情感体验。如果说爱心是做教师的基础, 责任心是做教师的内在动力, 那么事业心则是激发教师情感的持续动力。

研究表明: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最大差别是——优秀教师热爱其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而一般教师更倾向于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优秀教师之所以取得卓越的成就, 在于他们喜欢并热爱教育事业, 并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情感与精神的满足, 进而对教师的教育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教师的教育和领导中, 要注重对其事业心的培养。做为一名教师, 怎样才是具有了事业心?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得好:“你爱事业, 是为了向它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这才称得上是真爱。而只有到愿意自我牺牲的程度, 才能够在事业上做出成就。”

3.2 注重提高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会直接影响其讲授的情绪、讲授的水平, 以及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来讲, 人们往往更乐于探究自己熟悉的、擅长的领域。如果教师的专业能力很强, 就会增强其专业自信, 他会更积极、主动地去收集资料、信息, 挖掘教材, 寻找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 将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准确清晰的传授给学生, 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提高学生的兴奋点, 使其更好地接受和领会。

3.3 加强自身情感的调控

教师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不同的情绪状态, 而教师的情绪状态又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教师积极的情感对学生具有神奇的磨砺, 会激发学生的热情, 积极投入的接收和学习;反之, 教师的焦虑与烦躁, 会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教师要有能力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进而控制自己的情绪, 避免自己的消极情绪对学生产生影响。

总之, 教育事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学校这样的二元组织中更适合进行情感管理。只有学校为教师创造出宽松的情感氛围, 注重教师情感的培养, 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才能够不断的激发出教师的情感, 使他们真正的爱上教育事业, 爱我们的学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包围中的学生, 也才能真正的焕发出学习的热情, 爱生活、爱学习;这样的学校也才是我们真正所追求的教书育人的殿堂。

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因此, 如何激发、引导、管理施行教育的教师的情感, 是学校管理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教育,管理,情感,教师情感,情感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丽红.教师与学生发展问题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12.

[2] 彭志刚.论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2) .

[3] 张春铃.浅谈发挥教师情感的育人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 (02) .

[4] 李新增.教师情感三种力[J].山东教育, 2005 (25) .

[5] 赵玉英.论课堂教学中教师情感的构成及其培养[J].教育艺术, 2006 (09) .

[6] 邓公明.善待学生的回答[J].四川教育, 2005 (12) .

[7] 李新增.教师情感三种力[J].山东教育, 2005 (25) .

[8] 周衍.浅谈教师情感素质的自我培养[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4) .

[9] 刘腊梅.浅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意识及其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