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2022-07-12

第一篇:青年是祖国的未来

他们是祖国未来希望的新一代

他们是祖国未来希望的新一代,活力四射充满朝气,同时又是备受争议的新一代,个性张扬充满叛逆。一个多月前,他们告别了菁菁校园,离开了关爱的家人,穿上迷人的橄榄绿,在饱含期盼与祝福的注视中,踏上了戍边的征程。转眼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这将是他们在部队大家庭度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他们远离家人、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共同度过的第一个佳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车水马龙,在这年味十足的日子里,他们在忙些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两个月时间里,他们是否想念远方的亲人?是否已经适应部队紧张有序的集体生活?是否吃得惯食堂大锅饭菜?冰天雪地、寒风凛冽,他们穿得暖和吗?摸爬滚打、擒拿格斗,高强度的训练中,他们会有临阵退缩的想法吗?部队的生活与想象中存在着差距,他们会因此而失落吗?

“亲爱的家人、朋友,我们在这里充实而又快乐!”浙江边防总队新兵团的新战友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关键词一:虚功实做

新兵为什么会这么快发生转变?

反映新训生活的小品《趣味班务会》、哑剧《输液室的故事》,展现时代脉搏的现代舞《舞武组合》,时装表演《创意时装秀》,饱含深情的吉他弹唱《父亲》、歌曲串烧《警营嗨歌》„„1月31日,浙江边防总队新兵团“梦想启航、接力发展”迎新春警民联欢会上,新训骨干和新兵们同台表演,一展风采。时而掌声雷动,时而捧腹大笑,丝毫没有新训生活的枯燥感和紧迫感。

一张张灿烂的笑容,一次次勇敢的亮相,这与笔者以往采访时新兵表现出的青涩、迷茫和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仅仅两个月时间,是什么让他们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这个总队教导大队大队长、新兵团团长李为群揭开了其中奥秘:“这离不开‘快乐带兵’的理念。我们在服务保障全面跟上的前提下,坚持虚功实做,努力让每名战士训得有劲头,留下一个难忘的新训记忆。”

新兵入伍以来,新兵团主动顺应新时期新兵教育管理形势,坚持“严”字穿针、“情”字引线,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努力帮助新兵平稳度过第一适应期。

“微活动”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新兵入伍第一天,新兵团立即组织开展了“搞好一次欢迎仪式、倒一杯热茶、递一条热毛巾、参观一次营区、吃好第一餐饭、铺好第一次床铺、洗好第一次热水澡、打好第一次平安电话、谈好第一次心、睡好第一次觉”的“十个一”活动,让初入警营的新兵切实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留下军旅生涯美好的第一回忆。回忆起入营时的情形,一连一班新兵张磊还是感动万分:“来部队前,都听大家说新训班长很凶,来了以后才发现,他们特别亲和热情,一点架子都没有。”同时,新训团开通了“就诊绿色通道”,设立了“亲情话吧 ”、“指导员直播间 ”,每月还举办一次集体生日会,为同一个月出生的新兵集体过在警营的第一个生日。长寿面、祝福语,把“官兵同乐”、“警营是我家”、“战友是兄弟”体现得淋漓尽致,把欢乐和幸福注入到每一位新兵的心中。 1月8日,这个总队总队长蒋建卫在任职的第三天就来到新兵团,看望全体新兵,并对新训骨干提出了“像老师一样传授知识,像兄弟一样体贴关怀,像朋友一样沟通交流”的新训指示和工作要求。

90后新兵比较“自我”,与社会接触少,不善于沟通交流,上网是他们的主要业余活动,如何让他们打开遮掩的心扉,从虚拟的世界融入到部队大家庭中,成为每一名新训干部、骨干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兵情日记”成为新训秘笈。新兵团在连、排、班三级新训干部、骨干中广泛开展记“兵情日记”活动,把“知喜忧哀乐思、察吃喝拉撒睡、解疑难困惑事”作为日记的主题,在全面真实记录每名新兵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入伍前主要资料等综合信息的基础上,以新训一日生活为脉络,以谈心了解为依据,采用“起床看情绪、整理看次序、集合看速度、训练看态度、竞技看拼劲、劳动看干劲、读信看表情、谈心看神情、吃饭看饭量、睡眠看质量、查寝看人数、起夜看次数”的“十二看”观察法细致观察,详细记录新兵各方面的变化,记载他们的需求困难,分析问题原因,研究应对措施。通过天天记录和经常翻阅,动态掌握新兵现实思想和实际困难,真正达到了“察兵情、知兵意、解兵难”的目标。

“亲情QQ群”架起连心桥。最爱天下父母心,新兵的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是父母们关注的重点。为了让远在他乡的父母放心,全面了解新兵的个人情况,新兵团以连为单位建立新训“亲情QQ群”,指定专人负责,及时以微视频、照片等形式,将新兵们的训练、生活情况反馈出去,受到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从刚开始的“孩子吃得饱吗?睡得着吗?”到现在“孩子在部队表现优秀吗?身体变得壮实了吗?”等话题,从最初的“组团探亲、寄生活费”的要求变成一句句感谢祝福的话语,“亲情QQ群”拉近了部队和战士家庭的距离。同时,家长们也通过在线交流、留言、邮件等形式,将一些新兵自己没有表现出来的信息传递给新训骨干,起到了良好的互动管理效果。 “纸微博”敞开战士心扉。“今天你摇了吗?微博了吗?”面对网络时代,新兵团从“微博”中寻找新兵管理教育的灵感。他们在开设“团长、政委信箱”、“连部直通车”的基础上,积极借鉴网络“微博”的互动功能,在新兵中开展了“纸微博”活动。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或需要说的话,包括自己的梦想、追求,都可以在“纸微博”上用自己不曾公开的网名或无记名方式留言。其他同志可以对留言内容进行跟帖,发表自己的评论、想法或感受。留言者还可再对跟帖进行回复,进一步扩大了交流面,搭建一个表达自己意愿的平台。民主参与管理,方便相互沟通交流,受到广大新兵的热烈欢迎。

“网格化”谈心化解心结。新兵入伍后,这个总队及时组织进行档案审查、心理测查,第一时间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明确思想工作重点。同时,积极吸收思想稳定、带头作用好的新同志加入思想骨干网络,扩大思想工作的覆盖面。通过看脸色、听话音、察睡相、观走姿等细节,快速排查出疑似身体、心理和思想三大类异常新兵。以社会管理创新模式为借鉴,研究推出了“网格化”谈心化解法:以先期排查出的疑似异常人员作为网格的中心点深入谈心,在谈心过程中了解该同志周围主要接触的人员,并将该类人员确定为网格中心外围的延伸点,使之成为下一谈心教育工作的对象,从而编织好中心外围的网格,及时避免了某一“中心点”思想波动对周围“延伸点”的不良影响。这样一来,不仅通过周围“延伸点”对“中心点”人员进行了思想引导帮扶、传递了正能量,而且有效化解了新兵的思想疙瘩。 关键词三:因材施教

他们离合格边防战士还有多远?

“我们为身边有罗家岙边防派出所、海警33012艇这样的先进典型感到无比自豪!”“我们要做一个像董顺发班长一样的边防忠诚卫士!” 1月下旬,在浙江边防总队文艺小分队“情系新战友”新年慰问演出活动中,被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执法为民模范边防派出所”的罗家岙边防派出所、“公安边防部队第一届带兵模范”董顺发等先进典型事迹,以小品、相声等形式搬上舞台,新兵们直观地了解了部队先进典型感人肺腑的故事,深受启迪,备受激励。

新兵初入警营,对部队只有模糊的认识,心思没有静下来,目标也不清晰,虽然他们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但不知道该往哪里使。另外因为家庭和社会阅历等因素,新兵入伍动机多元,还有少数同志打着个人的“小算盘”。如果只盯着眼前的既定奖励,冲着实惠干,就容易因急功近利而迷失方向。针对这些问题,这个新兵团通过典型激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方式,摸清新兵底数,杜绝“一锅炒”的工作方法,一边手把手帮带“授人以鱼”,一边点对点指导“授人以渔”,不断激发训练积极性。

除了进行传统英雄模范典型教育外,这个新兵团还建立了以“记忆培训”和“从警心语”为主题的“青春励志笑脸墙”,将优秀新训骨干公示上墙。一个个迷人的笑脸,一句句温馨的从警感悟,有效缓解了部队管理训练的严肃气氛,为新兵减轻了压力、放松了心情。同时,新兵们还可以像在医院里挂“专家门诊”号一样在“笑脸墙”上找到自己需要预约的教练员,在课后得到“一对一”热情答疑和帮教,及时解决了训练中碰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1+1+3+X”模式满足不同需求。针对90后新兵求知、求新、求趣的特点,这个新兵团利用警地教育资源共享的优势,边探索边实践,通过“一个专题一堂基础理论课、一堂拓展讲座课、三堂学习辅导课,跟进团、连X种配套实践活动”的“组合拳”方式,扎实开展教育,为新兵们送上了丰盛的“精神大餐”。在教育组织实施过程中,基础理论课由团政治理论教员担负,团长、政委分别讲授一堂拓展讲座课,同时邀请驻地十八大代表宣讲党的十八大精神、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宣讲双拥传统,邀请“公安边防部队第一届带兵模范”董顺发、“全国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先进个人”郑丽等多位部队典型来队传经送宝,并在大课后开通“直通车”,由各连组织对大课中涉及的法律、法规、关键词和知识要点进行具体解读,配套开展学习体会交流、知识竞赛、军歌教唱等活动,进一步拓展了新兵们的知识面。

在一次新训骨干座谈会上,部分骨干认为90后新兵思想活跃、个性张扬不易管理,提出要多安排训练和集体活动,让新兵集中精力备训参训,这样才不会“无事生非”。也有部分骨干认为现在的新兵知识广、兴趣多,采取“填鸭式”管理会适得其反,不利于战士健康成长。双方各执一理,讨论非常激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讨论,新兵团政委梁如良为大家总结出这样的结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个性并不是洪水猛兽,作为一名带兵人,要有‘天底下没有捂不热的石头’的执着精神,坚持依法带兵、以情带兵、因人施教,每名新兵都将是一块闪亮的金子。”

常搭才艺舞台助力成才。各新兵连根据官兵意愿,成立了书画、写作、文艺、棋牌、篮球等各类兴趣小组,并利用课余时间“量体裁衣”,为新兵提供施展才华、体现价值的舞台,让他们成为教育训练中的“小教员”、文化活动中的“领头雁”;“一周才艺秀”让有表演天赋的新兵亮出才艺、展示技巧,从而增添自信,调动训练热情;“红色影视赏析会”通过组织观看《士兵突击》、《人间正道是沧桑》、《冲出亚马逊》等励志影视作品,谈当兵感受,进一步激发新兵的训练激情和动力;每月一次的黑板报比赛和每月一期的《新训窗口》快报征稿,让书画和写作爱好者尽情挥笔、崭露头角;“迎新春联欢会”则给有编导、主持、才艺特长的新兵创造了大显身手的机会,文艺节目的创作和排练热火朝天地展开;“大学生新兵讲坛”则为高学历新兵锻炼口才、倾诉情感搭建了平台。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曾经感到迷茫和彷徨,现在我慢慢地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并不是只有金钱、名车、豪宅,还有信仰、民族和国家。”不少新兵生活在富裕家庭,不愁吃穿和工作,参军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来部队历练一下,或者是来部队锻炼两年赚点“政治资本”,但经过两个月的新训生活,他们的军事本领逐步提高,身体素质不断增强,军人意识渐渐形成,思想也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他们,离合格边防战士的目标越来越近„„

关键词二:内外兼修

“温室花朵”怎样经受新训考验?

“谁英雄、谁好汉,练兵场上比比看;谁先锋、谁模范,标兵榜上亮亮相。”标兵榜上“群星”闪耀;“尖刀一连”、“狼牙二连”、“铁血三连”、“兵锋四连”,连队称号威武响亮;整齐的队列方阵、帅气的擒拿格斗、精准的实弹射击„„这里是属于英雄的战场。

“今年新兵来自2个直辖市和15个省份的46个市级地区,其中46%的新兵是独生子女,42%的新兵第一次离开家庭和父母,15%的新兵没有独立生活经验,没有洗过衣服、做过饭„„”一份新兵情况统计报告,让所有新训骨干感到吃惊诧异。这些来自温室的花朵,如何经受得起三个月新训生活的考验?如何能担当起维护沿边沿海地区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大家心里都犯起了嘀咕。

万事开头难。新兵团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基本动作抓起,全面提高组训能力和保障能力,逐步提升新训工作的质量,努力帮助每一名新兵实现完美的蜕变。

为有效提升新训质量,这个总队从源头抓起严起,结合部队实际,形成了教导大队保障和“各单位兵由各单位指定骨干承训”的工作机制,在教导大队、海警第一支队、海警第二支队、台州边防支队成立了4个新兵连。按照“新兵未到骨干先行”的原则,提前两个月就组织全体新训骨干进行集中培训,进一步统一动作、强化要领,并实施统一考评机制,考核合格的骨干才能上岗。据统计,85%的新训骨干有带兵经历,其中有3年以上带兵经验的骨干占25%,还有2名总队“十佳带兵模范”,从源头上确保了新训的质量。 健全完备的机制,是确保新训工作高质量完成的保障。新兵团专门成立了军事教学组和理论教学组,建立完善《新训手册》、《带兵干部量化考核规定》、《新兵管理教育训练工作预告》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军事理论教学科目进行科学规划,明确授课教员,适时组织开展试讲试教,由教员边演示、边讲解、边纠正,新训工作领导小组现场打分评价,既激发了教员的工作主动性,又提升了教学水平,确保教得专业、学得到位。同时,先后投入20余万元,为各新兵连配发了计算机、照相机、打印机、对讲机等办公设备,修缮了室内外电话吧、晒衣场、开水房等生活设施,规范了经费预算、物资采购、伙食管理、营房设施、被装供应、车勤保障和卫勤保障等流程,开设了新训工作专题网页,全方位地提供良好的新训环境。

在新兵团,不得不提《新训生活指南》。俗话说,旅游有旅游攻略,产品有使用说明,新训生活当然也可以有指南。这个新兵团结合多年开展新训工作的实践经验,参阅各种资料,组织编印了100多册以“帮你度过适应期”为主题的《新训生活指南》,发到各班,供新兵们在操课之余自学。《新训生活指南》采用一问一答、条目列举等形式,介绍了新兵入伍后需了解掌握的内务设置、着装规定、一日生活制度等规章制度,以及心理健康、个人卫生和常见伤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帮助新兵平稳度过适应期,尽快实现由一名地方青年向合格边防战士转变的工具书。

打铁还需自身硬。“凡是要求新兵做到的,新训骨干一定要带头做到;凡是要求遵守的规章制度,新训骨干一定要带头遵守。”这个新兵团对全体新训骨干提出了“两个凡是”的要求。为了防止部分新训骨干“领导者”、“管理者”角色过度膨胀,全体新训骨干始终坚持与新兵同吃、同住、同训、同学习、同劳动,注重自身军事业务能力水平的提高,严格带头遵守部队管理规章制度,通过自身人格、军事魅力深深感染着每名新兵。同时,每名新训骨干还主动签订了《新训廉政责任书》,形成了良好的新训风气。

走进新兵团,荣誉激励的氛围会让你眼前一亮。一大块代表荣誉的“标兵榜”,被设置在宿舍楼的最醒目位置,每天看一看自己有没有上榜,成为每名新兵的一种习惯与激励。各连、排相互之间积极开展“联动教育、联办活动、联开会议,互相观摩、互相评议、互查不足”的“三联三互”活动。各连以各排之间相互评比结果为依据,产生内务、训练、纪律、进步四类标兵,并通过内务卫生集中检查,军事训练会操等方式,评比出“内务样板房”、“卫生示范班”、“军事优胜集体”等先进典型,颁发流动红旗,在全团全面叫响“向典型看齐、向模范学习”的口号,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相关链接

2013,浙江边防总队入伍新兵分别来自福建、江苏、江西、浙江、北京等省(市)的57个市(县区)。新兵平均年龄18.6周岁;高中以上文化占90.1%;党员(含预备党员)占1.2%,团员占60.9%;独生子女占46%;农业户口占65.6%。

入伍新兵绝大对数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具有思想活跃、民主开放、个性张扬等鲜明的90后特征。他们入伍动机明确,成才欲望强烈,对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特别关注,希望借助部队这个平台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他们对部队认同感高,参训热情高,能较快适应新训生活,并表示想在部队建功立业;他们民主意识强烈,兴趣爱好广泛,多数具有驾驶、维修、厨师、电脑、文艺、体育等一技之长。

第二篇: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素质关系到我们祖国的前途和命运。

——题记

当前,学校、家庭对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很重视,却没有把学生革命传统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革命传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他们确定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革命传统教育的内涵

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要使广大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争做适应时代需要的“四有”新人的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的实质,是教育青年学生继承发扬光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事业,确保社会主义事业世代相传。

二、当前青少年学生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必要性

当下,一部分青少年普遍缺失了革命传统,主要表现:在生活上,盲目消费,互相攀比,不懂得勤俭节约。在自我管理上,自理自立能力较差,依赖性强。在学习上,缺乏顽强拼搏,苦战攻关的精神。在精神上,意志力弱,面对困难,很多青少年往往知难而退,缺乏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在信念上,还表现为理想信念意识淡薄,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不懂得为谁学习读书。

革命传统包含着相互联系的四层意思:一是在信念上,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于祖国,拥护党的领导;二是在学习上,不怕艰苦,勇于拼搏;三是在生活上,勤俭朴素,反对奢侈浪费;四是在精神上要意志坚定,毅力顽强。对广大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他们确定远大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当前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的紧迫性

成长于新时期的青少年,生活比较优越,对于过去的艰苦生活,却不甚了解,对我们党和国家的革命历程、光荣传统更是知之甚少。有的同学还错误地认为,忆苦思甜已不需要,革命传统已经过时。近些年来,有的领导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置革命优良传统和党纪国法于不顾,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奢侈浪费,贪图享受,甚至腐败堕落,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败坏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社会上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已经对不少青少年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以上这些都表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四、 加强青少年学生革命传统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一)努力探索新时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模式

1.学校教育模式

首先,要把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写进教材、纳入课堂,通过课堂教育,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将其根植到学生的灵魂深处。其次,学校要紧跟时代步伐,紧密联系国内外实际、联系青年学生思想实际,不断充实革命教育的新内容,如诵革命诗词、写读后感;书革命诗词;唱“红色”歌曲、跳“红色”舞蹈。学校广播站每月播放一首革命歌曲。学校每学期教会孩子们唱一首革命歌曲,学跳一支“红色”舞蹈;看“红色”电影。学校每学期都以班级为单位给同学们放映“红色”电影,有《闪闪的红星》《红岩》《小兵张嘎》等;学校还聘请老红军、英模人物来校给同学们做报告,用英雄人物给各中队命名,并争创周恩来班)。

2.参观学习模式

组织学生到革命老区、革命遗址、“红色景点”参观见学,通过学生身临其境,深刻领会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达到增强继承优良传统、保持政治本色的决心和信心。

3.纪念活动模式

举行各种革命纪念活动,到英雄陵园或墓地祭扫烈士墓,到英雄纪念碑、纪念馆、故居、遗迹瞻仰、献花。访问革命老人,重温部分烈士的英雄事迹等等。

4.网络教育模式

传统的革命精神要与先进的传播手段相结合,在互联网上开设更多的“红色网站”、德育网页、“红色论坛”。使革命传统教育走近学生、走进心坎。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积极有效地利用这一高科技手段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这是一个新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方法。

5.自我教育模式

抓好革命传统教育、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应把革命传统教育与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力,克制自己,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教育学生以革命前辈为榜样,以优良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鞭策自己。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内时时处处都能得到熏陶、净化、升华,收到环境育人、物化育人的良好效果。同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焕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豪情。

革命传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着眼于新时期,从新的实际情况出发,努力探索革命传统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我们应动员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大力营造全社会学习和发扬革命传统的良好氛围,扎实做好新时期青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篇:未来祖国的变化

我们伟大的祖国社会的现代化建设正以突飞猛进的形式发展着。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决心到2024年实现全面小康,繁荣昌盛,人民生活会更加幸福美满。

憧憬20年后,人们充满了美好的幻想,我们欢庆今天,我要加倍努力、奋发进取地迎接明天。20年后,重庆市这些年日新月异的变化历历在目,两江彼岸高楼大厦林立、大桥像彩虹一样,架在江上、高速路上的车川流不息,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20年后,重庆这座美丽的山城会更加绚丽多彩。

我现在十一岁半办,20年后正式我们这些少年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年代。我要努力学习,加强锻炼,发愤图强,决心争取犒赏北大、清华等名牌学校,把自己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人才!

第四篇:青年住宅——未来住宅的新思路

——中国住宅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建国以来的住宅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而未来的发展道路又在哪里?本文通过回顾中国住宅的发展历程,反思住宅设计的缺点,提出了有关于青年住宅模式的畅想,旨在为青年提供一种可行的居住模式,提供他们所需的活动与情感的交流空间,激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趣。

关键词:中国住宅,发展历程,反思,青年住宅,行为模式,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产业也迅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当前住宅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面向百姓,面向未来,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实现住宅建设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提高住宅的综合质量和整体效益,促进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广大居民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需求。为提高居民的居住质量,国家目前正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的进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住房已经从对量的需求转变为对质的需求。今天的居民已不满足仅仅拥有足够的居住面积可以栖身,他们对住宅的性能与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新建住宅在满足目前不同需要的同时,还要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居住要求和生活方式,在此条件下,适应性住宅的发展成为必要。

一、我国建国以来住宅的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住宅

我国建国初期的住宅设计大体沿袭了欧美的生活方式进行平面布局:以起居室为中心组合其他空间,多为低层砖木结构,少量为钢筋混凝土结构。50年代中期引入了前苏联单元式住宅设计手法,取消了以起居室为中心的居住模式,改为内走廊式布置方式增加了独立房间,加大了厨房卫生间条件,以适应多个家庭合用一套住宅的需要。当时十分强调加大进深,减小开间尺寸以节约用地和降低造价。但是由于套型面积较大,成为合理设计和不合理居住的缘由,造成居住不便,引发了许多邻里纠纷,此法被中方认为不可继续。

简易住宅

60年代初国家遭遇“大跃进”的冲击,又面临三年自然灾害,住宅发展到了极低点。在大庆精神“干打垒”指导下,全国各地出现了一批简易住宅,减小了住宅的开间与进深,厨房及厕所的尺寸也极小,出现了厨房住房分离和共用厕所的“两把锁”住宅,并不分地区条件地广泛采用“浅基、薄墙”,有的甚至连室内粉刷都没有的节约措施。住宅的简易程度已不能满足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与房屋的基本要求,形式也相当简单,事实上造成了极大浪费。 复苏住宅及体系化技术

70年代以后,经济复苏,住宅需求紧迫。为解决土地紧缺的矛盾,北京前三门大街高层住宅的兴建代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继也兴建了少量的高层住宅。

当时中国建筑情报所发布的“科技情报100项体系技术”研究成果,促成了高层建筑多种体系技术的探索和发展,并不断推陈出新,高层技术由内浇外砌、内浇外挂、框架轻板直到探索全现浇、全大板、全升板、飞模、滑模建筑等技术,可以说世界上当时有的技术中国都在实验。对我国的施工技术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逐步成熟并快速提高。但是,由于建筑标准的严格控制和配套设备水平过低的原因,造成设备简陋,居住满意度低,大多居住条件差,很快成为更新改造的对象。

砖混住宅体系化

1984年结合建设部“砖混住宅合理化课题”研究,开展了“全国砖混住宅新设想方案竞赛”,方案设计引入了“套型”的概念,反映了住宅单体设计的平面布置合理性、功能实用性与外部环境优美性,出现了花园退台型、庭院型、街坊型等低层高密度的建筑,体现了标准化与多样化的统一。大厅小卧的平面模式开始得到发扬,逐渐向现代起居生活迈进。

同期开展的“中国城市砖混住宅体系化研究”项目吸收了设计竞赛的成果,将传统的砖混住宅改造成符合工业化体系原则的体系化、标准化、机械化的传统生产模式,为达到摆脱纯手工的湿作业迈上了一大步。

小康住宅

1989-2003年的中国城市小康住宅研究项目(中日合作JICA项目),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国住宅设计和建设的重要理念。1994年发布小康住宅的十条标准,至今仍然影响着当前房地产开发的理念。小康住宅功能性研究强调居住的私密性,确立的设计原则是动静分离、公私分离、干湿分离。扩大厨房功能使用上的概念,使它符合商品时代特征,安排了洗切烧储等操作顺序。小康住宅对起居厅的作用被强调到最大,直接影响了新的居住行为的产生。

健康住宅

2001年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编制的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发布,并启动了以小区为载体的试点工程。健康住宅被定义为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研究内容,研究人们居住环境和人类健康相关的问题。设立了人居环境的健康性、自然环境的亲和性、居住环境的保护、健康环境的保障四个章节。在健康要素的指标方面很适应房地产开发的使用需要,醒目而令人信服。2003年的“非典”,使得健康住宅理念显示了其在住宅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健康住宅前后修编了三次,就条文的定性定量指标方面更具备了科学性、人文性和大众性,受到了众多的房地产企业和住户的欢迎。

商品化住宅

自1998-2008年十年发展使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完善与成熟,万科、金地、中海等一批龙头企业开始思考与世界同步。十年间我们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活也随之日新月异。而这些变化往往可以从居住条件的改善方面得到充分印证。

自1998年住房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十年间房地产发展呈现突飞猛进的欣欣向荣发展态势,全国土地、资金的投入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大化,建设量平均每年达到2.2亿平方米,居民购房热潮席卷大江南北。

二、我国住宅建筑发展的反思

中国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的原型来自基本的邻里单位模式。上世纪50年代完全模仿邻里单位模式,上世纪60年代基于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起来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理论,1980年后,随着小区的推行和成熟,居住空间逐渐形成“小区——组团——院落”的三级组织结构以及对三级结构的改良形成的“小区——院落”的二级结构。本质上,居住空间的组织模式没有脱离邻里单位模式的基本原则和组织方式。 1.缺乏人性尺度

以邻里单位模式为原型的居住模式,是功能至上理念下的产物。作为功能主义等级化城市组织结构的基础,邻里单位模式过度追求功能性,注重公共交通与居住空间的分离,注重空间组织的秩序和空间条理性。随着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的发展,中国城市中出现的许多以高层住宅为主的大型居住区,成为城市居住的主要模式。这样的尺度空间环境容易使人倍感压抑而失去自我,人们生活在像鸽子笼一样的居住氛围中,本应温馨亲切的家被抽象化和概念化,家不再有归属感及个性化。邻里交往减少甚至消失,犯罪率上升。 2.住宅生命周期短

小区住宅均呈现生命周期为30~40年的短寿命型现象。调查表明:建筑的老化原因占47%,改善设备占7%,其他的经济社会原因(包括改变使用性质、提高土地效益、城市改造、扩大空间等)约占一半。也就是说被拆除的建筑有一半是结构、设备本身不堪续用,拆除是无奈之举,而另一半则是非物质原因,是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所导致。这表明小区结构模式的稳定性很难适应中国目前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城市规模迅速膨胀、人口迁移、社会急剧变迁,和某些特有的居家置业消费观念改变的现实。

三、青年住宅——我国未来住宅形态的可能模式

21世纪是我国高速发展的时期,作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青年人,正在主导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走向。而与青年人的生活作息模式相适应的青年住宅,很有可能成为未来住宅模式发展中的一个主力军。青年住宅指为了解决城市青年(C18-35周岁)居住问题设计的小套型住宅,它既有一般小户型住宅的户内生活基本条件,又具备青年人活动的配套设施(可在裙房 中解决,也可在住区中提供)。

青年行为模式研究

在社会生活消费方式的影响下,实际上人们的生活行为对套型模式起着主导作用。人们的生活行为主要是由生活方式决定的。形成生活方式的原因不仅涉及人们的职业情况、文化教育程度、社会交往范围、经济收入水平,还有个人的年龄、性格、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因而生活方式的千差万别是必然的。与之相适应的居住行为模式也必然呈现多元性。

青年人的居住需求

在探索居住者的需求状况时,虽然各年龄阶段的具体需求可能各不相同,但其中必然存在着居住者需求规律性的东西,即人有我有。

青年住宅的特点 1 服务对象的居住行为特征

青年住宅的服务对象是30岁左右的城市青年,他们对生活富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对于中老年群体看重经济性和实用性,青年则多半崇尚个性和时尚。其中部分人从事的是近些年来的新兴行业,如私人理财,职业网购,色彩顾问和新闻线人等等。这些行业的特殊性造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作息时间:有早出晚归的工薪族,有昼伏夜出的夜猫子,有一年两假的教师也有可以干半年歇半年的自由职业者。这个阶段的青年不具备足够的经济实力使购房行为“一步到位”,面积小,价低的小户型自然被列为考虑对象。据调查,在北京上海等房屋租金较高的城市,部分青年住宅分期还贷的价格比月租还便宜,这无疑对想要扎根城市的青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另外,青年住宅在选址时本着靠近青年工作聚集地的原则,一般地段较好,多位于城市中心区或者交通便利具有升值潜力的地段,方便持有者转租或卖掉,以完成二次置业。 2个性化的功能空间设计

如何在有限的面积内设计出尽可能合理功能空间是在青年住宅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题。小户型由于面积指标的限制多设计为面宽,大进深,因此尽量缩小交通面积,增实际使用面积应该是青年住宅设计中的一基本原则。首先,青年住宅由于人口少,活动时间固,通常在家只是进行简单的餐饮活动,开放厨房就比较适用于青年住宅户型。所谓开放厨房是指非封闭式的厨房隔间,即厨房空场愈加专业的整体厨柜设计,色彩亮丽造型时尚,颇为青年所喜爱。当客人踏人房间时,映人眼帘的不再仅仅是客厅,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厨房。在小面积住宅中,厨房和客厅的连通也使空间加大,视觉上显得房间更加宽敞。开放式厨房的不足之处是令人头疼的油烟问题。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大量成品和半成品进入百姓家庭,厨房操作被简化,制作空间也得到了相应的节省。生活节奏快的青年人大多乐于接受“无油烹饪”的健康环保的理念,无烟设备(如微波炉,电磁炉)的普及也为餐厨一体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开放式厨房的理念来源于欧洲,由于中国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可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即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控制厨房的“开放程度”。例如可以在厨房和客厅问用玻璃鱼缸或者植物等进行分隔,达到视觉上若隐若现,空间上似通非通的局部开放效果。也可以直接设置整片墙的玻璃隔断,既隔烟又不影响视觉上的通透感。如此这般对家庭空间的DIY设计既符合青年心理,也和青年崇尚个性的理念相得益彰。

青年住宅户型的另一个特点是,卧室和客没有明显的划分。可以没有客厅(图2),也以没有工作问,甚至可以没有卧室,所有的活空间设定全部来源于居住者本身的意。在时尚青年的心目中,家就是一个可以意变换的小窝。市场上小尺寸家具和折叠具的出现,正好迎合了他们这种常变常新消费心理。或许,卧室就是会客室,我就喜和闺中密友窝在小床上聊天;或许,客厅就工作间,只有随意歪倒在沙发里才不拘束由的灵感;甚至,为什么一定要有床?抱着通靠垫倒在柔软的地毯上才是我最惬意休息方式„„总之,一切的一切都要随心欲,青年住宅就像一个神奇魔方,时时可以跟心情而变。 3 菜单式精装修和完善便利的配套施 如今,大家常能听到一句流行的广告语:们的房子您拎着一只皮箱就可以人住。这话形象地表明了一种楼盘开发的新趋势,买者由于工作的关系不可能投入过多的间和精力用于房子的装修,那么开发商提的精装修正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笔者认为,相对于市场上通常意义的精修,强调个性化的“菜单式精装修”才是最合青年住宅这样的小户型楼盘的装修方式。名思义,菜单式就是像点菜一样可以根据好随意取舍,开发商可以根据业主选择的目综合收费,这样既尊重业主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又能够避免“干房一面”的情况现,并且操作的可实施性很强。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今对于青年住宅这样的讲求个性的住宅区来说情况则未必是这样。“青年住宅”之所以能够作到35m2的小面积,其中一部分住宅功能必将被简化而转为由社区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所承担。城市青年视时间为金钱,因此完菩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运动设施和商业设施也许比优秀的社区景观和绿化更加受到青年业主的欢迎。

四,小结

住宅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涉及到心理,环境工程,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诸多学科。于一个建筑师而言,设计一个几百平方米华别墅或许不难,但是要把一个35m2右的小户型设计的功能合理却需要解决多问题:如面宽的限制,日照间距的要求,风,采光的舒适性要求等等。有人说青年住宅样的小面积户型是一种“过渡产品”,不应此重视并大量开发,在此笔者认为,青年住宅的过渡性体现在使用个体的人生阶段。当家庭人员增加和家庭积蓄达到一定水时,使用者会倾向购买面积更大的房子,以行二次置业,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但是宏观上看,小户型是房地产项目中一个不或缺的类型,这一点,从目前青年住宅在北,上海等大城市的热销可以得到证明。并,小户型青年住宅“服务于都市自领”的市场位,使其成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前沿地,时尚前卫的城市青年乐于尝试新鲜事,服务设施的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使这望成为可能。可以预见的是,青年住宅这样应时代潮流而产生的崭新住宅产品具有盛的命力,如何使其设计更加合理,功置更加人性化才是每个建筑师应当深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住宅的发展趋势》刘晓明

《精品化高舒适度化的家居生活——21世纪中国住宅的发展趋势》 《个性化居住空间——小议城市青年住宅》陈红,谢柯 《中国当代青年住宅发展历程》张宏宇

第五篇:放飞心中的梦想 成就祖国的未来(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放飞心中的梦想 成就祖国的未来

——田坝中心学校2014年“中华魂”(放飞梦想)

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开展“中华魂”读书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新人的客观要求,今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田坝中心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了“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活泼,为青少年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从而促进广大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一、 基本情况

2014年4月18日田坝中心学校启动“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全校三至九年级的同学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今年全校参加主题教育活动的小学生294人,中学生162人,关工委赠送小学读本100本,中学读本100本,基本上达到2—3人有一本读本。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校组建了一只读书辅导队伍,在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征文活动中积极的辅导学生们学习读本,为学生们讲故事、讲历史、讲时事,大大的开阔了青少年学生的眼界,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阅读趣味和阅读习惯。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保证主题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镇沅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镇沅县教育局、镇沅县司法局、共青团镇沅县委员会、镇沅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镇沅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2014年镇沅县“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根据文件要求,学校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阮文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李智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教导处、村校点负责人、语文教师、班主任为成员,设立了活动办公室,对活动的各环节认真组织,对活动的各项经费实行实报实销,进一步保证了主题教育活动切实的落实到位,各项活动顺利开展。

(二)加强宣传发动

为了扩大主题教育活动的影响,田坝中心学校在主题活动宣传工作中,做到两个激发,一是激发教师辅导学生学习读本的积极性,二是激发学生自学读本的积极性,结合教师的带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习活动达到实效,让爱国主义精神,真正的常驻学生心底。

(三)搞好启动仪式

为了给活动开好头,田坝中心学校在多媒体教室开展了“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对“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做了详细要求。

(四)结合德育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中,我校坚持把“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从而使主题活动的内容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依托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四结合”,一是坚持读书活动与课堂教育相结合,二是坚持读书活动与养成教育相结合,三是坚持读书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是坚持读书活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们不仅在书本上学习,还在生活中学习,在做人做事中学习,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在“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中,学校坚持把主题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进一步实现了对改进学校德育教育的积极探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寓教于乐的对青少年学生加强思想教育。

(二)促进了青少年自身全面发展

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人受益终身,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要从青少年抓起。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就是提倡培养青少年主动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感悟学习的精神,把他们从死读书、读死书的框框中解放出

3 来,引导他们喜欢读书、会读书、享受读书、会用书,使他们既学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又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田坝中心学校在读书活动中积极利用主题班会,让学校骨干教师对学生们进行英雄故事宣讲和主题教育读本解读,帮助学生们学习历史、铭记历史、感悟历史,通过提高思想认识的高度,加深青少年心底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也培养了学生们良好的阅读趣味和健康的阅读习惯,有效促进了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完善了教育体系建设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把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有机的联系了起来,形成了教书育人的共同合力。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通过学生的参与,把学校、家长和社会有关部门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在学生受教育的同时,也教育了学生家长,在学生参与的同时,也带动了学校的组织和社会的参与,扩大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和家长素质的同时,加深了学校和社会的重视,同时也加大了主题教育的力度和影响力,使主题教育的涉及面更广、程度更深。

(四)活动组织

活动中进行了征文比赛,领导小组评选出了:一等奖中学组2名,小学组2名,二等奖中学组2名,小学组3名,三等奖中学组4名,小学组5名,并由学校发放获奖证书。

4 获一等奖的四篇作文报送了县关工委。在活动中学校组织了知识竞赛。获一等奖4名(中学组2名,小学组2名),二等奖6名(中学组3名,小学组3名),三等奖10名(中学组5名,小学组5名),并由学校发放获奖证书。

四、问题及建议

在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开发不够新颖,二是宣传力度不够,活动经费有限。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把主题活动作出特色、作出亮点。也希望上级有关部门能在活动过程中多给与指导和帮助。

总而言之,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为田坝中心学校的学生年带来了新时代的活力,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承前启后、再接再厉,把田坝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养成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田坝中心学校 2014年9月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相关文章:

青年和祖国的主题论文题目05-03

未来是你的范文05-21

上一篇:乔迁仪式流程费用下一篇:情人节怎么过浪漫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