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历史决议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两个历史决议范文

党史教育两个决议学习体会发言

为了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在1945年的六届七中全会、1981年的十一届*中全会分别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当前开展的党史教育中应高度重视这两个决议的学习研究,‍切实使广大党员干部从两个决议的经验教训中得到启示,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定共产主义这一最高理想和最高目标不松懈,坚决与马克思主义相偏离的一切错误倾向作斗争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

两个决议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分清是非,促进全党理论上的清醒。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在我们党100年的历史中,一代代共产党人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一种信仰,为的就是一个理想。

今天,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具有理想信念,是有客观标准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因此,党员干部要积极投身实践,在具体的工作中,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在不断的实践和历练之中,保持初心使命,磨砺出坚毅、沉稳的品格,做到以理想信念立身,以实干精神力行。

共产党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两个决议中总结的重要经验教训之一,‍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真诚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才能夺取伟大胜利,才能获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和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讲政治是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

政治立场坚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品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担当。如果政治立场不坚定,很容易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恶果,所以党员干部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对照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发展和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共产党员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实事求是史。实事求是贯穿于两个决议的始终,是共产党员加强党性、提高修养的重要着力点。实事求是,是党的指导思想,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实事求是作为一种品质去追求,作为一种境界去修炼,作为一种责任去承担,‍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唯真,要既报喜又报忧,不断增强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

第二篇:2021“两个决议”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三

党史教育“两个决议”专题学习研讨心得体会

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即1945年4月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分别是延安整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征程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统一全党思想和意志,在百年党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通过专题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两个决议”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两个决议的比较及启示,深刻认识到“两个决议”在对历史深刻总结中起到的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党心民心的作用,深刻认识到应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催生《决议》,《决议》淬炼历史。两个《决议》是我们党围绕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在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问题展开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反映我们党“历史进程”和“思想进程”的重要成果。我们党正是通过对历史的总结,获得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从而在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探索新路。

1945年的《决议》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和军事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为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做好了准备。《决议》不是一般性地总结党的经验教训,而是以党内两条路线斗争为分析视角,从政治、军事、组织、思想四个方面,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和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和斗争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左”倾错误路线的主要表现,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危害。对历史问题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因为“左”倾错误路线在党内的统治而否定这一时期党的工作,也不完全否定犯了“左”倾错误的同志。按照毛泽东提出的“对于任何问题应取分析态度,不要否定一切”的指示,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犯了这些错误的同志们的观点中,并不是一切都错了,他们在反帝反封建、土地革命、反蒋战争等问题上的若干观点,同主张正确路线的同志们仍然是一致的。”《决议》深刻揭示了历史的主流和本质,对党内产生的错误和经历的挫折进行了客观准确的评价。

1981年的《决议》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简略回顾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8年历史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四条基本经验。这一经验总结较之第一个历史决议的总结有着更宽阔的视野。第二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取得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条基本经验,包括: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必须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逐步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等。这十条历史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决议》明确提出了要回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轨道上来,并以此为“标杆”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与规律,这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理论基础。​​​​

“两个决议”对历史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结论,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今后,要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永远知党恩、跟党走。

在党史的学习教育中,必须将“两个决议”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既要学习其中的教训,又要在党史的重大问题上跟中央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所以,树立正确的党史观,也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和“两个维护”延续和体现了“两个决议”的历史逻辑和历史思维。

作为党员干部,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从中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正确对待“两个决议”作出的结论,维护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并从“两个决议”中的学习党在斗争、建设和改革中的高度智慧,努力把历史机遇,掌握历史主动,以昂扬姿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夺取新胜利。

第三篇:陈云对《历史决议》的贡献

作者:林蕴晖

来源:《学习时报》289期

来源日期:2005-6-21

本站发布时间:2005-6-21 10:05:23

阅读量:171次

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是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对自己继续执政的合理性及执政能力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所作的交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历史性文件。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和决策者,他直接领导新中国走过了27个年头。这期间,国家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历的曲折,无一不与毛泽东有着直接的关连。因此,决议中如何评价毛泽东,就成为决议成功与否的关键内容。正是在这个关键问题上,陈云起了重要作用。

要正确评价革命领袖的历史功过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使党和毛泽东的威信受到了巨大伤害。在拨乱反正的同时,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历史,正确评价革命领袖的历史功过,无论在党内、还是党外都是一项必须面对又十分严肃的任务。因为,一方面,“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大量冤假错案亟待平反,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左”的错误有待纠正;另一方面,在否定“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同时,也出现了否定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的倾向。陈云和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对此十分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后不久,陈云对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如何分析认识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有过多次讲话,指出要历史地、全面地、辩证地评价革命领袖的功过、得失。他在1979年1月4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就曾强调指出:

我们党从一九二一年成立至今快五十八年了。是毛泽东领导我们取得了伟大胜利。邓小平对毛泽东的功绩概括得很清楚,他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我们党很可能还在黑暗中苦斗。”民主革命胜利后,恢复经济和社会主义改造都很成功,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也有缺点、错误。要求革命领袖没有缺点、错误是不可能的,是空想。

1979年3月6日,在会见马来西亚共产党总书记陈平时,陈云专门谈到关于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他特别指出,要把这个问题提高到中国和世界问题的高度来加以认识。陈云说:

“文化大革命”不能说毛泽东没有一点责任,但我们对毛泽东的评价不会像赫鲁晓夫对斯大林那样。在这个问题上,要平心气和,要掌握分寸,慎重考虑,不能感情用事。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

对如何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尤其是毛泽东的错误,陈云曾经与胡乔木谈过以下几点意见。他说:

(一)毛主席的错误问题,主要讲他的破坏民主集中制,凌驾于党之上,一意孤行,打击同

他意见不同的人。着重写这个,其他的可以少说。

(二)整个党中央是否可以说,毛主席的责任是主要的。党中央作为一个教训来说,有责任,没有坚决斗争。假如中央常委的人,除毛主席外都是彭德怀,那么局面会不会有所不同?应该作为一个党中央的集体,把自己的责任承担起来。在斗争时是非常困难的,也许不可能。

(三)毛主席的错误,地方有些人,有相当大的责任。毛主席老讲北京空气不好,不愿呆在北京,这些话的意思,就是不愿同中央常委谈话、见面。他愿听意见的首先是华东的柯庆施,其次是西南,再次是中南。

陈云上述关于正确对待历史、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以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多次谈话,实际上就为起草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提出了应该遵循的指导思想的基本点。

决议起草的指导方针和实际工作的难处

由胡乔木牵头的决议起草小组,成立于1979年12月。当时,胡乔木向小组同志提出,要考虑写历史决议与写历史的不同。决议不可能把很多重要问题和重要人物都写进去。起草工作,对一些问题的是非功过作出判断比较容易,但对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分析和理论评论,很不容易。他希望大家对决议应涉及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1980年3月15日,胡乔木与起草小组成员谈稿子中要解决两个难题:一是为什么发生“文化大革命”。说“文化大革命”是错误的不难,但是必须答复为什么发生这个错误的问题。二是毛泽东思想的实质是什么。我们讲坚持毛泽东思想,是讲坚持什么。这表明,在起草工作的初期,大家还处在摸索阶段,还没有能拿出一个明确的意见。

3月19日,邓小平找主持决议起草的同志谈话,明确提出了关于决议起草的三条指导方针。邓小平说:

中心的意思应该是三条。

第一,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第二,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包括一些负责同志的功过是非,要做出公正的评价。

第三,通过这个决议对过去的事情做个基本的总结。还是过去的话,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

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第一条。

邓小平指出,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的决定传达下去以后,一部分人中间思想相当混乱,有的反对给刘少奇平反,认为这样做违反了毛泽东思想;有的则认为,既然给刘少奇平反,就说明毛泽东思想错了。邓说,这两种看法都是不对的。必须澄清这些混乱思想。对毛泽东、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党内党外和国内国外都很关心,不但全党同志,而且各方面的朋友都在注意我们怎么说。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正确评价毛泽东思想,科学地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就要把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特别是今后还要继续贯彻执行的内容,用比较概括的语言写出来。“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毛泽东同志是犯了错误的。在讲到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的时候,要对这一时期的错误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邓小平的这一席话,使决议的起草工作有了一个主心骨和最基本的底线。

此后,邓小平在4月1日的一次谈话中,又以商讨的口气提出:“整个设计,可不可以考虑先有个前言,回顾一下建国以前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话不要太多。然后,建国以来十七年一段,‘文化大革命’一段,毛泽东思想一段,最后有个结语。结语讲我们党还是伟大的,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勇于纠正自己的错误。”总的精神,仍然是强调,决议中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但是,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要把它体现到具体的文字中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6月27日,邓小平谈了对初稿的意见,明确表示:“不行,要重新来。”邓小平说:“我们一开始就说,要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现在这个稿子没有很好体现原先的设想。”他提出,重点要放在毛泽东思想是什么、毛泽东同志正确的东西是什么这方面。错误的东西要批评,但是要很恰当,要概括一点。主要的内容还是集中讲正确的东西。

7月3日,在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决议起草工作时,胡乔木就落实邓小平提出的要求发言说:中心任务是要把毛泽东思想旗帜高高树起来。给它一个比较完整的解释,用它来统一党的思想。决议一方面要对毛主席在文革期间犯了左倾错误作出判定,另一方面为了说明文革发生,要对它加以历史分析,对毛泽东晚年左倾思想的发展过程加以说明。胡乔木提出解决难题的一条重要原则是:要把毛主席晚年在思想上、行动上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加以区别;对毛泽东思想加以肯定,对毛主席晚年的错误的理论和实践加以评判。中央书记处同意了胡乔木提出的原则。

然而,即使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错误区别开来,就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而言,仍显得不那么无可争议。

讨论中的不同意见和陈云的主张

198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把《历史决议(1980年10月供党内高级干部讨论稿)》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从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时间。讨论中达成的共识是 :大家都拥护中央做这个决议,以统一对建国以来历史的认识;认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但总其一生仍然功大于过;认为讨论稿关于文革的分析写得好;认为粉碎“四人帮”四年来的历史要详细总结,不能回避。等等。但也存在许多重大的分歧和争论。如:

关于毛泽东的功过评价。胡耀邦7月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说过:决议要以对毛主席的评价为轴心,对毛主席的功劳要讲够,错误也要讲够。许多人赞同胡耀邦“两个讲够”的意见,但认为现在的决议稿,功劳是讲够了,但错误没有讲透。有的认为,毛主席自建党来55年功大于过,建国后27年是过大于功。另一些人则坚决不赞成对毛泽东批评过激。强调毛主席的旗帜不能丢掉,不能上外国人说我们“非毛化”的当。一定要谨慎,考虑全面。

关于毛泽东思想。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提毛泽东思想?一种意见不提了,另一种意见还是要提。主张提的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简明、概括地提,只提正确部分,突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另一种意见是把毛主席本人的思想,正确部分和错误部分都要提到。无论提不提毛泽东思想,有一个认识是共同的:“马列主义的

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

上述不同意见的核心,还是如何写好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就在起草小组仍然处于为难的过程,1981年3月24日,邓小平到中南海看望陈云。陈云在同邓小平谈话中,对《历史决议》稿提出两点意见:

(一)要专门加一篇话,讲讲解放前党的历史,写党的六十年。这样写,毛泽东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

(二)建议中央提倡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是学习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在延安时,毛泽东亲自对我讲过三次要学哲学,我把毛泽东的著作认真读了一遍,受益很大。现在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要选编一些毛泽东的哲学著作,如《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论联合政府》等;还要选一些马恩列斯的著作。也要学点历史。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邓小平对陈云的建议非常重视。3月26日,邓小平向邓力群转告了陈云的意见。邓说:“这些意见很好,请转告起草小组,并报告胡耀邦。”

在此期间,陈云就决议起草工作还同邓力群作了四次谈话。

第一次谈话,陈云在谈到如何评价建国以后三十二年中间的错误时,明确要求:一定要写得很准确,论断要合乎实际,要把它“敲定”下来(“敲定”是上海话,就是说反复推敲,反复斟酌,使它能够站得住)。他表示同意邓小平确定的起草决议宜粗不宜细的原则,要求是成绩就写成绩,是错误就写错误;是大错误就写大错误,是小错误就写小错误。要分别不同情况,把它“敲定”下来。

第二次谈话,他讲决议要确定毛泽东同志、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在写法上要使大家能够从这个决议上看得清楚,就需要写一下党成立以来六十年中间毛主席的贡献、毛泽东思想的贡献。所以他建议增加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把毛主席在六十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么说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取得了胜利,就更能说服人了。

陈云的第三次谈话,具体讲到了建国前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他说,毛泽东同志的威望,是通过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建立起来的。在中央领导同志中间,没有一个人能够同毛主席相比,包括少奇同志、恩来同志。即使在毛泽东同志犯错误的时候,许多老干部被整得那么厉害,可是大家仍然相信他,忘不了他的功绩,原因就在这里。

第四次谈话,他建议决议要写上国际对我们的帮助,我们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成立的,建党初期共产国际起了好作用。在抗日战争期间和建国初期,苏联还是给了我们援助,通过这些论断,再一次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公正的。

起草小组根据陈云的建议,在邓小平和胡耀邦的领导下,经过努力和反复斟酌,最终拿出了

一个使得各方面都满意的稿子。

在原来的稿子里,解放前的历史,写得比较简单。现在的稿子将解放前的内容从几百字增加到3000多字。概述了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历经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由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到最后胜利的28年的艰辛斗争,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把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给牢牢地确立了起来。

6月22日下午,邓小平出席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预备会各小组召集人碰头会。他在讲话中谈到决议稿时说:“总的来说,这个决议是个好决议,现在这个稿子是个好稿子。我们原来设想,这个决议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使这个决议起到像一九四五年那次历史决议所起的作用,就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我想,现在这个稿子能够实现这样的要求。”

陈云也称赞:“改得很好,气势很壮。”

1981年6月27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一致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四篇: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 ——文学教学中的两个视角

毛刚飞

《语文课程标准》里多次提到或隐含了“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这两个概念。如“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就思想内容或艺术特色的某一方面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评述”。我认为,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这两个视角显得愈加重要。当然,涉及到方法论上,有关论述的文字不是很多。本文想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事例从这两个视角谈些浅陋的认识。

一、历史眼光

英国伦敦大学教授E·霍布斯鲍恩在《历史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一书中说:“一切社会科学都需要历史作依据,作为启发自己研究的模式和反模式。历史学研究的方法蕴涵着变革、转化和相互影响的因素。因而,它对于社会学科的其他分支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显然,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也应该以历史为依据,应该具备历史的眼光。我想,所谓的历史眼光,也就是要把作品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中去解读,要了解作者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和创作动机,能够从作品中感受到历史的画面和氛围,能够客观地分析作品的历史价值和存在的不足。当然,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有它独特的审美功能,其反映在时代上也有超越历史的一面。因此,我们提倡历史的视角并不是说我们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就是简单地从这个评判角度去涵盖一切。

1,从文学作品中了解有关历史的画面

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是一个特定历史的鲜活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为什么可以被人们记忆、追溯、甚至是某种程度的还原,我觉得文学作品起了很大的作用。文学是历史空间中最易被激活的思想元素,它参与了历史的发展进程,参与了对现实的文化思想的塑造,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哲学,更有普遍性。”中国向来是文史本一家,了解历史有助于对文本的了解。即使是古典神话,其实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大禹治水的故事应该是同当时洪水泛滥的社会现实有关,《后羿射日》大概是同那时的连续旱灾有关。史传类的作品就更不用说了,它本身就是历史的记录,尽管有些记录同真实的历史有所出入,但更多的文学家和史学家都是坚持了“铁笔著信史”的原则。作为文学样式的小说无论是写实的还是浪漫的,都是一扇很好的了解社会的窗。我国古典小说同史传作品有联系,作者总是把人物放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习惯性地把作品的故事和历史联系起来,在其中精心选择几桩典型的事例来突出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是魏、蜀、吴三国逐鹿中原的斗争,书中所有的人物都在这场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大激战中表现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再譬如《水浒传》描写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故事,也有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北宋末年徽宗时代,以蔡京为首的统治集团把持朝政,皇帝只顾贪图享乐,对人民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百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是造反,还是忍耐,还是受招安,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得到充分的展现。《红楼梦》更是一部了解清代社会的百科全书。即使虚构的小说如《聊斋志异》我们也可从中了解到有关清代的社会风貌。同样在阅读外国小说或者戏剧中,我们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触摸和体会到时代的喧嚣。

2,从文学作品中了解时代的精神

历史的眼光要求读者了解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行为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一部作品为什么有它独特的价值,我想除了语言形式的精湛雅致艺术的价值外,更重要的是作品反映并且弘扬了特定时代的一种精神。我们非常感动于屈原笔下的《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离身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那种身许国家的豪言壮语,那种义薄云天的慷慨之音通过文字扑面而来。《史记·楚世家》中记载:“(怀王)十七年,与秦战丹阳。秦大败我军,斩甲士八万„„”“二十八年,秦与齐、韩、魏共攻楚,杀楚将唐沫,取重丘。”“二十九年,秦复攻楚,大败楚军,死者二万。”“三十年,秦复伐楚,取八城”“(顷襄)元年,秦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从中不难看出楚国在抗秦的战争中伤亡的惨重。但是当时的楚国的士气民情,并不低落,在怀王人关不返死在秦国后,就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屈原的这篇追荐阵亡将士的祭歌,就是反映了这样一种同仇敌忾和忠正勇敢的爱国激情。

又譬如同是描写爱情故事的作品,《孔雀东南飞》的价值在于焦仲卿和刘兰芝用殉情的方式让我们理解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从一个侧面告诉读者应该维护爱的神圣和高贵;《西厢记》的价值则在于明代理学盛行的大背景下,主人公崔莺莺和张珙大胆突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而私自结合的叛逆精神,作品还喊出了“愿天下有情人总成眷属”的呼声。《牡丹亭》用超现实的手法表达了那种为爱而生为情而死的斗争精神的可贵。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有关爱情、人格与金钱孰轻孰重的话题,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了明未经济发展后人们对爱情的新的思考„„文学史说到底也是一部人性发展和弘扬史,阅读的本质也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去穿越作品的内在的精神价值。

3,历史地分析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思想意义

历史的眼光就是告诉我们要尊重文本。我们强调学生有它独特的解读权利,但是在强调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就必须强调作品和作者的主体地位。不顾特定的历史条件任意理解和分析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阅读。记得我在上课的时候,一位学生说到郭沫若的《女神》,认为这简直不是诗,缺乏诗歌的韵味。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说,也许其艺术性未必强烈。但是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我们认为这首诗是一种革命,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火山爆发、江河决堤的激情恰恰是一个时代精神的体现,就这一点而言《女神》是不朽的。即使如胡适的《尝试集》,尽管其中的诗歌更多的是“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缺少诗歌意境的大白话,但是它毕竟基本上冲出了文言窠臼,创造了白话诗的现代化形式,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因此它的作用也是不可抹杀的。再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我们应该看到作者通过刻画葛朗台这个形象来揭示这一类人的丑陋,它也是不朽的,因为它为世界文学画廊增加了一个难得的典型人物。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所开出的药方并不是很正确:他认为惟有宗教才能提升人的灵魂,才能完善人的心灵。尽管我们也可以宽容地对待宗教,认同它在外国文化思想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不能不说这也是作品的一个缺憾。

不能不指出的是,由于知识、经历等客观原因,学生在阅读作品时自然存在着一定的阅读障碍,很难从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以历史的视角加以准确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有必要重视历史背景的介绍以缩短历史距离。《语文课程标准》里就有这样的话:“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有些人似乎很忌讳作品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似乎一说到时代背景就落伍,就程式化。我觉得有的程序确实需要,如果缺少这个程序,有时整个系统难以运转。学生的知识经历和作品、作者之间存在距离,没有适当的缩短,就无法引起共鸣,这个时候教师就有必要帮助学生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譬如屈原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年代的久远、语言的晦涩,使得学生和文本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地补充屈原所处时代的背景知识,惟有这样,学生才会为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高洁而赞叹:才会为其“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情怀而感动:才会为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所振奋。同样,在阅读盛唐边塞诗和中唐边塞诗的时候,也有必要联系时代因素,惟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盛唐的边塞诗为什么更多的呈现出盛唐气象,更多的是反映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理解中唐诗人李益等人的边塞诗为什么会有更多的哀怨的情感,更多的是表现了战士对战争的厌倦、对家人的思念。

二、现代观念

文学文本往往以“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空白”构成了多层面的、开放性的空框结构。文学解读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和敞开性的活动。伽达默尔说:“对一文本或艺术品真正意义的发现是没有止境的,这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仅新的误解不断克服,而使意义得以从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断涌现,并揭示出全新的意义。”正是由于文本意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一定时代的读者有必要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自我的个性对作品加以动态性的意义生成。显然,无论从社会还是阅读主体角度而言,都得考虑到现代观念这个视角。英国历史学家卡尔说:“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意大利历史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使得历史不但保留了它的原貌,同样能够发挥它在当今世界中所起到的作用。那么文学史更应该是当代接受史,当代的审美史。任何文本的阐释都是两个时代、两颗心灵的对话和意义重释。只有运用现代观念从传统文学中提炼出真正适合我们现实世界人性发展的元素时,文学才发挥它的作用,教育才体现了它的价值。

1,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的主题进行重新解读

文学作品有其即时性,有它产生的特定的背景;但那些经典的作品更有其历时性,有跨越时代的独特的价值。譬如巴金的《灯》,在当时不少人对中国的抗日的形势不很乐观。因此,《灯》这篇散文确实是写出了作者坚信革命会胜利的那种信念。但是,我们今天的读者去阅读的时候,除了解作品的即时性外,有必要从历时性的角度把这部作品理解得更加全面。我记得上课的时候,一位学生说:“尽管现在我觉得学习很苦,作业的负担很大,但是我有一个美好的梦想,我要考上理想的大学,那就不再苦恼,就不会被一切压倒,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一定能成功”。确实,每一个人都有困难都有精神迷失的时候,如果能够坚持下去,勇敢地走出困境,那么我们一定会有胜利的时候。我认为这种个性化的现代解读是非常合理的,而且完全是有必要的。再如屠格涅夫的《门槛》是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的,作者与女革命家一直有来往,1878年又发生了女革命家行刺彼得堡总督的事件,使他对那些为俄国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一切的女英雄敬仰不已。文章写好以后一直没有发表,直到1883年9月27日即屠格涅夫的送葬日才在群众中散发。阅读作品我们有必要挖掘他的历史意义,即肯定和赞扬了那些具有崇高理想、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革命者的精神。但是,我们今天去阅读的时候,更应该从哲学的层面上去理解。但丁《神曲》通过主人公游历地狱、炼狱、天堂体现出了一种追求升华追求崇高的精神: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敢于同魔鬼签约体现出了一种永不停顿的探索精神;美国杰克-伦敦《热爱生命》和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在险恶的环境中弘扬人的精神、保持人的高贵;《门槛》也是一样,作品中的“俄罗斯姑娘”这个象征性的形象,也体现出了人类一种共有的积极进取、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作品启示人们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应该向真向善向美进取和奋斗。 2,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的人物性格进行重新定位

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达作家对社会和人生的判断。人物形象有它较为固定的性格特征,但是有些作品的人物形象本来就是比较多元和模糊的,在阅读中我们有必要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中的人物的性格重新定位。譬如《项链》一文,以前我们大多认为是整个社会的追求享乐的大风气,使玛蒂尔德养成了爱慕虚荣的性格,而这造成了她自己的悲剧人生。但是如果仔细考虑,我们认为这样的理解略显得单薄和机械,其实主人公的性格发展有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用大段大段的描写来写她的梦想,这确实体现了她的爱慕虚荣的性格,但是文章的重点不是为了表达这一点。这也只是故事的引子,故事的真正开始应该是她发现项链丢失以后,在面对这样惨重的人生打击,她并没有绝望,相反她勇敢地迎接挑战。对待朋友,她是那样的讲求信用,变卖了所有的家产,还不顾后果地借了高利贷,最后花了三万五千法郎买了一副和佛来思节夫人外形一模一样的项链。她和丈夫辛勤工作,经过十年的努力后还掉了债务。女主人公勇敢地去面对她的好朋友,并且告诉了事情的经过。作品的结尾处佛来思节夫人告诉主人公这个项链是假的,故事到了高潮,也在这里戛然而止。丢失项链是玛蒂尔德悲剧的开始,但我们设想一下,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失项链,以她开头理想的生活与现实家境之间的矛盾,她或许会陷入更大的悲剧,这在外国文学作品中是很常见的。也正是十年的磨练,使她认识了真实的人生,使她变得勤劳、坚韧、真诚,使她和丈夫在患难中找到了真正的爱情。我们要说,那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非常美的典型,她的精神美的光芒远远地扫淡了外貌美消失带来的遗憾。我们认为这样的解读是符合文本的,也符合接受美学的精神的。 3,运用现代观念对作品中人物的行为加以重新认识

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就是为了从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中汲取宝贵的人文精神,并且从中汲取的精神对现实也是能起到作用的。阅读并不是简单的再现,阅读更是一种创造,每一个时代的读者都应该读出每一个时代人所需要的东西,否则阅读也就失去了意义。陈思和先生在《人文教育的位置在哪里》一文中曾经这样写道:“人文精神离不开传统,这是人所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我们今天如何来认知传统,如何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建立当代人的精神家园,是人文精神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譬如说自杀在文人里是比较常见的,屈原、王国维、朱湘、老舍、傅雷、海子、顾城、三毛选择了自杀:杰克·伦敦、斯·茨威格、沃尔夫、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选择了自杀。自杀在中国的作品里更多,如刘兰芝,如杜十娘,如《家》中的鸣凤。尽管我们的文学评论家总是对这些文化人的死持肯定的态度,总是说这些美丽而又可怜的姑娘死得有价值,同样,我们的教学者也是灌输这样的思想。中国文学史如果把这些自杀的人排成一排,那队伍是非常庞大的,但我从那些赞美声中看到一缕缕的鲜血。我总认为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我认为这样的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留下的痕迹是可悲的可怕的,因为一个没有同情心、一个对别人生命不尊重的人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着健康人格的人。我认为这样的教学不符合我们所说的人文精神。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在人心越来越脆弱的现实环境中,在大企业、大学甚至中学不断传出有人因为事业因为爱情因为学业受挫而自杀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给社会提供这样的信息:生命是可贵的,即使你受到再大的挫折,也要勇敢地生活下去,相信自己,一定能走出生活的阴影,一定能走向阳光灿烂的未来。

历史视角和现代观念这两个视角应该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有必要通过作品这一冰山之角去把握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历史状况、本质和时代精神。但是阅读绝不能停留在这一层面,我们同样有必要以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对作品的主题、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及其行为等在动态的生成过程中得到阐释。这也要求我们认真地研读文本,并且可以尝试在叙事学、符号学、解释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原型批评等各种文学理论的启发下采用新的阅读视角对作品作出合理的赏析。当然,我们说在运用现代观念观照作品的时候,一定要依托文本,一定不能无视文本的历史背景去作出看似创新实则纯属误读的判断。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本,并且使阅读“立人”的本质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真正的体现。

第五篇: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

(公司登记文书范本之十九:股份有限公司<不含上市公司>变更登记事项<备案>的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

XXXX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大会决议

(仅供参考)

会议时间:20XX年XX月XX日

会议地点:在XX市XX区XX路XX号(XX会议室) 会议性质:临时(或者年度)股东大会 参加会议人员:

1、发起人(或者代理人) 、 、 、 。

2、认股人(或者代理人) 、 、 、 。(无认股人的,删除该款)

3、列席本次股东大会的新增股东 、 、 。(无新增股东的,删除该款)

4、出席会议董事: 、 、 、 、 。 (注:也可再补充说明会议通知情况及出席本次股东大会的发起人、认股人(及其代理人)共××名(其中代理人××名),代表公司股份××万股,占全部股份总额的××%,本次股东大会的举行符合法定要求。)

会议议题:协商表决本股份有限公司 事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本公司章程,本次股东大会由公司董事会召集,董事长XXX主持会议。经与会股东审议,(一致)通过如下决议:

一、同意将公司名称由 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 股份有限公司。

二、同意公司营业期限变更为XX年(或长期)。(注:包含原营业期限年限)。

三、同意将公司住所由 变更为 。

四、同意将公司经营范围变更为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五、同意公司董事、监事的任免决定:

1、免职情况

(1)同意免去(XXX)的董事职务;其中,××名赞成,代表股份××万股;××名反对,代表股份××万股;××名弃权,代表股份××万股,赞成人数符合法定比例。

(2)同意免去(XXX)的监事职务;其中,××名赞成,代表股份××万股;××名反对,代表股份××万股;××名弃权,代表股份××万股,赞成人数符合法定比例。

(3)„„„„„„

2、任职情况

(1)同意选举(XXX)为新董事;其中,××名赞成,代表股份××万股;××名反对,代表股份××万股;××名弃权,代表股份××万股,赞成人数符合法定比例。

(2)同意选举(XXX)为新监事;其中,××名赞成,代表股份××万股;××名反对,代表股份××万股;××名弃权,代表股份××万股,赞成人数符合法定比例。

(3)„„„„„„

3、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

(1)同意由原董事 、 、 和新董事 、 组成公司新一届董事会。

(2)同意由原监事 、 、 和新监事 、 组成公司新一届监事会。

六、同意公司的注册资本由 万元人民币增加(减少)至 万元人民币。

(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应对履行《公司法》规定的程序情况进行说明)

七、同意公司类型由 变更为 。

八、同意公司发起人(XXX)的名称(或者姓名)变更为(XXX)。

九、同意公司因营业期限届满(或合并、分立,或其他原因),拟予以解散,并成立清算组,其成员由 、 、 、 组成,其中由(XXX)担任组长、由(XXX)担任副组长。(注:本条款仅限于公司拟解散终止生产或经营活动而制定)

十、其它需要决议的事项请逐项列明: 。 十

一、同意就上述变更(备案)事项修改公司章程相关条款,附同意通过的公司《章程修正案》(或者新《章程》)。

会议主持人:×××(签字) 记录人:×××(签字) 出席会议董事:×××、×××、×××、×××、×××、×××、×××、×××、×××、×××、×××(签字)

XXXX股份有限公司(盖章) 200X年XX月XX日

注意事项:

1.本股东大会决议范本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不含上市公司)的变更登记。上述股东大会决议的变更事项,正式行文时,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内容。

2.股东出席股东大会会议,所持每一股份有一表决权。但是,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没有表决权。

3.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4.董事签名应当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尽量不与正文脱离单独另用纸签名。 5.召开股东大会会议,应当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的事项于会议召开二十日前通知各股东;临时股东大会应当于会议召开十五日前通知各股东;发行无记名股票的,应当于会议召开三十日前公告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审议事项。

6.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监事,可以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股东大会的决议,实行累积投票制。

7.文件签署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为30日内,变更住所为迁入新住所前,减资、合并、分立为公告之日起45日后)提交登记机关。

8.凡有下划线的,应当进行填写;要求作选择性填写的,应按规定作选择填写,正式行文时应将下划线、粉红色提示内容、本注意事项及其他无关内容删除。

9.要求用A4纸、四号(或小四号)的宋体(或仿宋体)打印,可双面打印;多页的,应打上页码;内容涂改无效,复印件无效。

XXXX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决议

(仅供参考) 会议时间:200X年XX月XX日

会议地点:在XX市XX区XX路XX号(XX会议室) 会议性质:临时(或者第XX界次)董事会会议

出席会议董事: 、 、 、 、 。(或者补充说明,会议通知情况及董事到会情况)

鉴于XXXX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更换了公司董事,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召开本次临时(或者第XX界次)董事会会议。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董事会全体成员×××、×××、×××、×××、×××出席了本次董事会会议,会议由×××主持,一致通过并决议如下:

一、决定免去×××的董事长职务,选举×××为公司新一届监事会的董事长;决定免去×××的副董事长职务,选举×××为公司副董事长(若未设副董事长的,请删除该部分内容)。

二、继续聘任XXX为公司经理(或者免去XXX经理职务,聘用XXX为公司经理)。

出席会议董事(签字):

×××、×××、×××、×××、×××

XXXX股份有限公司(盖章) 200X年XX月XX日

注意事项:

1、该董事会决议仅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的变更登记。请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在上述决议的董事长(或经理)之后,增加“并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同时涉及任职和免职的,应当分别进行表述)。

2、董事会决议的表决,实行一人一票;董事会会议应有过半数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董事会应当对会议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董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3、凡有下划线的,应当进行填写;要求作选择性填写的,应按规定作选择填写,正式行文时应将下划线、粉红色提示内容、本注意事项及其他无关内容删除。

4、要求用A4纸、四号(或小四号)的宋体(或仿宋体)打印,可双面打印;多页的,应打上页码,加盖骑缝章;内容涂改无效,复印件无效。

XXXX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纪要

(仅供参考) 会议时间:200X年XX月XX日

会议地点:在XX市XX区XX路XX号(XX会议室) 参加会议人员:全体职工(或者职工代表) 、 、 。 (可补充说明,会议通知情况及到会人员情况)

会议议题:因上一届职工监事×××、×××任期届满(或免职),重新选举产生职工代表××名出任本公司监事。

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本次全体职工(代表)大会由本股份有限公司工会主席×××主持。经与会人员表决,一致通过重新(或继续)选举×××、×××作为职工代表出任 股份有限公司新一届监事会的监事。

(注:监事会的公司职工代表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具体比例按公司章程规定。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其他形式民主选举产生。)

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盖章)

(或出席会议的人员签字)

200X年XX月XX日

XXXX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决议

(仅供参考)

会议时间:200X年XX月XX日

会议地点:在XX市XX区XX路XX号(XX会议室) 会议性质:临时(或者第XX界次)监事会会议

出席会议人员:(全体监事) 、 、 。(可补充说明,会议通知情况及到会人员情况)

鉴于XXXX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及职工(代表)大会纪要更换了公司监事,根据《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召开本次临时(或者第XX界次)监事会会议。新一届监事会全体成员×××、×××、×××、×××、×××出席了本次监事会会议,会议由×××召集和主持,一致通过如下决议:

一、免去×××的监事会主席职务,选举×××为新一届的监事会主席。

二、免去×××的监事会副主席职务,选举×××为新一届的监事会副主席。(若未设副主席的,请删除该项)

股份有限公司全体监事(签名): ×××、×××、×××、×××、×××

200X年XX月XX日

X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修正案

(仅供参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XXXX股份有限公司于XX年XX月XX日召开股东大会,会议作出决议变更公司(登记事项1)、(登记事项2),并决定对公司章程作如下修改:

一、第XX条原为:“„„„„„„”。 现修改为:“„„„„„„”。

二、第XX条原为:“„„„„„„”。 现修改为:“„„„„„„”。

股份有限公司(盖章):

法定代表人:XXX(签字) 200X年XX月XX日

注意事项:

1.本范本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公司)的变更登记。变更登记事项涉及修改公司章程的,应当提交公司章程修正案,不涉及的不需提交;如涉及的事项或内容较多,可提交新修改后并经发起<股东>或全体董事签署的新章程。

2.“登记事项”系指《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的事项,如经营范围等。

3.应将修改前后的整条条文内容完整写出,不得只摘写条文中部分内容。 4.股东为自然人的,由其签字;股东为法人的,由其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在签名处盖上单位印章;签名不能用私章或签字章代替,签名应当用黑色或蓝黑色钢笔、毛笔或签字笔,尽量不与正文脱离单独另用纸签名。

5.文件签署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为30日内,变更住所为迁入新住所前,增资为股款缴足30日内,变更股东为股东发生变动30日内,减资、合并、分立为45日后)提交登记机关。

6.凡有下划线的,应当进行填写;要求作选择性填写的,应按规定作选择填写,正式行文时应将下划线、粉红色提示内容、本注意事项及其他无关内容删除。

7.要求用A4纸、四号(或小四号)的宋体(或仿宋体)打印,可双面打印;多页的,应打上页码,加盖骑缝章;内容涂改无效,复印件无效。

上一篇:流动人口简报范文下一篇:雷夫培训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