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承传统文化和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

2022-09-11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和作用, 强调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身处知识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 经济社会形态变革的速度前所未有, 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浅阅读, 对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来说, 这既是挑战, 也是机遇。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给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构成的挑战

(一) 互联网上信息碎片化、多元化的特征冲击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

首先, 伴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开始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在互联网上, 充斥着各种游戏、娱乐等相关信息, 而这些信息多数是碎片化的, 并不系统, 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薄弱、自制力较差、好奇心强, 往往容易被这些即时性的、碎片化的信息所裹挟诱惑, 甚至不能自拔。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讲究的是静心修学、内圣外王, 这跟浮躁的互联网时代恰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体浮躁的社会风气是造成传统文化影响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所在。

其次, 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多元, 这严重挤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托马斯·弗里德曼 (Thomas Friedman) 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指出, 互联网的流行和普及, 导致国界越来越模糊, 世界越来越平坦。[1]西方文化作为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 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给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比如, 在青年学生心目中, 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要比传统的七夕、元旦更有味道, 钢琴、吉它等西洋乐器亦比琵琶、古筝、等民族乐器更为时尚。虽然近年来国家对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加大了重视力度, 但是多年的对传统文化的遗忘积重难返, 传统文化恢复它的生命力和魅力尚需时日。

(二) 互联网互通互联、去中心化的特

征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强调的等级秩序在契合上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 儒家的仁爱和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博爱都主张爱, 但前者有差序的爱, 后者是无差序的爱。有差序的爱看似境界没那么高, 却更有可操作性。中国社会重视血缘亲情盖源于此, 这既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 同时也是其短处之所在。在农业文明时代, 儒家思想有效解决了当时棘手的社会秩序问题, 但也被两千年的皇权利用来巩固君主专制统治。现在很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一听到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就想到三纲五常的等级秩序。殊不知这不是真正的儒家。虽然儒家没有发展出民主、平等的现代价值观, 但是儒家主张的人伦关系中权利、义务是对等的。“君使臣以礼, 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篇第三》) , “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 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篇下》) 它表述的观念是:“君臣有义”, 而不是后世曲解的“君要臣死, 臣不得不死”。[2]由此可以看出, 互联网互通互联、去中心化的时代特征与传统伦理规范虽然远没到冲突的程度, 但是在契合上还是有一定的障碍, 现代青年学生对发源于西方的民主、平等、博爱价值观更容易产生认同。

(三) 互联网时代快速变化的特征让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产生了一定的隔阂

人类文明自从诞生以来, 先后经历了几个阶段:穴居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互联网文明 (信息文明) 。人类越往后发展, 时代变化的特征就越快, 穴居文明向农业文明转变的时间跨度是以万年计,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时间跨度是以千年计, 工业文明向互联网文明转变的时间跨度是以百年计, 而现在互联网文明时代技术迭代的速度是以十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计。美国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 (Gordon Moore) 提出“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 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 大约每隔一年半到两年就会增加一倍, 性能也将随之提升一倍。[3]这一定律揭示和预言了信息时代技术进步的速度。所以有人说, 在互联网时代最大的“不变”就是“变”。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植根于农业文明的社会背景, 在那个时代, 由于社会变化、技术迭代的速度缓慢, 因此年龄往往就意味着经验和智慧。儒家学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 突出强调“长幼有序”的伦理观, 可谓正合时宜。可是现在社会由于变化太快, 时代呈现出非连续性的特征, 过往的经验往往不再适用于新的社会形态下, 年轻人在见识、学习力等方面比老一辈往往更有优势, 他们更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此, 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一定要回到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只有跟青年学生讲清楚传统文化生成的时代背景, 他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其内涵, 从而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体悟。可是现在的青年学生大多对传统文化没有这么深入的认识, 因此产生了一定的隔阂。

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为传统文化的复兴带来重大机遇

在互联网时代, 传统文化获得了一种新样态, 它既是被传播的内容, 也是新型的传播方式。

(一)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迭代速度加快, 传统文化内核中的精神追求可以为现代人提供智慧的滋养

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一个交流过度的世界里。现代人的选择前所未有的丰富, 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却感觉找不到内心的安宁。人类的选择能力算数级增长都没有, 选择却呈指数级增长。这个时候我们会陷入到一种极端无助的状态, 人们都在盼望自由。所谓自由就是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而今天选择不是更多, 它是无限多。现代人的价值观在物质增长和技术发展的挑战下, 趋向多元, 同时各种互相冲突的价值理论泛滥成灾。“自我价值”道德观更加强调人的个性, 导致了家庭教育的削弱、学校教育的弱化, 反而技术文化却对当今的学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技术文化具有产业、商业性, 娱乐、流行性, 是种即时享用、即时丢弃的文化, 必然是缺乏连续历史感的, 难以给人归属感。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将合理性分为两种, 即价值 (合) 理性和工具 (合) 理性。工具理性的核心是对效率的追求, 教人怎么做;价值理性在乎动机的纯正, 教人做什么。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们的工具理性, 解决了人们的效率追求问题, 却无法给人们提供一种生命归宿的价值感。[4]此时, 文化传统恰是精神家园的归宿, 满足人性对生命归宿的渴求。与即时文化相比, 传统经典文化追求的是超出一般现象层次的绝对价值。比如真、善、美的理想和永恒的真理。

(二) 互联网的世界互通互联, 发挥网络优势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新生命

近几年, 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广泛覆盖, 一批以传播国学知识、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自媒体风生水起、方兴未艾, 吸引大量粉丝的关注。前些年在传统媒介上屡屡遇冷的国学, 在新媒体时代迎来新生。在“互联网+”时代,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日益显示出其全新的生命力。有统计数据显示,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 网络越来越成为了包括传统文学、传统艺术、传统习俗、传统智慧传播的信息渠道。互联网时代, 传统文化获得一种新样态, 它既是被传播的内容, 也是新型的传播方式。加拿大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 认为:“媒介即信息”, 从长远的角度看, 真正有意义的信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 而是媒介本身, 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5]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 正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从社会的活动环境中培养出来的, 脱离了生活环境的文化必然无法生长, 传统文化要得到更好的传播, 就必须生活化, 而互联网作为生活化呈现的一个重要的载体, 在人们接触文化的过程中起着极大的传播作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2018年8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57.7%;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 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互联网作为信息社会时代的基础设施, 必将进一步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传统文化能否普及,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与现实社会相结合, 能否与最新的信息技术、网络平台、移动终端相结合, 能否解决当下社会发展出现和人们关心的问题。互联网与传统文化, 正在形成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三、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利用互联网传承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

从2013年开始,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以下简称“华夏学院”) 专门成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研室, 开设传统文化课堂, 全校师生全员学习传统文化。活动开展至今, 总共已培训学生近30000人次, 培训老师1000余人次。每年新生进校后对新生集中开展为期三天、每学期对老生集中开展为期半天传统文化教育;每年对新入职的老师集中开展为期三天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 在思政课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多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华夏学院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依托当下互联网时代背景, 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 形式上, 充分利用互联网精品资源作为教育活动的教材

除了教师自己授课和邀请校外专家讲课, 教研室专门成立了教材编辑组, 全年搜集网络上优质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 下载下来进行再次剪辑, 视频教材按主题归类整理之后, 根据视频教材内容撰写主持词。对担任传统文化授课老师严格把关, 每一名老师在教育活动开展前都要进行试讲, 不过关不能主持或讲课, 以保证教学质量。在每个视频播放之前, 主持老师先予以引导, 每次视频播放完之后, 都要开展课堂讨论, 通过互动讨论及时内化所学知识。教研室的老师也会自己制作微课, 布置给学生课下观看, 通过课堂外传授知识, 课堂内内化知识, 线下引导与线上自学相结合实现“翻转课堂/颠倒教室”的效果。

(二) 内容上, 紧紧围绕“感恩、爱国、立志”主题安排教学模块

三天集中培训的教学时间, 按照4:1:1的比例安排三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以感恩为主, 兼顾爱国和立志。因为当一个人懂得了感恩, 自然也就容易做到爱国, 也容易树立志向, 懂得感恩会让一个人产生奋斗的动力。视频的形式包括专家讲座、访谈节目、微电影、演讲、经典诵读等。在“感恩”模块, 侧重启发学生们的孝心和仁爱之心。感恩也就是爱的回报, “孝”是感恩的逻辑起点, “百善孝为先”, 但不是终点, 终点是整个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世间万物, 正如宋代著名思想家张载提出“民吾同胞, 物吾与也”。 (《西铭》) 当一个人拥有了感恩心, 他自然会生发出爱国心, 也会立志, 找到奋斗的动力。因此, 我们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以感恩为主, 通过一些感人的视频来启发同学们的感恩心, 包括百家讲坛《孝的力量》、《天下父母》等优秀栏目, 也有孝亲互动环节, 学唱“感恩之心”、“生命之河”手语舞等。在“爱国”模块, 我们的视频教材有“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弘扬传统文化的讲话”、《感动中国》等;“立志”模块除了学习古圣先贤的励志名句和著名篇章, 会侧重跟学生们分享一些身残志坚的故事, 包括本校优秀毕业生的采访视频。

(三) 开展活动时, 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渠道宣传来扩大影响力

活动的形式包括举办专题讲座、评选文明使者和道德模范、曝光不文明行为、传统文化知识大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等。这些活动都有专门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展示和跟踪报道。所有活动的开展, 都经过精心策划。鼓励教师们撰写活动方案, 择优采纳。活动后, 及时做好总结工作, 不断累计经验教训, 以成为日后开展活动的重要依据。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伦理跟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紧密挂钩。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使传统文化经典入脑入心, 并外化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四、结语

经过五年多的实践探索, 课题组发现, 如果能善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资源和传播平台, 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就会机遇大于挑战。新时代背景下, 互联网与传统文化可以做到和谐共生。调查发现:自从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来, 学生在多个方面明显有了进步:包括递交入党积极分子比例、和父母交流频次、到课率、好人好事比例、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比例和就业率等。2018年10月, 针对全校学生的调查统计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持肯定态度。在回答“你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对专业知识学习或综合素质提升有何影响?”时, 90.69%的学生表示“增加智慧, 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或综合素质的提升”;在回答“这次传统文化教育对你的观念和思路方面改变有无启发和帮助?”时, 50.35%的学生表示“启发帮助大”, 42.2%的学生表示“启发帮助较大”;在回答“今后若有类似的教育活动, 你是否愿意参加?”时, 83.98%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实践证明,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感恩心、孝敬心和自立精神,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自觉, 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职场竞争力,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华夏学院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做法得当, 成效显著,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文章分析了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利用互联网的资源和传播优势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关键词:传统文化,互联网,挑战,机遇,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 (美) 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8:9-10.

[2] (宋)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11:112-113, 320-321.

上一篇:刍议四氯化硅的多晶硅副产物的有效利用下一篇:新时代职业技术学校建设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