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例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病因分析

2022-09-10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 为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 引起脑组织发生缺血性病变。腔隙性脑梗死系指直径在15~20mm以下的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塞的总称。这些小动脉闭塞后, 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 最后形成大大小小的腔隙。患者以老年居多, 且多数患者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除常见的瘫痪、感觉与言语障碍外, 还可能出现痴呆, 影响生活能力与质量。因此研究其病因并加以预防干预具有重要意义。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间57例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4月期间我院临床确诊为多发性腔隙脑梗死的57例患者, 男性33例, 女性24例, 男∶女=11∶7, 年龄62~84岁, 平均71岁, 以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肌力下降、单侧面轻瘫、饮水呛咳、言语障碍、锥体束征阳性、偶有尿失禁为主要表现;梗塞灶以基底节、内囊、侧脑室旁、顶叶、枕叶多见。57例患者住院期间均行头颅CT或MRI确定诊断。

1.2方法

对导致或诱发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

2结果

57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病35例、糖尿病13例、冠心病7例、高脂血症21例, 其中19例患者存在2种或2种以上危险因素。

3讨论

(1) 高血压病在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为最危险因素, 57例患者中35例患有高血压, 占61.4%, 由于长期血压过高, 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性改变, 血管壁受损、管腔狭窄、病变部位血管内壁表面粗糙不平, 当血流通过该处时, 胆固醇极易沉积, 血小板积聚变形、破坏, 释放出凝血因子, 导致血栓的形成。在慢性阶段, 即使血压控制较平稳, 血管不发生破裂出血, 也可引起小动脉的闭塞, 形成腔梗。

(2) 糖尿病是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57例患者中13例患有糖尿病, 占22.8%。糖尿病患者血管均发生粥样硬化性改变, 首先是大、中血管受累, 随之改变的有小血管、微动脉的粥样硬化和微血管的病变, 从而导致腔隙性脑梗死的反复发作。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的纤维蛋白高于正常人, 使得血液粘度增高、血液凝固性增强, 血小板易附着于血管内壁, 因此血小板的相互间聚集性增强。而且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蛋白和中性脂肪等均高于正常人, 这些血液成分的变化均易引起脑梗死。

(3) 冠心病是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57例患者中7例患有冠心病, 占12.2%。冠心病患者常并发心房颤动, 而房颤常引起非窦性心动过速, 并使心房失去了对心室的附加充盈作用, 从而导致心衰, 心脏的排血量也随之降低, 脑部供应的血流量也相应减少, 引起脑血栓的形成。房颤还可导致心房丧失协调一致的收缩活动, 易引起心房内血栓的形成, 导致栓塞相应的并发症。

(4) 高脂血症是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又一危险因素, 57例患者中21例患有高脂血症, 占36.8%。高脂血症最重要的也是直接的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 (LDL) 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浓度增大, 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 血流速度减慢, 血小板聚集性增强, 形成腔梗。

综上所述, 对于老年患者, 凡可致小动脉、毛细血管和微血管发生病变或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 均是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因素;因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是本病的直接原因。对于老年患者应该更加积极预防与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病因。方法分析导致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 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结果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与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是老年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多发性,腔隙性,病因

上一篇:优化组合创造中学生物高效课堂下一篇:浅析校园电子商务产学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