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会的绩效评估

2022-06-26

第一篇:董事会的绩效评估

如何评估董事会和CEO的绩效

董事会绩效评估是保证有关健全公司治理的一些具体做法能够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其包括董事会自身的绩效评估、对CEO的绩效评估

董事会绩效评估是保证有关健全公司治理的一些具体做法能够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早在2002年1月,中国证监会和当时的国家经贸委在联合发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就明确规定了“上市公司应建立公正透明的董事、监事和经理人员的绩效评价标准和程序,董事和经理人员的绩效评价由董事会或其下设的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组织,独立董事、监事的评价应采取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 董事会自身的绩效评估 ● 董事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对董事会的业绩进行明确和有规律的评价有很多好处,如提高董事会履行其对股东、公司和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所承担的责任的有效性,增强股东对董事会的了解;提高董事会自身运作的效率,促使董事会提高水平,并加强对公司工作的责任感。

1 董事会评估其自身作为公司领导集体的运作绩效的开展有难度,最重要的是应该先启动这一进程,然后再逐步修正和改进。一个合适的起点是,董事会成员们一起讨论他们自身在董事选聘、委员会运作、评估公司项目、评估CEO、提出重要问题以及在适当的时候勇敢地站出来扭转局势等方面履行董事职责的情况如何。董事们可以各自填写好评估问卷,然后再集体讨论和评估所得到的结果。

因为个性、背景、资历等方面差异的影响,评估每一位董事对公司和董事会的贡献可能很难。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自我评估和比照评估打分系统。加强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工作,或者单独建立一个公司治理委员会,对董事绩效评估工作有很大帮助。当董事们面临重新选举的时候,由董事会/公司治理委员会进行的绩效评价是重新提名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由于公司治理是综合性、实践性都非常强的领域,最好的董事会绩效评估方法可能来自于公司之间的相互学习。产生于全面质量管理运动的“向榜样学习”方法,现已被应用到了董事会管理领域,可以帮助公司开发自己的董事会绩效评估和公司治理最佳做法。

在进行一项评估工作之前,先与董事会成员沟通决定成功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是我们选来作为最佳做法的具体制度安排和行为规则?比照检查一下自身董事会运作中的一

2 些具体事实,如董事会的会议频率、长度、议程、信息流、委员会设臵和董事会-管理层关系等等。很多董事会成员不愿意谈论有关他们董事会的运作情况,由此也导致他们在寻找榜样时缺乏创新。可以让董事会成员和高管人员一起来讨论和交流他们所服务的其他董事会中事情是如何做的。让董事会成员们说说,他们在其他董事会上发现的一些良好做法,如议程是如何安排的,会议具体是怎么进行的等等。这些细节的信息蕴涵着非常有价值的智慧。

互联网、上市公司年报和各种各样的公司治理指引和最佳行为守则,都可以提供一些有关其他董事会实践的公开信息。对于那些可以作为学习榜样的公司,直接与其董事会秘书联系,他们往往会有很多有关董事会运作的实用知识和技巧。如果让他们知道你愿意与他们分享你调查和研究的结果,他们也会很愿意与你分享他们的一些经验。如果他们答应了,马上传真去你的问题清单,再连续几个催促电话,一定能得到一些令你满意的答案。

“向榜样学习”的董事会绩效评估方法,是一个非常需要经验数据的领域,一个大的“向榜样学习”项目可能需要持续六个月。如果不想如此费事,一个外部顾问可以提供一些公司内部所缺乏的研究和分析技巧。参加一些优质的公司治理研讨班,也是一个获取有关知识的好办法。

● 董事会评价的主要内容

3 通过系统的自我评价,可以改进董事会及董事个人的业绩表现,努力克服其弱点和建立优势。董事会自身业绩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 董事的引导和发展:对于董事的职责是否有一致的看法?定义董事候选人条件的政策是否已清楚地制定出来?是否向新董事提供了关于公司和董事会的适当信息?董事会如何对待那些业绩评价结果较差的董事,是否给了这些董事有益的和建设性的建议?评价过程是否给董事会业绩表现带来了改进?

董事会的规模和构成:董事会的规模是否令人满意?董事个人以及董事会作为一个整体在技能、经验和其他有效地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特点上是否有正确的搭配?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的比例是否合适?

董事持股的情况:公司是否有明确的政策或可操作性的方案鼓励董事在短期或长期持有公司股票?董事个人及董事会整体持股情况是否合适?

信息的提供及处理:向董事们提供的信息的质量、数量和及时性是否合适?董事会议的安排在次数上是否足以使董事有可能对公司的业绩表现及影响公司前途的关键事项进行足够的讨论?董事会及各委员会会议是否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来回顾和评价公司的重要战略事项?

4 团队工作:董事会成员相互之间是否能友好地在一起工作?董事会成员与CEO及其他高层经理是否能友好相处?董事会及CEO是否一起工作,努力在公司创造出一种鼓励坦诚沟通的开放文化?CEO与董事是否认识到业绩评价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事情?

领导能力:董事会的领导是否有效?每个委员会的效率如何?

董事个人的贡献:董事会是否有评价董事个人的业绩、行为及贡献的程序?这种评价程序是否有规律地执行?每个董事个人是否得到了对他个人的业绩评价结果?

公司的业绩表现:董事会的根本任务在于就公司的业绩表现向股东负责。因此公司业绩评价是董事会绩效评价的重要组成。

2. 董事会对CEO的绩效评估

● CEO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5 根据现代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CEO是一个关键性的职位,董事会的任务是“指好方向选好人”。“指好方向”,就是定好战略和做好重大决策;“选好人”,就是选聘好CEO。激励好、约束好、用好和监督好CEO是董事会的头等大事。为此,董事会要采用一个正式的程序评估CEO的绩效。

通过对CEO的业绩评价,可以达到以下目的:加强董事会与CEO之间的沟通;帮助CEO辨别他个人的优势和劣势;使CEO和董事会能尽早地发现潜在的问题的预警信号;为CEO的报酬决策提供明确的指导;向股东和公众表明董事会对CEO的监督和评价处于常规的运作之中。

根据国际著名猎头公司Korn/Ferry的调查,早在1995年就有67%的美国公司建立了对CEO进行绩效评估的正式程序。通用汽车公司规定:所有董事每年都应对CEO作出评价,并由董事长将此结果告知CEO。评价应基于客观标准,如长期战略目标的执行情况,管理方面的进展情况等。美国CalPERS(加州养老基金系统)规定:由独立董事建立CEO业绩评价标准和报酬激励制度,并经常评价CEO的业绩是否达到此标准。独立董事可以就评价问题聘请独立于管理层的咨询顾问。评价标准上应使CEO的利益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美国TIAA(教师保险退休基金协会)规定:对CEO的

6 评价是董事会的重要责任。关于公司预期达到的业绩目标和如何对其量化与评价,董事会与CEO应事先明确。

对CEO的绩效评估通常包括正式的评估和中期评估两个部分。这可以确保能够定期采取行动解决一些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的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通常由董事长提供反馈意见,如果董事长和CEO由一人兼任,则由一个指定的独立董事来提供。

对于其他高管人员,董事会应该考虑的是,CEO如何正确地评估向其报告工作的高管。董事会应该采取一个广泛的视野来评估执行人员绩效,要以一个商定好的明确标准为基础,包括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和战略性目标。

CEO评价的主要内容

董事会对CEO的业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诚实正直:CEO是否通过展示高尚的道德意识、诚实、公平和创业精神而在公司中形成了一种有利的气氛?CEO的行为是否适合CEO职位的要求?

视野:CEO是否在经营上为公司确定了一个合理且清晰的方向?此经营方向是否为业务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实际的经营计划是否反映出这个视野?

7 领导:CEO是否已建立起一个很强的管理班子?管理班子是否像一个团队一样运作?CEO是否能及时替换不能胜任工作的管理人员?

实现公司业绩目标的能力:CEO在实现公司财务与经营目标,长期和短期的目标时做得怎样?CEO实现战略计划中的目标的能力如何?是否应把股东价值目标(如股价)和竞争业绩目标(如市场占有率)考虑进去?

CEO的继任计划:CEO是否提出了一个合理的继任计划?提出的CEO的继任者是否可行和被董事会接受?

与股东的关系:CEO是否鼓励公司与股东进行公开沟通?是否对股东关心的合理事项给予了足够的关注?

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CEO是否带领公司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建立了有效的关系?

与董事会的关系:CEO是否尊重董事会的独立性?CEO是否就公司将要作出的重大投资决策事先与董事会商量,并获得董事会的批准?是否尊重非执行董事以及他们独立开会的要求?

3. 自我评估引致董事会的制度变迁

今天的董事会和CEO,经常要面对媒体的关注和质问,那么多的公司出现经营和财务危机,为什么董事会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如果知道了为什么没有采取纠正行动——谁负责看管董事会是否有效地完成了其自身的职责?是董事会自

8 身要负责,但是董事会很少重视这一问题,很少将其自身的绩效评估纳入正式的流程,直到问题严重到不可挽回。

如果董事和CEO自身没深刻地认识到需要反思和重构他们的角色和职责,外力很难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根据经验判断,绝大多数的董事会仍然处在“不出问题就不管事”,甚至“出了问题也不管事”的模式下。CEO要有新的理念和习惯,帮助和支持董事会更为全面地理解他们的职责,评估他们职责履行的效率。当董事会开始认识到需要重构他们的职责的时候,将进一步引起董事会中的“制度变迁”。CEO和领先的董事们,需要具备这些新的理念和行为习惯。具有这种勇气和技能、领导力卓越的董事会,将于现代商业游戏中处于领先地位,走在竞争者的前面。

案例:中国网通的董事会和董事业绩评估

中国网通从2005年开始实施了董事会业绩评估,并将董事会业绩评估纳入了董事会提名与公司治理委员会职权范围书内容,由提名与公司治理委员会按自然组织实施对董事会及所属专业委员会的业绩评估工作。

董事会及所属委员会业绩评估工作主要采用董事会及委员会自评的方式进行,评估标准主要包括对董事会在保护

9 股东利益、战略管理、业绩管理、人才管理、风险管理、利益相关者关系等方面履行职责的情况。

● 董事会业绩评估的主要流程

评估标准审批:每结合上一评估工作的经验及外部专家的意见,对评估标准进行检讨与修订,在获得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评估工作实施:各位董事根据其在不同专业委员会任职的情况,对所在专业委员会及董事会进行评估。

出具评估结果:根据全体董事的评分情况,汇总董事会及专业委员会业绩评估成绩,并提出董事会工作改善建议,先后提交委员会及董事会审议。

2006年11月,提名与公司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对业绩评估标准进行修订,制作评估用评分表格,并结合实际工作中较为关注的问题设计了开放性问卷。在得到委员会批准后,年底正式启动此项工作。

2007年2月,提名与公司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回收了全体董事评分表格与问卷,对所有数据及董事反馈意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最终出具了《2006董事会及所属委员会评估总结报告》,指出了董事会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工作计划。根据董事有关提议,在该报告的基础上针对各委员会的问题所在,出具了《对2007年董事会各 10 委员会的进一步改善措施建议》,为各委员会2007年改善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 对董事个人的业绩评估

自2006年起,网通制定了《中国网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绩效评估办法》,并实施了董事绩效评估。董事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董事的履职情况、参与董事会工作程度、客观公正性、团队合作及专业知识和能力等等;评价采取董事互评的方式,同时征求管理层对董事的评价意见;董事评价结果根据评估得分分为优秀、良好、欠佳三个等级。

参加2006年绩效评估的董事共13名,全体董事评估平均得分为89.0分。其中得分在85分及以上,绩效等级为优秀的董事有10名,占全体董事的76.9%;绩效等级为良好的董事有3名,占全体董事的23.1%。

中国网通董事评价每年进行一次。董事评估结果由董事会薪酬委员会与董事进行反馈和沟通,帮助董事了解自身的长处与不足,以有效提升个人能力,实现董事、董事会和公司的共同成长;董事评价结果应用于董事的提名、任免和职位调整。董事评价过程中,董事针对董事工作和董事会运作提 11 出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董事会工作和制定董事培训计划的重要依据。

第二篇:绩效评估的目的

1、对员工的晋升、降职、调职和离职提供依据;

2、 组织对员工的绩效考评的反馈;

3、 对员工和团队对组织的贡献进行评估;

4、 对员工的薪酬决策提供依据;

5、 对招聘选择和工作分配的决策进行评估;

6、 了解员工和团队的培训和教育的需要;

7、 对培训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效果的评估;

8、 对工作计划、预算评估和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信息。

第三篇:项目经理进行绩效评估的方案

关于对项目经理进行绩效评估的方案

一、绩效评估的目标

1.全面评估送电设计项目管理成效:送电项目经理制实行一年以来已完成各阶段设计项目110余项,尚在进行中的各阶段工程设计项目55项。因此目前有必要根据我院设计项目管理规定(试行)中的有关绩效评估要求,对已完成项目及相关项目

组成员进行评价,并以此对项目经理制试行的效果及各项目经理业绩作出一个比较客观和全面的描述,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决策基础;好范文版权所有

2.修订及完善相关项目管理规定:一年的项目经理制试行在设计业绩和项目管理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送电室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根据统计数据预计2004年的项目完成数将比去年同期净增20%左右,按期完成率达到78%,超过全院平均水平;同时项目经理制的实施为我院项目管理方式改变开创了新河,积累了经验。当然在试行的过程种也暴露出了一些诸如人力资源不能合理分配、技术质量标准不统

一、奖金分配过程欠规范等不足之处。这次绩效评估的过程就是一次项目管理各层次间沟通、意见收集和分析的过程,生产管理部门将通过掌握的信息,在充分肯定成绩和揭示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已有的项目管理规定;

3.初步建立起一套可操作、较合理的项目评估机制。

二、绩效评估的主要步骤

1.界定项目经理在设计产值、进度管理、质量控制、技术工艺改进及业主评价方面的工作标准;

2.通过自我评价、项目组成员评价及公司评估小组评价将项目经理的实际业绩与工作标准进行对比评价。同时对项目经理奖金分配情况进行检查;

3.通过召开项目经理座谈会、送电室员工座谈会和领导面谈等形式将评估结果反馈给项目经理;

4.修订公司项目管理办法、重新定义项目经理职责及上岗条件、调整项目经理薪酬结构、选聘新项目经理(如原项目经理评估结果不合格)。

三、项目评估小组的组成

项目评估小组主要由总工室、人力资源部、工程技术部、市场部、送电室主任工程师组成。

四、评估内容及规则

1.项目总体评估内容及规则

考核因素(参考合同或设计计划大纲)

因素

评分(共计50分)

a(9以上)

b(8~9)

c(6~8)

d(6以下)

进度管理(工程技术部提供数据材料)

50%项目提前进度完成

20%项目提前完成

按进度完成

未按进度完成

质量控制(职能室提供数据材料)

质量超过合同或公司要求,几乎没有返工现象

质量超过合同或公司要求,很少项目有返工现象

大部分项目质量达到合同或公司要求

大部分项目质量未达到合同或公司要求

技术工艺改进(总工室提供意见)

设计内容或设计方法中有突破性技术革新

设计内容中含较大技术革新,电算化设计应用普遍

设计内容局部有创新,能应用电算化设计方法

常规设计内容,套用设计为主

业主评价(市场部提供材料)

业主评价优秀

业主评价良好

业主评价一般

业主评价差

产值完成情况(市场部提供材料)

超过平均水平40%

超过平均水平20%

平均水平

低于平均水平

合计

项目总体考核分数超过45分为优秀,40~45分为良好,30分以下不合格。

2.项目经理个人评估内容及规则

评估内容

序号

考核项目

基准分

考核分

项目管理能力(45分)

1

项目经理提交设计计划的可实施程度

15

1.1

项目进度计划符合实际情况

5

1.2

设计原则指导清晰

3

1.3

有详细的项目质量计划

5

1.4

在多项目操作中人员调配计划合理

2

2

项目进度控制情况

10

2.1

项目进度按要求及时向生产管理部门汇报

4

2.2

定期检查项目组进度实施情况

4

2.3

项目进度信息完整正确

2

3

设计质量控制情况

12

3.1

申请修改复议的情况符合设计事实

3

3.2

项目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执行,质保过程文件完备

第四篇: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及方法

周琼

1 刘新华2 (1.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江西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

文章来源:新余高专学报2007年12月 33-35页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随着企业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学习型政府、高绩效政府概念的提出,政府绩效评估(Govern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作为一项有效的管理工具和管理制度在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中受到广泛的关注,以“评估国”替代“行政国”成为行政管理论坛的热门话题。笔者试析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和探究政府绩效评估的方法,对于政府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发展不无补益。

一、探析政府绩效评估的内涵

1.政府绩效评估及其相关概念

界定政府绩效评估内涵的前提是准确认识绩效和政府绩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绩效”即成绩和成效。在管理学中,绩效(Performance)定义为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并将该输出结果与目标、标准、过去结果、其他组织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对该输出结果进行评估。可见,绩效评估(Performance Measurement)则是识别、观察、测量和评估绩效的过程。

政府行为的结果及其比较则称为政府绩效(Government Performance),它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效益及其管理工作效率、效能,是政府在行使其功能,实现其意志过程中体现的管理能力。”政府绩效并不单单是一个政绩层面的概念,它还包括政府成本、政府效率、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发展预期等含义。它不仅注重行政内部关系即如何管好自身的内部机制,更注重外部的行政与社会、行政与公民的关系,以社会、公民的满意评价作为最终标准;不仅要依靠制度规范等刚性机制,还需重视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等柔性机制;政府绩效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范畴,还具有伦理、政治的意义。公平作为公共部门特别是政府用以弥补市场机制不足的基本功能设计,在绩效的框架里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如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等都是其具体载体。公民评价政府行为的重要指标就是公平。另外,民主注重程度,要求广度,这与效率在时限和节奏上都可能发生冲突,也只有通过绩效评估加以协调。

政府绩效评估(Govern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的界定在学术界尚未统一。笔者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就是运用科学的标准、程序和方法对政府绩效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以提高政府行为绩效和增强控制力的活动。它以绩效为本,谋求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部门之间、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广泛运用;谋求顾客通过公共责任机制对政府公共部门的直接监督;谋求政府管理对立法机构负责和对顾客负责的统一。它以服务质量和社会公众需求的满足为第一评价标准,蕴涵了公共责任和顾客至上的管理理念;它以加强与改善公共责任机制,使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传递公共服务和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竞争力为评估目的。

政府绩效评估体现两个层面:一方面,它是一种以结果为本的控制,且作为改革与完善政府公共部门内部管理的措施体现了放松规制和市场化的改革取向。就其所体现的放松规制而言,奥斯本(Osborn)与盖布勒(T. Gaebler)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改变照章办事的政府组织,谋求有使命感的政府;就是改变以过程为导向的控制机制,谋求以结果为导向的控制机制。1993年美国《国家绩效评论》把政府绩效评估界定为政府官员对结果负责,而不仅仅是对过程、规则负责。而就其所体现的市场化来说,政府绩效评估为公共服务供给部门(包括政府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和非盈利部门)之间展开竞争、创造市场动力,利用市场机制为解决政府管理低效率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政府绩效评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公共责任机制:既要放松具体的规则,又要谋求结果的实现;既要增强公务员的自主性,又要保证公务员对民众负责,对结果负责;既要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管理能力,又要切实保证政府管理的质量”。另一方面,它作为改善公共部门与公众关系和加强公众对政府信任的措施,是一种服务和顾客至上的机制。随着政府职能的重新界定,政府角色发生变化,政府公共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由治理者与被治理者之间的关系转换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或顾客之间的关系。政府公共部门行使公共权力主要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和主动为社会公众谋福利。社会公众成为政府管理活动服务的对象,是公共服务的消费者或顾客。这使得政府管理工作必须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的需要为导向。 2.政府绩效的内容及其评估标准

政府绩效既不是政府短期投入的回报,也不是政府终端产品的累积,而是较长时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总成果。它包括政治绩效、经济绩效、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四个方面。政治绩效主要指政治生产力以及政治产品,即政策的形成与贯彻以及执政机构的廉政建设。它是政府决策、政府行政的直接结果,为实现经济绩效、文化绩效和社会绩效提供法律和制度方面的保障。经济绩效主要指政府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中的导向作用,其中通货膨胀、失业、收入分配等是重要的参数。它是政府绩效的主要内涵和外在表现,为文化绩效、社会绩效和政治绩效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文化绩效主要指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互补与渗透,以及文化的繁荣与整合。它是其他三个方面绩效在精神层面上的保障和促进机制。社会绩效主要指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其中安全与犯罪、公平与正义、福利与贫困、稳定与**等指标是重要的参数。社会绩效以社会全面进步为其主要内容,是政府绩效体系中的价值目标。没有社会绩效,经济绩效就没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文化绩效和政治绩效就会失去社会基础。以上四个方面绩效的大小反映政府能力的大小与强弱。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政府上述四个方面绩效的评估,它涉及政府行政管理的每一个层面和领域。

政府绩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呢?曾记否,1998年我国各地市政府向省政府汇报改革开放二十年的政绩就是恭奉各市新城市的模型,这是对政府绩效评估的误解。如果适应经济发展的客观事实而发展的新城市那只是政府经济绩效中诸方面的一方面。更有甚者,随着城市的繁华,各级政府办公大楼相互攀比豪华。这不但不是政府绩效的表现而是它的反面。笔者认为,政府绩效评估的标准概括地说,政治绩效的标准就是廉政和民主;经济绩效的标准突出地表现为消除穷困、民富国强;文化绩效集中地表现为全民文化素质和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社会绩效的标准就是民风纯朴、社会和谐。

二、探究政府绩效评估的方法

1.三种典型方法的评介

在政府治理与改革领域中,经历了“以效率和效益为导向”转为“公平至上”,再到“顾客至上”理论的发展过程,至今绩效评估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评估方法为:“3E”评价法、标杆管理法(Bench?鄄marking)和平衡计分卡法(Balanced Scorecard)。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面临日益膨胀的机构,财政危机加剧的局面,率先把对政府工作的审计重心从经济性审计转向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并重的审计,从单一的经济指标扩展到多重指标,这就是政府绩效评估的雏形,俗称“3E”评价法。其中,经济指标是指投入成本的降低程度;效率指标反映所获得的工作成果与工作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之间的对比关系;效益指标通常用来描述政府所进行的工作或提供的服务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政府的目标,并满足了公众的需求。由于政府在社会中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如平等、公益、民主等和“3E”评价法单纯强调经济性之间存在矛盾与冲突,“3E”评价法暴露出一系列的不足,因此,又加入了公平(Equity)指标,发展为“4E”。“3E”评价法指标,比较片面和单一,在评估内容上侧重于对历史事件-既定结果的审计,以对下一的财政拨款作出预测。这种评估方法相对于当今政府行为的复杂性来说过于笼统。

标杆管理又被译为基准化管理、参照管理,起源于20世纪末,是组织提高绩效的一种强有力的方式。它是一个认识和引进最佳实践,以提高绩效的过程,通俗地讲就是根据一套既定规则进行评估、比较的过程,以改进工作程序并取得更高的绩效。标杆管理是个动态的过程,标杆也不是唯一的,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标杆,即使是在同一个时期,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改进方面选择不同的标杆。标杆管理有以下十一个步骤:(1)确定项目的目的和范围。这一步包括了程序类选法:决定哪些程序需要进行标杆管理及其优先次序。(2)了解自己。分析自己内部的程序,对实际正在运作的情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3)考察潜在的合作伙伴。(4)选择绩效评估标准。仔细挑选一套易于理解且有普遍性的评估标准,以用于衡量所选择的程序或职能。(5)收集内部数据以实施绩效评估标准。评估当前的绩效。(6)收集有关合作伙伴组织的信息。要做到合乎情理,少花时间,少给对方添麻烦,但必须确保数据的可靠性。(7)进行差距分析。(8)引进别人的做法以缩小差距。运用“借鉴-改造-采纳”的程序来选择多个程序,允许作出修改,使之适合于你所在的组织的结构及其工作方法。(9)监察结果。绩效的改善必须显示出本组织绩效与合作伙伴绩效之间的差距在缩小,以及缩小这种差距的相对速度。(10)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绩效评估标准。(11)回到第一步。作出改善,把整个程序再运行一遍。标杆管理的指标体系比较全面,除了经济层面的指标外,还包括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政府在公益性活动中所作努力的指标等,可以使政府全面考虑自身在社会中应承担的责任,从而对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领导作用。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企业界从日本引进全面质量管理(TQM)、工作授权等管理新方法,原有的财务评价指标无法全面衡量企业能力,平衡计分卡应运而生。1992年,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Robert.S.Kaplan)和复兴方案公司(RenaissanceSolution,Inc.,RSI)总裁大卫.诺顿(David.P.Norton)设计出了一种战略绩效评估方法-平衡计分卡法。该方法仍然注重财务指标,同时兼顾促进财务指标实现的驱动因素,从顾客、财务、内部流程运作、学习与发展四个角度对组织的整体绩效进行评价,并要求彼此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创始人认为,平衡计分卡是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全方位的运作目标和绩效指标,作为执行战略和监控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沟通工具。换而言之,通过平衡计分卡将宏观的、抽象的战略具象为运作方案或工作计划,从而达到执行战略、监控战略,最终协助组织实现战略的目的。因此,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以战略为出发点,将组织发展战略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最终达到财务回报,以财务目标和指标为归宿。平衡计分卡之所以称之“平衡”,是因为它以追求平衡为诉求,寻求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短期与长期目标、结果性与动机性指标、滞后与促进指标、组织内部群体与组织外部群体、成本与质量、定量与定性之间的平衡。平衡计分卡因其指标的涉及面广而全,不失为改善组织绩效之良方,但也因此而庞大、复杂,这注定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上来说,在中国政府部门引入平衡计分卡还任重道远。

总而言之,“3E”评价法强调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标杆管理法的指标体系比较全面,除经济层面的指标外,还包括政府提出的公共产品指标。平衡计分卡则明确提出政府要以长远的眼光对社会的发展作出远景规划,思考其在社会发展中应承担的使命,指导政府绩效评估。 2.政府绩效评估方法的思考

近几年来,学者们纷纷致力于“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公共部门”的理论研究,而公共部门实践工作者也在试着将其运用于所在组织。从平衡计分卡本身的思想精髓及其具体内容来看,该方法在公共部门应用的关键在于始终把战略和远景放在组织改革和管理的核心地位,通过清楚地定义战略,持续的组织沟通,将战略与改革驱动因素联系起来,构建以战略为核心的开放型闭环组织结构,使财务(主要是行政成本)、顾客(公众)、内部流程运作(主要是行政效率)、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平衡地发展,可具体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准确分析和把握组织的战略目标及使命,并将战略目标在其组织内部层层分解下去,形成目标网络;二是正确认识组织的服务对象即顾客,建立以顾客为导向的服务型政府;三是在组织内部形成不断学习、变革和创新的氛围,建立学习型政府;四是将财务、顾客、内部流程运作、学习与发展四个维度的测评指标具体化、量化。

由于不同的组织有着不同的背景和战略任务,从而平衡计分卡四个维度的目标及其衡量指标皆不同,即使相同的目标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指标来衡量。另外,不同组织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也不同,相同的指标也会因组织性质不同而导致作用不同。虽然在国外不乏将平衡计分卡引入公共部门的成功案例,但实践证明平衡计分卡切不可生搬硬套,盲目地模仿,否则不但无法充分发挥平衡计分卡的长处,反而会影响对组织绩效的正确评价。只有将平衡计分卡的原理与组织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功效。

政府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共同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其首要任务,这使得政府绩效不能背离公共、公正、公平的原则。那么无论采用何种评估方法,都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以政府职能的定位为基础来设计评估指标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职能发挥其相应作用所取得的实际效果,那么政府的职能首先要明确合理,政府应该做它应该做的事,然后才能谈绩效。二是以回应、满足民众需求为根本价值取向,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按群众满意原则确定评估标准。政府绩效评估标准主要解决的是在明确评什么之后,以什么标准来评的问题。在政府绩效评估的四个方面内容中,有些指标是无法量化的,这些指标须用人民群众满意程度来衡量。这就是说,评估政府绩效的根本标准是人民群众对政府绩效的满意程度,或者说,政府绩效的最终评判标准为公众价值,即实际创造的公众价值大小。在中国,自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之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政府的核心使命,也就明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标准。三是坚持多元化评估主体且以民众和独立第三方评估为主。任何绩效评估主体都有其自身特定的评估角度,既具有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同时,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评估局限性。传统的政府绩效评估采用政府系统内部自上而下的评估方式,政府本身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样单一评估主体的评估方式虽不能说无意义,但如此评估存在着很多弊端,其结果极容易导致评估的失真和流于形式,造成只唯上不唯下的局面。事实上,政府有无绩效或绩效大小,最有发言权或评价权的只能是广大民众。诚然,不同层次、不同地方的政府应该具有关于其绩效的不同要求,但评估的主体绝不能是单一的,而且评估的最权威主体只能是人民,只能充分以政府面对的“顾客”即民众的满意度为第一基准。这就是:政府施政之行为和效果是否得到了最大多数民众的认可和赞同,是否形成了通过人民对于政府之绩效的认可和赞同的评价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既不由政府自我评判,也不由民众直接评判,而委托独立的社会第三方进行评估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制度选择。这种由独立于政府、作为政府和广大民众之间的中介组织的评估,无疑将使得评估的立场更加公正客观,评估的结果也更加具有可信度。四是按效率性原则发挥评估机制的作用。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和政府行为的人民满意程度。要达到此目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绩效评估的激励机制、导向机制、纠偏机制的作用。为此,必须将政府绩效评估结果与政府组织内部成员的职务晋升、生活待遇、社会荣誉等挂钩,通过政府绩效评估,激励政府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履行应该履行的职能,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通过自己的勤奋工作,促进经济社会进步,促进安定团结和社会和谐,使人民得到切实利益。引导他们主动地放弃不应当履行的职能,纠正他们在履行职能过程中的各种偏差,如克服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行贿受贿等行为。五是制定政府绩效评估计划时需遵循四个原则:公共责任原则、效能原则、公民导向原则、结果导向原则。以构建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核心引导各级政府将工作的重点和注意力放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彻底改变过去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封闭式的评估模式,引入外部评估机制,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绩效评估体系。

第五篇:浅析企业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摘要:绩效评估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了解企业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成绩,进而有效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但有些企业绩效管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忽视绩效评估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没有有效地发挥绩效评估的作用,导致企业人才机制不健全等。本文阐述了目前企业绩效评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绩效评估;问题;对策

目前企业纷纷进行绩效评估,规范绩效评估制度,运用绩效评估来评判经营者的经营绩效,确定员工的合理薪酬,促使其实现企业的目标。绩效评估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供各项管理制度使用,是联系其他各项人事制度的细节。绩效评估在企业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企业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总体经营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

一、 企业绩效评估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绩效评估,是指靠凭着对照工作目标或绩效标准,采用一定的考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员工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员工的发展情况,并将上述评定结果反馈给员工的过程。从内涵上说,它是对人与事的评价,对人及其工作状况和在组织中的相当价值或贡献程度进行评价。从外延上说,就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日常工作中的人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评价。绩效评估既能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多个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 又能对整个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状态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绩效评估对组织、管理者和员工个人具有不同的作用, 总体表现为下面几个方面: 为组织制定人力资源政策提供依据; 是组织对员工的岗位调配、升迁和淘汰的重要依据; 是组织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和进行薪酬管理的依据; 有利于培育竞争机制, 强化激励机制; 有利于发现优秀人才, 促进人才的合理开发; 有利于发现企业的问题, 实现更高的绩效。企业管理中的绩效评估,可以提供多方面的反馈信息供各项管理制度使用,是联系其他各项人事制度的细节。与此同时,对企业绩效管理进行科学评估,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正确判断企业的实际经营水平、经营成果、促进经营者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长期的整体效益;有助于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促进创新,逐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为外部相关者提供企业经营状况的综合信息,为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提供便利;有助于为企业外部的利益相关者评价企业提供共同的评价标准,避免评价结果各执一词的混乱情况;有助于我国产权市场进一步完善,为

产权交易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

二、企业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我国企业必须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与国际跨国公司正面竞争,这就要求充分做好企业内部管理,尤其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想留住人才和开发人才,就必须建立有效地人才激励机制,而绩效评估是做好人才管理的基础。由于我国企业经验不足,“大锅饭”思想和“人情观”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绩效管理任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 对绩效评估指标缺乏筹划设计,考核标准不明确

评估标准是绩效评估中的重要环节,它将影响整个绩效评估的效果,不少企业的绩效评估标准不科学、衡量性差,直接影响了评估效果。对于我国不少企业来说,都缺乏这方面的管理经验,标准的制定主要靠吸取国内、外同行业其它公司的先进经验。这样,由于没有考虑本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如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等,而导致标准建立不恰当、不实际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严重偏差,使绩效评估流于形式、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过于单一。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标准的设计不合理甚至没有标准,没有绩效考核标准就无法得到客观的考核结果,而只能得出一种主观印象或感觉。以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导致不全面、不客观、不公正的判断。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对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绩效评价标准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许多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评价标准中只有一些文字性评语,没有一个可以客观评分的标尺。从而评价者可以随意给个分数或者考核结果,有时难以避免渗透一些个人的感情因素在里面,这样的标准所得的考核结果就失去了意义。

(二) 绩效评估方法单一,评估主体不合理

一些企业建立了科学的绩效评估的标准,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是因为评估方法不够灵活, 缺乏及时性。企业在评估方法上比较单一, 考勤制、领导评分制、主管部门检查制等方式是绩效评估的主要方法, 难以对员工对企业运作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此外, 评估由谁来执行的问题直接影响到绩效评估的效果。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方式是由主管实施评估,、这可以反映出员工在各个方面的差别,而且主管对员工有直接的了解。但是不利于评估的客观性,主管的主观性比较大, 对评估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评估标准不熟悉,造成很大的误差。而且, 通常来说, 获得不同绩效指标的信息需要从不同的主体处获得, 应该让对某个绩效指标最有发言权的主体对该绩效指标进行评价, 评估关系和管理关系保持一致是一种有效的方

式, 因为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最有发言权。当然管理者也不可能得到被管理者全部绩效指标, 还需要从被管理者的其他方面取得。还有一些企业往往在员工绩效评估前制定评估结果的计划比例,由人事部门硬性规定各部门评估等级比例(优、良、中、差、劣各占百分之几),或名额数量的结果,然后送到企业最高领导人手里去审批后执行。实际上,绝大多数企业最高领导人根本不可能对每个员工详细了解,无法识别各部的等级比例或名额数量的合理性,这样不仅造成业务部门对人事部门的不信任,而且把员工对考核结果的不满转嫁到最高领导人身上,造成员工对企业领导的不满情绪,还可能造成部门内为争名额造成派别或产生内讧,影响部门的团结,会降低部门的组织效率。

(三) 绩效评估反馈不够,绩效过程走形式

评估反馈是企业帮助员工改进工作,减少评估中的副作用的手段。不少企业对绩效评估的反馈方面还不够重视,主要表现有:(1)反馈不良且不及时。企业没有就绩效评估标准或绩效评估工作与被评估者进行沟通,待结果出来后,被评估者不满意,以至于影响了被评估者的工作情绪。(2)评估者缺乏沟通技巧和正确的绩效面谈方法。比如,一味指责被评估者,或将被评估者与他人比较,说看别人干的如何如何等,这些都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使得面谈适得其反。评估结束后, 上级和下级的沟通不够,企业对评估结果不重视, 导致评估的结果不能被充分利用。企业中的被评估者也无从申辩说明或进行补充, 也无从了解自身表现与组织期望之间的吻合程度。这样, 在企业的评估工作就失去了改善员工工作绩效这个最重要的作用, 同时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评估制度往往流于形式。很多企业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完备的绩效评估工作,但是员工内心都认为绩效评估只是管理的一种形式主义。无人真正对绩效评估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没有真正利用绩效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来帮助员工进行绩效、行为、能力、责任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提高。一个健全的绩效反馈机制应该有沟通、反馈、申诉、仲裁等一整套完整的程序, 以利于考评者和被考评者就考评结论达成共识, 促进工作, 改善绩效。

三、 完善企业绩效评估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在绩效评估上主要存在“绩效评估标准不科学、绩效评估方法单一,评估主体不合理、绩效评估的反馈不够、绩效过程走形式”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评估的效果。从企业的整体管理目标出发,从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估目标出发,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绩效评估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

(一) 设计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

为了提高企业绩效评估的科学性,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标准是

关键。企业需要建立KPI体系,细化出科学的绩效评估标准。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Key Process Indication)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以评估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战略目标分为可运作目标的工具。KPI可以使部门的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评估指标。企业关键业绩指标最终分解到部门目标、个体工作目标,进而量化为绩效评估标准。企业设立KPI有三种方法:标杆基准法、成功关键分析法、平衡计分法。其中平衡计分法已经成为设立绩效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法。根据盖洛普的调查,在《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前1000家公司中有40%的公司采用了平衡计分法,由美世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对214家企业的调查中发现,88%的企业提出平衡计分法对于绩效考评与员工报酬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是有帮助的,并且平衡计分法所揭示的非财务的绩效指标在这些企业中被广泛运用于绩效考评的设计与实施中。同时,企业在设立KPI和绩效评估标准时要遵循SMART原则。即:

具体的( Specific) . . . 是否具体

可衡量的(Measurable) . . . 是否可衡量

可实现的( Attainable) . . . 是否遥不可及

现实的( Realistic) . . . 是否可被观察或证明

基于时间的( Time- based) . . . 有无明确的时间要求

基于SMART原则来设计的绩效评估标准可以科学地指导企业绩效评估工作。这种评估标准是通过企业上下沟通和岗位分析而形成的,对企业各级人员的评估都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 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 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

为了实现企业绩效评估工作的突破, 单单有科学的评准还是不 够的, 还需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估体系, 在这个完善的体系下, 采用科学的评估方法, 从而提高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激励性。我们可以借鉴平衡记分卡来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平衡记分卡兼具绩效评价与战略管理的功能, 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因果联系驱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实际上是相互支持的: 为了获得最终的财务绩效, 我们必须要有良好的市场表现, 关注于我们的顾客; 为了获取我们的市场, 我们必须在内部运营上做一些改善; 为了有效地内部运营, 我们的员工必须能够不断地学习与发展。在构建完善的评估体系后, 通过采用360 度绩效评估法来提高评估方法的科学性。它是一种从不同角度获取组织成员工作行为表现的观察资料, 然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的方法, 它包括来自上级、同事、下属及客户的评价, 同时也包括被评者自己的评价。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全面的进行评估, 易于做出比较公正

的评价, 同时通过反馈可以促进工作能力, 也有利于团队建设和沟通。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评估者的约束与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建立一套规范的企业绩效评估制度,将绩效评估制度化、程序化,为评估者行为制定出理性的约束和约束标准;另一方面,对照企业绩效评估制度,对评估者的评估行为进行评估,对评估行为符合规范、评估效果好的评估者进行奖励,对评估行为不符合规范、评估效果差的评估者做出相应的处理。

(三) 做好评估反馈工作

评估反馈是帮助员工改进工作,将员工的目标统一到企业整体目标上来的手段。评估结果一定要反馈评估者本人,否则评估就起不到帮助员工的作用,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大多数管理者认为把评估结果反馈给员工是让人最不愉快的事。为什么不愿意提供绩效评估反馈呢?主要原因有:与员工讨论绩效不足,常使管理者感到不舒服。虽然每位员工的工作都有可改善之处,但管理人员还是不愿意向员工提供消极反馈。员工大多会自我辩护。当缺点被指出后,他不是虚心地接收自己的不足,以其作为改进的基础,而是责备别人,甚至指责管理者评估结果有问题,或大吵大闹,尤其是评估结果和报酬挂钩时。员工对自己的绩效评估往往较高,即使是管理者提供的是好消息,员工们往往认为还不够好。对于绩效评估反馈问题的解决方法不能忽视,应训练管理者们学会进行建设性的反馈。具体做法是:(1)做好绩效评估面谈的准备工作。整理和分析好绩效评估的资料,提前通知被评估者做好充分准备,选择好面谈的时间和地点等等,为评估反馈创造良好的条件。(2)讲求科学,提高面谈效果。谈话要直接和具体。交谈要根据客观的、能够反映被评估者工作情况的资料来进行。不要拐弯抹角,要让被评估者知道到底做了什么和做错了什么。而且要具体到每一项工作中。避免直接指责被评估者。应当将被评估者的实际工作绩效与绩效标准进行对比,比应直接批评被评估者,不宜用非常强烈的语气,更不要将被评估者个人的工作绩效与他人的工作绩效进行比较,虽然有的比较会有效果,但大多数都会适得其反。鼓励被评估者多说话。应注意停下来听他们的意见;并且多提一些开放型的问题,例如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善当前的情况等。卓有成效的绩效评估,应该让员工感到评估是公平的,管理者是真诚的,气氛是富有建设性的,这样使员工在结束反馈面谈时心情振奋,了解自己有待改进的绩效领域,并决心改正以期不断地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绩效评估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管理者提高管理效率及改进工作的重要手段,员工改进工作及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企业进行管理不可缺少的机制。企业只有完善了绩效评估体系,

才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使企业得到持续长久的发展。

上一篇:第三单元函数周练下一篇:读书活动主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