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小学美术工作计划

2023-03-20

无论是在新的时间周期还是新的任务周期,工作计划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该如何写好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湘版小学美术工作计划》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湘版小学美术工作计划

湘版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

湘版小学美术第八册教案(总13课时) 一课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1、课件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教师: 中国绘画作品分类就题材而言,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等。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板书课题)

二、欣赏作品:

(一)油画 《贫农的儿子》 作者:蔡亮(板书) 1、介绍作品内容: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贫农”吗? (学生回答) “贫农”是指在旧中国被地主、官僚压迫剥削的贫穷的农民。

教师: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特点看,同学们知道作品表现的年代吗?(学生欣赏投影画面,回答问题) 教师:作品表现的是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蒋介石向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反革命

迸攻。当时的领导人是王明(板书),硬要红军跟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死伤很多,为了保存红军实力,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队伍到了贵州省的遵义城,党中央开了一个大会,取消了王明的领导资格,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所以画面上表现的是毛泽东和两个贫农的儿子以及红军队伍。

学生通过课件看图片,对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发表自己的看法。(举手发言)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美在哪里吗?

(1)、人物神情、动态刻画细腻真切:贫农的儿子神态恳切,体现了要求参军的迫切心情;毛泽东笑容满面,流露出爱护和欢迎的神,清;红军队伍由近到远步伐整齐,精神抖擞。

(2)、色彩沉着、协调:作品色彩的蓝灰色为主。身穿蓝灰色军装的红军队伍,蓝灰色的天空显得阴沉,说明长征路上会有很多风险。

(3)、仰视构图: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较低,人物形象高大。中间是毛泽东和贫农的儿子,左边是红军队伍,画面重点突出。

(二)中国画 《童年》 作者 王盛烈

1、作品表现的背景:改革开放初期。

2、作品表现的内容: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学生。

3、师生分析作品风格与特色(服饰、神态、动作、构图等)。

(三)中国画 (悄悄话》 作者:王有政

1、作品内容分析:

提问:仔细观察,作品中的环境背景、人物穿着,说明爷孙俩是哪个地方的人?作品中的爷孙俩在干什么?你能说说他们在说什么吗? (学生回答) 教师:作品表现了陕北农家的生活小景,从背景上的窑洞、枣树和老大爷头上系的白毛巾上可以看出陕北农民的生活特征。

老大爷在编筐,系着红领巾的小孙女背着书包,手上拿着成绩通知书,兴冲冲地靠在爷爷身上,对着爷爷的耳朵,告诉爷爷她考试得了多少分。从她和爷爷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一定是好成绩,作品充满朴实、温馨、甜蜜的气氛。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1)、通过对比产生美:

一老一小,老的慈祥可亲,小的天真可爱。

画人物用墨浓,用线具体仔细,特别是人物面部线条生动自然,越看越觉得美。

画背景用墨淡,用笔用线简洁,衬托了人物形象,而且有立体感。 (2)、人物神态美:

爷爷停下手中的活,身子偏向孙女,侧耳细听。小孙女偏头伸颈对着爷爷的耳朵高兴地说什么。一只胖乎乎的小手搭在爷爷的肩膀上,胸脯靠着爷爷的背侧,重心都落在爷爷身上。另一只手拿着通知书背在后面像飞起来的小鸟翅膀。

(四)水印木刻 《蒲公英》 作者:吴凡

1、介绍作品内容:

学生欣赏作品,讲述画面内容。

教师:作品通过一个割草的小女孩吹蒲公英这一生活小景,引起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联想。

蒲公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种子藏在绒絮里,飞到哪就在哪里生根。割草的小女孩吹着蒲公英,看着它们随风飘向远方,心中也许有着一种向往吧!

2、介绍作品表现形式:

作者用水印木刻的形式表现出一种国画的趣味,有一种淡雅的美。

水印木刻:在特制的木板上用木刻刀刻出画面形象后,再用水调和颜料拓印在宣纸 上的作品。

3·分析作品构图特点:

以大片的空白衬托朴实可爱的小女孩,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五)水印木刻 《和平》

作者 方国雄

(六)中国工笔画 《小伙伴》 作者 陈白一

1、作品内容:《和平》、《小伙伴》都是表现富有生活气息的儿童题材作品。

2、作品的表现形式。

3、作者介绍。

三、小结:

1、作品的表现形式:

写意画粗犷、豪放,又称泼墨画;工笔画整洁、细腻;兼工带写的中国画,比写意画法工,比工笔画法粗放。

2、分析作品的形式。

3、下课。

第二课 命题画 过年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便学生在回忆春节节日气氛的同时,无拘束地用绘画形式表达自己对节日之夜的感受。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回忆过年的喜庆场景。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在构图时突出重点。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电脑、电视机 学具:彩色笔或毛笔、颜料、白纸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1、年的来历故事

2、过年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回忆回答。

4、过年又称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过年的日子里,人们吃团年饭、放烟花、走亲戚、玩花灯„„一派红红火火、喜庆热闹的景象。 (课件展示,过年的情景)

5、板书课题。

二、课件展示,直观感受

1、分析烟花燃放时的形状。

A、放射状;B、团状;C、旋转状;D、点线状。

2、学生回忆逢年过节,自己和家人、朋友玩烟花的情景。 A、在阳台上“彩珠筒”。

B、一家人欣赏“天女散花”、“火树银花”。 C、除夕夜12点,家家燃放烟花迎新年。 (每种情景都配以图片展示)

3、指导学生回忆电视里玩花灯、舞龙、舞狮的场景。

4、春节还有哪些特殊的活动?

5、欣赏课本范图,分析构图特点。

三、学生作业:

1、 学生自由画出过年的喜庆情景。

2、 播放第三册学过的童声合唱歌曲《小拜年》的录音:“正月里好耍狮子灯呀,耍起那个狮子灯拜个新年。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锵咚咚锵„„。锣鼓龙灯好热闹呀,耍起那个狮子灯拜个新年„„”

四、小结下课。

第三课 纸条锁编粘贴纹样 教学目的

通过学会利用旧挂历纸锁编粘贴成各种纹样,进一步提高手、脑协调并用的能力,发展分析、综合、比较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纸条锁编的步骤及排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纹样美观大方。

教具::范作若干,挂历纸、小刀、录音机、磁带等。 学具:挂历纸、单色底纸、浆糊、小刀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教师分别出示锁编纹样范作:“同学们,这些纹样美不美呀?你们知道是怎样做成的吗?别急待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分解纹样:

请一名学生上台来拆一个纹样,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并说一说它变成了什么?

教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纹样现在变成了纸条,好,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用纸条来锁编粘贴成各种纹样。”

二、自己动手,尝试体验

1、指导回忆:“同学们玩过风车吗?知道风车是怎么做的吗?”

请一位学生上台,用刚才拆下来的纸条做一个风车。

小结:“刚才这位同学做风车又快又好。不过你们发现什么秘密没有?”

学生观察、讨论:做风车只要3根纸条,而刚才拆下来的纸条有4根。

教师小结:“对了。同学们观察很仔细。我们今天做的纹样要4根纸条才能锁编成一个纹样。这个纹样就叫风车结。下面请大家打教材第6页。怎样锁编风车结呢?”

2、自学:请同学们看清风车结锁编步骤图,相信同学们是能够看懂的。然后用小刀裁16根或更多的等宽、等长纸条,边看步骤图边锁编成许多风车结。等会要进行评比,看谁排列出的花样最好看。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1、每个同学自由排列,看看可以排列出多少种花样,然后将你认为量漂亮的花样粘贴在作业纸上。(播放音乐制造气氛。)

2、作业要求:

A、剪切的纸条宽度基本均匀、光洁。

B、制作精细、花样繁多(有横摆、竖摆、斜摆,有四叶风车结、八叶风车结,色彩丰富)。

3、老师巡视,个别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四、作品展示,评价

五、小结

第四课 纸条穿编

教学目的:

1、学习运用纸条穿编造型的有关知识和技能,锻炼学生灵巧的双手。

2、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纸条穿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1、搜集各种材料穿编而成的工艺品实物。

2、制作纸条穿编范作,剪好经纬纸条。

3、录音机、磁带。

4、彩色纸、剪刀、浆糊、直尺、小竹片。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认识纸条穿编。

1、小朋友,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纸条穿编(板书课题)。也许大家对这一内容感到很陌生,但是它并不难学。只要用心,保准一学就会做。

2、展示教师课前制作的纸条穿编范作。你们看,这就是纸条穿编作品。它运用较厚的纸条、通过编织进行造型。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手工艺术品。

3、出示课前搜集的运用其它各种材料穿编的工艺品,指导学生欣赏。虽然材料不同,但穿编的方法类似。通过欣赏,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示范,学习纸条穿编方法。

1、进一步理解纸条穿编的意思。纸条穿编就是将宽度相同的纸条用经纬交穿编织的方法来造型。

2、认识经线与纬线:

联系地理知识简述经线与纬线的概念,告诉学生横的叫纬线,竖的叫经线。

3、学生自学,思考问题。 A、你认为纸条穿编是怎么做的? B、经线可做怎么样的变化? C、有什么好办法剪经线?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教师示范: A、把一张纸对折; B、用剪刀剪出经线;

C、拿另一种色纸裁出宽窄一致的纬线; D、穿编完成。

6、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按照穿编的方法步骤进行纸条穿编竞赛。教师予以个别指导。

比赛结束后,教师把部分作业贴到黑板上,让学生评议谁的最好,谁的还存在什么缺点,值得改进。便大家能取长补短、共同得到提高。

三、小结全课,勉励学生。

1、肯定全体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精神。告诉学生灵巧的双手是自己锻炼出来的,敢于动脑动手才会有所创造。

2、鼓励学生课外尝试纸条穿编其它的图案。 第六课 命题画 植树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画出植树时的感人情景。

2、培养学生的记忆、想象能力,发展形象思维,进一步提高绘画表现力。

3、进行绿化祖国、美化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如何生动地表现出植树时的感人场面。

教学难点: 植树时的人物动态描绘及构图处理。

教学准备: 教具:挂图两幅、图钉、幻灯机、投影片、录音机及磁带等。

学具:白纸、各种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人课题。

1、 课前教师在教室四周摆些绿色植物。铃声响,学生人教室,感觉空气特别清新。

2、教师按下录音机,播放(百鸟争鸣》的轻音乐。

3、播放音乐的同时,打开两幅森林挂图,幻灯映出树林灯片。

4、教师用轻柔的声音导入课题:同学们,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是因为有了枝繁叶茂的树林。

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我们不要错过了这个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季节,我们国家还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画一画植树时的感人场面好吗? 板书课题:命题画 植树

二、新授。

1、启发回忆: (1)同学们上星期到植物园开展了植树活动,还记得当时的热闹场面吗? 学生各抒己见,描述当时植树的情景: “有的扛树苗、有的培土、有的浇水„„除了你们小学生外,还有什么人也在植树?”

学生记起还有大哥哥、大姐姐,特别是一部分省市领导同志也在那里植树,大家都在为绿化祖国出一份力。

2、讲解难点: (1)植树时的动态是怎样的?请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教师在黑板上用简笔人物画速记。

(2)为生动地表现植树时的感人情景,同学们最好将人物表现得更充分。比如:充分仔细地描绘人物的表情、服饰、发型等。教师打幻灯,提供一些具体的人物形象,同时,选择黑板上的一个动态进行具体描绘。(板书:人物动态生动) (3)欣赏第10页的三幅学生作品: 教材左上图描绘的是小朋友植树时的热闹场面,人物动态各异,造型简练,构图饱满右图画的是去植树的情景,人物动态、表情生动,服饰描绘仔细,构图有主有次,用色大胆。

下图是一幅想象画,主题是:"把绿色洒向地球",表达了作者绿化环境的美好愿望。

小结:要使画面生动、耐看,除了注意人物形象的描绘外,还要特别注意构图饱满、完整,因此,可添画周围环境、植树工具等,也可进行想象,表达自己绿化祖国的美好愿望。

板书:构图饱满完整

3、指导画法:(教师继续范画) (1)构思:可根据记忆进行描绘,也可根据平时的感受进行想象创作。

(2)构图:先确定主体物的位置,合理安排人物及场景,注意人物之间的前后关系及内在联系。 (3)描绘: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形象及植树场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

1、根据自己的记忆和感受,画一幅表现植树情景的命题画,注意人物动态生动,场面热闹感人,可进行想象创作,工具材料不限。

2、教师行间指导。

四、作业展评。

1、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进行集体评议。

2、课堂小结。

第七课 中国画 线和色的游戏 教学目的: 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 教学重点:

1、毛笔所含水分的掌握。

2、粗细浓淡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幻灯、挂图、中国画工具。 学具: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工具,讲述要求。

二、讲授新课。

1、出示关山月画梅和徐悲鸿的马,印刷作品欣赏。

2、由教师发问,三至四名学生谈中国画的特点,了解中国画的笔墨特征。

教师讲述。

3、揭示课题:中国画线和色的游戏

二、教师讲解笔墨知识并演示。(将演示宣纸挂上)

1、墨有浓淡干湿的变化,古人有“墨分五色”的说法,即焦墨、浓墨、淡墨、次淡墨和清墨等,其实,远远不止五色,除了彩墨外,黑墨也可调水调出丰富多彩的颜色来,可画出浓淡干湿的效果来。

2、教师演示调色。

3、学生练习调色。

4、运笔方法:

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笔的运用。 教师演示。

5、展示教师范画,欣赏。

6、讲述作业方法要求。

运用墨线的粗细、疏密和浓淡结合色彩创作一幅抽象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结,下课。

第八课 中国画 云和水 教学目的:

1、学习*

2、巩固中国画的用笔和用墨技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中国画云和水的画法-。 教学重点:

1、毛笔所含水分的掌握。

2、外形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具:幻灯、挂图、中国画工具。 学具:中国画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工具,讲述要求。

二、复习旧知:

1、五色指哪五色?

2、运笔的方法有哪些?

3、讲评上节课作业。

三、讲授新课。

1、出示陆一飞山水画作品欣赏。

2、由教师发问,三至四名学生谈感受,了解中国画云和水的特征与画法。

教师讲述。

3、揭示课题:中国画 云和水

四、展示教师范画,讲述云和水的画法。

云和水外形多变,常见的画法有勾线法和泼墨法,非常注重墨色变化。

五、教师讲述并演示画云和水的方法。(将演示宣纸挂上) 教师采用多种方法和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云和水的不同形状,注意形状、大小、线条的变化。

六、讲述作业要求: 运用云和水的画法,发挥想象,画出有创意的云和水。

七、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八、小结,下课。 九课 中国画 器皿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把握画器皿的笔墨浓淡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 器皿的用笔用墨技法。

教学难点: 笔墨水分控制,花纹的组织变化。

教学准备: 示范用宣纸,中国画用品,器皿实物,教师范画。

教学过程:

一、欣赏齐白石作品,引入新课。

1、齐白石写意作品数幅,展示在学生眼前,欣赏,激起学生绘画表现欲。

2·揭示课题:中国画 器皿

二·新授

1、教师发问: “常见的器皿有哪些?” “各是什么形状?” “谁上来画画?”

2、小节。

1、组成:盖、口、身、嘴、脚、提手等。

2、常见外形。 3常见装饰花纹。

三、教师讲述,结合演示画器皿步骤。(将演示宣纸挂上)

1、以稍干的淡墨中锋线勾外形,注意壶身对称及透视变化。

2、淡墨或淡墨中加上青绿色点画花纹,不同方向的花纹用笔应有区别,注意水份控制,不可将花纹形状画"糊",以至不可收拾。

四、讲述作业要求:

1、落墨前先用铅笔轻轻勾画器皿的大体位置和形,基础好的同学可直接落墨点 写。

2、依构图需要可适当增加背景,题字落款位置要适当。

4·教师巡视指导。

五、小结谈话: 1·收回作业,展示在黑板上。

2·评选优秀作业。(要求学生评出笔墨效果好,构图好的作业) 3·小结本节课堂情况,下课。

第十课 给蝴蝶添画花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对称形的特点。

2、训练学生大胆进行顿色搭配和表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 重点与难点

启发学生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漆画花纹。 教具与学具

教具: 搜集有关蝴蝶的图片、彩照、邮票、工艺琨和标本;幻灯片两张,录音机,音乐磁带,小红花;印好蝴蝶纹样的小卡片。

学具:作业用纸;各种彩色纸、铅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花姑娘朋友。是谁呢?大家看!(出示蝴蝶标本)小朋友 异口同声地说是蝴蝶。(板书:蝴蝶) 大家喜欢蝴蝶吗?为什么?因为它们有美丽的花纹,漂亮极了。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给蝴蚨添画花纹,(把标题板书完整)

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漂亮的小蝴蝶哩,(出示彩照、图片、邮票上的蝴蝶)你看,它们有着各式各样的花纹,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小朋友们愿意和它做朋友吗?" 大家仔细看看,这些蝴蝶的形状和花纹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 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对称形)大家想想还有什么也是对称形吗? 蝴蝶的形状、花纹、颜色两边是一样的,所以,蝴蝶是对称形。蜻蜓、小蜜蜂也是对称 形。

三、老师讲解示范画法

老师这里画了两只蝴蝶,大家比一比,哪只蝴蝶好看?(用幻灯打出两只蝴蝶,一只花纹、色彩都很镖亮,一只是单色白描)。

如果老廓也给第散只蝴蝶添上花纹,它也会很好看的。

怎样添画呢?先画一边的花纹,再画另一边,两边要基本一样。颜色呢?先上一边的颜色,自己喜欢什么浊色就配什么颜色。(老师用彩笔直接在幻灯片上描画,边讲边演示,让学生十分形象地看到添画步骤。) 添画完了,再让大家比较看看,认识到这只蝴蝶也同样漂亮了。所以,添画花纹非常重要。

四、学生添画练习。

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怎么样?每位小朋友都做一名小小设计师,给蝴蝶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衣服,看谁设计得最好看。把印有蝴蝶纹样的卡片分发给每位同学,轻轻播放欢快的音乐。

老师随时鼓励大家大胆地涂色、配色、创新。

把效果好的作业张贴在展览板上,然后民主评曲最佳设计师、并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给蝴蝶添画花纹,大家都画得很不错,都绪蝴蝶蛄娘穿上了非常漂亮的衣服。我们的生活是美好、幸福的,但我们从小就要艰苦朴索,·不要只讲穿得漂亮,而要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第十一课 命题画 赛龙舟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了解赛龙舟的来历,简略了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通过画赛龙舟,让学生懂得集体团结协作的力量,是一种民族凝聚力的象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知道湖南的一些风土人情。

二、巩固和练习画人物动态的绘画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想象力。

三、通过画赛龙舟这种热烈场面,迸一步学习和巩固构图布局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画出赛龙舟的热烈场面。

教学难点: 划船的队员和打鼓的队员的动态描绘。

教学准备: 教具:电视机、录放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带、桨、划桨的木偶人、活动灯片、水彩笔、蓝色的卡片纸、学生作业用纸。

学具: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了解赛龙舟的历史由来。

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下面请大家听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打开录音机)"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贴出诗人屈原的画像)„„大家上中学时将会学到诗人那千古吟唱的诗篇《离骚》。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每年的五月初五在全国各地都要举行非常隆重的龙舟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 :命题画赛龙舟(板书课题)。

二、说龙舟赛,启发学生回忆、想象龙舟赛的热闹情景。 在我们湖南省很多地方,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几天,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龙舟赛(板书)。小朋友们见过吗?是一幅怎样的情景? 学生饧谈,教师综合性地板书: "人山人海 竞争激烈

鼓声、加油声响彻云霄"

2、1991年5月,在我们湖南汨罗江举行了"国际龙舟赛"(出示有关的图片资料),全世界许多国家的代表队在那里欢聚一堂。别具一格的主席台和观望台扎在江中。江的两岸装满了彩灯,挂满了彩旗,紧张激烈的比赛场面真是世人罕见,振奋人心

3、打开教材第32页,指导学生看教材上介绍的赛龙舟时热闹情景的照片,加深学生的印象,充实学生的想象。

三、学画法,尝试画出龙舟赛。

1、教师讲授画法。

无论哪次龙舟赛,都离不开队员、龙舟等。那么每条龙舟上都有些什么成员呢?(让学生回亿、发言,教师板书:旗手、鼓手、队员)既然是赛龙舟,那么龙舟的模样便可以画得形象些、夸张些(教师板画几种不同形式的龙舟模样,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放手作画。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减少了学生作业的难度)。

要在画面上表现出比赛的激烈,就要在画面的构图,尤其是龙舟的位置安排上动点脑筋(教师用自制的活动灯片演示说明怎样的距离才能使竞赛场面激烈些,使学生懂得如何来处理画面才能取得好的画面效果)。为了增强画面的热烈气氛,还可以画观众。通过观众的动作、表情来衬托比赛激烈。

2、学生尝试创作练习。

播放音乐。

教师随时发现典型,抓住典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创作。

四、评作业,总结画的特点。

学生基本完成作业后,把一张张色彩鲜艳、激动人心的画面贴到教师课前画好的作业背景图上,再让大家评选出优秀作业。然后教师概括总结,肯定大家大胆创作精神,鼓励学生平时要关心生活、热爱生活。要把诗人屈原那种爱国精神落实到自己的学习之中去,刻苦努力学习,将来建设祖国。

第十二课 剪贴盆景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盆景的有关知识,发展审美感知能力。

2、掌握剪贴盆景的基本要求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制作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难点: 构图恰当,材料运用巧妙。

教学准备: 教具:利用l日《盆景》月历充当挂图,各种废旧彩印纸片(将每张裁成若干小块)、剪刀、浆糊、展示板、收录机、磁带。

学具:配给数张小废彩印纸片、白色作业纸一张、剪刀、浆糊。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导人新课。

1、观赏 出示挂图并口述。

生活离不开美,现在我们来欣赏园林艺术申的奇葩 盆景。盆景将大自然申宏伟秀丽的山水、树木等,浓缩在一个较小的空间内,用来装点庭院、厅室等,使人们在小范围里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恢弘壮丽。

要求学生认真观赏挂图。

教师板书:"盆景"

2、简评。

(1)树桩盆景:图

一、青翠欲滴、清新秀丽。

二、古朴苍劲、气度不凡。

三、硕果累累、丰收在望。 (2)山水盆景:图

一、崇山峻岭、雄伟壮丽。

二、峭壁悬崖、险峻雄劲。

三、峰峦叠翠、优雅宁静。 (3)结语一一文人雅士赞美盆景是 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板书)

3、揭示课题。(板书"盆景"的前面添加"第29课 剪贴)

三、讲授新课。我们今天不是制作盆景,而是利用各种废旧彩印纸剪贴盆景

1、翻开课本,要求学生通览本课内容。

2、提问: (1)书中有些什么盆景?(根据学生所答进行归纳。板书:树桩盆景 山水盆景) (2)盆景由哪两大部分组成?(51导学生概括为盆子、景物。)接着又问:为什么有的盆子偏高,有的盆子却偏宽?

3、示范:(紧扣上述内容。) (1)对折剪出偏高和偏宽的"盆"各一个,并分别粘于展示板上,同时发问:这适合做什么?那又适合做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取一张废月历纸,当堂演示剪贴一幅盆景,并一边讲述怎样选材,巧妙利用它的颜色和纹理,以及景物安排,如大小、疏密,虚实等变化。 (3)剪贴盆景要求用平视构图。

A、口述什么是平视构图。(不管什么角度,都把它当作与视平线平行来看待。) B、教师用实物演示、说明。 C、要求学生运用实物进行观察。

四、进行练习。

1、传递作业用纸。

2、提出作业要求:大胆想象 巧妙选材

平视构图 先盆后景

盆分高宽 景重变化(板书)

3、巡视指导。(略)

五、课堂小结。(略)

第十三课 五面对称纹样剪纸

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五面对称纹样剪纸的方法和步骤。

2、提高学生视察、分析、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教学重点: 折叠方法的掌握和纹样的设计。

教学难点: 剪出美丽对称的纹样。

教学准备: 教具:4件对称纹样剪纸作品。

学具:彩色纸、剪刀、浆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向学生展示自带的四件剪纸作品,再告诉学生剪纸是我国特有的艺术作品,也是我国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游戏之一。这种游戏能开发我们的智力,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而且简便易学。

二、板书课题(略)。

三、学习折叠五面对称的方法。板书:折

1、组织学生看教材折叠步骤图。

2、讲解五面对称折法。老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做。

3、学生试折。

小结:这五面对称图的折法简单,难的是纹样的设计和剪贴。板书:画

四、设计纹样。边讲边画,学生跟着做。

五、剪(板书)。剪掉所绘纹样中打x部分。

六、贴(板书)。在纹样的背面涂上少量胶水,贴在底纸上。注意位置适当,隔上一层纸轻轻压抹。

七、学生制作,鼓励创新。

八、展示作品,评优发奖

第二篇:湘版小学美术教案第2册(全册)

教学内容第一课七彩飞虹湘版小学美术

教学目标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画;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湘版小学美术七彩飞虹

课时安排一课时。湘版小学美术七彩飞虹

教学准备七色色标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平台等。

教学重点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七彩飞虹

设疑导入师: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学生:红、橙、黄、绿、青、蓝、紫。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分析理解师: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混色游戏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学生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通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欣赏感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你能正确并按照顺序表现彩虹的七种颜色吗?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其顺序印象。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加强知识的记忆并为激发思维做铺垫。湘版小学美术

自主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美丽的彩虹是降落伞的伞顶、美丽的空中河道------;请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学生绘画活动,表现自己的想象或则表现和彩虹有关的故事。运用语言激发思维,在绘画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总结评价教师总结。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二课飞旋的纸条

教学目标了解掌握纸条会飞、旋转的规律;学会制作会飞的纸条,并能进行装饰;学会在游戏活动中感悟自然规律与美术活动的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剪刀、固体胶水、24k图画纸,彩色水笔等。

教学重点了解并制作会飞的纸条,并在交流活动中探索多种制作和飞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自然知识在美术活动中的运用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小组活动交流成果引导学生小组活动:观察教材范图,自己探索制作飞旋的纸条。指导学生制作完毕后相互交流,并试飞。学生小组活动:观察教材范图,自己探索制作飞旋的纸条。交流制作经验、试飞并汇报小组活动成果。]自主活动,发现问题。

作品展示探究问题教师请一名制作较为成功的同学和一名制作不是很成功的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飞旋的纸条。你觉得哪一个最漂亮?哪一个能飞起来,哪一个飞不起来,为什么?学生代表展示自己的制作作品。学生观察不同的展示效果,并思考、交流为什么会这样?该如何改进作品?差异比较,明确要求。

欣赏范图激发思维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看一看哪一个纸条制作的最漂亮,哪一个比较特别。师:小朋友!你能想画出更美丽更特别的制作方法吗?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并自主思考其他制作方法。学生根据思维启发改进或者制作一个更有新意并且更漂亮的会飞旋的纸条。通过欣赏范图和谈话交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体验成功飞纸游戏教师带领学生到户外试飞自己制作的美丽的飞旋纸条。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学生自主飞纸活动,体验纸条制作成功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乐趣。

总结延伸教师总结。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让纸条非起来吗?学生互评:1.谁的纸条描绘的最漂亮?2.谁的纸条飞的最漂亮?3.谁的纸条制作的和教材中的不4.一样,5.有创意?学生思考并课后交流。总结全课,拓展知识。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三课民间玩具

教学目标欣赏、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和色彩特征,启迪智慧;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体现对玩具制作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布老虎或者其他民间特色玩具、幻灯片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关于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从欣赏民间玩具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民间艺术美的感染力。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玩具游戏导入引导学生小组活动,一起看一看、玩一玩布老虎。(或其他民间玩具)多媒体或者挂图出示其他的民间玩具。学生小组活动,观察玩具的特点,并玩一玩。初步了解其他民间玩具。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并集中学生注意力。

赏玩具谈感受肥燕风筝。(出示幻灯片)产于北京,色彩鲜艳,造型简洁,而且左右对称,制作时主要有扎、糊、绘、放四个基本过程。请小朋友说一说看了肥燕风筝后的感受。用什么材料做?最深的印象?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并渗透学生比较欣赏的观赏方法,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意识。

请学生先欣赏泥沽沽。泥沽沽。(出示幻灯片)产于河南,中间圆两头尖而细,可做各种动物的形象,尾部有小孔,用嘴吹可发出呜呜的叫声。欣赏泥沽沽玩具,说一说自己的感受。说一说这个玩具和肥燕风筝的异同点。

请学生讲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布老虎玩具。(出示幻灯片)产于陕西,神态威风、可爱,造型简洁而又有动感,头部纹样多样,寓意吉祥和健康,既可以观赏又可以作枕头使用。随机选派一名同学讲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如《武松打虎》。说一说布老虎的材料和寓意。

木马玩具。(出示幻灯片)产于云南昆明,可以在地上滚动,曾在民过年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造型与色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说出木马玩具的最大特点:可以滚动。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赏玩具谈感受蚂蚱玩具。(出示幻灯片)小朋友!在街上你见过这些蚂蚱玩具吗?除了这些蚂蚱你还见过什么动物也是用这些棕叶编织而成的呢?产于湖南,利用棕叶编织而成,我国南方各省都有棕叶编织的艺人。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在街上对棕叶编织的玩具的一些所见所闻。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欣赏教材中的民间玩具,并渗透学生比较欣赏的观赏方法,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意识。

总结交流师:小朋友,看了这么几种不同的玩具你能思考并说出这些玩具的不同特点吗?(幻灯片)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你觉得哪一个是最美丽的?哪一个又是形状最好看的?哪一个玩具最有意义?哪一个玩具你最喜欢?为什么?学生回答:

1、布老虎制作材料:各种各样的布。

2、泥沽沽制作材料:泥土。

3、木马制作材料:木头。

4、肥燕风筝制作材料:竹子和轻薄而

5、又牢固的纸张。

6、蚂蚱玩具制作材料:棕叶。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教师提出的问题,回顾欣赏玩具过程中学到的知识。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玩具的兴趣。

课外延伸在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小朋友,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多去看,多去问,多去思考,你一定会认识更多的民间玩具,也一定能得到更多的乐趣的。提醒学生在课外的时候注意身边的民间玩具,如果你觉得特别有意思,可以带回学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学生说一说自己课外见过的好玩的民间玩具。做一个小玩具家,收集或者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自己感觉有趣的民间玩具。鼓励激发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养成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并能积极了解关于民间玩具的相关知识。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四课小小手

教学目标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在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范图等。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图片设疑导入教师多媒体出示几种有代表性的手的图片,并请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手。教师设问:小朋友!你觉得手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设问二:你觉得什么样的手是最美丽的手,什么样的手是最神奇的手呢?学生根据教师提示自由思考,大胆地进行猜想和回答。欣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欣赏范图手形游戏出示手形想象画挂图。师:你能说说这些手形画中最喜欢的是哪一幅吗?哪一幅色彩最鲜艳,哪一幅想象最丰富,哪一幅花纹最好看?请几名同学上台,沾湿小手并在黑板上表达各种样子的手,看谁表达的手最有趣。学生观察范图,并比较范图的差别,自由的说一说自己的感想。学生上台大胆表现自己想表现的手形,并作大胆的联想。有认识手转入如何表现一双或者一只美丽并富有创意的手形画。

看示范讲步骤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作业的全过程。动动小脑想一想;动动小手摆一摆;动动小手画一画;美丽神奇最重要。学生观看教师示范的过程,并根据教师的示范自由发言提问。熟悉手形创意画的整个表现过程,形成印象。

自主表现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自主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自主的表现手形想象画。表现练习,开发思维。

总结评价教师把学生的作业有创意的展示在黑板上并请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自评或者互评,大胆自由的发表见解。自评互评,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五课月亮走我也走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教学范图、建议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等。

教学重点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和月亮相关的事。

教学难点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激发构思激发思维师:小朋友!你能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吗?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法。你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为月亮取个什么名字呢?学生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一个词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切身感受。学生大胆自主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为月亮取名字,说出自己问要这么取的理由。引入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欣赏感受拓展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1)哪一幅画的色彩最美丽?2)哪一幅画的内容最有趣?3)哪一幅画的月亮最新奇?师:小朋友!你想和月亮做游戏吗?你想和她做什么游戏呢?师:除了做游戏,你还想和月亮做什么呢?学生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对教材范图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且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有趣最生动。学会欣赏,并在欣赏他人范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创造出更多的自己的独特想法。

自主表现穿插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月亮与人的美好关系,并协助辅导。在学生表现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有独特想法的学生。学生大胆自主表现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地进行交流。大胆地通过实物投影设备介绍自己的想法。大胆实践,将独特思维转化成美术作品。

课堂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用实物投影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大胆提问,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体验成功,改进不足。

教学后记

第六课蝶儿飞飞(简案)

教学目标:

、增强欣赏自然美的意识,激发儿童热爱创造活动;

2、了解蝴蝶的基本特征,感受和表现蝴蝶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3、制作一只能飞动的纸蝴蝶,并进行游乐活动。

教学重点:了解对称、设计蝴蝶外形并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添画花纹。

教学难点:设计一只新颖、色彩绚丽、能飞动的蝴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师:“在美丽的花丛中,2.有许多可爱的蝴蝶,3.它们快乐的飞舞、你追我赶着做游戏,4.瞧,5.它们都飞到这里来做客了!”

拿出蝴蝶贴在黑板上;

让蝴蝶从室内飞过;

手拿蝴蝶晃动。

6.学生:感受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氛围。

7.师出示作品(纸蝴蝶):谁想和它们玩一玩?我们来比比看,8.哪只蝴蝶飞的最高!舞姿最优美!

9.学生:部分学生参与活动(配乐)

0.教师小结:这些同11.学表现真好,12.老师把这些蝴蝶奖给你们!谁还想来?

a)可是老师做的蝴蝶不b)够呀,c)怎么办呢?

3.教师出示课题:蝶儿飞飞。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图片找特点

i.那么一只美丽的蝴蝶有什么特点呢?我们来看一看吧!(多媒体播放真实蝴蝶图片)

4.讲解外形:蝴蝶的外形要新颖,15.它可以概括成多种形状:三角形、方形、园形、长方形„„

i.学生观看蝴蝶的外形,ii.并进行小组交流,iii.汇报观察结果。

6.讲解花纹:蝴蝶的花纹要美丽,17.颜色要漂亮,18.你们看!(播放并放大蝴蝶花纹的局部)

i.学生自由发言,ii.教师总结蝴蝶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9.讲解对称:

1、蝴蝶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叫做“对称。”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播放蝴蝶实物图片)

a)

2、比如蜻蜓就也是对称的小动物!你们还能说出哪些对称的现象呢?

b)

3、引导学生说出多种对称现象。

20.师:现在我来考考你们,21.你认为这些蝴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呢?

22.学生自由讨论蝴蝶的制作方法,23.并根据自己小组的材料大胆设想蝴蝶的不同24.的制作方法。

三、加工蝴蝶:

.师:好吧!我们来动手试一试!每一小组都有很多材料。我用我的方法,2.你们也可以用你们的方法,3.注意外形的设计与颜色花纹的搭配!

4.师生用不同5.方法开始制作比赛。(配乐)

四、蝴蝶游戏:

.师:蝴蝶飞舞的样子最好看!怎样让我们做的蝴蝶飞起来,2.展示它的美丽呢?

3.学生大胆发言:用线拴着飞!用铁丝!让风吹------

4.师:好!同5.学们可以让你的蝴蝶飞起来,6.跳起来!(配乐)

7.现在请花儿姐姐来当裁判,8.(教师戴上花儿头饰)看看哪只蝴蝶最美丽!舞姿最动人!

9.师生共舞放音乐。

五、总结教学:

.师:今天老师感到很为难,2.因为“蝴蝶”(指3.学生)表现都很好,4.这些花朵奖给谁呢?只好请同5.学们帮忙了,6.你们认为今天哪只蝴蝶最美丽!舞姿最优美呢?

7.学生大胆自由发言,8.积极互评价。

9.教师小结:今天这节课同10.学们完成的很好,11.都做出了美丽的蝴蝶!蝴蝶很美丽,希12.望你们以后要爱护它,13.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七课划划印印

教学目标1.刻划变化有趣的图形,2.培养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3.掌握刻划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4.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设备、教学示范用具等。

教学重点刻画图形并学会简单的印制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在刻画过程中用力轻重,色彩干湿的掌握;刻印过程中想象能力的激发。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范图引出课题教师多媒体出示刻印版画品,请小朋友说一说这些画是怎么画的呢?和我们平常画的有什么区别?教师揭示课题。学生观察刻印版画作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读一读教材中的话:纸板用力画,印时轻轻压,刻痕多变化,看看像啥?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观察感受示范刻印教师多媒体介绍刻印用具:各种纸张、硬笔、水粉颜料、夹子、画笔等。教师引导学生摸一摸各种纸张,体验纸张的不同感觉。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刻印的方法。学生感受各种不同软硬的纸张的材质效果,并说一说自己的体验感受。学生观看教师刻印师范过程。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不同特点并加强刻印的直观感受。

尝试体验积极探索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刻印绘画的方法。教师:小朋友,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学生尝试体验用刻印的方法大胆表现各种事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体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尝试体验,发现刻印的常见问题。

分析比较掌握技巧教师总结:(多媒体示范比较)1.刻印时硬笔的握笔姿势不同2.造成的不同3.结果的比较示范;4.刻印时颜料的干湿不同5.的不同6.效果的比较示范;学生观看教师的比较示范,并上台和教师一起比较不同方法刻印带来的不同效果。说一说自己观看后的心得和体会。解决刻印的常见问题,并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的不同的刻印效果。

表现创造师:小朋友!你能用这种方法刻印有趣的图形吗?你想刻印什么呢?教师协助学生完成活动。学生自主发言,说一说自己想表现的新奇的事物。学生表现创造活动。用刻印的方法大胆实践,巩固教学,开发思维。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自评展示作品。学生自我评价,展示作品等。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第八课踢踢腿弯弯腰(详案)

教学目标:

、学会用纸条通过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方法。

2、对做运动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创作人形动态作品的偷悦。

教学重点:

掌握折、撕、拼、摆、贴的操作方法与要领。

教学难点:

人物运动动态的表现及人形姿态的合理、美观。

教具准备:

彩纸、胶水、示范作品、小星星、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人,揭示课题。

1、激趣: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星星吗?老师这儿有好多漂亮的小星星,准备送给那些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哪些小朋友想要?

2、导入: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与做运动有关,说到做运动,老师就想到了一首歌,谁知道这首歌是怎么唱的?

教师请两位小朋友上台来表演一下。(表演唱《健康歌》)

师:哪位小朋友知道这首歌的歌名?这首歌告诉我们怎样才会健康?(经常做运动)

综合以上几位小朋友的发言,老师编成了一首儿歌--踢踢腿,弯弯腰,常做运动身体好。(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小朋友们以前都做过哪些运动?请上台来表演一下。(做操、踢球、跑步、跳绳„)

2、模仿其中的一位小朋友的姿势,老师贴出一个纸人,清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要点:①这个人在做操。②身体由头、身子、手臂和腿四部分组成。③头部所用纸条最短,其余部分较长。④弯曲的手臂和腿由两张纸条组成。)

3、有一位叫做小明的小朋友,特别爱踢足球,于是他照着自己的动作做了一副粘贴画,可他怎么看也觉得不像,这是为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帮帮他。

(要点:①头部稍向下,①身子向前倾。③手臂和腿是弯曲的。改进办法,把纸条分成两部分)现在,这位小球迷就活灵活现了,小明要老师代他谢谢大家呢!

4、小朋友想不想也来当一次小运动员啊?那好,当老师数到“四”的时候,请做好你最喜欢的一个运动姿势。(学生自由做姿势)

小朋友们的姿势真威风,你们愿意把这精彩的瞬间留下来吗?(愿意)好的,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动手,模仿自己的动作做一幅粘贴画。

三、小组活动,自主表现。

四人一组制作,老师巡视指导,将较成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提醒注意坏境卫生)

四、展示作品,众评互议。

请四人小组讨论自己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除了自己小组的作品以外你最喜欢哪个小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老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请两位学生上台带领大家律动一一《健康歌》

教学后记:

第九课纸拖鞋

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2.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3.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网上资源、各种色卡纸、纸拖鞋作品若干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重点:拖鞋的立体造型,色彩、图案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拖鞋款式、图案、色彩的完美统一。

教学过程:

、欣赏与观察

教师:拖鞋是我国的日常生活用品之一,我们每位同学都与拖鞋分不开。大家先欣赏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拖鞋作品。(演示网上拖鞋作品,播放优美背景音乐)大家在欣赏各种拖鞋的时候,能否说说拖鞋的款式、质地、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踊跃发言。

教师:现实生活中,每位同学对拖鞋都很熟悉,很多同学都有几双形状各异的拖鞋,对吗?那大家用铅笔把他们的形状画下来。

2、演示与分析

我们来看看!(屏幕展示学生作品)我们来了解一下拖鞋的结构与形式。(多媒体演示)拖鞋的结构主要分为鞋底与鞋帮两部分,形状各异。

3、设计与制作

现在我们运用学习过的图案、平面、立体等知识设计一只或一双拖鞋,大家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可以手绘图案,可以剪贴,注意颜色搭配;可以用写实、夸张、变形等手法设计。

4、展评与欣赏

教学后记

第十课泡泡乐(简案)

教学目的:

1、体验出对玩吹泡泡游戏和学习活动的愉悦。

2、能为表现自己的感受选择恰当的方法。

3、能辨识泡泡的形状变化和丰富的色彩,认知印、画、撕贴泡泡的方法。

4、培养学生大胆随意撕纸的胆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求异能力。

5、大胆创作并表现出画面组织的美感。

教学重点:

体会印、画、撕贴泡泡的不同表现方式,利用学生自己或老师准备的材料工具尝试印泡泡、画泡泡和撕贴泡泡的方法,认识和运用六色。

教学难点:

印的和撕贴的圆形的重叠秩序和撕纸方法。对圆形、色彩的重复组合构成的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纸,图画纸,水粉,胶水,彩色笔,吹泡泡的工具。

教师:彩色纸,图画纸,水粉,胶水,彩色笔,吹泡泡的工具,范画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学生的情绪,看谁坐得比较好。

二、复习旧课:表扬上节课画得好的学生。

三、讲授新课:

1、让八个学生玩吹泡泡的游戏,全班同学共同欣赏泡泡的形和色。

2、教师提示学生在玩吹泡泡时发现了什么奥秘,找一找泡泡的形状和色彩。问学生:泡泡是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圆形或球形。五颜六色,有红、橙、黄、绿、青、蓝、紫)

3、以吹泡泡的快乐感受为话题,进入泡泡形状与色彩知识的讨论与学习。请同学谈感想和感受,美在哪里?(形状美和色彩美)

4、以体验印、画、撕贴泡泡的不同表现方式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任务,问学生:想不想去表达出来?(想)

5、教师提示可采用哪些方式来表现泡泡,引导学生利用学生自己或老师准备的材料工具尝试印泡泡、画泡泡和撕贴泡泡的方法,采取谁出的主意谁尝试演示的方式,引发师生互动解决问题的讨论和教师示范,通过参与、讨论和示范,突出对圆形大小变化、常用六色的运用以及圆形、色彩的重复组合构成的了解。教师示范注重印的和撕贴的圆形的重叠秩序和撕纸方法的提示。教师示范三种表达方法:

①印的方法:可选用大小不同的瓶盖和不同颜色来印(红、橙、黄、绿、青、蓝、紫)

②画法:可用水粉颜料画,也可用单支水彩笔或油画棒来画。

③撕贴的方法:用手撕出各种大小的圆形彩纸,先粘大的,后粘小的,有顺序、分层次地贴出泡泡来。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玩一玩吹泡泡的游戏,观察泡泡的形状和颜色,印一印、撕一撕、画一画,表现对泡泡的感受。

1、印出气泡,彩色相间。

2、画出彩色圆形。

3、撕下几张圆形纸片,粘贴出气泡效果。

4、印、画、撕贴好之后,还可以添画人形进行装饰。

五、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以自评为主,突出能用语言表达对泡泡感受的表现意图,画面泡泡的组合有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美观有趣。让较好的作业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评说自已的想法,添画的过程,说说是怎样想的,画的是什么?平时要关心身边事物的色彩,形状,乐于联想、寻求与他人不同的想法。

教学后记:

第十一课彩球滚滚(详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球体的特征。

2、利用废纸等材料制作彩球,并组织好活动。

3、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其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利用废纸等材料制作彩球。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个性的彩球。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件,彩球一个

学具:废报纸、彩纸、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准备情况和组织纪律。

二、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你们平时用完的废纸都是怎样处理的?

学生:烧掉,扔到垃圾箱里„„

老师:现在呢,让我们一同观看一段录相,看完之后,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2.放录相(废纸在大街上满天飞,环境受到污染)

3.老师:看完录相,你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废纸也是一种污染,生活在那里的人成天跟废纸打交道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学生:废纸也是白色污染,那里的人们不爱护环境,随地乱扔纸屑,使得废纸满天飞,环境变得极为差,一点也不美。

老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环境对我们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要爱护。现在南昌正在创建美丽的花园城市,那么让我们变废为宝,把身边的废纸变成一个个精美的彩球,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4.揭示课题:彩球滚滚。

三、新授。

.出示一(不同的彩球)让学生仔细观察。

(1)提问:你们觉得这些彩球有什么特点?(圆形、色彩鲜艳、设计不一)你最喜欢哪个彩球?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彩球的色彩、图形来讲)

(2)除此之外,你能设想出其他的彩球吗?(先与同桌交流,再指名说)

2.指导学法。

(1)出示一个彩球,提问:大家想想这个彩球应该怎么做?

(2)小组讨论交流,指名说。

(3)根据学生讲的情况,相应地出示

二(制作彩球的过程见书P14)

.先拿一张废报纸浸湿后挤干,反复揉搓成一个球体。

2.当报纸揉成球体时,再将其他报纸进行外包装(涂表一层)。

3.按自己的设想利用各种色纸进行最后一层包装,使其外表美观。

4.学生进行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练习时注意巡视:

(1)彩球的大小;

(2)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搭配;

(3)作业干净,胶水贴牢固;

(4)作品展示。

先小组里展示,再各派出最好的一位同学上台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同评议,最后颁布

一、

二、三等奖并发奖品。

四、游戏竞赛《打保龄球》。

规则:将全班分成两组并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距离水平线2米远的地方依次排列9个汽水瓶(见图)并标明得分。选手在比赛时,如果打倒了其中一个瓶都可以加分,累积分数最高者,为胜者。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制作彩球,同学们有的做了西瓜,有的做了葡萄,有的做了猪八戒„„大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都很出色,不仅做得好,而且都玩得很开心,使我们的学习活动充满了乐趣,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教学后记:

第十二课小树快快长(详案)

[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树快快长》是一堂工艺制作课。它要求学生以纸作为面材进行平面造型。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如折、剪、撕、贴,来表现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或想象中的事物。我认为通过平面造型不应该仅仅要求他们会用旧挂历纸剪贴小树,而是通过这种形式,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夸张想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根据对教材分析,我拟本课将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2、:在观察中学会欣赏美的事物,

3、美的树林。在欣赏中尝试理解美。

4、实践目标

5、:①运用基本图形进行创造性树林图画设计,

6、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及动手能力。②从撕、拼、贴的过程中,

7、培养想象力,

8、创造力,

9、养成认真作业,

10、细心工作的作风。

1、情感目标

12、:通过制作美丽的树林,

13、激发学生热爱树木,

14、保护树木的情感。

[教学重点]

如何运用各种基本图形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注意画面整体效果。如构图的美观,色彩的和谐。

[课业类别]

工艺制作课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课本、cAI、挂图、动物头饰数个、剪刀、胶水、挂历纸、彩纸。

学生:旧挂历纸、彩纸、胶水、剪刀、白纸。

[作业要求]

用已学过的几何形,做一棵自己喜欢的小树

[教学过程]

时间目标教师活动媒体学生活动

3分初步培养制作兴趣

1、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欣赏一段音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鸟在什么地方鸣叫?,现在,让我们一起到树林里看一看.2、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在美丽的树林里,到处可以见到高大挺拔的树干,郁郁葱葱的树冠,漂亮极了.林中小鸟欢叫,各种各样的小动物都在快乐地生活,花儿也张开了笑脸,引来了美丽的蝴蝶.

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剪贴制作这些美丽的小树.录音机录像

1、学生听音乐.2、学生回答,激发兴趣.

4分学习几何图形,抓住事物特征

2、拼贴练习

1、谈话: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几种基本图形,现在请看,问:①这是什么图形?②它们像什么?

2、请三位同学到前面来选图形,拼贴一棵漂亮的小树..3、问:同学们想一想,树林里还有什么?

4、出示动物头饰,请几位同学扮演小动物.5、多美的小树,现在老师就教你们做一棵美丽的小树.几何图形小动物头饰

1、学生观察回答①椭圆形、半圆形、梯形、长方形、三角形.②树干和树冠.2、学生拼贴小树.其余学生观察.

3、小动物在树林里蹦来蹦去.

5分演示作画步骤.巧妙利用挂历纸上的图案颜色.三、示范制作过程

1、构思:老师先想一想做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2、选材:根据挂历纸上的图案的颜色勾画出需要的图形.3、剪或用手撕.

4、拼贴:在作业纸上拼贴一棵美丽的小树.挂历纸白纸剪刀胶水

1、学生讨论.2、学生观察.

3、学生观察

4、学生观察评议.

5分出示范例教材分析,欣赏作品,增强审美能力.3、教材分析,提出作业要求.

1、出示范例.谈话:老师这里有很多小树,都是用挂历纸和彩纸做出来的,你们觉得漂亮吗?

2、作业要求:同学们,你们做的时候也要这样构图大方,色彩鲜艳.3、欣赏同龄人作品,打开课本16页.谈话:瞧,他们做的小树多漂亮,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做出比他们做的还要美的小树来.范例课本

1、学生观察回答.2、学生归纳.

5分激发制做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制作一棵美丽的小树.四、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1、谈话:老师把这些小树放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茂密的树林,成为小鸟快乐的家园.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帮小鸟建造更多美丽的家?成为小鸟的好朋友,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小鸟最喜欢做的又快又好的同学,现在请同学们手中的挂历纸或彩纸剪或撕出基本图形,制作出一棵美丽的小树,做完后放在小树林里做小鸟的家.2、要求:贴出一幅与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3、巡视时及时鼓励能巧用纸的花纹和颜色的作品,并向学生展示.4、提醒学生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录音机、民乐磁带、胶水、彩色纸剪刀等学生制作

5分鼓励,评价的过程

五、作业展评.1、学生将作业放到小树林里,请同学们评议自己喜欢的作品.

2、教师从设计、色彩等方面进行全班性讲评.3、将小动物头饰送给优秀小设计师.学生作品

1、学生观察

2、学生评价

3分技能反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进一步启发.六、课堂小结.

1、课外引申,思想教育.我们共同在这美丽的树林里欣赏到了美,又用我们的手创造了美.树林是人类的朋友,树林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树林能使我们的地球更美丽,我们应该保护它,爱护它.这样,我们的世界将会比今天更美丽.2、想一想,能不能用废旧物品做出更多美丽事物呢?学生作品

1、学生发言

2、学生思考

教学后记:

第十三课折纸动物(详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综合练习课,主要是以折纸为主,另外用剪、撕、贴,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制作小动物的练习。

2、以启发帮助学生抓住动物特点和形体比例折出动物成为本课的要点。

3、折出小动物之后,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教材给予的制作方法较简单,难度不是很大,留给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空间很大。另外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目的:

、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此方法制作出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2、学会把握动物的特点和比例结构进行制作。

3、能基本运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进行完善,利用多种材料进行添加。

4、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

5、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和热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

2、学会利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制作和添加。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基本了解动物的外形特点和比例关系的能力。

教学用具:动物娃娃、范画、、折纸作品、各色蜡光纸、音乐带、水彩笔、黄色塑板、双面胶,若干树叶和花布头等。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分两排席地而坐,。

2、教师将若干个动物娃娃挂在教室里,并将一张淡黄色塑板放置幻灯幕布下。

4、展示:(《折纸动物》的封面。)

一、导入:

、老师手拿一只纸折的千纸鹤入场。(用千纸鹤引出一个小故事)。

2、展示:(动物王国中的选美大赛。)

3、老师提问:“动物王国中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回答)

4、投影仪展示:范画(天空、陆地,水中的小动物代表比美)。

5、老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认为哪个小动物最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6、深入:“小朋友,你们还认为什么小动物的体形和颜色很美?为什么?”(学生回答)

7、学生站出来,学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和动态。(学生进行声音和肢体模仿练习。)

8、展示:(天上、陆地,水中的小动物图片。)

9、老师提问:“图片中的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身体各个部分互相有什么比例特点?”(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回答。)

二、新授:

、故事接下去:“动物王国里这么热闹,我们的纸动物也想来凑凑热闹。”(再次提起学生的兴趣。)

2、投影仪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小动物。

3、每出示一个后提问:“这个小动物有什么样的特点,它的身体比例关系怎么样?”(学生回答,并进行鼓掌表扬。)

4、开始引导比赛:(学生准备动手制作折纸小动物)。

5、按学生意愿,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天上动物、陆地动物和水中动物),三组学生分别将自己的小组围成一个圆圈。

6、老师讲解折剪小动物的三大要领:(1)要按照折纸的规律来折。(2)可以在折纸的基础上,用撕、剪、贴等方法进行完善作品。(3)用画笔添加小动物的各个部分。

三、练习:

、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老师发放各色蜡光纸给学生。)

2、老师坐在地上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动物)(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

3、在折剪过程中,老师提醒学生可用多种方法进行制作。(老师发放小树叶和花布头给学生,让学生对折纸进行添加,并让学生对自己的折纸作品进行添画。)(老师提示学生可以采用合作和互助的方式进行创作。)(学生自由创作。)(老师将双面胶贴在学生作品后面。)

四、评议:

、老师随堂进行评画,请折得快的学生讲解自己的作品。(投影仪展示作品,讲出自己的想法和采用的方法),然后大家一起评议。(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老师将双面胶贴在所有学生的作品后。)

2、学生将自己好的作品按种类贴在黄色塑板上进行展示。

3、老师在三组中抽出最好的作品,描述作品的形状和特点,让学生猜是什么动物。(学生猜答)

4、老师请作者上来讲评自己的作品(特点和制作方法),其他学生也评议。

5、老师奖励学生,学生去拿自己喜欢的动物小娃娃,大家鼓掌表扬。

五、活动:

比赛结束,老师带学生放松小手。老师和学生一起跳舞。(音乐带《我有一双小小手》伴舞)。

六、延伸:

、学生将自己的折纸作品贴在黄色塑板上,将作品全面展示。

2、老师提问:“小动物这么美,周围好象缺了什么?”(学生回答)

3、老师和学生一起用水彩笔将折纸小动物四周美丽的风景进行添加。(天上、陆地和水中的风景)。

4、老师坐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欣赏美丽的动物王国。(放音乐)

八、尾声:

、展示:(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向小朋友们说再见。)

2、老师带小朋友们向小动物们说再见。

3、老师和小朋友们互相说再见。

4、结束。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四课瓜果飘香

教学目标1.认识瓜果的基本形状和了解色彩运用的规则。2.初步了解观察性绘画的基本方法。3.增强亲近生活的热烈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几样不同的水果、一块小布。

教学重点认识水果的基本形和了解熟悉色彩运用的基本知识与方法。

教学难点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游戏引入揭示课题老师拿出一块布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并蒙上其眼睛,拿一个水果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水果。揭示课题:瓜果飘香。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可以用手去摸、用鼻子去闻,去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水果和吃到过的水果。观察水果的形状和颜色。学生自主的形容其他吃到过的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达直观感受的能力。

品位体验教师拿出部分水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体验和感受。1.用眼睛看一看水果外形和色彩的特点;2.用鼻子闻一闻水果的不同3.的香味;4.用嘴巴尝一尝水果的不同5.口味。引导学生说一说各种不同水果的不同的感受:外形、色彩、香味、口味等。学生用眼、鼻、口去感受和体验不同的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直接感受和水果内在的美。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是什么?为什么?说一说哪一种水果最美丽,为什么?让学生用眼、鼻、口去直观的了解水果的各种不同的特点,加强对水果的了解。

自主表现作业要求:将观察分析与想象迁移相联系,经组合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瓜果。教师巡回协助辅导。学生自主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水果,也可以描绘与想象结合的新水果。自主表现;想象创造。

交流评析教师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总结。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画的水果漂亮。学生自由的发表意见。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五课由小变大的画

教学目标1.告诉儿童并使之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2.丰富表现手段。3.画一副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4.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5.让儿童在充满情意的学习,6.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几个拆开的小纸盒。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儿歌导入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认读教材中的儿歌。引导学生学唱教材中的儿歌。请学生先读一读儿歌再请学生欢快的唱一唱儿歌。激发快乐的学习情绪和兴趣。

小组探究教授样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书中的范画,设问“这样的画是怎样变大的呢?”并教师小结。■教师小结:三种样式:1.几张小纸片的拼合变大。2.将大些的画纸折小后从一小块开始画变大。3.从拆开的小纸盒反面的某一块开始变大。■请小朋友来评析一下范画:你喜欢哪一幅作品,■为什么?■学生小组自主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学生分析比较后汇报分析结果。■学生分组认真学习三种不同■的样式并说说自己学习的感受。■学习完三种样式后学生看范图说说自己的感受。了解从小画变大的方法。了解熟悉拼合的样式。

大胆设想自主创作教师明确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2.用接龙的方法,3.每一位同4.学在纸盒上续画一幅小画,5.最后变成一幅内容有关连的大画,6.内容自定。7.要具有一定的创意和想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大胆设想并按照要求进行活动。练习巩固由小变大的作画方法,增强拓展思维能力。

总结评价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教材中学到的方法和自己探索得到的方法。作品展示。学生总结自主创作活动探索的方法并展示自己小组完成的作品。反馈教学情况为教师教学反思作准备。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六课蚂蚁搬家

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昆虫的外部特征,2.运用绘画形式进行创造表现。3.树立集体意识,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几张白纸、有关蚂蚁的图片。

教学重点采用集体绘画创作,使学生明白团结合作的意义。

教学难点相互协作进行集体绘画创作。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导入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范画,引入谈话。出示课题。观察课本中的范画,说说观察的结果和感受。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学习讨论欣赏蚂蚁的有关图片,说说蚂蚁有什么特征。在欣赏图片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老师设问:除了这些搬法,还有其他的办法吗?这时它们的动作会是怎样的呢?欣赏分析蚂蚁的外形特征。学生踊跃提出问题,如:蚂蚁为什么要搬家呢?它们搬的是什么物品呢?用什么方法来搬呢?小组自由讨论,由代表来汇报自己组的意见。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大胆提出问题,自己或大家一起来解决问题。

蚂蚁表演老师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蚂蚁、昆虫等头饰给自愿参加的小朋友带上,一起来表演《蚂蚁搬家》的故事。学生有的当蚂蚁,有的当昆虫一起兴高采烈的模仿表演。学生积极参与表演,激发兴趣。

集体创作作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造一幅《蚂蚁搬家》为题的创作画。能抓住蚂蚁基本特征刻画动态,能大胆想象描绘出蚂蚁采用什么方式搬东西及所搬的各种物品。学习集体创作,先确定画面主要内容,再安排个人负责的部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创作的乐趣。

展示讲评老师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

教学总结你从蚂蚁搬家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七课鼓儿响咚咚

教学目标1.充分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学习的热情,2.体会制作与表演的乐趣。3.学习鼓的装饰方法。4.通过学习活动,5.初步感受不同6.艺术间相互交融与衬托所带来的美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小圆筒、剪刀、双面胶、彩纸。

教学重点学习鼓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做鼓时绷和扎的技巧。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感受引出课题用多媒体播放几种不同鼓的表演片段。揭示课题:鼓儿响咚咚学生跟着一起学敲鼓儿的动作。感受艺术带来的愉悦,激发学习兴趣。

探究鼓的制作方法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几种不同的鼓,问:这个鼓是怎样做成的呢?教师总结:鼓的制作主要有以下的方法:绷、撕、剪、贴、画、扎。(出示范图)学生分组研究讨论制作鼓的基本步骤及鼓的装饰方法。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发扬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创造表现每人或每组制作一个鼓,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运用绷、撕、剪、贴、画、扎等方法制作一面好看的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自主表演老师播放音乐,采用集体表演和单独表演的形式来展示作品。学生随着音乐,自由的有节奏的进行敲鼓表演。增强学生的表演欲。

欣赏评析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鼓,教师总结。学生互评:比一比谁的小鼓好看又好听。教师总结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八课办家家

教学目标1.认识餐具、食物的形状,2.发展形象思维的能力。3.掌握制作的基本方法、步骤和技能。4.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彩泥、《新年好》的录音带。

教学重点在生活情景中愉快的完成这次的练习。

教学难点掌握制作餐具、食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歌曲,听完后请说出这段歌曲的名字是什么?(放音乐)揭示课题。学生自主跟唱歌曲并说一说歌名《新年好》,也可以说一说里面的歌词等。引入课题,引起兴趣。

回忆感受师:新年到来时,你们家都在忙些什么?新年里是这样,节假日你们家的情景又是怎呢?师:我们都有一个快乐的家,现在我们来玩办家家的游戏怎么样?学生:贴春联、逛花市、妈妈在做点心、包饺子,全家一起吃团员饭------学生:爸爸妈妈带我去旅游,我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引导学生回忆、感受生活。

师生合作创作活动师:现在你们可以自由组合“家庭”,你们的“家庭”成员既可以制做餐具、菜,也可制作家具、家庭用品等。现在老师来扮演“妈妈”,请其他小朋友来扮演“爸爸”、“孩子”,现在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组成一个家庭。其他小朋友自由组合成几组家庭进行活动。找“爸爸”、找“妈妈”、找“孩子”的游戏开始了,经过一阵的“乱”,孩子们自组“家庭”。各自“家庭”的成员在制作的过程中分工合作,制作出各种精美的菜以及各种不同的生活用具、器皿等。小组活动,自主参加和家有关的活动,并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展示解说总结评价教师指定一“家长”请他说一说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再挑出一道最美的“菜”,介绍制作方法。请制作有创意的“家庭”说明制作的意图。“家长”介绍家庭分工的情况,并介绍展示自家的作品。(可从菜的色、香、味方面介绍)。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的制作意图。引导学生介绍作品提高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十九课小动物小人物

教学目标1.运用树枝和彩泥进行有趣的人物、动物制作技巧和步骤。2.感受不同3.材质的美,4.培养学生创造精神与设计意识,5.让学生感受创造美的乐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动画。学生:彩泥、各色树枝。

教学重点用彩泥和树枝塑造出一组生动的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初步接触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的把握,怎样让这些作品在稳。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观察动画片中人物、动物的特点和可爱之处。加强学生直观感受。

观察感受引导学生观察感受材料的不同特点。观察课本中的范作,老师拿出已把树枝部分换成彩泥的作品,让学生去比较效果。树枝在作品中适合做什么呢?不同的树枝有不同的用处。除了书中的所用之处还树枝可以用于什么地方?看一看、摸一摸树枝和彩泥,感受一下这两种不同材质的特点。比较老师的范作与课本中的范作,感受两种材料在作品中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又粗又短的树枝适合做大象的四肢,又细又长的树枝适合做老鼠的尾巴。树枝还适合做窗户、扫把„„获得丰富的感官印象,为下一步的创作做好准备。明确两种材料的不同用处。

设计创作作业:回忆动画片中的人物、动物或其他有趣的事物,用彩泥、树枝小组合作创作一组作品。,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集体创作几组作品。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评说作品请小朋友自己或互相来说一说作品。学生自己或互相来说一说作品吸引人和不够的地方。增强学生说的能力

作品展示课后将这些作品展示于橱柜并引导学生欣赏和积极评价。学生欣赏作品并进行大胆自主的发言,对作品进行互评和自评。体验成功,激发学习和创作的兴趣。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第二十课你的家我的家

教学目标1.记忆创造,2.感受生活情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3.了解各种房屋形状、结构,4.掌握基本画法。5.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6.增进同7.学之间的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有关房屋建筑的录相

教学重点能用记忆、想象来表现自己居住的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并能用色彩进行装饰。

教学难点对建筑物结构的描绘。

教学过程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目标

欣赏录象回忆我家教师播放有关房屋建筑的录象,让学生仔细观察。师:这里面有你的家吗?你能说一说自己的家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观看关于各种各样的房屋的录象资料。观赏录象完后从中找出与自己的家相象的房屋,并说一说自己的家。了解各种房屋建筑的形式、结构及色彩。回忆、比较,找出自己的家的特征。

自主表现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家和其它建筑及街道相比的形状特点。引导学生用记忆、想象来描绘自己的家,并能对环境做适当的补充。教师巡回辅导协助。学生自主描绘自己居住的建筑物,并用色彩进行装饰。及时发现提出表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大胆的想法。训练学生的形象记忆和记忆创造能力。

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将各自画好的家剪下来,然后根据家所在的方向、位置和距离贴在老师已准备好的中间贴有学校的大纸上。师生一起讨论在学校的周围建造一条大路。学生按各自的方位把剪下的房子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小朋友再由自己的家门口造一条通向大路的小路。师生讨论,再在道路两旁添加上商店和其他场所。体验合作的快乐,训练学生的方位记忆能力。

游戏活动教师请较远的同学按就近原则从家到学校走一遍。看会不会迷路或绕远路。学生进行走路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学习和创作的乐趣。

教学后记

谢谢使用有染缸编辑的石河子市一小

第三篇:湘版小学美术《花花绿绿的糖纸》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第二课。

教材分析:本课是专为入学儿童进行涂色训练而设计的一堂综合课,是用各种颜色在白纸上任意涂画成色彩斑斓的糖衣后,用各种简单的方法包扎的一堂课。涂色和包扎是本课学习活动的两个主要内容,应注重以涂色为主,包扎为辅。在前课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学生大胆随意地运用色彩进行涂色表现,进一步熟悉各种绘画材料的运用。掌握好正确的涂色方法,有助于学生以后能更好地进行绘画创作。利用涂好色的画纸包扎“糖果”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创造的乐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农村的一年级小学生没有接受过美术方面的训练,就像一张白纸一样任你涂抹。他们个个天真烂漫,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是对一节活生生的美术课更是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年龄小完成作业速度不一,有的甚至需要家长的

指导。

教学目标:

1、 大胆的运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进行涂色练习。

2、 尝试包扎“糖果”,能愉快参与教学活动。

3、 能进行积极、健康的交流活动,表现出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大胆的涂色,尝试多种包扎“糖果”的方法。 教学难点:包扎的各种方式。

教具学具:糖果实物、包装纸、白纸、各类彩笔、彩纸、范品、各色彩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检查学具

二、 导入新课。

1、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类糖果,上台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糖果。

(1)说说你的糖果是什么形状的? (2)糖纸的颜色是怎样的?漂亮吗? (3)它的包装有什么特点?

学生介绍后,教师小结:花花绿绿的糖纸漂亮极了,夹在书里还可以当书签呢。

问:同学们,看到这么漂亮的糖纸,你想说什么? 师出示作品范例:想学做吗?

2、揭示课题,板书。

[评析: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异常喜欢的物品——“糖果”引入本课的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人人爱美,小孩子对鲜艳的色彩更是喜爱,五彩缤纷的糖纸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三、 欣赏感知。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P3

2、学生交流感受

[评析:通过这一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学生尝试涂色

1、师简单介绍涂色方法,提醒学生:大胆的涂,看谁涂的最漂亮!

2、学生尝试

3、学生交流、展示作品

4、师小结(小结:颜色涂的认真,鲜艳,均匀) 问:涂色后的纸 可以用来做什么?

五、学生尝试包扎糖果

1、小组合作进行糖果包扎。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交流包扎方法

3、师:除了这几种包法外,还有不同的包法吗? 师介绍多中形式的包扎方法。

4、师:还有什么办法能使“糖果”更漂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添加彩带。。。。。。

5、师:同学们真聪明,个个都是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孩子。

[评析:

四、五两个环节设计衔接紧凑,过度自然,在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中完成了本节课的两个教学重点:涂色和包扎糖果]

五、情景活动

分组活动:学生联系平时所见的售货和购物的情景,8人一组经营糖果铺,其余6 组做顾客,由制作糖果的人推销自己的“产品”。

活动要求:介绍自己的“产品”时要大胆

[评析:这一环节的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美术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同时也通过这一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胆识,并让学生体验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

六、 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制作出了那么多漂亮的“糖果”,你打算送给谁呢?

生甲:送爸爸妈妈,是他们养育了我。

生乙:教师节就要到了,我把我的糖果送给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谢谢他们!

生丙:送给山区的贫困小朋友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幸福成长。

送。。。。。。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太棒了!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并且懂得了感恩于对我们有恩的人。老师希望你们回去之后再创作出更多更漂亮的作品送给你们喜爱的人,让他们与你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评析:以包扎好的“糖果”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的交流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劳动和创作的满足感,有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在这一环节里也渗透了感恩和爱的教育。]

[教学反思]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強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就这堂课的教学我总结了如下几点:

1、 内容上注重培养学生健全良好的艺术素质:在

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习惯。我这节美术课上,让孩子们用彩笔大胆地涂色,在涂色中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2、 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及创造性思维: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想像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和开发,是现代美术教育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这节课里,我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着笔,涂出自己最想涂的颜色。

3、 素质教育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素质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特意将本课安排在教师节前及学校正在开展感恩前教育活动期间上,好让学生能够联系周围的一切,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意识,从而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完成创意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动机是直接推动并维持人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具有指向性、强度性、清晰度、力距

等特点。动机与需要不同,需要的动力作用是潜在的,动机的动力作用是直接的,现实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主要采用了综合评价方式。在教学中,我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

现代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四篇:湘版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计划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 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有一定的色彩基础,对美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和的特点,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同时进一步扩大学生美术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动手操作的一些课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具体为:

1、通过精美剪纸艺术和美术作品的欣赏,增加学生对美术和特产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获得美术知识。

2、将二年级时学习的对线条的认识提高到线条的装饰运用当中,进一步巩固二年级学习的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想象,继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将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设计课教学,打破美术教学中以绘画为中心的单一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爱好和创造能力。

4、绘画方面侧重于彩笔画

三、 教学重点: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一些水调的颜料不太适合他们的实际,因此绘画的重点是彩笔画。不过比起一年级来在绘画的构思、造型、着色和复杂程度都要大得多,它关系到学生绘画基本功的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本学期教学当中要把彩笔画放到重要的地位。

四、 教学难点:

将绘画与手工项结合的设计课教学,既要顾及学生手工的质量,两者都是重要的部分,同时制作过程的指导和时间的把握是教学的难点。

五、 教材的特殊处理:

1、由于教材画面较小,教师教学中应该准备一些大幅的范画挂图或用粉笔在黑板上作演示,使学生都能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2、一些手工课需要涉及一些现成的实物,而课本中的平面实物图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克服这一方面的不足,教师教学当中应该准备一些必要的实物,使教学更直观,提高教学质量。

3、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有些课题进行删减或增加其它的内容,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本校美术课的特色教学。

六、 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课堂秩序,防止意外发生。因为美术课在操作过程中比较活跃是正常的,但不能因此影响教学秩序,影响其他班级上课。由于美术课经常要用刀和其它工具,白小心容易误伤自己和他人,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尤其要防止学生持刀玩耍,甚至斗殴。另外还要注意杂物的清扫,保持教师的卫生和整洁。

2、 要求学生做好材料的准备工作。要做到课前布置,课时检查,课后整理。材料的准备宁可充足有余,不可临时不足,影响教学进程。

七、课时安排:

第一周:祖国在我心中 第二周:时间告诉我 第三周:周末日记 第四周:纸品乐陶陶 第五周:草丛中 第六周:花儿朵朵 第七周:窗口

第八周:色彩对“印” 第九周:可爱的班集体 第十周:乘风破浪 第十一周:城市美容师 第十二周:一模不一样 第十三周:跟奶奶学手艺 第十四周:蝴蝶落我家 第十五周:这个地方有点怪第十六--二十周:复习考试

谷里镇五龙联小

李延超

2018.9.3

第五篇:湘版八册美术教案

计划明天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够主动收集信息,表现合理的自我理想的人物形象,想象力和设计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2)在学习中对自我理想形象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认识,能表达出积极的审美情感,对相应的绘画表现和设计策略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欣赏未来世界的影像片断和图片。

2.引导提问:你了解到的未来世界有哪些?说一说。学生畅谈未来。 3.想像一下,明天的我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理想是什么? 4.引入新课:好好计划明天是每人的理想,引入名人伟人实现理想的事迹。为了实现理想,让我们好好计划明天吧!

二、尝试训练 探索方法

1.欣赏职业人物图片,感受认知职业特征。引导思考:“未来的我”从形象上来说.具体反映在将来的职业上。你了解哪些职业,看看图片中的这些职业人物有哪些特征? 2.尝试与发现。提问:哪些细节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职业性质?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学生讨论,尝试用线描进行细节表现的练习,展示尝试练习作业,自由评述。

3.画法指导。针对学生的尝试作业指出不足,肯定优点。

4.小结。军人的着装、职业工作用品(通讯兵收发报机、警察的警车、科研人员的实验仪器等)、工作环境等都能暗示出职业性质。提出画法要求。 5.范式分析。获得方法,欣赏三种范式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分析画面是如何表现“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的。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6.小结:三幅作业分别从职业着装、工作对象、工作环境的角度来呈现出作者未来想要成为建筑工程师、高科技人员和医生的理想。一般“未来的我”的形象是画面的主体,细节表现为辅,但不可少。人物活动与环境描绘相统一。

三、提出要求 学生作业

1 1.提出要求:计划明天的理想,想像“未来的我”的职业形象,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说给大家听听。 2.学生作业。

四、作业展示 自我评述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述说自己的理想,自我评价画面表现效果与要表达的想法。

2.学生互评,评选最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3. 教师评价与鼓励。学生即兴职业角色表演,进行采访等活动。

五、教学拓展 教师小结,提出希望。

走 迷 宫

教学目的:(1)能大胆想象和创造,注意设计与功用的关系,运用多种造型方法表现出一个平面的或立体的迷宫。 (2)收集有迷宫的资料,了解它的文化和历史以及造型特点。 (3)收集多种材料,掌握不同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4)养成有序地习惯,培养学生 的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

一、体验迷宫的玩法

出示:迷宫大挂图、计时表、 装好迷宫小图片的信封 若干个

1.教师在一分钟之内试玩迷宫图,请学生监督计时,每隔lO秒报时一次。

2.学生试玩迷宫游戏:全体学生同时打开封好的信封,拿出迷宫格局图,2 同桌合作一起走迷宫。

3.请走得最快的同桌上来演示走法。

二、了解迷宫的相关知识

1.迷宫的含义:这是对结构复杂、道路难辨,进去后不容易找到出口的建筑物的总称。

2.介绍传说中最古老的迷宫建筑:米诺斯王宫。

3.后来有人仿照这种迷宫建筑创造了平面的迷宫图,就形成了走迷宫的游戏。

三、分解迷宫图 的设计方法

1..提问:大家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个迷宫图呢? 2.比较老师和同学各自玩的迷宫图,说说你更喜欢哪种形式的图。 3.迷宫图的构成:通过五张不同迷宫图片的对比分析,了解好的迷宫图需要有:起点与终点;复杂的路径(通路、岔路、死路);障碍物、相关背景;主题。 4.学生讨论设计迷宫图:

(1)构思主题,启发学生想像能形成一定路线、与空间位移相联系的内容作为主题,如:蚂蚁找家。

(2)用铅笔勾画路径单线,暂定为迷宫的唯一 通道。

(3)在单线的基础上再添画一些迷惑视线的岔路。注意道路的曲折。 (4)将所有单线修改为双线。

(5)在岔道上确定障碍物的位置,使之成为死路,并检查路线的确定是否合理。 (6)添画相关景物、障碍物和背景,使画面具有一定意境和情趣。 (7)给画面上色,注意路径的颜色与背景要有 对比。 5.观看两张迷宫,谈谈这些迷宫的独特之处。 (1)道路迂回曲折,让人迷惑。

(2)配有有趣的图形、景物。如:秋千、索道。

四、创作平面迷宫图

学生作业:设计一个有意境、有趣味的迷宫图,和同学一起玩一玩

五、评析作品 拓展知识

1.谈谈自己设计的迷宫,参与作品的自评、互评。 2.欣赏德国的大型向日葵迷宫,体会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3

走 迷 宫(活动二)

教学目的:同前 教学过程:

一、现场组装迷宫

1.游戏:组装立体迷宫。

(1)展示材料:厚包装箱纸板条若干(上绘有图

形、设有可开关的门洞)、大厚包装箱纸板(上绘有路线,贴有双面胶)、活动插卡若干(解释插卡的作用)。 (2)按路径要求将纸板组装。 2.学生玩这个立体迷宫游戏。 3.板书课题:走迷宫一制作立体迷宫

二、展示其他迷宫

欣赏其他材质的迷宫(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

三、提出制作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立体迷宫时会考虑些什么问题? 2.小结归纳:

(1)要设计立体迷宫的哪些部分,即它的构成。

(2)除了书上提供的材料,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迷宫? (3)技术性问题,如粘合、涂绘、插接等。

四、了解立体迷宫的制作奥秘 1.寻找立体迷宫的构造: (1)底板(平面的、非平面的); (2起点与终点; (3)路线; (4)障碍物。

2.讨论:如何制作一个可以变换路径的立体迷宫? 3.小结:根据障碍物(如插卡)的移动、连接物的移动,可变换立体迷宫的路径。

4 4.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做立体迷宫。

五、合作制作 立体迷宫

1.通过看录像了解如何用合作的方式来制作立体迷宫。内容: (1)组长组织讨论设计题材。

(2)讨论、设计路线的分布和表现方法。 (3)讨论、设计障碍物的位置与表现方法。 (4)讨论、设计景物。

(5)组员按分配的任务各自行动。 (6)组装配件。

(7)测试迷宫,进行调试。

2.学生四人一组共同完成立体迷宫的制作。

六、欣赏评价迷宫

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组里设计的迷宫,大家共同推选出迷宫之最:最有趣的迷宫、最有创意的迷宫、制作最精美的迷宫。

5

我爱校园(活动一)

教学目的:(1)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3)提高学生取景构图个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了解平面示意 图的基本知识

1.教师提问:一天.我校篮球队到苗苗学校体育馆进行比赛,如果你是篮球队员,进入校门后,你会用什么办法快速找到该校的体育馆呢? 2.学生回答。师生说说平面示意图在生活中的作用。

3.多媒体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了解平面示意图的基本知识:一般由基本形、文字组成,大部分以箭头标明方向。 4.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二、分组考察、讨论,用 基本形画校园示意图

1.提出活动要求:分组考察校园。根据前后左右、东南西北讨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方位布局。 2.师生实地考察校园,展开小组讨论。

3.回教室,阅读教材小训练,提出练习要求:用铅笔轻轻地勾画出校门、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操场等地方的基本形和位置。 4.教师反馈指导。

三、指导学生用线描淡彩的看法画校园示意图

1.以建筑为例指导线描淡彩的基本画法(教师示范 )。

(1)用钢笔在基本形上简约地勾吾建筑的立体形态,注意适当表现门、窗、楼梯、人物等细节。 (2)画上淡淡的水彩。 (3)颜色干后适当加勾线条。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

3.提出作业要求:用线描淡彩的画法画一幅校园示意图,注意用箭头标明方向。

6 4.放音乐,学生开始画。

四、欣赏学生作业 进行学习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相互评价。 2.学生自由交流课堂收获。

我爱校园(活动二)

教学目的:(1)学习线描淡彩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的方位意识。 (3)提高学生取景构图个运用线条与色彩进行写生的能力。 (4)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学校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看相片,说故事

1.多媒体出示一组校园的相片。 2.学生欣赏。

3.学生回忆并且说说在校园某地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4.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活动内容。

二、指导学生取景构图

1.多媒体出示校园相片和根据相片画的两幅构图:一张按照相片原貌描绘,表现出构图的散与乱;另一张重点描绘了主体景物,并对周围环境进行了合理的取舍。

2.学生对比欣赏,谈自己的感受。

3.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小结取景构图的要点。选择一处小景为主体,对周围环境适当取舍,避免构图的散与乱。

三、学习线描、色彩的写生要领和方法

1.多媒体出示一幢建筑的线描写生作业,引导学生线描时不要过多地陷入细节。

7 2.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业,指导学生把握画面大的色调;色彩的深浅变化;注意前后景物色彩的空间对比关系等。

四、室外写生

1.组织学生到室外进行线描淡彩写生。 2.教师巡视指导。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展示作品。

2.交流感想.互相评价。

3.多媒体欣赏线描淡彩建筑设计效果图。

真情对印(活动一)

教学目的:(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欣赏探究

1.导人:春天来了,大自然万物复苏,散发着勃勃生机,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中看一看,玩一玩。大自然不但美丽,还蕴涵着许多的秘密,你想知道吗?只要你仔细观察,积极动脑,你一定能发现有趣的奥秘:大自然中有动物、植物,它们生长得很有特点,我们一起来观察几样常见的东西:花、树叶、蝴蝶„„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2.教师出示画家或教师、学生对印作品给学生欣赏,提问:这些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些画的奇妙之处住哪?

8 3.小结:这画主要是用对印、折印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理。

4.板书课题,有趣的对印画。

二、实际操作

1.教师引导学生看书自学,学生尝试第一次作业。 2.收集学生第一次作业。

三、反馈指导

1.出示有代表性的作业,请小作者和老师共同分析、示范、讲解制作方法和要领:

(1)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在折线的一侧点、滴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

(3)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 (4)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满意。

(5)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2.欣赏各种对称图案,拓展学生思维,启发想像。根据不同的对称现象,对印画在折法上可以有什么变化?根据不同的折法,你准备印什么?

四、自主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 (2)色彩较丰富,有纹理变化。 (3)想像丰富,作品富于创造性。 2.学生再次练习,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五、欣赏感悟

1.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

2.作业展评,学生自由欣赏、交流后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对称美,知道了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真诚地向大自然学习,看看我们身边的事物,你能找到许多不同的美,所以大自然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9

真情对印(活动二)

教学目的:(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每当办喜事和过盛大节日时,同学们往往看到窗户上贴有剪纸窗花,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吗?

二、掌握规律和方法 1.欣赏中理解对称纹样:

(1)老师这有一些窗花作品,仔细欣赏,看看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结:什么叫对称纹样?相同的纹样,围绕中心向四面重复展现,或在中心线两侧出现相同的纹样,这就是对称。) (2)教师再出示一组相同的剪法,因折法不同旱现出不同样式的剪纸团花作品,提问:这一组作品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剪纸团花因折叠的层数不同而呈现出对称面的多少变化。) 2.领会制作步骤和方法:

(1)折。用正方形的色纸,折叠时要对齐、抹平。

(不同的折法影响着剪出的团花的对称面,教师可出示多种折叠示意图让学生尝试。) (2)设计纹样。团花的外形大致要偏圆.内部纹样要做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3)剪。剪弧线时,纸的转动与剪刀的移动要紧密配合,做到剪痕流畅、干净。 (4)展开。展开抹平,最好隔纸压抹。 (5)贴。

三、自主表现

10 1.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可4~6人一组,组内每人设计的纹样最好不同,每组的剪纸纹样贴在同一张纸上。 2.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价迁移

1.作业展示、讲评。 2.迁移:

(1)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数不胜数,对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人也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称美,所以人们又往往以是否符合“对称性”去审视大自然,并且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性”美的艺术品,不仅在服饰、雕塑和建筑物、绘画等中采用了对称式的结构方法。而且在音乐和文学之中,也运用了这种方法,你能根据你的理解举例说说吗? (2)在你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运用“对称” 这一结构方法吗 ? (3)同学们,对称有许多的优点,但它也有它的不足,如有时会显得呆板、静止、缺少变化,对称的景物司空见惯了,给人的视觉刺激不强烈。大家在以后的美术课学习中还可以继续领悟其他的结构方法。

11

记忆大比拼

教学目的:(1)能认真观察物体的外形结构,初步感受和认识立体形的轮廓特征。 (2)抓住物体外轮廓线与内部结构的大致关系,合理地添画立体形。 (3)能具体仔细地描绘材料中所提供的对象,用线流畅,表现生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人

1.CAI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记忆大比拼。

二、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 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 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三、游戏解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课件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课件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透视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12 2.教师小结。

四、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五、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静物一家

教学目的:(1)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的基本关系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的构图的美。 (2)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关注与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布置

布置学生选择2~3件日常生活用品,可以是自己、亲人或朋友喜欢的物品。

二、交流、感 受带来的物品,了解静物的含义,呈现 课题 1.学生把带来的物品集中放在小组的桌上。

2.分享、交流、感受带来的物品。谁来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你带的是什么?是什么样子?为什么你很喜欢它呢? (1)学生讲述。 (2)小组内交流。

3.同学们带来的物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和必需的物品有许许多多,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13 长。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时光,这些物品就是静物。

三、寻找生活中 的静物,在情境中唤起学生对静物的情感

1.静物是个大家族,现在我们一起去找一找这个家族的成员吧。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室内、室外的各类静物。如:书房的、厨房的、客厅的、学校篮球场上的、路边的„„

2.(将图片定格)看到这组静物,你想起了什么呢? 3.老师出示几个小主题,学生根据主题联想相关的物品。

四、静物分类 游戏“静物找朋友”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静物家族的每个成员不是孤单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朋友。

1.老师在讲台上将自己带来的物品中随意拿出一件,让学生根据其用途等特征在所有带来的物品中找朋友。

2.小组内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学生将组内的物品初步分类) 3.小组间玩“静物找朋友”游戏(各组间的物品相互交流补充)。

五、自主探究

每组的桌上都有分好类的物品,怎样把这些无声的静物画得有声有色呢?

六、认知体会 (情境设置思考感悟) 1.讨论:前几天,老师家茶几上的一盆水仙开花了,我很喜欢,拍了几 张照片做个纪念,这是朋友用数码相机拍的照片,请你们帮我参考一下,哪 一张最合适并说说理由。出示几张构图不同、画面主体物在不同位置的作品. 2.学生分析讨论。

3.老师小结:一般来说,主要物品安排在画面主要的、合适的位置,能 使画面的主题突出;物品的摆放有大有小、有前有后.能使画面更加生动、美观。

七、(尝试体验深化认识) 1.教师用纸将讲台上已分好类的静物剪成平面形的模板。

学生利用静物的模板在黑板上进行尝试摆放,要求体现主次关系,不同形式的摆放体现不同的个性、情感。体验主次构图关系给画面带来的美感。

14 2.各组同学合作,将本组桌上的物品按一定的主次关系合理美观进行组合摆放,教师引导学生适当注意物品间的大小、疏密、前后的关系。 在物品的组合摆放中思考相关的主题名称。

3.师生评价,教师及时予以指导调整。

八、作品赏析

1.欣赏画家作品中选择了哪些物品?主要的物品是什么?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意。 2.欣赏学生的作品。 (1)历届学生的静物画作品。 (2)教材中的学生作品。

九、自主表现

作业要求:用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桌上已分类、组合好的物品,注意物品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合理、美观。

十、交流评价

1.小组内交流:相互欣赏同学间的线描作品,从构图、线条表现的角度交流。 2.小组间的交流:从物品的组合摆放、线描作品的角度交流。 3.教师总结:学生的参与、交往状况、小组合作及作品的表现等。 十

一、课后延伸

草 丛 中

教学目的:(1)能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一片草丛,体现草叶之间,草与人物或动物之间的遮挡和远近的空间关系。 (2)欣赏画家的作品,学会思考,能大胆想象添画,使画面表现的内容更丰富。

(3)观察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 教学过程:

15

一、激趣

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讲草丛故事。

二、观察(单棵草) 1.教师将草轻拂学生的脸颊,学生闭上眼猜是什么。

2.学生睁开双眼,分小组讨论观察草叶各部分的外形特点。叶面出现转折的草和叶面没有出现转折的草看上去有什么不同? 3.各组再派一名代表说一说你们小组观察的结果。

三、组拼(几棵草) 1.组合游戏。在大自然中草总是会长在一块儿的,那么,几棵草长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呢?引导学生根据平时观察到的几棵草长在一起的情形,将带来的几棵草组合在一起,注意组合出高低、穿插等变化。

2.教师小结:几棵草长在一起时,它们会有前后、高低、大小等各种变化,呈现出生动的自然效果。

四、添加

1.思考在草丛中除了草以外,还会有些什么呢? 2.学生讨论:有蜻蜓、蝴蝶、蚱蜢、青蛙、小朋友、玩具等等。 3.请一两位学生把小玩具或动物标本等放入草丛。

五、改画

1.打开教材,看一看教材上P18右下角的三片草叶,将这三片草叶进行改画。 2.评析指导尝试作业。

(1)画有转折的草叶时,能同时看到正反两个面,叶面外轮廓线产生变化。 (2)画多片草叶时,草叶之间出现了相互穿插、

遮挡,要先画前面的,再画后面的。后面被挡住的部分不用画线条。

六、欣赏

1.欣赏教材上的画家作品。观察作品中每棵草的转折、穿插等不同姿态,以及画面上动静结合的生动效果。

2.出示其他有关草的优秀线描作品,感受用线的变化。

3.对照刚才自己改画的草,找出与这些作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怎么改进会更好? 16

七、描绘

1.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组合的场景进行观察描绘: (1)先画一棵草,注意强调草叶的转折变化。 (2)然后再画几棵草,强调要表现出草的穿插、 遮挡、高低变化。

2.也可以画记忆和想像中的草丛。

(1)将动物、人物等适当地添画到草丛中,要画出前后遮挡关系,注意:草是主体,添加物不能太多。

(2)思考:还要怎样画,画面才更加完善呢?

八、评析

1.将学生作业都展示出来,学生下位互相欣赏、评论。

2.总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草,并且用生动的线条描绘出了美丽的草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同时我们也明白了,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描绘出千变万化的事物。

17

恐龙世界

教学目的:(1)在认识的基础上把握恐龙形态及环境的一般特征,画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画。

(2)在对恐龙世界的了解与表现过程中,培养现象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看影视片段《恐龙的传说》。

2.引入课题。片中的主角是谁?你想了解它们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人《恐龙世界》吧。

二、观察了解

1.观看恐龙图片。结合学生对恐龙已有的认知提问,了解恐龙的种类、体貌特征及部分生活习性。

(1)你能把所知道的恐龙告诉大家吗?

(2)恐龙生活的年代很久远,它们统治了地球一亿多年,它们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体貌特征、生活习性与当时的生活环境非常协调,那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2.教师小结:恐龙的种类很多,可分成两大类:鸟龙类和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分为食肉类或是食草类。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态更是多种多样。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还有在陆地上爬的。

三、方法指导

教师对个别有特色的恐龙外部形态略作画法演示并讲解。

1.画陆地恐龙时要把握其一般的形体特征:体大,尾粗长,从头至尾的脊椎呈流线型,后腿粗壮,大多有粗皮,少毛或无毛,有的有甲、剑等生长物。 2.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巨大的翅膀。既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四、自由表现

布置学生在限定的时间里自由画出自己感兴趣的恐龙形象。可以在恐龙身体部分稍加上自己的想像进行装饰,但必须抓住恐龙的大致特点。

18

五、欣赏评述

1.对学生优秀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发现优秀作品在构图、着色、想像等方面的表现,以加强对“好”作品的感官认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2.展示一些不完善的学生作业,比较课件中学生作品与之相比之间的差异。谈自己的看法,找自己的差距。

六、想像拓展

1.学生继续观赏恐龙抚育幼仔的影视故事片段,并从自己收集的恐龙故事中获得有关物象,编一个有关恐龙的故事。

2.观看恐龙掠食与恐龙遭遇灭绝的画面,学生将原有的作业丰富完善。

七、集体展示

1.将各自用同样大小纸张表现出的作品组合粘贴成恐龙大世界。粘贴时稍注意每张之间的色彩联系,尽量使大画面色彩协调。

2.(可拓展为第二课时)采用分工合作,部分学生剪贴花草树木,另一部分则剪贴各种恐龙,拼贴到KT板或大纸上(粘贴时可稍作层次处理),共同创造一个“恐龙乐园”。

八、相关活动

登陆“中国科普网”,查看关于恐龙的详细资料,想一想:恐龙是冷血动物还是温血动物?体形巨大的恐龙是怎么飞上天的?恐龙到底是怎么灭绝的?科学家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研究恐龙?它们还能有希望复活吗?

19

绿色呼唤

教学目的:(1)了解树的外形及特征,并能用流畅的线条勾画树的特征和动势,层次要分明。

(2)初步了解一点调色知识,能适当地掌握色彩运用的方法,表现出树的色彩美。

(3)能围绕主题构思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小树领养卡片,适当了解一棵树的生活习性、特征,并形成文字作简单介绍。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欣赏课件图片:四季的树木实景,体味大自然的色彩美。 2.欣赏课件图片:树木的色彩画,说说色彩画与摄 影图片的不同感受。

二、整体感知,了解 画法

1.观察课件图片:自然界的树。思考如何用色彩进行表现。 2.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整体感知用色彩画风景的表现方法。

3.师生归纳方法步骤:第一步用线条画树:先画近处的树,再画远处的树;先画树干,再画主枝,最后画树叶。第二步用淡彩着色:色彩清淡而又富于变化。

4.观察课件图片(结合教材图例),了解几种不同的构图方式和色彩表现方法。 (1)先用色涂染后再适当勾画几笔线条来表现树林。

(2)树木局部的表现:前后层次在形的处理上主要表现为主次关系和空间大小关系,在色彩的处理上主要为色彩的深浅关系。

三、局部演示,尝试 练习 1.教师演示树干的线描画法。 2.教师演示树叶的线描画法: (1)三种常见的叶丛画法演示:

(2)注意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不同树叶的特征。 3.学生尝试在教材范例图上进行添画练习。

20 4.仔细观察教材色彩图片,思考下列问题: (1)红色为什么会有深浅变化? (2)绿色是直接画上去的吗? (3)两色间的边缘线为什么这么清晰?

5.学生尝试进行调色练习,同桌或小组讨论以上问题。 6.师生合作验证讨论结果:

(1)红色颜料中加入水分的多少不同产生了浓淡深浅变化; (2)黄色与蓝色相互渗透出现了绿色;

(3)两色相接部位运用了干画法,学生说原因,教师重点用色彩演示几种不同的调色方法,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干、湿、浓、淡以及自然渗透产生的不同效果。

7.指出调色注意事项:

(1)颜色不宜调得太均匀,避免色彩呆板: (2)水分控制适当; (3)防止把色彩画得太脏。

四、学生作业

1.作业要求:用线勾画一片树林,再涂上较淡薄的颜色,体现对自然的感受。 2.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作业展评,小结全课。

21

编 纸 条

教学目的:(1)掌握编纸条的基本方法、技能,能制作出一件编纸条作品。

(2)了解穿编工艺的形式美法则几构成方式的基本原理。

(3)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 教学过程:

一、欣赏激趣

教师在课前运用“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制作一件双色对比色调的编纸条作品。选用不同颜色同等长度的纸条,在作品背面将有关纬条加长,加长部分隐藏在作品背面。

1.展示这件“一提一压”双色编纸条作品正面。

2.教师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双色编纸条作品变成三色编纸条作品。 3.再依次拉动加长的纬条,将这件三色编纸条作品变成四色编纸条作品。 4.展示一件协调色调编纸条作品,和这件冷暖对比色调作品进行对比分析。 5.完整展示一件编纸条作品的正面和背面。 6.揭示课题——编纸条。

二、方法探究

1.学生自学教材左页的制作步骤和制作图示。 2.师生讨论:

(1)经条和纬条的制作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经条的上下两段要相连? (3)整理作品时不粘牢纬条两端可以吗? 3.学生上台尝试“一提一压”的穿编方法。

三、创新探索

1.教师问:怎样让你的编纸条作品与众不同?学生自学教材右页的创新方法。 2.师生讨论,小结创新方法: (1)纬条:改变纬条的材料和宽度。

(2)经条:改变经条的形状和宽度,如折线形、

22 弧线形。

(3)穿编方法:改变提压数目,如两提一压或一提三压。由此作品可分为抽象类和具象类的变化。

四、欣赏评价

1.展开自评和互评,交流感受和体会。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制作热情,并使学生对下节课充满期待。

(第二课时)

一、思维拓展

1.展示、欣赏几件不同尺寸的编纸条作品,问学生它们适合用在哪里? 2.各小组之间展开讨论,并交流设想。

3.教师出示一张未经装饰的贺卡用纸和一本书。师生讨论、交流,共同将编纸条作品改装、组合成贺卡、书签、包书纸等。

二、创造表现

1.学生之间交谈自己的创作设想。

2.明确作业要求:制作一件实用的编纸条作品。 3.学生自主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三、欣赏评析

1.展示作品,欣赏评析

教学内容:第11课花团锦簇(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1)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2)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自己喜欢的花。

(3)体验制作和赠送自直纸花的愉悦感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欣赏鲜花店的视频或图片,创设一个花团锦簇的情境。

23 2.师生交流花艺的基本知识以及送花的常识。

3.师:鲜花虽美,却不能持久。有什么方法能留住花的美丽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把鲜花制成干花,用其他材料制作工艺花等。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

二、方法探索

1.出示一瓶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朵花的花形都不同。逐枝欣赏,并设疑:这么多种不同的纸花,我们得学多少种制作纸花的方法啊? 2.学生翻阅教材,发现教材中只介绍了一种制作方法。师: 原来这么多种纸花都是用叠绕纸花这一种制作方法制作出来的,同学们也来试试吧。 3.学生自学,每人试做一朵叠绕纸花。

4.收集学生做的几枝纸花,探究学生作业中普遍出现的问题。 5.教师示范做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纸花。 6.探究同一种制作方法能制作出不同种类纸花的原因。

(1)小游戏:板画几种花瓣的形状,对比花瓶中的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瓣可以做出哪种花形。

(2)展示两种同一种花瓣形状做的纸花,叠绕程度不同,一个褶子多,一个褶子少,让学生对比分析花形的区别。

(3)教师小结:花瓣的形状、叠绕的程度等是影响花朵形状的因素。

三、创造表现

1.欣赏各种鲜花的造型,讨论分析怎样表现最合适。仔细观察鲜花原型,如花朵展开的程度,花瓣的多少,花瓣边缘的形状,思考怎样处理纸材更接近原型。

2.提出作业要求:分组制作,每人至少制作一朵纸花,看哪组制作出的花形最多。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评交流

1.教师评价各组制作中的表现,公布获胜小组。 2.请制作出新花形的同学上台传授经验。 3.请学生保留制作好的纸花,安排下节课的事宜。

24 (第三课时)

一、欣赏提高

1.欣赏花卉包装作品的图片,渲染温馨气氛。 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包装纸花的方法和种类。 (1)包装材料:彩纸、纸盒、瓶子、花篮等。 (2)包装的花枝数量:几枝、多枝。

(3)礼物类型:花是包装主体,花是礼物上的附属装饰。 (4)其他。

二、交流讨论

1.分组讨论送花方案:做纸花想送给谁?送什么花,送几朵,怎么包装纸花2.分组讨论:采取合作还是单独制作的作业形式? 3.师生交流制作计划。

三、创造表现

1.根据计划制作纸花。 2.自主或合作包装纸花。

四、欣赏评述

1.学生下位欣赏各小组作品,展开互评和自评。 2.鼓励学生下课后把花送给自己想送的人。

25

? 花团锦簇

(一)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 ①了解插花的种类结构. ②了解插花的材料构成. ③掌握插花的步骤方法. ④掌握插花的颜色搭配. 2.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二) 教学重点: 掌握插花的造型特征。

(三) 教学难点: 掌握插花的材料选购.

(四) 学生用具准备:

主花、补花若干枝、花瓶、花泥、剪刀等。

(五) 教师教具准备: 各式各样的插花若干件。

(六) 教学过程: A:引入(2分钟)。

1.播放鲜花录像。设问:“这么漂亮的花经过艺术家的处理你们看会是怎样呢?” 2. 欣赏优秀插花作品 B.讲授正课

(出示课题):插花艺术---富有情趣的插花制作

花,是生命的象征,美的代词,情的寄托。

插花是将花朵、叶片、枝条、果实等植物材料,配合生活的时间、场合、用途等,经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艺术品。

26 学会插花,不仅可以随时用来点缀自己的居室环境,使家庭生活更增添一份美感和温馨,而且插花也是探亲访友、迎送宾客的高雅而珍贵的礼品。学会插花,可以时常与花为友,以花为伴,不仅给你带来大自然的美感,同时各种插花作品所展示的丰富内涵——或热情欢乐、或典雅秀丽、或雍容华贵、或坚韧刚毅等品质与精神风貌——能逐渐美化、净化心灵,陶冶情操,起到修身养性、增进友情和传递信息的作用。

一、花材、容器和工具

1. 花材:自然界中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其中绝大多数都可以作为插花的素材。只要不污染环境,无毒、无臭及无其他刺激性气味,在水养条件下能长时间保持其固有姿态,有一定观赏的植物都能用来插花

2. 容器:插花容器是指放置插入的植物材料,并能容纳一定水分,满足切花水养要求及衬托花卉的工具。供插花的容器很多,除常见的盆、瓶外,还有日常使用的茶壶、酒杯、果盆、碗碟等,甚至酒瓶、易拉罐等只要能盛水的容器都可应用。

3. 工具:一般用于插花的工具有:刀、剪刀、花插、花泥、铜丝等。

二、插花的立意与技巧

进行插花作品创作,首先要立意,即确定作品的主题。一般确立主题思想的范围有以下三个方面:

1. 为各种的喜庆、礼仪和社交活动而创作。这类插花主题以庆祝、友谊、欢迎、祝福为主题,表现热烈、喜庆、幸福、欢快的气氛。

2. 为装饰美化环境而创作。家庭内摆放插花的场所主要有客厅、卧室、书房等;公共的场所如宾馆大厅、客房、宴会厅、会议室等。为了美化环境,比较强调作品的装饰性与环境的协调性。主题思想的表现可依不同的性质和气氛而创作。

3. 为艺术表现和欣赏而创作。作品主题思想突出艺术创作美和艺术加工美,强调创新。

插花作品的主题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构思表达: 1. 借助花材的季节景观变化表现主题。如利用迎春花、桃花等春季开花植物材料互相配置以表达“春”的主题。又如菊花和橙黄色的谷穗和麦穗配置在一27 起,表达了金秋成熟的喜悦及对辛劳的称赞。

2. 借助植物的传统象征表达主题。树木花草的象征意义对于插花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例如牡丹是富贵吉祥的象征;百合象征百年好合;竹子象征气节等。 3. 依据植物的谐音与花语来表达主题。如“竹报平安”的作品,采用竹枝表达传统的平安之意。

4. 借助容器与配件表达主题。如以一双荷兰木靴为插花容器,从而构思出“步步向前、前程似锦”的主题。

三、插花的基本造型与构图

插花的造型取决于它的题材、内容和花卉、容器等的形状、大小以及插花所处的环境等各种因素。插花的造型千变万化,但有规律可循,归纳起来可将造型结构分成两类,即对称的构图和不对称的构图。 1. 对称的构图

对称的插花是在假定的中轴线两侧或上下均衡布置,为同形等量的状态,这种构图就叫对称的构图形式。常见的造型有球型、半球型、放射型、椭圆型、等腰三角行等。 2. 不对称的构图

不对称的插花构图没有明显的集几何中轴线,通常以不等边三角形的构图方法来确定造型,其特点是以不对称的均衡为原则,富有变化,可以得到活泼自然的艺术效果,是东方式插花传统的构图为原则。常见的造型有以下几种:A. 直立型 B. 倾斜型 C. 水平型 D. 下垂型 E. S型 F. L型。

四、插花的六种基本技巧:

1. 高低错落 指花朵的位置安排应高低、前后错开,不应插在同一条直线或横向上。

2. 疏密有致 指插的每朵花、每片叶都应该有它的观赏效果和构图效果。 3. 虚实有致 指的是花为实、叶为虚。

4. 仰俯呼应 指上下左右花和叶围绕整体,相互呼应、开合互济,使之开中有合,合中有开。

5. 上轻下重 指花朵(花蕾)小的在上,花朵大的在上,枝叶小的在上,大的在下,花朵色彩淡的在上,色彩深的在下,使作品显得自然有生命力。

28 6. 上散下聚 指花材的基部应聚集在一起,像同生在一个茎;上部疏散,多姿多彩。

五、插花的色彩搭配

1. 单色组合 选用一种花色构图,可用同一明度的单色相配,也可用不同明度(浓、淡)的单色相配。

2. 类似色组合(近似色配色) 类似色在色相、明度、纯度上比较接近,配色协调、柔和、典雅,适宜在比较安静的环境摆放。

C.达标测评:学生继续完成插花作品.在屏幕上循环播放具有代表性的插花作品,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创造美,教师作辅导. D:小结:同学们互评作品,提供参考书籍和网站。表扬完成比较好的组和同学,希望同学们将本课学习的内容应用于生活中去,用花点缀你的生活,用花来传情达意。

妙笔生花

教学目的:(1)学习和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2)运用中国画的表现方法,把握笔墨的浓淡变化表现出花卉和蔬果的形象特征。 教学过程:

一、欣赏活动。

中国名家花鸟画欣赏,使学生对中国画花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并向学生进行评析,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二、观察活动。

29 教师在黑板上随意几笔示范花卉的画法(强调随意几 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画 法。并感受到学中国画并不是很难的事,增强学生信心。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示范,为尝试绘画做准备。

三、尝试活动。

请几位学生上台,通过刚才的观察,试画一幅。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试画。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尝试绘画,亲身感受一下绘画的乐趣。

四、练习活动。

教师再次具体讲解绘画步骤,学生在具体步骤的指导下再次进行练习。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指出不足,发扬优点。

五、再欣赏活动。

学生通过观察媒体的演示其他花卉的不同画法,学习花卉的其他画法。教师再次示范,边画边讲解具体绘画步骤并板书

1.用朱砂画花瓣,侧锋用笔 2.淡墨中锋画枝 3.淡墨侧锋添叶

4.浓墨中锋画蕴含蕊、叶筋

学生自己练习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其他不同画法的花卉,并简单示范,使学生掌握不同的画法

六、创作活动。

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绘画知识,进行自由创作绘画。学生再次进行综合创作

30

大 力 神

教学目的:(1)掌握以线造形的基本方法,感受线条的表现力。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设计意识和制作能力。

(3)了解吊车的基本构造,学习一些浅显的机械常识,扩大知识面。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

1.欣赏录像资料:祖国建设的好帮手,工作中的大力神——吊车。 2.揭示课题:大力神。

二、探讨认识

1.认识吊车种类:分组分类整理搜集的资料,讨论探讨: (1)吊车的用途:用于港口、车间、工地等地。 (2)吊车的种类:

A.可移动式:汽车吊、履带吊、行吊等。 B.固定式:码头吊、塔吊、龙门吊等。

2.了解吊车的基本结构:主机、底座、臂杆、滑轮组等。

3.学生将讨论结果写在展板上并粘贴上课前收集的相关图片资料,进行汇报。 4.课件总结展示:多姿多彩的吊车。

三、画法学习

1.感受线条特点:哪种线条适合表现吊车?为什么?尝试画出你所认为最能表现出吊车力度的线条。 2.分析不同结构的表现方法: (1)出示吊车不同部位的图片。 (2)学生对应尝试画出不同细节。 3.教师示范绘画步骤: (1)确定构图与大的形体特征。 (2)分块画出大的结构外形,注意比例。 (3)细致地画出内部结构特征。 (4)整理完善,适当添画人物和场景。

31

四、尝试表现

1.每组选择一张吊车图片作为写生的对象,用线描的方法生动准确地画出大吊车的特点与结构细节。 2.注意线条的力度和线条疏密。 3.教师巡回指导。

五、赏评展示

1.分组进行展示欣赏与交流。 2.师生共同点评。

六、课外拓展

I.了解吊车的lI作原理,并自己动手做一些吊重的小实验。 2.收集相关用品材料。

大力神(活动二) 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认识原理

1.认识吊车吊重原理。(教师准备:每组有支架、滑轮、一条绳索、一组重物) 2.学生尝试:利用工具怎样吊起更多的重物?结论: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吊重更多。

3.课件展示吊车吊重工作原理: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是吊车吊起重物的重要法宝。

4.想一想吊车怎样保持平衡:在底部设置重物与吊臂形成杠杆保持平衡。

二、合作制作

1.每人将所带的材料以组为单位集中。 2.将所带的材料分类整理,选取可用材料。 3.小组成员依据制作要求进行细致分工一 设计师:

制作:底座、臂杆、滑轮组、装饰。

32 总监:

4.讨论分析材料的特点,共同设计吊车样式、结构。“设计师”绘出草图。 5.合作制作: (1)分部分工制作部件。 (2)组合装配调试。

(3)进行外部装饰,完善细节,完成制作。 6.教师指导帮助。

三、赏评分析 1.分组赏评竞赛。 2.“大力神”吊重。 3.师生讨论评奖: 外形美观——艺术奖; 结构合理——设计奖; 吊物能力——大力神杯; 合作意识——合作奖。

四、总结提高

教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总结,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知识,设计出更多更好的吊车,制作出真正的大力神。

33

上一篇:小班秋季学期教学计划下一篇:宣传部部长就职发言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