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教学论文

2022-05-12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小学老师教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对德育方面的教学越来越重视,而小学生处于人生启蒙阶段,这个时期形成正确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来探讨下渗透方法。

第一篇:小学老师教学论文

武汉小学老师将有“教授”级别

据《武汉晚报》报道 近日,记者从武汉市教育工作会议获悉,武汉市2014年将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中小学教师也可以参评与大学教授一样的正高级职称。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设立于1986年。按现行规定,中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是副高级,小学教师职称最高等级只有中级。一部分中小学教师在评上限定的最高职称后,受限于职业发展空间,会产生“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惰性思想。一些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愿景,或放弃教师工作,或转而追求行政职务。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这种职称制度不利于吸引中高级人才在中小学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更不利于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据人社部此前发布的消息,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将原来相互独立的中学、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在职称等级上,设置从正高级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标准和办法。

去年,黄石、襄阳两市在湖北省内率先启动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工作,首设正高级职称。按照相关规定,黄石中小学教师申报正高职称需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在高级教师岗位任教五年以上。此外,还对教学工作量有明确要求,如参评的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老师年均完成教学工作量在300学时以上,累计担任班主任10年以上等。

第二篇: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对德育方面的教学越来越重视,而小学生处于人生启蒙阶段,这个时期形成正确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来探讨下渗透方法。

关键词 班主任 小学语文 教学 品德教育 渗透

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渗透的方法:

一、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品德教育

语言文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础、很有必要的一个部分,学生通过对文字组成的语言进行赏析来深入掌握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并且感受到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情感。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班主任建立起与学生的情感联系通道。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文包含了大量的情感,展现了美的意境,并且文章中包含了很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班主任可以选择一些合适的文章,带学生从字句开始品鉴,然后逐渐深入到全文,让学生对课文表述的内容深刻的记在脑海中,潜移默化中完成品德教育方面的渗透。但是班主任要清楚,渗透是渐进的完成德育,要在完成正常语文教学的同时渗透进去,要分清教学的主次,而不是专门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品德教育,这样一来一方面完成不了语文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让品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二、在课文朗读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的,文章中蕴含了很多赋有意境、具有乐观积极向上的内容。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带有情感的进行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的品德能够与文章描绘一致。比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吃水不忘挖井人》,描述了瑞金城外的金沙坝小村子,村子里没有水,毛主席曾经在领导革命的时候住在那里,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解放后,乡亲们在井边立了石碑“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在教学生朗读的时候,要带有感激的情怀,让学生从文章中感受到生活的甜和幸福,知道祖国的春天來之不易,同时能够为国家自豪。通过班主任的引导,让学生的品德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三、在课堂之外学习中渗透品德教育

小学学习,除了在课堂之内,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课外活动,通过科学的课外活动,来发挥学生的个性,锻炼他们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之外学习中渗透德育,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这种形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能够起到渗透品德教育的作用,但是毕竟要完成语文教学目标,如果结合课外阅读,通过外界丰富多彩的文章,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但是课外书籍中也充斥着许多不良书籍,这些书籍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育,所以班主任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班主任平时接触学生比较多,清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推荐不同的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品德。课外学习除了课外阅读之外,还有如辩论、写作等,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融入品德相关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文笔能力等。

四、通过班主任本身影响渗透品德教育

小学生年纪较小,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生在校园中每天接触的最多的人除了同学就是班主任,很多学生的兴趣爱好、品德情怀都会在班主任的影响下形成。因此,班主任自身的形象很重要,要能够起到榜样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比如班主任的性格乐观、积极向上的,在课堂中体现出来的气氛也是轻松愉悦的,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形成乐观的心态。班主任除了自身具备良好的素质之外,还要不断观察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及时引导学生走出成长的烦恼,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小学语文中渗透品德教育,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渐入的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除了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之外,对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也有了更好的要求。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班主任要不断总结与优化,更好的发挥班主任品德教育渗透作用。

参考文献:

[1]于红伟.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6,(2).

[2]卢丽晓.论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J].成功(教育),2013,(10).

[3]王宏娟.浅议小学班主任管理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J].科技资讯,2015,(7).

(责任编辑 刘 馨)

作者:李艳敏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老师的素养

摘要:随着国内外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专业发展备受人们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养教育的全面推进,对教师的素质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概念,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并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意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培养与提高

语文教师是语文教育过程中施教的主体,其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决定了德才兼备的修养标准。为了适应语文教育本体和主体发展的需要,现代语文教师必须在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知识、教学与科研能力上加强修养。就教师素质而言,这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概念,是教师各种素养的集合体,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须具备的内外品质的综合。就是说教师素质是教师职业对教师个人所提出的内外品质上的要求;是否具备这些内外品质,直接影响着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一、小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概念

(一)素养

素养是指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同义,从广义上讲,包括道德品质、外表形象、知识水平与能力等各个方面。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的素养的含意大为扩展,它包括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业务素养、身心素养等各个方面。

(二)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是小学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师资,其核心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最基础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文能力。小学语文教师是少年儿童获得良好语文能力的人生导师。

(三)语文教师的素养

语文素养指的是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它包括对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包括一些語文能力,如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等,还包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一)思想道德修养

1.正确的政治方向

教师应认真进行政治理论学习。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认真领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认真领会学习教育理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

2.牢固的专业思想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教师应有比较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不仅限于现有学科的范围,还要具备和掌握相当深度的文化知识。

3.高尚的道德品质

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而且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中,教师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第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第四,严以律己,为人师表。

4.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师的审美素质是指教师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以及进行审美教育必备的各种心理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心灵美首先是一种社会的、道德的因素,因此它能使外貌显现出某种高尚的色彩。内在美是教师个人知识、道德修养、高尚人格的综合表现。

(二)语文教育教学能力

1.语文备课能力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知道。在新课程条件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

2.语文施教能力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成为重要的课题。提高课堂上的施教能力,更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能力结构的核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

3.语文考评能力

语文考评能力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和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两个方面。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是师生获取教学反馈信息,用以检查、督促、激励、评价教学的重要手段,因而成为语文教学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一)注重提高文学素养

语文教育是一项深远的教学工程,它是文学教育通过语文教师的引导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没有文学教育的语文教育是没有生命力的教育。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具备教学水平,人格修养的条件下,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的培养的实质就在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培养他们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估的习惯和能力,培养他们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他们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性。

(三)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目前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来说,学习哲学、教育科学等理论,可以说还处于启蒙阶段。形成科研意识,掌握科研方法,积极开展小学语文教育科学研究,从更高的层次,更深的内涵,更广的视角去探索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以科学研究来深化教学改革,乃是一项不容忽视的任务。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的终身学习是伴随着整个职业生涯过程的,教师的学习过程是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无声感染熏陶的过程。因此,坚持以学习、探索、创新的态度与精神去对待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认为小学教师的素质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点和立足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发展教师的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根本性措施。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李华希等主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六)[M].沈阳:辽宁出版社.1999年(2010.1重印).书号:ISBN978-7-80649-043-3. G640.第840-341页

[2]燕国材等著.素质教育论(当代教育理论丛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12.G40-012.第十九章 素质教育与教师素质:第311-313页

[3]周元主编.小学语文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0(2000重印).ISBN7-5617-0901-3.IV.G623.202.第280页

[4]赵新法主编.现代教师素养导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5.书号:ISBN978-7-5309-6438-5.G415.6.第18-19页

作者:李雅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