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发展的三个阶段

2022-09-01

第一篇:信息发展的三个阶段

茶庄园发展的三个阶段

茶庄园指的是集生产、加工、销售、观光、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茶业经营单位。到现在,茶庄园已经发展的越来越好,出现很多金牌优质茶庄园。关于茶庄园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萌芽阶段和起步阶段。一起了解一下。

孕育阶段:上世纪90年代,许多茶业企业自建茶叶基地,这是茶庄园发展雏形,也是第一阶段;

萌芽阶段:2004年,华祥苑在龙涓珠塔山脉建设茶叶庄园,中闽魏氏在龙涓乡长新峰建茶庄园,开启安溪县茶庄园第二阶段; 起步阶段:2010年6月,“安溪铁观音欧洲学习考察团”赴欧洲葡萄酒庄园学习,其后开始大力推进茶庄园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兴建茶叶庄园,一些大企业铁观音茶庄园建设初具规模。

华祥苑茶庄园将茶道与儒家文化结合,通过十年的发展,华祥苑茶庄园已然成为很多人茶山旅游的首选。庄园茶上市至今更是销售火爆,已经将近100万罐。

第二篇:三个阶段,盐步内衣的发展轨迹

文/张清风

来源:内衣频道

熟悉行业的人,提到盐步,提到盐步内衣,总体上会产生以下几个印象:

一、盐步是中

国二线品牌内衣最集中的集群,档次、价格、品牌等都颇有高度,硬件设施、团队规模、生

产工艺也有较好基础;

二、盐步内衣企业家代次较为分明,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企业家

各领风骚;

三、盐步内衣这几年动作不断,比如上月举办的模特大赛,比如南方时尚城、创

意产业园、内衣博物馆,又比如最近在盐步内衣内部讨论最多的“产业联盟”。这之前还有

联盟标准、集体商标、电商抱团,甚至更早的盐步职业技术学校开设内衣专业课程等等。

此外,关于“盐步内衣”发展这个话题,还有两种声音。一种觉得盐步内衣落后了,“华

丽丽的撞墙”,不甚看好。一种觉得盐步内衣大有可为,前途光明。

以上几种“印象”和“声音”,说明了盐步内衣的发展已经取得相当的成绩,这一点为行业所认同,不容否认。同时,也说明了盐步内衣正处在一个由若干节点纠合而成的时间窗

口。所谓“若干节点”是指集群地、产业链、企业、品牌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等。

每个产业的发展都有阶段性,都要遵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弱到强的过程。盐步内

衣仍旧如此,它的发展,大概要经历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已经经历了或者正在经历,第

三个阶段正在或者即将经历。

第一个阶段是产业要素、产业链、产业基地的形成期,大致时间段为79年至98年前

后。

这个阶段的发展优势是资源、市场和政策红利,比如,廉价劳动力、土地、原材料优势

和区域位置优势,税收优惠、政府补贴优势等。发展方式主要是贴牌生产,与此同时还伴随

着粗放式的内销和少量的品牌操作。

这个发展阶段所对应的品牌市场格局是,安莉芳在国内一支独大,华歌尔尚处于中外合

资形态(2000年成为外商独资企业)尚未发力,曼妮芬和爱慕快速崛起,外贸和流通成为

主流。

盐步内衣产业在这个阶段的发展主要在三点:产业要素的聚集、产业链的完善、产业基

地的初步形成。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天海花边进入盐步内衣,使盐步内衣的产业

链完善起来。但是,由于缺乏品牌建设的高度和其它创意产业的配合,这个阶段的盐步内衣 ,

是由贴牌生产和外贸两条线交织而成的平面发展格局,不具有立体的产业空间。

虽如此,品牌发展的意识和苗头却已经在盐步内衣内部萌生。95年,奥丽侬、美思、

依之妮、嘉莉诗相继创立自主品牌,推动了盐步内衣从贴牌生产向品牌打造转变。这是盐步

内衣历史上第一次转型升级,为盐步此后十多年的发展提供了奋斗方向和参考案例,也使盐

步内衣从平面的空间格局向立体的空间格局发生转变。这种向自主品牌过渡的转变,在98

年前后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成为盐步内衣发展的主流方向。特别是99年盐步内衣协会成立

后,盐步品牌响彻行业。所以,在盐步内衣自主品牌的发展历程中,安莉芳、曼妮芬、爱慕

的发展和金融危机对外贸出口的打击,一先一后地起到了启蒙和促使的作用。

第二个阶段是内衣品牌、内衣品类、内衣集群发展的高峰期,大致时间段为98年至12

年左右。

这个阶段产业发展的优势是,庞大的内销市场和日渐觉醒的消费意识为品牌发展、品类开发提供了扩张支撑,也为服务环节提供了切入行业的机会。所以,这个阶段中国内衣的发展年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同时,品牌化运作成为企业的主流发展方式,各类品牌(包括僵死品牌)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因受大服装在款式、面料、功能、穿着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影响,以及国际时尚趋势的影响。内衣行业一些品类在款式、材料上出现创新,一些传统品类也受到重视,如家居服、精品内衣、泳衣等。此外,内衣新品类和功能也逐渐丰富,内衣细分市场渐成气候,如少女内衣、儿童内衣、无缝内衣、孕妇内衣、运动内衣、防辐射内衣等等。这个发展阶段对应的市场格局是,一二三线品牌阵营初次确立,对渠道的瓜分也初次完成。

在各品牌与品类取得发展的同时,产业要素进一步丰富,产业链也进一步完善。在此基础上,以专业镇为基础的产业集群最终形成。比如,盐步与谷饶、峡山、两英、小榄、陈店、义乌、兴城等先后被相关机构授予“名镇”或“|名城”称号。

处于这个阶段的盐步内衣,虽没有诞生一线品牌,但却紧随曼妮芬和爱慕之后,开启了品牌化运作,成为内衣品牌建设先知先觉先行者。最重要的是,盐步内衣以集群的姿态开始有所作为,区域品牌的集体行为也开始显现。99年,盐步内衣协会成立;2000年,举办第一届内衣模特大赛;02年,获得“中国内衣名镇”称号;04年举办内衣设计大赛,12年盐步集体商标和联盟标准诞生。

至此,盐步内衣产业从平面空间格局,过渡到立体空间格局。电商、连锁等新渠道的出现,使这种空间格局越显稳定。

第三个阶段是产业模式、商业模式、品牌管理创新和深化的阶段,是优势重塑的阶段,这是我们正在或者即将经历的阶段。

经过三十年的积累与发展,盐步内衣在产业要素上已经完成规模上的建设,产业链也相当完善,企业的发展在硬件设施、团队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也已有相当的基础。同时,竞争环境也随之发生变,更多产业集群的发展、更多品牌的产生、更丰富商业模式的实践,使盐步传统优势彰显的不够强势。

随着内衣原材料波动、产业转移、市场布局出现国际化倾向,以及城市定位、政策支持、发展方式出现新的改变,产业边际化或产业内部某环节边际化、企业或企业内部某环节边际化现象有可能在盐步内衣出现。而新渠道、新模式对内衣的嫁接,可能缩小产业集群的传统优势。

所以,这个阶段是个一个更注重产业优化和产业整合的阶段,一个更注重零售和体验的商业模式阶段,一个关注国际国内、线上线下四个市场的阶段,一个更注重品牌基因建设和战略管理的阶段。伴随着这个过程的还有盐步内衣企业的继承传承,销售渠道的扁平化、多元化,专业资本的介入,非盐步(南海)籍创业者的进入。

而从来价值流动来说,这是一个利润洼地被填平的阶段,也是品牌价值进一步集中和拔高的阶段。

盐步内衣的优势之一是内衣制造产业,但制造产业并不是盐步内衣产业的未来,它的未来在于时尚产业,这是盐步内衣的发展方向。时尚产业不是单一的产业,而是产业集群的综合表现,融合了第二产业的制造、第三产业的服务。在开辟新资源的同时,整合好现有资源是盐步内衣作为一个集群地、区域品牌发展的必须。

除了产业集群的行动之外,盐步内衣企业,特别是盐步内衣龙头企业,可以利用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和可掌控的集群资源,在渠道营销、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做探索,积极

实践国际国内、线上线上四个市场,积极吸收成熟行业在商业模式和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拉开竞争高度,拓展发展空间。

第三篇:会计电算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会计电算化的内容比较广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按照会计电算化的服务层次和提供信息的深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计核算电算化、会计管理电算化和会计决策电算化。

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运用计算机代替手工核算,完成初始化和日常的会计核算业务。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结账、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等。

会计管理电算化是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利用会计核算系统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信息,借助计算机会计管理软件提供的功能和他信息,帮助财会人员合理地规划和运用资金,以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费用开支,最终提高经济效益的El的。会计管理电算化的主要任务是进行会计预测、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控制和开展会计分析等。

会计决策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高级阶段,它是在会计管理电算化系统提供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的数据和信息,借助于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决策者制定科学的决策方案。例如,生产决策、销售决策和财务决策等。所谓决策支持系统是一种辅助人员进行决策的人机会话系统,它不是代替人决策,而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各类信息,提供相应的科学方法和数学模型,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佳方案,以减少或避免决策失误,降低决策风险。

第四篇: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政策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一是平静的起步发展阶段(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建国初期,新中国对城市进行了新的建设和改造,原有破烂不堪的道路得到了整治,城市开始建立起较为合理的道路骨架系统,在一些重点城市中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条件明显改善。到1957年底,全国城市道路长度和面积分别比1949年增加64%和71%。这一时期,自行车作为城市居民的代步工具得到了迅速发展。而同期,汽车增长比较缓慢,道路容量大于交通量,因而城市交通比较畅通,车速稳定。至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实行严格限制农业人口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限制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交通的发展总体处于一个沉寂时期。

二是充满活力、矛盾初显的交替发展阶段(改革开放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末)。1978年至1995年期间,我国城市化水平约为改革开放以前的3倍,成为新一轮城市道路建设的推动力,而城市交通的发展也为城市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进入80年代后,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足,造成严重的供需失调,各大中城市普遍产生交通问题。求改变交通面貌,不少大城市开始建设环路、大型立交、高架道路、地铁,由于交通需求同样增长迅猛,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仅仅局部、短时间地改善了城市交通。这一时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开始显现,且日益严重,主流交通政策力图通过不断加大交通供给满足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拥堵-修路-再次拥堵-再修路的循环使整个城市陷入了“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的被动局面。

三是矛盾凸显的小汽车交通蓬勃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针对快速发展的小汽车,出于拉动经济发展的目的,大部分城市没有采取严格的限制措施,基本政策导向是鼓励拥有。国家有针对性的取消了各地对小排量汽车的限制措施,通过了汽车购买税收优惠措施等。这些政策没有认识到国内机动车高拥有、高使用的特点,忽视了国内城市进入机动化的前提条件和面临的具体实际,即城镇化和机动化在短时间内的集中发生以及两化的相互强化作用。修建道路、完善设施、严格执法、宣传教育、智能管理等等各种手段纷纷登场,但是,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交通拥堵还是如期而至,迫使城市的节奏放慢,大气污染、噪声污染、视觉污染、空间侵占,市民的工作生活开始受到严重影响。当逐渐认识到交通供给永远无法满足交通需求,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大于交通供给的事实后,国内各大城市开始重新认识城市交通发展政策。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大城市纷纷确立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战略。在公交优先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各大城市先后制定了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其他公共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发展目标日渐明晰。这一阶段,除公交优先政策之外,很多管理者和学者也提出应综合运用结构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结合土地利用的交通引导型城市发展模式,以及多样的交通需求管理等措施。

第五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开始建设阶段,从1980 年代末至1990 年代中期。以上海地铁一号线(21公里)、北京地铁复八线(13.6 公里)、北京地铁一号线改造,广州地铁一号线(18.5公里)建设为标志,我国真正以交通为目的的地铁项目开始建设。随着上海、广州地铁项目的建设,大批城市包括沈阳、天津、南京、重庆、武汉、深圳、成都、青岛等开始上报建设轨道交通项目,纷纷要求国家进行审批。

第二阶段为调整整顿阶段,从1995 年至1998 年。

地铁建设发展迅猛,许多地方不考虑经济的承受能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带有很大盲目性。针对工程造价很高、轨道交通车辆全部引进、大部分设备大量引进、城市地铁每公里造价1 亿美元左右等问题,1995 年国务院办公厅60 号文件通知,除上海地铁二号线项目外,所有地铁项目一律暂停审批,并要求做好发展规划和国产化工作。这期间近3 年国家没有审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1997 年底开始,国家计委研究城市轨道设备国产化实施方案,提出深圳地铁一号线(19.5 公里)、上海明珠线(24.5 公里)、广州地铁二号线(23 公里)作为国产化依托项目,于1998 年批复3 个项目立项,轨道交通项目又开始启动。

第三阶段为蓬勃发展阶段,从1999 年至今。一是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国家从建设资金上给予有力支持;二是通过技术引进,国际先进制造企业同国内企业合作,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备本地化,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造价大大降低。国家先后批准了深圳、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南京、杭州、成都、哈尔滨等10 多个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40 亿元国债资金予以支持,我国轨道交通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的需要,城市及城际轨道交通在未来十几年将处于网络规模扩展,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不断提高装备水平的大发展时期。到2020 年,我国将建成几千公里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系统,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干支衔接、技术装备优良的城际、城市轨道交通网,实现城际客运专线、城市轻轨、城市地铁同铁路客运专线之间的有机衔接,方便旅客换乘,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