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2022-09-11

第一篇: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2018年 中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 专题复习

1.阅读《三人成虎》一文阅,回答后面的问题:

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①,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②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③魏也远于市,议臣者④过于三人,愿⑤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⑥先至。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⑦。

(《韩非子•内储说上》)

【注解】 ①庞恭与太子将质于邯郸: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庞恭:魏国大臣。质:做人质。邯郸:赵国国都,在今河北邯郸市。②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③去:距离。④议臣者:议论我的人。议:议论。这里是非议,说人坏话。臣:庞恭自称。⑤愿:希望。⑥谗言:坏话。⑦竟不得见: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竟:最终。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王信之乎 (

)

②愿王察之

(

)

③庞恭从邯郸反 (

)

④后太子罢质 (

)

⑵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一 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

A.何不试之以足 (《郑人买履》) B.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刻舟求剑》)

C.观之正浓 (《幼时记趣》)

D.故时有物外之趣 (《幼时记趣》) 2.用“/”标 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三 人 言 市 有 虎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⑵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幼时记趣》)

4.成语“三人成虎”就是来源本篇,请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你对这个成语的理解?

第二篇: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中考文言文总复习》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能借助已掌握的文言文基础知识,读懂浅显的课外文言文。 方法与过程:

通过讲解与练习,加深对文言文阅读方法的掌握和理解。

学习重点: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2、能正确地划分朗读节奏。

学习难点:

借助文言文知识,读懂课外文言文。

教学准备:

1、搜集并整理2008-2010年江西省中考文言文试题。

2、搜集初中课本中的通假字、文言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二、 学生分小组讨论:中考文言文考什么?

三、 复习进行中

1、 朗读停顿 ① 师支高招 ② 生练习 ③师小结

2、字词理解

3、句子理解 ①翻译基本原则:

a、字字有着落,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b、做到“信”“达”“雅”

“信”—忠实原文

“达”—畅达明白 “雅”—文辞优美 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方法 ③ 当堂练习

④翻译“六字”决:留、补、删、换、调、选

四、 复习演练战

五、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文言文的两个考点、中考文言文试题确实有难度,我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复习中不放弃、不抛弃,脚踏实地。中考时记住:我易人也易,我比别人不大意,我难人也难,我比别人不畏难。六月的中考舞台,一定有你们精彩的亮相。

第三篇: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成都戴氏教育

初一语文

杨老师

中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梳理文言文考点,理解文言语法现象;

掌握停顿、短句的方法和规律

学会翻译,把握文意。 教学时数:两课时 开篇词:

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外。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本节课,我们就文言文句式、文言文断句、停顿内容做一次复习。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项文言文句式。 ●文言句式理解

一、导入语

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二、课前热身

选出属于被动句的一项。

A.菊,花之隐逸者也

B.士卒多为用者

C.甚矣,汝之不惠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三、知识梳理

根据已学知识回顾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句式特点,并各找一例子。(学生交流,归纳)

1.判断句 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 “……,……也” “……,……者也”

“……者,……”等形式。

如: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③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④菊,花之隐逸者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为”等表示判断。 如: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 梁父即楚将项燕。 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⑤ 非死,则徙尔。

⑥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3)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 例:此人力士。 2.被动句 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 如:①士卒多为用者

②为予群从所得。 (3)没有语言标志,意义上表被动 如:帝感其诚。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通常分为三种情况: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何以战?”“微斯人,吾谁与归?” 成都戴氏教育

初一语文

杨老师

②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忌不自信。”“弗之怠。” ③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何陋之有?” (2)定语后置

①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②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置于句后作补语。如:“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行者休于树”

“徐喷以烟”

“屠惧,投以骨”

(4)主谓倒装 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幸哉,今日也。”

4.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②省略谓语。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省略宾语。 如:“可烧而走(之)也。”

④省略介词宾语。如:“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固定格式

如……何:把……怎么样。如太行王屋何?

以……为:把……当作。 以虫草为林

……孰与……:……与……相比,谁……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得无……乎:怎能不……呢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不亦……乎:不是……吗 不亦乐乎?

四、课堂检测

从下面的语句中找出判断句和被动句。

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③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④屠惧,投以骨

⑤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⑦苛政猛于虎也

⑧见渔人,乃大惊

⑨刿曰:“何以战?”

⑩君将哀而生之乎

●句子停顿和断句

一、导入语

文言断句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对文言句子能够正确地断句,可以看出同学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而考生要了解文言文断句的一般方法。

二、考题呈现

自新少读书,敏慧绝出。古《经》中疑义,群子弟屹屹未有所得,自新随口而应,若素了者。性方简,无文饰。见之者莫不讪笑,目为乡里人。同舍生夜读,倦睡去,自新以灯檠投之油污满几正色切责若老师然。 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断句方略:

读文段,了解文意,分析情节

明确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一般来说中考文言文文体主要是记叙性文段——把握事件梗概、有那些人物等等。

2.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大的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成都戴氏教育

初一语文

杨老师

宋 人 或 得 玉 献 诸 子 罕 子 罕 弗 受 献 玉 者 曰 以 示 玉 人 玉 人 以 为 宝 也 故 敢 献 之 子 罕 曰 我 以 不 贪 为 宝 尔 以 玉 为 宝 若 以 与 我 皆 丧 宝 也 不 若 人 有 其 宝

三、知识梳理 1.抓主干

①在阅读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这些一般是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往往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他们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让学生看下面的例子)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名词为:马、胡、人

而做主语的是“马”和“人”,“胡”只能成为入的宾语。所以正确的断句是: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②动词,在文言文中往往是谓语,也可以根据谓语来判断句子成分,进而好断句。另外,表对话的动词如云、曰、谓、言等,我们可以在它后面直接断句。 2.找虚词

虚词往往有它们固定的作用和位置,也可以做为断句的依据。

①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今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②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③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3.辨句式

古文中有很多特殊句式,也成为我们断句的好帮手。

…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 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还有一些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4.明修辞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对偶、顶针、反复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 。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总结梳理断句注意点:

①通读全句,了解整个句子的大致意思,可按内容或结构为界从中分开。 ②要正确理解词义,注意语序,切记不要仅凭现代汉语的习惯理解文言文。 ③利用多数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句,文言文中使用对比,对偶、排比等修辞的句子,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和结构,可据此推断。

④利用“问”“对”“曰”“云”“道”等表示对话标志的字,推断出对话部分。

⑤利用虚词断句。如“盖”“夫”做发语词,常在句首;介词“于”“以”和连词“而”“则”一般在句子中间;“也”“焉”“矣”“哉”“乎”一般在句子未尾。

四、巩固练习

庞 葱 与 太 子 质 于 邯 郸 谓 魏 王 曰 今 一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否 二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疑 之 矣 三 成都戴氏教育

初一语文

杨老师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 王 曰 寡 人 信 之 矣

答案如下:庞 葱 与 太 子 质 于 邯 郸∕谓 魏 王 曰∕今 一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王 曰∕否∕二 人 言 市 有 虎∕王 信 之 乎∕王 曰∕寡 人 疑 之 矣∕ 三 人 言 市 有 虎∕ 王 信 之 乎∕王 曰∕寡 人 信 之 矣 ●划分句子停顿

一、导入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一个关键,读的内容在近几年考卷中还是有所体现,现就以读的节奏为例谈谈怎样断句,主要指文言文句子内部的停顿

二、尝试练习

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问今是何世

3.夫环而攻之而不胜 4..故君子有不战 5.而乡邻之生日蹙 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7.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8.其一犬坐于前 9.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三、知识梳理

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

②永之人/争/奔走焉。“争”是“奔走”的状语,应该分开读。 ③佳木/秀而繁阴。 ④问/今是何世

⑤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例③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④⑤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2.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 “然”、“则” “然则”、“岂”、“岂若”、“宜”、“诚宜”、 何尝、其等。 关联词:且、虽、因、“惟”、 “故”等。

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成都戴氏教育

初一语文

杨老师

3.“而”字后表示转折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和后边的词语存在修饰关系、顺接关系、并列关系,那么 “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 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余闻而愈悲。

4. 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

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②可/以一战。

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 来”的意思。例③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5.表示方位或时间性的词语后边要加以停顿。“俄而”“未几”“先”“中”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6.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 ②山行/六七里

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②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7.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

①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卢陵是地名,后面应该停顿。 ②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8.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

①余闻之也/久矣。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例①意思是“医生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把这作为功劳 ”,这样,读时就可以分别

把“医之好治不病”和“以为功”读在一起,即“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例②的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成都戴氏教育

初一语文

杨老师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按音节停顿。如: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

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停顿,如上面的两句可读为“几处早莺/争暖树”、“天门中断/楚江开”。

四、课堂训练(考题呈现)

一、(云南省课改题)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齐地方/千里 B、王之蔽/甚矣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二、(济南课改题)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2分)

余 闻 之 也 久。

三、(重庆北碚课改题)下面句子的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B、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C、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D、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四、(邵阳市中考题)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尝求古仁/人之心 D.吾/谁与归 例

五、(重庆中考题)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这里“草木之花”、“出淤泥而不染”、“花之富贵”都是完整的短语,如果读断读碎,让人不知所云,因此这里A、C、D三项为错。

六、(山西课改题).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余幼时/即嗜学 B.益慕圣贤/之道 C.无/鲜肥滋味之享 D.烨然/若神人

小结: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古诗文的朗读停顿知识,并诵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培养提高自己的语感,熟练地处理文言文的朗读停顿。

第四篇: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翻译句子》教案

丹阳六中

刘阳

【教学目标】

掌握翻译的一般目标及翻译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

【教学过程】

一.试题反馈

(2012语文苏南一模真题) 8.(1)既及公而问焉,公变更名氏以绐之,捐家属以委之。(4分)

现场答案: 等到公询问贼人后,公改变名来应对贼人,捐献家人亲属来当礼送给贼人。(0分) 参考答案: 等到找到柳公并且询问他的时候,柳公改变自己的姓名来欺骗贼寇,并且抛弃家人来交付给贼寇。

(2)公顿首流涕,累陈计画。(3分)

现场答案:公点头流泪,积累计算谋划。(0分)

参考答案:柳公磕头流泪,多次向朝廷陈述平定贼寇的计策。

二.总结文言文翻译存在问题:

1.审句不够精细,字字落实不到位。

2.疑难词句推断盲目、随意,语境意识不强。 3.句意表达不够流畅,拗口甚至违背 常理。

三.明确文言文翻译方法 四.强化训练 《李疑尚义》

1.(1)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3分)

参考答案: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存放在他的乡人家里。 (2)(胡)颖常微服行诸营,察众志向, 归必三鼓。(4分)

参考答案:胡颖经常穿着一般人的衣服在各个军营间行走,观察了解士兵的想法和动向,三更时分才回来。 《富郑公神道碑》

2.(1)怙势诬人,冀以自免,宜竟其狱。(4分)

参考答案:(黄德和)倚仗势力诬陷他人,希望用这种办法免除自己的罪过,应该彻查这个案件。 (2)德和竟坐腰斩。(3分) 参考答案:德和最终被判处腰斩。

五、复习小结

文言实词古今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考虑它们在句中的具体意义;注意特殊句式等现象。

第五篇:【二轮复习】专题一:文言文答题技巧复习教案

读懂选文 选文多数是人物传记,所以在阅读的时候注意总结文章涉及到几个人,他们之间什么关系,每个人都做了什么事。如果人物多且关系复杂时,可以单列一个人物关系表。叙事性的文章要顺着原文事件的发展脉络理解。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不受其干扰。参看最后一个文言选择题,对文章进行翻译。有的时候可以跳出文章,按常理推断文章的发展或所讲的道理。 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

(1)介绍人物身世,概述人物性格; (2)讲述具体事例,图解性格特点; (3)直接间接评论,表明作者观点。 答题技巧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若是“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一、文言实词释义题:

正确把握文言文实词含义不仅仅是我们解读文言文内涵的关键,而且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的重点之一。本题往往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做题时要分析字形,辨明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要把对诗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对于这一方面的复习,除了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加大对一些古今通假、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识记之外,还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解题技法。记住: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你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你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文言实词意义推断的基本技巧

1、 据形推断

汉字是表意性质的文字,音、形、义相互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文言文中,形声字、会意字占总数的80%左右,这就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条件。例如2006年山东卷第9题“ 代立践南面”。“践”是形声字,从“足”,应与“踩”“踏”有关,再结合具体语境,可推断是“登上王位”的意思。又如2009年辽宁卷第4题“躬耕以养弟妹”。“躬”也是形声字,从“身”,应与“自身”相关,解释为“亲自”,正确。

2、据音推断

文言文中有一定数量的通假字,在阅读文言文时,当一个字用本音本义讲不通时,我们可以

推断它被借用作同音的另一个字了。例如2007年北京卷第6题“上唱而民和”。“唱”字如果理解为“唱歌”行不行呢?当然不行。因为作者是说:国君有什么举措,百姓就听从。而不是国君在唱歌,所以这个“唱”就应该理解为“倡”,是一种通假现象。又如2009年湖北卷第10题“吐利胀懑,无所不至”。该句的“利”如何理解呢?让我们结合语境来看,上文说,一天之中能病十次,痊愈十次,而本句中“吐”“胀”“懑”都是病状,那么,“利”理解为“利益”“利害”等都讲不通,只能理解为通假现象,解释为“通‘痢’,腹泻”,是正确的。

3、据法推断

“法”就是语法。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既有着传承关系,又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规律来推断词语的正确解释。例如2007年辽宁卷第9题“烛之则狗也”。文言文中名词后面如果接着的是代词“之”,那么该名词要活用为动词。所以,该句中的“烛”理解为“照”是正确出的。又如2009年广东卷第5题“开奇之,曰:‘公辅才也’”。文言文中形容词后面如果有代词“之”,一般来说,那么该形容词要活用为意动词。该句中的“奇”应该理解为“认为„„与众不同”,解释为“奇妙”就错了。

4、据位推断

“位”就是位置。文言文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词,意义上常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而文言中对偶、排比、对举、并列这类结构的句子较多,这都有利于我们对一些词语做出推断。例如2007年重庆卷第8题“始于容隐,成于蒙蔽”。考查对于“容”理解,我们可以利用结构的一致性进行合理的推断。处于同样位置的“蒙”容易理解,是“蒙骗”“欺蒙”之意。“隐”和“蔽”位置相同,意思相近,据此推断,“容”的意思和“蒙”的意思不是相反的,应是相近的,理解为“包庇”是正确的。又如2006年湖南卷第9题“北枕大江,南薄五岭”。我们根据句式的特点也很容易推断出“薄”的意思来。

5、据境推断

“境”就是语境。我们知道,词语的意思与该词语所在的句子的意思密切相关,而上下句之间又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阐释的关系,存在着承接补充暗示等关系。我们可以借助上下文这种语境来推断词义。例如 2009年北京卷第6题“若真鄙儒也”。题面将“鄙”解释为“品德低下”,正确与否,只要结合上下文意思,答案也就不难得出。鲁地两个儒生认为叔孙通是凭着阿谀奉承得到信任和富贵的,就不肯跟着叔孙通;叔孙通则认为二人不懂得时势变化。不难看出,“鄙”不是说二人品行,而是说他们见识浅陋。所以所给的答案是错误的。

6、据想推断

“想”就是联想。我们在做文言文阅读试题时,由于许多词语都是我们在中学阶段学习过的,应该联想到教材中出现的与之同样或类似的词语,做出恰当的推断。例如2007年全国卷二“重荣起于军卒,暴至富贵”和2004年全国卷“岁凶,汝旁诸县多盗”,分别考查“暴”和“凶”。我们就可以联想到所学的与之相关的语句:1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2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这样就很容易做出推断,“暴”是“突然”的意思;“凶”是“荒年”的意思。再如2009年宁夏/海南卷第4题“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和“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分别考查“婴”和“薄”。如果我们对李密的《陈情表》非常

熟悉,就很自然想起“而刘夙婴疾病”“而刘日薄西山”这两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7、据邻推断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前者,意思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对一些词语的意思作出推断。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再如:“今主上幼冲,贼臣虎踞,雄才备用之秋也”中的“冲”较难理解,如果由它的邻居“幼”来帮助的话,就容易多了,可以推断出“冲”是“年幼”的意思。

附:文言实词精讲

(一)一词多义的产生:

① 词的本义。如“(解)狐乃引弓送而射之”(拉开弓)。

② 词的引申义。如“我君景公引领西望”(伸长),成语有“引吭高歌”。 ③ 词的比喻义。如“金城汤池”(比喻牢不可破)。 ④ 词的借代义。如“徒以口舌为劳”(代言辞)。 ⑤ 词的假借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通“擒”)。

(二)古今异义几种情况: ①词义的缩小。如“五谷”中的“谷”指“谷类”,今专指稻谷。 ②词义扩大。如“涉江”中的“江”指长江,今泛指江河。

③词义的转移。如“牺牲玉帛”中的“牺牲”指祭祀中的牛、羊等祭品,今义指献身。 ④词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句中的“卑鄙”指地位低微鄙俗,今义指品质恶劣。

⑤古今同形异义。如“请指示王”句中的“指示”,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指”(指出)和“示”(示意给人看) 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有三种情况: 一是同音通假,如“以”通“已”;

二是双声通假(两个字声母相同),如“胡”通“河”; 三是叠韵通假(两个字韵母相同)如“属”通“嘱”等。

这是古汉语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在课本中常见的通假字表现形式为“×通×”(或“×同×”)。通假字与本字一定是音同或音近的,联系上下文字意思讲不通时,可考虑该字为通假字。值得注意的是,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指定某字为通假字。

(三)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四)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具体而言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的活用。 * 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名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凡谓语前面的名词如果不能看作主语,则这个名词必然用作状语,名词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

2、名词作一般动词

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名词+代词,名词后面如果是代词,往往构成动宾关系,那个句词也就活用为动词(2)名词+名词,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偏正关系,那就要考虑是否主(3)名词+补语,名词前如果没有动词,而后面又是介宾结构,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

(4)副词+名词,名词本来不能前加副词。如果前边是副词,这个名词也就活用为动词。 (5)能愿动词+名词,能愿动词后边一般有动词,组成能愿合成谓语,如果是名词就 (6)所+名词,所字后面一般是动词,如果是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3、名词使动

名词用作使动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4、名词意动

名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必带宾语,且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的人或事物,可翻译“把„„看作”“把„„当作”。

* 动词的活用

1、动词用作名词

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表示与这个动词的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为名词了。例:

2、动词使动

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

3、动词为动

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宾语含有“为它怎么样”的意思。为动用法的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的“为动”关系。

识别一个动词在句中是不是为动用法,主要看这个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为动”关系,为动用法的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服务的性质。 * 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形容词用为名词时,形容词一般出现在句中宾语的位置上,翻译时应该补出中心词,而以形容词为定语。

2、形容词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 数词活用

1、数词用作动词

2、数词用作形容词

3、数词用作名词

二、文言虚词题

1、把这个文言虚词翻译成现代汉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翻译成同一个词。先理解翻译所学课文中的虚词,再比较文段中的虚词。联系文句的整体意义和上下文的意义,注意辨明上下文的关系。借助语句的结构,看两句中该虚词词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判断词义是否相同时可先翻译每组学过句子中的虚词,再将这个意思套到另一句中来推断虚词用法是否相同。

2、具体辨析时,可在了解18个虚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运用虚词用法推断“六看”法:

1、 看语法结构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2、对应位置

3、看特殊标志

4、语气表达

5、看具体语境

6、看句式特点

三、信息筛选题(句式题,古今异义题): 该类题型通常会给出若干句子,要求选出符合题意的一组。做该类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答题技巧】:对句子进行三点审查:一审是直接还是间接;二审对象,看是不是题干中说的人物;三审性质,看是不是题干所说的性质特点。最后用排除法选择。

注意:如果要你分析概括评价文言文的观点态度,必须坚持:⑴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既要注意评价者观点态度的积极意义,又要注意评价者的时代局限性;(2)必须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分析评价,不能无限拔高,也不能有意贬低。(3)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看评价者对 5

人民的态度;看评价者对统治者的态度;看作品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看作品在今天有无现实意义。

四、内容归纳题

该题通常或给出若干事件,要求找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做该类题时可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此类题设错误项时,有一个典型的做法,就是把两件事混在一起,或把属两件事的内容说成是另一件事的内容。温情提示: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注意细节(时间、地点、事件、官职、迁调、人物等)。

五、文言文断句与翻译题

断句类题型:该类题可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利用以下方法:

1.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2.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3.修辞标志法:为使文章达到句式整齐,语气连贯的效果,古人写文章经常运用对偶、排偶、顶真、层递、反复等修辞技巧,如果以此特点为依据,其准确性更高。

4.名物标志法:名词和代词常作主语(句首)和宾语(句尾)来断句。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官等方面的知识。

5.结构标志法:利用固定结构的成对搭配性(见后面常见固定结构)及位置的相对固定性,如有些关联词常常

能承前启后,它们前面一般可断句,如“是故、于是、是以、向使”等。

上一篇:中纪委工作报告精神下一篇:中级职称聘用协议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