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着陆法水平井轨迹控制技术应用及效果

2022-09-11

引言

所谓“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就是将井眼轨迹设计成在A靶点前以合理距离和合理角度处进入油层, 钻穿油层后再上挑, 并根据油层实际顶底垂深、厚度及夹层发育情况对水平段设计进行调整, 使井眼轨迹在油层中合理位置穿行。

一、水平井“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设计

对于W70块薄油藏水平井开发, 钻井过程中能否准确找准目的层是个很大的难题。通过在钻井实践中对经验教训的总结, 逐步摸索出针对薄油藏水平井“安全着陆法”的井眼轨迹技术。水平井“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设计思路是:在入靶点A点前40m~50m处, 设计控制点, 控制点垂深为目的层油中垂深, 井斜角控制在85°左右。若实钻过程中, 油层在控制点之下, 则稳斜进入油层, 钻穿油层后上挑, 入靶;若刚好进入油层, 则增斜入靶;若之前见油层则钻穿油层快速增斜上挑入靶 (如图1) 。

二、水平井“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在薄油藏中的应用

W60-H112是W70断块上实施的一口水平井, 目的层厚度5~8m, 顶底有稳定的大段泥岩, 因周围无直井控制, 最先考虑是在入口A点处先实施导眼钻进, 后来经过精细地质研究和工程论证的基础上, 建议造斜段轨迹弧形设计改用“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 取消了导眼钻进。

W60-H112钻至1435m垂深1344.7m井斜73.3°, 进入油顶, 钻至1464m垂深1352.65m井斜77.52°到油底, 钻至1534m, 垂深1353.44m, 井斜98°, 二次进入油底, 油层显示较好, LWD曲线电阻值高达100欧姆.米左右, 从钻穿油层过程来看, 油层中上部为细砂岩, 分选性较好, 下部为粗砂砾岩, 次棱角状。钻至1550m, 垂深1351.48m, 井斜96.41°, 遇到夹层 (进入夹层底) , 钻至1583m, 垂深1348.82m, 井斜91.45°, 出夹层, 夹层为灰色泥岩, 质纯。电测对比至1500m, 决定按照垂深1348m钻进, B点调至1352m, 钻进至1818m, 垂深1352.74m, 井斜85.1°, 完成该次钻井工作。根据油层落实情况, 最后做了地质更改与工程设计后, 填井至1314.43m, 钻塞至1330m。从1340m侧钻出老井眼, 开始打造斜段。钻至1510m, 垂深1348.38m, 井斜87.36°, 准确入A靶点, 油层显示非常好, 根据上次井眼钻遇情况, 为了绕开夹层, 按照1348m水平钻进, 最终钻至1818m, 垂深1351.18m, 井斜78°完钻。在整个水平段钻井过程中, LWD曲线稳定, 阻值100欧姆.米左右, 岩屑显示较好, 为油浸至油斑细纱岩, 水平段长308m, 油层钻遇率100%。

利用水平井“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技术, 成功地实现了对W70块S1+2薄油层的开发, 共完钻13口水平井, 平均油层钻遇率89.3%。

“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在应用时主要有以下四个显著优点:一是:避免了回填侧钻的复杂工序, 缩短了施工时间, 节约了钻井成本;二是:为油层垂深预测误差留有调整余地, 避免因油层提前和滞后造成的脱靶;三是:钻穿油层, 可确定油层的实际顶底深度、厚度和内部夹层发育状况, 以调整水平段设计;四是:通过记录油层顶底层和内部夹层岩性、电性、含油性特征, 指导水平段轨迹调整。

水平井“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在使用时要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水平井开采目的油层应为薄油层, 垂直厚度小于8m;二是:储层为纯油层, 无底水, 油层下部有一定厚度的稳定泥岩隔层;三是:靶前位移大于260m;四是:油层预测垂深误差小于5m。

结论

水平井“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技术是对于薄油藏钻进技术的成功改进, 有效的避免了因地震、电测资料、钻具工具丈量所导致的深度误差, 大大提高油藏钻遇率。水平井“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调整可能起到类似导眼井作用, 缩短施工时间, 降低钻井成本, 更经济、更合理、更科学地实现对薄油藏的水平井钻进, 可以推广到其它类似油藏的钻井过程中。

摘要:W70块S1+2水平井开发过程中, 针对油藏薄, 通过采用“安全着陆法”井眼轨迹控制技术, 大大提高了油藏钻遇率, 缩短了钻井周期, 节约钻井成本, 收到了很好的实施效果。

关键词:薄油藏,安全着陆法,轨迹控制,水平井

参考文献

[1] 万仁溥.水平井开采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 唐亮.运用水平井技术开发洼70块薄层超稠油油藏[J].内蒙古化工.2012.

上一篇:浅谈电大远程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下一篇:新疆花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