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高考满分作文

2022-08-19

第一篇:历年中高考满分作文

北京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一个热心慈善的富翁,向三个贫困家庭提出捐助,却收到迥然不同的答复。

一家拒绝,以为是施舍——这是戒。

一家犹豫,声明要偿还——这是虑。

一家欣然,感激地接受——这是善。

面对他人的善心与善举,我们理所应当以善回应,在这一来一往中,爱在传递,善在弘扬。

戒者,乃戒心、戒备,实在要不得。就好比在凛冽的寒风中饥寒交迫的时候,突然有人端来一笼热腾腾的包子,你却嗤之以鼻,眉眼高扬,啐了一口唾沫,拂袖而去,这该是多么让人心寒!比起施舍,我们更应说是帮忙与互助,没有富人与穷人间的高低不等,将彼此联系的应该是共同进步,谋求大众幸福的温暖纽带。若存戒备,则是筑起冷酷高墙,密不透风,爱也无从渗入。

虑者,乃忧虑、焦虑,也非为上策。虑者将他人轻松的好意化为了自己肩上无形的千斤重担,他们明白接受应当回报,却并未透彻领悟这回报的内涵。他们将目光聚集在所接受的善款上,思量着自己日后是否有能力负担起这重债,殊不知若是把接受的善心融入生活,发散出去,尽己所能点亮那些更需要光明的人们的心房,那该是最好的回报。所谓虑,也是多虑了。

善者,受于外物,发于内心。接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学会感激,点亮自己的心。在危难关头,适时抓住别人伸出的援手,也不仅仅是接受,更需要内心的空旷与澄明。倘若如戒者一样的拒绝,那么日后的生活该还是在温饱线上挣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给予,闭塞的心又还容得下多少爱的填充?倘若如虑者一样的多虑,那么日后的生活该是被精神与物质上的双重压力压垮了腰,接受而只念偿还,不知更大范围地传播开去,爱心也是要枯萎在手心里。

惟有善者,不设无味戒备,不思多余念想,懂得接受,也该是会乐于分享。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话并不只在施予者,在受予者身上同样适用。接受,并感恩,让光明传递,照亮自己,温暖他人,点亮万家灯火。

【点评】

这篇考场作文当得起“文质彬彬”四字。

内容上写的是对三个家庭的评议。要评议就要表态,要表态就要言说理由。这很考功夫,思想深不深刻就在这理由上。面对富翁真诚的捐助,眼前贫困的家庭该不该接受呢?作者认为要看是否有利于善的传递,爱的弘扬。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理由,很见思想。

今年还是材料作文,材料是故事性的,考生可因事议论,写成类似于时评的文章。材料反映的又是三个家庭对捐助的态度,也可以说材料是观点(态度)型的。面对几个观点(态度),可以比较一番,论说孰高孰低。对观点型材料,这种写法可确保立意不会偏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不过评判别人的观点妥否需用同一个衡量尺度,而且这个尺度属正面价值体系,如是否有利于爱心传播等。此乃关键所在。此文是这个方面的典范。质已胜。

文也胜。语言准确、简洁而又冷静,行文中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分析温婉而到位,毫不强加于人而又让人信服。当然也有问题,最刺眼的是把“无味”笔误为“无谓”,但这些不过是白璧之微瑕。对考场作文谁又能吹毛求疵呢。

值得肯定的当然不止这些,如篇章结构就值得读者去体味,此不再赘言。

总之,这是一篇具有示范意义的考场作文,无论是审题立意还是语言、结构等都有可资借鉴的地方。

第二篇:历年高考满分优秀作文(三)

2012新课标满分作文: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有人说,谈善容易行善难,我不赞同。善是生活中的一种美好形态,不分大小,也不分时间与空间,更不分对象,我们随手就可以为之。善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容易忽视,我们要学会时刻在生活中行善。俗话说“善有善报”,有善就会有回报,但我们行善不是为了刻意追求回报,而是为了人生中的那一份豁达,那一份快乐。

勿以善小而不为,事无巨细,再小它也是个事儿,凡存在就有理由,就如一颗小滴水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我们身边那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都可以成就一个又一个的善举,而这些小小的善举,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快乐了自己。小事虽很平凡,但小事上体现出来的善心却是伟大的,像网络上的微博传递爱心,只需点击鼠标,尽微薄之力就可以传达出一份爱心,就有可能帮到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那样我们就会感到喜悦,这是一种内心的升华。这就有如赠人一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带来的温馨都会在赠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腾、弥漫、覆盖,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这样。

生活中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事,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索取。如果只想着收获,那便会失去很多快乐,无论在任何事情上,我们应该多一点无畏的付出,要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无论回报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就像船主与油漆工的故事,油漆工无意之间的一个小小的善举,却拯救了一个宝贵的生命,最后,他不仅得到了助人的快乐,还意外地收获了钱财,有形与无形的回报都随之而来,这些都不是刻意为之的。

还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见东西,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开灯这件小事,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纯洁的心灵,小小的善举,举手之劳,并不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却能换来很多美好。学会为社会做点事,为他人做点事,为自己做点事,美好的生活是在大家的点点滴滴中创造的,是会在持之以恒中得到延伸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世界充满爱时,那我们每一个人也都会得到幸福的分享。

新课标高考满分作文:细节决定成败

每个人,做每件事,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一个细节的问题,细节处理得好,往往可能事半功倍,反之,不但事情难圆满,而且还可能前功尽弃,甚至后果很严重。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显然就给我们这样的启示。试想,如果不是漆工平时很有责任心,重视每个细节上的问题,船主们的孩子驾船出海,还能如此轻易地平安归来吗?又或者是,倘若船主重视细节的问题,及时交代漆工把船上的漏洞给补了,还用得着担心孩子们的出海安全吗?

有一次,美国唱片业协会CEO希拉里,罗森亲眼目睹了乔布斯与工程师讨论用户界面设计的情形。当时,乔布斯和工程师坐在电脑前,为了一个设计上的问题争执不下。罗森发现,乔布斯与工程师所关注的,不过是在幕上一块大约只有一张便条大小的区域里,如何排放3个单词的问题,乔布斯如此关注细节让罗森惊叹不已,而他天才、奇迹般的成功,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不啻是关键的一大秘诀。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单位及至国家,细节的重要性几乎无处、无时不显现在我们面前。有的家庭因为平时没有能够处理好一些细节上的问题,结果矛盾、积怨日益加深,最终甚至分道扬镳;有的工程、项目,因为不注重细节上的严谨,留下安全隐患,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去年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揪紧了国人的心,几十个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教训中,同样有个细节的问题。相关部门公布的动车事故报告中指出,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致使其上道使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大重要诱因。假如铁道部不是像那个船主那么“

粗心”,假如具体施工建设者能够像那位漆工一样,发现某些细节上的问题,能够主动、及时、“顺便”把漏洞补上,难道不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吗?!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动车事故血的教训,以及我们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实都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无论是在学习、生活还是工作中,也无论是在日常管理或者履行职责过程中,都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做粗心、不拘小节的糊涂船主,要做重视细节、负责任的漆工。

新课标卷满分作文:民族的脊梁

我们读到了一个平凡的故事,再次感受到了伟大来自平凡。

一位漆工做了一件好事:在一次为人漆船的过程中,不声不响地将船上漏洞补好了。而这一平凡的举动,最终却救了几个年轻人的生命。

这样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当“最美司机”吴斌的事迹震撼杭城、感动中国的时候,他的姐姐说了这样一段话:吴斌一生很平凡,他只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让人们记住了他。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让我们领悟到深刻的人生道理。

首先,莫以善小而不为。漆工是在做生意。从一般意义上讲,船主委托漆船,我保质保量,按时漆好,就完成了任务。船上的漏洞是在漆船的过程中发现的,并不在交易合约内。漆工悄悄把它补好,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次,责任比金钱更重要。漆工进行的是有偿服务。发现漏洞,补没问题,提出加钱也顺理成章。但漆工想到的不是金钱,而是社会责任。修复船的隐患同样是他的职责。

漆工的行为让我们肃然起敬。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孩子们平安归来,心头阴霾烟消云散。送一大笔钱表达感激之情是船主最原始也是最真诚的方法。漆工却用两句平淡的话婉言谢绝:“工钱已经给过了”,船的漏洞“那是顺便补的。”

两句平淡的话,揭示了漆工在平时的工作中,一贯低调助人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不计报酬,视信誉、责任为生命,高大形象跃然纸上。

船主与漆工的故事,也深刻批判了金钱至上主义。救人生命,拒收一大笔钱,可见漆工的义利观符合当今时代精神,对金钱拜物教是有力鞭挞。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船主与漆工的故事告诉我们,今天社会真正富有的人,不是富可敌国的富豪,不是沟壑难填的贪官,不是只会数钱的富二代,而是漆工。正是千千万万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漆工”,成就了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北大资源研修学院

第三篇:历年高考文言、古诗体满分作文汇编

1.2001年:《赤兔之死》

作者: 蒋昕捷

江苏南京13中理科班,因满分文言作文《赤兔之死》,被南京师范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破格录取。这是近年来第一个获得高考作文满分的人,他作文的文言写法倍受瞩目。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作《龟虽寿》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心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乎?”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之。

【简评】此篇是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的临场作文,作者为南京考生。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二是立意高远。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得分:60分。

2.2003年:《转折》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北京)----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作者:耿亮

北京101中学理科实验班高三(一)班 ,他在总分为750分的考试中,最终获得670分,被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系录取,实现了他“上清华工科”的梦想。

尝闻一说曰: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日猎于苍野之间。岁逢大旱,草木尽枯,獐兔竞死,群隼枵腹。或搏苍穹,徙鸿蒙,求索于重峦之巅;或敛翅羽,扑尘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

余闻此而有言曰:大旱之岁,乃隼族转折之秋也。逢此时,志不同则前途殊也。归属若何,唯志所谋。

夫天地万物,转折之奥非仅此一案,广袤乾坤,何处不有。君曾见清泉流塞于大石者乎?此泉之转也。择退者,蔽于石阴,遁于林洼,而不名于世,久之腐臭;择进者,遇阻无畏,旋而复击百万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君亦见清风之阻于绝壁者乎?此风之转也。择趋避者,散于群峦外,须臾而无形,顷刻而泯灭;择挺进者,继往削磨千亿载,乃得赤漠飞沙之掩白日。然则物之形貌,每决于何择于转折也。

而青史之上,举大业者亦莫不有择于转折也。百里奚之举,孙叔敖之仕,皆自其不辍于逆境之苦。而史迁之心,笃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馁,于大辱之重折下毅然择生,终有绝唱之史、无韵之骚,令后世文客抚卷喟叹。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尽报国之忠,剑指中原,不胜不休。虽夭大计于街亭,义不择退,再四出师,终塑尽瘁之名,而得千古慨叹。

由此观之,转折者,多为困阻也。唯怀大志不言败者,可转而为人杰。其逢小挫辄逡巡而返者,茫茫千载之间不可计数,而留其名者未之有也! 乃知骅骝骋于浩野,必有跌扑尘泥者,择偃志者死,择奋起者得利足;猿猱攀于绝壁,必有失手折臂者,择灰心者亡,择拼搏者得神技。人必有踬踣于疾风骤雨者,择苟安者寻一穴而居,闭塞而昧昧一生;择傲立者跋淖而行,待霁虹如画,而后登坦途,沐清风。不为斗米折腰,陶潜择归隐,弃荣华,于是《归去来兮》传诵千古;临刀戟而不屈,文天祥择死国,弃官爵,乃有灼目丹心永耀汗青。

余由是叹曰:适转折之地,择何方而往,人各有愿,未可强加;然播义于四海,流芳于后世,则非不畏困险、笃志愤发者莫属也!

【点评】从具体内容和写作技巧来说,本文可谓引用传说,开篇不凡;以“志”立论,意义深远;纵横捭阖,开掘非浅;巧妙收束,题旨毕见。“文言是我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古代人怀着敬仰的回顾,是对他们精神的继承。”本文作者——北京考生耿亮如是说。学理科的又有如此之志趣,“全才”乎?“怪才”乎?

3. 2003年:《吊屈原赋》

作者:不详,2003年陕西考生。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容,被君王黜免,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有日月齐辉之才,一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之草草行事也。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戮于伶人之手,其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丝竹乐之,财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人情有远近.而缘有亲疏,而公理无远近,正道无偏邪,君于九天之上,可忆及昔日否,子兰之流,力劝怀王之秦求和,终使怀王之魂留他乡,子兰岂不为楚王之亲近哉,有骨肉之亲,却不能远谋,有远谋之臣,未有骨肉之亲,情理相较,于情于理,竞何如哉,怀王屈理从情,终至斯地,虽有天地为其悲惜,然流留笑柄子青史矣。

君沉汩罗,去今两干余载矣,夫两千余载之中,屈理而从情者,不可尽数,今日光华闪耀大地,然此事仍无有断绝之时,余作此文,毕汝可知,展汝之盛德,示汝之才华,以警戒世人,使其屈情从理,如此,则官不贪,如此,则民不奸,如此则百姓直田享用不尽矣。

怀王于冥冥之中,定当后悔不迭,特以为情乃理之末,而理为情之始也,理从情而家不立,则国不治,则天下难平,情从理,则行路之人,可为骨肉之亲,邂逅之人,可助成大事,岂不如此哉?

【点评】立意切题,分析政治与感情的关系精辟;全篇用文言文写就,且文笔流畅,标点准确,显示出雄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熟悉中国历史,把古代人物与现代人物结合起来对比,提升了主题;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自然结合进文章,生动感人,乃历年来很好的文章。《史记》里,司马迁为屈原和贾谊合写一传,可见这两位历史人物相似之处颇多,此文作者即以“贾公”开头,贴切而自然;而“我”的作赋,则顺理成章。主体部分紧紧围绕“以感情亲疏作为用人的标准,必将造成历史悲剧”这一中心,纵论历史,深入剖析,很具说服力。娴熟的文言笔法,读来韵味十足。文中可见《屈原列传》《谏太宗十思疏》《伶官传序》等课文的影子,足见考生对语文课本是熟悉的,文言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运用灵活,相关历史知识掌握也很不错。从对“赋”这种文体的要求来说,且不说汉赋,就是唐宋的赋,句式和声韵都应该“合律”——即多用骈句并讲究平仄。而这首赋在形式上还不大像,因为作赋太难,考生在考场上能作到这个程度就难能可贵了。不过后来者的借鉴宜审慎一些。

4、2004年:《戍妇歌》

作者:不详

作者自述:这是2004年高考全国卷Ⅱ的考试作文,作文要求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我在贵州省织金县参加了这一届的高考,以这篇“古诗体”的诗歌《戍妇歌》获得满分。本人从小就对旧体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以来坚持学习并且尝试着进行创作,至今写过百余首不同体裁、风格的旧体诗词作品。鉴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且希冀与志同道合的人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在此,谨把这首有幸获得高考满分的“古诗体”作品《戍妇歌》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注:这首《戍妇歌》采用了五言古诗的风格,类似于《孔雀东南飞》的叙事形式,以一个丈夫被征召从军的“戍妇”的口吻,讲述了一段被封建战争摧残的爱情悲剧。女主人公“戍妇”与丈夫从小青梅竹马,结为连理之后夫妻更是恩爱甚笃,然而好景不长,无情的战火打破了家庭幸福与宁静,丈夫被朝廷的“一纸诏书”征召从军,从此“一去无消息”,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苦在十三年的守候中被不断放大。全诗通过对戍妇形象的塑造和戍妇对丈夫思念的描写,控诉了封建战争对平民百姓的摧残,讴歌了戍妇坚贞不渝的爱情。全诗共154句,770余字。)

妾对隆中坐,思君盼归颜。唧唧槐上雀,飞上五铢钱。 深秋十三载,经冬夏历年。年年望乡关,日暮孤棹边。 坞城埋青草,青冢塞上寒。自幼同连理,两小无猜疑。 青梅傍竹植,竹马两相依。① 山西共植树,山东采菊归。 郎言不效古,但此常年期。至今东篱下,人面对菊花。

菊花犹未改,陶潜归何处。② 十六入君门,妾自君家人。 朝耕南山陲,夜伴读书声。不求官侯达,不求门楣盈。 只愿长此往,携手不分离。自为君家妇,出入守门庭。 为晓三重制,度化四德遗。居家理机务,出家念家居。 尊贵亦尊贵,贫贱不能移。君夸妇贤德,虽苦亦有余。 只求家和气,上下无相欺。③ 草堂三秋叶,深阁四时春。 皇庭一纸书,征戍到梓门。门前凄凄草,门外犬吠声。 官吏苦无何,老母跪致词:“家中无男子,独此不幸人。

若为从戍去,一去无消息”④ 官吏苦无何,贱妾前致词。 妾至夫君前,临未无呜咽:“君妇自此别,相期更何年。 临别无甚言,数语君须记。一言征戍苦,朝晚自相顾。 无妾侍君身,衣食亦间疏。二言塞上寒,不似在家园。 行军车马后,烟火戍城前。三言男儿坚,勿以家为念。 男儿须自强,效古作前贤。自此别离后,天海各一边。 天海虽相距,亦有心相连。何年秋雁过,足雁系平安。⑤ 君行复迟迟,妾怀惟君知。三步一回首,步步歩相思。⑥ 行行复顿足,顿足复行行。疾趋至君前,凝噎已无音。⑦ 执手看泪眼,一语谓夫君:“愿做湘神女,伴君塞上征”⑧ 日暮鸣鸦晚,人归颐草深。自此一别后,音书无通往。 妾在岭南住,年年登高处。望穿湘江水,望断岭南路。 杂草蓬丛生,荒骨遗野路。君戍守边疆,夜夜尽望乡。 一声茄笛怨,痛断几人肠。夫君愁肠断,妾亦断愁肠。 此时南山下,处处遍菊花。花开人不在,花萎人自伤。 对话人憔悴,对人花凄凉。人花两相映,迷惘共彷徨。 一载盼君归,对镜容颜失。鸾凤已飞去,空留题镜诗。⑨ 二载盼君归,旦暮念君痴。独坐楼台夜,黎衣俱已湿。 三载盼君归,妆临泪又垂。 湘妃竹下逸,断肠花上飞。⑩ 四载盼君归,两鬓渐依稀。依稀鬓发里,依稀阑梦中。 五载盼君归,西山横翠微。本是妾妇泪,洗却山色嵬。 六载盼君归,燕雀也无声。冥冥枝上雀,黯黯隔年期。 七载盼君归,流水更无音。无情悲花落,多情度伤悲。 别来十三载,载载念君归。雁落添残影,水流著江清。 人归人散后,月下月痕深。与君歌戍妇,凭古可堪今。 一曲歌未尽,自看古今人。

注释:

①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②典出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③“无”通“勿”,不要、别的意思。 ④南朝齐宝月《估客乐》诗之二:“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⑤苏武牧羊,十九载,后系书与雁足,汉人见之,乃迎返。见《汉书·李广苏建传》。 ⑥前两个“步”字作名词,意“脚步”;第三个“步”字作动词,意“生,出”。 ⑦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⑧宋玉《高唐赋》: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有云气变化无穷。玉谓此气为朝云,并对王说,过去先王曾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自称是巫山之女,愿侍王枕席,王因幸之。巫山之女临去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⑨传楚王得一明镜,纹有鸾凤,一日凤离镜飞升,绕梁三日而去。李商隐《鸾凤》:“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鸾镜:装饰有鸾鸟图案的铜镜。鸾鸟是古代传说的神鸟。据《异苑》载“鸾睹镜中影则悲。”后人在诗中多以鸾镜表示临镜而生悲。 ⑩湘妃竹:即斑竹,亦称“泪竹”,竿部生黑色斑点。这种竹子生长在湖南九嶷山中。《阵物志》:“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

断肠花:花名,其上多红色血斑,相传昔有一妇人,怀人不见,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名曰断肠花。李白《古风》之十八:“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6、2005年:《永远的谭嗣同》

作文题目及要求:2005年高考全国卷III语文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作文题为: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作文(体裁不限) 。

据成都晚报报导,四川省今年高考中文科作文中,首次出现诗歌体作文满分。这首诗以「永远的谭嗣同」为题,颂扬晚清戊戍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舍生取义,唤醒国人的一段悲壮历史,作者虽然只是高中生,但熟稔中国近代史,加上驾驭文字的能力,获得阅卷老师肯定。全文如下:

永远的谭嗣同

作者:不详,2005年四川考生。

一百年前,谭嗣同为变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沧海浮生、岁月如潮,谭嗣同永在时间里轮回,吾国吾民永远铭记。

春风无色黯河山,东航不敢望马关。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鸟。

国破方知人种贱,马关条约不忍看。连年战乱烽火寒,三军挥泪洒台湾。

青山幽径横尸骨,驿路桥边闻鬼哭。百年风雨血倒流,青山白骨无人收。

金銮殿内郁苍苍,君臣相顾泪沾裳。何处犹唱后庭曲,一曲悲歌诉兴亡。

亡国条约亡国恨,何堪此时亡国声。回首故国与山川,满目苍夷有谁怜?

南海举子万言书,石破天惊动地文。陈述维新与变法,雪雨纷纷绕宫门。

巨风吹浪紫焰开,雷霆波涌向天拍。皇都少年与袖斗,唤得日月不沉沦。

提倡西学废科举,西宫太后泪如雨。祖宗之法不能变,亡国不能亡祖先。

君王一去入瀛台,风卷落花扫芳尘。道是天公感秋色,染得晴空透碧红。

嗣同今年三十余,从此不见结发妻。国之昌盛需流血,流血请从嗣同始。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刑场吟哦万人惊,三十三年化碧土。黄河呜咽向天注,抽刀一断断红尘。

可怜闺妻守空房,夜闻黄梅雨敲窗。花冠不整小窗开,疑是君郎化蝶来。

但见池塘淡淡风,烟柳何处觅郎踪。小径一片残花色,不是花红是血红。

却把相思入哀筝,怨曲重招断头魂。曲中有恨细细思,君在黄泉可闻知?

纤指玉手十三弦,破镜分飞幽恨传。贱妾独剪巴山雨,暮雨朝云血杜鹃。

恍然湖上有归船,一帘幽梦半湖萍。闻君江上和琴声,翻作蝴蝶浇风铃。

朱弦琴声九天来,风吹庭竹蒙玉尘。阴阳相隔分歧路,和妻浅唱回五声。

曲终人散魂已远,画船东去橹声迟。攀折柳条题血书,随江悠悠随君王。

“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

【点评】借谭嗣同还魂,树一有血有肉有情有爱之人,铮铮铁骨与柔情似水,真英雄耳。其妻曰:“前尘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层灰。来世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水”意思就是:今生把你遗忘,来世再续前缘。谭嗣同为英雄被铭记,被妻忍痛忘记今生之情,其实,两者一样刻骨铭心。)

点评:

爱与恨的交织,情与理的交融,忘记与铭记的沉思,组成了这一曲英雄的悲情交响乐,弹奏出这一阙惊天地、泣鬼神的考场绝唱。谭嗣同,这位在几千年封建王朝即将土崩瓦解、灰飞烟灭的前夕,提倡“革去故,鼎取新”,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奔走呼号、英勇献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中华民族永远的英雄,与小作者亲切接触,亲密相拥。作者机智地将彩笔一挥,就成就了一篇令人拍案叫绝的考场佳作。

佩服作者的真情,他将谭嗣同的一腔爱国情,一腔爱家意渲染得令人落泪;佩服作者的深厚文学功底,他化诗用典,巧用修辞,不但使诗歌音韵铿锵,雍容华贵,而且使诗歌极有历史厚重感,极富文学的底蕴。诗前小序,高度概括,巧妙入题;诗末后记,巧扣话题,凸现主旨,使诗歌首尾圆合,浑然一体。(唐仕伦郑兴利)

(此文为2005年一篇四川高考满分作文,被周海洋借鉴了的,并称之为“超级牛”满分作文

7.2006年:《珍珑》

作者:不详,2006年福建考生。

古有善弈者,居山林中,生平于战,未尝败绩。世人疑为神也,诣之者甚蕃。然其居无定所,人寻而不得,皆郁郁而反。脾性怪异,不喜人众,好冷清,一入棋,则物我皆忘。年过半百,不欲默默无闻于后世,遂穷毕生心血,布一残局,望后人破之。局成之日,呕血而亡,双目凹陷,发尽白矣。千载百岁后,境随时迁,局已失传,世人寻之,均不得。

时至乾隆十二年秋,局乍现于清觉寺。帝弘历好弈,闻之,欣然前往。清觉寺建于孤峰之巅,终年积雪,鸟兽不至。帝叹曰:“地势且险如此,则复棋局耶?”全寺上下,陈设简陋,人止一老僧而已。僧引帝至局前,见局虽古而不污,莹白光亮。帝执白,僧执黑,局开矣。

帝见局中白子似通未通,似死非死,甚怪。思忖良久,落子于“去”位七九路。僧赞曰:“吾皇不争小而争大,不落‘上’位落‘去’位,智也!”遂以黑子应之。帝落子于“去”位八八路,笑曰:“朕君临天下,岂为锱铢必较之人?”僧应黑子,曰:“请恕老僧之韪,吾皇可谓之‘智’者,而不可谓之‘慧’也。”帝曰:“何也?”对曰:“佛祖之修证法门为‘戒、定、慧’,《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而定,因定发慧。’吾皇之棋,张扬有余而收敛不足,此无‘戒’也。既无‘戒’,何来‘定’,何来‘慧’?”帝不语,颇不以为然,落子“去”位七六路。如此十余回合,“去”位白子尽死矣。僧曰:“《法句经》云:‘胜者生怨,负者自鄙,去胜负心,无诤自安。’吾皇以为如何?”帝曰:“喏。”

帝低首苦思,反击‘平’位七三路。僧赞曰:“不入旁门,直攻要害,妙!”遂应黑子,以攻势化攻势。良久,帝不落子,僧问曰:“吾皇何故踌躇?”帝曰:“若攻,则七三路白子必死;若保,则失先手。是故踌躇。”僧曰:“何不弃此子?”对曰:“此子乃进攻关键,弃之,则攻势不存。”思忖再三,落子七四路,保子。然帝先手已失,止十余回合,‘平’位白亦尽死矣。僧曰:“经中有云:‘或有来求手足耳鼻,头目肉血,骨髓身分,菩萨摩诃萨见来求者,悉能一切欢喜施与。’此大善也!白子只求自保,此无‘善’。无‘善’,焉能胜?”帝弃子认输。僧曰:“吾皇非破此局之人。”帝问:“然则何人可破此局?”僧不答,反问曰:“‘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为人生八苦。吾皇以为,何为最苦?”帝曰:“求不得。”僧笑曰:“八苦之源,皆为人也。人有欲,则有苦;人无欲,则无功。世人求有功亦求无苦,均不得,诚不知其无‘空’也。所谓‘空’者,心中之空,人中之空,世中之空,无张无敛是为空,无胜无负亦是为空。留空于心,则明得失;留空于人,则无胜败;留空于世,则无苦有功皆可并存也。破此局之道,盖留‘空’耳!”

帝默然,有所悟。遂回宫,下旨拨款修寺。然峰巅已空,止余白雪。人寻寺,皆不得。

【点评】这是一篇颇具才情的,用《桃花源记》的手法,用文言文作叙事载体,诠释话题“留一点空白”的考场佳作。作者一挥而就,写得精警深刻,文采斐然。不用说,这是一个爱读书,爱思考,具有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古文功底和扎实的写作功夫的考生。作者将历史知识、围棋战法、佛教思想、哲理思考、辩论技艺巧妙地融于一炉,使自己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作者在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题旨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乾隆皇帝弘历与一深居山林的善弈者的一场对弈的故事。可谓是细腻入微,绘声绘色。那流畅精练的文言语言、充满刀光剑影的弈棋场面、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精彩的人物对话、栩栩入生的人物形象、别致深刻的人生哲理,使得文章如鹤立鸡群,脱颖而出。

8.2007年:《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乐语文赋

作者:傅 亘,2007年江西考生。

挈竹榼以逸致兮,披鹤氅而登台。揽清风以盈袖兮,乐语文而开怀。

乐语文也,胜景每览,好怀常开。

若夫春也,初雷数声,残冰几块;近郊紫红,远山青黛;飞絮竞逐,游丝相赛;粉蝶恋花,黄蛱绕菜;帘外燕舞堪怜,柳底莺穿可爱;鸟鸣春眠不觉,花落未扫犹在。

夏也,朝雨迷蒙,暮云叆叇;叶浮飘萍,波翻细麦;浅涧水灵,深林天籁;东海涛惊,北泽浪骇;芰荷覆水景致,牛鹭留人风采;西园草盛径迷,南岭藤多路窄。

秋也,落日榴赤,流云梨白;薄雾可织,明霞堪裁;山前秋草,庭下凉槐;静菊独傲,过雁相排;丹枫烂漫之极,白鹤野闲之太;碧落爽朗无云,银河澄莹如带。

冬也,巷陌流光,亭榭溢彩;苏幕密遮,红樱轻摆;寒烛影煌,暖日杳霭;丝竹冬丁,舟桡欸乃;翠竹环绕地阁,腊梅暗发山脉;凉风遍地骤驰,瑞雪漫天扑盖。

语文者,信有醉人之姿,更有养人之态。

语文者,如桑前之所,泉后之宅;高朋座满,雅客常来;美韵众和,佳酿频酾;歌阑箸落,宴罢冠歪。

语文者,如同窗旧交,忘机少艾;垂虹胸襟,捉月气概;可与登楚岫,渡秦淮,游阆苑,醉蓬莱,攀绝壁之青松,抚穷乡之古柏;指杏酒以约沽,临陂路而议买。

语文者,如绮阁绿眉,雕楼青睐,雾寰杏眼,云鬓桃腮;可与之泛舟江南,系马河外;尽历三湘,遍游九派;高歌土家,低吟苗寨,品笛中原,吹笳边塞。

无语文也,则竞夜无眠,终宵多。

苔痕侵壁隐忧,蛛网挂檐叵耐,尽怀低落之情,更无高驰之态,若抑郁于前失,如唏嘘于新败,顾瘦影以自怜,遣愁怀而无赖。以至伤途穷而路末,怨时蹇而命乖,向墙隅以流涕,闻画角而生哀。

嗟乎!草木一秋,人生几载?每登高临远,观云望海,必曰:“不登象牙之塔,何爱鸡肋之才?不付此生语文,何惜数尺病骸?”

故出师访友,夜坐书斋;遗策常求,古书每猜;阅文沉醉,读诗尽呆;眼涩流血,骨瘦如柴;朝兢夕惕未休,口诵心惟不怠。

语文者,洵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遣怀,语文者,洵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开怀。

【点评】本文以赋名篇,竭尽铺排之能事,写尽语文的千姿百态,又用对比手法,说明有无语文对人精神的价值所在,也道尽学习语文的艰辛和追求的苦况。最后归结到语文“洵(实在)为一泓清泉”,有可逸致可开怀的功能。全篇对仗工整,一韵到底。虽多有借鉴,但作者本人加工推敲的痕迹明显。作者古文功底丰厚,用词造句老练,辞赋文体格式相当熟练,四六句式运用自如,一些生僻古雅的词藻也屡现笔端。虽个别地方有以辞害意之嫌,如“青睐”一词似有不当,但一个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如此之热爱和积累,绝对不可小觑。

9.2007年:《智士程济小传》

作者:不详,2007年成都考生。

程济,陕西朝邑人,少与同窗高翔言志,翔言:“愿为忠臣。”济曰:“愿为智士。”建文初,济出仕,上本言燕王有反意,人皆不信。明年果反,人皆信服。建文特升为翰林院编修。北兵素悍,南兵节节败退。

建文四年六月,京城破,帝欲自尽,济劝之,乃削发为僧,济扮作道士,由宫中秘道出。二人乃以师徒称之。燕王入城,召素有名望者草诏以服众,时高翔在京任监察御史,与方孝孺同被召,二人严词以拒,王怒杀之,诛其亲族。而名士重臣,如状元胡广,学士解缙,编修杨荣、杨溥等,皆降之。济闻之,叹曰:“高君果遂生平之志。”燕王百计寻帝,二人乃往云南投西平侯沐晟。

至云南,幸沐晟忠义,藏二人于隐蔽处。后沐晟卒,帝问济:“沐晟以死,靠山失,如何?”济曰:“人心难测,此地不可再留。”乃隐于大理穷荒。

后帝静极思动,与济出游,路上闻燕王暴卒于榆木川,洪熙继位。帝访问确真,乃释然曰:“从此可以无忧矣。”又十月,洪熙又亡,宣德登基,帝愈放心,与济一僧一道,遍游天下。

十年后,宣德崩,正统即位,因其年幼,用杨荣、杨溥、杨士奇主政,时人称为“三杨阁老”。帝谓济:“当日杨荣、杨溥与卿同为编修,今日权倾天下。以卿才智,若肯改节,今日首辅之位,舍卿其谁! ”济曰:“荣华富贵岂弟子所愿?求长伴师身旁,此生足矣。”帝颇有感慨。

一日,帝问济:“我今年老,可归否?”济曰:“朝代已换,天下久定,人已老,恩怨全消,何不归?”帝乃至云南布政司堂言:“吾建文帝也,今年老欲归,汝等可写本奏上。”众官本上,旨下:进京辨认。 至京师,朝廷遣建文旧臣吴亮往辨,亮见帝,大哭,不能仰视。入内,恐难以取信,自缢以明。正统感悟,命迎入大内,济见帝得入宫,乃飘然而去。入内,正统以孙儿礼拜之,因不便称呼,乃称太上老佛。后帝寿至八十九岁而崩,敕葬于北京西城外黑龙潭,无坟无树。

异史氏曰:一子错,满盘输。人的每一步对一生都很重要。建文纯仁至孝,惜靖难初错用李景隆、耿炳文,军事失利。又因燕王为叔,处处忍让,是徒惜仁名而遂至失国,流亡一生。燕王甘冒大险,起兵反叛,侥幸获胜,然大肆屠杀忠臣,兴文字狱,凶暴过甚,是以后人多同情建文而贬斥燕王,真可谓不以成败论英雄,公道本自在人心。胡广以状元之才名重于世,降燕姑且不论,据顾炎武考证其《五经大全》全系杂抄他人著作而成,是文章品行俱不佳,无可取也。解缙素无劣行,丧名降燕,终于狱中,为士林所不齿,真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程济追随建文近四十载,矢志不渝,委曲全主,终致主归骨,比之介子推有过之而无不及,自称智士,真无愧矣,可谓俯仰一生无所愧,从来不作剧新文。

【点评】故事新编已不新鲜,文言文写作亦不新鲜,而用文言文创作故事新编,则属另辟溪径。作者的文言文功底比较扎实,遣词造句像模像样,若即若离地记叙出燕王朱棣弑君篡位的故事,并赋予其新的含义——一步决定一生。结尾模仿《聊斋志异》的笔法,直接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点评,评价中肯,颇有见地,既收束全文,又点明话题,这是文章最大的亮点。

10.2007年:《吊李白歌并序》

作者:高志远,2007年浙江考生。

余尝客九江,舟行适当涂,其间有太白酒楼者,遂乃登临。但寒流清泚,远山憔悴;风烟掩抑,支离草际,则太白坠舟之地也。江水泱泱,名流迹往;其高才品性,故老遗闻,多能道者。又读太白文字,虽作世道茫然,终为抔土,然率性净直,不知悲观语,真仙人矣!嗟乎!万物不得其恒,能于得志而保其洁,失意而终其志者,复古至今,而又有几人能像谪仙之流欤?往虽必然,可谢后人,遂歌以吊之。

狂哉太白仙,悲也李青莲。长安肆中识尔面,当涂江心慕君颜。玉柱烟鬓雏凤眼,剑眉入云天。颀身腰悬剑,舞影自翩跹。敢以斗酒诗百篇,自称酒中仙。

忆昔少年时,壮志离蜀滇。谢屐逐野路,扁舟济江湖。浩宇长风连天幕,丘山短歌怀作古。歌罢酾酒倚叠巘,可以思绝峨嵋巅。奠愁湖上人莫愁,飞燕堂前旧飞燕。地柱崩倒东南陷,天姥连天势拔岳。名山兮多险。飞瀑兮生烟。

荏苒十年,遍于诸侯,君还记否?莫将余情听残漏,只为社稷报君侯,老夫鬓发已先秋,年少壮志尚未酬。渭阴众闻“蜀道难”,颍阳独叹“将进酒”。酒醉更深愁更愁,心寄明月月如钩。文章易成功难就,槛外空余水悠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一腔报国心,供奉为翰林。醉倒酒肆中,天子呼不应。世间文人情,千秋万岁名。便卧龙廷草狂书,书生只笔却强胡。诗成妆浓凝香露,清平三调宜圣主。便为圣主念朝朝,只为贵妃情暮暮。朝朝暮暮志如许,岂随霓裳羽衣曲。落日城头土分爨,学剑便为随雕鞍。匹夫犹能临死难,丈夫岂可醉酒酣。投笔请缨斩楼兰,人幕志在青海湾。兵败须臾如山倒,忠心反被逐深山。谁与叹,谁与叹?空有志,在边关。尘衣袖风鬓丝乱,当涂江头独潸然。秋心有泪流如水,杯酒无味醉同欢。

君不见黄金台,几人欢笑几心寒。纵令蜀国多名山,直教中原少荐才。宝玉难从夺其白,英雄不可侮其概。昆山璞玉自切磋,清水芙蓉去雕琢。醉眼看花花寥落,醉人更比花寂寞。月断风晓楚天阔,月既无言入城郭。

天何如之苍苍兮,乘大鹏以振八裔;地何如之茫茫兮,摧中天而折其翼。仰仙人之潇洒兮,望环佩之陆离。其心也不悔兮,岂在乎功利。终其生于黄土兮,历万世而自然。成其名于后世兮,乃傲岸而得之。禄高官兮济世,虽富贵兮不汲汲。人兮,鬼兮,仙兮,千古而成矣。醒兮,醉兮,梦兮,谪仙死而谁涕。

谪仙生时,不得其志。将泣于文,将兴于山,自适也。即万古仰之,而今安在哉?然其处世为人,岂不为我辈圭皋乎?故日:成矣太白,不朽太白!

【点评】此文是2007年浙江考生的考场作文。李白站在诗歌美学的巅峰之上,镌刻于今人的集体想象之中,我们不断以各种角度解读他,以各种方式追思他。试看这篇出神入化的拟古骈文,方知作者已将这样的热爱融入了自己的血液。本文惟妙惟肖地模拟李白的文风,虬劲沧桑狂放不羁,诗词歌赋信手拈来,表现出雄厚的古文功底与修养。作者更如谪仙附体,哀叹一生动荡壮志难酬的苦闷,既表达了对李白诗才的赞叹,又从精神高度理解他的心境,可谓从最高的意义上向李白致敬。笔意纵横,大气磅礴,言辞凝练,格调俊逸,非一般人所能为。

12、2008年:《悲中行》

作者:不详,2008年四川考生。

戊子岁,四月初八。川静其波,鸟罢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恸哭。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 。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序

汶水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丽河山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景色美,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罢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月渐阴沉,满腔悲痛灰色弥。

油绿麦田无人收,万千苍生宿路隅。

平生有泪不轻弹,今朝闻此泪如泥。

武候诸葛若有知,不堪目视亦掩泣。

彭祖寿延八百载,可知人命仅须臾。

州州郡郡华夏土,一砖一瓦似金玉。

金玉散去不足惜,金玉怎比万事吉。

花儿凋谢来年开,来年风景更旖旎。

茂年男儿体健壮,安能袖手闻羌笛。

理会百姓疾与苦,血汗合流同舟济。

绵薄微力不足道,奇迹因爱八方聚。

竹丝管弦为君鸣,可敬可赞可歌泣。

卧薪含悲建家园,蜀山青青蜀水碧。

龙的传人谁可胜,只手亦有撑天力。

汉羌一家爱无疆,我齿你唇永相依。

旺兴岁月定轮回,红霞当空雄鸡啼。

红烛数盏列堂前,潜心默祈哀思寄。

白云苍狗命难料,生者奋进逝者息。

青史铭刻五一二,永记今朝万人罹。

川蜀儿女多坚强,还把灾难视蝼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惟见山河齐悲兮,黯然神伤。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还看万众一心兮,不屈脊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奋起兮。多难兴邦,中华坚强!

说明:这首诗是今年四川的高考满分作文,今年四川以“坚强”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的文章。该考生以歌行体和楚辞体写汶川地震,并且这是一首藏头诗,第一排下来分别是地震灾区的地名,可见其才华横溢!

13、2009年: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

作者:周海洋,武汉市汉南区第二中学。

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西元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广州起义暴发。起义之军百二十人持枪械攻入广州督府衙门,两广总督张鸣歧闻风而逃。然义军终因寡不敌众,数百清军围之,起义军多战死。旋革命党人潘达微见而怜之,收烈士之骸,止得七十二具,葬于白云山麓之黄花岗。九十七年之后,时值腊月,会天大雪,余滞于广州,遂至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陵。止于其门,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曰:

赤焰难明赤县天,百年群魔舞翩跹。国土已破何人见,金瓯早缺有谁怜?

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

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

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大沽台上炮声隆,将士陈尸国门前。

新鬼啾啾旧鬼哭,京洼难日见炊烟。宣战诏书何处寻?言说帝后西秋狝。

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六十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空向长河咒逝川,不尽国愁在斯年。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民穷国敝割土地,偿银赔款年复年。可怜越女夜夜哭,半国殖民半封建。

檀香山上聚义士,兴中会中复青天。烈火已燃锤与镰,今将炮火灭清廷。

枪声惊破五羊城,英雄无惧挥宝剑。提携玉泉为国死,何得英名在人间。

悲歌一曲从天落,壮士不再歌易水。晓见江山有炊烟,烈士之魂已沉泉。

人生百年能几何,荒草斜阳土坯间。白云片片魂悠悠,黄花遍野使人愁。

义军已覆化碧土,留得精神载史书。黄花岗上土一抔,埋没荒烟蔓草间。

起事何知一死难,的卢青骢劳鞍鞯。青天白日满地红,镶开碑上覆墓间。

行人往往悲旧事,含愤长忆孙逸仙。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换得假共和。

皇冠已覆君前落,不见人间少帝制。百越之人总不忘,秋风秋雨湿黄花。

愁看长江东逝去,却有青史映君前。莫悲往事愤钩沉,但看祖国焕新颜。

沧桑浮沉忆浮生,吾辈发奋应向前。岁月如潮歌似梦,百年弹指一挥间。

红尘梦里忆壮举,烈士陵前有愧颜。吾侪不曾历战火,无复见此漫硝烟。

和平岁月忆往事,史海沧茫不亲见。今春南岭雪满天,雪映梅花忠魂骨。

碧血横飞四塞惊,草木含情风云悲。只因烈士血如海,才使日月换新天。

英雄何只黄花岗,无数忠魂红旗间。百兆国子怀先辈,万里江山动后人。

召公甘为社稷死,感君总能多奉献。至今天下传英名,不使君没蔓草间。

今之河山多锦绣,不复沉沦如从前。工厂遍地多铁马,信息时代在眼前。

民众康乐少悲苦,难以再见愁容颜。吾今立于陵门口,思绪纷飞感万千。

聊诌一诗悼君魂,勿怪字拙人不见。

后记:今日之生活,皆先辈流血而成,今中国多烈士之陵,何止黄花岗耶?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愧矣。今年之秋,料黄花岗之黄花,应于秋风之中透香中华乎?

【点评】

该作文共1080字(含标点符号),文首是一段170多字的文言文,介绍了该诗歌的写作背景——2008年作者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百感并至,赋诗一首。”诗歌共51行102句,每句七言;后记约70字,也是文言文写作。

“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武汉某省级示范高中阅卷老师介绍,该作文采用古诗词的形式,虽然是采用的历史题材,但表达了敬仰、向上的感情,内容并不空洞。另一位老师表示,作为中学生,能选择这种文体写作,并运用得比较成熟,说明这名学生读了很多书,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功底。

(此文在湖北省2009年语文高考中被阅卷老师评为“最牛满分作文”)

第四篇:历年高考文言文满分作文欣赏:北京(2003年)

2003年高考作文,北京考生

转 折

尝闻一说曰:鹰鹫之属,本为同族,其名曰隼,日猎于苍野之间。岁逢大旱,草木尽枯,獐兔竞死,群隼枵腹。或搏苍穹,徙鸿蒙,求索于重峦之巅;或敛翅羽,扑尘埃,偏安于腐尸殍肉。则前者傲而化鹰,后者鄙而称鹫也。

余闻此而有言曰:大旱之岁,乃隼族转折之秋也。逢此时,志不同则前途殊也。归属若何,唯志所谋。

夫天地万物,转折之奥非仅此一案,广袤乾坤,何处不有。君曾见清泉流塞于大石者乎?此泉之转也。择退者,蔽于石阴,遁于林洼,而不名于世,久之腐臭;择进者,遇阻无畏,旋而复击百万遭,竟成深谷疾流而遏舟舸。君亦见清风之阻于绝壁者乎?此风之转也。择趋避者,散于群峦外,须臾而无形,顷刻而泯灭;择挺进者,继往削磨千亿载,乃得赤漠飞沙之掩白日。然则物之形貌,每决于何择于转折也。

而青史之上,举大业者亦莫不有择于转折也。百里奚之举,孙叔敖之仕,皆自其不辍于逆境之苦。而史迁之心,笃大志而不易,遭酷刑而不馁,于大辱之重折下毅然择生,终有绝唱之史、无韵之骚,令后世文客抚卷喟叹。亦有武侯之志,承先帝之德,尽报国之忠,剑指中原,不胜不休。虽

- 1京考生耿亮如是说。学理科的又有如此之志趣,“全才”乎?“怪才”乎?

爱心天使的感谢信

敬爱的老师:

您好!

我是一只迷失方向的蝴蝶,虽然美丽却看不到前景;我是一只柔弱无力的小鸟,虽有翅膀却无法飞翔。可自从遇上了您,我的生活便有了生气。

您没有常人所赞美的那种甜蜜的微笑,也没有大家所欣赏的那种柔情的细语,可在我心里,您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都在传递着爱的暖流。

那一次,在我为朋友的误会而深感痛苦的时候,您凭借一段朗诵走进了我的世界。那天讲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只见您稍一酝酿,深呼吸之后,便静静地朗读起来。看到您的样子,好些同学都抿嘴窃笑。是嘛,瞧您摇头晃脑,拖腔拉调,这是朗读吗?我禁不住也跟着笑了起来,可您似乎完全沉浸在课文的意境中。渐渐地,您越吟越带劲,越诵越凄切。听得出,您近乎沙哑的声音是理智克

- 3虽是书信,作者并没有满足于平常的叙说,而是紧紧抓住了两件平凡却让自己感动的故事。语文课上的一个眼神,让倍受失落的作者涌上了一股"父爱的暖流";班会课上的那一票"支持",更让作者享受到了"爱心天使"的快乐。老师爱学生、学生爱社会,一股感恩之泉就这样在师生之间欢畅地淌了出来。

【满分真经】用书信抒发情感,自然;用细节表达主题,深刻。

- 5 -

第五篇:淄博中考历年满分作文

生活其实很快乐

公交五分钟一趟,地铁三分钟一班,载着时间,通向日出日落。

我是名奋斗在中考一线的初四学生,日子在心中数了又数,盘算着中考的那一天。七点上课,五点放学,往返于学校、家庭、车站,三点一线,俨然是个数学方程式。 眼闭上是夜,张开是日,单调的不能再单调。 直到有一天...... “妈!哎,你没叫我?晚了!”“伞!”

来不及多说,匆匆穿上鞋子,外面下起了中雨。

一脚踏入雨中,雨水便打着脸颊,朦胧了我的镜片,润湿了我的头发。

亡命狂奔……溅起一身水,顾不得,追上了末班公交车。听到读卡机的长叹声,一块石头落了地。 湿乎乎一屁股坐下,车窗外,“哗哗!”雨声,一道道雨痕……将外面的世界切割得支离破碎,车厢,将我与世隔开,眼镜不再清晰,模糊中,不知谁的黑墨镜,散着寒气。 “总站到了,请后门下车。” 我踏下车去,转身。

“妈妈!快看!看啊。太阳公公出来了!”

我僵直地望去:她梳着小辫,穿着绿裙,稚嫩的小手,搂着日出的东方。

我手中水干了,一缕阳光,拨开云霄,穿过树梢,感觉到身后的东方,光芒万丈。我几乎不敢回头望。

她呢?那小姑娘,清风理过她的柔发,两个小酒窝,越发动人,在光淋淋的地面上,消失在尽头,化作天使,感动了一个麻木的人。 挺起我腰板,昂起头。

啊,中考算什么?其实我的生活并不单调嘛! 阳光抚摸着大地,风亲着额头,我大步迈进教室。

生活其实很快乐,哪怕一抹阳光,一个雨滴亦或一片云。

孤独其实很快乐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孟德将孤独融入杜康饮下,酿出一片豪爽的笑声。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东坡将孤独化作一袭蓑衣,留下一田晴朗的心境。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稼轩将孤独浸入夜的黑暗,点亮一张明媚的笑颜。

茫茫天地间,他踽踽独行。

身后可能有他的弟子,但没人能陪他走到最后,他注定孤独。

但他偏要以他的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一个民族的重担。后人叫他夫子,叫他圣人,这些在他的有生之年都不知道。他的一生都在行走,用实践证明,脚比路长。

对于孔子,孤独的一生唯有痛苦?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几百年后,才有一个范仲淹,对他的行为作了最好的诠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他那看似苍茫的路途,便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的而熠熠生辉。他便在这实现梦想的路途上获得了快乐。 孔子的快乐决定了他的孤独,而也正是他的孤独成就了他以及天下人的快乐。

他从美丽的凤凰山水间走出来,碰上了最黑暗的十年。这十年注定了许多文人的孤独,而他的孤独闪耀出绚丽的光彩。

他是文人,却不自命清高。即使罚他打扫女厕所,他也欣然接受。没有一句怨言。这样的生活,哭?闹?而最容易的就是一死了。沈从文哪一项也没选。他给侄子的信中写道:“这里的荷花真好,你若来……”一句话竟使那段艰难的岁月飘起淡淡的荷香。先生以其独特的澄明恬静之心,使本该孤独的岁月散发出快乐的荷香。

瓦尔登湖畔,卢梭孤独的思索中,感悟在快乐中闪光,他用孤独之语点破快乐之源。 牛津校园里,霍金孤独的学习中,智慧在快乐下跳跃,他用孤独之知论证快乐之机。

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南丁格尔孤独的关爱里,灵魂在快乐中洁净,她用孤独之心抚慰快乐之神。 孤独中,痛苦在所难免,但只要用心,快乐就在灵魂深处熠熠生辉。

不出界其实很快乐

苹果还没有熟,就让它留在树上吧。 ——题记

十六岁的花季,有数不尽的彩虹桥,但却只是昙花一现,流星一瞬般易逝。 你是否也注意到了,不出界其实很快乐。

不出界的友谊永远过不了保质期,就好像他和她一样……

她坐在他的前面,上课会一动不动地听老师讲课。她梳着一条长长的马尾,每节课她的马尾都会被人拉一下,然后她就目不转睛的把桌子上的修正液递到身后,不是她身后长眼,而是这早已成为习惯。

他坐在她后面,每节课都会用他的大手拉一下她的辫子,然后接过她手中的修正液。他总是想:她为什么一动不动呢?不会累吗?于是总是拉她的马尾。

他的手真大啊,应该可以毫不费力地包住她的手吧,她曾红着脸偷偷的想过。

后来有一天,他病了,一整天都没来上课。她一整天都没有认真听课,脑海中总是浮现出那双大手。而生病卧床的他则总是不断的想念那条马尾辫。

终于捱到放学,她回到家坐在电话旁想:他生病严重吗?该不该给他打电话呢?而他也是坐在电话旁,想拨打那个很熟悉却又从未打过的号码。

终于他打了那个号码。“是我。”他好像知道是她接电话一般。 “哦,你的病严重吗?”她轻声问道。 “我……”他许久说不出话来。 “我……”她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几天后,她回学校了。两个人见面相视一笑,谁也没有提及那个电话。他回到座位上,她回过头来把自己的笔记借给他。

还是同往常一样,每节课都会用手拉一下她的辫子,然后她目不转睛的递过修正液,他们相信他们的友谊过不了保质期。

你知道吗?不出界可以很快乐,一如他和她;不出界可以很快乐,不用面对失去的忧伤;不出界可以很快乐,因为少年不是恋爱天。

我其实很快乐

我是一只老鼠,是一只住在垃圾场里的老鼠。你们人类会认为我在垃圾场里的生活会很艰难,认

为我十分可怜。其实不然,因为我其实很快乐。

早上,有股香气敲开了我的门,把我从周公那里拉了回来。原来,又有早餐来了。我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吸了几口新鲜空气。突然我发现那条该死的大蛇被关进了笼子里。人类准备要把他卖给餐馆。我大摇大摆的走了过去,得意地对他说:“蛇兄啊,你说你前几天挺威风,吃了我们那么多兄弟,你今天怎么蔫了?你别用那种眼光看我,有本事把我吃了呀!你看你,别那么激动,撞铁笼自残可不好。我先走了,祝你早日驾鹤西去。”

发表完一通讲话后,我同伙伴跑到了“食堂”。今天的早餐真丰富,不仅有米饭馒头,还有肉呢。我们几个狼吞虎咽,不一会儿,一大堆剩菜剩饭就被消灭了。

吃饭早餐,我又四处溜达了一下,做一下有氧运动,减一减肥。整个垃圾场成了我们老鼠家庭的地盘了,猫已经改行了,都当宠物去了,整天吃香喝辣,再没有愿意吃我们的了。黄鼠狼和蛇已经被人们赶尽杀绝了。说实在,我真得十分感谢你们人类为我们鼠家族带来了丰足的食物,舒适的住行。

突然一声枪响,有个不明飞行物在我身后坠落。我回头一看,哟!是猫头鹰大哥。原来他想抓我,不料被枪打到了。这是,一个猎人过来,提起了鹰大哥,喜滋滋地走了。临走前鹰大哥用仇恨的目光瞪着我。“切,小样!你都被枪打中了,还能对我怎么样?你再来抓我呀。”

晚上回家之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了一只巨鼠,人们都惶恐地逃跑,我带领鼠兵四处破坏。 哈哈!我在这里的生活其实是很快乐的。

生日快乐

我站在窗前,静静地望着天空,让疏疏散散的阳光落满肩头。视线转到洗得有些泛黄的窗帘上,上面似乎还残留着父亲的指纹。

不觉记忆流转。

四岁时,有个女孩绑着小辫,双眼凝视着眼前大大的蛋糕,深深地呼吸,依稀记得站在一旁的是沉默寡言的父亲;十岁时,微笑地看着依旧大大的蛋糕,身边多了朋友的喧哗声,父亲呈现给我的,是一个忙碌的背影;等我十四岁时,没有拆封的蛋糕前站着倔强叛逆的我,在父亲默默的注视下,似乎只留下淡淡的痕迹……

我一再努力地搜寻记忆中的父亲,极力将他拼凑完整——温和却不温柔,板着的脸总让我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我清楚地记得,他每一次拉窗帘的动作。有时是在我睡意蒙眬时,依稀听见“嗤”的一声,烈日被驱逐在梦乡之外;有时是寒气刚起的时候,那声音将夜色隔离于光明之外;有时是固执地呆坐在窗前,看物欲流转的都市时,眼前突然一暗,让我不得不淡定下来。那声音,极轻、极细,如今回想起似乎一直在诉说着什么,正如父亲无言的付出,低回婉转,却又绵长深远。

如今,细细回想,总是会发现有些什么在我的青春时节,被遗失在生活中。

也许是我该改变的时候了——

我站在窗前,扬起脸,让六月的阳光落满肩头,静静等待为我拉下窗帘的手,让他看到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满含着爱与崇拜……

写下此文时,我已非我。此刻,我是一个新生的婴儿——热爱这个世界,热爱我的父亲。

所以,今天为我的新生祝福——这个生日,我最快乐!

满分解密:

本文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思新颖,富有创意。“我”懂得了父爱,这份感悟以及“我”内心的情感体验与变化,都令“我”感到由衷的快乐。内容切题,别具一格,独辟蹊径,耐人寻味。

二是情感真挚,细节感人。“记忆中的父亲”“温和却不温柔”,通过“拉窗帘”这一典型细节,作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父亲对“我”深沉的爱,在感动自己的同时,也感动了读者,极具表现力。

三是语言优美,文采斐然。作者善于以景物烘托人物心理,文句简洁流畅,富有表现力。特别是文中的排比句,如一颗颗连缀在文中的宝珠,令文章熠熠生辉,光芒四射。

生日快乐

你活泼可爱,每天都以最饱满的精神面对太阳;你正直大气,从来不与别人计较什么;你成熟稳健,向世人展现你独特的魅力。我亲爱的祖国,60岁生日快乐。

你曾是个孩子,在挫折中成长。

我记得刚出生的你,充满了活力,在那个困苦的年代,你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人们看着摇篮中的你,仿佛看到了那美好的生活。你是个懂事的孩子,你知道自己肩负重任,你很清楚自己的使命。所以你拼命地长大,快一点、再快一点地成长,你急切地想完成人们的愿望。你用稚嫩的声音,向世界宣布自己长大了,你拍拍翅膀,振翅欲飞。然而,你终是跌了下来,跌痛的你,清醒过来,开始反思自己。这时,你才明白: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岁月的积累和风雨的洗礼。于是,你放慢脚步,踏实地开始了自己的成长。

你就像只海燕,在暴风雨中坚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是你对命运的呼喊,面对一路上的挫折和坎坷,你渐渐学会了用坚强代替软弱,用理智代替鲁莽,用笑容代替泪水,用行动代替语言。在大震大灾面前,你镇定自若,用自己的臂膀为我们撑起一片天空。你告诉我们,不哭不哭,你带着我们,重建家园。在令人惊慌失措的危机面前,你机智应对,迅速出招,用最快的速度,稳定了人们的心。在你的保护下,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渐渐走出了危机的阴影。栉风沐雨,你的翅膀日益丰盈、坚硬起来。翱翔吧,你已无所畏惧了。

你长大了,大到可以保护我们。

我们都生活在你的庇护下,安定温暖。你有强烈的责任感,你尽全力来保护我们,你决不允许我们受欺负,你决不允许我们受委屈。你从一个孩子不知不觉地变成了我们坚强的后盾,有你,我们走到哪里都不怕。我们那么自豪,那么骄傲,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大声地告诉世界,我,是中国人!

60岁,花甲的年龄,可你并不老,你正昂首阔步,用最年轻的姿态走向世界。我可以看得见,你坚定的眼神和伟岸的身形。在你60岁生日来临之际,我们祝你,生日快乐。

满分解密:

作者把对祖国的祝福写到这个地步,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本文的视角很独特,考生由祖国60华诞这一大事入手,角度不凡,奠定了文章的大气。建国60年,其间发生过许多大事,作者用散文化的笔法,予以味的描写讲述,给人留下“雪泥鸿爪”的诗意,文笔很大气。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且详略处理恰当,文章剪裁也很大气。

生日快乐

“没有一座山能恪守永远青葱的诺言,没有一条河能流淌永恒不变的青春。”在芳香弥漫的和煦春季里,我收到一个特殊的人给予我的生日祝福,让我懂得自己一直是在爱的世界里成长,成长是一种责任、一种收获。我望着远方的天空,沉淀着我的思绪:成长快乐,生日快乐!

我与她的相识很简单,我与她的故事很平淡,但其间却闪耀着点点光芒,这是我十三岁的际遇……

寒潮突然来袭,我患了流行性感冒,只好呆在医院接受治疗。病房里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点滴瓶里的药液慢慢地与我的血液并流。我望着明晃晃的玻璃窗,耀眼的阳光带来了温暖,我按捺不住自己兴奋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溜出病房,爬到露天天台上亲吻久别的阳光。此时,一个瘦小的身影闯入我的视线……

她的个头刚好到达我的肩部,瘦削的脸庞,一双大眼睛里有一番难掩的愁苦。她冲我轻轻一笑,就像蜻蜓掠过水面,在我的心里泛起层层涟漪。“你是不是在病房里闲得无聊才偷偷溜出来的?”我调皮地一眨眼睛,点点头。我们默契地哈哈大笑,然后各报“家门”。“你肯定比我小,你该叫我姐姐。”我用手指轻轻戳她的额头。“把你的生日年月报出来!”她说。我说完后,她笑着说:“你比我小两岁。”我惊讶地看着她,矮小的她从我的眼神中看出了我的心思,她眼神中的愁苦愈浓了。

原来她患了一种长不大的病,她的个头不会随年龄继续增长。我暗暗抱怨上天为什么要把如此不公的命运降到她的身上。突然想起十三岁的生日要在医院度过,我便邀请她参加。她羡慕地看着我,用手拍拍我的额头,说:“长大真好!”

生日这天,我们坐在奶油蛋糕前,小小的烛火给我们小小的脸庞染上一层光辉。她把一个纸盒塞到我的手中,我打开,纸盒里装满了彩色的纸鹤,每个纸鹤的双翼上都写着“生日快乐”。瘦小的她靠近我的耳边对我说:“生日快乐!”我的心突然极速升温——这句祝福是特殊的,是一个真正懂得成长意蕴的女孩给予我的真挚祝福。

当生日快乐歌在病房里响起,她的嗓音甜美得像一只百灵,“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我在歌声中许下心愿,愿自己珍惜每一岁的成长,把成长当作一种责任、一种收获,因为我承载着太多人的爱和关怀。

我一口气把蜡烛全都吹灭,我从这一秒要“焕然一新”地开始自己新的一岁。成长的真谛或许真的难以捉摸,但这个特殊的女孩教会了我该怎样地成长。今后,我们或许再也无法碰到,但我始终会记得:一个瘦弱的女孩,在我成长的路上,给我点亮了一盏灯……

我扬起嘴角,望着这片明朗的天空,放飞思绪——成长快乐,生日快乐!

满分解密:

本文有三点值得借鉴:一是优美流畅的语言。考生用散文诗的语言给我们营造了一种诗意的氛围,引导读者进入一种生日的意境当中。主体部分叙述的语言不疾不徐,描写细腻逼真,突出了对象的特征。

二是本文营造的典型环境。考生把故事放在医院病房这一典型的环境中,对突出文章的主题有很大的作用。

三文章深刻的主题。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考生都提到了“成长”这一主题,在生日快乐的基础上,又提升了一层,给人深刻的启迪。

幸亏有你 向日葵花下的诺言,一辈子向着你,我的太阳。 ——题记

那方青苔漫布的小院,幸亏有你,我的姥姥,那氤氲着淡淡向日葵的清香,总是绽放着幸福的光芒……

姥姥打理小院很细,就像在鞋面上绣花,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夕阳西下,地垄上的泥土将干未干,我与姥姥手拉手,光着脚丫,感受着泥土发酵的气息。姥姥几缕发丝垂下,银白发丝被夕阳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橘红色,散发出诱人的光芒。

与姥姥一起摘下几片花瓣,小心翼翼,生怕弄碎了似的,再用胖嘟嘟的小手一撮,向天上抛去,又像天女散花般落下,暖暖的阳光与淡淡的花香一起装扮着慈爱的姥姥。

到了葵花籽成熟了,我就坐在姥姥的怀里,姥姥把葵花籽那黑色白纹的外衣脱下,把葵花籽放人我口中。看到姥姥那眼中溢满的爱,口中的葵花籽清香,夹着幸福的味道,拉着姥姥的手,天真的我认为可以一直这样下去。

月光泼湿忧伤,风雨交加,医院的墙自得那么牵强。姥姥静静躺在床上,无论我怎么哭都没有了反应,与我们天各一方。

或许这样很好,与姥姥一起走过,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青春不可复制,爱亦是如此。

生活在钢筋水泥筑起的城市,只听得见心在机械地跳动,却不敢确定,它是否装满了沉甸甸的爱,幸亏有姥姥,给了我整个童年的幸福,或美丽,或感伤,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路上,幸亏有姥姥。爱是不会消逝的,即使是人间与天堂的距离。

窗外的向日葵映着阳光舞动,仿佛是姥姥派下的精灵在空中嬉戏,花谢花飞,又散落了几度轮回?心中姥姥的爱与幸福,伴我一路更加坚定地向前走。

暖暖的阳光,满满的爱,满满的幸福。

幸亏有你,我的姥姥,我的爱。 幸亏有你

“一个人的历?是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的;一个人的形象是用品德铸就的;我深信,在你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一定会越做越好……”你的话,你最后为我留下的话,将成为我永恒不变的动力……

——引言

(一)

2002年,我和着童音迈进了小学的校门;门口的那道槛,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小不点儿”来说,一步是跨不过去的……

一年级的我,是那样文静,面对着陌生的环境,我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老师草草地选了几个班干部,我有幸担任班长一职。那时,每到上课前,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场景:四五个班长站在讲台上,拿着教鞭敲敲打打,为了使班?安静下来,她们不惜喊破了嗓子。而我却总不在她们的行列,可能我是唯一一个没有工作热情的班长吧……

(二)

2003年,又一个开学的日子。我背着小书包昂头挺胸地走进学校;轻轻一迈,那道门槛,过得轻松些了……

二年级的新教室,我们对它充满好奇;趁着班主任老师还没来,同学们便在教室里议论起来——听说要换一个新班主任。我一直在质疑他们说的话,直到你进入教室,迈上讲台:“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就是大家的新班主任,以后就由我……”我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你……

你和我们并不生疏,上来就让我们做游戏?“击鼓传花”,传到谁就做自我介绍。“鼓声”就是黑板擦敲击讲台的声音,而所谓的“花”只是一个塑料瓶罢了。

声音响起,过了许久都没有停。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果然,到我这,停住了。你会心地一笑,便请我上了台。按照规则我做了自我介绍,可你还让我唱歌。我无奈,可还是唱了。

你又接着说选班干部的事,待所有的都选完,只剩下“班长”了,你沉默了……就这样,过了许久,你说:“我经过慎重考虑,班长就由赵XX来担任吧。”我吃了一惊,接着就是热烈的掌声……

(三)

2004,2005,2006……直到我毕业,?轻轻地迈出那个校园……

这些年你一直都不忘培养我,一直都不忘鼓励我——直到我毕业,成为最优秀的班长——

“一个人的历史是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的,一个人的形象是用品德铸就的。我深信,在你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你一定会越做越好……”你的话,你最后为我留下的话。幸亏有你,它将成为我永恒不变的动力……

品悟·阅读

幸亏有你,我才安心地迈入学校的门,安心地度过初入学的惊慌;幸亏有你,我才安心地做着班长,认真地为同学们服务。一切都是因为你的鼓励、你的信任,这是我不竭的动力。

品悟·技法

详略得当的处理。文章在详略的处理上,很是巧妙。略写自己的“不热情”,为下文引出老师的鼓励埋下了伏笔。为了突出班主任老师对“我”的帮助,使“我”从一个“不热衷工作的班长”成长为“优秀的班长”,考生详写了一次“击鼓传花”的游戏,通过该场面的描写,也突出了老师的形象。

清晰条理的结构。文章以时间为序,运用了小标题的形式,外加开头与结尾相同的文字,这样处理文章,就使得文章的脉络非常明晰,层次条理性强。

富有生活气息的选材。考生的选材,扣住学校生活,扣住了“感恩”的主题,通过老师的帮助,使自?走出了“不热情”的心理阴影,对老师的感恩之情也就出来了。那种“幸亏”的情感,在简洁的叙述中也得以体现

父亲的馈赠 爱,无声,照亮了天空。爱,无言,滋润了心田。多想留住一段时光,留住你的容颜。你的馈赠如那滔滔江水,一生用之不竭。

——题记

做一座山

小时候,常常和父亲一起背靠着背,坐在草地上,感受那细细的风从身边溜过,望着天空,就像面对着自己的心。靠在父亲背上,总是有一种安心的感觉。

父亲有些僵硬的面庞上,偶尔露出的一丝笑容却是那样的温暖。他沉稳得像座山,习惯了自己去承担一切,为我,为整个家庭遮风挡雨,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垮掉,也会再也承担不起。

男人,就应该有责任,有担当,像一座山一样。父亲对我这样说。

昔年那直挺的腰杆,已有些许弯曲,茂密的黑发,也如落叶般飘下。我不想承认,那座山已经开始动摇了。

爸老了。

爸,现在轮到我做你的山了。我这样告诉自己。 做一座桥

老家是江南水乡,有无数的河,无数的桥。

小时候,父亲常常拉着我的手,穿梭在小巷之中,踏在桥上,听着如音乐般悦耳动人的流水声。脚下是那坚实的石板桥,站在桥上,不由得满心感激之情。

父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话不多,但是言出必行,性子懒,但做什么都追求完美。记忆中,父亲是不大求人的,但有事找父亲帮忙的,父亲却从未拒绝过。

男人就应当像一座桥,帮别人跨过难关。父亲这样对我说。

从此,我学会了在别人迷茫的时候,伸出自己的双手。

做一只鹰

父亲过第十六个父亲节时,我在考场中。

临行前,父亲那双像砂纸一般粗糙的手,贴上了我的脸。父亲说,男人,就应当像鹰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搏击翱翔。我点了点头,攥紧了拳。

今天,就是雏鹰展翅高飞之时。

漫漫人生,我们舍弃的如牛毛,得到的有几多?但即便一无所有,父亲给我的启示,我的馈赠,也终将伴我走过一生。

好想说,爸,我爱你!还有,节日快乐!

上一篇:罗马假日的经典台词下一篇:六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