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论文

2022-05-14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降低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是当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我国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企业的物流管理机构、单独核算物流成本、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作用等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方法。

第一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论文

战略成本动因与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

【摘要】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深层次影响企业成本,由企业战略决策决定的因素。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就是针对特定的企业分析其战略成本动因,它可以使企业了解决定企业成本态势的基本因素。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本文以西方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理论为指导,初步探讨了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

一、成本动因的概念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重要意义

(一)成本动因的概念和分类

成本动因(cost driver),是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了解成本的动因,实际是进行成本管理的前提和根本。

传统的成本管理(包括成本计算)忽视了对成本动因的分析和把握,因而治标不治本。对于成本动因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5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出版了他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重要著作《竞争优势》。在该书的第三章中专门介绍了影响成本的一些结构性因素,即他所谓的成本动因。这些成本动因主要有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模式、联系、相互关系、整合、时机选择、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机构因素。他认为,成本动因是一项活动的结构性原因,或多或少能够置于企业控制之下。这些动因常常相互作用以决定一种特定活动的成本行为,各种价值活动中成本动因的相对影响会大相径庭。因此,没有一种成本动因,如规模或学习曲线等等会成为企业成本地位的唯一决定因素。判定每种价值活动的成本动因能够使企业对其相对成本地位的来源和它如何被改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在迈克尔·波特教授之后,有很多学者研究成本动因问题,他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成本动因的内容,形成了不同的成本动因理论。总的来看,各位学者提出的成本动因可以分为两类,即战术成本动因和战略成本动因。

战术成本动因即各种与日常作业相关的成本影响因素。如产量、销量、人工小时、机器小时、维修小时、生产批数、调整准备次数等。此类成本动因的变化引起特定成本项目的比例增减。从成本管理的角度看,通过控制战术成本动因降低成本意义不大,因为企业不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减少战术成本动因,除非部分成本动因是无效的(例如产量相对于市场需求过大,造成了库存积压,此时可以降低产量)。

战略成本动因是指从深层次影响企业成本,由企业战略决策决定的因素。与战术成本动因相比,战略成本动因有如下特点:一是与企业战略决策密切相关,如公司规模、业务范围等;二是对成本高低的影响更持久更深远,是决定企业成本竞争态势(优势或劣势)的根本因素;三是战略成本动因的形成与改变均较困难。

1993年美国John K.Shank和Vijay Govindarajan在《战略成本管理与价值链》一文中,根据迈克尔·波特以及其他作者在有关战略管理文献中列出的成本动因清单,为我们列出了一个战略成本动因清单。这个清单包括: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复杂性、工作队伍投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能量利用、工厂布局效率、产品构造、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联系等11个成本动因。其中,前5个称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后面6个称为执行性成本动因。

结构性成本动因产生于企业对其基础经济结构的选择,这些选择决定着任何给定的产品群的成本态势。执行性成本动因则是指那些对公司成本态势的决定力视其成功地执行的能力而定的因素。与结构性成本动因不同,结构性成本动因并不总是越多越好(more is not always better)。例如,规模或范围超过一定程度就会产生不经济;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过多的经验与没有经验可能一样糟糕(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就因为强调学习曲线,结果变成了世界过时机芯的最低成本生产者);对绝大多数公司来讲,采取追随策略较采取技术领先策略是更合理的选择。相反,执行性成本动因总是越多越好(more is always better)。

(二)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的重要意义

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就是针对特定的企业分析其战略成本动因,这种分析可以使企业了解决定企业成本态势的基本因素,从而采取一定的战略和措施有重点地对成本动因加以控制或改善,最终使企业拥有超越竞争对手的成本优势。由于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故战略成本动因分析在西方被作为战略成本管理(strategic cost management)的基本方法。

二、以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理论为指导,探讨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

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重一直居高不下,高于发达国家8~10个百分点。这种状况表明,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高昂,同时也表明降低这一成本的潜力巨大。

中国物流成本占GDP比例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产业结构原因。在GDP构成中,中国现今第二产业占到50%以上,第三产业仅占30%左右,而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第三产业已经占到GDP的75%。第二产业的物流直接消耗大于第三产业,以消耗大的产业为主的国家将产生较大的物流成本,所以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于美国。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成本管理水平低。有的学者选取2000年美国的物流水平数据与中国比较,假设我国2000年的各产业结构已达到美国2000年的水平,即农业产值占2%,工业产值占26%,第三产业产值占72%,按这个产业结构比率计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应该是14.29%。而美国2000年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0.2%,排除统计口径方面的因素,这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值就是两国物流成本管理水平的差距。

根据中国物流权威机构于2004年的计算,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每降低1个百分点,则可以在货物运输、仓储方面节能降耗1000亿元以上,可以增加1300亿元左右的社会效益。以上测算表明我国物流成本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并且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来降低我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例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那么,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笔者认为物流企业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专业机构,以低成本、高效率提供物流服务是降低整个社会物流成本的重要方面,而西方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理论则给物流企业指明了降低成本的方向。以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理论为指导,根据我国物流企业的总体情况,笔者认为物流企业一般可以采取下列基本途径降低成本。

(一)扩大企业规模

很多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所谓规模经济,钱德勒在其名著《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一书中将其定义为:“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所增加的规模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规模经济说明规模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在存在规模经济的行业中,一个企业比竞争对手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就能获得一定的成本优势。当然,经营规模也不能过大,否则会适得其反,产生规模不经济。

物流企业也存在着规模经济问题,因为物流业务规模的扩大可以使企业能够利用更先进的技术、设备来使企业内部分工更合理、更专业化,从而提高服务效率。此外,人数较多的技术培训和一定规模的业务经营管理,也可以节省成本。但是,第五次中国物流市场的调查表明,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上的企业仅占11%左右,大部分企业规模在500人以下,从事公路运输的企业拥有的车辆不多。企业规模过小,运输能力、仓储配送能力、服务范围都有限,造成服务成本相对较高,规模效益难以实现。因此,扩大规模是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为了改变我国物流企业规模过小的问题,具体办法有两种;一是通过制定现代物流行业规范和制订市场准入限制等措施,限制小于规模经济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与注册;二是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整合等措施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

(二)利用范围经济

范围也存在经济性。所谓范围经济,钱德勒在《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一书中将其定义为“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由这个定义可见,范围是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如炼油厂是一个单一经营的单位,它既生产销售汽油又生产销售沥青,这就是范围。它利用的是同一生产过程——提炼石油,在提炼石油过程中,可以同时得到汽油和沥青。显然,让炼油厂既产销汽油又产销沥青的花费比让它只生产汽油而让其他企业单独生产沥青的花费要小,因而就产生了范围经济。由此可见,范围是一个重要的成本动因。

物流企业也可利用范围经济。例如,从事仓储服务的物流企业可以兼营配送、流通加工、库存管理以及其它增值服务,从而降低相关物流成本。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结合自己现有的业务,拓展相关的经营范围,可以使企业走出一条降低成本,扩展利润来源的新路径。

(三)加强员工学习

一项活动由于学习(经验的积累)提高其效率而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导致成本下降。学习导致成本下降的机制随处可见。一个企业如果能保持较快的学习速度或保持专业的学习,也能获得相应的成本优势。

众所周知,我国物流人才非常奇缺。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自身更要注重员工学习。但应注意的是,员工学习既要重视物流方面显性知识的学习,更应重视与企业核心业务相关的隐性知识(经验或技能性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学习提高物流服务效率,降低物流服务成本的作用。

(四)提升技术水平

技术在企业价值链的各项活动中应用的水平是决定其成本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物流企业提升物流技术应用水平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可以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如流通加工技术、物品包装技术、物品标识技术、物品实时跟踪技术等。此外,还包括物流规划、物流评价、物流设计、物流策略等。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普及,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EDI(电子数据交换)、BarCode(条码)等等。适当地应用这些技术会显著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率,从而降低物流服务的成本。

(五)提高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程度

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程度是在一定期间内对现有物流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利用率越高,单位产出分摊的有关固定成本就越低。在物流企业中,与物流设施设备相关的固定成本比重很大,因此提高它们的利用率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

(六)改善企业内外部联系

物流企业的内部联系是指物流企业内部价值链各项活动之间的联系。物流企业内部有很多活动,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对于相互联系着的活动,改变其中一项活动的实施方式,便可能降低两者的总成本。有意的提高一项活动成本,不仅可能降低另一项活动的成本也可能降低总成本。例如,经常对车辆进行检修、保养,增加了检修、保养成本,但是由此会降低车辆的大修成本以至事故成本,结果可能使两项活动的总成本降低。

物流企业的纵向联系包括与供货商、需求方之间的联系以及与其它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第三方物流是连接供货方和需求方的桥梁,通过加强与供货方、需求方的联系,可能发现降低各方物流成本的机会。例如,将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与需求方、供货方信息系统连接,需求方将货物需求信息直接传给物流企业,物流企业按照需求方指令,代理需求方通过信息系统向供货方订货并将货物按要求的时间运送到需求方指定的地点,不仅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效率,而且对于需求方实行适时生产制(JIT),降低库存水平,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有重要作用。组建战略联盟是加强物流企业之间联系的基本策略。通过战略结盟,物流企业可以在未进行大规模资本投入的情况下,利用联盟企业的物流服务资源,增加物流服务品种,扩大物流服务的地理覆盖面,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显然,通过战略联盟寻求发展相对于单个物流企业凭一己之力发展是一种速度快、成本低的发展之路。

(七)调动职工参与积极性

企业的一切活动都要依靠人来执行,降低成本当然离不开人的因素。职工参与成本管理的程度高、责任心强,积极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和措施是物流企业降低成本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当前我国正在开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培养职工成本意识,让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成本管理,可谓恰逢其时,不仅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且将为节约型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以上是笔者以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理论为指导,结合物流企业的总体情况提出的降低成本的基本途径。但具体到每个物流企业来讲,则应当在一般性的战略成本动因分析理论的指导下,结合其具体情况探讨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作者:甘永生

第二篇:降低生产企业物流成本之我见

摘要:降低生产企业的物流成本是当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我国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企业的物流管理机构、单独核算物流成本、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作用等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方法。

关键词:降低;物流成本;对策;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西泽修教授早在1970年就在他的著作中把物流称为“第三利润源”,认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把降低物流成本所获取的利润称为第三利润。

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多数企业的观念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已开始从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第二利润源泉”,转向追求降低物流成本的“第三利润源泉”。因此,了解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并加以严格控制和科学管理,就成为企业当前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课题。

一、 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物流成本是企业在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活化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它可以反映企业物流活动的经济状态。物流成本包括从原材料供应开始一直囊括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上所发生的全部物流费用。企业的物流成本分为内部物流费和外部物流费两部分。具体由以下项目组成:

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指企业对原材料、在制品以及成品的所有运输活动所造成的费用,包括直接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

存货持有成本:存货持有成本包括存货资金占用成本、存货服务成本、存货风险成本和调价损失等。

仓储成本:大多数仓储成本不随存货水平变动而变动,而是随存储地点的多少而变。仓储成本包括仓库租金、仓库折旧、设备折旧、装卸费用、货物包装材料费用和管理费等。

批量成本:批量成本包括生产准备成本、物料搬运成本、计划安排和加速作业成本以及因转产导致生产能力丧失等。

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指由于不能满足客户订单或需求所造成的销售利润损失。

订单处理及信息成本:订单处理是指从客户下订单开始到客户收到货物为止,这一过程中所有单据处理活动,与订单处理相关活动的费用属于订单处理费用。信息成本指与物流管理运作有关的信息方面的成本。包括软件折旧、系统维护及管理费用等。

采购成本:采购成本指与采购原材料部件相关的物流费用。包括采购订单费用、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的管理费用、采购人员管理费用等。

其它管理费用:其它管理费用包括与物流管理及运作相关人员的管理费用。

二、我国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现状

物流成本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核算,加之对物流成本的构成缺乏科学的认识,因而较难对企业的物流成本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由于企业现有的会计核算制度是按照劳动力和产品分摊企业成本的,所以企业的损益表中无物流成本的直接记录。相关的费用分散在其他的会计科目中,因此无法完整地统计企业物流成本是多少,节约物流成本更是无从下手。甚至有的企业认为,物流成本是企业对外部运输所支付的运输费用或向外部运输仓库支付的商品保管费用等传统的物流费用。日本物流专家提出的“物流冰山说”,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企业内部没有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和管理人才,缺乏科学的物流成本管理组织体系。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管理理论,再加上对物流成本的内容和计算缺乏统一认识,造成企业对物流成本的管理重视不足,并未将其融入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当中,也就谈不上组建相应的权威管理机构,确立物流成本管理的应有地位,研究和规划物流成本管理的远景任务和目标。造成物流成本分部门、分环节管理,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部署,缺乏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造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对物流成本的计算和控制,各企业分散进行,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把握物流成本,使得各企业间无法在物流成本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也无法得出行业平均物流成本值。

企业库存居高不下,资金周转速度慢。流动资本周转速度快慢和企业库存量增减是相互印证的,企业周转速度下降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库存的上升。近几年来,工业产品库历年累积的数万亿元巨额存量难以消化,新生库存增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致使产品在非生产流程中迟滞耽搁的次数过多,每次迟滞和耽搁的时间过长,在总体上就集中表现为处于各种库存状态的产成品或产前储备所占比重极高。

三、降低生产企业物流成本的对策

建立企业内部统一的物流管理机构,制定统一的物流计划。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对物资计划性的控制力度,往往受到企业供应部门、装备部门、计划经营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影响,导致物资计划的科学性大打折扣。统一的物流管理机构组建以后,由于其直接参与对企业生产所需物资的仓储管理和配送,对各种物资的使用周期、需求情况等信息最为了解,所以,应由物流管理机构形成的物流系统制定各种物资的仓储计划,企业各管理部门只需对物流系统的储备资金总额进行控制并加以考核,让最了解物资使用情况的物流系统来控制物资的采购计划,减少不必要的库存,从而降低储备资金占用。

单独设置会计科目,统一物流成本的核算内容和方法。明确物流成本的构成,全面、正确的把握包括企业内外发生的所有物流成本在内的企业整体物流成本,以企业整体成本为对象削减物流成本,建立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模式。单独设置“物流成本”一级会计科目,其下设“运输成本、存货持有成本、仓储成本、批量成本、缺货成本、订单处理及信息成本、采购成本、其他”等二级科目,企业内部发生的物流成本还可进一步按“材料费、人工费、维护费、一般经费、特别经费”等项目设专栏。物流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各项物流活动进行成本核算,可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

提高物资周转率,严格控制存储费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提高物资周转率、减少库存费用是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提高物流速度,既可以减少资金占用,缩短物流周期,又能降低存储费用,从而控制物流成本。企业可以通过加快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配送物流、销售物流等措施,提高物流速度,缩短物流周期,增加资金的利用率。确定最优库存量的关键在于,既满足生产和销售的需要,又满足库存控制的要求,使库存费用与采购费用之和最小化;对于使用或销售比较稳定的物资,可采用定量订货控制法,而对于使用或销售量不稳定的物资,可按照定期订货控制法进行经济批量订货。

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作用。在控制物流成本方面,发达国家采用较多的是物流的外包,或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它是利用企业外部的分销公司、储运公司或第三方货运人执行本企业的物流管理或产品分销职能的全部或部分。其范围可以是对传统运输或仓储服务的有限的简单购买,或者是广泛的,包括对整个供应链管理的复杂的合同。它可以是常规的,即将先前内部开展的工作外包;或者是创新的,有选择地补充物流管理手段,以提高物流效益。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可以使一个公司从规模经济、更多地门到门运输等方面实现运输费用的节约,并体现出利用物流专业人员与技术的优势。另外,一些突发事件、额外费用,如空运和租车等问题的减少增加了工作的有序性和供应链的可预测性。实际上,物流业务外包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和作业效率,如增强战略行动的一致性、提高顾客反应能力、降低投资需求、带来创新的物流管理技术和有效的渠道管理信息系统等。

总之,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多方面的共同管理。因此,企业应通过物流管理机构积极协同各部门,根据经济原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努力实现企业物流成本的综合控制,最终实现企业物流成本的最小化。

作者单位:邢台学院会计学系

参考文献:

[1]田侠.降低企业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5-47.

[2]陈海生.浅谈降低物流成本的策略[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0:26-29.

Opinion of Reducing Logistics Cost of the Production Enterprise

Xie Zhensuo

Accountant Department of XingTai University

Key words: introducing, logistics cost, countermearure

作者:解振锁

第三篇:降低宁波民营物流企业成本的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分析了宁波民营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和特征,针对民营物流企业服务差异小、盈利能力弱的特点,剖析了民营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基于现状分析,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降低民营物流企业成本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物流成本 策略 宁波

随着物流市场的快速发展,以经营运输、仓储、配送等常规服务项目为主的物流市场,由于市场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企业数量迅速增长,几乎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盈利空间日渐缩小。宁波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长三角物流区域中心城市,目前有近4000家物流企业。民营物流企业作为宁波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发展的速度很快,另一方面,存在着功能性物流服务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微薄的局面。如何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关系到民营物流企业的长远发展问题。

一、宁波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的环境和特征

1. 物流服务需求旺盛

受经济危机影响,物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伴生性需求,短期内需求出现了下滑,但从长期来看,有以下因素会推动宁波物流需求的更快增长:一是宁波集聚了一大批大型或特大型的工商企业,是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也是跨国零售企业建立销售网点的热土。2009年,宁波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0309.6亿元;工业产品产销率为97.2%,这是宁波物流服务需求的源动力。二是工商企业物流服务外包意愿日趋强烈,许多制造企业有意将外围的仓储、运输、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外包给专业物流企业,对物流服务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制造业企业物流外包意识的形成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

2. 服务同质化明显,市场竞争激烈

根据宁波市工商局提供的资料,宁波目前物流企业近4000家,从注册资本规模来看,注册资本50万以下的物流企业占总量的60%左右,注册资本在5000万以上的物流企业仅占总量的1.7%左右。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另外,根据课题组对80家物流企业的调查,宁波物流企业大多提供单一的物流功能服务,能提供一体化物流服务的企业数量极少。根据课题组对80家物流企业的调查数据,有70%的物流企业仅提供运输、仓储一种或两种物流业务,30%的物流企业提供三种或三种以上物流业务,但多为运输、仓储、配送等常规物流服务,能提供物流信息、物流金融、物流方案设计的企业数量极少。企业提供的服务同质化严重,导致竞争激烈,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3. 民营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高,盈利能力较弱。

根据对样本企业相关数据的测算,2008年民营物流企业的平均收入利润率在10%左右,作为此次调查对比样本的宁波外资物流企业,其平均收入利润率在33%左右。结合资产负债率指标以及资产利润率指标分析,民营物流企业资产利润率低于外资物流企业,资产负债率则高于外资物流企业(详见表1)。由此可知差距的形成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民营物流企业的成本负担较重,二是民营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较低。

表1 物流企业2008年盈利、负债指标一览表

资料来源:根据工商局提供的资料整理

二、 民营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民营物流企业成本水平较高,从物流企业实际情况来看,表现为人工、燃料、动力、税费等方面较高的成本负担;从表1的财务指标资产负债率来看:与外资物流企业相比,民营物流企业较高的资产负债率导致较高的利息支出。现代物流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网点建设,运输、装卸设备,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投入。民营物流企业随着自身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持续扩张,自有资金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融资。同时,民营物流企业由多属于中小企业,筹资渠道较少,银行借款是其主要的筹资方式。银行基于风险防范的考虑,往往规定较为苛刻的贷款条件。大量融资加之不容易争取到优惠条件从而导致民营物流企业较高的融资成本。

其次,既定的融资投向于物流企业的固定资产时,并没有形成对资产的充分利用,资产营运能力较低,投资转化为折旧,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利润下行。在接受调研的80家物流企业中,46%的企业(37家)拥有BC、EDI、EOS、GPS、FRID、自编物流排车系统、自编仓储系统等一种或多种常用物流技术装备;从应用情况来看,很多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仅仅使用了办公系统,对于运输优化、仓储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等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则相对较少,显示企业运用信息系统拓展收入的能力有限。对物流硬件设备的利用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以道路运输企业为例,存在自有车辆利用率偏低的问题,如表2所示。

表2 道路运输企业自有车辆的利用率

基于此,降低民营物流企业的成本,最终改善民营物流企业的盈利空间,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降低民营物流企业的成本负担入手,二是提高民营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提高资产的营运能力。

三、降低民营物流企业成本的策略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物流成本

(1)从网络化、一体化运作的特点考虑物流政策,制定税费减免政策。整合社会物流资源,进行一体化运作是物流业基本的运作模式,相应的政策支持应充分考虑到物流业的运作特点。比如,对于综合性物流企业,其经营发生的仓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不分别计税,实行统一征税等;在物流企业过桥过路等费用上适当减免,等等。

(2)改善融资环境,降低融资成本。政府在改善融资环境上,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拓宽融资渠道,鼓励相关金融部门和企业参与共同组建 “物流银行”,筹集民间或行业资金;二是鼓励金融部门创新金融产品,如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中小企业联保贷款等。同时相关政府部门负责完善企业信用数据库等基础工作,对于信用良好的民营物流企业,向银行推荐给予融资优惠待遇等。

2.着眼现有物流资产的营运能力,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物流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方式所取得的资金,在企业的营运过程中形成企业的各种资产。在既定的融资成本下,提高现有资产的营运能力,从而提高运营效率,起到间接降低成本的效果。

1.有效利用现有物流信息系统,提升增值服务能力

物流增值服务一般是指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的超出常规服务范围的服务,或者采用超出常规的服务方法提供的服务。相对于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等基本功能要素服务,物流增值服务具有创新、满足客户个性化需要等本质特征。目前民营物流企业对现有物流资产的利用仅限于提供物流基本功能性服务,服务同质化明显,近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得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开展增值服务可以避开常规物流服务市场上的过度竞争,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增值服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物流信息技术,信息化是宁波民营物流企业发展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很多物流企业购置了必要的设施设备,但在应用上仅限于办公系统,未来应重点拓展基于信息系统的增值服务,尝试提供数据库信息服务和信息系统应用服务[2]。

2.完善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系统,提高物流成本管理水平

完整的成本管理系统包含三个层次,分别是成本核算层、成本管理层以及成本效益评估层,而成本核算层是整个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根据邵瑞庆的研究成果,对于业务单一的物流企业,成本核算时采用传统的营运成本法抑或作业成本法并无显著差异。但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单一功能的物流企业向现代综合性物流企业转型,此时则应引入作业成本法[3]。为了解宁波市物流业的发展情况,宁波市统计局曾在全市选择50家物流企业进行监测试报,参照相关制度设计的企业报表体系主要针对物流企业,以测算行业物流成本。从调查结果来看,微观企业数据的取得并不理想,说明物流企业目前对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统计还比较薄弱。因此,有必要引入科学的物流成本统计核算体系从而完善物流成本管理水平。

3.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对高端物流和信息流掌控能力的竞争。开展增值服务,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最终要靠物流人才来实现。竞争层次越高,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就越高,宁波的物流企业普遍感受到人才制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应对人才制约,可以考虑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1)通过培训等途径提高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继续加强政府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通过政府组建平台,利用在甬院校的教育资源,联合物流企业,建立实训基地,通过政、企、院合作的形式,促进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推进物流人才工程。同时,鼓励物流企业采取长期培养与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快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物流企业的整体素质。

(2)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对于物流业急需的人才,采取切实可行的激励、奖励措施,从国内外引进相关优秀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玉华:信息技术与物流增值服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2):66-67

[2]张 磊:物流增值服务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02):244-244

[3]邵瑞庆:关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核算方法的探讨[J].交通财会,2009(6):4-17

作者:高晓红

上一篇:关于安全电力生产论文下一篇:清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