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

2023-03-08

第一篇: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先进个人

教书先生讲的“扶贫、扶智”课

--XXX县XXX镇枫香村第一书记XXX同志先进事迹

XXX,男,汉族,籍贯贵州桐梓,1980年9月出生,2004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学历,贵州大学交通运输专业毕业,现任xxx学校教师、XXX县XXX镇枫香村第一书记。

从2016年到XXX县XXX镇枫香村担任第一书记从事扶贫工作以来,该同志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一心为公的奉献精神,投入到扶贫工作中。立场坚定、真抓实干、廉洁奉公,带头确立‚抓党建、强民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干部群众加强教育培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升了干部群众的知识技能,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有力地改善了村环境和集体经济,在深度贫困地区决胜脱贫攻坚战中成绩卓著。

立场坚定抓党建

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始终与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1 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意识,勇当扶贫先锋,提振攻坚士气,激发了干部群众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起到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俗话说:‚不怕有个烂摊子,就怕没有好班子‛。XXX书记到岗后发现,枫香村组织建设亟待加强、党员发展管理和教育培训不到位、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组织生活开展少、甚至‚口袋党员‛依然存在,村委软弱涣散、内部不团结、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等等问题突出,群众对此意见很大,严重阻碍全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担任第一书记的他牢记使命,认识到只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章立制,才能增强组织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他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定期组织召开支委会和全体党员大会,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以及中央、省市委对脱贫攻坚的相关要求,不断提升理论素养,进一步树牢党员‚四个意识‛、补强自身‚精神之钙‛。自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村支两委对工作的前瞻性、原则性、创造性,战斗力明显增强。指导完善‚两委‛议事规则、决策程序,村里大事小事均需召开党员群众开会讨论,集体研究,形成一套村级规范管理工作体系,使村支两委办事‚公平、公正、公开‛三原则。吸纳优秀青年到党员队伍中,切实增强枫香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

脱贫扶智有实效

‚富不富,看思路‛,在广泛集中民智民意基础上,带头编制完善了《枫香村建设规划(2016-2017年)》。为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整治农村人居环境、以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争取到投资30余万元,对村内道路硬化6公里、清理修缮排水沟、垃圾堆32个。他力主把村阵地场所建设纳入整体规划,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服务功能,完善枫香村村委办公设臵配备,保障办公顺利开展。经过深入实地的调研和科学论证,带领村支两委共同编写了枫香村5433扶贫资金项目规划,实现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生态优良、地域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群众兴奋雀跃的说:我们也快过上‚小城市‛的生活了。

他带领村支两委围绕‚抓党建、促发展‛的既定目标,努力发展枫香经济、改善村民生活,确保按期脱贫摘帽工作。他带领村干部主动联系县农牧科技局、林业站、能源局、紫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机械职业技术学校等各方面的专家对枫香村进行实际调研,争取各界广泛支持和合作。目前,投资23.5万的450亩花椒基地、红心猕猴桃种植、救助贫困生、村民技能提升等项目都如火如荼开展,群众收入增多。

在长期与群众接触中,XXX书记有了深刻的认识,枫香村273户1137人口从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全村居然没有一位大学生,大专生、中专生、职高也是渺渺无几。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孩子一般初中、高中毕业后就外出务工,由于

3 学历低、知识水平有限,外出务工的也属于初级工人,在外生存也是困难重重。他带头组织从两个方面着力开展智力脱贫:其一,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鼓励孩子努力完成学业,引导靠知识改变命运观念。村委大力培养、培育一批‚专家‛,充分发挥村干部领头羊的模范带头作用,采用能人带动贫困户模式。其二,注重劳动力的培训,有针对性、切合实际地为扶持对象开展实用技能培训,让他们真正掌握一技之长,靠自己的技术和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实现‚培训一人,输出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他深入农户调查了解全村在读学生情况,青年外出务工情况,并开展教育宣传活动。经过他的宣传教育群众认识得到提升,原本一些准备辍学打工的学生坚持了学业,更可喜的是2016年全村出了历史以来的3名大学生,本村多名准备外出务工和青年外出务工的孩子主动回来到省机械职业技术学校参加专业技能学习,学得了一技之长,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根源。

作风优良赢民心

枫香村距XXX镇20多公里,位臵较偏僻,全村共8个村民组273户,1137人,其中精准贫困户45户,121人。村里共有党员12人,其中50岁以下1人,年龄结构老化。耕地面积451亩,其中田48亩、土198亩,林地902亩,荒山13亩,绝大部分为旱地。村民以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生活贫困,属一类贫困村,百姓脱贫意愿强烈。

4 通过深入调查走访,了解到该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年轻人基本外出务工,家里留守儿童较多,年龄结构不合理、科技文化素质较差,思想道德素质也有待提高。部分贫困户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个人主义严重,思想信仰波动,思想观念落后等等。他带领党员干部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总要求,根据贫困户基本情况,进行逐户登记造册一户一档,切实把扶贫对象识准、把困难家底搞实、把贫困原因核准,建立起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相适应的精准扶贫档案,为了顺利完成全村贫困户信息以户数为单位建档立卡‚一户一档‛工作,他穿梭在田间地头,群众家中,来来回回无数次。如何解决喝水问题、如何发展经济项目、如何解决村级道路……扶贫的岁月里,XXX书记要么在村里调查落实、要么在办公室整理资料、要么就和村委干部在各个单位跑项目争取资金,这些时间里踏破了7双解放鞋,他的辛勤付出换来的却是一项一项的精准扶贫项目落地生根,一户一户的贫困户减贫摘帽,一栋一栋的民居旧貌换新颜,一条一条的硬化路进村入户,一滴一滴的自来水流进水缸。XXX书记以绝对优良的作风,不辜负组织重托,回应了群众期盼。

严守纪律树榜样

XXX同志从严要求,强化廉洁自律,他将第一书记的权利作为责任、约束,用在为民服务、用在谋求发展、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扶贫攻坚上,主动带头接受监督,自觉打通

5 与群众‘最后一公里’距离的关键人物。工作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认真按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把勤政廉政和公道正派作为履职之要,把严于律已作为立身之本,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他是新时期驻村工作的先进代表。

他自担任枫香村第一书记以来,把农村一线作为了解实际、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好课堂,好阵地,当作是磨练作风、提高能力、增长才干的大考场。紧紧围绕驻村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紧贴精准扶贫新形势、拓宽新视野、研究新问题、创造新方法,以基层党建工作为抓手,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以农村和谐稳定为保障,严格落实各级扶贫要求,推动扶贫工作上水平、上台阶,获得群众广泛认可,树立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光辉形象。

第二篇: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履职尽责

砥砺奋进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做贡献

——XX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XX,中共党员,1990年生,大专学历,2016年4月担任XX县XX镇XX村党支部书记。该同志是XX镇在开展千名党员大会时,经村支部推荐参加座谈会时发现的人才。经镇党委指派人员做其思想动员,他终于放弃了深圳科技电子销售公司的高薪待遇,同意参选村干,他受到了XX村全体党员的青睐,任职支书一职。他是XX镇党委发展两名优秀返乡农民工青年任村支“两委”的领头雁之一。任职支书职务伊始,因为年轻,也受到了不少质疑 。但他不惧困难,积极向老同志学习,逐步理清思路,将村支“两委”拧成一股绳,发挥了村支“两委”应有的作用。当支书近两年来,已荣获镇“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以及荣获县委“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XX村距镇政府7.5公里,辖7个村民组,664户2573人。其中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0户,1137人,外出务工人数 812人;2017年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复核后,现有贫困人口144户,362人,上级对口帮扶单位有省财政厅、XX县委组织部。

至当支书伊始,在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XX同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 —1—

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在XX县刚刚结束的全国扶贫工作第三方评估中,XX村有幸代表贵州省被第三方评估抽中考核评估,XX在接受第三方评估组访谈,思路清晰,底数清,情况明,反应敏捷,得到了评估组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全县上下的无数点赞。

一、仔细排查,确保精准识别

XX村严格执行“六个精准”的总体要求,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个人申请,村组干部初选,“第一书记”和镇村干部走访核实,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的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县、镇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二、依托项目,解决贫困户急需

自任职以来,他排除万难,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施了很多项目,落实130万元,建成拉写至拉朝、利蒙至母荣、利蒙至务把等通组公路,并完成拉写、的育、姑化和母荣四个组的寨内硬化建设。落实37万元,建成5个篮球场。落实100万元,对XX小学室内、外进行文化墙建设,购买课桌130套,

修建学生食堂一间110平方米,篮球场1个。落实60万元,太阳能路灯200盏。争取落实135万元资金,实施排污沟5500米。争取污水处理厂项目落地建设。争取人畜饮水维修资金14 —2—

万元,确保利蒙、务把和拉朝三个组的饮水安全。争取项目修85万元修建拉写哎约至的梅等灌溉沟渠5.8千米。落实6万元,修建在村委会附近修建公厕。落实57万元,购置垃圾转运车一台,垃圾箱15个,垃圾桶800个,并实施的育和母荣两个自然寨寨内硬化3500平方米。这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除了积极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我们还确定了农民义务监督员和义务养护员,确保项目质量和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全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

XX同志带领村干部,配合驻村工作队和镇干部,深入开展调研,召开贫困户座谈会,让贫困户自己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种养殖业和特色农特产品为主的脱贫致富路子。如:建立了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养牛37头,8家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分红。种植XX李200余亩,目前,全村有30户XX李种植大户,年收入达4万元。落实45万元资金,养殖黑毛猪 750头。落实15万元资金,养殖生态牛40头。大力抓好秋冬种产业300亩(其中:大蒜75亩、碗豆尖75亩 荷兰豆150亩)。引进客商开发优特产品XX土酒,成立胭脂红酒业有限公司,向群众购买XX酒3000余斤,惠及的育组16户,下步将扩大至全村,惠及全村广大群众。

四、思想扶贫,激发内生动力

—3—

XX带领村支“两委”全面落实县委“一补三强”思想扶贫,强化乡村治理,坚持精神脱贫、经济脱贫协调推进,从根本上提高村民素质、转变村民思想,进一步激发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在该村的育组争创了思想扶贫急先锋,通过积极打造向上的农村文化,广泛宣传脱贫政策和十九大精神,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公约,完善村规民约,激发了脱贫信心。村民素质整体提高,家家房前屋后环境美,农村精神风貌日新月异,全面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在县委落实“一补三强”之前,XX也一直践行这一举措,他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贫苦户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该村的育组XX昌全家。家庭人口3人,母亲XX品芳常年有病,其父亲去世时,对于正在XX师院读大学的他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冲击,2009年大学毕业后,考虑家庭原因,一直在家务农,以便照顾家庭。家里的住房也是“东边看日头、西边看月亮、遇上雨天无处藏身”,对于他来说,又有慢性病的老人,压的他无法脱身,生活黯淡无光。他在组内走动时,见人“不抬头、不说话”透露出深深的自卑。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明白如果解决不好,XX昌全很有可能走到社会的对立面。为此他同驻村工作队一起,经常到XX昌全家做思想工作,主动和他沟通,同他讲解目前的扶贫政策,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经村支“两委”会商后安排XX昌全到村委会协助村委工作,给予一定的待遇,吃住在村,并作后备干部来培养。同时,XX积极对接落实危房政策,解决他家的居 —4—

住安全问题。对于他母亲,XX积极帮他家申请临时救助,由XX昌全兄弟XX昌福照顾。现在XX昌全走路腰板也硬了,见人也热情了,激发了其内生动力。

目前,XX书记正带领村“两委”班子继续按照制定的脱贫规划,同驻村工作队和镇村干部一起,做细做实精准扶贫,确保一户一策落到实处,贫困户按时按质脱贫。在下步工作中,XX表示,将利用好本村的地理独特优势,加大XX李种植面积。加强产业技术管理培训。做好以短补长的产业规划。抓好能人带动示范,带上一批有意愿创业的青年外出考察学习。在产业发展中,进一步做好工作,将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发展的模式中来。充分利用闲置荒地,积极争取土地开发项目,将荒地变良田,发展稻田养鱼等产业。

—5—

第三篇: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3篇

(1)

xx系xx民族中学语文教师兼班主任。自20xx年x月参加工作以来,年轻的她,用真诚温暖着学生,用激情点亮着学生。在教育扶贫、控辍保学、结对帮扶工作上,她身体力行甘做学生的引路人。

她把贫困生的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20xx年x月x日晚,微雨纷纷,贫困生xx(化名)因骑车不慎摔倒。xx趴在地上的第一个电话就是打给了她的x老师。那天,接到xx电话的x老师正生着病,饭也不想吃的她头昏脑胀四肢无力躺在床上休息。刚接完电话,x老师心里像着了火,她马上皮披衣起床,摇摇晃晃地赶赴医院。她带着xx从一楼到三楼,挂号、拍片、一通检查下来,她出了一身的汗,几乎要被累垮了。办好住院手续后,她给xx买来水果,还帮杨某垫付了所有的医药费。事后,x老师高烧了一场。当有人说她傻时,她微笑着说:学生的小事就是我的大事,贫困生的事就是我更大的事。

她急贫困生之所急,想贫困生之所想

20xx年暑假,因父亲在工地上不幸去世,xx(化名)产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得知xx的想法后,x老师把xx约到自己家里吃饭,她和xx一边洗菜做饭,一边聊家常,试着慢慢解开xx的心结。饭后,她给xx到了一杯茶,让他品尝茶那种淡淡的苦涩,从茶叶的采摘到泡制,结合茶道和他聊人生的起起落落。她不断地给予xx情感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励,校园里、操场上,枫树下,留下了x老师和xx许多的背影。在x老师多次耐心开导和鼓励下,xx终于放弃了辍学的念头。20xx年x月,xx的家也发生了一起类似xx家的事故;同年xx月,xx的母亲又在外地去世。面对学生家庭接连发生的变故,x老师总是第一时间给学生提供赖以依靠的肩膀,鼓励学生们要学会坚强走出阴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她把贫困生家当作第二课堂

在结对帮扶工作中,x老师通过开展座谈、家访等工作方式,对其名下结对的xx(化名)和x(化名)两位贫困生给予精心地帮扶。为了让两名学生甩掉思想包袱专心学习,最初的几个月,x老师几乎每周都开展家访活动。在平时的学习中,x老师会因材施教,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单独辅导。每次月考后,x老师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耐心地讲解,还免费并提供学习资料。为更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致贫原因,x老师多次与家长电访沟通。20xx年国庆节、20xx年春节和清明节期间,顾不上休假的她利用节假日走访学生家中x次,为贫困生家庭送去价值xx多元的文具礼品和生活用品。

大半年多的结对帮扶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位学生性格逐渐变得开朗活泼,成绩也都取得相应的进步。对此,x老师说,教育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在以后的日子里,她将不忘初衷,继续带领学生进步成长,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

xx,女,现任xx镇中心幼儿园园长,19xx年毕业于铜仁民族师范幼师专业,同年参加教育工作。

她园长、扶贫工作小组组长一肩挑

自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以她为中心的工作组,迅速对xx镇中心幼儿园及镇幼教点xx名学生进行认真摸排。精准识别,她采取了“三步走”模式:一是主动和xx镇政府对接精准扶贫工作,掌握镇政府提供的名单;二是结合镇政府提供的名单与幼儿园的名单进行一一核对;三是把家长提供的精准扶贫资料,拿到镇政府再次核对。她还实施六个一模式,把建档立卡生记在心坎上。依照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建立“一生一卡、一生一师、一生一策”的全程帮扶机制,她还自查了学校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落实情况。目前,xx镇幼儿园(含幼教点)共有建档立卡学生x人。

对帮扶对象,她知根知底如数家珍

xx老师主动帮xx幼儿园身怀六甲的杨教师承担起教育扶贫的工作。你如果问起她的帮扶对象xx(化名)家的情况,她会一溜烟地脱口而出。第一次到贫困生xx家开展帮扶工作时,xx老师自己不会开车,就把家属拉来开车,夫妻两人一起做工作。她主动联系文广局的工作人员深入地了解xx的家庭情况。xx家住在枇杷荡的村口,她家住的木房子,偏房由于年久失修,漏雨非常严重。加上没有隔板,冬天冷夏天热,实在不宜居住。木屋吊脚楼的一侧,一根柱子撑起,摇摇欲坠的样子。xx家致贫的主要原因是爷爷、奶奶害了大病后,治疗无效去世了。在医治爷爷奶奶的5年时间里,家里欠下了沉重的债务。她的爸爸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在建筑工地上做临时工,她的妈妈靠种菜卖维持生计。家里除了要还之前的债务,还要供姐姐、妹妹读书。这样的家庭境导致了xx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不爱与人交流。

她把贫困生当孩子,孩子把她当妈妈

xx老师多次去xx的家,每次去她家时,送了糖果还送学习用品。在学校里,xx老师经常和xx亲切交流。还请她们班的老师要多呵护关爱xx,让她能感受幼儿园里的温暖,多表扬鼓励xx,让她鼓起自信的风帆。那是秋天时节,xx老师牵着xx来到朵朵班,对xx的老师说:“我发现xx感冒并伴有轻微发烧现象,她妈妈要去集市上卖菜,家里没有人照看她,只能托付给我这个帮扶老师了”。这一天,xx老师来班上照顾她多次,还喂她吃药,看着xx无力地依偎在xx老师的怀抱中,像是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午睡起床后,xx老师来帮她穿衣服、梳头发。不论工作有多忙,xx老师都会找个空闲和xx亲近一番,一起看看书、做美工、刺绣、唱侗歌、讲故事、抱抱她、亲亲她。还和她做游戏,捉迷藏,用多种形式的爱温暖她的心灵。在xx老师一点一滴的关爱下,原本胆怯,内向的xx彻底地变化了,现在她能主动和小朋友、老师交流,非常地阳光自信了,经常能看到她的笑容绽放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帮扶孩子不算,她还要帮扶家长

在对贫困生家庭的帮扶上,xx老师费了很多的心思。每次xx的父母来接送她的时候,xx老师总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她的父母亲拉拉家常,问她爸爸最近在建筑工有没有活干,一天能挣到多少钱。得知xx的爸爸有活干,能正常的维持家庭的生时计,她和xx爸爸一起乐呵呵地笑着。xx老师主动帮助xx的妈妈,想安排她在xx镇幼儿园当清洁工。xx的妈妈含着热泪说:“谢谢徐老师对我家的帮助,也谢谢你对我女儿的爱护。我每天早上去菜园打理蔬菜还要上街卖,不能来做学校保洁了,因为赶不及呀”。xx的妈妈还兴奋地告诉徐老师,这几年种蔬菜卖,一年也有个万把块钱的收入。xx老师竖起大拇指说:“脱贫主要是靠自己,相信你们家会越变越富裕的”。

(3)

xx,女,生于19xx年x月,x族,中共党员,xx中学语文教师,现任xx中学办公室主任。

自20xx年x月参与教育扶贫工作以来,x老师由开始的不理解,不情愿,被动地接受,到后来的帮扶之路上,逐渐与帮扶学生建立了感情,且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她不仅主动联系帮扶学生,而且多次与帮扶学生的班主任一起关心和帮助学生,把自己在帮扶路上的点滴感动,分享给同事朋友,让大家都能引起共鸣。

x老师的帮扶对象有x个,而且在不同的村子,这给她的帮扶工作整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在学习,对比,询问等过程中她坚持一事一记,每月的家访、谈话都实事求是地做好日志,坚持书写,从不间断。一事一记,一生一档,真实,及时记录帮扶路上的点点滴滴。

将近一年的帮扶时光,她用真情一次次走在帮扶的路上;她用真心一次次温暖帮扶孩子的心,也温暖了自己。xx家里父亲早些年出车祸,生活根本不能自理,家里重担全部落在妈妈的身上,他也变得内向起来,为了让他乐观开朗,积极面对中考,x老师多次用自己并不娴熟的驾车技术,把车停在村子对面,步行一段小路去他的家里,和他谈心,和孩子的妈妈谈心;还有一个帮扶的对象是德江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孩子叫阿同,一个人居住在政府分配的房子里。通过多次交流谈话,x老师对这个孩子有了很深的惦记,看出了他对亲情的渴望,于是,利用周末的时间,x老师带上自己的爱人和小孩,买上食材,在阿同家的厨房里,为他做晚餐,与他一起共进晚餐,让自己的小孩缠着他,让他感受家庭的氛围。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是x老师帮扶的重点,多次交流指导。现在,内向的xx正在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同学,主动和妈妈沟通;孤独的阿同也认识了很多同学朋友,一起在老师的帮助下备战中考;xx也特意地梳理数理化不懂的题目,按照x老师的要求,去找相应的老师咨询,恶补理科,争取理想的中考成绩。三个帮扶对象的转变,确实给x老师带来不小的慰藉,她坚信:任何人,任何事,只要用心了,就能做好,定有收获。

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的党员,一名普通的教师,“扶贫”路上,她把握住了方向,坚持了初心,把帮扶学生放在了心里最重要的位置,用自己的真心真情,诠释了帮扶,诠释了大爱,诠释了教育的力量。

第四篇:脱贫攻坚个人先进事迹5篇

【篇一】

他叫xx,中共党员,39岁,xx县流动办副主任,在他的身上始终渗透着“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工作劲头,在脱贫攻坚战役打响的关键时刻,他自告奋勇,请战而出,被组织部门派驻到隆坊镇圪崂寺村任驻村工作队长开展工作。

把自己融入于群众之中,赢得信任

“打铁必须自身硬”。这是他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为了快速的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他把学习政策作为第一抓手,严格做到每日必学、学习必记、政策必懂、学以致用,快速的把自己从外行变行家。“吃透村情民意是关键”。在第一次群众会议他这样承诺“既然我来了,我就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绝对不说空话,不搞形式主义,一碗水端平,要让咱们村里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发展”,他是这样承诺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坚持每天深入群众,每到一户他都详细的记录,做到“五清楚”,他坚持吃农家饭,说农家话,与群众打成一片,全村39户群众没有他不认识的,产业现状没有他不清楚的,一年时间写满了4本工作日志。“凝聚力量是核心”。他把自己定为指挥员、宣传员更是战斗员,坚持每周主持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把每件事情都落实到人,亲自组织学习脱贫攻坚最新的精神和政策,交流帮扶经验,解决帮扶短板。

把产业做优做强实现增收,是助推脱贫的法宝

在他的工作日志里有这样一段体会。脱贫攻坚就是帮助农民围绕贫困“查根源、找路子、出点子、迈步子、赶超越”。他在群众会上说“脱贫致富不仅要靠党的好政策,更重要的是要靠我们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

一是把苹果树变成“摇钱树”。全村果树面积达450亩,人均2.2亩,这是发展的优势,但是管理粗放、技术落后是制约发展的关键,他提出首先就是要技术革新,为此,说服群众建立了100亩苹果示范园,坚持每月适时为果农培训关键技术,全年累计培训7次,参与群众210人次,每次培训他都全程参与,群众学,他自己也学,他说“只要自己懂,才能领着群众干”,村里的果园都有他走过的足迹。同时,积极发挥党支部引领作用,鼓励村支委成立了xx春喜农业合作社,引导群众参与,建成了“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通过技术引导,群众对苹果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的科学管理有了新认识,激发了群众用科技发展苹果的热情与动力,特别是在苹果喜获丰收的时候,他积极协调10多家果商进村订购,每家的苹果都卖到理想的价格。

二是把中蜂养殖培育成增收新亮点。他抓住行政村地处森林这一独特地理优势和群众有养蜂基础的独特条件及县农业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的大好政策,挨家走访、户户动员,大力发展中蜂养殖,耐心细致思想动员让群众“敢养”,落实产业补助资金让群众“能养”,定期的技术指导让群众“会养”,全年共落实产业补助资金14万元,发展规模达240余箱,为群众又找准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

在脱贫攻坚的日子里,他已经把圪崂寺村当成了自己的家,总是心系这里的每家每户,在脱贫攻坚的战役里,他已经把自己当成一名战士,再苦再累,绝无怨言,他用一个党员的标准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篇二】

xx是xx镇云堡村党总支部书记,自2014年8月任职以来,他始终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带头创业,大力发展种养业,并鼓励村民自主创业,为该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搞好民生工程改善村容村貌

“喊十句口号,不如做一件实事。”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任职还不到2个月的时间,他就争取到了挂点单位的支持,并联系村里的经济能人捐石沙、石粉,动员党员群众投工投劳,进行巷道硬化。尽管四处奔波,但他从不说疲倦。当有人问他累不累的时候,他总是笑着答:“为群众谋福利,心里高兴就不累。”

两年时间,在xx的不懈努力和多方协调下,争取到上级资金100万元重建云堡一桥、二桥;通过鼓励村民集资购买沙子、投工投劳,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完成巷道硬化5400米,完成环村道路硬化2.8公里;争取“一事一议”资金完成该村上大路屯、下大路屯的娱乐小广场的建设……通过努力,云堡村的村容村貌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在外务工的村民回家时,都惊讶地说:“村里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美啦!”

搞好产业发展走脱贫致富路

云堡村人多地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农民增收十分缓慢,xx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12年,他抓住土地平整的有利时机,积极动员村民将1000多平方米的土地流转出去,由公司承包,用来建设坚果庄园、蜜柚基地,农户除了每亩地可获得500元租金之外,还可入园务工。2014年,xx又带动40户贫困户,利用冬闲田种植紫色马铃薯230亩,每亩增收1300元。

2016年,为让村民打消对种植紫色淮山的疑虑,xx自己先试种了6亩的紫色淮山,试种成功后,带动28户贫困户种植紫色淮山68亩。目前云堡村已有6个产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为云堡村实现产业脱贫提供了有利支撑。现在加入合作社的191户贫困户,大大地改善了经济状况,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

【篇三】

“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当然要回来奉献家乡呀。”三十出头的“80后”工程师xx先,曾月入上万元,有着令人羡慕的高薪职位。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毅然放弃了高薪生活,来到xx市xx镇当起了一名“乡官”,在平凡的岗位上专注扶贫。如今,他俨然已成为xx镇了不起的“扶贫专家”。

鼓足干劲专注扶贫

2015年10月,xx先作为优秀人才进入xx镇扶贫站工作。入职的第一天,他便被“委以重任”挑起了大梁,扛起了xx镇的“扶贫大旗”,专注扶贫工作。

到岗后,他意识到扶贫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压力大、责任大。要做好群众工作,必须熟悉村情民意。于是,只要有时间,他不是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就是守在办公室的电脑旁,一遍又一遍地筛选、核对贫困户系统数据。哪户没有安全稳固住房,哪户需要民政救济,哪户贫困大学生就读有困难……他总是积极探索信息统计新方法,通过比对、筛查、分类、汇总,第一时间整理出详细清晰的扶贫数据,为领导决策和部署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独特的数据分析方法及娴熟的电脑操作技巧,为他赢得了“扶贫活字典”的称号。

宣传政策为民谋利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国家出台了许多惠民利民的好政策,如产业扶贫、小额信贷、教育资助、社会救助政策等。作为结对帮扶联系人,xx先利用入户的机会,向群众宣传国家的好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贫困户心坎上。在联系贫困户韦耀杰的过程中,得知韦耀杰已有77岁,其子身有残疾,家里没有劳动力,主要经济来源是种粮、养几只鸡以及养老收入。于是他联系民政部门,为该户申请了低保,又申请了残疾人生活补贴,每月加起来有330元的收入。另外,他鼓励该户利用补助资金入股xx市六畜兴牧业有限公司,连续三年每年有1000元的分红,第四年返还1万元的物资。

在联系贫困户韦园兰的过程中,他得知该户因为缺土地、缺资金,夫妻两人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家中两个小孩读书,房子陈旧、人均不足13平方米,他便通过宣传危房改造新政策,鼓励他们筹借资金自建住房,如今80平方米的砖混住房已经建好。此外,在他的帮助下,韦园兰两个小孩享受到了相应的教育资助政策;在他的鼓励下,韦园兰夫妻俩拟申请小额信贷5万元发展种植业。

发展产业助农增收

xx镇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发展产业。主动加强与产业合作社的联系,通过合作社争取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了xx先及扶贫站工作的重点。说来容易,做来难。首先,合作社水平参差不齐,且有所顾虑;其次,贫困户对合作社认识不够,不敢创新。于是,xx先在镇领导的指引和帮助下,利用周末时间走访村屯,与村干部、党员群众一起走家入户宣传产业发展政策,为贫困户分析产业发展思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云堡村韦鸾佳黄牛养殖合作社成功申报项目,并与贫困户签订协议,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合作社和贫困户的疑虑顿时消失,纷纷主动前来申报项目或申请加入合作社。期间,xx先带领扶贫站完成了两项工作:一是制作详细的项目申报流程并填写模板供合作社参考;二是安排扶贫专干负责跟进指导,解答合作社在项目申报过程中的疑问,力所能及地协助合作社完善资料。截至目前,该镇获得扶贫产业项目22个,覆盖率99.7%,基本做到每村、每户贫困户有特色产业。

“贫困户脱贫致富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一年以来,xx先扎根xx、协助统筹11个行政村的扶贫工作,狠抓住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民政救助、医疗救助、转移就业、移民搬迁,带领7名扶贫专干宣传、落实好惠民政策,协调市直单位在该镇开展扶贫工作,多举措、多方位推进xx镇的脱贫攻坚工作。

【篇四】

公公过世的那天,正是迎接自治区对扶贫工作进行核验的日子。xx强忍着心中的悲痛,一直坚守在扶贫工作岗位上……“今年xx接手扶贫工作后,一直没顾上家,全身心放在了贫困户身上,是我们学习的表率。”和xx一起驻村的工作队员对她赞不绝口。

2016年12月30日中午,灿烂的阳光为冬日增添了丝丝温暖,恰逢xx镇赶集的日子,在xx摩托车配修店里,顾客络绎不绝。该店开业有两个月了,回头客也越来越多,店主xx一边修车一边难掩喜悦心情:“若没有党和政府的扶持,没有陈姐关怀,也不会有我的今天,以前都没敢想过自己居然当上店老板。”

xx是xx镇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他说的陈姐,就是他的帮扶干部——xx镇干部xx。

第一次入户,看到xx的家,xx的第一印象就是心酸,破旧的瓦房、简陋的家具、散乱堆放的农具、布满灰尘的桌椅。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贫困?xx顾不上脏乱,坐下来细心地与xx深入交谈。坐在椅子上的xx面色发青,体质瘦弱,“我很担心,若让他站着交谈,他会摔倒。”xx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掩不住那份担心。经过细心观察,悉心询问,30岁的xx终于敞开心扉。原来他患贫血症,性格内向且体弱多病,读完初中就待在家中。他家里共五兄妹,他排行最小,兄长和姐姐成家后,都分家独过并外出谋生计。留在家中只有年迈的父母和他,家里缺乏劳动力,又没有什么技术,父母也不敢让他去做耗体力的重活,日常开支仅靠兄长接济。

得知这些情况,xx以后在入户时,不时给他买来营养品,慢慢做xx的思想工作,激发他创造新生活的勇气。同时还带他出门去认识积极生活自我创业的同龄人,让他了解别人如何摆脱贫困走上致富路,帮助他寻找合适的脱贫办法。

xx总结了自己的扶贫经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不能‘盲人摸象’,更不能‘天女散花’,要在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的基础上,结合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精准帮扶,要想一切可以想到的办法,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达到脱贫成效精准!”依据相关扶贫政策,xx用本级财政扶持资金为xx添置了32寸的液晶电视,使他能收看央视和自治区各项扶贫惠民新闻及学习致富本领;通过申请扶贫专项资金帮其入股一万元到水八角合作社;帮其申请参加危房改造项目;帮其申请了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进行创业。

说起贴息贷款,当时xx还寻思着如何帮他发挥这五万块钱的价值。养牛?还是养猪?或是种植?根据xx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她全盘考虑,综合分析。正好xx的哥哥有一个摩托车汽配店,他曾有一段时间跟着哥哥学过简单的修理技术。但哥哥因为经营不善,早已关闭店铺。xx建议他利用免息贷款把店铺重新开起来,自力更生。在她的鼓励下,xx鼓起勇气接下店铺,10月底,修配店正式营业,“目前没有什么经验和技术,基本上是修理小问题。11月收入有1300元,12月嘛,我大概算了一下,比11月多500左右。“xx边计算边说,他现在最想参加技能培训,进行系统学习。

看到xx已经能自食其力,不仅能实现脱贫还树立了致富奔小康的信心,xx笑着说:“下一步,我还想让妇联的同事为他物色适合的对象呢。”而对于家人,她始终心存愧疚:“公公是抗美援朝的老红军,很支持我的工作。他病重时,我不能尽全力照顾;过世时,我不能为他守孝。这份亏欠,再也无法弥补。”xx表示,会更加努力工作,发扬一个革命家庭的优良传统,不辱使命。

【篇五】

“xx村在今年7月份完成第一批脱贫贫困户共有51户,剩余的66户贫困户也于今年10月份中旬自评后全部达到脱贫指标验收标准。”自从成为xx镇xx村“第一书记”以来,xx市人社局仲裁院仲裁员xx就把自己当成了xx人,吃在那里,住在那里,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xx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上任时,笔者问xx最想做的事是什么?他说:“扶贫,为xx村的老百姓多做事。”

“转移就业情况、收入情况要了解详细点。”“危房改造今年一定要完成,要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一定要及时解决。”“办理低保的情况要及时跟进,帮助他们准备好相关材料。”“要讲究方法方式,静下心来与群众沟通,把它们当成朋友亲人。”“‘八有一超’材料一定要认真收集归档。”……在xx市人社局扶贫推进会上,xx以自己在xx村开展群众工作中解决群众问题的经验,给该局干部职工上了一堂扶贫课,为该局在建档立卡、摸底调查、政策宣传等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年就要过去了,笔者问xx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他说:“脱贫,如今xx村老百姓笑开脸了。”

“加入合作社,养猪有分红。”“读书有‘雨露计划’,种养和办项目有免息贷款。”“办了低保,生活有保障,政策好啊。”……笔者在歪贝屯、上垌屯、上xx屯等村屯问及“第一书记”xx开展扶贫工作情况时,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道。

经过xx与村委干部努力,该村有31户贫困户已获得银行贷款,用于危房改造、从事服务业或发展种植、养殖业;有28户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该市就业中心举办的职业技术能力培训后,现已掌握一技之长并外出务工增入;同时,xx村通过政府支持,引进外地公司在本村采用“公司+合作社”的模式发展养猪业,建设两个养猪示范基地,组织全村贫困户参股分红,增加家庭收入。

第五篇:脱贫攻坚教师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X,女,汉族,X县X小学教师。该同志于X年X月到我校工作以来多次被上级和学校表彰,她坚守教育一线,无怨无悔,悉心培育着每一个她心爱的小宝贝。在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用心教书,做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用爱育人,做一名学生喜欢的教师。在常人眼里,她是那么普通和平凡,但她所做的一切,却让人不由得感动。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同志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摸实贫困户资料,得到群众,同事的一致肯定。X同学是X同志的帮扶对象之一,孩子家庭贫困,父亲出外打零工,长期不回家,祖父母长期患病,服药不断,母亲一人在家照顾老小,很是劳累。俗话说“人穷志短”,这样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心理极为脆弱,甚至于接近崩溃的边缘,为此X同志在落实各项脱贫措施的时候十分注重对她们的心理疏导,采取精神扶贫,在每次调查走访中都深切关注她们全家的生活,与其谈心,鼓励她们坚定信念,好好生活,因此X母亲每次见到她都亲切地叫她“姐姐”,告诉她家里遇到的困难以及现在家庭的改善情况,她深知X同志对她家的竭力帮助和巨大作用。

在学校,每天中午饭后都能看到X同志给精准扶贫户子女x等个别辅导的身影。X性格内向,反应迟钝,记忆力差,学习方法不正确,成绩很不理想,x老师抓住她书写认真规范,遵守纪律等优点鼓励她重拾信心,努力做好其它的一切,每天取得小进步,逐步提升她自己。孩子亲其师,信其道,进步很大,令人欣慰。x同学从小没有母亲,父亲平时大多出门做泥瓦工活,孩子和八十多岁的祖母相依为命,其父亲和祖母均为文盲,在孩子学习上都力不从心,孩子家教不严,经常不做家庭作业,甚至多次将老师批阅的评语及时间用透明胶带提掉以应付充数,师生发现了她还死不承认,见于这种情况,X老师决心用爱感化她,经常与之谈心,给她梳头洗脚,辅导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个“小顽固”终于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整天一见x老师就大老远笑着打招呼,听话懂事得像变了个人似的。贫困生张x长得特别好看,使人一见就好喜欢,可学习差得没法说,虽然是从城里转学回来的,但学习各方面都在班里属中下游,写字极潦草,x老师从书写抓起,每天在饭后及课外活动时间抽空教他练字,给他讲题,看到张x久违的笑容,师生都为之点赞。

作为一名基层扶贫一线教师,X同志以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的工作态度,突出的工作业绩,赢得了上级的赞赏,赢得了全校教职工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