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娜教学部工作总结

2023-01-18

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工作经验,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水平,了解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明确自身的成长方向,一步步向着更好的目标前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刘燕娜教学部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刘燕娜教学部工作总结

刘燕娜·支教的心得

支教的心得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人或同伴很早灌输我“仁爱”这词语,于是,“心地善良”这词语的种子在我童年时开始萌芽了,从我真正踏入社会当一名老师的时候,我深感肩上责任之重大与神圣,随着工作的不断积累,我会有更多的想法,我越来越热忱于参加公益活动,我想把身边的善心延续下去,至少,我觉得是快乐的,几年前,就有参加支教活动的想法,为此,还特意看了一部关于支教的电影《麦积山的呼唤》,它是一部以反映西部大开发十年来西部教育为主题的主旋律电影。主要讲述在天津南开大学毕业的主人公秦聪聪放弃优越都市生活,毅然扎根家乡天水山区投身农村教育的故事,几年后的今天,没想到,我居然真的来到了甘肃,我投第一份参加支教的报名表就是甘肃的地方,当我确认报名通过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支教的相关事宜了,我对这次的活动既兴奋又有某些安全的担忧,

当我真正与队里志愿者集合后,其实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参加支教的大学生非常善良,他们分布于全国各地,却因为同一个想法而把我们的心凝聚在一起,当我们一同来到这希望小学时,身上的热情便燃烧起来,我作为广东人,开始,在饮食和生活上会出现不适应,可是,队友们的相互支持,让我很快变成了地道的甘肃人了,这就是团结的力量!

学校的早晨是很美好的,当我看到一张张可爱的学生笑脸映入眼前,孩子们就像是我的弟弟妹妹,职业潜意识里,让人真的很想把一切最好的给予他们,但是,又因为我们是短暂的支教活动,所以,一定要谨记队里的规矩,不能过分地亲密学生,免得最后留给学生伤感的离别,我喜欢这里的孩子,他们的贴心,懂事,好学。。。都让老师爱的心痛!我真的很幸运有这机会去收获一群感动的孩子,在课堂上,那求知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那纯朴的言语,就如贴心的小棉袄,时刻温暖着我的胸怀!孩子们始终保持内心最纯洁的深处,他们经常会通过巧手制作出的小礼物以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心,这就是我们的学生。

来这里支教,同时也会夹着很多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作秀,有人认为只是找个机会锻炼自己,有人认为是游山玩水,个人认为:不管最初于什么目的,至少我们是很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我们的出发点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们有收获,也有付出,当然,这些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 我心里想的,只要孩子能在我们的到来过得开心,过得充实就够了,我们也不是什么大慈大善,只是尽自己绵薄之力去行动而已,所以,明年,我还会走在支教的路上,我的兄弟姐妹们,明年还是会在支教的队伍中等你!

第二篇:一年级组总结(刘燕)

2012-2013第二学期一年级组工作总结

肇庆市睦岗镇中心小学 刘燕 2013.7.5 紧张而充实的一学期又悄然而过,在本学期里,我们一年级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以及全组各位老师的支持配合之下,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教育教学理论,团结协作,坚守岗位,自觉创新,做好各自的本质工作,圆满完成了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我将本学期我们组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年级基本情况

目前有学生397人,多来自于广大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共开设7个班级。组内教师共16人,其中语文教师7人,数学教师4人,音乐教师2人,美术教师3人。教师们落实教学常规,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工作。

二、落实学生日常管理,促成好习惯的养成,落实每个月教育主题。

日常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安定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保障,也是组织和开展少先队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落实学生日常管理,促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关键。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纪较小,自觉能力较差,需要老师们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醒他们、要求他们,使他们养成好的习惯。而这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需要长抓不懈。因此开学伊始,班主任、科任能够时刻注意对小朋友的各项行为习惯严格要求,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并与科任积极配合,加强对班学生的巡视、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促成学生各项行为习惯的养成,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行为规范。如:一(1)班程卓莹老师虽然年轻,但工作非常认真、负责,班主任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其对班的管理方法在全校教师中得以学习和推广。在培养班干得力助手方面,一年级各班小班干们每天都能够做到主动监督同学们搞好课室内外的卫生,摆放好桌椅,还能在早午读、课前带同学们读书。特别是黄留珍老师教的一(4)班。一年级班主任根据学校德育处和少先队计划,组织学生按时按质出好每期的德育板报,组织学生参加各项活动。

三、增强服务意识,营造良好工作氛围,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整合,整个一年级的教师队伍显示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本年级部的老师们在人际关系上和谐互助,气氛宽松祥和。教师之间互相理解,通力合作。班主任与任课课老师的配合显得更加默契、愉悦了。在教学管理上,各班老师也更能互相取长补短,在教育学生时,也能互相交流经验,畅谈得与失。老师们的敬业精神让我感动,特别从本学期准备各科组青年教师提高课、“区视导”、“语文科组市示范活动”、“数学科组学生作品展”、庆“六一”等活动中着实让大家感受到了集体的力量。平时级组遇到教师请教或者外出听课、学习时,老师们都能够积极,主动帮忙代课看班。特别是陈静、黄留珍、刘燕、吴燕媚、程卓莹、刘咏琪、钱香荣等老师。

在各科组组织的青年教师提高课中钱香荣、黄留珍、黎蔓莎、陈静四位老师认真钻研、积极探索、不断学习,在科组教研活动中获得了领导、老师们的好评,且提高了教师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平时教学工作中,教师们能做到耐心、细致做好学生辅导工作,特别是陈鸽、钱香荣、黄留珍等老师非常关心后进生的学习,转差工作做到常抓不懈。

庆“六一”大型活动中,一年级组有2个节目,一个是程卓莹和吴燕媚两位老师辅导的大组合唱《春天在哪里》加动作表演,另一个是黎蔓莎老师辅导的《中国少年先锋队对歌》小合唱佩手语,三位老师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因训练时间较短,为了更好的腾出时间训练学生,同年级组教师团结协助,没有参加训练的老师就帮忙看班。大家毫无怨言,同心同德。在六一表演中,一年级组两个节目分别获得了学校的特等奖和二等奖。同时音乐组的两位老师也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在六一表演中,舞蹈队队员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喜爱!在12周区教研室到我校视导、13周我校肇庆市语文科组示范活动中,吴燕媚、程卓莹两位老师都上了一节《小壁虎借尾巴》的公开课。两位老师在接到任务后,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做好公开课前的一切准备,同时两位老师虚心学习,尝试创新,经过多次的试教,反复的修改在活动中发挥超高水平,获得了听课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在区音乐、美术优质课评比赛中,潘琼老师获得了一等奖,乔嘉鸾老师获得了二等奖;卢何老师辅导学生参加区七巧板比赛有4人活得三等奖;刘燕、邓丽丽两位老师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程卓莹和吴燕媚两位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学校的六一文娱表演节目获得特等奖,黎蔓莎老师指导的节目活得三等奖。

四、做好回顾及反思,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回顾一个学期里,虽然一年级组的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有许多地方需要以后的进一步改进。例如,为家长和学生服务的意识上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也还有所欠缺,还需要进一步学习,课堂教学的改革及创新仍需加强学习。另外,在多组织、多开展学生、教师活动,增进班级间的良性竞争,创出年级特色,组建特色年级、班级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

磕磕碰碰但也顺顺利利地为这一学年划上了句号,这一个句号凝聚 着太多的心血和汗水了,也足以见证我们一年级组教师的辛劳。对级组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与 配合,表示感谢!您们辛苦啦!也借此机会提前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假期!祝全校每个教师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总之,一个新的学期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值得我们共同期待,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踏实工作,奋发进取;我们将在创新中求实,在求实中创新;我们将积极前进,迎接挑战。

第三篇:刘燕国学教案

《论语》教案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一、 教学内容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二、 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诵读“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理解基本意思。

2. 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习惯。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 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句中多音字的读音和字义。

2. 进行及时复习、勤于思考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四、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 教学过程 1. 交流展示

(1)出示《论语·学而篇第一》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们还记得这段古文吗?这是我国哪位历史名人说的?

(2)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共同学习了《论语·学而篇第一》部分,谁来为我们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读背交流,可以按顺序读背,也可以把内容有联系地放在一起读背;可以单人读背;也可以邀请同学合作读背。)

(3) 学了《论语·学而篇第一》后,孔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论语·学而篇第一》。(齐读《论语·学而篇第一》)

2. 答疑解惑

(1)《论语》中还有许多思想至今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辉,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为政篇第二》中的两则。

(2)请看这一章的其中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出示相应内容和自学建议)

① 默读文句,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字词,有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② 和同学们交流,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③ 连起来自己说说句子的意思。

(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

(3) 交流汇报

① 通过自学,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提醒“为”的读音)

② 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用“故”组词。

这句话后来演化成了一个成语“温故知新”。(相继出示“新——故”、“温故知新”)

③ 同桌合作,一人读原文,一人说意思。

④ 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画面:

师:通过借助书本以及大家的互相学习,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齐答):没有了。

师:真的没有了吗?那么下面请大家做小老师了。这里有个问题你们思考过吗:“为什么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生1:说明这个人聪明,有创造精神。

师:这种解释是有些道理,但好像理由还不够充分。

生2: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说明是获得了过去连老师也没有讲到的知识,如果把这新知识告诉别人不就是老师了?

师:嗯,有道理。虽然这则《论语》是我们刚刚学的,不过这个同学已经可以“为师矣”了,因为你已经把这个大家都知道的句子做了更充分的诠释。这就叫温故而知新。

⑤ 了解了意思,再来读读原文。

(4) “温故而知新”的确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但凡知识渊博的人都有这样的习惯。毛泽东主席就有这样的习惯,书中“经典链接”里就记载了他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默读故事)

[链接]

“经典链接”:《毛泽东读书》(见《论语》第26页)

“温故知新”:请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用“温故而知新”写一句学习感受。

① 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交流感受)

② 故事后的习题,就是用我们这则《论语》中出现的成语命名的。下面我们就是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新的理解和运用了。(完成习题,交流)

(5)如果我们能坚持这样去对待知识,养成这样的习惯,那么一定会受益匪浅的。让我们来背一背这则《论语》。(集体背诵)

3. 总结延伸

(1)我们已经学了十几则《论语》了,这其中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学习的,有些是指导我们如何做事情的,还有些是教导我们如何做人的。你们能自己总结一下学过的这十几则《论语》分别是属于哪一类的吗?(总结归类)

(2)其中哪一则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或者说对你的帮助最大,为什么呢?(结合实际,交流总结)

(3)对于学习、对于生活,你有什么样的感悟呢?能试着像孔子这样用凝练的一句话概括出来吗?(自由创编)

《三字经》教案之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一、教学内容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二、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诵读“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3. 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体会古文凝练、深厚的语言美和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三、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的意思。

2. 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懂得从小珍惜时间、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四、课时安排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1)《三字经》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千年之久,几乎家喻户晓。书中的文化博大精深,是古时孩子的蒙学教材。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三字经》等列入“世界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三字经》。

(2)前面我们已经背了《三字经》中的很多内容,现在我们来比比谁记得多、记得牢、记得巧。(不仅要背,还要说说怎么记的。) 2. 理解句意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字经》里的一段:“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自己读,读正确,并思考句子的意思。

(2)指名读,正音。

(3)小组交流字词的意思,以及对句子的理解。

(4)教师组织交流,重点点拨。 3. 拓展阅读

(1)朗读相关典故,帮助深入理解句子的含义。

《大器晚成的苏洵》和《韩愈苦读》(见《三字经》第108-109页)

(2)你还知道哪些“大器晚成”的故事?请给大家讲一讲。

(齐白石、越王勾践、刘邦、吴承恩)

(3) 读读下列与本文相关的古诗词,说说你的感受。

长 歌 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 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 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已运, 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 岂能长少年。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摘抄诗中表示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的诗句,并有感情地诵读。

(5)只要我们能坚持珍惜时间,刻苦勤学,就一定能成才。让我们牢记这几句话,背诵今天所学的《三字经》。 4. 自由创编

(1)《三字经》是我国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启蒙读物,是我国古代历史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它三个字为一句,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都不相同。虽然每句只有三个字,但简洁明了,含义深刻,又能让我们一读就懂。

现在,我们是新时代的孩子,我们也来模仿,学着编几句流畅的《三字经》。

(2)交流,比比谁编得更好,先在小组内交流,选出最佳作品。

(3)每组的代表朗读,评出班级“小作家”。

(4)自由选读同学的优秀作品。 5. 总结延伸

(1)读读今天学的《三字经》,然后进行背诵比赛。

(2)课后,自由组合成小组,为自己创编的“新三字经”编歌、编曲,并歌唱。

《弟子规》教案之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一、教学内容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学目标

1. 诵读《弟子规》的总叙部分,理解基本意思。

2. 了解《弟子规》包含五个部分以及这五个部分的大意。

3. 使学生懂得《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诵读的基础上会背诵。

2. 使学生明白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对别人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做到了这些,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了。

四、教学准备

查阅书籍或上网搜索有关《弟子规》的图片和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1. 趣味导入

(1)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哪儿呢?(显示PPT) 同学们,看看这是哪儿呀?全班齐说!(小小国学图书馆) (2) “小小国学图书馆”里收录了祖国许多宝贵的书籍,这些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哦!让我们轻轻地推开国学图书馆的大门,一起进去看一看,图书馆里的学生们在干什么呢?(显示PPT)

(3)请大家仔细地看,用心地听。(点击视频)

听出来了吗?对,他们在诵读《弟子规》呢!《弟子规》可是古时候的孩子上学必读的一本书。(显示PPT)让我们像他们一样走进图书馆,共同来学习《弟子规》,好吗? 2. 《弟子规》题解

(1) “弟子规”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谁知道“弟子”是什么人?

(“弟子”指的就是学生。)

(2)教师补充:除此之外,从大的范围来讲,弟子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那么理所当然就是学生了。

(3) “规”是什么意思?(PPT显示:“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恪守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

(4)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在哪里了。《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过渡:了解了《弟子规》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的总叙部分。 3. 理解“总叙”

什么叫“总叙”呢?“总叙”就相当于一本书的序言,放在书籍的开篇,告诉我们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指名读“总叙”部分。(显示PPT) 4. 理解经典原文

(1) “弟子规,圣人训。”

① “弟子规”的意思我们已经明白了,那“圣人训”是什么意思呢?

圣人你们知道指谁吗?(指的是孔老夫子,孔子)(显示PPT孔子画像)

② 有谁知道孔子的,给大家介绍介绍。

孔子简介: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孔子将一生大部分精力用于教育事业。他专心执教,打破了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先驱。传说他的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有72个,很多人为各诸侯国高官栋梁。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中的圣人)、“万世师表”。孔子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读读《弟子规》第12-13页的《孔子立身行道》。

③ 《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孔夫子教我们应该如何从家庭、从自身做起。他这样说:

出示: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让我们一起诵读。

(2) “首孝悌,次谨信。”

① 做人首先要对自己的父母孝敬。(PPT显示)

②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孝,从它的造字法来看,是一个“老”字,再加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年纪大的父母。它告诉我们:我们要照顾父母,要孝顺父母。

③ 再来看“悌”:我们看到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明白了,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

什么意思?(就是做哥哥的要懂得来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尊敬他的哥哥。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敬爱,就是对兄弟姐妹要友爱。)

④ 谁合起来说说“首孝悌”的意思?

⑤ 故事明理:

大家一定都喜欢听故事吧!让我们来听一个叫《鹿乳奉亲》的故事。(见《弟子规》第23-24页)

小朋友们,像他这样的行为就是《弟子规》中最基本的一点:孝! ⑥ “次谨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其次要谨慎,讲信用,话要想好了再说,说到就要做到。)

⑦ 谁能说个讲信用的小故事?

例如:《曹操割发代首》(见《弟子规》第87-88页)

⑧ 诵读“首孝悌,次谨信。”

(3)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谁能看看书然后告诉大家?

交流:对别人要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做到了这些,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地来充实自己,认真地学习文化知识。

教师总结:人应当活到老,学到老,会学习的人,是最快乐的。

(4)故事明理:关于“泛爱众,而亲仁”的故事《孔子问人不问马》。(见《弟子规》第89-90页)

关于“有余力,则学文”的故事《驹齿未落》。(见《弟子规》第115页)

(5)指名读,齐读《总叙》。

(6)看相关短剧。再读。

(7)尝试背诵,送励志画卡。 5. 深化理解

下面的这几项你做到了吗?能做到的在括号里打“√”。

(1)我做到了“孝悌”。( )

(2)我做到了“谨信”。( )

(3)我做到了“泛爱众”。( )

(4)我做到了“学文”。( ) 6. 联系生活、尝试表演

(1)四人小组表演

四人小组选取“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和“有余力,则学文”其中之一,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编一个小剧本,再分工合作演一演。(教师相机指导)

(2)分别选取四个小组上台表演,表演之后再评一评、议一议。 7. 拓展延伸

(1)画一画

选取“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和“有余力,则学文”其中之一二,用漫画或简笔画的形式来画一画。课后,同学之间交流交流,看谁画得最棒!画得好的将会展示在黑板报上哦。

(2)说一说

将今天所学的《弟子规》的内容说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一听,说得好的,请他们给你打一颗“★”。

最后,再结合已学知识,组织学生解答“经典拓展”中的问题。

《弟子规》教案

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

一、 教学内容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习用明快的节奏诵读课文,激发学生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 2.通过专门的《弟子规》学习视频,帮助学生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并能指导日常行为。

3.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这句话的内在含义,并懂得珍惜现在宝贵时光的重要性。

三、 教学重点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弟子规》,演绎《弟子规》,领悟其中的内涵。

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这句话实际上是要求我们要珍惜时间,并让学生感受到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五、 教学准备

《弟子规》学习视频。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1) 课前学生大声诵读《弟子规》。

(2) 学生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3) 学生说说“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所蕴含的道理。 (4) 学生说说其他一些蕴含同样道理的名人名言。 2. 各种形式读,读正确、读流畅

(1) 师范读,生看着课本上的字。重点指导个别字的读音,如“朝、早、迟、老、至、此、时”。

(2) 生自读,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3) 检查学生朗读。生个读,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4) 采用各种方式诵读。 ① 请学生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② 学古人诵读。

学生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双手在胸前作捧书状,边念边摇头晃脑诵读。 ③ 接龙法。

即让学生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 ④ 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弟子规》三字一句,读起来就像唱歌一样,所以很多同学都很喜欢读,下面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这句话,可以一个人读,也可以找你的好朋友读,也可以打拍子读,也可以拍手读,下面就请你准备一下吧。

⑤ 生展示读。

3. 借助视频,理解句子意思

(1) 让学生先欣赏《弟子规》这部分视频。

(2) 生各自说这句话的意思。重点指导理解“朝”、“易”、“至”的意思。“朝”,月亮慢慢退出天幕,这时,太阳还躺在草丛里睡懒觉呢!所以,“朝”就是一大早的意思。

(3)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实际上是要我们怎么做呢?(珍惜时光)

(4) 师总结,具体讲解。

我们每个人,早上要尽量早起,晚上要晚点睡觉。因为人生的岁月很有限,光阴容易消逝,少年一转眼就成了老人了,有道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要珍惜现在宝贵的时光。

(5) 师生配乐齐读“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全体起立,把手放在身后,注意“坐端正”、“读缓慢”)

4. 学习“温公警枕”的故事,进一步理解原文意思,感受珍惜时光的重要性。

(1) “温公”是谁?生简单介绍司马光,了解关于他的故事和他的著作《资治通鉴》。

(2) 自读故事。

(3) 生个别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4) 生谈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司马光非常珍惜时间,十分勤奋。

“为了每天能早起读书,他让人用圆木做了一个枕头。用这个枕头睡觉,很不舒服,头只要一转动就会滑下来,这样司马光就会惊醒,起来读书。”

(5) 生感受“警枕”的不舒适,理解“警枕”的含义。

学生描述“警枕”的样子,木质的,硬硬的,圆柱形的,容易滚动。枕上去很不舒服。

“警枕”即是警示司马光要珍惜时间读书的枕头。 (6) 生再次齐读“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5. 拓展延伸

(1) 师述,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你想到了哪些珍惜时间的成语?学生说。

(2)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关于珍惜时光的故事,你知道吗? (3) 生个别说珍惜时光的故事。 (4) 欣赏其他珍惜时光故事的视频。

师列举:“闻鸡起舞”等,生欣赏“闻鸡起舞”的故事。(播放视频) (5) 师总结:同学们要珍惜时光,切莫“老大徒伤悲”。 6. 明理,知道自己的日常行为

(1) 师述:时间实在是太宝贵了!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珍惜时间的?请你们各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好好利用时间吧!

(2) 生制定作息时间表。

(3) 生展示自己制定的作息时间表。

(4) 生再次齐读“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5) 生拿出水彩笔,制作自己的珍惜时间座右铭。 (6) 生展示自己的名言。

(7) 结合平时生活中发生的事,画一画,配上这句话。 7. 总结

第四篇:画风教案 刘燕

第一课时

一、设疑自探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可以感觉到风。那你们都知道什么风呢?大小、季节、风向、在海上刮起的风叫什么?

那你最喜欢什么风?为什么?

风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既然风看不见摸不着,如果我们要画风的话,该怎么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谁画风?他们是怎样画风的?谁画的最好?

3.小结过渡 :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问题提得真好!今天这节课呀,我们就来学习生字并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4.出示自探提示:

.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画出词语。把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标记出来。

.再一次大声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内学习生字。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还有什么收获 ?

二、 解疑合探

(一)学习生字

过渡语:下面我们就来认真地,仔细地读一遍课文,这一回老师要提醒大家读准字音。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检查汇报。

(1)读字卡,同桌互读互听,互相纠正。 (2)课件出示生字词:

宋代 浪涛 姓陈 姓赵 丹心 艺术 显得 A、带拼音读。 B、去拼音读。

(1) 说说记字方法。

3、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丹、乌、艺、显、忽、丝、杆、眨、涛、陈、转、斜 (2)口头组词。 乌云 雨丝 旗杆 忽然 斜斜的 转动 眨眼 (3)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4)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重点指导眨、斜 (5)老师范写??学生练写??师生评议。

(二)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结归纳。出示填空:

这遍课文主要讲宋涛、陈丹和赵小艺在一起画画,他们先画了房子、太阳、大树、小鸟,最后他们画了风的事。

(三)朗读全文。

1、男女声赛读,每组一个自然段。

2、师生合作读。

三、质疑再探。 你还有什么疑问? 四|、拓展运用

请你当回小老师,出一道题考考你的同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他们是怎样画风的,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能想出更好的办法来画风。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放风的声音)你听到了这是怎样的风?平时,我们还感受过怎样的风? 风,我们听得见,还能感受得到。那么,它能画下来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画风》,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谁来告诉大家,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那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预设: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3.自探提示: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赵小艺、宋涛、陈丹画风的句子,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

(2)读一读画出的句子,从句子中的哪个词你能感受到他们画出了风?把这个词圈出来。

(3)你能用“风来了,风把(

)吹(

)了,风藏在(

)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小组内交流。

二、解疑合探

1.指名分自然段轮流读课文。 2.他们是怎样画风的呢?

小艺画了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丹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李卫画了乌云和斜斜的雨丝。

风来了,风把(旗子)吹(起来)了,风藏在(飘动的旗子)里。 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转动的风车)里。 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 风来了,风把(雨)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3.这三个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起!你喜欢这三个小朋友吗?为什么?(因为他们相想出了许多画风的方法。)他们为什么能想出那么多好办法?(因为他们爱动脑筋,善于观察)风不能直接画出来,但是可以画和风有关的事物。

4.好,现在我就来扮演他们,你喜欢谁就扮演谁,先自己读好句子。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

5. 他们都会画风了,你会不会画?你想画什么?请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我会画( ),因为有风在吹,所以( )。

遇到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平时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勇于实践,才能获得成功。在今后的生活中,你们能做到吗?

三、质疑再探

再次浏览课文,你还能想到哪些有价值的问题? 预设:1.他们正笑着,说着,画着,忽然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好像都在动。是不是真的动了呢?

2. 声音、气味与风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如果由你来画很大的声音、特别香的气味,你会画什么?请你画下来。

四、拓展运用

1.请你根据本课所学知识,设计一到道题考考同学们。 2.儿歌“风”, 风来了,风把( 风藏在(风来了,风把( 风藏在(风来了,风把( 风藏在(

), )。

), )。

), )。

)吹(

)吹(

)吹(

第五篇:唯一的听众 刘燕

11、《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

备课人:刘燕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印象深刻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3、体会老教授对“我”的鼓励、给“我”带来的变化,感受人与人之间真情的美好。

4、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有关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出示语段,学生自由朗读。读一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指名说(相机解释“白痴”)教师相机板书:音乐白痴,小提琴演奏家。

2、导入、质疑。

一位原来被家人称为音乐白痴的青年,后来能从容走上舞台,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出悦耳的小提琴曲了。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走近一位可敬的老人——唯一的听众。

3、释题:

释词:什么是“唯一”?

读了课题后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唯一的听众是谁?她做了什么事?为什么是“唯一的听众?„„)

4、过渡: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来的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2、“唯一的听众“是指谁?相机板书:老妇人

“唯一的听众”她做了什么事?

(她真诚无私地帮助、鼓励一位酷爱拉小提琴的年轻人,使他由没有信心学会,到能够在各种晚会上从容演奏。)板书:鼓励、爱护。

3、认读词语。

沮丧

抱歉

溜走

介意

荒唐

仪式

声望 神圣

悠悠

庄重

无法割舍

大吃一惊

蹑手蹑脚

4、过渡:词语掌握的这么棒,我们学起课文就可以轻松很多了。课文中的年轻人从一个音乐白痴走向成功,这一切都缘自于一位老妇人的影响,那么,课文中对这位老妇人的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呢?(语言、神态)

三、研读课文,感受鼓励与爱护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8自然段,划出描写老妇人言语的句子,并想想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当她说完这些话时,“我”的心理和行动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指名读找出来的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

4、课件相机出示相关语句,汇报交流:

(1)、“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里坐一会儿。我猜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妇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为什么要溜走?就在我灰心丧气的想要溜走的时候,老妇人说出了这句话,她说:——(引读)老人真的耳聋了吗?为什么她要这样说?(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老妇人给 “我”勇气和力量。)在一起读读老妇人的话。听了老妇人的话,我的反应是——就在这时,老妇人又说:(齐读第二句) (2)、“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想一想,老妇人之所以这么说,目的是什么?(鼓励“我”要持之以恒地练琴)是的,老人的语言如诗一般,他的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时的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名说)谁再来读读老人鼓励的话语。

(3)、“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谁接着来汇报第三句,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我听后有什么感觉?听了老人的话,我的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喜滋滋的,有了继续努力的信心)

引读第八段。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5、老人的鼓励,给了我信心和力量,促使我不断的努力直至成功。小组再一起来读2-8自然段,体会老人对我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在鼓励我,催我上进。

四、总结升华。

(1)好一位了不起的老人!她用真诚关爱的眼神,诗一般的语言鼓励年轻人、培养年轻人。怪不得成才后的年轻人在舞台上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面对鲜花和掌声时,会不由自主地想——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

(2)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指名读读。

五、作业:同学们的发言很精彩,课文中还有对老人神态的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等等,我们放到下节课再来细细品味。请同学们下去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默读课文,回顾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 交流感悟,继续研读课文

1、浏览课文,找出描写老人神态的关键词。(平静)

2、描写老人神态平静的句子,总共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画出来。 指名汇报,课件出示。

(1)第一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在什么情况下,老妇人“平静地望着我”?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

再读课文,并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的心理变化。(沮丧──充满了神圣感──沮丧──羞愧、兴奋)

可以联系上下文体会人物心理。如,

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一曲悠悠的小令。(环境描写,侧面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②是谁给了我动力,让我的心理产生这么大的变化? 划出描写老教授的语言的词句,读一读。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a.谈谈体会:从老人的几句话中,可以体会到老人的良苦用心,她在消除“我”的心理障碍。

b.练习读好这三句话。

③出示“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老人在默默地鼓励我,在给我信心和继续练琴的勇气)

(2)第二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出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老人平静的眼神中,你品味到了什么?

②找出描写老妇人语言的句子,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谢、称赞)

③在老人耐心热情的鼓励下,“我”的技术在不断提高。再读课文,说说老妇人的称赞和鼓励使“我”发生了什么变化?(信心倍增,行动、心理均发生变化)

(3)第三次“平静地望着我”。

①这次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平静地望着我”的?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引导体会“手指悄悄打着节奏”等隐含的信息。(琴艺长进) ②出示“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为什么说老人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你体会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如果说老教授善解人意的语言是有声的鼓励,那么她平静的神态,特别是每天早晨作“我”唯一的忠实听众的举行,就是无声的激励,从而使“我”最终能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 引读:“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那双眼睛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那双眼睛使“我”战胜自卑,重树信心。齐读文章最后两句。引读最后一段:“后来,拉小提琴成了„„”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三组句子,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2、平静的神态背后,老人在想什么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描写一段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可选一两处写。

课件出示:

当我沮丧地想离开小树林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每天去小树林拉琴时,她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当我渐渐奏出真正的音乐时,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仿佛在说„„

3、交流所写的内容,简单评议。 板书设计: 唯一的听众

音乐白痴————小提琴演奏家

鼓励、努力

13、《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刘燕

教学目标

1.理解本课10个生字,能读写下列词语:裹着、渺小、范围、恩赐、慷慨、滥用、枯竭、贡献、威胁、目睹、和蔼可亲、晶莹剔透、相互交错、生态灾难、生态环境。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4.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课前准备:搜集地球相关资料,如:地球遭破坏的一些数据,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课件展示地球美丽的面貌)孩子们,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晶莹的球体,就是我们美丽的家园、人类唯一生存的家园──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生齐读课题。

2、 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字意,交流沟通,

3、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二)熟读课文

一.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二.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写地球可爱和容易破碎的句子读读。

四、 同桌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明白课文内容。 1.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文中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这样,学生再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

(2)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2.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又是那样容易破碎。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球母亲容易破碎?

3.仔细阅读第

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请大家读读第

三、四自然段, 说说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文中的话告诉我们! 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抓重点词“不加节制”体会人类地自私。

b.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指导读出气愤、可惜等语气) c.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威胁”这句话,明白“本来”的意思,如果去掉它,行吗?为什么?

(3)知道什么是“生态灾害”吗?举例说说。

(4)教师出示“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状况。

(5)看!所有一切的生态灾害都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也给人类的行为发出了严重的警告。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好这段。

(补充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地球实破坏的相关资料,更全面了解到地球的易碎)

(四)布置作业:

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资料和环境状况。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美、小 自然资源有限 不能移居别处

精心保护地球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同学们汇报所收集的我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资料。

(二)、学习”目前人类无法移居”感悟“只有一个地球”。 (1)让学生自由读文,你明白了什么?

(2)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枯竭”一词的意思。 讨论: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理解重点词语“至少”,体会文章用词的严谨。再理解重点段落)

2.请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3.我们这个地球可爱又易碎,为了保护这一个地球,我们都行动起来,写写保护地球的标语吧。(生可以独立完成,可以自由组合。)

如: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还大地绿色,让天空蔚蓝。 人人齐动手,保护大地球。 为了生存,保护地球。 除了脚步印,什么也别留下。

孩子们写的宣传口号真好!很有感染力、号召力。地球妈妈听到这些话肯定会很欣慰。让我们再来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

(三)阅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读后讨论: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

地球的“可爱”表现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

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小结。

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3 同桌讨论,设计一条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然后全班交流。 4 画一幅环保宣传画和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3.只有一个地球

自然资源类别 具体特点 人类破坏行为 造成后果

上一篇:六一节节目串词主持词下一篇:六一辅导员讲话稿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