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校组织结构初探

2022-09-10

在全社会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 高等学校更应坚定不移地执行此理念。对于高校来讲, 什么是工作之本——“人”?学生、教师、学校工作人员。其中, 学生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而且也是高校进行绝大多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在高校中的学习和生活, 以及进入社会后的发展, 无不与一次选择密切相关——专业。如何才能使学生更加理性地选择专业, 成为一个摆在全社会面前的难题。本文试探讨一种新型的高校组织结构, 以解决学生专业选择中所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学生专业选择现状

某种意义上, 对于大学生来讲, 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的人生道路。现实生活中, 两个高考成绩不相上下的同学, 因为所选专业不同, 毕业后的人生道路天壤之别!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而对于如此重要的人生选择, 准大学生们的现状如何?一项调查表明:有八成的学生称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了解, 其中两成学生更表示, 很不喜欢现在的专业。表示喜欢自己专业的学生只占两成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其原因有三:首先是家长包办。家长以社会经验丰富, 判断准确为由, 代替孩子选择志愿, 填报自认为的“热门”专业, 很少考虑孩子自己的兴趣爱好, 造成学生最终进入一个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专业;更有甚者, 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高校学习, 只问“这样的分数能上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根本不顾及子女感受。其次是学生盲目。很多学生从来没有过自己的职业规划, 在选择专业时, 只有极少数考生能做到胸有成竹, 绝大部分考生要么似是而非, 不明就里;要么凭一时的感觉和兴趣。再者是对专业无法深入了解。即便考生和家长用心去研究专业, 也会因为种种条件 (时间、地点) 限制而一知半解。

专业选择的不尽人意, 不但影响学生毕业之后的人生道路, 还会直接影响学生在高校内的学习生活。管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 人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来源于三方面:价值观、动机和兴趣。大学生尚未形成健全的价值观, 我们自然就不能幻想用他们尚不健全的价值观去产生动力, 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另一方面, 动机由需求产生, 大学生对自己人生的需求也还不很明确, 故引发的相应动机也不能很好地产生努力学习的动力。结果是兴趣成为了大学生产生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 这也正是许多学生总是说:因为没兴趣而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出现问题。由此可见, 因为选了不感兴趣的专业, 所以无心向学, 导致成绩不理想, 进而影响今后的人生道路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有其理论根据的。

与之相对的是, 2007年我国高校共设置有本科专业2187个, 考生如何从专业的海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呢?学校能否采取相应措施, 以学生为本, 尽量减小专业选择不当的发生概率?

2 组织结构对学校功能发挥的重要性

教育, 从远古时期的单对单、随意无计划地口传身教, 发展到如今的大规模、现代化, 其原因就在于组织的出现为人类在沟通合作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成效提供了可能的形式。组织的定义从广义上讲, 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 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高等学校作为一群人 (学生、教师、其它工作人员) 的集合体,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参与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 并依据目标的要求明确成员的权力与责任, 合理分工, 协调活动。这毫无疑问地证明了高等学校是以组织模式存在于社会之中的, 因此, 分析和探索高校的存在与发展理应从组织的角度进行。

高等学校作为组织, 必然成为一个系统, 我们需要的是此系统的功能 (即高等学校作用的发挥) 。从系统论角度, 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高校功能发挥:系统的组织元素 (高校的教师、学生、工作人员) 、系统的环境 (高校所处政治、经济环境) 和系统的结构 (高校的组织结构) 。而在此三者中, 尤以组织结构对高校功能发挥的影响为甚——结构形式将影响甚或决定组织的性质与效能。所谓组织结构是“组织内各构成部分或各部分间所确立的关系”之形式 (F·E and J·E·Rosenzweig, 1979) 。具体地说, 组织结构是一个组织中工作角色的正式分配机制, 以及控制和综合工作活动的行政管理机制, 包括那些跨越组织边界的工作活动在内。[1]高校系统内, 各职能部门、学院构成了系统的一级子系统, 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系统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否健全, 影响着高校使命的实现、效能的发挥, 因此, 规划和建立适合高校组织目标的组织结构具有深远意义。高校组织结构分析具有两个层面:一是静态的 (组织阶层、部门和职位) ;一是动态的 (通过交互作用对组织产生影响) 。本文仅对高校组织结构的静态层面进行分析, 寻找解决学生专业选择问题的方法。

3 现行高校组织结构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组织结构都是以职能为基础的, 即职能部门化。它是建立在劳动分工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组织结构, 根据业务活动的相似性设置部门, 自然、方便、符合逻辑标准, 具备专业化分工的种种优势。当前典型的高校组织结构如图1所示。

在此组织结构之下, 学生一旦进入某学院某专业学习, 出于维护正常教学管理秩序的需要, 调整所学专业将受到严格的限制。同一学院内各专业之间有严格的壁垒, 学院与学院之间的壁垒就更加难以逾越。此种组织结构更加加剧了“选专业等于选人生”的情形。

当然, 越来越多的高校也深刻意识到了这一点, 分别采取双学位、选修第二专业、主辅修等措施来弥补传统组织结构的不足, 但效果甚微, 其原因在于任何一所学校都不会无条件地进行双学位、双专业和主辅修, 都会对享受此政策的学生条件进行多方限制, 仅学习成绩、学费的限制就将许多有此想法的学生拒之门外。

4 新型高校组织结构

“教书育人”要求高校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不同特点, 教授不同专业知识;“管理育人”要求高校为了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而考虑学生最有可能成功的领域;“服务育人”更要求高校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教书、管理、服务”三育人这国家对高校的基本要求, 无疑使得高校必须以学生为本, 认真对待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现象。

近年来, 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也都采取了一些创造性措施来探索解决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问题, 其基本做法均为:学校或学院不分专业招生, 入校学习一至两年后再在校内或院内进行专业选择。复旦将之称为“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给了学生更长的时间来了解学校或学院所设置的各专业的具体情况, 也给了学校或学院时间了解自己的学生。学生和学校或学院经过了一年至两年的相互了解, 彼此再做选择时, 选到既符合自身特征, 又具有发展前途的专业或学生的可能性将大大提升。保证了高校因材施材, 学生因兴趣学习, 对于高校效能的发挥将起强大的促进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招生从大方向可分为:理、工、农、医、文史、经济……几大学科, 虽然每学科下属上百个专业, 但同一学科不同专业之间有着诸多相通性, 学生在入校初学习这些专业时有许多专业基础知识是完全一样的, 如学习理工科的学生都要学习数学、外语、政治、计算机基础等课目。我们称之为低年级的课程相似性, 这为不分专业招生提供了可能性。在学生入校后的一年或两年时间之内, 高校只安排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 辅之以公共选修课, 加入少量专业介绍性质类的课程。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在了解各专业的同时, 为今后同类专业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以学生为本, 为不分专业招生提供了的必要性;低年级课程的相似性为不分专业招生提供了可能性。在此基础之上, 我们建立新型高校组织结构, 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 新型高校组织结构与传统高校组织结构的最大区别在于多出了一个基础教育学院。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学院, 但却可对学生合理选择专业发挥巨大作用。在基础教育学院中, 下设两个主要部门:教学部和专业宣传部。教学部按理、工、农、医、文史、经济等招生类别分组, 分别教授各类别的基础课程。专业宣传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新生进行各专业的介绍, 使之了解相关专业的具体情况, 以便做出理性的专业选择。新型高校组织结构要求所有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 在前一至两年的时间内, 全部安排在基础教育学院接受教育。他们按照高考时所选报的理、工等类别, 分别接受相应的基础教育。于此同时, 专业宣传部会对他们进行各类别内各专业的深入介绍, 学生也可以有充足时间通过请教老师, 走访师兄等渠道来了解各专业, 为今后理性选择打下基础。当学生完成了基础教育学院的相关课程的学习之后, 他们将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专业, 经学校平衡后, 进入其它学院继续完成学业。

基础教育学院的人员组成主要通过类似于矩阵式组织结构的方式解决。无论是教学部或是专业宣传部的成员均来自其它各个学院, 这些成员依然教授他们之前教授的课程。采取矩阵式组织方式组成基础教育学院主要有两大优势:其一, 每个成员的工作内容与其之前的工作内容相差无几, 无需重新准备, 便可进行工作;其二, 每位成员来自不同学院, 他们为了自己学院的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 必将尽全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今天, 正视并解决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问题已变得越来越紧迫。新型高校组织结构的出现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 它的出现, 定会为合理解决专业选择问题提供一条新的有效的途径。

摘要:大学生盲目选择专业的情况已变得越来越严重。专业的选择, 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影响。在以“人”为本的今天, 高校应当而且能够设计出一种新型组织结构来解决学生盲目选择专业这一问题。

关键词:新型,高校,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1] [英]奈杰尔.金, 尼尔.安德森.组织创新与变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121.

上一篇:浅谈中小学经典文化的衔接与传承下一篇:试论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