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

2022-09-12

数学学科作为工具学科, 其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问题生活化,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 由于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 使教学变得机械、单调、沉闷和程式化, 缺乏生气和乐趣, 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 强化创新的途径,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 是非常必要的。

1 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

和谐的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 也是学生愉快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组织教材, 用巧妙的课堂教学安排和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成为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益友, 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 对独到见解要大力表扬, 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 对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以呵护, 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 让每位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 并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形式的活泼多样, 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通过学习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尤其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 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要力求改变优等生和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 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比如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把提问分成几个层次, 较难的题目可以让能力强的学生回答, 一般的题目让普通学生回答, 容易的题目让能力差的学生回答, 还可以让他们把别人的回答重复一遍, 这样, 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程度上得到提高, 让每位都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获得知识, 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 二是从主动学习中获得。教师应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 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比如, 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 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 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 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课后可以让学生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思考一下, 然后自己归纳出一些方法来,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创造数学知识。

4 讲究教学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教学中, 教师应依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灵活选用教学方法, 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艺术风格。

4.1 联系实际生活, 激发自主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 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例如, 在小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你今年几岁啦, 多高呀, 身体有多重等小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 而要准确地说出结果, 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又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问题这一内容时, 可在课前布置一个预习题, 让学生回家后到超市去进行一项社会调查, 调查同一类商品的6种不同价格, 看一看哪种牌子的最贵, 哪种牌子的最便宜, 算一算它们的平均价是多少。通过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不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探寻潜在能力, 给予选择空间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 学习新知识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 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 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 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促使学生充分的发挥创造性和智力潜能。因此教师要选择性的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在例题教学中,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层次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课堂练习中, 学生可根据自己对新知掌握的情况, 自主选择练习题的内容和形式。在新知应用中,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与生活实例紧密联系起来,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只要教师能深入的挖掘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因素, 精心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主题, 就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得到完善。

4.3 提供交流机会, 促进思维发展

不同的个体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有着自己固有的特点, 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提供机会, 组织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 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 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整理、修正与补充, 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同时, 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力强项, 为更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4.4 实施个性评价, 体验成功乐趣

不同的学生, 评价的标准、内容、方法也不一样, 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为具有不同禀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创造一个发展的空间,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 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充满一种获取成功的愉悦感。比如课堂中, 学生发表了一个有创新的见解, 教师可以让全班鼓掌;学生的回答不成熟时, 教师可以用“你能再想一想吗?能否说得更完美些”“或“谁愿意帮助他?”之类的话语进行鼓励, 要尽量避免直接否定的评价和同学间的嘲笑, 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

4.5 适时开展竞争, 培养创新热情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强的特点,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 是培养学生探索兴趣和独立思考习惯的有效途径。从形式上, 可以是小组内同学间、小组与小组间;从内容上, 可以是小组内、小组间对问题解决的竞答, 或小组内、小组间的相互质疑, 也可以对练习完成的质量、速度或某一问题处理深刻性的评价等;在情景创设的方式上可以由教师创设, 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提出的。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而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的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利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祝红.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概述.青海教育, 2007, 6.

[2] 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下一篇:先天性多个恒牙缺失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