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新生入馆

2022-08-08

第一篇:大学图书馆新生入馆

大学新生如何“玩转”图书馆

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们,忙着体验新生活,结交新朋友,却往往忽视了一个“百宝箱”——图书馆的作用。

首先新生不能错过的便是学校的图书馆,各个高校图书馆不但拥有各个种类的图书,还拥有大量的电子数据库,为同学们查找更多资料提供了便利。此外一般高校图书馆还有电子阅览室和覆盖全馆的无线网络方便同学们上网查找资料。图书馆给同学们提供了自习的地方,有的大学图书馆还提供了通宵自习室,满足同学不同的学习习惯。

“在大学里想看书直接去图书馆借,方便又经济实惠。并且数据库提供了大量学术信息,这是在校外享受不到的资源。”吉林大学大三的学生林子潇说。

对于很多大学而言,图书馆是一个绝佳的自习场所。一般来说,图书馆是大学设施最完备,也是一个大学最重要的教学配套设施,很多高校还在图书馆安装有中央空调,夏天这里最凉快,冬天这里最温暖。

其次,一些老生还提醒大学新生,各个院系的图书室也是重要资源,这些图书资源比较专业,更加适合本学科和研究领域,能够增加查阅图书资料的准确性。

对于大学生而言,可以利用的不仅是学校里的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如各省、市图书馆也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读者,所以馆藏图书的种类也就更加齐全。大部分公共图书馆是365天开馆。如果你想借阅的书籍在高校图书馆并未收录,或者正好赶上闭馆,可以到省图书馆试试。”“承启”夏令营主讲教师、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楼程富教授说。 “同时各个公共图书馆也会定期举办一些公益讲座,专题展览等活动,这类的活动是面向全体市民开放的,请的都是国内知名的专家学者,同学们可以浏览图书馆网站上的公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听,丰富自己课余生活。”

“承启”夏令营中,参观图书馆是一项重要活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体验到大学图书馆的气氛、环境和利用方式。 “承启”夏令营主讲教师、浙江大学周老师说:“图书馆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而能否充分利用一个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大学新生学习篇——如何利用图书馆学习

每年金秋之初,高校都会迎来一批满脸稚气、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新生。为了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几乎每一个新生都要经历一个心理、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的角色转换,而转换的速度、好坏对大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成长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

一、大学和中学是不同的学习阶段

大学生的学习和中学生的学习有着明显的不同,具体表现如下:

1、课内学时大幅度减少

在高中阶段,一般中学生的周课内学时约在50—60课时,有的学校更多。而到了大学,第一学年一般周学时约为30—40学时,以后还将有所减少。许多习惯于中学阶段紧张学习的新生一下子觉得有了许多自己的时间。

2、课内信息量明显增加

中学时代一堂课,老师一般只讲教材中

二、三页内容。而大学,新生会发现,两堂课下来,整个一章的内容都已全部过去。

3、教材作用降低,参考书刊的作用相对提高

在中学,教学内容一般不会超出教材,只要把指定教材学好,再多做一点习题,就能很好应付中学的各种考试。大学期间虽然也有教材,但教师教授的内容,往往不仅限于教材。其原因,一方面由于教材更新周期长,难于把本专业最新的成果包含其中。其二是一般一门课程均有各校编的教材,虽然其中有编得相对好的,但各有所长,倘若局限于一本教材,显然不能把最好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各种教学参考书和专业刊物的作用会相对提高。

4、主动式学习取代被动式学习

中学时代学生一切随老师的指挥棒转,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而在大学,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更要学会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特别是随着全面学分制的实行,专业的选择、课程的取舍、学习计划的制定、时间的安排,都要靠学生自己来做,自主性、主动性成为大学学习中的一大特点。

二、大学新生必须充分利用好图书馆

伴随着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新生必须解决好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利用图书馆来学习。

1、新生应把图书馆当作一个大课堂

中学生习惯于把教室作为自己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而大学阶段,课内学时减少,信息量增加,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在课后花较多的时间去复习。也就是说新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不应在花前月下度过,也不应在游戏电视中耗费,而应主要用于在图书馆等这样的大课堂中学习。

2、新生应利用图书馆良好的学习氛围,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事实证明,一个学生学习的好坏,固然和其智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的勤奋努力及学习习惯如何。而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是他主观努力,长期实践及外界影响的结果。图书馆是知识的殿堂,是信息知识的集散地,更是众多学生努力学习的最佳场所。新生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想方设法使自己养成潜心读书、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3、新生应充分利用图书馆学好本专业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只是本专业最基本最主要的东西,而图书馆备有各个专业的多种教材、参考书和专业刊物。有志于学好某一专业知识的学生,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多种信息资源,了解本专业的全貌、前沿和发展趋势,并通过在图书馆的学习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4、新生应充分利用图书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交叉日益广泛深入,而高教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则是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培养复合型人才。大学生在图书馆一方面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和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广泛涉猎,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对于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5、新生应在图书馆学会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技能

这种技能的学习与提高,比在图书馆学习有限的知识更重要,因为当今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今天在学校学的知识,几年之后就可能老化。因此新生在图书馆既要学习用传统的方法获取书刊资料的技能和途径,更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三、利用高校图书馆的几个阶段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师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之一, 高校图书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气氛,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有较多的检索工具,有现代化的电脑设备,有热心辅导的图书馆工作者,理应成为高等学校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教育的第一课堂。大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有几个不同的主要阶段,

1、新生入学阶段

新生入学伊始对高校图书馆的认识,是整个大学学习阶段利用图书馆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时期对图书馆的认识和使用正确,大学生就能较快地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从而就会充分利用宝贵的、有限的几年大学时间去学好专业、丰富知识、了解社会、塑造人生,这样,也就达到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新生入学阶段要考虑了解以下几个内容:

(1)了解本校图书馆的建馆历史。

(2)本校教学科研水平、研究成果,图书馆根据学校专业设置而配置的藏书体系及特点。

(3)了解图书馆的工作流程、分类规则,了解一本书、一册刊、一份报从订购到利用,中间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珍惜爱护图书馆的每一份文献,尊重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

(4)了解各阅览室、书库的藏书情况、借阅方式、规章制度,能自觉保持公共场合的整洁、安静,维护良好的读书秩序,做文明读者。 (5)爱护图书馆的公共物品,有公德心。认识到图书馆历来是一个汲取文化知识、掌握科学知识、陶冶情操的神圣地方,任何损书现象都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大家所不齿。

2、平常时期

大学生不同于中学生,仅仅掌握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最新科研成果,需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来补充,也需要其它各科知识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充分利用图书馆。大学生入学后,图书馆就成了学生们除课堂教育外的最主要的课堂,怎样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成了大学生面临的最实际的问题。

(1)熟悉图书馆文献检索。较熟练地使用中外文工具书、了解国内外主要检索刊物和联机检索内容,了解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检索途径、语言和方法,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变通动力和检索能力。 (2)熟练使用计算机检索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高校纷纷建立了国际或国内联机终端和光盘检索系统,光盘的网络化趋势和校园网乃至地区网、国家网的建成将使用户上机检索成为必然,高校学生对计算机检索这种快捷而新颖的检索方法充必须能熟练操作。

(3)了解图书分类法。图书馆的藏书是根据中国图书分类法加工入库,大学生应对此有基本的了解,如图书馆的藏书怎样分类,有哪些检索工具,检索工具的编排体制、查阅方法等,大学生应走进图书馆,理论指导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效果会更显著。

3、毕业阶段

撰写毕业论文,是对大学生几年来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核。学生需要大量的文献,作为大学生,首先要做的是与任课老师作好沟通,了解大学生写论文的时间、选题的范围和要求等。其次,要要到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准备好所需文献,根据论文需求,集中可能要用的文献资料,包括各种文献索引和工具书。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记忆的知识,一种是“知道从哪里获取知识”的知识。后一种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而且终身受用的。知识面的拓展,学习研究的深入等都要求当今的大学生有强烈的图书馆意识和丰富的图书馆利用知识,所以大学生掌握对图书馆的利用知识是十分迫切的,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高校图书馆在大学中的作用

高校在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对全社会起着导向作用,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高校作为人才汇聚之所,理应成为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示范区。通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个体,来建设中国先进文化和促进社会道德的进步。作为高校文化建设来说,重点是高校图书馆,因为高校图书馆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在中国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高校图书馆的产生是人类传承文化的需要

图书文献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类传承文化的需要。从图书文献需要在人群中的分布上看,人们需要图书文献资料,与他在人群中担当的角色直接相关。人们需要图书文献信息的主要目的,无非是为了教育、自我教育或者应用于生产实践。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师生都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生产实践需要的信息的主体,是技能信息、技巧信息和实践对象的实时信息,并且,这些信息的需要都有实时性,这就是所谓的图书情报。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高素质人才的基地,高校图书馆对文化的创新起到了一种基础性的作用。从古代的藏书楼到现代的高校图书馆,不论是古典历史文献和当代科技文献的收藏,都毫无例外地扮演了传承人类文化的角色,并且是一种综合经济、文化实力的体现。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总藏书量在1300万册和1000万册以上,分列全球大学图书馆的第

一、二位。北大图书馆是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继承自国子监藏书阁,京师大学堂藏书馆,正式成立于1902年,比中国最大的国家图书馆都要早9年成立) ,是亚洲最大的高校图书馆,北大是中国高校图书馆藏书最多的大学(629万册),曾经作过中国国家图书馆。从中外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来看,可以认为,高校图书馆的产生,满足了人类传承文化的需要,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基础性设施。

2、高校图书馆保存和传播了人类的文化成果

保存和整理人类的文化成果是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保存和整理人类的文化成果”是最早的一种图书馆职业信念。在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的创新要求很低,信息生产比较分散,图书文献获得不容易,这使得作为图书文献聚集地的藏书楼,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认识图书文献,总结图书文献的内容。所以,很多藏书家都情不自禁地做起了版本校对、编写目录摘要的工作。这种工作从长远来看,在保存和传播人类的文化成果中起到了主要作用。随着印刷技术的改良和普及,图书文献的获得变得容易起来,同时,社会的创新需要越来越强,对信息的需要也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之下,各种原来“闭门谢客”的“藏书楼”开始通过各种带有附加条件的方式向社会开放。比如高校图书馆图书出租、会员制,须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或者由有社会地位的人介绍才能成为读者等等,如马克思得以利用大不列颠博物馆进行《资本论》的研究,也是经人介绍的。近代的“公共图书馆运动”提出的“向所有人开放”的口号无疑成为了近代高校图书馆最具有号召力的旗帜,它以领先于那个时代的人文精神,为近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展开了一幅壮丽的画卷。第一次在社会上彻底的实践着“教育机会人人平等”的理念,开辟了属于高校图书馆独有的实践领域。从此开始了图书馆“服务读者,关怀社会”的精神之旅。

3、高校图书馆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为所有人服务”,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对人的关怀的彻底性,是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从单纯的柜台借阅走向全面服务的标志。进入20世纪之后,这一理念开始被高校图书馆接受,包括馆际互借,向社会开放等,这是图书馆事业欣欣向荣的时代。在更深的层次上,“为所有人服务”理念所表现的是知识创新的平等性:并不是容易获得知识资源的人就一定能够创新知识。对于人类的知识体系来说,只有让更多的人拥有掌握知识的机会,才能够保证人类知识的持续不断增殖。对于每个社会人来说,他们进行知识创新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表明在指导高校图书馆实践方面,人文精神确实具有独立作用的领域。高等教育要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大学生思想敏捷、想象丰富、富于创造精神,对社会文化信息反应迅速,在他们身上蕴含着很大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信息获取能力有很强的依赖关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想产生出有价值的新信息,而为了确保头脑所产生出来的信息是有价值的、新颖的,就必须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把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教给学生利用外界已有的物质条件和科技成果,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创新。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欲望,活跃学生的创造思想。学生是图书馆文化的享受者、参与者和创造者,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特长在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发现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实现高尚人格的升华。从而开拓思路,发现问题、深入研究、获得知识的创新。

4、高校图书馆文化的特征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信息荟萃的知识殿堂,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因此,是一种不断对外部文化进行分析、选择、吸收,进而衍生出新兴社会潜流的文化体系,具有超前性,能对社会文化产生先导作用。由于现代信息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网络具有开放、快捷、生动等鲜明特征,因此,网络成为多种文化相互激荡、交流和渗透的场所,成为各种信息大潮奔涌的阵地,社会各种文化在时空上的距离大大缩短。多重文化的汇集与学生求知的热望相碰撞,决定了图书馆文化必然是多元化的。图书馆文化对个体的影响,不是通过灌输制度、纪律等外部强制力来完成,而是通过它所创造的精神氛围和相应的文化载体,于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情绪,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引起个体的共鸣,进而形成一种自觉、内在的驱动力,有意无意地融入图书馆文化之中。图书馆文化既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又是学校教学实践的补充。学生在图书馆文化中,通过自己组织各项活动,增长了才于,丰富了实践经验,为知识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创造了机会。

5、高校图书馆文化能全面营造育人氛围

高校图书馆文化是指特定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对学生具有导向、教育、凝聚、激励等功能,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它通过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学生成长发展过程。图书馆文化是知识密集,人才集中的特定场所,图书馆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更直接、也更全面。从文化角度看,图书馆文化实质上是一个文化传播和影响再到文化继承和创造的循环过程,是由一个客观文化价值到个体主观精神再到客观文化的转换过程,是一个以文化传播为媒介对人格形成和完善的锻炼过程,是一个把外在于人的文化财富内化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陶冶过程。广大学生是图书馆文化的享受者,对学生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于养成健康、向上的学生素质所起的作用比直接的教育指导更大和更有效。图书馆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开放,不吸收最新信息,不学习中外先进文化,图书馆文化就如一潭死水,难以清澈迷人,难以获得丰富养料,难以走向现代化,也难以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和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素质的形成并不完全像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形成那样主要地来自课堂的教育,它的形成具有更大的自我选择性,高尚的图书馆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潜在教育力,它容易使学生产生价值认同而自觉地接受。大学生通过有目的地阅读优秀书刊,受到感染、熏陶,从而达到陶冶情操、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

第三篇:新生图书馆借阅培训策划

一、活动背景:

书籍,大学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图书馆,大学校园智慧与精神的居住之地。根据以往的经验,新生对我校图书馆知之甚少,很多同学不熟悉图书馆的布局,不清楚图书馆的藏书状况,不清楚一卡通的使用;不明白如何找书、借书、还书、续借;不知道自习室、电子阅览室等一系列服务的相关规定;不懂得通过何种途径来利用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而且因为对图书馆了解甚少,可能会出现图书被涂抹、折角、撕页以及图书馆嘈杂等不文明现象,给图书馆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二、活动名称:

徜徉鲁大书海

三、活动主题:

鲁东大学新生图书馆借阅培训

四、活动目的:

1、解决新生的疑惑,帮助他们尽快熟悉图书馆

2、使新生明白图书的借阅方法

3、引导同学熟悉电子图书馆的使用方法

4、使同学建立起爱书护书、遵守图书馆秩序的意识

五、活动对象:

鲁东大学全体大一新生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第一阶段:

1、制作活动宣传单页、海报、看板,向新生宣传本次活动

2、制作准备活动中向新生发放的《新生指南》的传单

第二阶段:

1、与各院学生会进行联系沟通,向他们介绍本次活动并发放本次活动的宣传单页,一起推广此活动

2、联系图书馆老师,与老师一起完善此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好培训时使用的幻灯片,并请老师在活动时向同学讲解图书馆的情况与图书馆的使用、图书的借阅方法

第三阶段:

1、与老师进行交流,设定好活动的场地、时间

2、联系专业人士准备为活动进行拍照,做好后期宣传的准备

(二)活动过程:

1、准备好电脑、投影机,打开讲解用的幻灯片

2、请新生进入培训讲座的场地就座

3、老师进行讲解

4、新生提出疑惑及问题,老师进行解答

(三)后期整理:

1、对活动过程中的拍摄的照片进行编辑,放入鲁大校园网,或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海报张贴在图书馆门口

2、对此活动进行整理,归入文档

3、总结活动经验并进行交流

第四篇:2013级新生办理图书馆借阅证通知

各系(部):

为了使新生能尽快利用图书馆,请各系(部)配合图书馆为新生统一办理借阅证,具体事项如下:

1、请以系(部)为单位,提供该系(部)2013级各班新生 ①花名册

②小一寸相片1张(背面写上姓名、系(部)、班级,学号) :相片以班为单位,用一个小信封装好(标明班别、相片数目等),再把该系(部)所有班的新生相片用一个大信封装好(标明系(部)名称、相片包数等);以上材料请在收到通知的一周内交到图书馆二楼总服务台。

2、借阅证发放以系为单位,拟在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课后发放。

3、新生在借阅证未办好之前,可持学生证登记入馆阅览、自修,暂不外借。

4、联系电话:38024263 贾老师 李老师

图 书 馆

2013.9

第五篇: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新生入学教育提纲

新生入馆教育提纲

一、图书馆概况介绍:

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2.4万平方米,阅览座位1200多席,馆藏纸质文献60余万册,期刊600多种,报纸40多种,中外文光盘图书1万余册,拥有中国期刊网、超星图书等电子资源。近年来,陆续加入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连云港地区高校图书馆联合体,拥有更多的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

图书馆设有采编部、读者服务部、信息中心和综合办公室等四个部门。其中读者服务部下设社会科学文献中心、自然科学文献中心、报刊、工具书、外文书文献中心,以及电子阅览中心等四个馆舍。开放时间为:早上8点到晚上8点30分,闭馆时间为:双周二上午、星期

五、六晚、法定节日。

二、文献信息资源分布情况:

1、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位于图书馆二楼东北面,呈弧形分布。文献中心采用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即读者既可以阅览也可以外借。主要藏书涉及文史哲等社会科学学科,具体大类为: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I 文学 J 艺术 K 历史、地理 Z 综合性图书

2、电子阅览中心——位于图书馆三楼东北面,呈弧形分布。装备有全新宏基电脑78台,装有屏风式玻璃隔板电脑桌椅78套,使用一卡通管理计费系统。可提供馆藏文献查询、数字资源利用(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超星图书)、文献传递等服务内容。电子阅览中心每周七天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为8:30—21:30。

3、自然科学文献中心——位于图书馆四楼正南面,文献中心采用借阅一体化管理模式,即读者既可以阅览也可以外借。主要藏书涉及数理化、工业技术等自然科学学科,具体大类为:N 自然科学总论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Q 生物科学 R 医药、卫生 S 农业科学 T 工业技术(电工电子、机械设计、计算机科学、服装类、建筑科学类等) U 交通运输 V 航空、航天 X 环境科学、劳动保护科学(安全科学)

4、报刊、工具书、外文文献中心——位于图书馆五楼正南面,主要藏书涉及当年的期刊及过刊、五十余种报纸、工具书(外语词典、各学科专业手册、年鉴等)、外文文献(主要为英语文献和少量日语、韩语等小语种原版文献)。

三、图书借阅、归还程序:

1、读者凭一卡通进入各文献中心并在服务台入口处自行刷卡登录,然后在代书板盒内自行取一个代书板(记好所取代书板的号码),进入文献中心。

2、读者选书时每次限取一册,取书时要将代书板放在取下书的位置上。如不借此书,将其放回原处,取出代书板,继续选书;如果读者想阅览图书就直接在各文献中心进行阅览;如需借出,取出代书板与书一同到前台办理借书手续。

3、借书时请读者将书和一卡通放在文献中心服务台上(卡放在书上),读者走出监测门在前台等候,待馆员老师办理完手续后,携所借图书、一卡通离开。

4、大专学生每人每次最多可借5本图书,借期30天,可续借1次,每次15天。

5、读者归还图书时只需将图书交给服务台由馆员老师进行归还程序的操作。

四、读者一卡通管理

1、一卡通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抵押。产生后果由本人承担。

2、凡一卡通挂失、补办以后必须到图书馆进行重新注册,否则无法进行正常的借阅操作。

五、违章处理

1、所借图书超过规定期限,按每天每册0.1元收取逾期使用金。

2、图书用铅笔涂画者,须读者当场擦净,并给予教育,严重者处以书价的10%-50%的罚款。

3、读者在书刊上用有色笔勾画、圈点、批注及撕书、刻洞等,每页罚款0.5元,超过10页以上,按原书价罚款,损坏严重者,按图书遗失赔偿处理,残本归图书馆所有。

4、损坏条形码者,视情节轻重,罚款5-10元

5、盗窃图书者,处以书价10-20倍罚款,盗窃期刊者,按整套期刊年价的10倍罚款,以上书刊赔偿额不足100者,一律按100元赔偿,情节严重者建议学校给予处分。

上一篇:大学学生安全承诺书下一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试题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