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案八年级

2022-08-05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统文化教案八年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传统文化教案八年级

八年级《传统文化》(1-9)教案

《周易》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对《周易》有大体了解。 2.注意积累《周易》中的名言名句。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搜集整理《易经》里的名言

二、简介《周易》

《周易》:又称《易》,包括经、传两部分。《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中,被誉为诸经之首,三玄之一。经的部分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卦辞和爻辞共约5000字,可能是西周初年编定的。它不仅对于了解殷周时代的哲学思想、社会生活有极重要的意义,而且保存了一些相当罕见的商周史事材料。《易》的传,包括系辞、说卦等十个部分,旧时称“十翼”,是东周时人们所写的对于《易》经部分的解释。

三、经典诵读: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解释:原指事物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现指在穷困艰难的时候,就要想办法改变现状。 3.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赏析:迁善,改过是古人很看重的一种道德修养,属于修身的重要方面。“见善则迁”和“见贤思齐”有着同一目标,都是学习美好品德的人,对于改过,也需要有改正错误的勇气,人不可能没有错,即使圣贤也难免有过失,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

四、知识链接

认识《周易》的六十四卦

五、作业

读以下《周易》中的名言,揣摩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1.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2.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为之知。

《诗经》教案

教学目标 :

1.了解《诗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手法;

2. 通过学习《蒹葭》、《关雎》,体会《诗经》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在水一方”“知我者谓我心忧”这些耳熟能详的词语出自哪里呢?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

二、了解《诗经》概况:

请同学们自读文化常识,然后同桌讨论,用尽量简洁的语言来向大家介绍诗经。 明确: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成书于春秋。本名为《诗》,又因其篇目为305篇,故又称《诗三百》,汉朝被奉为儒家经典《诗经》 3.六艺:风、雅、颂、赋、比、兴 4.句式上:四言为主,重章叠句

5.《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源头。《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的源头。

三、关于《式微》和《黍离》的理解

1. 【原文】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译文】已经日暮已经日暮,为啥不让回家住?若不是为你的缘故,怎么会身披露水之苦!

已经日暮已经日暮,为啥不让回家住?若不是为了你这人,怎么会泥巴滚满一身!

式:作语助。微:昧,黄昏。

诗经里面的话,字面的意思是,天就要黑;但可引申为:原指王室的衰微,现多指衰落,渐变的无足轻重也 2.《黍离》原文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译文】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恍惚不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如酒醉般昏昏沉沉。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那糜子一行行地排列,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缓慢地走着,心中难过,哽咽难言。了解我的人说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人说我有所求。遥远的苍天啊,这都是谁造成的呢?

四、知识链接

了解《诗经》里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五、作业

“式微”和“黍离之悲”现在已成为固定词语,弄懂它们的意思并会运用。

《左传》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对《左传》有大体了解。

2、注意积累《左传》中的名言名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左传》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原名《左氏春秋》,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班固等人都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唐朝的赵匡首先怀疑《左传》不是左丘明所作。此后,有许多学者也持怀疑态度。很多人都认为写《左传》的左氏并非左丘明。叶梦得认为作者为战国时人;郑樵《六经奥论》认为是战国时的楚人;朱熹认为是楚左史倚相之后;项安世认为是魏人所作;程端学认为是伪书。清朝的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却仍然认为是左丘明所著。康有为则认为是刘歆所作。今人童书业则认为是吴起所作,赵光贤认为是战国时鲁国人左氏所作。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

二、成语名言积累:

1.东道主

《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郑国在秦国东面,故称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2.退避三舍

《左传·僖公二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又《僖公二八年》:“子犯曰:‘„„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辟:同“避”,舍:春秋时行军三十里为一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3.魑魅魍魉

《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本为传说中的鬼怪,现用以喻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4.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三、故事链接

子皮与子产的故事,进一步理解子产鲜明的“民本”思想。

四、作业

从《左传》中找两个经典战例,体会《左传》的语言特色。

《礼记》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1.对《礼记》有大体了解。2.注意积累《礼记》中的名言名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二、经典诵读 :【原文】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说:通“悦”)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

【译文】礼,是用来确定亲疏,快断嫌疑,区别同异,明辨是非的。遵循礼仪,不随意讨好他人,不说多余的话。遵循礼仪,不超过节度,不侵辱他人,与人相交不轻佻。自修其身,言行统一就是善行。行为有修养,言谈符合礼仪,这就是礼的本质。

【原文】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译文】礼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互往来。我前往施惠于人而受惠者不来报答,这是不符合礼的;人施惠于我而我不前往报答,也是不符合礼的。人类社会有礼仪就安全,无礼则危险,因此说:“礼,是不可不学习的。”具备了礼仪的人,自我谦卑而尊重他人,即使是一个背负担子的商贩,也一定有值得尊敬的地方,而何况一个富贵的人呢?富贵而知道喜礼,就会不骄纵不过分;贫贱而知道喜好礼,志向就不会怯懦。

【原文】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凊:qìng,“凉”的意思),昏定而晨省(省:看望),在丑夷(丑夷:同辈)不争。

【译文】做儿子的礼节,就是要使父母冬天感到温暖,夏天感到清凉,傍晚要为父母铺上枕席,早晨要向父母请安,在同辈中不要与人争斗。

【原文】为人子者,居不主奥,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飨不为概,祭祀不为尸(古人祭祀先祖时装扮成尸跳舞,一般由有地位的人充当“尸”)。听于无声,视于无形。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訾:zǐ,诋毁,说人坏话),不苟笑。父母存,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译文】做儿子的,生活起居不敢占据家中西南隅这个尊贵的中位,不敢在道路的中间行走,不敢在门中央站立。在举行食礼和飨礼中不敢做主人,祭祀时不敢充当“尸”。没听见父母的声音,但能猜想父母该召唤自己了,没见到父母的身影但能猜想父母要指使自己了。不登高处,不临深渊,不随便诋毁人,不随便嬉笑。父母在世,不可对朋友以死相许,不私存钱财。

三、故事链接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体现了祁奚的正直无私。

四、作业

搜集“嗟来之食”的例子,体会《礼记》的语言特色。

《老子》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老子》的思想内容,了解道家的主要思想。

2.本节课难点:读懂《老子》节选,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道”、“有”与“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的深刻内涵,要做深入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函谷)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以此作为导入文字,创设情景。

二、老子其人其书

老子(前600年 —前470年之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汉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传他母亲怀了七十二年身孕,从腋下将他产出,老子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最后不知所终。《道德经》在国外拥有最多的译者和读者的书。《道德经》是解释道家哲学的主要经文。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三、经典诵读

[原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译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打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驰骋打猎令人心意狂荡,珍奇财宝令人行为不轨。

【原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人为万物之灵。王为万人之首。人因与物均有私情,故应取法地之至公的自然之德,地应取法天无不覆的无为之道,天应取法大道虚无清静的真一体性。道本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四、学习故事链接,对老子的思想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老子的其他故事,加深对其主张的了解。

2、课下阅读老子的《道德经》。

《庄子》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庄子的《逍遥游》,了解庄子“无用之用”的思想。 2.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摒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1.深入理解“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的道理。2.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人。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二、《庄子》简介

《庄子》,也称《南华经》或《南华真经》,计52篇,今存33篇,其中内篇7,外篇15,杂篇11。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

三、《逍遥游》(节选)

【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而实无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号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共0条评论...”

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四、学习故事链接,对庄子更进一步的感知。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庄子的生平资料,加深了解。

2、课下阅读庄子的《逍遥游》。

7.《孙子》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人物剪影孙武,对孙武有初步了解。

2、熟读背诵《孙子兵法·谋政篇》选段。

3、查阅资料,搜集孙武的故事,对孙武有更深入的了解。

4、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孙武《孙子兵法》。 教学准备:查阅孙武的有关故事 教学过程

一、学习《曹操集·孙子·序》中人物剪影《孙武》。

1、学生阅读人物剪影,借助注释读懂文章。

2、教师范读,使学生对孙武有整体印象。

二、学习《孙子兵法·谋政篇》选段

1、学生自读选段,借助注释初步弄清意思。

2、师生交流译文。

【原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译文】 预测胜负有五条:懂得什么条件下可以战,什么条件下不可以战的,胜;懂得众与寡的灵活运用的,胜;上下一心,同仇敌忾的,胜; 以有准备之师击无准备之敌的,胜; 将领富于才能而君主又不从中干预牵制的,胜。这五条就是预知胜负的途径。

【原文】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 因此,可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对方而了解自己的,胜负各半;不了解对方,也不了解自己的,每战必败。

3、熟练朗读,尝试背诵。

三、学习故事链接,对孙武更进一步的感知。

四、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孙武的生平资料,加深了解。

2、课下阅读孙武的《孙子兵法》。

《墨子》选读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圣贤关于做人处事的语重心长的教诲,让学生明白“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道理。 2.明确空间环境对人也很重要。3.结合时代的需要,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完善学生性格。 教学方法:采用耐心疏导、情感感染、交流研讨、实践锻炼等生动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入境生趣:让同学们说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引入课文。

二、朗读选文,自学生疑: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①变。五入必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以不慎②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重点字:①亦:也。

②慎:慎重,谨慎。

三、理解文意,学习释疑

我们不能盲目跟随别人,凡事都应该经过慎重考虑。不可人云亦云,亲近品德修养不高的人,这样只会玷污了自身的心性。 染丝的意思:将丝染色。喻受人熏陶感化。

四、师生交流,点难拨疑

如何理解“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墨子的意思不仅仅染丝如此,做人治国也是同样的道理。这和“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旧日的蒙痒中,则是告诫孩子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要孩子们保持素白的心里,学善,则日趋高明,学恶,则日趋下流。类似的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不要由纯洁而变成形形色色,从而希望孩子们要抱持一颗赤子之心。反法反刑 “法者,所以齐众异,亦所以乖名分。反法也。”议曰:《道德经》云: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贾谊云:法之所用易见,而礼之所为至难知也。又云:法出而奸生,令下而诈起,少匕乖分也。“刑者,所以威不服,亦所以生次暴。反刑也。”解释这是讲法治的道理,每个人处处规矩,每人都有他的守则或范围,这本来很好,可是毛病也出在这里,正如《道德经》上说的:一个社会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法令规定越繁,空隙漏洞毛病愈大,历史上秦始皇的法令那么严密,还是有人起来革命。汉高祖一打进咸阳,把秦始皇的法令全部废了,约法三章,只有三项法令: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很简单的三条,老百姓就服了他,所以贾谊也说,法令越严密,犯法的人也越多起来,有的人要做坏事之前,先去找法令的漏洞做根据,做出来的坏事就变成合法的,法律不能制裁他。法规定了,有时反而容易作假,真正会犯法的人,都是懂法的,法令对这种人毫无办法,这就是乖分。而刑与法不同,刑是杀人,或拘留人,或处罚人,给人精神上、肉体上一种痛苦的处罚。这是以刑树威,进而遏阻那些不守法的人。但是执行的人,会滥用刑法来欺负别人,有时好人也会受到刑法惩罚的痛苦,这便是刑的反作用。至于反法反刑其实就是墨子的“非攻”思想,“非攻”反映了墨家学派反对发动不义之战的和平愿望,那反法反刑就是同时表现了墨子“非攻”和“兼爱”的思想咯。

五、共同研讨,反思学习

环境能改变人的性格,你对自己环境满意吗?

学生自由讨论。适应环境:我们不能让社会去适应我们,而是我们去适应社会啊,如果你想要做出成绩,如果你想要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那么学会去适应,我想你应该听说过适者生存这句话吧,你不可能靠你的个性活一辈子的,李白够有个性的但是仕途却是很不如意啊,如果你想要像他一样,那么你可以继续保持你的个性,但是,如果你想要作出不一样的成绩,就要学会去适应整个的大环境,这是大势所趋啦,有的时候个性强真的不是一件好事情啦,希望同学们好好考虑哦! 保有自己的个性:这是考入北中学生给我的信,今天听到有同学说我是个内向的人,我无语。记得在四中的时候,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个没有烦恼,永远都长不大的孩子。不管是谁,只要看到我那天真无暇的笑就能把一切烦恼抛在脑后。以前我在四中是个活跃分子,班上的活动我一般都会参加,特别是英语情景表演,我的表演次次都能赢得同学们的掌声和英语老师赞许的目光。记得去年我还被凭为了“最佳女主角”,奖品是英语老师从西安带来的剪纸。因为这个,我兴奋了好几天。现在可好,居然有人说我内向。仔细想想,这句话说的也没错,我在这边好象从来没有真正的放开过。下课的时候不喜欢找同学聊天,总是一个人呆在自己的位子上做自己的事情。我真的没有办法和他们打打闹闹,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能是我比以前成熟了一些吧,可是每次回到四中,我又会变得和以前一样,活蹦乱跳,一刻也停不下来。所以我只能说,是这边的环境改变了我的性格,这里是一个令我感到陌生的地方。

9.《荀子》选读 教案

教学目标

1、搜集荀子名言,对荀子的思想有初步了解。

2、熟读背诵《荀子·劝学》选段。 教学准备:查阅荀子的有关故事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解读《劝学》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勸”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指导学生根据注释解决疑难。

【原文】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译文】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编织作窝,系在嫩芦苇上,风一吹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四、阅读“故事链接”,对荀子的思想有更进一步的感知。

五、布置作业

1、搜集有关荀子的故事,加深对他的了解。

2、课下阅读荀子的《劝学》全文。

第二篇: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三课

山东省义务教育必修地方课程教科书

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

第 三 课 父有诤子

教学目标:

1、理解“父有诤子”的内容。

2、注意积累古代典籍中关于“父有诤子”的名句。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借助注释理解“父有诤子”的内容。 教学难点:积累“父有诤子”的名句,探讨这些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盲目地顺从,而是在遵循正道基础上的尊敬和侍奉。如果父母做出了违背文明、道德或法律的事,我们要勇于批评和制止。古人的经验告诉我们:家有诤子,不败其家;国有诤臣,不亡其国。这是为父母好,也是孝的表现。

“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父母有过错,我们要做到“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不可与父母争辩,不可对父母不敬,应该一如既往地尊重和孝敬他们,等到他们高兴了再劝。

我们要深刻领悟到,孝子劝谏,是为了向父母讲清楚道理,不让他们陷于不义,所以只有抱着一颗孝心,心平气和地不断劝谏才能不违背孝的初衷。

二、新课教学

1、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者,作乱之所由兴也。

《大戴礼记・曾子事父母》

注释:①中( zhong):合乎。②辨:通“辩”。③兴:起。

语译:父母的行为如果合乎正道,就听从他们;如果不合平正道,就动谏他们。劝谏不被父母采用,父母的行为所造成的错误,就好像是自已造成的一样。听从父母而不劝谏就是不孝;劝谏父母无效而不再听从,也不算是孝。孝子劝谏,是为了向父母讲清楚道理,而不敢强力争辩。强力争辩,是产生逆乱的渠道啊!

2、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

《礼记·内则》

注释:①说:通“悦”,高兴。

语译:父母有过错,晚辈就应该用谦恭的语气、和悦的脸色、轻柔的声音来进行劝说。如果父母不听劝说,就尊重他们,孝敬他们,等到他们高兴了再劝说。

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论语・里仁》 注释:①几:轻微,婉转。②违:冒犯。③劳:忧愁。

语译:孔子说:“侍奉父母时,(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应该委婉地劝说。当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时,也应该保持恭敬的态度,不触犯他们,即使忧也不要怨恨。”

4、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

《经・速争章》

注释:①争:通“诤”,规劝。

语译:父亲有敢于劝谏的子女,自身就不会陷入不义之中。当父亲有不义行为时,做子女的不能不向父亲劝谏。

四、思考计论

1.你曾经劝谏过父母吗?从“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这句话中你能学到怎样的劝谏方法呢?请思考。

2.“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请联系这两句话,和同学们探讨一下我们应何时劝谏父母,以及劝谏父母的必要性。

五、延伸阅读

芦衣顺母

闵损,字子骞,孔子弟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以孝闻名于世,在孔门中德行与颜渊并称,孔子曾经大力称赞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子骞幼时丧母,生活狐苦无依。后来子骞的父亲再娶,从此,子骞便和父亲及继母生活在一起。刚开始,继母对子骞还是很关心的。闵子骞像孝顺生母一样孝顺继母。

但是,好景不长,几年以后,继母有了自己的两个孩子。从此,闵子骞便生活在了水深火热之中。继母的孩子可以吃喝玩耍,但是子骞却不得不辛苦劳动。

有一天,闵子骞和父亲外出劳作,子骞在前面驾车。正值寒冬腊月,寒风刺骨,闵子骞却只穿着继母用芦花给他做的“棉衣”,难忍的寒风吹得他身体瑟瑟发抖,手脚僵硬,缰绳从手中滑落,掉在了地上。父亲以为闵子骞偷懒,十分气愤,扬起手中的鞭子便打向了闵子骞。鞭子落下后打裂了原本就破旧不堪的“棉衣”,芦花从衣服里面飘了出来。

父亲这才发现了闵子骞被虐待的事实。抑制不住怒火的父亲想要立即回家休掉闵子骞的继母,但是闵子骞却拦住了父亲,说道:“如果不休掉继母,挨冻的只有我一个孩子;如果休掉了继母,挨冻的就会有三个孩子啊!”父亲被子骞宽广的胸怀和孝心所感动,放弃了休妻的想法。

回到家后,闵子骞的父亲向继母说明了所有的事情,并极力谴责其所作所为。继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深为自责,开始平等地对待闵子骞。从此,一家五口以礼相待,和谐地生活在一起。

五、积累与感悟

1.劝谏是一门艺术,古人有很多臣子劝谏帝王成功的例子,其中有一些方法可以运用到劝谏父母上,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刘行本进谏》和《樊姬进谏》。请查阅这三篇文章,并把其中可以借鉴的劝谏方法概括在你的积累本上。

2.你有过动谏父母成功的经验吗?你为什么要劝谏你的父母,又是怎么动谏他们的?在劝谏过程中有什么感受?请把劝谏的过程写成一个小故事,与你的父母分享。

第三篇:初中八年级传统文化第三课《左传》教案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十三经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智),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与《尚书》《春秋》有所不同,它“情韵并美,文彩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汉族,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 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 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出自《左传》的成语

1.东道主 :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2.退避三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3.及瓜而代:等到瓜熟时派人接替。泛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 4.言归于好:彼此重新和好。

5.魑魅魍魉:《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本为传说中的鬼怪,现用以喻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6.狼子野心:后喻凶暴的人必有野心。

7.外强中干:原指所乘之马,貌似强壮,实则虚弱,后用以泛指人或事物,谓表面强有力,实则虚弱。

8.表里山河:泛指外有山内有河,地势十分险要。

9.厉兵秣马:厉:磨,砥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10.困兽犹斗:《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比喻在绝境中还挣扎抵抗。

11.风马牛(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言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12.剑及屦及:后用以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13.鞭长莫及(鞭不及腹):《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意是鞭子诚然很长,但不能打马肚子。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14.城下之盟:《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在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订立的盟约,现指事发因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15.尔诈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指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16.贪天之功:原意把天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后谓抹杀别人的力量,把功劳算到自己身上。

17.居不重席(居不重茵):《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席:铺垫用具。坐卧处不铺设两重垫子,意谓节俭。

18.一之谓甚(一之为甚):《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犯一次错误,已经过分了。表示不可一错再错。

19.假途灭虢: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计策为假途灭虢。 20.经天纬地:形容有治理天下的经世之才。 2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的事情做多了,会自取灭亡。

22.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3.居安思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24.一问三不知:《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 其它还有:骄奢淫逸;众叛亲离;大义灭亲;惟命是听;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等

子产,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他是郑穆公的孙子,东周春秋后期郑国(今河南郑州新郑)人,与孔子同时,是孔子非常尊敬的人之一。公元前554年郑简公杀子孔后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子产不毁乡校,作品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事包涵着典型的公共关系思想。对于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然明主张毁掉,子产不同意,他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 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信的。”

人们说子产不行仁政,我是不相“照这些话看来,

第四篇:八年级传统文化第七课《孙子》教案(定稿)

八年级传统文化第七课《孙子》选读教案

兵圣——孙武

孙武(约前545年—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他是兵法家孙膑的先祖。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

经典诵读《谋攻》

谋攻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三篇,高度总结了中国古代用兵之道,具有极高的学习实践价值。

谋攻(节选)

【原文】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译文】孙子说:大凡用兵的原则,使敌人举国屈服,不战而降是上策,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全军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的军队就次一等;使敌人一个“旅”的队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的“队伍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战百胜,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让敌人的军事能力(包括指挥能力和作战能力)严重短缺,根本无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用兵策略是以谋取胜,其次是以外交手段挫敌,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才是攻城。攻城为万不得已时才使用。

预知取胜的因素有五点:懂得什么条件下可战或不可战,能取胜;懂得兵多兵少不同用法的,能取胜;全军上下一心的,能取胜;以有备之师待无备之师的,能取胜;将帅有才干而君主不从中干预的,能取胜。这五条,是预知胜利的道理。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的,百战不败;不了解敌方而熟悉自己的,胜负各半;既不了解敌方,又不了解自己,每战必然失败。

【拓展延伸】——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第二计 围魏救赵、第三计 惜刀杀人、第四计 以逸待劳、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第七计 无中生有、第八计 暗渡陈仓、第九计 隔岸观火、第十计 笑里藏刀、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第二十计 混水摸鱼、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guó)、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计。

第五篇:初中八年级传统文化第六课《庄子》选读教案

庄子,名周,号南华真人,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庄子与梁惠王、 早年时期的庄子齐宣王、孟子、惠子等大体同时期,去世时享年83岁。庄子祖系楚国贵族,后因楚国**,祖上迁至宋国。庄子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几乎一生退隐。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4] 故后世说得老子其精髓最多者有两人:曰庄周,曰韩非。

庄子的代表作品《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逍遥游【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①:“魏王贻我大瓠之种②,我树之成③,而实五石④。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⑤。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⑥。非不呺然大也⑦,吾为其无用而掊之⑧。”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⑨!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⑩,世世以洴澼为事(11)。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12)。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13),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14)。越有难(15),吴王使之将(15),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17)。能不龟手一也(18),或以封(19),或不免于洴澼,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20),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21)!” 【注释】

①惠子:宋国人,姓惠名施,做过梁惠王的相。惠施本是庄子的朋友,为先秦名家代表,但本篇及以下许多篇章中所写惠施与庄子的故事,多为寓言性质,并不真正反映惠施的思想。 ②魏王:即梁惠王。贻(yí):赠送。瓠(hú):葫芦。 ③树:种植、培育。

④实:结的葫芦。石(dàn):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⑤举:拿起来。

⑥瓠落:又写作“廓落”,很大很大的样子。 ⑦呺(xiāo)然: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 ⑧为(wèi):因为。掊(pǒu):砸破。 ⑨固:实在,确实。 ⑩龟(jūn):通作“皲”,皮肤受冻开裂。 (11)洴(píng):浮。澼(pí):在水中漂洗。(kuàng):丝絮。 (12)方:药方。 (13)鬻(yù):卖,出售。 (14)说(shuì):劝说,游说。

(15)难:发难,这里指越国对吴国有军事行动。 (16)将(jiàng):统帅部队。 (17)裂:划分出。

(18)一:同一,一样的。

(19)或:无定代词,这里指有的人。以:凭借,其后省去宾语“不龟手之药”。 (20)虑:考虑。一说通作“摅”,用绳络缀结。樽:本为酒器,这里指形似酒樽,可以拴在身上的一种凫水工具,俗称腰舟。

(21)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有蓬之心”喻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

【译文】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容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

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成语——望洋兴叹

【出处】:《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翻译】: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解释: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发出。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缺乏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传统文化教案八年级】相关文章:

八年级传统文化教案08-03

八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案——第三课04-18

八年级传统文化计划08-03

山东八年级传统文化08-24

八年级二班班级文化04-18

八年级英语教案04-08

八年级生物教案04-18

上一篇:初三誓师大会发言稿下一篇:春天的雨点阅读答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