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类广播节目录制的技巧

2022-09-12

广播界面作为一种艺术形式, 是当前阶段广播电台最为常见的一种节目形式。在语言类的广播节目当中需要从艺术和专业角度来综合性的进行节目录制, 从而保证广播节目的整体质量和效果。语言类广播节目在录制当中主要从听觉上对观众进行感染, 从而让观众能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以达到节目效果的提升。下面将对语言类广播节目录制的技巧进行详细讨论和分析。

一、语言类广播节目准备技巧

(一) 充分的做好稿件准备

在语言广播类节目当中, 节目的质量与稿件的质量之间是有着密切关系的, 节目稿件结构紧凑, 中心主旨明确, 并且有着明确的意图, 那么则能促使节目有更好的基础条件, 为后期的节目效果提升做出保障。作为播音员在审稿的过程中应当对编辑和作者的中心意图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 这样才能在广播的过程中更好的利用自己的情感来进行渲染, 注意情绪和语速上的变化。同时在进行节目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所使用的配乐的合理性, 对音乐风格和速度等进行合理的设置, 从而保证整体的广播效果能得到提升。

(二) 合理选择传声器

一般的声音有着间断性和瞬间性变化的特点, 而声音的基频与谐波直接决定着音高和音色, 也就是说声音是通过音律形式来展现的, 而不是频率信号。播音员在传声器之前的声音压级多是在60d B~70d B的范围内, 声音动态范围则为30d B左右, 因此人们所听到的相对平稳[1]。同时声音信号的传播不是均匀的向四周进行辐射, 而是有着一定的方向性和辐射性, 因此在说话的时候正面进行录制效果会更好一些。同时, 在进行录音的过程中, 选择传声器, 需要结合播音语言的声音压级特征来进行选择。各种不同的传声器在特点上也有所不同, 例如铝带式传声器能对声音进行瞬态还原, 并且录制的声音轻柔。而电容传声器则另密度比较高, 但容易发生噪音问题。因此, 在选择当中需要格外的注意,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传声器, 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广播节目的最终呈现效果。

(三) 录音环境

在语言类的广播节目录音当中, 一般都需要在标准的广播室当中进行录制, 使用混响时间和隔音措施等来进行相应的环境营造, 从而保证录音的整体清晰度和可靠性, 能尽量的还原播音员的声音。同时, 在录音环境当中需要保证收听室和制作室等环境都是一致的, 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控制音响的使用比例, 真正提升录音的细节部分辨别效果[2]。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制作室与录音室之间出现了不同的音响使用, 那么即便是品牌相同, 也可能会导致听感上出现明显的差异性, 导致清晰度受到不良的影响。如果是在直播的广播节目当中, 则需要尽量的将录音室当中的反射声降低到最低的程度上, 保证室内环境能达到相关的标准, 提升录音的清晰度, 从而提升整体效果。

二、语言类广播节目的录音技巧

(一) 提升广播员传声器使用技巧

要想促使语言类的广播节目在录音上更加的清晰、可靠, 作为播音员一定要有着一定的自我使用传声器的技巧。在录音的过程中应当保持与传声器之间的一定距离, 大约控制在20—30cm左右, 实际的距离还需要根据室内的混响时间来进行合理的调整, 如果混响时间比较长的话, 那么则需要适当的拉近距离, 混响时间短则可以适当的扩大距离。广播员离传声器太远容易导致收录进去一些其他的声音, 影响清晰度[3]。同时, 作为广播员在传声器的使用上, 应当保证传声器与嘴部之间能形成一条平行线, 这样才能促使传声器最大限度上的接受声音, 避免发生偏差问题。此外, 在使用传声器的时候应当注意自己的音量控制, 尽量的保持平稳。

(二) 控制好录音电平大小

广播电台所录制的节目需要严格的按照国家广电总局所发表GY/T192-2003《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标准来进行录音和播出。国家规定od BFS对应的模拟信号电平24d Bu。如果在数字音频设备的满度电平选择上出现了不合适的现象, 那么将直接的会导致出现声音失真的问题, 或者出现部分位置听不清楚的现象。语言类的节目一般来说录音点评需要控制在-25—15d BFS之间, 从而更好的提升录音的效果。

三、语言类广播节目制作的技巧

(一) 音质的修饰技巧

在进行语言类的广播节目制作当中, 如果音质难以达到制作的实际需要, 那么则可以根据节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适当的使用一些调音设备, 促使声音能得到一定的均衡性, 并对整体产生修饰的效果, 为节目的最终播放提供可靠的保障。由于录音室当中本身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影响因素, 在听音环境当中一旦声音部分频率出现了问题, 是难以在后期进行修复和调整的[4]。因此, 在节目的录制当中需要更加真实化的还原出播音员的真实声音, 然后在后期的制作当中再来适当的进行修饰。如果语言类广播节目录音的过程中, 音质不佳, 并且出现了很多的噪音问题, 则需要适当的选择据衡器和扩展器等相关的设备对音频进行适当的处理, 保证音质上能得到一定的改善, 为整体的效果做出保障。

(二) 合理使用音乐

音乐的合理使用对于语言类的广播节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不可替代的, 能进一步的烘托出主题气氛, 同时也能进一步展示主题的重点, 促进节目的效果得到提升。因此, 在进行语言类广播节目的制作过程中, 一定要合理的使用音乐。能根据作者的需求和节目的内容等作为主要的依据进行合理的音乐选择, 促使音乐能在当时发挥出烘托气氛的效果, 并与环境和时代背景之间相互结合发挥价值。当然节目当中使用的音乐不能太过于零碎化, 否则无法达到引起听众注意或者无法让听众情绪与节目保持一致的效果[5]。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制作节目当中的音乐与语言之间的衔接性, 如音乐进和出的时间以及音乐的淡入和强出等相关的选择等。以广播小说《我们村都是厚道人》为例, 当中为了能够凸显出当地的地域特色, 在背景音乐上选择了《铜川人》的音乐, 从而烘托出了主体性, 并在播放以后得到了一致好评。

(三) 科学使用音效

音效的使用当中不仅仅包含了音乐和人的声音, 同时也包括了自然界当中的一切声音。在语言类广播节目当中, 声音是主体, 需要通过声音来传递出所有的内容, 听众也只能听到声音而看不到画面。这是语言类广播当中的一个弊端所在, 但同时也是其优势所在。在实际的制作过程当中可以通过音效方式来进行相应的节目效果烘托, 让听众能够在空间当中进行想象, 并通过时代背景的交代和场景的交代来烘托整体的氛围, 从而达到引起听众共鸣的效果[6]。例如在《北京知青回乡记》当中。通过锅碗瓢盆的敲打声音来表示老乡欢迎知青回家乡的热情场面, 带给听众一种如身临其境的感受。

(四) 精细制作

当前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水平不断加快, 在广播电台当中很多的后期制作都开始使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 例如数字音频工作站。由于音频工作站的功能十分的强大, 能对不同的地点和不同时期的语言等进行技术性的降噪处理和均衡处理, 因此能促使声音在展现出来以后是十分优美的。节目的制造当中要求精细化, 通过运用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手段, 来促使节目更加的流畅、自然。对此, 在进行节目的制作过程中还需要以下几点: (1) 做好音量的监听工作。节目的后期制作当中音量监听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根据人的耳朵听声音的曲线来进行合理的调整。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响度当中所产生的频率信号是不同的, 因此在进行音量监听的过程中会导致信号的处理上也有所不同[7]。监听的音量比较大情况下, 降低音量再听就会导致缺乏低音。而监听的音量比较小的话, 再来恢复到正常的音量上就会导致低音比较重。要想彻底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发生, 监听的过程中需要尽量的保障声压级在80-90d BSPL,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的声音曲线是比较平稳的, 但比较容易造成人对于声音的疲劳感。在这样的声压级下进行监听才能保证播放时的深加低音在一个合理度上, 为整体的效果提升能提供一定的保障。 (2) 保证节目整体上的和谐性。在语言类广播节目的制作当中, 无论所播放的是叙事性的内容还是其他的内容, 在音乐和音效等方面都需要尽量的保证其能与节目的内容和实际的氛围之间相互统一化, 能随着当中的情感变化来合理的进行变化, 从整体上保证和谐性, 这样才能促使让人们在听觉上更加的舒适化。 (3) 适当进行场景转换。在节目当中如果设置出了几种不同的场景, 那么则需要适当的根据场景的变化来进行调整[8]。一个好的音频作品当中可以包含多种不同的转换方式, 例如音响和音效上的变化等等, 但一定要注意无论是进行什么样的场景转换, 一定要保证其平稳性, 不能出现跳跃感, 这样才能达到自然的过度, 提升节目的整体播放效果。

四、结语

总之, 在语言类广播节目的录制过程中, 所涉及到的内容是十分广泛的, 并且整体上也有着一定的系统化特点, 工作开展及其的复杂。因此, 在现阶段来说, 进行节目的录制和制作当中, 一定要准确的把握当中的各种技巧和艺术性, 能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 从而为节目的效果和整体的水平提升做出贡献和保障, 保证节目的质量良好。同时也需要工作人员对此能不断的进行学习和实践, 从而为行业的进步做出贡献。

摘要:广播节目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要想提升语言类广播节目的吸引力, 录制人员不仅要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 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艺术修养, 以便于能为广播节目的录制效果提供保障。本文中主要对语言类广播节目的录制技巧进行了分析, 希望能为广播节目的开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语言类,广播节目,录制技巧

参考文献

[1] 曹秀霞.声音的魅力——浅谈广播语言的可听性[J].数字传媒研究, 2016 (01) :77-80.

[2] 王继东, 马荧鸿.不同种类电视节目的声音特点及其录制方法[J].科技资讯, 2014 (27) :154-166.

[3] 王原.探究广播播音语言的艺术性[J].新闻传播, 2014 (10) :32-36.

[4] 刘淑霞.广播语言本质特征辨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5 (07) :88-96.

[5] 杨洋.广播语言形式的改变与节目形态的互动——从《一路畅通》节目谈起[J].中国广播, 2012 (04) :654-658.

[6] 陈娟.广播语言节目录制过程的把握[J].视听界 (广播电视技术) , 2014 (01) :71-77.

[7] 唐秀林.浅谈广播技术在广播节目录制、播出中的重要性[J].中国广播, 2012 (01) :451-456.

[8] 赵景春, 李学斌.采编播合一是主持人发展的方向[J].记者摇篮, 2016 (12) :22-30.

上一篇:土木工程材料基本性质的试验教学讨论下一篇:技术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