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2022-12-18

第一篇:基础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共30题,每小题0.7分,总共21分。)(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1、政治局审议通过规范党和国家 领导人有关待遇等文件,打铁还需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做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执行_____开始,从自身做起,形成了以上率下的良好政治氛围。

A、三个代表

B、四个全面

C、五大发展

D、八项规定

答案:D

2、近日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树立_____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A、“保卫母亲河”

B、“节能减排创造价值”

C、“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D、“天朗气清好生活”

答案:C

3、根据《关于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意见》,大病保险支付比例应达到_____以上。并随着大病保险筹资能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提高支付比例,更有效地减轻个人医疗费用负担。

A, 20%.B, 30%. C, 50%. D, 80%.答案:C

4、2016年_____是我国_____宪法日。

A、11月4日第1个

B、11月5日第2个

C、12月4日第3个

D、12月5日第4个

答案:C

5、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根本遵循为_____。

A.宪 章 B.宪法 C.党 章 D.法律

答案:C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高分课程(针对性强)

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各种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7.近年来,为了缩小我国居民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差距,党和政府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提高个税起征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和城乡低保补助水平等,这些举措体现了( )。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B.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C.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提高 D.各种生产要素都能按照贡献参与分配

8.在现实生活中,按劳分配统筹兼顾表现为按劳动者的( )进行分配。

A.劳动时间 B.劳动贡献 C.劳动数量 D.劳动质量

9.下列属于专门监督的是( )。

A.监察部的监督 B.网络媒体的监督

C.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D.社会公众的监督

10.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的十五种规定公文中,可以向下级机关行文的有( )。

A.通知,通告,报告 B.决议,决定,函

C.公告,纪要,议案 D.通报,意见,批复

11.以下哪组归类不正确?( )

A.五音:宫、商、角、徵、羽

B.五等爵:公、侯、伯、子、男

C.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D.五经:《诗》、《书》、《礼》、《易》、《论语》

12.“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固、班起、班亮 D.杜甫、杜牧、杜荀鹤

13.同志在其诗词中描写过许多历史事件,“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描述的是( )。

A.湘赣边秋收起义 B.八一起义

C.红军第一次反“围剿” D.北伐军进军湖南

14.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五岳独尊”指的是( )。

A.恒山 B.嵩山 C.泰山 D.衡山

15.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公元十一世纪初创作的( )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

A.《雨月物语》 B.《竹取物语》

C.《平家物语》 D.《源氏物语》

16.河北梆子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它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和河北农村为基地,逐渐向邻近省市传播。它是最早反映( )的剧种之一。

A.人生百态 B.官场政治 C.底层民众生活 D.当代现实生活

17.某留学生在国外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盘子时要刷六遍。一开始他还能按要求去做,刷着刷着,发现少刷一遍也挺干净,于是就只刷五遍;后来,发现再少刷一遍还是挺干净,于是又减少了一遍,只刷四遍。事情传开后,再也没有公司聘用这个学生。从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来看,案例中该留学生的行为不符合( )的要求。

A.办事公道 B.艰苦奋斗 C.诚实守信 D.奉献社会

18.“忠于职守、热爱本职”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每个从业人员的( )。

A.全部要求 B.唯一要求 C.起码要求 D.最终要求

19.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按劳取酬,多奉献就应该多收获

B.多劳多得与提倡奉献精神是矛盾的

C.“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与奉献精神是违背的

D.奉献精神与提倡多劳多得不矛盾

20.下列关于敬业精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职业活动中,敬业是人们对从业人员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

B.敬业是职业活动的灵魂,是从业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

C.敬业是一个人做好工作、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D.对从业人员来说,敬业一般意味着将会失去很多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21.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

A.脱钩、分类、放权、搞活 B.集中、分类、放权、搞活

C.定编、定责、分类、搞活 D.公开、公正、分类、搞活

22.道德调节发挥作用依靠的力量是( )。

A.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 B.社会管理、传统习惯、内心信念

C.社会舆论、社会管理、内心信念 D.传统习惯、社会管理、社会舆论

23.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 )。

A.可以自己做出一定的行为 B.可以要求他人做出一定的行为

C.必须做出一定的行为 D.可以要求他人不做出一定的行为

24.根据《宪法》的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 )。

A.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以及国务院秘书长

B.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C.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主席及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

D.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25.甲因急于继承其父财产而生杀父之念,一日雨夜趁其父病重期间,欲为其注射毒药。刚拿起注射器,忽听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他想到杀父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便放弃了杀害行为。甲的行为属于( )。

A.杀人中止 B.杀人未遂 C.杀人预备 D.不构成犯罪

26.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 )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三十日 B.六十日 C.七十日 D.九十日

27.自2016年5月20日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就职以来,两岸制度化沟通和协商谈判中断,其根本原因在于

A.没过高规格“礼遇”太晚当局领导人过境 B.台湾在美国测试新的导弹防御系统

C.太晚当局减少了赴台旅游大陆游客的配额 D.太晚当局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

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经历了长期和频繁的战争和冲突,是世界最动荡的地区,被称为“火药库。”2016年11月29日,联合国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纪念大会,中国主席向大会致贺电,表示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为早日实现中东全面、公正、持久和平作出努力。中东问题的核心是()

A .教派冲突问题 B.伊朗核问题 C.恐怖主义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

29.2017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五项大奖结果公布,( )和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A.赵忠贤 B.李佩 C.王贻芳 D.师昌绪

30.2016年11月14日,主席同美国总统( )通电话,祝贺其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表示,中美建交37年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促进了世界和地区和平、稳定、繁荣。

A.奥巴马 B.罗姆尼 C.特朗普 D.希拉里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这个答案选出。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共15题,每小题1分,总共15分。)

1.“聪明的唯心论比愚蠢的唯物论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论。聪明的唯心论即辩证的,愚蠢的即绝对的,不发展的(《列宁全集》第38卷第305页)。”对这一论断理解正确的有( )。

A.唯心主义是人类智慧树上一支不结果的花

B.旧唯物主义都是愚蠢的

C.聪明的唯物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只要存在聪明的唯心主义,就能实现聪明的唯物论

2.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

A.多元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3.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表明( )。

A.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C.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D.社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 B.多党派是执政党

C.多党派参政合作 D.共产党参政合作

5.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 )。

A.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B.生产力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程度低,发展不平衡

C.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D.姓“社”姓“资”不能成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标杆

6.下列请示的结束语使用不得体的是( )。

A.以上请示,请尽快批准

B.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请来函商量

C.所请事关重大,不可延误,务必于本月10日答复

D.以上所请,妥否?请批复

7.下列属于事项能够制发通知的有( )。

A.公司聘用一名经理

B.银行向各储蓄银行下达季度任务

C.某人事厅贯彻财政厅有关员工福利发放标准的文件

D.两单位之间商洽某项具体事项

8.指挥性公文有哪些( )。

A.决定 B.命令 C.函 D.报告

9.公文处理工作的原则是( )。

A.实事求是 B.准确规范 C.政务公开 D.精简高效

10.我国公务员新陈代谢制度主要包括( )。

A.录用 B.调任 C.开除 D.病休

1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事权,下列属于财产权的有( )。

A.物权 B.债权 C.继承权 D.人格权

12.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哪些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

A.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B.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C.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D.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13.十三五期间要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 )空间。

A.众创 B.众包 C.众扶 D.众筹

14.主席2015年6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的各国代表团团长。指出,中国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是( ),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标志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步伐,展示了各方对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各方团结合作、开放包容、共谋发展的务实行动。

A.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 B.深化区域合作

C.实现共同发展 D.实现共同富裕

15.下列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所引起的现象是黑夜和白昼的转换

B.地球自转所引起的现象是黑夜和白昼的转换

C.地球的公转引起四季的变化

D.地球的自转引起四季的变化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共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 )

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有确定性,又有不确定性。 ( )

3.成语“金无足赤”与成语“水清无鱼”包含的哲理相同。 ( )

4.矛盾普遍原理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 )

5.“时势造英雄”,此观点属于唯物史观。 ( )

6.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主义,就是轻视实践,轻视感性经验,不从实际出发,而是从“本本”出发。 ( )

7.中国既要解决自身的稳定和发展问题,又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其关键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

8.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 )

9.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指投资、消费和进口,它们是拉动地方经济的主要力量。 ( )

10.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行政手段。 ( )

11.飞机在人工降雨时,向云层喷干冰使之降雨,在这过程中,干冰升华使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落到地面形成雨。 ( )

12.孟子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 )

13.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是一场日本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 ( )

1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词句的作者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人物。 ( )

15.“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的是传统的中秋节。 ( )

16.“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是指儒教、道教、佛教。 ( )

17.即使是残疾人,只要条件具备,也享有民事权利能力。 ( )

18.无效合同从合同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 )

19.事业单位以经济主义为主要目的兼顾社会效益。 ( )

20.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同时,集体主义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 )

主观题部分

四、案例分析题(分析所给案例,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王某,十七岁。一天,她到某商场用1000元购买了一串项链。她父母得知后,以她尚未成年,没有征得家长同意,不能进行大数额的买卖为由,要求商场退货。而王某认为自己是靠做临时工、自食其力的待业青年,表示不愿退货。

(1)王某的买卖行为是否有效?请说明理由。

(2)其父母要求商场退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请说明理由。

五、公文改错题(下面一份公文存在多处错误。请从公文的构成要素、写作规范等方面,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简要说明如何修改。6分)

××市教育局文件

×教(xxxx)6号

关于申请修复校舍经费的请示报告

省教育厅:

因受到台风袭击,我市有五所中小学的校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其中有一所小学的校舍损坏特别严重。特申请经费120万元,以尽快修复被台风损坏的校舍,确保学校正常开课。

另我市因建立中小学多媒体教育示范点项目尚欠设备款20万元,现申请追加20万元。

特此报告,请从速批示。

××市教育局(盖章)

xxxx年七月五日

六、综合分析题。(15分)

网联网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巨大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网络文化正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吃、住行、交友等许多日常活动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二是网络文化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三是,网络文化正深刻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从积极的方面看,总有利于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网络文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网上的某些个人信息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也扰乱了社会秩序,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1.网络文化有哪些负面影响?(4分)

2.如何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6分)

七、作文题。25分。

xxxx年,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在夏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上寄语毕业生:若要对社会和家庭有所担当,应“心存敬畏”,人生在世,若无敬畏之心,“天不怕,地不怕”,百无禁忌,为所欲为,那是非常危险的,诚如易中天所言:“一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也不可能真正在乎自己;一个什么都不怕的人,最后就什么都不是;而一个民族如果什么都不敬畏,那就不但难有长进,没准连家底都保不住。”

心存敬畏,不是担心触怒神灵会遭遇报复的“泛灵论”不是面对困难时前怕狼后怕虎的缩手缩脚,也不是丧失自信,无所作为的“伏地臣服”,而是一种清醒、明智的人生态度,一种谨慎、自觉的行为准则。在当今社会错综复杂的形势和形形色色的诱惑面前,每个人都应在心灵深处始终保持一份对自然、对法律、对良心等的由衷敬畏。

请准确理解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正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

2.条理清楚,言语流畅,卷面整洁;

3.字数1000字左右;

4.用钢笔或圆珠笔在专用答题纸框格内作答。

 

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6.【答案】D。解析: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各种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理论创新。故本题选D。

7.【答案】B。解析:以上措施均属于再分配的具体举措,体现了在再分配中党和政府更加注重公平问题。故本题选B。

8.【答案】B。解析:按劳分配是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为社会承认的劳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原则,既包括劳动数量也包括劳动质量,统筹表现为按劳动者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故本题答案为B。

9.【答案】A。解析:专门监督包括两类,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BD两项属于行政监督中的外部监督。C项为一般监督。故本题答案为A。

10.【答案】D。解析:下行文就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A选项中报告属于上行文;B选项中函属于平行文;C选项中议案是上行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11.【答案】D。解析:五音也称五声,即宫、商、角、徵、羽。五等爵位为公、侯、伯、子、男。六部,从隋唐开始,中央行政机构中,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包括:《易》、《书》、《诗》、《礼》、《春秋》。因此,本题答案选D。

12.【答案】B。解析:生长于蜀地眉山的苏洵及其二子苏轼、苏辙,在北宋时期皆是名动一时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且皆列名“唐宋八大家”。“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说的就是此三人。因此,本题答案选B。

13.【答案】C。解析:“万木霜天红烂漫,天边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选自《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1930年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中国工农红军取得了龙冈战斗的胜利,歼灭第18师主力近万人,师长张辉瓒被活捉。胜利之后,挥笔写下《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故本题答案为C。

14.【答案】C。解析:“五岳独尊”观石群位于泰山极顶(玉皇庙东南),海拔1545米。“五岳独尊”历来被视为显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标志性赞语。其替代表述还有“五岳之宗”、“首出万山”、“第一山”等。

15.【答案】D。

16.【答案】D。解析:河北梆子大约诞生于1820—1850年之间。它以北京、天津两大城市和河北农村为基地,逐渐向邻近省市传播。到1880年左右,北至海参威(原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伯力(原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南至广州、福州、东至上海,西至乌鲁木齐,都有河北梆子班社的演出活动,是一个颇受广大人民喜爱的全国性的大剧种。1920年后,河北梆子出现衰势;1930年后急剧衰落,濒临灭绝;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河北梆子才莸得新生。河北梆子有适合广大人民需要的丰富多彩的剧目。在它的500多个传统剧目里,有的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丑恶,有的反映阶级压迫,有的歌颂抗击侵略战争的英雄人物,有的赞美妇女对婚姻自由的追求与向往,有的反映农村生活的风趣……。在反映当代生活方面,自1890到1937年,河北梆子编演了150多个时装戏。它是最早反映当代现实生活的剧种之一。

17.【答案】C。解析:老板要求洗盘子时要刷六遍,但是他偷懒,只刷四遍,没有遵守老板的吩咐,不守信用,没有信守承诺。事情传开后,再也没有公司聘用这个学生。人无信而不立。所以该学生的行为不符合职业道德中的诚实守信的要求。因此,本题答案选C。

18.【答案】C。解析:忠于职守、热爱本职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起码要求。因此,本题答案选C。

19.【答案】D。解析:同志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利,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利。”还指出:“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有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是唯心论。”民以食为天,不讲所得,无法生存。我们倡导奉献社会精神,是在多劳多得的前提下回馈社会奉献社会。

20.【答案】D。解析:敬业精神是人们基于对一件事情、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因而,对于从业人员来说,敬业不但不意味着失去很多工作和生活的乐趣,反而带来了更多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21.【答案】A。解析: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路子,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的做法。故本题答案选A。

22.【答案】A。解析:道德调节发挥作用依靠的力量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的一部分,因此排除BCD,本题答案选A。

23.【答案】C。解析: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法律规范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当负有义务的主体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承担相应的责任。故本题答案为C。

24.【答案】D。解析:依《宪法》规定,各部部长以及国务院秘书长,中央军委主席及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没有任职两届的限制。

25.【答案】A。解析:一声惊雷致使注射器掉在地上,并不会导致甲的杀人的行为的停止,他完全可以拿起注射器继续完成犯罪行为。使甲的犯罪行为停止的是“放弃了犯罪”,至于他放弃犯罪的动机“想到杀父亲是大逆不道,要为天理所报应”,并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构成。不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不构成犯罪未遂。甲已经“拿起了注射器”,即已经着手实施了具体的犯罪行为,进入了犯罪实行阶段,不构成犯罪预备。甲的行为构成犯罪中止,D选项“不构成犯罪”也错误。

2017年事业单位考试高分课程(针对性强)

26.【答案】B。解析:《行政复议法》第三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六十日的除外。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是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三十日。故本题选择B。

27.【答案】D "九二共识"在处理两岸关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一个中国的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表明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然而,台湾地区新领导人就职以来,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内涵,导致了两岸制度化沟通和协商谈判机制的中断,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8.【答案】D。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问题的核心。近半个世纪以来,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5次兵戎相见,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给予被占领土阿拉伯人以民族自决权。中东问题成为当今世界最难解决的热点问题。曾经在会见巴勒斯坦总统时说道,巴勒斯坦问题持续半个世纪未能得到解决,给巴勒斯坦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也成为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的重要根源。巴基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得不到恢复,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就不可能实现,中东地区和平稳定也无从谈起。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巴勒斯坦问题,必须把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放在重要而突出位置,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29.【答案】A。解析:2017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赵忠贤和屠呦呦共同获得2016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李佩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先生的夫人,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2017年1月12日于北京逝世。王贻芳曾师承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专业研究高能粒子。2012年3月8日,王贻芳团队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该实验曾入选2012年年末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师昌绪2010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选项。

30.【答案】C。2012年美国大选,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成功连任美国总统;2016年美国大选,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战胜民主党候选人、前国务卿希拉里赢得总统选举,成为美国第四十五任总统。故本题答案选C。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C。解析:A项说明的问题是唯心主义有其深刻的根源,同时也对唯物论的产生有积极作用;B是错误的,旧唯物主义对某些问题的研究也是正确的,不能把问题简单化庸俗化;C“聪明的唯物主义”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聪明的唯物论是在和唯心主义以及旧唯物主义相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从“聪明的唯心主义”向“聪明的唯物主义”转化并不是自然而然的。故本题选AC。

2.【答案】BC。解析:这就是说,光、声分别是气的蕴发和激发所生,它们与充满空间的未凝形的气摩荡嘘吸,相互转应,从而溢出其外。认为世界的本源为气,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故本题选BC。

3.【答案】AC。解析: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资本主义也需要计划,社会主义也需要经济,A项正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有区别的,二者区别在于配置资源的根本方式不同。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如何分配等经济决策的大权高度集中于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政府通过制定一个无所不包的计划,来安排上述事情,来配置资源。在市场经济下,上述经济决策是由经济主体分散自主作出的。而他们决定上述问题的依据是市场价格,价高利大则生产,否则就不生产。因此,市场价格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人们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市场经济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B项错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同。C项正确。社会主义不是以计划经济为主,我国目前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C。

4.【答案】AC。解析:我国的政党制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党制或多党制,而是一种社会主义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根本区别于其他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故本题答案为AC。

5.【答案】ABC。解析: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们都是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本质上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顺应了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第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根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要求有多种所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故本题答案选ABC。

6.【答案】ABC。解析:从选项可判断出以上结语属于请示的尾语,请示以请求语作结,语气中肯地再次提出请求,常用“特此请示,请批复”、“妥否,请批示”、“以上请示,请予批准”等用语。故此题目选ABC。

7.【答案】ABC。解析:通知,是运用广泛的知照性公文。用来发布法规、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某项事务等。D选项两单位之间商洽某项具体的事项,一般用函。故本题答案选ABC。

8.【答案】AB。解析: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可知,只有决定和命令是指挥性公文,故本题答案选AB。

9.【答案】ABD。解析:《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5条规定,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故本题答案选ABD。

10.【答案】AB。解析:我国公务员新陈代谢制度主要包括考试录用、调任、辞职、辞退、退休等内容。故本题答案选AB。

11.【答案】ABC。解析: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故本题答案为ABC。

12.【答案】AD。解析:《民事诉讼法》第23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便于人民法院调查取证、传唤被告到庭,也便于判决的执行。鉴于合同纠纷大多数发生在履行过程中,由履行地法院管辖有利于法院审判活动的进行。故本题答案为AD。

13.【答案】ABCD。解析: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故本题答案为ABCD。

14.【答案】ABC。解析:主席2015年6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的各国代表团团长。指出,中国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的是推动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深化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签署《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标志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步伐,展示了各方对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各方团结合作、开放包容、共谋发展的务实行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15.【答案】BC。解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星球,地球不停地绕着自转轴由西向东旋转,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就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地球自转一周,相当于太阳从东升起、落下,再升起的一周,也是我们日常的一天。故B正确。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太阳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一个焦点上。地球的公转周期为一年,天文学上时长为365日5小时48分46秒。地球公转轨道(黄道平面)与地球的自转平面(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为黄赤夹角,角度是23度26分,其结果就造成了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形成了温带地区的四季更替。故C正确。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人们群众虽然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的创造活动不能超越客观规律。

2.【答案】√。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能作绝对化的理解,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也就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结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社会历史的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

3.【答案】×。解析:金无足赤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水清无鱼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故本题说法错误。

4.【答案】√。解析: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内容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故此本题说法正确。

5.【答案】√。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个人对社会有反作用,其中表现为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但不能片面地认为“英雄造时势”,因为“人是社会中的人”,具有一定的社会关系,他的实践带有社会性、历史性,如果单纯地认为英雄造时势会犯唯心主义。相反,“时势造英雄”则反映了人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的制约,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势都能造英雄,因为如果人不去积累知识,培养能力,不断充实自己的主观因素,空有客观条件也不能成为英雄。故本题判断正确。

6.【答案】×。解析:经验主义一种认识论学说,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教条主义亦称“本本主义”,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特点是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教条主义轻视实践、割裂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本题说法错误。

7.【答案】√。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其实质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故题目表述正确。

8.【答案】√。解析:公民道德建设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故本题表述正确。

9.【答案】×。解析:国民经济“三驾马车”是指投资、消费和出口,它们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投资和消费合称为内需,出口称为外需。故本题说法错误。

10.【答案】×。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以行政手段。故本题表述错误。

11.【答案】√。解析:飞机在人工降雨时,向云层喷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之降雨,在这个过程中干冰的作用是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空气温度下降,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液晶,落到地面就形成雨。故本题判断正确。

12.【答案】×。解析:“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故本题错误。

13.【答案】√。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是一场日本蓄意发动的侵略战争。故本题正确。

14.【答案】×。解析: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虽是一首婉约词,但辛弃疾不是婉约派词的代表人物,他是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故本题说法错误。

15.【答案】×。解析:此诗句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诗句描写的是元夕节。元夕又叫“上元”,指的都是“元宵节”。故本题判断错误。

16【答案】√。解析:三教九流:是古代中国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泛指宗教、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泛指社会上各种行业、各色人物。故本题判断正确。

17.【答案】√。解析:民事权利能力,是民事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从而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我国民法关于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开始时间,规定在民法通则第9条中。该条规定:“公民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故本题说法正确。

18.【答案】√。解析:无效合同自始无效。故本题的表述是正确的。

19.【答案】×。解析: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的举办目的是社会公益。故本题答案为错误。

20.【答案】√。解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决定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决定了集体主义应该成为协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以及个人利益的原则,所以,集体主义原则自然应该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本题答案正确。

四、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1)王某是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已年满十六岁,以自己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是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因而这项买卖行为是有效的、合法的。我国民法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因此,王某的买卖行为有效。

(二)王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需征得父母的同意,便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王某的买卖行为符合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因此,从买卖行为成立时起便具有法律约束力。未经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因此,王某的父母以其未成年,未征得家长同意为理由,要求公司退款,不符合法律规定。

五、公文改错题

【参考答案】

1.发文字号使用括号错误,年份应用六角括号括入。应将×教(2014)6号修改为×教〔2014〕6号;

2.请示与报告不能同时使用,应将“关于申请修复校舍经费的请示报告”改为“关于申请修复校舍经费的请示”;

3.请示应当一事一请,在上述公文出现了两件事,应删除“另我市因建立中小学多媒体教育示范点项目尚欠设备款20万元,现申请追加20万元。”这一段。

4.结束语应以请求语做结,应将“特此报告,请从速批示。”修改为“特此请示,请批复”。

5.成文日期应该用阿拉伯数字。年七月五日,应修改为2014年7月5日。

六、案例分析题。

1.网络文化有哪些负面影响?

【参考答案】

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有:①西方“网络殖民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实行文化侵略,青少年的思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②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网络交流语言夹杂着大量的英语单词、代码、不规范 “缩略语”等等。这种思路跳跃、语意断裂的异化了的语言往往成为聊天室中辨认同类和异端的“暗号”。③网上的某些个人信息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也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信任危机。④网络成瘾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特别是网络黄色信息,危害青少年的健康心理,抑制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部分青少年流连忘返,出现逃课,不能完成学业的现象。

2.如何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需采取以下措施:一要加强网络文化防范,需由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协同进行,既要采用技术手段,又要采取法制手段,加强文化管理;二要加强网络道德与心理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要挺进世界网络文化阵地,弘扬中华优秀文明。这是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性手段,惟有以中华文化为核心,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而成的新文化,才能推动人类健康发展,营造网络文明。

七、作文题。25分。

【参考范文】

心存敬畏 让生命完美

心存敬畏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态度。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生活态度是凡事无所谓,凡事都不在乎。其实这是一种没有敬畏之心的表现。 心存敬畏,不是担心触怒神灵会遭遇报复的“泛灵论,真正的心存敬畏是在心灵深处始终保持一份对自然、对法律、对良心等的由衷敬畏。

纵观现今,我们发现我们过多的开发自然,破坏自然,没有对自然有敬畏之心;社会生活新闻报道中,各种类似“我爸是李刚”触犯法律的案例屡见不鲜;违背良心社会不诚信的事情诸多见报。我们缺少敬畏之心。

心存敬畏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同时它主要包括人们对社会生活所持的总体意向,对人生所具有的持续性信念以及对各种人生境遇所作出的反映方式等,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所以心存敬畏是一种明智的稳定持久的心理倾向,人们需要用这种生活态度来指引自己的生活。

心存敬畏是一种谨慎的行为准则。一方面在自然准则的要求下,开始理解我们的先人为什么对日月星辰、天地山川那么敬畏、虔诚、顶礼膜拜。这不是一种封建迷信,是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敬畏,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另一方面在法律准则的要求之下,法律神圣不可侵犯,需要人人遵守,任何人都不得漠视与亵渎,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最后在良心准则的要求之下,做事言而有信、有同情心、有爱心、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帮助别人。

人需有敬畏之心。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心存敬畏,我们才能把握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心存敬畏,我们才能进退有序,不致乖张。因为心存敬畏是阻止我们滑向浅薄无知、恣性妄为的坚实护栏,是保证我们远离灾难与不幸的不二法门。

思想家史怀哲说:“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人生是一趟单程列车,一些致命的风险一旦降临,它就是终局的,是不可变更和撤销的。因此,人立天地间,要生存、成长、发展,就不能不心存敬畏。

第二篇:《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

1 机构与机器的共同特点为 。○(1)人为的实体组合。(2)各相关实体之间具有相对确定的运动。

2 机构与机器的不同点是 。○(1)机器:有能量的转化?(2)机构:没有能量的转化。 3 机械就是 与 的总体。 ○机器 机构 4机器是由 组成。 ○零件 5 机构是由 组成。○构件

7 在机械设计中,零件是 单元。○制造

8 在机械设计中,构件是 单元。○运动

2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 。○自由度大于零,且等于原动件数目 22 运动副按构件之间接触的形式不同可分为 和 。○低副 高副 23 组成一个机构的四大要素是机架、主动件、从动件和 ○运动副 24 重合在一起的多个转动副称为 。 ○复合铰链 25 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组成的运动副称为 ○高副

28 在机构中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称为 。○虚约束

29 机构运动简图是一种用简单的 和 表示的工程图形语言 ○线条 符号 30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公式为 。○F=3n-2P -P 31 平面低副的约束数是 。○2 33每一个运动副都是由 构件所组成。○两个

34 机构的自由度就是整个机构相对于 的独立运动数。○机架

35 构件组成运动副后,独立运动受到限制,这种限制称为 。○约束 36 平面机构中,构件的自由度数目 构件独立运动的参数数目。○等于 38 组成低副的两构件间只能相对移动,则称该低副为 。○移动副 39 组成低副的两构件间只能相对转动,则称该低副为 。○转动副

40 机械中凡不影响主动件和输出件运动传递关系的个别构件的独立运动自由度,则称为 。 ○局部自由度

41 若曲柄摇杆机械的极位夹角θ=30° ,则该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值为 。○K=1.4 42 在双摇杆机械中,若两摇杆长度相等,则形成 机构。机构。○等腰梯形 43 在四杆机械中,取与 相对的杆为机架,则可得到双摇杆机构。○最短杆 44平面连杆机构具有急回特征在于 不为0。○极位夹角

45 由公式θ=180°(K-1/K+1)计算出的 角是平面四杆机构的○极位夹角 46 机构传力性能的好坏可用 来衡量。○传动角

47 平面四杆机构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曲柄摇杆机构

48 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只有在 情况下,才会出现死点位置。○摇杆为主动件 49 在死点位置机构会出现 现象。 ○从动曲柄不能转动

50 判断平面连杆机构的传动性能时,当机构的传动角 愈 ,则传动性能愈 。○大 , 好 51工程上常用 表示机构的急回性质,其大小可由计算式 求出。○行程速比系数K K=180°+θ/180°-θ

52 在设计四杆机构时,必须校验传动角,使之满足 条件。○γmin>=40° 53 如图所示构件系统,以知a=60 ,b=65 ,c=30 ,d=80 ,将构件 作为机架,则得到曲柄摇杆机构.○b或d 54 压力角 愈 ,传动角 愈 ,机构的传力性能愈好。○小,大

55 曲柄摇杆机构可演化成曲柄滑块机构,其演化途径为 。○变转动副为移动副

56 曲柄摇杆机构可演化成偏心轮机构,其演化途径为 。○扩大转动副 57 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为 。○ ;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为最短杆 58 偏置式曲柄滑块机构有曲柄的条件为 。 ○a+e b

59 在四杆机构中,压力角 与传动角 之间的关系为 。○α+γ=90°

60 曲柄摇杆机构中,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是 。○曲柄与机架两次共线的位置。 61 对于直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来说,避免产生运动失真的办法是 。○增大基圆半径。 62 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位移规律为 时,易出现刚性冲击。○等速运动 64 在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为等速运动规律时,会产生 冲击。○刚性

65 凸轮机构中,当从动件为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时,会产生 冲击。○柔性 67 从改善凸轮机构的动力性质,避免冲击和减少磨损的观点看,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可选用 。 ○正弦加速速度规律

69 凸轮机构中,凸轮的基圆半径越 ,则压力角越,机构的效率就越低 ○小 , 大 70 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过大时,机构易出现 现象。○自锁 71 平底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其压力角为 。○0°

72 平底从动件凸轮机构的缺点是 。○平底不能与凹陷凸轮轮廓接触

75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规律有 、 、 ○等速,等加速等减速,简谐运动规律

76 凸轮机构按从动件的形式来分可分为 、 ○尖底从动件,滚子从动件,平底从动件 77 凸轮机构中,以理论轮廓曲线的 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基圆。○最小半径r0 78 凸轮的形式有盘形凸轮 、 三种。○移动凸轮,圆柱凸轮

79 在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常以 形给出。○ 曲线 85 棘轮机构和槽轮机构都是 机构。○间歇运动

87 能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有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 91 棘轮机构主要由 、 、组成。○棘轮,棘爪,机架 95 槽轮机构有 和 两种类型。○内啮合,外啮合

96 棘轮机构中,当主动件连续地 时,棘轮作单向的间歇运动。○往复摆动

101 标准V型带,按横截面尺寸大小共分为 种型号。○七种(划Y,Z,A,B,C,D,E) 102 带传动中,最大应力出现在 。○紧边进入主动轮处

103 对于i<1 的带传动,随着带的运转,带上任一点均受到的作用。○变应力 104 带传动应力由 组成。○拉应力,离心应力,弯曲应力 105 V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 和 。○打滑,疲劳破坏

106 带传动的滑动现象分为 和 两种。 ○弹性滑动,打滑

107 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和打滑,其中 是不可避免的。○弹性滑动 108 带传动是靠 来传递功率的。 ○摩擦力

109 V带传动的设计中,根据 和 来选择V带型号。○Pd 和 110 带传动中,影响弯曲应力的主要因素是○小带轮直径 111 在一般传递动力的机械中,主要采用 传动。○V带

112 平带传动要实现两平行轴同方向回转,可采用 传动。○开口 113 普通V带中,以 型带的截面尺寸最小。 ○Y 114 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 。 ○带的弹性滑动 115 带传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因为 。 ○带的紧边和松边拉力不等 116 V带传动设计中,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 ○限制弯曲应力 117 带传动采用张紧装置的目的是 。○调节带的初拉力。

141 当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中心距稍发生变化时,其瞬时传动比 。○不变 142 一对齿轮传动中,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应 大齿轮的齿面硬度○大于

143 齿轮轮齿常见的失效形式有 五种。○轮齿折断,齿面点蚀 ,齿面胶合,齿面磨损,塑性变形

145 渐开线任一点的法线与 相切。○基圆 146 渐开线上各点的压力角值是 的○不相等

152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 与 无关,而与 有关。 ○模数m,齿数z. 154 软齿面闭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疲劳点蚀

155 对齿轮轮齿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 。○齿面要硬,齿芯要韧。 157 为了提高齿根弯曲强度,可将模数 。○增大 158 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 。○磨损

159 开式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按弯曲强度设计

160 软齿面齿轮传动的设计准则是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61 根据轮系运动时齿轮轴线位置是否固定,将轮系分为和 。○定轴轮系 周转轮系

162 轮系在传动时,所有齿轮轴线的位置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的轮系称为 。 ○定轴轮系 163 轮系在传动时,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可绕另一齿轮的固定轴线转动的轮系称为 。○周转轮系

164 轮系中将首末两个齿轮a,b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轮系的传动比

165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1) (所有从动轮齿数链乘积)/(所有主动轮齿数连乘积) 166 含有空间齿轮的定轴轮系,其传动比的正、负号应根据确定。○画箭头的方法 167 轮系中既自转又公转的齿轮称为 。○行星轮 168 周转轮系中支撑行星轮的构件称为 。 ○系杆

169 周转轮系中支撑行星啮合,轴线位置固定不变的齿轮为 173 自由度为2的周转轮系称为 。○差动轮系 174 自由度为1 的周转轮系称为 。○行星轮系 175 由一系列齿轮所组成的传动系统称 ○轮系

180 在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时, 代表 中的角速比。○转化机构 181 根据轴的承载情况,心轴只承受 。○弯矩 183 既承受弯矩,又承受扭矩的轴为 ○转轴

185 轴肩的作用主要是 。○使轴上零件获得轴向定位

191 根据所受载荷的不同,轴可分为 、 、○心轴、传动轴、转轴 192 只承受弯矩,不承受扭矩的轴称为 ○心轴 193 根据轴的承载情况,传动轴主要承受 。○扭矩 194 根据轴的承载情况,转轴承受 。○弯矩和扭矩

201 代号为206的滚动轴承,其轴承类型为 轴承。○ 深沟球轴承,“O”。 202 滚动轴承按其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 ○径向轴承,推力轴承 203 滚动轴承代号7215表示内径为 。○75mm 204 轴承代号为7038,其类型是 ,直径系列是 ○圆锥滚子,轴承,中系列 205 轴承能很好地承受径向载荷及轴向载荷的综合作用。○“3”类或“7”类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 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一、填空(每空1分) 1构件是机器的 运动 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 制造 单元体;部件是机器的 装配 单元体。

2平面运动副可分为 低副 和 高副 ,低副又可分为 转动副 和 移动副 。 3运动副是使两构件接触,同时又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一种联接。平面运动副可分为 低副和 高副

4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2 。

5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 等于 主动件数目。 6在机构中采用虚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机构的 工作情况和 受力情况 。 7平面机构中,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 高副 。 8机构处于压力角α=90°时的位置,称机构的死点位置。曲柄摇杆机构,当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 无 死点位置,而当摇杆为原动件时,机构 有 死点位置。 9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从动件与连杆 共线 位置。

10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不同的运动特性称为: 急回特性 。

11摆动导杆机构的极位夹角与导杆摆角的关系为 相等 。 12凸轮机构是由 机架、凸轮、从动件 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13为保证带传动的工作能力,一般规定小带轮的包角α≥120°。

14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为 模数 和 压力角 分别相等。 15_齿面磨损__和_因磨损导致的轮齿折断__是开式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16渐开线齿形常用的加工方法有 仿形法 和 范成法 两类。

17在一对齿轮啮合时,其大小齿轮接触应力值的关系是σH1 = σH2 18轮系运动时,所有齿轮几何轴线都固定不动的,称定轴轮系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几何轴线不固定的,称 周转星轮 系。

19轴的作用是支承轴上的旋转零件,传递运动和转矩,按轴的承载情况不同,可以分为 转轴、心轴、传动轴 。

20螺纹联接防松的目的是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运动,按工作原理的不同有三种防松方式: 摩擦力 防松、 机械 防松、 其它方法 防松。。

21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 基孔 制,外圈与轴承孔的配合采用 基轴 制。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

1、所有构件一定都是由两个以上零件组成的。(×)

2、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γ越大,机构传力性能越高。(√ )

3、极位夹角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两极限位置的夹角。 (×)

4、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其传动角等于90°。 (×)

5、凸轮轮廓的形状取决于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6、凸轮机构中,从动件按等速运动规律运动时引起刚性冲击。(√)

7、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打滑是可以避免的。 (√ )

8、V带型号中,截面尺寸最小的是Z型。(×)

9、基圆以内无渐开线。(√)

10、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中,忽略齿面的摩擦力,则轮齿间受有圆周力、径向力和轴向力三个力作用。(×)

11、蜗杆传动一般用于大速比的场合。(√)

12、蜗杆传动一般用于传动大功率、大速比的场合。(×)

13、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始末两端齿轮齿数之反比。(×)

14、在螺纹联接的结构设计中,通常要采用凸台或凹坑作为螺栓头和螺母的支承面,其目的是使螺栓免受弯曲和减小加工面。(√)

15、螺纹联接是可拆联接。 (√)

16、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值越大,则轴承的承载能力越高。(√ )

17、在相同工作条件的同类型滚动轴承,通常尺寸越大,其寿命越长。(√ )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每题2分)

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轴4称为(A) A.零件 B.机构 C.构件 D.部件

2、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C) A.1 B.2 C.1或2 D.3

3、若两构件组成低副,则其接触形式为(A) A.面接触 B.点或线接触 C.点或面接触 D.线或面接触

4、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A) A.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 B.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主动件数目 C.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小于主动件数目 D.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等于主动件数目

5、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为了获得曲柄摇杆机构,其机架应取(B) A.最短杆 B.最短杆的相邻杆 C.最短杆的相对杆 D.任何一杆

6、在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A) A.将产生刚性冲击 B.将产生柔性冲击 C.没有冲击 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

7、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A) A.疲劳拉断和打滑 B.磨损和胶合 C.胶合和打滑 D.磨损和疲劳点蚀

8、带传动中弹性滑动现象的产生是由于(C) A.带的初拉力达不到规定值

B.带与带轮的摩擦系数过小

C.带的弹性变形 D.带型选择不当

9、 (A )是带传动中所固有的物理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A.弹性滑动 B.打滑 C.松驰 D.疲劳破坏

10、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形状取决于(D) A.分度圆 B.齿顶圆 C.齿根圆 D.基圆

11、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B) A.齿面胶合 B.轮齿疲劳折断 C.齿面磨粒磨损 D.轮齿过载折断

12、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准则针对的齿轮失效形式是(A) A.齿面点蚀 B.齿面胶合 C.齿面磨损 D.轮齿折断

13、为了实现两根相交轴之间的传动,可以采用(C) A.蜗杆传动 B.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C.直齿锥齿轮传动 D.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14、齿轮传动中,轮齿齿面的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B) A.齿根部分 B.靠近节线处的齿根部分 C.齿顶部分 D.靠近节线处的齿顶部

17、当两个被联接件之一太厚不宜制成通孔,且联接不需要经常拆装时,宜采用(C) A.螺栓联接 B.螺钉联接 C.双头螺柱联接 D.紧定螺钉联

第三篇:管理学原理题库及答案

(*题库均为研究生院出,答案为历年学长提供,仅供学员参考*)

一、 名词解释A类 MA1差别化

在满足顾客全部需求过程中,确定在哪些环节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MA2动机

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个人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MA3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又叫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指把新产品开发经营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战略。在经营战略中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同属产品----市场战略,即与企业从事经营的产品领域的配合有关的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是新产品和新市场相配合,即增加新产品和增加新市场两者同时并进的战略。多种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 MA4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MA5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MA6风险识别

即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一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 MA7负强化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包括批评、惩罚、降职降薪等。 MA8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MA9管理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协调其他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职能,是组织的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

1 行为,不存在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MA10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集体而非个人。 MA11激励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激发和加强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般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一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人的激励。激励与人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现实企业目的轨道;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MA12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范和安排。计划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3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是经济活动中心须予以尊重的。P163 MA14间接控制

间接控制即影响控制,通过事后业绩评价影响作业人员的行动。P190 MA15矩阵制

由纵横两个管理系列组成,一个是职能部门系列,另一个是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纵横两个系列交叉,即构成矩阵。P158 MA16控制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偏离时予以调整和修正过程。控制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7领导

是拥有权力的个人或集团向他人施加影响,使之为实现预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原答案不够准确)P229

2 MA18企业经营目标

是在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P43 MA19企业文化

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活动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 MA20人员配置

有关管理人员的安排、配合、选拔、培养和考核的管理工作,是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一项重要职能。 MA21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也称分权制结构,是一种在直线职能基础上演变而成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是在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按产品、地区和顾客等标志将企业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事业部。各事业部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总公司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重大方针、政策,并通过利润指标对事业部实施控制。 MA22他律

借助于约束、强制手段规范个体行为叫做他律。 MA23体系惯性

体系惯性是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整体意义上形成的固定、僵化的体系和程序。包括业务活动和管理体系两个层次。 MA24协作意愿

正式组织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它是个体为组织贡献力量的愿望。协作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个体行为非个体化,凝聚的个人努力。 MB1行为

是组织生活中个体的两个最基本特征之一,也是集体生活和组织生活中个体的基本方面。行为关系到现阶段企业状态。通过现时的行为,可以促进成员的学习。学习的结果又可提高未来的行为能力。 MB2需要

3 需要是指人对某种事物的渴求和欲望。当人们缺少所需事物而引起物理或心理紧张时,就会产生需要,并为满足而采取行动。因此,需要是一切行为的最初原动力。 MB3业务规范

业务规范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物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多为定性的,程序性强,是人们用来处理重复性问题的有力手段。 MB4诱导

诱导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改变和影响个体行为手段,是指利用各种需求因素来诱发和引导个体的方式。诱导的基础是人的基本需求,包括先天的和后天形成的各类需求。 MB5诱因

可以利用来诱发和引导个体的各种需求因素,即组织提供给个人的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的因素。

MB6正强化

利用强化物刺激行为主体,来保持和增强某种积极行为重新出现的频率。 MB7正式组织

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和力的系统。 MB8直接控制

从事控制性工作的人,自己在工作过程中直接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是通过自己采取行动与环境取得平衡来决定工作的成果,是一边观察成果的反馈,一边采取适当修正行动的控制方式。 MB9职务轮换

这是让管理人员依次分别担任同一层次不同管理职务或不同层次相应职务,全面培养管理人员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管理人员熟悉业务经营管理各方面的情况,提高从事各项管理工作或高级主管作用的能力,是培养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有效方法。 MB10自律

(P170)是在涉及个人行为的管理时,依靠个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来约束个体行为。 MB11组织结构

(P146)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4 MB12 国际化经营

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国内市场的饱和,可能就会考虑将其业务领域向世界范围,以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MB13私营企业

私营企业指个人企业和在个人企业基础上形成的合名公司、两合公司和无限责任公司这些企业形态。由于这些企业形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发展方面的限制,所以私营企业也就是中小企业。 MB14分公司

分公司是母公司的分支机构或附属机构,在法律上和经济上均无独立性,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 MB15子公司

是指受集团公司或母公司控制但在法律上独立的法人企业。子公司不是母公司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机构;已有自己的公司名称和董事会,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并以此承担有没责任,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从事各种业务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母公司通过股权对于公司的经营方向和主要负责负责人的任免进行控制 MB16两合公司

是指由一个以上无限责任股东和一个以上有限责任股东共同出资组成的公司,它是介于无限公司和有限公司之间的一种公司形式。 MB17 有限责任公司

是指由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MB18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注册资本由等额股份构成并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证)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MB19管理过程学派 MB20管理科学学派

5 MB21权变管理学派

管理上权变观点认为,不存在一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有适用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管理过程中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环境、竞争对手、技术、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各种因素和力量都处在变动之中,不可能找到一剂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能解决一切管理问题。权变观点强调的是变动的情况下寻求合理的方案)。 MB22行为科学学派

行为科学流派当代管理理论丛林的六大学派之一近代行为科学家梅奥与罗特利斯伯格提出的“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道路该流派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侧重研究个体需求,行为,团体行为,组织行为的激励,领导方式。继梅奥的开创性研究之后,行为科学方面对研究长盛不衰,构成管理学得一个重要方面。 MB23经理角色学派 MB24经验管理学派

重视管理经验的传统古已有之,这是以大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案例分析的流派。该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德鲁克,戴尔等。

简答题A类

JA1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何在 其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1. 资本证券化。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特征,是通过资本证券化形成的资本集中。

2. 有限责任制。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与个人财产无关。 3. 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这是指股东委托董事会负责资产使用和收益,所有者不负责资产经营管理,由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及其管理人员专门从事经营管理。 4. 公司帐目公开。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盈余分配表(或亏损弥补表)等主要财务报表,应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查核鉴定,在一定时间内公告。

6 JA2计划制定的意义何在

计划系统是企业组织中用于规范,促进和调整计划工作过程而设置的规范体系。计划的制定对计划制定者本人及其所在部门具有重要意义,对上级管理部门及与之有协作关系的其他个人和部门,对与计划承担者有业务联系的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对计划者的意义。计划者通过对环境的分析研究,可以加深对环境变化关键因素的认识,提高工作准确性和把握环境的能力;计划的制定对明确的工作目标,落实具体适用的行动措施,从而为计划者提供工作依据。

(二)对企业组织的意义。计划制定过程是理解环境变化,组织内信息沟通,相互协调的过程,这一过程为计划实施提供准备,并最终形成企业总体计划,组织结构确定的基本框架才有了用武之地。在计划制定过程中,上级管理者通过和计划承担者的相互作用施加影响。另外,计划制定促使组织中各个部门相互协作,使计划形成有机的整体。

JA3简述非竞争式的竞争战略

企业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竞争,也需要一定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理想的状态是减轻或避免 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获得发展和盈余,其根本是把握竞争与非竞争的平衡。非竞争战略不是回避或消除竞争,而是在市场已有竞争对手或存在潜在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设法减缓竞争程度的战略。 为避免直接竞争,培植自身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对某种竞争要素的垄断来排除竞争,从而获得利润。

(一)通过设置进入障碍,可以限制进入市场的企业数量,达到缓和竞争的目的。通常 的方法有利用法规制度,寻求政府支持;利用技术创新使自身在短期内处于领先地位;在某些行业,利用初期高投资规模,可以有效限制新加入者的数量。

(二)企业间有意识的联合,可以维持行业产品价格和利润水平,是减少敌对行为实现竞争缓和的做法。但这一做法同时存在危险,主要表现在失去顾客和同行的信赖,弱化自身竞争能力。

(三)没有被满足的顾客要求,即代表了未被开发或充分开发的市场空间。较早进入这

7 一领域的企业可以拥有更多的优势。通过信息积累,发现顾客新的需求,敢于革新市场秩序,对企业创造这一市场某种垄断要素有重要意义。

(四)企业通常难以对某种要素维持长期垄断,但却可以保持在诸如产品性能、设计、价格、质量、服务或营销手段等某些换型环节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JA4简述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的、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人们这些非正式交往和相互作用会给个人的经验、知识、态度、情感等心理因素以重要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特征有以下一些内容:

(一)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辨识性差。非正式组织没有明确的组织名称、结构,没有清楚的上下级关系,初步接触不易辨认。

(二)非正式组织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非正式组织是以个人心理特征为基础形成的,个人之间协调程度高。

(三)非正式组织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侧面,而非理性侧面。相对于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体现更多的是非理性的、无意识的、心理的因素。

(四)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征等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格往往是导向因素。

JA5简述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创造正式组织产生的条件。人与人之间非正式接触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基础、习惯、行为方式,有助于正式组织确定的沟通和理解顺利实现,为正式组织正常运转创造条件。

非正式组织赋予组织以活力。离开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仅仅是一堆干巴巴的职能、制度、程序和目标,仅仅是理性的、机械性的行为系统。有了人们相互之间非正式的接触、感情交流、认同、刺激,才赋予正式组织以血肉、活力和创造性,这种非正式的、无意识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客观上会影响到正式组织的运转。

8 (1)促进信息沟通

组织中不可能事无巨细都通过正式的信息沟通来传递,事实上非正式组织承担了相当可观的信息沟通量。非正式组织形成的共同理解基础和同质化思维方式为共同理解创造了条件,大大提高了信息沟通的效果。此外,非正式接触本身就是一种信息沟通过程。

(2)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的内聚力

非正式组织给个人提供了某种感情交流、心理认同、相互理解等方面的心理满足,甚至影响个人的价值偏好,因而有助于强化个人的协作意愿,维持正式组织的内聚力,培养个人对组织的忠诚。

(3)维护个人完整人格

正式组织强调个人的社会化侧面,强调共同目标对个人的非人格性支配,导致人格偏离。非正式的接触有助于维护个体自尊心、自主选择和人格整体感。弥补正式组织的缺陷。

JA6简述控制过程

不管计划制定过程中考虑的多么周密细致,受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实行过程中总会出现与计划偏离的情况。处理各种意外情况,使行动与环境变化相适应,就是控制。这种控制有两种形式,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两种类型的控制都有自己典型的控制过程。

(1) 直接控制是典型的反馈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采取某种控制行动;对控制行动的结果进行观察、测定;将观察、测定的结果与应有的标准比较、评价。三个步骤循环往复由成为反馈控制。

(2) 间接控制从业绩评价的影响中,可以看到典型的间接控制过程。确定应达到的目标标准,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确定,如由上级管理者规定,根据作业人员自己的申报通过协商议定;作业人员对工作进行控制;一定时期后,管理者对作业人员的成果进行观察、测定;管理者将观察测定到的结果与标准比较、评价;在比较评价的基础上,管理者决定奖惩措施。上述控制过程正因为对象是人,才有意义。直接控制没有业绩评价和奖惩这两个环节,只能借助直接调整。在此意义上,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之间在人的要素上有根本区别。因此,有必要区别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控制。

9 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是一种控制中并存的两种过程。如果不能准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区别,很容易导致使用上的混淆和偏差最容易出现的误解,是上级管理人员把对作业过程的控制看作直接控制,在作业人员执行任务期间频繁细致的观察和过问下级的工作。工作人员同样是有知觉、有感情、有自尊的人,而不是执行职能的机械、过多的干涉和过问会伤害下级的自尊心和工作热情,反而不利于顺利实现计划任务。所以,对两类不同性质的控制,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JA7简述企业与环境的关系

(1)企业与环境关系一般

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是交换关系。在典型的西方企业制度环境下,企业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力量独立存在的社会本体。社会的制度安排和经济活动的实际运转过程中,这都是实际的状态。在上述前提下,企业与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原材料和设备市场、商品销售市场的交换关系构成企业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部分。此外,企业与政府之间本质上也是一种交换关系——一种特殊类型的交换关系。竞争者是唯一不与企业发生交换关系,同时又与企业行为有较强相关的对象。

由此,企业与环境便可概括为:总体上的交换关系;与政府的特殊交换关系;与竞争者的竞争关系。

(2)中国企业与环境的特殊关系

中国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形态。既有东方社会的共同特征,又有中国特有的特点。

首先,到目前为止,企业还没有获得主体性地位,与企业相应的一套制度安排还没有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企业实际上仍然生长一种不属于自己的环境中。中国的企业更主要的,是一种“单位”,而不是企业。作为一种单位的主要特征是:财产国有制;非独立性;功能多元化;行政级别化。

上述身份地位导致中国企业不存在类似西方企业的环境关系,或者说中国企业存在给定前提下的企业与环境关系。行政隶属关系前提下一定限度内存在交换关系。就基本的方面而

10 言是直接的和间接的行政支配关系,行政系列之外的关系表现为交换关系。

JA8简述正式组织三要素

正式组织产生于具有协作意愿,能相互沟通的个体围绕共同目标努力之时。正式组织有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三要素是正式组织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1) 协作意愿

协作意愿是个体为组织贡献力量的愿望。个人在组织中的协作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放弃完全人格性行为的自由,一定程度上个体行为的非个体化。个人协作意愿总体上的组织结果是个人努力的凝聚。 (2) 共同目标

共同目标是正式组织第二个要素。共同目标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组织要求个人提供的行为必须是有方向性的行为,否则不可能成为现实和行为。任何正式组织都有共同目标。不管这种目标是明文规定的,还是隐含着的。 (3) 信息沟通

第三个要素是信息沟通。上述两种要素只有通过信息才能连结起来,信息沟通是组织成员理解共同目标,相互沟通,协同工作的条件,是组织的基础。

上述两种要素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才能连结起来,信息沟通是组织成员理解共同目标,相互沟通,协同工作的条件,是组织的基础。

JA9竞争中设置进入障碍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主要取决于参与竞争的企业数量和它们所采取的敌对行动 ,因此,创造缓和的竞争状态,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限制竞争企业的数量,减少竞争对手间的敌对行动。通过设置进入障碍,可以限制进入市场的企业数量,达到竞争的缓和状态。设置进入障碍的主要方法有:

1、依靠习惯和法律制度制造进入障碍。政府需要通过制定法规、条例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某些行业进行扶持或限制。企业亦可主动寻求政府的这种保护。

2、利用技术创新制造进入障碍。即进行技术创新,并注意运用专利等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技术优势。

3、

11 利用初期投资规模制造进入障碍。对于开拓新市场的企业来说,通过设置障碍缓和竞争是一种有效的战略。

JA10什么是非竞争战略

现实经济生活中企业往往通过回避直接竞争,寻求优势和差别的方式从事竞争,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出收益。回避竞争的战略就是非竞争战略。非竞争战略是企业竞争的一个基本手段。

为了避免直接竞争,企业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其中比校典型的是,企业通过对某种要素的垄断,来排除竞争,从而获得超额利润。企业要以通过三种手段来实现多种要素的垄断。即:创造缓和的竞争状态;寻找市场空隙;实行差别化。这三种手段不是互相排斥的,可以互相结合运用。

JA11什么是模式转换

模式转换是企业管理模式在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整体性的变革,涉及到战略策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模式转换的四个步骤是:提出问题,探索变革,全面展开,模式重塑。

模式转换包含了企业组织在技术、市场、制度、管理方式等几乎所有的主要侧面,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是有关市场战略、市场经营方面。

模式转换往往涉及到企业基本观念和发展范围的变化,会受到人们潜意识、观念和舆论、主要领导人和旧的模式多方面的阻挠,从国内外发展经验分析,成功的模式转换过程往往是企业中一部分率先变革,随后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模式转换。

JA12说明经营资源的通用性和固定性。

经营资源按通用程度可分为:资金、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资金是企业拥有经营资源中通用最高的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具有相同的通用性,比资金资源的通用

12 性低。信息资源通用性最低,多数信息资源是特异性资源,是企业特有的属性。经营资源的通用性和固定性之间是一种反向关系。通用性资源一般可以从市场上获得,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固定性高的资源,很难从市场上获得,且需要一定的时间。通用性 资源的数量比质量更为重要,而固定性资源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 JA21 说明内化方式的特点及其限度

内化是把管理的要求通过心理作用过程转为个体自觉行为的过程。内化涉及个人习惯化行为和道德行为部分。这部分行为是历史地长期形成的,不容易轻易改变。内化是三种方式中力量最强大,但同时也是最难操作的一种方式。管理上运用内化方式。主要的方式有:

1、 习惯化、通过不断强制化实现。经常重复的行为可通过强化、巩固而形成习惯。强化可采取诱导方式,也可采取规范方式,但必须具有长期性特点,才能转化人个体习惯化行为。

2、 经常不断宣传教育。经常不断的宣传教育,能起到逐步培养、影响个人价值观念,从而影响道德化行为的作用。

3、 利用历史遗产。个人的习惯化行为和道德性行为是从小长时间心理积淀作用的结果。其中许多行为很难短期内改变,但可以充分利用,管理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其积极一面,尽量避免其消极影响。

内化管理的特点是人的自觉行动,同时也是最难操作的一种方式。诱导、规范和内化是提高管理的三个方面,诱导是先决因素,规范是基本方式,内化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三者无法截然分开,互为补充,相互转化。

JA13 说明事业部制的特点

事业部制也称分权制结构,是一种在直线职能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事业部制结构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总原则,实行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按产品、地区和顾客等标志将企业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分别组成事业部。各事业部在经营管理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可根据经营需要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总公司主要负责研究和制定重大方针、政策,掌握投资、重要人员任免、

13 价格幅度和经营监督等方面的大权,并通过利润指标对事业部实施控制。

事业部制结构的优点是:

(1) 权力下放,有利于最高管理层摆脱日常行政事务,集中精力于外部环境的研究,制定长远的全局性的发展战略规划,使其成为强有力的决策中心;

(2) 各事业部主管摆脱了事事请示汇报的规定,能自主处理各种日常工作,有助于加强事业部管理者的责任感,发挥他们搞好经营管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经营适应能力; (3) 各事业部可集中力量从事某一方面的经营活动,实现高度专业化,整个企业可以容纳若干经营特点有很大差别的事业部,形成大型联合企业;

(4) 各事业部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物质利益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

事业部制结构的主要缺点是:(1) 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现象;(2) 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因此,事业部制结构适合那些经营规模大、生产经营业务多样化、市场环境差异大、要求较强适应性的企业采用。

JA14说明需求层次论

这是激励理论模式中需要激励模式的一种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1)生理需要:食物、水、御寒、睡眠、性(2)安全需要: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工作保障、医疗保险;(3)社交需要:交往、友谊、感情、归属;(4)尊重需要,自尊、受别人尊重;(5)自我实现需要;发挥潜力、自我发展、成就、创造性。

马斯洛认为一般情况下,人们按照上述层次逐级追求自我需要的满足,并从中受到激励但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行为的能力同时,占主导地位分优势需要会随着人们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需求层次论的应用价值在于管理者可以根据五中基本需要对职工地多种需要加以归类和确认然后针对未满足的或正在追求的需求提供诱因,进行激励:同时更加注重高层次需要地激励作用。 JA24说明诱导方式的特点和作用

诱导指利用各种需求因素来诱发和引导个体的行为。诱导的基础是人的基本需求,包

14 括先天的和后天形成的各类需求。诱导方式的特点和作用:诱导的基本手段包括:物质报酬、地位、荣誉、工作条件、工作内容等由正式组织提供的因素;还包括非正式组织提供的信任感、归属感、情感交流等心理因素。上述基本手段,根据管理者意图;采用提供与否,提供的多寡等方式结合起来,就可起到诱发和引导行为的作用。诱导是最基本的、最主要的手段。

JA15说明直线职能制的特点

直线职能制是一种以直线制结构为基础,在厂长(经理)领导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厂长(经理)统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直线职能制的特点是:

(1)厂长(经理)对业务和职能部门均实行垂直式领导,各级直线管理人员在职权范围内对直接下属有指挥和命令的权利,并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2)职能管理部门是厂长(经理)的参谋和助手,没有直接指挥权,其职能是向上级提供信息和建议,并对业务部门指挥和监督,因此它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只是一种指导关系,而非领导关系。

直线职能制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式,它在保留直线制统一指挥优点的基础上,引入管理工作专业化的做法。因此,既能保证统一指挥,又可以发挥职能管理部门的参谋指导作用,弥补领导人员在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协调领导人员决策。所以,它不失为一种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组织结构形式,在现代企业中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企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职能部门也将会随之增多,于是,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加上各业务和职能部门都须向厂长(经理)请示、汇报,使其往往无暇顾及企业面临的重大问题。当设立管理委员会、完善协调制度等改良措施都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时,企业组织结构改革就会倾更多的分权。

JA16谈谈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组织中旨在维持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

(1)管理是组织的特殊器官协作过程中的一般性协调行为,操作行为与管理行为。管

15 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协调其它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个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行为,不存在管理。

(2)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协作过程中的矛盾和不平衡。矛盾、对立、不平衡与共同目标行为。管理的实质在于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3)管理协调是有意识的协调有意识、有目的的协调。出发点、依据和标准。 (4)管理是维持协调活动延续发展的行为当作一种连续不断的包括目标设定、转化、实现过程的行为,管理是维持协调活动延续发展的行为,是一种维持组织生存发展的行为。

JA17谈谈协作意愿p23 协作意愿是个体为组织贡献力量的愿望,是正式组织构成三个基本要素之一。

协作意愿的强度变化范围是无限的,从消极怠工到投入全部力量都有可能。个人协作意愿的强度不是固定的、恒久的量,经常发生变化。

对个人而言,协作意愿是个由于为组织提供协作而得到的诱因与协作所作牺牲或贡献两者相比较后的净效果;同时,也是个人参加不同组织所得诱因相比较后的净效果,净效果的大小决定协作意愿的强度。

从组织角度看,协作意愿是组织提供给个人的诱因和赋予个人的工作之间的对比关系。如何找到提供给个体的各种诱因和组织能够获得的成员努力之间的平衡,是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删除部分答案内容)

JA18谈谈正式组织的含义 p23 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正式组织概念包含的基本点是:

1、构成正式组织内容的是人的行为。是个人作为组织成员行事,以组织人格为特征的行为。

2、个人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是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它是包含各种对立、

16 利害关系在内的相互作用的行为体系。

3、正式组织是个人行为在时间、空间、方法及过程各方面都经过有意识的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

4、正式组织是动态的、发展的。

JA19谈谈中小企业适合经营的范围 p105 (1) 易于发挥个人能力,经营的自主性强;(2)适合于适度规模的经营的事业;(3)适合手工业的和不适合大批量生产的行业;(4)需求量小、需求品种多种多样的产品;(5)不需要太大资本投入的项目;(6)易于发挥人的创造性活动。

简答题B类

JB1革新滞后的原因何在 p265 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战略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模式的束缚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有: (1)对成熟化视而不见。当成熟化的征兆出现时,企业往往不能对其有客观冷静的认识。

(2)对模式转换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即认为按以往的发展模式可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只需在策略上作些调整,不必调整整个发展模式。结果错失良机。

(3)规模和收益上的障碍。实施新战略需要大量创业资金,短期内难以收益,容易使决策者踌躇不前;

(4)本业意识的障碍,有些企业长期从事于某一种产品的经营,不相信因而也不敢在新领域里尝试和探索。

JB2简述“强化激励模式” p178 该模式强调行为结果对职工行为本身的反作用,主张通过给某种行为以肯定或否定等强化刺激,达到加强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修正固有行为等目的。运用强化激励模式时,

17 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正强化,又称积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刺激行为主体,来保持和增强某种积极行为重新出现的频率。

(2)负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来运用管理手段。 (3)消退,即对行为不施以任何刺激,任其反应频率逐渐降低,以至自然消退。

JB3简述“双因素理论”p177 双因素理论也称激励一保健因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发现,职工感到不满意的因素大多数与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有关,这类因素的改善可以预防或消除职工的不满,但不能直接起激励的作用,故称为保健因素。与此相反,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主要与工作内容或工作成果有关,这类因素的改善可以使职工获得满足感,产生强大而持久的激励作用,所以成为激励因素。属于激励因素的有:工作成就、提升、任务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职务上的责任感等。

双因素理论关于满足职工需要的两类因素具有不同激励作用的观点,可以给管理人员以启示,即单纯依靠增加薪金、改善工作备件等外在诱因难以达到有效激励的目的,为使职工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重视激励因素的作用,为职工创造作出贡献与成就的工作条件和机会,丰富工作内容,增加工作趣味,并赋予必要的责任,使用权职工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企业及他人的承认。(删除原答案部分内容)

JB4简述管理体制对组织设计的影响

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体制,强调企业组织结构与政府行政组织结构的下对口,极易带来机构臃肿、部门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端,管理成本比较高而市场适应能力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将逐步成立独立的经济组织,并拥有组织结构设置和调整的自主权,其组织结构设计将面向市场,以提高效率为目标。

JB5简述激励的实质和功能

18 激励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过程或状态,具有加强和激发动机,推动并引导人的行为使之朝向预定目标。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激励有助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积极性是职工在完成工作任务时一种能动的、自觉的心理和行为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进职工智力和体力能量的充分释放,并导致一系列积极的行为后果,如提高劳动效率、超额完成任务、精湛的工作技能、良好的服务态度等;激励有助于将职工行为的个人目标导向实现企业目标的轨道。激励的功能在于以个人利益和需要的满足为基本做用力,引导职工把个人目标统一于企业的整体目标,推动职工为完成工作任务做出贡献,促进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共同实现;激励有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内部各部分的协调统一。需要运用激励的方法,满足职工尊重、社交等多方面的心理需要,鼓舞士气,协调人际关系,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各个部门、群体、人员之间的密切协作。

JB6简述经营战略的特征

经营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标志,它包括确定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须实施的计划和资源分配。组织结构必须服从于经营战略,随经营战略的变化而调整,否则,组织活动将毫无效果。经营战略有许多类型,就组织发展的阶段性而言,有扩大规模、地区开拓、纵向开发和产品多样化等相应战略。在组织的起步阶段,其战略重点是扩大规模,因此,并不需要系统、完整的组织结构;在地区开拓阶段,则需要设立若干个职能部门,以解决地区分散而产生的协调、标准化等问题;进入纵向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扩大组织功能,提高组织效率;而到了产品多样化阶段,就可能引起组织结构的重大变革,既从集权制结构转向分权制结构。总之,组织结构的计划和调整要以经营战略为依据,并为实现经营战略服务。

JB7简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一)管理与矛盾冲突

差异、矛盾、冲突是组织的基本事实,是管理面对的基本情况。矛盾冲突来自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集团利益的差异。个体、组织、环境三个层次的差异。发展过程本身带来的

19 不平衡。

(二)管理协调的实质

管理的实质是协调。管理协调的实质,就是适应变化,消除紧张,实现目标,寻求发展。

1、管理有其限度,受各种因素制约,并非无所不能;

2、管理有可为的范围,管理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力量,利用矛盾、差异,积极协调平衡,实现目标。

3、管理协调以组织目标为依据和标准,在有限范围内协调矛盾差异,形成力量,维持组织生存发展。

JB8简述企业发展与惯性

企业发展过程 是一种打破常规,与各种保守力量斗争,克服惯性的过程。人们往往习惯于采用已经习惯了的方式方法,排斥生疏的东西。因此,企业发展过程还必须解决发展于惯性的矛盾。

企业发展中惯性,可分为体系惯性和个人惯性。体系惯性是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整体意义上形成的固定的、僵化的体系和程序。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的观众、准则和思维方法、工作习惯等。

(一)体系惯性

体系惯性存在于两个层次:(1)业务活动层次。改变企业固有的环节是非常困难的。(2)管理体系层次。如组织结构体系等建立起来后都有不易改变。

(三)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也分为思维方面的和情感的两方面。一个人思维方式越是固定成熟就越是不能发现与其价值观念不一致的新问题。

这两方面的惯性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有益的状态。它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磨擦和冲突。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就成为了发展变化的阻碍力量。

JB9简述制定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20 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是用来约束集体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是将单独分散的个人行为整合为有目的的集体化行为的必要环节;是管理赖以依托的基本手段。企业组织管理中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形成,要满足以下几个基本要求:

(1)从实际出发。制定制度规范,要从企业组织实际出发。根据本企业业务特点,技术类型,管理协调的需要,充分反映企业组织活动中的规律性;体现企业特点,保证制度规范具有可行性,实用性,切忌不切合实际。

(2)根据需要制定,即制度规范的制定要从需要出发,不是为制度而制度。需要是制度规范制定与否的唯一标准,制定不必要的制度规范,反而会扰乱组织的正常活动。如在有些非正式行为规范或习惯能很好发挥作用的前提下,就没有必要制定类似内容的行为规范,以免伤害企业组织成员的自尊心和工作热情。

(3)建立在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基础上,法律和社会一般道德规范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约束个人和团体行为的基本范围,是企业为之正常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证。企业制定各种制度规范,不能违背法律和一般道德规范的规定,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否则,企业组织整体在环境中的生存发展,对组织内部各方面的约束,都会受到影响。

(4)系统和配套。企业制度规范要全面,系统和配套,基本章程,各种条例,规程,办法要构成一个内在一致,相互配套的体系。同时要保证制度的一贯性,不能前后矛盾,漏洞百出,避免发生相互重复,要求不一现象,要避免疏漏,形成一个完善,封闭的系统。

(5)合情合理,制度规范要体现合理化原则,即一方面要讲究科学,理性,规律。另一方面要考虑人性的特点,避免不尽情理,不合理等情况出现。在制度规范的制约方面,要充分发扬自我约束,激励机制的作用,避免过分使用强制手段。 (6)先进性。制度规范的制定要从调查研究入后手,总结本企业经验,同时吸收其它企业先进经验,引进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保证制度规范的先进性。

21 JB10简述制度规范的类型

组织管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确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章程,条例,守则,规程,程序,标准,办法等的总称。制度规范没有严格的界限,可以用多种标识进行分类。依照制度规范涉及到层次和约束不同的内容,可分为下述五大类。

(1)企业基本制度。企业基本制度是企业的“宪法”。它是企业制度规范中带有根本性质的,规定企业形成和组织方式,决定企业性质的基本制度。企业基本制度主要包括企业的法律财产所有形式,企业章程,董事会组织,高层管理组织规范等方面的制度和规范。它规定了企业所有者,经营管理人员,企业组织成员各自的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确定了财产的所有关系和分配方式;制约着企业活动的范围和性质;是涉及企业所有层次,决定企业组织根本制度。

(2)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是比企业基本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集体而非非个人。例如各部门,各层次的职权责任和相互间的配合协调关系;各项专业管理规定(人事,财务,业务);信息沟通,命令服从关系等方面的制度。

(3) 技术规范。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应生产和流通规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强,是经济活动中必须予以尊重的。技术规范涉及内容很多,从各类技术标准到工艺生产流程,乃至包装,保管,运输使用,处理,都有内在的规律。企业组织管理中经常碰到的,主要有标准,操作规程,生产工艺流程。保管运输要求,使用保养维修规定等。

(4)业务规范。 它是针对业务活动过程中那些大量存在,反复出现,又能摸索出科学处理办法的事物所制定的作业处理规定。业务规范所规定的对象均具有可重复性特点。业务规范多为定生,程序性强,是人们用来处理常规化,重复性问题的有力手段。业务规范大都有技术背景,以经验为基础,是概括和提高了的工作程序和处理办法,如安全规范,服务规范,业务规程,操作规范等。

(5) 个人行为规范。企业组织当中,规范个人行为,有些是其他类型的制度规范,如

22 上述第(2),(3),(4)种规范,都对个人行为有特定要求;另一些,是专门针对个人行为制定的规矩。如个人行为品德规范,劳动纪律,仪态仪表规范等。个人行为规范是所有对个人行为起制约作用年代制度规范的统称。它是企业组织中层次最低,约束范围最宽,但也是最具基础性的制度规范。制度规范从个人行为到企业组织所有层次和所有方面。所有这些制度规范结合起来,实质上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约束系统。

JB11 说明多种经营的意义

多种经营战略,是一种将新产品开发经营和将市场开拓相结合的经营战略。在原经营产品基础上开拓新市场或在原市场领域内经营新产品,都不是多种经营。企业实施多种经营战略的意义在于三个方面:速度效益,范围效益和分散风险。速度效益一企业一定的发展速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既称速度效益。速度效益是通过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实现的,因为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和有效地利用未开发资源,优化产品成本结构,并激发职工的士气。范围效益一与单一经营活动相比,多种经营活动的成本更低,这就是范围效益。分散风险一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将企业全部资源集中投入某一特定的经营领域,往往具有极大的风险性。为避免风险,许多企业便采用证券业异常用的分散投资策略,将全部资源分散投资于若干经营领域。

JB12说明国际化经营的动机和过程

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国内市场的饱和,可能就会考虑将其业务领域向世界范围,以期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般来说,从企业角度考虑,跨国经营通过在世界范围增加销售网点与进行市场开拓,有助于实现企业利润的进一步增长。特别地,如果国内外市场在需求上存在着互为消长关系,则向国外拓展业务、实现跨国经营,将能起到充分利用企业过剩生产能力,分散经营风险,提高企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的作用。

借助于跨国经营,有可能实现在更广泛的世界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将生产安排在靠近原材料产地或具有较低劳动力成本的地方,从而获得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并有可能通过联合投资的形式拓宽销售渠道或者取得新技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或生产出全新的产

23 品。通过从事世界范围的原材料开采、加工、运输、营销以保证企业有稳定的原材料供给来源。例如:橡胶工业中的大公司在东南亚拥有自己投资的橡胶种植园,钢铁公司在国外矿产地拥有控股的矿业公司。

企业无论采取何种国际化经营形式,其目的不过以下几个方面:开拓产品市场;寻找有利的资源供应以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寻求与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协调;获得国际比较优势。国际化经营从出现到现在大体经营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直接对外贸易,即利用产品和资源的国际比较优势,在目标国与本企业之间进行产品、资源的交换;在目标国建立销售分支机构;为寻求成本优势在目标国设立面向全世界的生产基地;为更好满足目标国当地需求而分别设立分支机构。

JB13说明直线制的特点

直线制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又称军队式结构。其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形同直线。

直线制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信息沟通迅速,解决问题及时,管理效率比较高。其缺点是缺乏专业化分工,经营管理事务依赖于少数几个人,要求企业领导人必须是经营管理全才,但这是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在企业规模扩大时,管理工作会超过个人能力所能承受的限度,不利于集中精力研究企业管理的重大问题。因此,直线制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它只适用于那些规模较小或业务活动简单、稳定的企业。

JB14谈谈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发展体现了社会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它已成为创造和利用技术的基本手段,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又为企业组织的变革创造了必要的基础。

生产经营技术特点不仅是决定组织成员素质和工作内容的重要因素,而且直接决定着组织结构的几乎所有方面的问题。技术特点主要包括技术复杂程度和稳定性两个方面。技术复杂程度决定着组织的分工和作业的专业化程度,技术复杂的组织总是由许多不同的部门构

24 成,而技术简单的组织则根本不需要那么多部门。

从技术的稳定性角度看,较少变革、比较稳定的技术,适宜采用机械式组织结构形态;即任务、职位、职责、和权利等都有明确、严格的规定,组织内部的关系以垂直的上下级关系为主,反之对于多变、不稳定的技术来说,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有机式的组织结构是最有效的,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任务和职务的确定不十分严格,允许根据变化作适当调整,而内部交流则趋向于多元化,而非以垂直等级控制为主 。

JB15 简述中小企业的特征 1. 中小型以经营规模为中心,从业人员,资本量,生产规模等多方面都具有中小性质。相应地,组织协调能力,资本调济能力,市场支配能力也具有中小特点。

2. 强烈的个人色彩,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个人所有,不是纯粹个人所有的也在相当程度上是个人管理。

3. 4. 单独支配,在中小企业内,大多数都具有单独个人支配倾向。

所有权与经营管理合一,多数中小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造成单独支配的重要原因。

5. 组织不发达,由于规模小,多数中小企业组织仍然是一种原始发展状态。职能和阶层都处于一种不发达阶段。企业中比比起组织职能来,个人处于中心地位,因而专业人才使用,参谋职能等现代企业组织管理手段的采用受到较大限制。

6. 企业经营的统一性、弹性及创造性。大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容易产生官僚化,经营上缺乏统一性,弹性和灵活性。中小企业由于上述个人支配,两权合一,个人中心等特点,个人作出反应快,决策快,执行迅速,弹性,创造性及灵活性强。

7. 人际关系色彩浓,由于人员少,平时接触频繁,容易相互理解,增进感情,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信息沟通快,人际关系好,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8. 资本高度调剂能力低。根据上述中小企业特征可以看出中小企业适于活动的范畴。这就是易于发挥个人能力经营的自主性强;适合于适度规模的经营,适合于工业的和不适合于在批量生产的行业;需求量小且需求品种多种多样的产品;不

25 需要太大资本投入项目;易于发挥人的创造性和活动。

论述题A类

LA1结合经营战略说明组织外平衡的重要性 1. 组织与环境的平衡

组织是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生物有机体。组织并非简单被动地适应环境,有能动性发挥作用的余地。一是可在一定范围内对环境因素作出选择。二是可在一定范围内创造或影响环境。但组织要适应环境而不可能是环境满足组织,这是组织与环境关系的基本点。 1) 组织目标与环境状况的适应性

目标是组织与环境的纽结点,正确合理的组织目标是组织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先决条件。目标的形成、确定过程,就是组织在各种制约因素间探索分析,确定关键性因素或战略因素,作出决策的过程。这里包括两个基本点:一是组织的职能定位是否符合环境特点,即组织从事的活动是环境所需要的,有无发展前途;二是在职能定位适应环境前提下,组织确定的目标和战略是否合理、可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表现为企业目标决策、企业战略决策制定与实施问题。企业经营战略问题之所以关系重大,盖缘于此。 2) 目标实现程度

目标的实现程度即组织效率,是组织运用一切资源实施、实现目标和战略安排的效果。目标实现程度主要取决于:a各种组织要素的协调性;b协作过程中各主要侧面之间的协调性;c组织内部平衡状况。 2. 经营战略

经营战略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通过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分析而制定的较长期的、全局性的重大决策。他是企业组织活动长期性质的基本设计图,主要解决企业组织与环境的结合问题。

1) 经营战略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追求的是企业的总体效果。

2) 经营战略阐述的是企业与市场环境相联系的方针,战略的要点不在与企业的内部管理,而主要是考虑环境对企业的要求。

26 3) 经营战略不限于短期的利益,它是企业为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进行的统筹规划。 4) 经营战略是与行动有关的设计,不是简单的口号和观念,它注重与现实的结合。 3. 经营战略的确定和实施是组织与环境平衡的基本手段。

(请根据上述两方面内容相互联系、展开、强调外部平衡的重要性。)

组织和环境关系的基本方面,是适应性行为。从环境侧面看,组织与环境的平衡在于是否在环境系统中承担部分必要职能以及实现职能的状况,是否是环境系统的一个合理组成部分。从组织侧面看,是组织能否适应环境,确定合理的目标和经营战略,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即组织效率如何。

LA2论差别化竞争战略

差别化战略是回避直接竞争的基本手段,差别化战略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确定在哪些方面,或把哪些要素差别化。如何选择:可从“顾客的需求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能否持续比较优势”三方面综合考虑。

首先,在顾客需求核心里,实行差别化战略,先要了解市场竞争是围绕什么进行的,这是差别化的出发点,也是差别化的要点所在。顾客需求是多方面的,是一组需求,可称之为需求束。需求束包括价格、产品、服务、形象等到几方面。差别化必须围绕需求束中顾客需求最集中的部分进行。如果我们把需求束中顾客最敏感的部分称为需求核心,那么企业实行差别化战略的关键,就是要把顾客的需求核心作为差别化的要点。以此地为中心的差别化战略是比较容易取得成功的,以顾客需求为中心进行差别化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顾客的需求核心也是竞争对手普遍关注的,竞争对手也在进行同样的差别化。因引,竞争的结果很可能是谁都无法长期保持与对手的差别化。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差别化战略脱颖而出,是我们要考虑的。具体可采用超越单纯差别化法,它有三种模式;

一、微妙差别化;

二、个性差别化;

三、追求成本优势。

其次,竞争对手是谁要搞清楚。微妙差别化、个性差别化及追求成本优势,都是在假设竞争对手已明确的前提下进行,但往往部分对手是企业意想不到,如一种情况是竞争对手是顾客自身,对于企业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决定权在于顾客,这种情况下,企业最难

27 对付的对手就是顾客自身。另外一种情况是竞争对手是提供与自己产品和服务功能相同的替代品的企业,市场上所有企业都要与提供替代品企业进行竞争,替代品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利润的获得。那么做为企业,就要有意识地回避那占不利于已的竞争市场,去选定新的市场范围。市场由竞争对手、顾客、产品或服务三部分构成,企业有确定市场范围时,必须对此进行定义,企业不同,对市场的定义也不同,由此,也就产生了企业独特的差别化战略。

第三,比较优势的保持企业能否保持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第

一、为形成比较优势,企业具有的具体优势手段有多少,手段越多,越容易形成优势。第二,使用各种竞争手段的能力以及拥有的资源数量。资源多,能力强,企业就易形成优势。除此之外,企业的竞争领域即企业产品浅的广度和垂直统一的深度也是一个主要因素。竞争战略所说的产品钱的广度指:企业将多大范围的产品提供给市场。产品浅的横向扩大实际上就是增加与企业现有产品的服务相类似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垂直统一是指向市场提供产品所必需的各种业务和生产阶段都纳入企业内部,实行产、供、销一体化:产品浅的广度和垂直统一深度的乘积就是企业竞争领域的面积。扩大竞争领域面积,也就扩大了企业竞争手段的范围。

LA3论非正式组织

㈠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的、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非正式组织具有以下特征:

1、 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辨识性差。

2、 非正式组织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3、 非正式组织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侧面、非理性侧面。

4、 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征等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格往往是导向因素。 ㈡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

1、

2、

3、

非正式组织创造正式组织产生的条件。 非正式组织赋予组织以活力。 促进信息沟通。

28

4、

5、 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的内聚力。 维护个人完整人格。

LA4论管理过程中的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p170 他律与自律是涉及个人行为的管理时,究竟应该更多地借助于教育、惩罚、强制、约束等外部规范方式,还是更多地依靠个人的觉悟、自觉性。自我约束来达到目的的问题。借助于约束、强制手段规范个体行为叫他律;依靠个人自我控制、自我管理来约束个体行为称作自律。

强调他律还是自律,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管理者心目中关于人性的假设。认为人性“恶”的,以他律为主:认为人性“善”的,多依靠自律。制度所强调的,是他律的一面,但它不是以人性“恶”为基础,而是出于使个人单独的行为成为有目的的,在时间、空间、程度等方面都整合了的集体行为的需要,但同样也存在与自律的矛盾。

尽管处理他律与自律的矛盾有各种不同主张,但有两点是必须注意:1)个体自觉性和自我约束有限,许多组织活动仅靠个体自觉性无法按部就班、协调一致地进行,所以必须充分依靠他律,发挥制度规范的作用。2)在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的范围内,应尽可能发挥自律作用,缩小他律的范围。过度的他律会导致信任感降低,助长破坏性,因此必须将他律控制在必要限度内。自律运用得当,可培养个体自觉性、责任感,更好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

LA5论模式转换 p261

一、模式转换的含义

模式是指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从企业战略到经营策略、资源配置、内部管理,从工作程序到行为方式、管理方式、思维习惯、价值观念都成为某种内在一致的特定类型的状态。模式的形成,意味着相对于某种环境条件,企业管理达到了较理想的状态,企业对环境的适应达到了较高层次。但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发展达到了某种平衡,失去了革新和变革的活力。

29

二、模式转换的困难

模式转换整体性的变革,涉及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过程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模式转换的困难首先在于一定的模式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具有潜意识的特点。人们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模式的支配行事,这是模式转换最困难的一个部分。

其次,缺乏一般舆论和观念的支持是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来自主要领导人的阻力。

最后,即使在环境完全改变了以后,旧有模式仍然在顽强地发挥作用,维持自身。

三、模式转换的四个步骤

(1)提出问题。有意识地使矛盾、不平衡或挑战明朗化、尖锐化,为变革创造条件。 (2)探索变革。在第一阶段的舆论准备前提下,变革的实际过程从部分探索、实验开始。 (3)全面展开。在企业全面推广经验已实现的部门或单位的成功经验的阶段。

(4)模式重塑。根据新的发展机会和方向以及成功的模式,重新确定企业的经营观念、战略目标和经营战略,并确定相应的管理体系和方式方法,形成新的发展模式。 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国外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分析,成功的模式转换过程往往是企业中一部分率先变革,随后引起一系列连锁反映,最终导致整个模式转换。这是模式转换的一般程序。

LA6论企业文化的构成与功能

企业文化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亚文化系统,其中包括一系列基本构成要素,如价值观念、企业精神、制度规范、习俗仪式、英雄人物、企业环境等。这些要素构建企业文化的基础。任何形式和特点的企业文化都是由上述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1)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企业及全体员工一致赞同的关于客观事务对企业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共同认识和看法。它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基本信念和信仰,反映了企业内部衡量事物重要程度及是非优劣的标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价值观念的确立对企业文化的其它要素具有决定作用,价值观念的实质在于客观事务能否满足企业及全体员工的共同需要。2)企业精神。

30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具有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境界。它与企业价值即有区别有联系。企业精神是描述一个企业全体员工的主观精神状态。3)制度规范。制度是企业内部按照组织程序正式制定的、成文的规章和规定。规范则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约定俗成。制度规范是企业价值观念、道德观和行为准则的具体化和条例化。4)习俗仪式。习俗仪式包括企业内有普遍性和程式化的各种风俗、习惯、传统、典礼、仪式、集体活动、娱乐方式等。5)英雄人物。英雄人物是指企业中超出一般职工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表现,能够成为榜样和表率的先进个人或群体。6)物化环境。物化环境是指企业内部的物质条件和企业向社会提供的物质成果。企业文化的各项要素具有不同的能量和效用。当各要素处于孤立状态时,其能量和效用是潜在的。唯有将各要素按照一定方式加以组合联系,使之以整体的企业文化形式存在,才能使各要素的潜在能量发挥出来,形成效用上的一致性,进而以整体功能的方式发挥作用。

企业文化的的整体功能表现在以下方面:整合生产力功能、资产增值功能、导向和约束功能、激聚和激励功能和辐射功能。1)整合生产力功能。企业中人、资金、技术、物质没设备的充分整合是企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企业文化通过共有的价值观、行为规范整合生产要素、推动生产力发展。它带有生产力性质。2)资产增值功能。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可以创造价值,具有资产增值功效。3)导向和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以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为核心、通过对文化的熏陶、教化作用使职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有的价值关念,并以此为个人的方向和行为准则。4)凝聚和激励功能。企业文化在发挥导向和约束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是企业凝聚力加强。5)辐射功能。企业文化通常在本企业内部发挥作用。但由于现代企业与外部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某种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发生辐射。

LA7 论制度化管理

以制度规范为基本手段协调企业组织集体协作行为的管理方式,就是制度化管理、制度化管理通常称作“官僚制”、“科层制”或“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是由德国著名思想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并为现代大型组织广泛采用的一种管理方式。制度化管理的实质在于以

31 科学确定的制度规范为组织协作行为的基本约束机制,主要依靠外在于个人的、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实行管理。在企业组织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所依托的基本手段不同,存在着不同类型的管理方式。

从管理方式的内容和制度化管理的实质来看,制度化管理的主要特征如下:1)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每个岗位的权力和责任,并且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明确规范而制度化;2)按照各机构、各层次不同职位权力的大小,确定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从而形成一个有序的指挥链或等级系统,并以制度形式巩固下来;3)以文字形式规定职位特性以及该职位对人应有素质、能力等要求,根据通过正式考试或者训练和教育而获得的技术资格来挑选组织中所有的成员;4)在实行制度管理的企业中,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管理人员不是所管理企业的所有者,管理人员只是根据法律制度赋予的权力暂时处于拥有权力的地位,原则上企业中所有人都从制度的规定,而不是有权的人;5)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时有三个特点:一是根据因事设人的原则,每个管理人员只负责特定的工作;二是每个管理者均拥有执行自己职能所必要的权力;三是管理人员所拥有的权力要受到严格的限制,要服从有关章程和制度的规定。这些规定不受个人情感的影响,普遍适用于所有情况和所有的人;6)管理者的职务是管理者的职业,他有固定的报酬,具有按资历、才干晋升的机会,他应忠于职守,而不是忠于某个人。

与传统的以非正式权威为主的管理相比,制度化管理更具优越性:1)个人与权力相分离。在制度化管理中,职务是职业,不再是个人身份,所有管理行为都来自规章、制度的规定。制度化管理摆脱了传统管理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管理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2)是理性精神合理化精神的体现。制度化管理以经理性分析研究指定的管理规章和制度为基础,是一种不殉人情的管理体系。3)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的需要。早期传统的管理由于过分依赖个人和裙带关系、人身依附关系,采用任意的、主观的、多变的管理方式,不适合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管理的要求。现代大型企业组织由于规模大、内部分工细、层次多,更需要高度的统一,需要有准确、连续、稳定的秩序来保证各机构之间的协调一致,从不同的侧面保证企业经营目的的实现。

32 LA8论制约组织结构的因素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仅靠个人指令或默契远远不能使分工协作达到高效。它需要组织结构来提供 一个基本框架。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评价一种组织结构的优劣,不能离开具体条件,即制约组织结构的六个方面:即信息沟通、技术特点、经营战略、管理体制、企业规模和环境变化。

1)信息沟通。信息沟通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组织结构功能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获得信息、能否获得足够的信息以及能否及时地利用信息。体现在组织结构上,有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1)明确工作内容和性质、职权和职责关系;(2)沟通渠道要短捷、高效;(3)信息必须按既定路线和层次进行有序传递。不论是上传还是下达,都应经过信息联系的每一个层次,不能随意超过;(4)要在信息联系中心设置称职的管理人员;(5)保持信息联系的连续性。这要求组织设计把重点放在职位上,即要因事择人,而非因人设岗;(6)重视非正式组织在信息沟通中的作用。共同工作会使人们形成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它可以沟通正式组织所不能提供的信息,所以组织结构设计必须尊重非正式组织及沟通方式。

2)技术特点。技术特点主要包括技术复杂程度和稳定性两面个方面。技术复杂程度决定着组织的分工和作业的专业化程序,进而决定着部门大小及其构成、管理层次多少、管理幅度大小、管理人员比例、技术人员比例、生产经营活动特点等系列因素,造成组织结构方面的很大差异。从技术的稳定性角度看,较少变革、比较稳定的技术,适宜采用机械式组织结构形态,组织内部的关系以垂直的上下级等级关系为主。与此相反,对于多变、不稳定的技术来说,具有较强适应性的有机的组织结构形态则是最有效的。

3)经营战略。经营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标志,它包括确定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须实施的计划和资源分配。组织结构必须服从于经营战略,随经营战略的变化而调整。在组织的起步阶段,其战略重点是扩大规模,因此并不需要系统、完整的组织的结构在地区开拓阶段,则需要设立若干职能部门,以解决地区分散而产生的协调、标准化和专业化等问题;进入纵向发展阶段,需要进一肯扩大组织功能,提高组织效率;而到了产品多

33 样化阶段,就可能引起组织结构的重大变革,即从集权制结构转向分权制结构。

4)管理体制。在一定条件下,管理体制的制约力是不可忽视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体制,强调企业组织结构与政府行政组织结构上下对口,极易带来机构臃肿、部门重叠、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等弊端,管理成本高而市场适应能力差。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企业将逐步成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并拥有组织结构设置和调整的自主权。其组织结构设计将面向市场,以提高效率为目标。

5)企业规模。企业规模是制约组织结构的又一重要因素。一般的规律是:企业规模小,管理工作量小,为管理服务的组织结构也相应简单:企业规模大,管理工作量大,需要设置的管理机构多,各机构间的关系也复杂。可以说,组织结构的规模和复杂性是随这企业规模的扩大而相应增长的。

6)环境变化。企业监时的环境特点,对组织结构中取权的划分组织结构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复杂多变,有较大不确定性,就要求在划分权利时给中下层管理人员较多的经营决策权和随机处理权,以增强企业对环境变动的适应能力。如果企业面临的环境是稳定的、可把握的,对生产经营的影响不太显著,则可以把管理权较多地集中在企业领导手里,设置比较稳定的组织结构,实行程序化、规模化管理。

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认真研究上述六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与之保持相互衔接和相互协调。

LA9论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正式侧面和非正式侧面

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是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的统一。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两个范畴,作为组织管理理论中两个基本范畴,对我们认识组织管理过程,提供了基本工具,提供了方法论,大大加深了对组织管理过程的认识。首先,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理论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科学化、理性化的部分和难以科学化的、非理性的部分区别开来,为具体区别把握不同管理问题提供了手段和方法。正式侧面往往与组织管理过程中技术性、规律性、必然性、一般性强的部分相联系,非正式侧固更多地与个性、心理特征、思维方式、风土文化、价值观念等个人化、个性化的部分相关。不仅如此,这种区别,还为管理学本身

34 的组成部分与影响管理行为的外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界限提供了可靠的把握手段,为深入研究管理中各类要素与有关方面的联系开辟了道路。其次,组织的正式侧面和非正式侧面的思想,提示了组织管理中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找到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为理解和把握现实的组织管理过程提供了有力武器。我们知道,任何组织,任何类型的管理过程中,都存在着正式的管理制度。体系一面,同时也存在非正式的一面。实际的组织运转过程中,两方面都在起作用,有时非正式侧面起着比正式侧面更为重要的作用。明确这一点,对于把握管理过程,提高管理艺术和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LA10论组织平衡

组织平衡是有关组织生存发展的原理。可以从组织内部平衡、组织与环境的平衡、组织动态平衡三方面考察,同时并探讨有关中国组织平衡的特征。

一、组织内部平衡

组织内部平衡,指组织整体与个体之间平衡。组织内部平衡是诱因与贡献的平衡,即组织提供给个人的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影响个人动机的诱因必须等于或大于个人对组织的贡献。是诱因与贡献的平衡。组织内部平衡与下述几种因素直接相关:(1)个人的需求、动机及其标准。个人的需求结构不同,同样的激励因素会在不同人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对同一激励因素不存在相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具有个别性质。不仅如此,个人的需求是一个不断膨胀的量,现实组织能够提供的可能永远也比不上个人需求期望增长的速度。仅仅依靠满足个体的需求一种途径无法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必须设法改变个人的动机。(2)诱因的分配过程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有效地综合运用提供诱因的方法和采用说服教育、强制的方法。提供诱因满足个体需求的方法有局限性:一是资源有限;二是效果有限。说服教育方法和强制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改变个体的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诱因的提供,说服教育、强制方法的使用,应考虑到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方面。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结合意义上的诱因分配,具有更重要作用。(3)组织的效率是组织目标的实现的程度。它直接关系到组织是否能够生产、创造出足以满足个体需求的诱因资源。组织效率直接关系到可供分配的资源。(4)人际关系和组织风气。这方面有几点需要指出:不管是基于什么样的基础,

35 应当是一种弥漫于组织整体的关系或风气;相当程度上与组织的基础和生存长短有关;共同利益往往起重要维持作用;领导人的个人能力和风格起很大作用。

二、组织与环境的平衡

组织是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生物有机体。组织并非简单被动地适应环境,有能动性发挥作用的余地。一是可在一定范围内对环境因素作出选择。二是可在一定范围内创造或影响环境。但组织要适应环境而不可能是环境满足组织,这是组织与环境关系的基本点。组织与环境的平衡,主要取决于:(1)组织目标与环境状况的适应性目标是组织与环境的组结点。正确合理的组织目标是组织与环境取得平衡的先决条件。目标的形成、确定过程,就是组织在各种制约因素间探索分析,确定关键性因素或战略因素,作出决策的过程(2)目标实现程度即组织效率。是组织运用一切资源实施实现目标、战略安排的效果目标实现程度主要取决于:各种组织要素的协调性;协作过程中各主要侧面之间的协调性;组织内部平衡善。现实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平衡更多地与企业战略决策,计划、控制过程,生产作业管理,市场营销,资金筹措和运用等方面职能管理相关。组织平衡是内外平衡的统一。组织平衡归根到底,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内外全部制约、影响因素的平衡。

三、组织动态平衡

以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问题,组织内外所有相关因素都处在变化中。组织平衡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激而就的。当组织内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平衡即被打破,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建立新的平衡。另一方面,组织本身存在打破平衡的力量。组织中客观上存在的差异、矛盾、冲突本身,就是平衡的一种破坏性力量,同时,组织的发展,也会打破原有的平衡。实现组织动态平衡,最关键的是处理稳定和变革的矛盾。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随着内外平衡实现程度提高,有一种趋于程序化、类型化、模式化、稳定化的倾向,这一方面是组织内外平衡实现程度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种程序化、类型化、模式化、稳定化的倾向潜伏着丧失环境敏感性、丧失活力、不能随环境变化调整自身的危险。如何在稳定与革新,日常正常经营管理与阶段性变革之间取得平衡是动态平衡、发展过程管理中最困难的一个方面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动态平衡的实现需要有系统和权变观念。要用全面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待和处理企业组织发展中的问题。组织内外平衡的动态平衡,构

36 成组织管理的基础理论。

四、中国组织平衡的特征

(一)内部平衡。从基本原理来讲,内部平衡的基本条件是相同的。诱因与贡献平衡的图式发挥作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自由职业选择受单位体制束缚,受户口、住房等条件限制。个人需求、动机围绕政治标准或权力中心一定程度上的整合性质、趋同性质。重教化,物质利益方面平均主义和攀比特征,一定程度上的愚民政策。人际关系方面派系、团伙关系通过正式的职能关系表现出来,力量对比、平衡成为以权力为核心的组织内部平衡过程中一个主要方面

(二)组织与环境平衡。行业的、职能的特点让位于全社会范围内一时的政治主题,符合环境要求、适应环境首先是适应政治主题。对下级组织目标实现程度有两类商量标准:一是政治标准,二是业务标准。归根到底,是个人标准。组织确定目标、制定战略计划、实现目标,都是在一定的条条和块块范围内进行的。组织活动空间有限。长期形成的单一中心特点和同一性,导致组织实现目标的手段千篇一律,雷同重复。因而显得非常幼稚。无法适应不同的、复杂的环境。

(三)动态平衡。动态变化总的特点是自上而下的,除非有上下之间的呼应,自下而上的变化鲜有成功。模式化是社会性的。模式形成的过程和变革的过程都异常困难、异常缓慢。理论视需要而用,时而强调左手的重要性,时而强调右手的重要性。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依然是人的因素在背后起主要作用。没有建立起一套一般的、非人格化的约束所有的人的规则。

论述题B类

LB1论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单位间关系、界限、职权和责任的沟通框架,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影响和制约组织结构设计和建立的因素主要来自信息沟通、技术特点、经营战略、管理体制、企业规模和环境变化六个方面。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的选择有以下几种:

1)直线制。适用于小型企业其特点是集权式,结构简单,指挥系统清晰统一;责权关系明确;横向联系少,内部协调容易;信息沟通迅速,管理效率较高,但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分工。

2)直线职能制。它以直线制为基础,在厂长领导下甚至相应的职能部门,实行厂长统

37 一指挥与职能部门参谋,指导相结合的组织结构形成它集权与分权相结合,既保留直线制统一指挥的优点,又可以发挥职能管理部门对参谋指导作用,以弥补领导人员在专业管理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

3)事业部制,即分权制结构。该结构遵循“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总原则,实行集中决策指导下的分散经营,按产品,地区和顾客等标示将企业划分若干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分别组成事业部,各事业部在经营管理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并可根据经营需要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

4)矩阵制。由职能部门系列和为完成某一临时任务而组建的项目小组系列组成,它的最大特点在于具有双道命令系统其优点在于:将企业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较好地结合了起来,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及时沟通情况,解决问题;能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前提下,将不同部门的专业人员集中在一起,组建方便;能较好地解决组织结构相对稳定和管理任务多变之间的矛盾,使一些临时性的,跨部门工作的执行变得不再困难;为企业综合管理会专业管理的结合提供了组织结构形式其缺点在于组织关系比较复杂。

5)子公司和分公司。这种形式适用于大型企业集团和集团公司等,特点是子公司和分公司集中在母公司周围,共同构成企业集团的紧密型组织,功能在于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成为利润中心,其所属单位则一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发展品种为主要职能企业无论选择那种形式,都必须考虑到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调和与对立,效率与战略的矛盾。

LB2论企业与环境的关系 (1)企业与环境关系一般

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是交换关系。在典型的西方企业制度环境下,企业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是一种不依赖于任何力量独立存在的社会本体。在上述前提下,企业与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原材料和设备市场、商品销售市场的交换关系构成企业与环境关系的主要部分。此外,企业与政府之间本质上也是一种交换关系—一种特殊类型的交换关系。竞争者是唯一不与企

38 业发生交换关系,同时又与企业行为有较强相关性的对象。

由此,企业与环境便可概括为:总体上的交换关系;与政府的特殊交换关系;与竞争者的竞争关系。

LB3论企业形态演变的趋势

企业形态就整体而言,实际上经历了一个从个人制企业、合伙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跨国公司的演变过程,并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和资本集中。当市场扩大的需求受到特定制度环境下企业资本集中程度的限制时,客观上要求企业形态相应变革。产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技术的出现,使大规模生产过程与大规模分配过程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导致大量市场交易内部化,促进了古典私人制中小企业向现代大型股份制企业过渡,企业规模的急剧扩张使得组织管理技术日益专业化、职业化、复杂化,导致所有者退出管理舞台,管理权转移到专职管理人员手中,企业内部形成管理层级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大企业的成长和对主要经济部门的支配,出现了垄断式企业。

生产国际化的同时也伴随着竞争的国际化,企业都面临着来自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时,也可以利用全球资源进行跨国经营。出现了以全球经营为目标的跨国公司。生产与竞争的国际化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企业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出现了一些超大型公司、巨型公司。企业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但由于企业规模过大,管理机构重叠,导致企业效率降低和成本费用上升,对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起了一种扼制作用。于是,企业内部又出现了向下分权的趋向。设立委员会和项目工作小组以协调部门间关系,建立独立核算的小企业单位,从而实现“大公司小型化”,既可以利用大企业的资源优势,又有小公司的弹性和效率。

虚拟公司跨越企业之间的界限,打破企业内部的分隔,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更灵活的生产要素配置,成为一种新式的企业形态。虚拟公司与传统企业相比较具有明显的特点:1)特别强调市场机遇,利用企业间的高效率合作缩短对市场机遇的反应时间;2)强调广泛的合作,与市场机遇相关的材料供应商,配套产品生产商、经销商、甚至是顾客和竞争对手都可能参与虚拟公司,因此,虚拟公司是一种以分散化为特征的网络型组织,它能对不断变化的

39 市场作出灵敏的反应,并能有效地把自身的活力引向全球的范围。(3)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形成包括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在内的一体化网络,采集关于市场和客户的需求,并把他们同目前新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结合起来。 LB4说明制度规范的特点

制度规范是组织管理过程中借以约束全体组织成员行为,确定办事方法,规定工作程序的各种章程、条例、守则、规范、程序、标准、办法等的总称。制度规范是组织管理过程中管理体系和框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管理组织集体协作行为,规范个人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维系企业组织正常运转的手段,是组织管理必不可少的环节。制度规范接涉及的层次和约束的内容可分为企业基本制度、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业务规范、个人行为规范等五类。

制度规范与其他管理手段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1)权威性。制度规范一经形成确定,所有成员都必须执行,违反规定要受到必要的惩罚。2)系统性。企业组织中各方面、各层次均有完整配套、具体严密的制度规范。它们具有内在一致性,互相衔接和补充,形成一整套严密完整的制度规范体系。3)科学性。制度规范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科学、成熟、合理的一面。4)无差别性。制度规范作为一种带有法规性质的管理手段,不对具体情况和具体人区别对待,在规范约束范围内一视同仁,没有变通的余地。它是理性、非人格化的体系,是一系列抽象的、封闭的准则,往往以成文的形式确定下来。5)借助强制力执行。制度规范的实施和执行,往往借助了组织强制力量来进行。强制力是制度发挥作用的保证,没有强制力的制度规范只能是一纸空文。在企业组织中强制力主要表现在行政处分、降薪降职、除名等惩罚。6)稳定性。管理制度是在长期管理实践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提炼上升形成的理性准则,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组织活动和管理过程的内在要求,具有较强稳定性。在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未发生较大变化 时,一般不做改动。稳定性也是维持权威性的手段之一而且只有稳定,才能现实地发挥制约作用,频繁变动的制度不易贯彻执行,也很难巩固。

LB5论组织内部平衡

组织内部平衡,指由单独个体行为到集体化协作为的环节,个体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平衡。

40 组织内部平衡是诱因与贡献的平衡,即组织提供给个人的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影响个人动机的诱因必需等于或大于个人对组织的贡献。这是诱因与贡献的平衡。从个体角度看来,个人对组织的协作愿望取决于个人对组织的贡献与个人对组织获得的诱因之比。从组织侧面看,指组织能否提供足以维持协作过程的有效而充分的诱因数量的能力,即以诱因与贡献的平衡来维持成员个人的协作意愿,谋求组织生存发展的能力。组织内部平衡与下述几种因素直接相关。

一、个人的需求、动机及其标准。

个人的需求、动机是制约组织内部平衡的关键因素。问题在于,个人的需求结构不同,同样的激励因素会在不同人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对同一激励因素不存在相同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具有个别性质。不仅如此,个人的需求是一个不断膨胀的量,现实组织能够提供的可能永远也比不上个人需求期增长的速度。因此,仅仅依靠满足个体的需求这一种途径无法达到有效管理的目的,必需设法改变个人的动机,可借助说服教育、强制等作用于个人动机的手段。

二、诱因的分配过程

经济有效地综合运用提供诱因的方法和采用说服教育、强制的方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提供诱因满足个体需求的方法有局限性: 一是资源有限;二是效果有限。说服教育方法和强制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改变个体的动机,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诱因的提供和说服教育、强制方法的使用,应考试到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方面。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结合意义上的诱因分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三、组织的效率

组织的效率是组织目标实现的程度。它直接关系到组织是否能够生产、创造出足以满足个体需求的诱因资源,组织效率直接关系到可供分配的资源。组织效率的高低实际上与组织在环境中的生存发展状态有关。所以,组织内部平衡与组织和环境的平衡相关。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组织内部平衡往往通过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置、制度化管理、激励、领导、企业文化教化等多种职能活动实现。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组织内部平衡往往通过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置、制度化管理、激

41 励、领导、企业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活动实现。

LB6论制度化管理的优越性

规范是管理过程中借以规范组织全体成员的各种体系的规程和准则的统称。如人事制度、组织章程、财务制度、业务操作规程,各种技术标准等。规范的实质是为个体行为确定准则,限定范围。因此,规范的执行与否往往伴随着相应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规范方式的特点是:

1、权威性。规范一经确定必须执行,违反要受到必要制裁。降薪、降职、处分、排除等手段是主要的制裁手段。

2、无差别性、规范是不对具体情况具体人分别对待的一般、形式上平等的管理方式。这是保证其权威性的必要条件。

3、借助强制力,规范作为约束和限制个人行为的力量,需要有强制力为保障,否则无法起作用。

4、稳定性规范往往是条理化、科学化的办事规则或准则,反映了管理的内在要求,有一定稳定性。

规范化管理,以科学确定的各种标准和规范为基本准则的管理方式,就是规范化管理或称制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是优于传统管理方式的管理方式。

1、规范化管理使组织具有高度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摆脱了个人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2、规范化管理充分体现了理性精神、合理化精神;

3、规范化管理方式是适应现代组织的管理方式。

规范化管理缺乏人际温情,但优大于劣。

LB7论成熟与革新

由成熟到革新,一般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开发新领域、新行业,转换主营结构;另一个方向是通过更新换代在原市场范围内开拓发展的道路,这两方面并不排斥。

(一)革新的滞后性

42 主要原因是由于原战略基础上形成的发展模式的束缚造成的。其中主要原因有:对成熟化视而不见;对模式转换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规模和收益上的障碍;本业意识的障碍。

(二)革新的过程

革新要经历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从观念到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分为认识、探索、决策、稳定四个阶段。

(三)对成熟化的认识

由于自己的成就,企业内部人员看待自身容易带有主观色彩,对危机认识不够。

(四)战略探索

战略探索阶段是一个漫长的阶段,等到问题明朗后,虽然风险确实变电站小了,但机会也随之丧失了

(五)战略决策

当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明朗化后,企业便进入了战略决策阶段。要理顺内部经营机制,以战略目标为核心把企业各方面组织成为一个有特定结构、目标和功能的系统的过程。

LB8 论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具体目标有六项目1)维持企业生存,避免企业因某一重大不测事件而破产。2)维护企业经营稳定、持续地发展,避免经营中断和大起大落。3)增加企业利润;4)降低风险管理成本。5)树立安全、安定的企业形象。6)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不同时期企业会面临不同的风险。因此企业的风险管理目标也不同。虽然企业面临风险和应对措施多种多样,但风险管理工作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程序可循。

LB9论管理的科学化趋势

总体上看来,管理实践和管理思想的发展的历程,是组织生活,管理过程中发现因素越来越多,内容日益丰富,完善的过程。管理脱胎于一种类型的传统文化,伴随着近代

43 工业文明发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体系。一定程度上带有很深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印记。工业革命以来管理发展总的趋势是科学化和理性化。对效率,效用,科学,理性的追求,是推动管理发展演变的根本性力量。(发挥)科学化和理性化本身没有错,本世纪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是科学和理性成了至高无上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逻辑,产生一定程度的偏离,组织与人的协调发展受到一定的压抑和忽视。

进一步梳理,到目前为止管理学发展有几条较为显著的线索。

1、 科学化、理性化线索。由泰罗发端,直到战后运筹学应用,当前的信息技术应用,是科学管理发展的主要线索。整个管理发展过程中的科学、理性精神,也是科学化、理性化的表现。

2、 人道主义线索。梅奥把人当作“社会人”,巴纳德把人当作“独立的个体”开始,尊重人,重视人的发展成为管理研究当中的一个主题。此后行为科学发展,组织管理理论的发展,对管理过程中如何尊重人,如何为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提出很多探索性的理论和切实可行的方法。

3、 管理过程线索。从法约尔直到孔茨,对管理过程不懈的探索和研究。

4、 组织管理线索。由巴纳德开创,以西蒙、赛尔特、马奇、安索夫等人为代表的,立足于组织的内外平衡和动态平衡研究管理问题形成的管理思想源流。这是一种包容性最强、原理性最强的流派。

5、 实证分析线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强调操作过程的倾向。有史以来就存在,当代以德鲁克、戴尔为主要代表人物。

LB10论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分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框架。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仅靠个人指令或默契已远远不够,它需要组织结构来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

经营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标志,它包括确定长期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须实施的计划和资源分配。组织结构必须服从于经营战略,随经营战略的变化而调整,否则,

44 组织活动就将毫无效果。经营战略有许多类型,就组织发展的阶段性而言,有扩大规模、地区开拓、纵向发展和产品多样化等相应战略,在组织的起步阶段,其战略重点是扩大规模,因此,并不需要系统、完整的组织结构;在地区开拓阶段,则需要设立若干职能部门,以解决地区分散而产生的协调、标准化和专业话等问题;进入纵向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扩大组织功能,提高组织效率;而到了产品多样化阶段,就可能引起组织结构的重大变革,即从集权制结构转向分权制结构。总之,组织结构的设计和调整要以经营战略为依据,并为实现经营战略服务。

LA11 论组织三要素

正式组织产生于具有协作意愿,能相互沟通的个体围绕共同目标努力之时。正式组织有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沟通。它们是正式组织产生的充分必要条件。

(1)协作意愿

协作意愿是个体为组织贡献力量的愿望。个人在组织中的协作意愿意味着个人自我克制,放弃完全人格性行为的自由,一定程度上个体行为的非个体化。个人协作意愿总体上的组织结果是个人努力的凝聚。

对个人而言,协作意愿是个人由于为组织提供协作而得到的诱因与协作所作牺牲或贡献两者相比较后的净效果;同时,也是个人参加不同组织所得诱因相比较后的净效果。判断净效果大小的标准纯粹是个人的,无统一标准。

从组织角度看,如何找到提供给个体各种诱因和组织能够获得的成员努力之间的平衡,是组织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2)共同目标

共同目标是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组织要求个人提供的行为必须是有方向性的行为,否则不可能成为现实的行为。任何正式组织都有共同目标。组织共同目标不仅要得到组织成员的理解,而且必须被他们接受。否则无法对行为起指导作用,无法成为激励的力量。

组织目标不同于个人目标。个人愿意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努力,是因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能够部分实现个人目标,有助于实现个人追求。组织中的个体有两种身份、两种人格。有

45 时两种角色、两种人格会产生差异和矛盾。目标的背离会导致人格的背离。

(3)信息沟通

上述两种要素只有通过信息沟通才能连接起来,信息沟通是组织成员理解共同目标,相互沟通,协同工作的条件,是组织的基础。

信息沟通有一定的限度。一是因为信息沟通要借助于语言媒体,会发生理解上的偏差。二是上下级之间信息沟通过程中归纳概括的过程和理解阐述过程会导致信息失真。三是沟通过程中有出于个人目的的有意识修饰加工。一般说来,信息沟通的渠道越长,失真的程度越高。

信息沟通在组织中通常借助于一定的结构和框架进行。组织机构和制度框架是信息沟通的正规渠道和规则。信息沟通的手段对信息沟通过程有很大制约作用。通讯手段、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组织中的信息传递,对组织生活和管理过程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

LB12论组织与个人间的平衡

组织与个人之间的平衡,就是组织内部平衡,是诱因与贡献的平衡,即组织提供给个人诱因必须等于或大于个人对组织的贡献。

从个体角度来看,个人对组织的协作愿望取决与个人为组织的贡献与个人从组织获得的诱因之比。从组织侧面看,指组织所能提供的足以维持协作过程有效而充分的诱因数量的能力,谋求组织生存发展的能力。

组织内部平衡与下述几种因素直接相关:

一、个人的需求、动机及其标准。

1、 个人的需求结构不同,同样的激励因素会在不同的人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

2、 个人的需求是一个不断膨胀的量。

二、诱因的分配过程。提供诱因满足个体需求的方法有局限性:一是资源有限,二是效果有限。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有效的综合运用提供诱因的方法和采用说服教育、强制的方法。同时还应考虑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个方面。

46

三、组织的效率。组织的效率是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它直接关系到组织是否能够生产、创造出足以满足个体需求的诱因资源。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组织内部平衡往往通过组织结构设计、人员配置、制度化管理、激励、领导、企业文化教育等多种职能活动实现。

LB13说明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国的企业,同时是一级社会组织、政治组织,集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政治功能于一身。企业管理者既是经理,又是地方长官,同时还是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企业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经济实体,财产的支配和行政的支配合二为一,表现为以行政系列为主的"家国一体"的整体行为方式。多重身份、多种功能必然导致企业的非独立性。财产网络、行政网络、政治网络交错重叠在一起,企业是这种复杂网络体系上的一个点。不论哪个系列的牵动,都会影响企业系列的动作,都会牵动其它体系,政治、经济、社会问题集于一身,任何大的行动都会导致全局性影响,企业要满足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全面的要求,企业行为的政府性,政府行为的企业化,就成为国有企业与其管理部门的一种一般现象,从而使企业承担着过重的社会责任。所谓"家国一体"就是指这种现象。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战后,企业的社会责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主要内容有: (1)致力于和当地社会的协调;(2)禁止贿赂行为;(3)公开企业经营情况;〈4〉避免不利于竞争的企业兼并;(5)充分考虑所在国的国际收支政策和信用政策;(6)不偷税漏税;(7)扩大劳动雇佣,协调劳资关系;(8)为所在国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企业不仅对一国的经济活动造成影响,而且对国际范围经济、社会、政治都有较大影响。随着全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的社会责任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正在经历着重大的变革,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体制改革及创新为企业的生存及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国家应用法律的、行政的手段赋予了企业一定的社会责任,并加以约束和规范,使企业既是全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47

第四篇:《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及答案 (1)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

一、判断(每题一分)

1、 一部机器可以只含有一个 机构,也可以由数个机构组成。 ??( √ )

2、 机器的传动部分是完成机器预定的动作,通常处于整个传动的终端。(× )

4、 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构件组合。 (√ )

5、 构件可以由一个零件组成,也可以由几个零件组成。 ??(√ )

6、 整体式连杆是最小的制造单元,所以它是零件而不是构件。 ??( × )

7、 连杆是一个构件,也是一个零件。 ?( √)

二、选择(每题一分)

1、 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体是什么?( B )

A.机构 B.构件 C.部件 D.零件

2、 机器与机构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A )

A.是否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B.是否由许多构件组合而成

C.各构件间能否产生相对运动 D.两者没有区别

3、 下列哪一点是构件概念的正确表述?( D )

A.构件是机器零件组合而成的。 B.构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

C.构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 D.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

5、 以下不属于机器的工作部分的是( D )

A.数控机床的刀架 B.工业机器人的手臂

C.汽车的轮子 D.空气压缩机

三、填空(每空一分)

1、 根据功能,一台完整的机器是由(动力系统 )、(执行系统 )、(传动系统)、(操作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的。车床上的主轴属于( 执行)部分。

第五篇:《基础会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宋朝时期,我国会计采用的是( )。 A.复式记账法 B.单式记账法 C.四柱结算法 D.增减记账法 C 2西方会计史中,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了簿记的书的作者是( )。 A.意大利人 B.美国人 C.英国人 D.法国人 A 3现代会计以( )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

A.实物量度 B.劳动工时量度

C.货币量度 D.以上任何一种都可以 C 4会计的目标是( )。

A.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B.保证国家财经政策的 C.的监督企业经营者依法行事 D.记录企业的会计业务 A 5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反映与监督 B.预测与决策 C.监督与分析 D.计划与控制 A 6属于会计核算方法之一的是( )。

A.会计分析 B.会计检查 C.复式记账 D.会计控制 C 7在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机构是( )。 A.国家税务总局 B.财政部 C.主管部门 D.企业自身 B 8现代会计起源于( )。

A.19世纪末 B.20世纪初 C.1494年 D.1949年 B 9会计信息论者认为( )。

A.会计是一种技术 B.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 C.会计是一门艺术 D.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D 10我国在( )时期把主管会计的官职称为“司会”。 A.西周 B.商朝 C.秦朝 D.春秋战国 A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 )。

A.反映 B.计划 C.监督 D.预测 AC 2.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

A.设置账户 B.会计分析 C.财产清查 D.编制会计报表 ACD 3.下列不属于会计核算方法的是( )。

A.成本计算 B.会计检查 C.复式记账 D.会计分析 BD 4.会计的基本特征是( )。

A.对企业未来进行预测 B.以原始凭证为依据

C.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D.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反映和监督 BCD 5.会计信息使用者有( )。

A.企业投资者 B.企业债权人

C.企业管理当局 D.与企业有利益关系的团体和个人 ABCD 6.属于企业会计的是( )。

A.财务会计 B.管理会计 C.行政单位会计 D.事业单位会计 AB 7.会计的目标( )。

A.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B.反映经营管理者的经管责任 C.提供企业非货币的技术信息 D.提供企业非货币性的人员信息 AB 8.会计方法包括(

)。

A.会计核算方法 B.会计分析方法 C.会计检查方法 D.会计预测方法 ABC 9.会计在提供信息时应遵循的原则( )。

A.根据重要性提供企业的财务信息 B.提供信息使用者共同需要的信息 C.会计信息提供主要满足国家管理需要 D.根据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需要提供信息 AB 10.预算会计包括( )。

A.财政总预算会计 B.行政单位会计 C.银行会计 D.非营利组织会计 ABD

三、判断题

1.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主要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会计信息。

( ) √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预测未来。 ( ) ×

3.会计是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可以适当地运用其他计量单位。 ( ) √

4.会计的目标既要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同时还应提供受托责任的信息。( ) √

5.会计的基本职能既反映过去、又控制现在,还要预测未来。

( ) ×

6.财务信息应符合正确性、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 ) √ 7.财务会计主要提供对外的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主要提供对内的会计信息。 ( ) √

8.企业会计属于盈利组织会计,预算会计属于非盈利组织会计。

( ) √

9.系统记载簿记理论和方法的第一部著作是意大利的数学家帕乔利。

( ) √

10.会计记录不一定要求连续地记录,对于不重要的经济业务可以不记录。 ( ) ×

11.会计对任何社会的经济活动都是必要的,经济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 ) √

11.中国西周时期,将主管会计的官职称为“司库”。

(

) ×

12.会计核算是会计的基本环节;会计分析是会计核算的必要补充;会计检查是会计核算的继续和发展。 ( ) ×

13.任何经济业务都必须要取得原始凭证。 ( ) √

14.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单独运用,互不相干。

(

) ×

15.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其主要内容是反映和监督。

(

) ×

16.会计学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类别。

(

) ×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会计要素的是( )。 A.资产 B.负债 C.财产 D.利润 C 2.下列各项目中属于静态会计要素的是( )。 A. 费用 B.利润 C. 收入 D.资产 D 3.下列各项目中属于动态会计要素的是( )。 A.收入 B.负债

C.资产 D.所有者权益 A 4.下列各项目中不属于资产的是( )。 A.预付账款 B.专利权 C.应收账款 D.预收账款 D 5.资产通常按流动性分为( )。

A.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 B.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 C.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 D.本企业资产与租入的资产 C 6. 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资产的是( )。 A.应付账款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应付股利 B 7.下列各项目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是( )。 A.长期股权投资 B.长期应付款 C.固定资产 D.股本 D 8.下列各项目中属于负债的是( )。 A.预收账款 B.现金 C.存货 D.股本 A 9.下列不属于负债的特点的是( )。

A.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

B.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

C.是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D.能以货币计量,是可以确定或估计的。 B 10.下列属于资产的特点的是( )。

A.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入 B.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经营成果 C.将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出 D.是过去的交易、事项所构成的现时义务。 A 11.下列会计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

A.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B.负债 = 资产本期减少数 = 期末余额 D.借方发生额 = 贷方发生额 A 7.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六类,《企业会计制度》将的会计科目分为( )。

A.六类 B.五类 C.七类 D.三类 B 8.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四组账户中,增加额均记在贷方的是( )。 A.资产类和负债类 B.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 C.成本类和损益类 D.损益类中的收入和支出类 B 9.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区别在于(

)。

A.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B.账户有结构而会计科目无结构 C.分类的对象不同 D.反映的结果不同 B 10. 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的贷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 A.现金 B.应收账款 C.应付账款 D.原材料 C 11. 按照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下列账户中,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是( )。 A.实收资本 B.应付工资 C.累计折旧 D.所得税 D 12.目前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会计采用的记账方法是( )。 A.增减记账法 B.现金收付记账法 C.借贷记账法 D.财产收付记账法 C 13.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其基本依据是( )。 A.登记收支业务 B.借贷原理

C.收付原理 D.奖金在运动中量的增加和减少 D 14.不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的是( )。 A.投资收益 B.管理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生产成本 D 15.下列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是__________。 A.应付工资 B.实收资本 C.累计折旧 D.预提费用 C 16.差旅费的预借和报销是通过( )账户核算。 A.其他应收款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付款

D.营业费用 A 17.借贷记帐法中资产类帐户的余额一般在(

)。 A.无余额 B.借方

C.贷方 D.借方或贷方 B 18.月末应无余额的帐户是(

)。

A.固定资产

B.银行存款 C.管理费用

D.实收资本 C 19.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 )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A.一个账户

B.两个账户

C.三个账户 D.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 D 20.借贷记账法产生于( )。

A.英国 B.美国 C.意大利 D.法国 C 21. 一般来说双重性质账户的期末余额( )。 A.在借方 B.在贷方 C.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D.没有余额 C 22.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A 23.负债类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是( )。

A.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B.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C.期末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D.期末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B 24.下列会计分录属于简单会计分录的是( )对应关系的分录。 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A 25.为了全面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不得将不同的经济业务合并编制成为( )的会计分录。

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D 26.下列关于单式记账法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济业务发生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 B. 经济业务发生只在两个账户中登记 C.经济业务发生在至少两个账户中登记 D. 经济业务发生在相关账户中登记 A 27.对于每一个账户来说,期末余额( )。

A.只能在借方

B.只能在贷方

C.只能在账户的一方 D.可能在借方或贷方 C 28.“累计折旧”账户是资产账户,期初余额为10万元,本期借方发生额为2万元,贷方发生额为5万元,期末余额是( )。 A.7万元 B.13万元 C.10万元 D.17万元 B 29.采购员回公司报销差旅费2000元,返纳现金200元(原预借差旅费2200元),该笔业务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 )对应关系的分录。 A.一借一贷

B.一借多贷 C.一贷多借 D.多借多贷 C 30.制造费用科目属于( )类科目。 A.资产

B.成本 C.负债 D.损益 B 31.收益类账户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 A.一致 B.无关 C.相反 D.基本相同 D

二、多项选择题

1.设置会计科目应遵循的原则是( )。 A.经单位领导人批准 B.有用性

C.相关性 D.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BCD 2.会计账户结构一般应包括的内容有( )。 A.账户的名称 B.账户的方向 C.账户的余额 D.账户的使用年限 ABC 3.借方登记本期减少的账户有( )。

A.资产类账户 B.负债类账户

C.收入类账户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BCD 4.下列会计科目中,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有( )。 A.应收账款 B.投资收益 C.主营业务成本 D.生产成本 BC 5.会计科目的数量和粗细程度应根据( )。 A.单位规模大小 B.企业利税多少 C.业务的繁简 D.管理的需要 ACD 6.借贷记账法的优点是( )。

A.初学者容易理解 B.记账规则科学 C.对应关系清楚 D.试算平衡简便 BCD 7.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公式是( )。

A.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 所有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B.所有资产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 = 所有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 C.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之和 = 所有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之和 D.收入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 费用账户的本期发生额 AC 8.属于成本类科目的是( )。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BC 9. 账户的哪一方记录增加,哪一方记录减少是由( )决定的。 A.账户的性质 B.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C.会计平衡原理

D.业务的性质 AB 1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 B.会计科目与账户是同一个概念 C.会计科目无结构,账户有结构 D.会计科目与账户反映的内容相同 ACD 11.属于损益类科目的是( )。

A.主营业务成本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AD 12.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是( )。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 C.原材料 D.预付账款 ACD 13.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贷方登记的内容有( )。 A.资产的增加 B.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C.收入的增加 D.资产的减少 BCD 14.下列账户期末余额应在贷方的有( )。 A.累计折旧 B.预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盈余公积 ACD 15.下列账户期末余额应在借方的有( )。 A.银行存款 B.预付账款 C.生产成本 D.无形资产 ABCD 16.收益类账户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 A.一致 B.无关 C.相反 D.基本相同 D

三、判断题

1会计科目是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科学分类的标志。 ( ) √

2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之一。 ( ) √

3会计账户是用来分类记录企业的交易、事项,反映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工具。

( )

4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方法有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和差额试算平衡。 ( ) ×

5在借贷记账法下,损益类科目期末一般都无余额。 ( ) √

6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反映的是动态指标,而期末余额反映的是静态指标。 ( ) √

7在借贷复式记账法下,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都要记入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账户中。

( ) ×

8在现代借贷记账法中的“借”和“贷”分别是债权和债务之意。 ( ) ×

9只要实现了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的平衡,就说明账户的记录没有错误了。

( ) ×

10一般而言,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同,收入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 ( ) ×

第四章 会计循环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错误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 A.重记经济业务 B.借贷方向相反 C.漏记经济业务 D.借贷金额不等 D 2.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负债这一会计要素时,两个负债项目将会( )变动。 A.同减 B.一增一减 C.同增 D.无 B 3.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 )。

A.平衡账户 B.对应账户 C.无联系账户 D.恒等账户 B 4.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会形成账户的对应关系,这种关系是指( )。

A.总分类账户与总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B.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关系 C.总分类科目与总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 D.有关账户之间的应借应贷关系 D 5.一个会计期间依次继起的会计工作的程序或步骤是( ). A.会计方法 B.会计循环 C.会计调整 D.会计核算 B 6.早期的会计分录是在分录簿中进行的,现在,我国的会计分录是通过( )进行的. A.账簿 B.原始凭证 C.记账凭证 D.会计报表 C 7.根据会计分录,从记账凭证转记入分类账户的工作为( ). A.账项调整 B.结账 C.转账 D.过账或登账 D 8.将各损益账户转平的会计分录是( ). A.结账分录 B.复合分录 C.调账分录 D.简单分录 A 9.下列属于应计收入的调整分录是( ). A.借:现金 B.借:应收利息

贷:其他应收款 贷:利息收入 C.借:银行存款 D.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现金 B 10.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 ). A.待摊费用 B.现金 C.其他业务收入 D.管理费用 A 11.一月初企业支付上半年的保险费用6000元,在权责发生制下,应计入一月份的费用是( )。

A.6000元 B.1000元 C.500元 D.3000元 B 12.下列属于应计费用的调整分录是( ). 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现金 A 13.下列属于预付费用的调整分录是( ). 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待摊费用 D 14.下列属于成本分摊调整分录的是( ). 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累计折旧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现金 A 15.下列属于预收收入的调整分录的是( ). A.借:银行存款 B.借:预收账款

贷:预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C.借:银行存款 D.借:原材料

贷:应收账款 贷:应付账款 B 16.企业7月份预付下半年6个月的房屋租金1200元,根据收付实现制原则,本月份发生的租金费用为( )。 A.0 B.1200元 C.不能确定

D.200元 B 17.根据(

)中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的借贷方合计数是否分别相等,可以初步检验总分类账记录是否正确。

A.银行对账单

B.总分类账试算表 C.材料明细账试算表 D.记账凭证汇总表 B 18.下列账户中属于虚账户的有(

)。

A.实收资本

B.利润分配

C.主营业务成本

D.应付利润 C 19.会计试算平衡的结果平衡了,说明会计记录( )。 A.基本正确 B.绝对正确 C.没有错误 D.绝对不正确 A 20.“待摊费用”账户本期期初余额3500元,借方本期发生额1500元,本期摊销500元,则该账户期末余额为(

)。

A.借方4500元 B.贷方4500元 C.借方3500元 D.贷方1000元 B 21.对账户记录进行试算平衡是根据( )的基本原理。 A.账户结构 B.会计要素划分的类别 C.会计等式 D.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的内容 C 22.权责发生制下预付的财产保险费作为( )处理。 A.待摊费用 B.本期费用 C.预提费用 D.支付期费用 A 23.会计循环的第一步是( )。

A.编制会计报表 B.编制会计分录 C.过账 D.结账 A 24.总账和明细账划分的标准是按照( )分类的。 A.账户的结构 B.科目的级别

C.账户的性质 D.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D 25.收到投资者投资,存入银行,根据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贷方所涉及的账户是( )。

A.银行存款 B.实收资本 C.长期投资 D.短期借款 B 26.不属于结账业务的是( )。 A.计算应付交所得税 B.将“所得税”转入“本年利润”

C.将所有收入的本期发生额转入“本年利润” D.将所有的成本费用转入“本年利润” A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循环包括的内容是( )。

A.设置账户 B.编制会计分录、过账、调账、结账 C.试算平衡 D.编制会计报表 BCD 2.属于企业会计事项的是( )。

A.签订购货合同 B.实现销售收入 C.支付职工工资 D.考核职工上班情况 BC 3.运用平行登记法登记总账和明细账时,必须做到( )。 A.登记的方向一致 B.登记的详细程度一样 C.登记的金额相等 D.登记的期间相同 ACD 4.编制会计分录的载体可以是( )。 A.账簿 B.分录簿 C.记账凭证 D.会计报表 BC 5.通过试算平衡不能查找的差错有( )。 A.重记经济业务 B.漏记经济业务

C.借贷方向正好记反 D.借贷金额记录不一致 ABC 6.在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的方法有( )。

A.差额试算平衡 B.期末余额试算平衡 C.总额试算平衡 D.本期发生额试算平衡 BD 7.下列属于应计费用调整分录的有( )。

A.借:管理费用 B.借:预提费用

贷:应付工资 贷:银行存款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预提费用 AD 8.下列属于应计费用调整分录的是( ). A.借:所得税 B.借:财务费用

贷:应交税金 贷:预提费用 C.借:待摊费用 D.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银行存款 AB 9.下列属于预付费用或成本分摊调整分录的是( ). A.借:管理费用 B.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福利费 贷:无形资产 C.借:待摊费用 D.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贷:待摊费用 BD 10.下列属于应计收入调整分录的是( ). A.借:应收利息 B.借:银行存款

贷:利息收入(财务费用) 贷:其他业务收入 C.借:其他应收款 D.借:预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贷:其他业务收入 AC 11.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 ). 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制造费用 ABC 12.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 ). A.预付账款 B.待摊费用 C.预提费用 D.管理费用 ABC 13.符合权责发生制的要求,需要设置的账户是( ). A.应收账款 B.应付工资 C.应交税金 D.财务费用 ABC 14.下列属于结账分录的是( ). A.借:所得税 B.借:本年利润

贷:应交税金 贷:所得税

C.借:本年利润 D.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管理费用 贷:本年利润 BCD 15.下列属于结账分录的是( ). A.借:本年利润 B.借:投资收益

贷:主营业务成本 贷:本年利润 C.借:本年利润 D.借:原材料

贷:利润分配 贷:应付账款 ABC 16.“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借方登记的内容有(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BCD 17.下列项目应在“管理费用”中列支的有( )。 A.公司经费 B.劳动保险费 C.业务执行费 D.罚款支出 ABC 18.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下列应作为本期费用的是( )。 A.预付下保险费 B.尚未付款的本月借款利息 C.采购员报销的差旅费 D.支付材料的价款 BC 19.下列属于预付费用或成本分摊的调整业务的是( )。 A.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B.摊销已支付的待摊费用 C.计提职工福利费用 D.计算应交所得税 AB 20.下列属于应计费用的调整业务的是( )。 A.计提职工福利费用 B.计算应交所得税 C.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 D.以现金支付广告费用

三、判断题

1.会计循环是会计人员在某一会计期间内,从取得经济业务的资料到编制会计报表所进行的会计处理程序、步骤或过程。 ( ) √

2.只有引起企业6个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事项,才是会计事项,会计人员应对其进行会计处理。 ( ) √

3.简单会计分录只记录在一个账户中,复合会计分录要记入两个账户中。 ( ) × 4.单式记账法编制简单会计分录,复式记账法编制复合会计分录。 ( ) ×

5.复合分录可以分解为几个简单分录,几个简单分录可以合并为一个复合分录。( ) ×

6.根据账户记录编制试算平衡表以后,如果所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同所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相等,则说明账户记录一定是正确的。 ( ) ×

7.所有总账的期末余额之和必定等于所有明细账期末余额之和。 ( ) ×

8.在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下都需要设置应收、应付、待摊、预提账户。 ( ) ×

9.只有权责发生制才需要设置待摊、预提账户,在现金制下不需要设置此类账户。( ) √

10.调整会计分录的特点是一方面影响资产负债表项目,一方面影响利润表项目。( ) √

11.调整会计分录不会涉及到现金和银行存款。 ( ) √

12.简单分录是指一借一贷对应关系的会计分录。 ( ) √

13.损益类账户为虚账户,结账后期末一般无余额,其他类账户为实账户,期末结账后仍有余额。 ( ) ×

14.虚账户和实账户期末结账时,都需要编制结账会计分录。 ( ) ×

15.应计收入的调整会引起收入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 ) ×

16.应计费用的调整会引起费用的增加,负债的增加。 ( ) ×

17.预收收入的调整会引起收入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 ) √

18.预付费用的调整会引起费用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 ) ×

19.应计收入的调整会引起收入的增加,资产的增加。 ( ) ×

20.预付费用的调整会引起费用的增加,资产的减少。 ( ) √

第五章

主要经营业务的核算

一.单项选择题:

1“生产成本”账户的贷方记录完工结转的( )。 A.材料成本 B.产品制造成本 C.销售成本 D.产品工资费用 B 2.通常应于日常发生时进行会计处理的业务有( )。 A.跨期费用摊销 B.跨期费用预提; C.制造费用分配 D.费用支出业务 D 3.( )是工业企业继供应过程之后所经历的又一主要生产经营过程。其主要任务是实现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结合。

A.生产过程 B.利润形成过程 C.销售过程 D.利润分配过程 A 5.待摊费用属于( )账户。

A.资产 B.收入 C.负债 D.费用 A 6预付账款是企业的( )账户。

A.资产 B.收入 C.负债 D.费用 A 7.供应过程是工业企业再生产活动所经历的( ) A.最后一阶段 B.第一个阶段 C.中间阶段 D.第二阶段 B 8“待摊费用”账户是用来记录( )的发生及分期摊销情况的账户。 A.预付费用或应付费用 B.待摊费用或预提费用 C.待摊费用或预付费用 D.预付费用或预提费用 C 9.一般纳税人企业的“物资采购”账户借方记录采购过程中发生的( )。 A.采购材料的采购成本 B.采购人员的工资 C.采购材料的进项税额 D.采购人员的差旅费 A 10. “预提费用”一般情况下是先预先从成本或费用中提取,然后再支付,所以“预提费用”账户为( )账户。

A.所有者权益 B.资产 C.负债 D.费用 C 11. 一般纳税人企业,不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是( )。 A.材料买价 B.进项税额

C.运杂费用 D.其他采购费用 B 12.月末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并转账,应转入( )账户。 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主营业务成本 D.财务费用 A 13.购买单位在材料采购业务之前按合同先向供应单位预付购货款时,形成了( )。 A.负债 B.债务 C.债权 D.权益 C 14.购买单位购进材料时暂不付款,从而形成企业对供应单位的一项( )。 A.债权 B.暂收款 C.债务 D.暂付款 C 15.“制造费用”账户是专门用以归集和分配各( )范围内为产品生产和提供服务而发生的各项( )。

A.车间/直接费用 B.全厂/间接费用 C.全厂/直接费用 D.车间/间接费用 D 16.从价值运动角度考察,( )也就是企业生产的产品的价值实现过程。 A.供应过程 B.生产过程 C.销售过程 D.筹资过程 C 17.专利技术转让费收入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属于( )。 A.基本业务收入 B.主营业务收入 C.其他业务收入 D.营业外收入 C 18.预提费用是( )的各项费用。

A.先预提,而后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B.先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C.先预提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D.先支付,后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C 19.待摊费用是( )的各项费用。

A.先预提,而后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B.先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C.先预提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后支付 D.先支付,后摊销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 D 20.按规定计提职工福利费是( )。

A.应计费用调整业务 B.应计收入调整业务 C.预付费用调整业务 D.预收收入调整业务 A 21.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是( )。 A.管理费用 B.制造费用 C.营业费用 D.财务费用 C 22.企业期末计算应付营业税或城市维护建设税时,属于( )。 A.应计费用调整业务 B.应计收入调整业务 C.预付费用调整业务 D.预收收入调整业务 A 23.属于调整业务的是( )。

A.支付预提银行借款利息 B.发生预付费用 C.月末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职工报销医药费用 C 24.企业结转全年利润时,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 )。 A.“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B.“管理费用” C.“业主营收入务” D.“投资收益” A 25.借记“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属于( )。 A.应计费用调整分录 B.应计收入调整分录 C.预付费用调整分录 D.预收收入调整分录 A 26.“本年利润”账户期初余额为100000元,借方发生额为60000元,贷方发生额为80000元,本月净利润是( )元。 A.120000 B.40000 C.20000 D.80000 C 27.某企业甲车间月初在产品成本为1000元,本月耗用材料20000元,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4000元,甲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2000元,甲车间水电等费用2000元,月末在产品成本为2200元,厂部预付下半年报刊费600元(含本月)。甲车间本月完工产品生产成本总额为( )。

A.28100元 B.29100元 C.26800元 D.26900元 C 28.下列不应计入营业利润的是( )。 A.管理费用 B.财务费用 C.营业费用 D.营业外支出 D 29.“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从“( )”账户中结转的本期已售商品的生产成本。

A.生产成本 B.库存商品 C.管理费用 D.原材料 B 30.已知某企业商品销售利润480万元,管理费用120万元,财务费用8万元,营业费用42万元,营业外收入12万元,则营业利润是( )。 A.310万元 B.350万元 C.322万元 D.298万元 A 31.“利润分配”的年末贷方余额表示( )。

A.已分配的利润额 B.未分配的利润额 C.未弥补的亏损额 D.已实现的净利润 B 32.6月30日,“本年利润”账户有借方余额13万元,表示( )。 A.1至6月累计实现的利润为13万元 B.1至6月累计发生的亏损为13万元 C.6月份实现的利润为13万元 D. 6月份发生的亏损为13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财务费用”账户记录的内容是( )。

A.预提短期借款利息 B.支付已预提银行短期借款利息

C.银行结算的手续费 D.不预提,直接支付银行短期借款利息 ACD 2.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是( )。

A.材料买价 B.采购过程的运杂费 C.采购人员的差旅费用 D.外地采购机构设置费 AB 3.构成产品制造成本的项目有( )。

A.直接材料成本 B.制造费用 C.直接人工成本 D.管理费用 ABC 4.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应进行下列分配( )。

A.计算缴纳所得税 B.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C.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D.提取法定公益金 BCD 5.产品生产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包括( )。 A.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B.按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

C.分配间接生产费用 D. 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生产成本 ABCD 6.材料供应过程的业务有( )。

A.支付采购材料的货款 B.支付购货时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C.支付采购材料的各种运杂费 D.生产领用材料 ABC 7.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业务包括( )。

A.计提和支付生产工人的工资 B.生产领用材料 C.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 D.支付广告费用 ABC 8.生产过程中的调整业务有( )。

A.预提生产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 B.摊销已支付的固定资产修理费 C.计提生产用固定资产折旧费 D.支付生产用固定资产保险费 ABC 9.生产过程中的调整业务有( )。

A.计提生产工人的工资 B.支付生产工人的工资 C.计提生产工人的福利费 D.报销生产工人的医药费 AC 10.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业务有( )。

A.支付广告费 B.销售商品,未收到款

C.计算销售商品应付的税金 D.计算并结转销售商品的成本 ABCD 11.固定资产应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其实际成本包括固定资产的 ( )。 A.买价 B.运杂费 C.税金 D.安装成本 ABCD 13. 发生增加固定资产业务,可能贷记的账户有( )。 A.银行存款 B.实收资本 C.应收账款 D.在建工程 ABD 14.构成财务成果的内容包括( )。

A.实现的营业利润 B.实现的投资收益 C.发生的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D.所得税费用 ABCD 15.生产过程中应该设置的主要账户有( )。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生产成本 D.营业费用 AC 16.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A.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B.计提无形资产的摊销

C.管理部门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D.支付管理部门固定资产维修费 ABCD 17.月末编制调整分录时,计入“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借方的内容是( )。 A.计算应交所得税 B.计算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C.计算应交教育费用附加 D.计算应交增值税 BC 18.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应设置的主要账户有( )。 A.主营业务收入 B.营业费用 C.其他业务收入 D.制造费用 AB 19.按工资总额提取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分录的借方账户,可能是( )账户。 A.“生产成本” B. “制造费用” C.“管理费用” D. “应付福利费” ABC 20.接受投资入股时,可能借( )账户。 A.现金或银行存款 B.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生产成本 ABC 21.企业销售商品的业务可能借记的账户有( )账户。 A.“银行存款” B. “预收账款” C.“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D. “应收账款” ABD 22.下列项目不计入产品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是( )。 A.待摊费用 B. 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 制造费用 BC 23.下列账户在期末结转利润后,无余额的是“( )”账户。 A.所得税 B.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C.主营业务成本 D. 应交税金 ABC 24.下列项目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账户贷方的有( )。 A.出租设备的租金收入 B. 固定资产盘盈净收益 C.罚款收入 D. 存款利息收入 BC 25.下列项目应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借方的有( )。 A.非常损失 B. 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 C.罚款支出 D. 捐赠支出 ABCD

三、判断题

1.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而商业企业只包括前后两个过程,没有生产过程。 ( ) √

2.材料供应过程是制造企业再生产经营的起点。 ( ) √

3.从理论上讲,采购人员的差旅费应该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的内容,我国会计制度规定,为简化核算工作,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构成材料采购成本,直接记入管理费用。( ) √

4.一般纳税人企业,采购材料时支付的进项税额应构成材料的成本。 ( ) × 5.“物资采购”账户是一个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成本计算账户。 ( ) √

6.构成产品制造成本的是“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两个项目,“制造费用”属于管理费用,不构成产品成本。 ( ) ×

7.计提职工工资和应付福利费是生产过程中应计费用的调整业务。 ( ) √

8.发生待摊费用不是调整业务,月末按规定摊销待摊费用时才是调整业务。( ) √

9.结转全年利润的会计分录是涉及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 ) √

10.计算应交税金时需要编制调整会计分录,支付税金不是调整会计分录。( ) √

11.凡是由本期产品负担的费用,应按实际支付数全部计入本期成本。 ( ) ×

12.财务成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利润或亏损。 ( ) √

13.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款项,应通过“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账户进行核算。 ( ) √

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

一、单项选择题

1.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盘存账户的是( )。 A.生产成本 B.主营业务成本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A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债务结算账户的是( )。 A.预付账款 B.应收账款 C.预收账户 D.应收利息 C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集合分配账户的是( )。 A.生产成本 B.管理费用 C.营业费用 D.制造费用 D 4.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跨期摊配账户的是( )。 A.管理费用 B.待摊费用 C.制造费用 D.财务费用 B 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备抵账户的是( )。 A.坏账准备 B.应收账款 C.固定资产 D.无形资产 A 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备抵附加调整账户的是( )。 A.坏账准备 B.材料成本差异 C.累计折旧 D.存货减值准备 B 7.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财务成果账户的是( )。 A.利润分配 B.主营业务收入 C.本年利润 D.其他业务收入 C 8.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待处理财产账户的是( )。 A.待摊费用 B.固定资产清理 C.预提费用 D.待处理财产损溢 D 9.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坏账准备”的被调整账户是( )。 A.固定资产 B.应收票据 C.应收账款 D.存货 C 10.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不属于结算账户的是( )。 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应付工资 D.所得税 D 11.账户按( )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

A.账户的用途 B.账户的结构 C.账户的性质 D.账户的经济内容 D 12不单独设置“预付账款”的企业,发生预付货款业务时,应记入( )账户。 A.应收账款 B.应付账款 C.待摊费用 D.预提费用 A 13.“预提费用”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 )账户。 A.损益类 B.成本类 C.资产类 D.跨期摊提类 D 14.“待摊费用”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属于( )账户。 A.损益类 B.资产类 C.成本类 D.预提费用 B 1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利润分配账户是( )账户。 A.调整 B.所有者权益 C.财务成果 D.损益类 A 1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计价核算存货时,下列属于计价对比账户的是( )。

A.原材料 B.库存商品 C.物资采购 D.固定资产 C

二、多项选择题

1.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盘存账户的是( )。 A.固定资产 B.主营业务成本 C.原材料 D.银行存款 ACD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债权结算账户的是( )。 A.预付账款 B.应付股利 C.预收账户 D.其他应收款 AD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双重性账户的是( )。 A.其他往来 B.现金 C.预提费用 D.银行存款 AC 4.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跨期摊配账户的是( )。 A.管理费用 B.待摊费用 C.制造费用 D.预提费用 BD 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备抵调整账户的是( )。 A.坏账准备 B.存货跌价准备 C.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D.无形资产 ABC 6.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属于备抵调整账户的是( )。 A.坏账准备 B.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C.累计折旧 D.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ABCD 7.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成本计算账户的是( )。 A.生产成本 B.材料采购 C.在建工程 D.管理费用 ABC 8.账户的用途是指( )。

A.通过账户记录提供什么核算指标 B.反映账户期末余额的内容 C.开设和运用账户的目的 D.怎样记录经济业务 AC 9.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下列属于被调整账户是( ). A.固定资产 B.应收票据 C.应收账款 D.存货 AC 10.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下列属于负债账户的是( ). A.预收账款 B.待摊费用 C.应付福利费 D.预提费用 ACD

三、判断题

1.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分类。 ( ) √ 2.“预提费用”与“待摊费用”的借方发生额都是支付款项,贷方发生额都是记入相关成本或期间费用,所以二者的结构相同。 ( ) √ 3.“生产成本”既是成本计算账户,又是盘存账户,还是计价对比账户。 ( ) √ 4.“固定资产”是调整账户,“累计折旧”是被调整账户。 ( ) × 5.“预提费用”有贷方余额时为负债账户,有借方余额时为资产账户,所以“预提费用”是一个双重性账户。 ( ) √

6.调整账户与其被调整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 ) √

7.盘存账户的特点是有实物资产存在,并有期末余额的账户。 ( ) √ 8.“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有借方余额时为附加账户,有贷方余额时为备抵账户,所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备抵附加调整账户。 ( ) √

9.资产账户一般都有余额,所以资产都属于盘存账户。 ( ) ×

10.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时,同一账户不能归为其他类中,也就是不能交叉分类。( ) × 11.“物资采购”账户是一个计算材料采购成本的成本计算账户,但同时也是一个盘存账户。

( )

第七章

会计凭证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日常核算工作主要是( ). A.财产清查 B.设置账户和会计科目 C.填制会计凭证 D.编制会计报表 C 2.为保证会计账簿记录的正确性,会计人员编制记账凭证时必须依据( ). A.金额计算正确的原始凭证 B.填写齐全的原始凭证

C.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 D.盖有填制单位财务公章的原始凭证 C 3.在会计实务中,原始凭证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可以分为( ). A.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 B.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C.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 D.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 D 4.下列会计凭证中,只需反映价值量不反映实物量的是( ). A.材料入库单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工资分配汇总表 D.限额领料单 C 5.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累计凭证的是( ). A.收料单 B.发货票 C.领料单 D.限额领料单 D 6.对于将现金送存银行的业务,会计人员应填制的记账凭证是( ). A.银行收款凭证 B.现金付款凭证 C.银行收款凭证和现金付款凭证 D.转账凭证 B 7.下列内容不属于记账凭证审核的是( ). A.凭证是否符合有关的计划和预算 B.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C.凭证的内容与所附凭证的内容是否一致 D.凭证的金额与所附凭证的金额是一致 A 8.下列内容不属于原始凭证审核的是( ). A.凭证是否有填制单位的公章和填制人员签章 B.凭证是否符合规定的审核程序 C.凭证是否符合有关计划和预算 D.会计科目使用是否正确 D 9.下列记账凭证中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是( ). A.所有收款凭证 B.所有付款凭证

C.所有转账凭证 D.用于结账的记账凭证 D 10.原始凭证按其来源和用途不同,分为( ). A.外来凭证和自制凭证 B.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C.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 D.一次使用凭证和累计使用凭证 A 11.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汇总原始凭证的是( ). A.收料单 B.差旅费报销单 C.领料单 D.限额领料单 B 12.关于原始凭证的填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不得以虚假的交易填制原始凭证 B.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章

C.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只能以一联用作报销凭证

D.收回职工借款时,可将原借款借据正联退回,不必另开收据 D 13.下列属于原始凭证的是( ).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购货合同书 C.银行对账单 D.实存账存对比表 D 14.关于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保证会计凭证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及时准确和完整 B.要建立会计凭证交接的签收手续

C.会计凭证记账完毕后,应当按分类和编号装订成册 D.原始凭证不得外借,也不得复制 D 15.填制记账凭证如发现错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C ). A.划线更正并签名 B.划线更正并加盖单位公章 C.重新填制记账凭证 D.划线更正并签名加盖单位公章 C 16.差旅费单据属于( ). A.自制原始凭证 B.累计使用原始凭证 C.外来原始凭证 D.多次使用的原始凭证 C 17.记账凭证是( ). A.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 B.登记账簿的依据 C.编制汇总原始凭证的依据 D.编制会计分录的依据 B 18.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相同点是( ). A.编制的时间相同 B.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内容相同 C.所起的作用相同 D.经济责任的当事人相同 B 19.下列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是( ). A.调账分录 B.更正错账的分录 C.转账分录 D.一般的会计分录 B 20.企业预提利息费用时,应编制的会计凭证是( ).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转账凭证 D.汇总凭证 C 21.销售商品50000元,当即收到转账支票一张,计35000元,其余暂欠,该笔经济业务应编制( )。

A.一张转账凭证和一张收款凭证 B.两张转账凭证

C.一张银行收款凭证 D.一张收款凭证和一张付款凭证 A

二、多项选择题

1.原始凭证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 ). A.累计凭证 B.自制凭证 C.外来凭证 D.一次凭证 BC 2.自制原始凭证按填制的手续不同可分为( ). 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C.外来凭证 D.汇总凭证 ACD 3.记账凭证按适用的经济业务可分为( ). A.专用记账凭证 B.一次使用的凭证 C.通用记账凭证 D.多次使用的凭证 AC 4.专用记账凭证分为( ). A.收款凭证 B.冲销凭证 C.付款凭证 D.转账凭证 ACD 5.记账凭证按其包括的会计科目是否单一分为( ). A.收款凭证 B.付款凭证 C.单式凭证 D.复式凭证 CD 6.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是( ). A.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B.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C.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D.增加企业盈利,提高竞争能力 ABC 7.对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有( ). A.真实性 B.合理性 C.及时性 D.重要性 ABC 8.下列会计记账凭证中,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 ). A.工资分配表 B.销货发票 C.购货发票 D.火车票 AB 9.对外来原始凭证进行真实性审核的内容包括( ). A.是否盖本单位公章 B.经济业务的内容是否真实

C.填制凭证的日期是否真实 D.填制单位的公章和填制人的签章是否齐全 BCD 10.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包括( ). A.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B.符合规定的审批权限

C.有总经理的核准签字 D.履行了规定的凭证传递和审批程序 ABD 11.下列属于原始凭证的有( ). A.制造费用分配表 B.工资分配表 C.银行收款通知单 D.银行对账单 ABC 12.记账凭证的填制,可以根据( ). A.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 B.根据账簿记录填制 C.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 D.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 ABCD 13.下列各项中属于记账凭证应具备的基本内容是( ). A.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B.接收凭证单位的全称 C.经济业务的数量 D.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和金额 AD 14.下列各项中属于记账凭证审核内容的有( ). A.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正确 B.所附原始凭证的内容是否相符 C.记账方向和金额是否正确 D.书写是否符合要求 ABCD 15.单位职工出差回来报销,并交回多余的现金,企业根据报销凭证的收据,应填制( ). A.一张现金收款凭证 B.一张转账凭证 C.一张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一张现金付款凭证 AB

三、判断题

1.原始凭证仅是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不能作登记账簿的依据,只有记账凭证才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 ) ×

2.任何会计凭证都必须经过有关人员的严格审核并确认无误后,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 ) √

3.企业每项交易或事项的发生都必须从外部取得原始凭证。 ( ) ×

4.在证明交易或事项发生,据以填制记账凭证的作用方面,自制原始凭证与外来原始凭证具有同等的效力。 ( ) √

5.只要是真实的原始凭证,就可以作为收付财物和记账的依据。 ( ) ×

6.从会计循环来看,取得、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环节。 ( ) √

7.原始凭证不能表明交易或事项归类的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记账凭证可以。 ( ) √

8.自制原始凭证必须由单位会计人员自行填制,非会计人员不能填制原始凭证。 ( ) ×

9.记账凭证编制时出现错误,应按要求更改。 ( ) ×

10.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增减的业务编制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不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业务编制转账凭证。 ( ) √

11.单式记账凭证便于分工记账,复式记账凭证不便于分工记账。 ( ) √

12.所有记账凭证都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并要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 ) ×

13.为了避免重复记账,企业将现金存入银行或从银行提取现金的事项,—般只编制收款凭证,不同时编制付款凭证。 ( ) ×

14.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可以只填会计科目的编号,不填会计科目名称,以简化记账凭证的编制。 ( ) ×

15.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记账凭证可由计算机自动编制,无需经会计人员确认。( ) ×

16.原始凭证不得外借,其他单位如因特殊需要使用原始凭证时,会计人员可以为其复制。

( ) √

17.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应当注明各联的用途,只有一联作为报销凭证。 ( ) √

18.单式记账凭证包括借项记账凭证和贷项记账凭证两种。 ( ) √

19.原始凭证对于发生和完成的经济业务具有法律证明效力。 ( ) √

20.由于自制原始凭证的名称、用途不同,其内容、格式也不相同,因而不需要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进行审核。 ( ) × 21.在会计凭证传递的时间内,凡经办记账凭证的会计人员都有责任保管好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严防在传递过程中散失。 ( ) √

22.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避免重收或重付款项。 ( ) √

23.企业每年装订完成的会计凭证,在终了时可由财务部门保管1年,期满后原则上应移交档案部门保管。 ( ) √

24.所有保管期满的原始凭证均可由本单位自行销毁。 ( ) ×

25.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如有遗失,应要求开具单位重新开具。 ( ) ×

26.会计并不一定要以原始凭证为依据。

( ) ×

第八章

会计账簿

1.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连续登记的账簿是(

)。 A.明细分类账

B.日记账 C.总分类账.

D.备查账 B 2.用于分类记录单位的全部交易或事项,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簿是(

)。

A.总分类账

B.明细分类账

C.日记账

D.备查账 A 3.债权债务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

)。

A.多栏式账簿

B.数量金额式账簿

C.三栏式账簿

D.以上三种都可以 C 4.收入、费用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

)。

A.多栏式账簿

B.两栏式账簿

C.三栏式账簿

D.数量金额式账簿 A 5.下列各项中,应设置备查账簿进行登记的是(

)。

A.经营性租出的固定资产

B.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

C.无形资产

D.资本公积 B 6.下列明细分类账中,应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的是(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库存商品明细账

C.应付账款明细账

D.管理费用明细账 B 7.下列账簿中,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的是(

)。

A.备查账

B.应付账款明细账

C.原材料明细账

D.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D 8.下列账簿中,可以采用卡片式账簿的是(

)。

A.固定资产总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日记总账

D.日记账 B 9.下列明细分类账中,可以采用三栏式账页格式的是(

)。

A.管理费用明细账

B.原材料明细账

C.物资采购明细账

D.应付工资明细账 D 10.下列明细分类账,应采用多栏式账页格式的是(

)/ A.生产成本明细账

B.原材料明细账 B.其他应款明细账

D.应收账款明细账 A 11.下列账簿中,—般情况下不需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的账簿是(

)。

A.日记账

B.总分类账

C.备查账

D.明细分类账 C 12.下列账簿中,属于联合账簿的是(

)。

A.日记总账

B.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

C.辅助账簿

D.备查账簿 A 13.下列明细账中,不宜采用三栏式账页格式的是(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应付账款明细账

C.管理费用明细账

D.短期借款明细账 C 14.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当(

)。

A.定期登记

B.序时登记

C.汇总登记

D.合并登记 B 15.记账人员根据记账凭证登记完毕账簿后,要在记账凭证上注明已记账的符号,主要是为了(

)。

A.便于明确记账责任

B.避免错行或隔页

C.避免重记或漏汜

D.防止凭证丢失 C 16.下列账簿中,要求必须逐日结出余额的是(

)。

A.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B.债权债务明细账

C.财产物资明细账

D.总账 A 17.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

)的发生额合计数。

A.本页

B.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

C.本月

D.自本年初起至本页末止 B 18.下列记账错误中,适合用“除2法”进行查找的(

)。

A.数字顺序错位

B.相邻数字颠倒

C.记反账

D.漏记或重记 C 19.某企业用现金支付职工报销医药费35元,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为借记“应付福利费”53元,贷记“现金”53元,并已登记入账。当年发现记账错误,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重编正确的付款凭证 B 20.记账凭证填制正确,记账时文字或数字发生笔误引起的错误应采用(

)进行更正。

A.划线更正法

B.重新登记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A 21.某企业通过银行收回应收账款8 000元,在填制记账凭证时,误将金额记为6 000元,并已登记入账。当年发现记账错误,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

A.重编正确的收款凭证

B.划线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D 22.企业材料总账余额与材料明细账的余额进行核对属于(

)。

A.账证核对

B.账账核对 C.账表核对

D.账实核对 B 23.红字更正法的主要优点是(

)。

A.清晰明了

B.避免账户的借贷发生额虚增 C.减少更正错账的手续

D.节省工作时间 B 24.记账人员记账后发现某笔数字多记了36;他用“除9法”查出是将邻数记颠倒了,则下列数字中,记错的数字可能是(

)。

A.85

B.46

C.73

D.27 C 25.记账人员在登记账簿后,发现所依据的记账凭证中使用的会计科目有误,则更正时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

)。

A.涂改更正法

B.划线更正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C 26.企业结账时(

)。

A.一定要原始凭证

B.不需要原始凭证

C.可以要,也可以不要原始凭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B 27.下列账簿中不可以采用活页式账簿的是(

)。

A.现金日记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库存商品明细账

D.生产成本明细账 A 28.日记账的最大特点是(

)。

A.按现金和银行存款设置账户

B.可以提供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发生额

C.随时逐笔顺序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发生额并逐日结出余额

D.主要提供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每日余额 C 29.(

)的目的是为了账簿记录的真实、可靠、正确、完整。

A.过账

B.结账 C.转账

D.对账 D 30.登记账簿的依据是(

)。

A.原始凭证

B.经济合同 C.记账凭证

D.会计报表 C 31.将账簿划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的依据是__________。

A.账簿的登记方式

B.账簿的用途

C.账簿登记的内容

D.账簿的外表形式 B 32.若记账凭证编制正确,但记帐时将1100元误记为110元,更正时应采用_____。

A.划线更正法

B.红字(全数)冲销法 C.补充登记法

D.红字(部分)冲销法

C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账簿按用途分为(

)。

A.序时账

B.分类账 C.备查账

D.总账 ABC 2.会计账簿按外形特征分类,可分为(

)。

A.多栏式账簿

B.订本式账簿

C.活页式账簿

D.卡片式账簿 BCD 3.关于会计账簿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记载、储存会计信息 B.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分类、汇总会计信息 C.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D.通过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编报、输出会计信息 ABCD 4.可采用三栏式的账有(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预提费用明细账

C.管理费用明细账

D.应付账款明细账 ABD 5.下列账簿中—应采用多栏式账簿的有( )。

A.物资采购明细账

B.生产成本明细账

C.应收账款明细账

D.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明细账 AB 6.下列账簿中,应采用数量金额式账簿的有(

)。

A.应收账款明细账

B.原材料明细账

C.库存商品明细账

D.固定资产明细账 BC 7.记账错误主要表现为漏记、重记和错记三种。错记又表现为(

)等。

A.会计科目错记

B.金额错记

B.记账方向错记

D.以上三个全对 ABCD 8.常用的错账查找方法有(

)。

A.顺查法

B.抽查法

C.逆查法

D.偶合查 ABCD 9.下列错账,适用于“除9法”查找的有(

)。

A.发生角、分的差错

B.将30 000元写成3 000元

C.将400元写成4 000元

D.将76 000元写成67 000 元 BCD 10.下列错账更正方法中,可用于更正因记账凭证错误而导致账簿记录错误的方法有(

)。

A.划线更正法

B.差数核对法

C.红字更正法

D.补充登记法

CD 11.下列对账工作中,属于账账核对的有(

)。

A.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

B.总账账户与所属明细账户的核对

C.应收款项明细账与债务人账项的核对

D.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使用部门明细账的核对 ABCD 12.账实核对的主要内容包括(

)。

A.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现金实际库存数核对

B.固定资产明细账的固定资产数与固定资产实物核对 C.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结存数与财产物资实存数核对 D.原材料总账账面余额与原材料明细账账面余额核对 ABC 13.关于结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总账账户应按月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 B.现金日记账应按月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 C.应收账款明细账应在每次记账后随时结出余额

D.年终应将所有总账账户结计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ABCD 14.下列账簿中,可以跨连续使用的有(

)。

A.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账

B.应付账款明细账

C.固定资产卡片账

D.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 BCD 15.活页账的主要优点有(

)。

A.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插入空白账页

B.可以防止账页散失 C.可以防止记账错误

D.便于分工记账 AD 16.企业会计实务中,采用订本式的账簿有(

)。

A.固定资产总账

B.固定资产明细账

C.现金日记账

D.原材料总账 ACD 17.在账务处理中,可用红色墨水的情况有(

)。

A.过次页账

B.冲账

C.账簿期末结账划线

D.结账分录 BC 18.下列各账户中,需要在年末将余额过入下一年开设的新账中的是(

)。

A.管理费用

B.银行存款

C.固定资产

D.生产成本 BCD 19.账簿按用途不同可分为(

)。

A.序时账簿

B.订本式账簿

C.分类账簿

D.备查账簿 ABC 20.下列符合登记账簿要求的有(

)。

A.可以用圆珠笔记账

B.应按页逐行登记,不得隔页跳行

C.日记账要逐笔逐日登记

D.所有账簿都应逐笔逐日登记 BC

三、判断题

1.会计账簿的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检查、分析和控制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

(

) √

2.各单位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

(

) √

3.活页式账簿便于账页的重新排列和记账人员的分工,但账页容易散失和被随意抽换。

(

) √

4.多栏式账簿主要适用于既需要记录金额,又需要记录实物数量的财产物资明细账户。

(

) ×

5.日记账应逐日逐笔顺序登记,总账可以逐笔登记,也可以汇总登记。

(

) √

6.登记现金日记账的依据是现金收付款凭证和银行收付款凭证。

(

) ×

7.现金收付业务较少的单位,不必单独设置现金日记账,可以银行对账单或其他方法代替现金日记账,以简化核算。

(

) ×

8.在物资采购明细账中,如果同一行内借方、贷方均有记录,则说明该项交易已处理完毕,采购的物资已验收入库。

(

) √

9.总账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以保证总账记录的安全和完整。

(

) ×

10.会计账簿登记中,如果不慎发生隔页,应立即将空页撕掉,并更改页码。

(

) ×

11.原材料明细账的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不必将本页的发生额结转次页。

(

) √

12.记账时,如果整张的记账凭证漏记或重记,就不能采用偶合法查找,只能采用顺查法或逆查法逐笔查找。

(

) √ 13.如果发现以前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和金额有错误并已导致账簿记录出现差错,也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

(

) × 14.记账凭证正确,因登记时的笔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

) √

15.根据具体情况,会计人员可以使用铅笔、圆珠笔、钢笔、蓝黑墨水或红色墨水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

(

) ×

16.在期末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中文字出现错误,可以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

) ×

17.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即对各种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记录进行核对。

(

) ×

18.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计月末余额,不需结计本月发生额。

(

) √

19.年终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其余额结转下年的方法是:将余额直接记入下一会计新建会计账簿同一账户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 √

20.企业结账后,更换下来的账簿,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原则上应由财会部门移交本单位档案部门保管。

(

) √

21.已归档的会计账簿不得借出,有特殊需要的经批准后可以提供复印件。(

) √

22.为了明确划分各会计的界限,终了各种会计账簿都应更换新账。 (

) ×

23.任何单位,对账工作至少一年进行一次。

(

) √

24.在每个会计期间可多次登记账簿,但结账一般只能进行一次年终结账。(

) √ 25.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记科目和金额错误,并已登记入账,则可将填错的记账凭证销毁,并另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

(

) ×

26.现金日记账必须要采用订本式账簿。

(

) √

27.由于记账凭证错误而导致账簿记录错误,应采用划线更正法进行更正 (

)。 × 28.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记科目和金额错误,还未登记入账,则可将填错的记账凭证销毁,并另填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据以入账。

(

)

29.已归档的会计账簿原则上不得借出,有特殊需要的经单位领导批准后可以出借,但应尽快归还。

(

) ×

30.账簿按外表形式不同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

(

) ×

第九章

财产清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各项财产的增减变化,根据会计凭证连续记载并随时结出余额的制度是( )。

A.实地盘存制 B.应收应付制 C.永续盘存制 D.现金制 C 2.对于财产清查中所发现的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和毁损,财会部门进行账务处理依据的原始凭证是( )。

A.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B.实存账存对比表 C.盘存单 D.入库单 B 3.下列凭证中,不可以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是( )。

A.发货票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收料单 D.差旅费报销单 B 4.银行存款的清查一般采用的方法是( )。 A.抽查盘点 B.技术推算 C.核对账目 D.实地盘点 C 5.“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属于( )账户。

A.损益类 B.资产类

C.成本类 D.所有者权益类 B 6.某企业期末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为80 000元,银行送来的对账单余额为82 425元,经对未达账项调节后的余额为83 925元,则该企业在银行的实有存款是( )元。 A.82 425 B.80 000 C.83 925 D.24 250 C 7.在记账无误的情况下,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不一致的原因是( )。

A.存在应付账款 B.存在应收账款 C.存在外埠存款 D.存在未达账项 D 8.下列项目的清查应采用向有关单位发函询证核对账目的方法的是( )。

A.原材料 B.应收账款 C.实收资本 D.短期投资 B 9.下列财产物资中,可以采用技术推算法进行清查的是( )。

A.现金 B.固定资产 C.煤炭等大宗物资 D.应收账款 C 10.下列情况中,适合采用局部清查的方法进行财产清查的是( )。

A.年终决算时 B.进行清产核资时

C.企业合并时 D.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 D 11.对现金清查要采用的方法是( )。

A.查询核对法 B.抽查检验法 C.实地盘点法 D.技术推算法 C 12.某企业遭受洪灾,对其受损的财产物资进行的清查,属于是( )。

A.局部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和定期清查 C.局部清查和定期清查 D.全面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D 13.某企业本期盘亏的材料已查明原因,属于自然损耗,批准处理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

A.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B.借:原材料

贷:原材料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C .借:管理费用 D.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C 14.当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时应采用( )。

A.全面清查 B.局部清查 C.定期清查 D.实地清查

A 15.“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贷方登记( )。

A.发生的待处理财产盘亏 B.批准处理的待处理财产盘盈 C.发生的待处理财产毁损 D.批准处理的待处理财产盘亏 D 16.采用永续盘存制,平时对财产物资账簿的登记方法应该是( )。

A.只登记增加不登记减少 B.只登记增加,随时倒挤出算出减少 C.既登记增加,又登记减少 D.只登记减少,不登记增加 C 17.清查中财产盘亏是由于保管人员的责任造成的,应计入( )。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收款 D.生产成本 C 18清查中财产盘亏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应计入( )。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其他应收款 D.生产成本 A 19.月末企业银行存款的实际可用余额应是___________。

A.银行对账单上所列余额 B.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C.用冲销法编制的“银行存款调节表”中的调节后余额

D.用补入法编制的“银行存款调节表”中的调节后余额 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需要进行全面财产清查的有( )。

A.年终决算之前 B.清产核资

C.单位撤销、合并 D.资产重组或改变隶属关系 ABCD 2.财产清查按清查时间可分为( )。

A.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 C.不定期清查 D.局部清查 AC 3.财产清查中查明的各种流动资产盘亏或毁损数,根据不同的原因,报经批准后可能列入的账户有( )。

A.管理费用 B.营业外收入 C.营业外支出 D.其他应收款 ACD 4.实物财产清查常用的方法有( )。

A.实地盘点法 B.抽查盘点法 C.技术推算盘点法 D.核对账目法 ACD 5.不定期清查一般是在( )时进行。

A.季末结账 B.月末结账 C.更换财产物资保管人员 D.发生非常损失 CD 6.下列可作为原始凭证,据以调整账簿记录的有( )。

A.现金盘点报告表 B.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C.盘存单 D.实存账存对比表 ACD 7.财产清查按清查的范围可分为( )。

A.定期清查 B.全面清查 C.不定期清查 D.局部清查 BD 8.下列各项中,应采用实地盘点法进行清查的有( )。

A.固定资产 B.库存商品 C.银行存款 D.现金 ABD 9.企业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有( )。

A.实地盘存制 B.收付实现制 C.永续盘存制 D.应收应付制 AC 10.企业未达账项有( )。

A.企业已收,企业未收 B.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C.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D.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ABCD 11.正确合理地组织财产清查的意义在于( )。

A.挖掘财产物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B.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

C.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D.健全各项财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 ABCD 12.“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借方反映( )。

A.发生的待处理财产损失 B.批准处理待处理财产损失 C.发生的待处理财产盘盈 D.批准处理待处理财产盘盈 AD 13.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有( )。

A.财产物资的自然损耗 B.财产物资收发的计量错误 C.财产物资的毁损 D.账簿的漏记、重记 ABCD 14.永续盘存制的主要优点有( )。

A.既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加,又记录其减少 B.能随时结出账面余额 C.便于加强企业财产物资的管理 D.只记录增加,不记录减少 ABC 15.实地盘存制的不足有( )。

A.不便于加强存货的管理 B.不能随时结出账户的账面余额 C.核算工作比较复杂 D.不适用于大宗材料的管理 AB

三、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全面清查是定期清查,局部清查是不定期清查。 ( ) ×

2.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记账错误和未达账项所造成的。 ( ) √

3.对于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节,同时将未达账项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 ) ×

4.对于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一般分两步进行,即审批前先调整有关账面记录,审批后转入有关账户。 ( ) √ 5.企业在银行的实有存款应是银行对账单上列明的余额。 ( ) ×

6.“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是损益类账户。 ( ) ×

7.财产清查就是对各种实物财产进行的清查盘点,不对往来款项进行清查。

( ) ×

8.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均应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进行。 ( ) ×

9.未达账项是指银行已经记账,而企业尚未接到有关凭证而尚未记账的款项。

( ) ×

10.清查盘点现金时,出纳员必须在现场。 ( ) √

11.对实物财产清查时,主要清查数量,同时也要检验质量。 ( ) √

12.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即指账务处理。 ( ) ×

13.现金清查结束后,应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并由盘点人和出纳人员签名或盖章。

( ) √

1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 ) √

15.实物财产的“盘点报告表”可以作为记账和登记账簿的原始凭证。 ( ) √

16.财产清查是通过对货币资金、财产物资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 ) √

17.企业的未达账项只存在于企业与银行,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存在未达账项。( ) ×

18.财产清查只清查实物性质的财产,不清查货币性资产。 ( ) ×

19.通过财产清查,便于正确确定各项财产物资的实存数额,发现财产物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

20.在某一时点上,企业的“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不相等是正常的,并不一定存在错误。 ( ) √

第十章

会计核算组织程序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相结合的方式为( )。 A.账簿组织 B.账务处理程序 C.会计报表组织 D.会计工作组织 B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 )。 A.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B.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C.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D.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B 3.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适用范围是( ). A.规模较大、经济业务量较多的单位 B.采用单式记账的单位

C.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D.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单位 C 4.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区别是( ). A.登记明细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B.登记总分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C.总账的格式不同

D.编制会计报表的依据不同 B 5.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这种账务处理程序是(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C.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A 6.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比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增设了( )。 A.原始凭证汇总表 B.汇总原始凭证 C.科目汇总表 D。汇总记账凭证 C 7.既能汇总登记总分类账,减轻总账登记工作,又能明确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便于查账、对账的账务处理程序是(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B 8.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

A.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B.程序复杂,不易掌握 C.不能对发生额进行试算 D.不便于查账、对账 D 9.下列各项中,属于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的是(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C.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D.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A 10.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

A.不便于分工记账 B.程序复杂,不易掌握 C.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D.不便于查账、对账 C 11.特定的会计凭证账簿组织和特定的记账程序相互结合的方式称为( )。 A.会计核算前提 B.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或形式 C.会计核算方法 D.会计核算原则 B 1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登记总账的依据是( )。 A.原始凭证 B.科目汇总表 C.汇总记账凭证 D.记账凭证 D 1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

A.账户对应关系不明确 B.不便于试算平衡

C.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D.不便于采用计算机处理 A 1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缺点是( )。

A.不便于分工记账 B.不能体账户的对应关系 C.登记总账的工作量大 D.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D 15.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与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相同之处是( )。 A.登记总账的依据相同 B.记账凭证汇总的方法相同

C.汇总凭证的枨相同 D.都需要对记账凭证的资料进行汇总 D

二、多项选择题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

A.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小 B.账务处理程序简明,容易理解

C.总分类账登记详细,便于查账、对账 D。适用于规模大、业务量多的大型企业 BC 2.关于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可以大大减轻总账的登记工作 B.可以对发生额进行试算平衡

C.能明确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 D.适应于规模较大、业务量较多的企业 ABD 3.在不同账务处理程序下,下列可以作为登记总分类账依据 A.记账凭证 B.科目汇总表 C.汇总记账凭证 D.多栏式日记账 ABCD 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下,会计凭证方面除设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外,还应设置( )。

A.科目汇总表 B.汇总收款凭证 C.汇总付款凭证 D.汇总转账凭证 BCD 5.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

A.总分类账的登记工作量相对较小 B.便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

B.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D.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小 AC 6. 在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中,相同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有( )。 A.编制汇总记账凭证 B.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C.登记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账 D.编制会计报表 BCD 7.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优点有( )。

A.反映科目的对应关系 B.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小 C.减少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D.便于核对账目 ACD 8.科目汇总表的特点有( )。

A.便于用计算机处理 B.根据原始凭证归类编制 C.可作为登记总账的依据 D.可起试算平衡的作用 ACD 9.科目汇总表的缺点有( )。

A.不能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B.编制科目汇总表的工作量较大 C.加大登记总账的工作量 D.不便于查、对账目 AD 10.在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中,能减少登记总账工作量的是( )。 A.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B.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C.汇总转账凭证编制法 D.科目汇总表编制法 CD

三、判断题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直接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它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 ( ) √

2.编制财务报表也是企业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之一。 ( ) √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最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 ( ) × 4.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可以简化总账的登记工作,但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较大。

( )

5.汇总记账凭证与科目汇总表的汇总方法基本相同,两种账务处理程序基本也相同。 ( ) ×

6.各种账务处理程序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登汇总账的依据和方法不同。 ( ) √

7.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定期编制的科目汇总表为依据登记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 ) √

8.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总账、明细账和日记账均应根据科目汇总表为依据登账。

( )

×

9.汇总记账凭证账户处理程序的主要不足在于编制汇总记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 √

10.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不足在于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

( )

第十一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单项选择题

1.最关心企业的盈利情况的会计报表使用者是( )。 A.企业股东 D.货物供应商 C.企业职工 D.企业债权人 A 2.最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利息能力的会计报表使用者是( )。 A税务机关 B企业的债权人

C.企业股东 D.企业职工 B 3.下列会计报表中,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是( ) 。 A.现金流量表 B.利润表

C.资产负债表 D.利润分配表 C 4.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特定( )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A.期间 B.时期 C.时间 D.日期 D 5.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排列顺序是( )。

A.收益率高的资产排在前 B. 重要的资产排在前 C.流动性强的资产排在前 D.非货币性资产排在前 C 6.根据我国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是( )。

A.报告式 B.账户式 C.多步式 D. 单步式 B 7.在利润表中,从利润总额中减去( ),为企业的净利润。 A.提取公益金 B.股利分配数 C. 提取盈余公积数 D. 所得税费用 D 8.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静态报表的是( )。 A. 利润表 B.利润分配表 C.现金流量表 D. 资产负债表 D 9.下列会计报表中,属于不需要对外报送的报表的是( )。 A. 利润表 B.企业成本报表 C.现金流量表 D. 资产负债表 B 10.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应根据相应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项目是( )。 A.预收账款 B.固定资产 C.应付账款 D.货币资金 B 11.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应根据多个账户期末余额相加填列的是( )。 A.存货 B.应收账款净额 C.固定资产净额 D. 累计折旧 A 12.某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合计为140000元,贷方余额合计为36500元,“预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合计为80000元,借方余额合计为20000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为340元,则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项目应是( )。 A.140000 B.103160 C.159660 D.123500 C 13.现金流量表的现金是指( )。

A.企业库存现金 B.企业银行存款

C.企业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 D.广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D 14.下列只需要在报送的会计报表是( )。 A.利润表 B.现金流量表 C.利润分配表 D. 资产负债表 C 15.下列属于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附表的是( )。 A.现金流量表 B.成本报表 C.利润分配表 D. 利润表 C 16.下列报表中,大部分项目根据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是(

)。

A.利润表

B.利润分配表 C.资产负债表

D.现金流量表 C 17.如果应付账款帐户所属的明细账中有借方余额,其借方余额数应填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是(

)。

A.应收账款

B. 应付账款 C.预收账款

D. 预付账款 D 20.下列属于静态报表的有(

)。 A.资产负债表 B.财务状况变动表 C.损益表 D.利润分配表 A

二、多项选择题

1.财务会计报告分为( )。

A.财务会计报告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C.半年财务会计报告 D.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ABCD 2.企业会计报表按其报送的对象分为( )。

A.对内会计报表 B.静态会计报表 C.对外会计报表 D.动态会计报表 AC 3.下列各项中,属于中期财务会计报告的有( )。 A.月度财务会计报告 B.季度财务会计报告 C. 半财务会计报告 D.财务会计报告 ABC 4.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每月终了都需编制和报送的会计报表有( )。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利润分配表 D.现金流量表 AB 5.下列各项中,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编制要求的有( A.真实可靠 B.相关可比 C.全面完整 D.编报及时 ABCD 6.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的内容有( )。 A.生产成本 B.原材料 C.物资采购 D.库存商品 ABCD 7.企业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 )。 A.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B.企业所承担的债务

C.企业利润的形成 D.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及其结构 ABD 8.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分步计算的利润指标有( )等。 A.主营业务利润 B.营业利润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 ABCD 9.下列资产负债表中的部分项目,属于所有者权益的有( )。 A.实收资本 B.资本公积 C.盈余公积 D.应付股利 ABC 10.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有( )。 A.会计报表 B.会计报表附计 C.财务情况说明书 D.会计报表说明书 ABC 11.下列关于利润分配表说法正确的有( )。

A.利润分配表是一个主表 B.利润分配表是利润表的附表

C.利润分配表反映了企业利润分配情况 D.利润分配表反映了利润的形成情况 BC 12.下列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不能以总账余额直接填列的有( )。 A.应收票据 B.应收账款 C.货币资金 D.存货 BCD 13.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应根据( )科目期末余额的合计数填列。 A.应收票据 B.现金 C.备用金 D.银行存款 BD 14.下列属于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的附表的有( )。 A.管理费用明细表 B.资产减值准备表 C.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D.利润分配表 BCD 15.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 )分析计算填列。

A.应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 B.应收账款明细账贷方余额 C.预收账款明细账借方余额 D.坏账准备账户贷方余额 ACD

三、判断题

1.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内财务状况的报表。 ( ) ×

2.会计报表应当根据经过审核的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编制。 ( ) √ 3.会计报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所做的解释,以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 ( ) √ 4.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会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相关的财务信息。 ( ) √

5.报告式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是按重要性排列的。 ( ) ×

6.根据利润表,可以分析、评价企业的盈利状况,了解预测企业未来的损益变化趋势及获利能力。 ( ) √

7.半财务会计报告是指在每年前六个月结束后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 ) √

8.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各项目是按照资产的流动性由弱到强排列的。( ) ×

9.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信息,与股东的债权人有关,与企业管理者无关。 ( ) ×

10.利润分配表最后项目“年末未分配利润”数应该与年终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数一致。 ( ) √

11.“预提费用”科目如有借方余额,应与“待摊费用”项目合并填列。( ) √

12.资产负债表提供了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所以资产负债也称为财务状况表。 ( ) √

13.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的。( ) √

14.利润表是根据损益账户本期发生额填列的。 ( ) √

15.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桥梁。 ( ) √

第十二章

会计工作组织及会计职业道德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是( )。 A.会计法 B.会计准则 C.会计制度 D.会计规章 A 2集中核算方式是把( )主要会计核算工作都集中在企业一级的会计部门进行。 A.整个企业 B.企业某些重要部门 C.企业的主要生产经营单位 D.各职能管理部门 A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由( )制定和颁布。

A.国务院 B.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财政部 D.各级财政部门共同 B 4按照我国《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记账凭证的保管期限是( )。 A.3年 B.5年 C.15年 D.永久 C 5在我国代表国家对会计工作行事职能的政府部门是( )。 A.国务院 B.审计部门 C.财政部门 D.税务部门 C 6下列属于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的第2层次的是( )。 A.会计法 B.会计准则

C.会计制度 D.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D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有权制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政府部门是( )。

A.国务院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国务院各业务主管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B 8.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在公司制企业,对本单位会计工作负责的单位负责人应当是( )。

A.董事长 B.总经理

C.总会计师 D.会计机构负责人 A 9.不属于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条件的是( )。 A.有主管会计工作的经历 B.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C.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 D.取得会计资格证书 A 10.在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其基本任职条件是( ). A.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B。担任会计专业职务

C.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D.具有中专以上专业学历 C 11.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主管会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以外,还应具备会计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一定时间以上的经历。该经历的时间是( )。

A.2年 B.5年 C.4年 D.3年 D 12会计机构负责人因调动工作或离职办理交接手续的,负责监交的人员是( )。 A.单位领导人 B.外部中介机构的人员 C.人事部门负责人 D.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 A 13.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时,负责监交的人员应当是( )。 A.其他会计人员

B.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C.单位负责人

D.单位其他管理人员 B 14.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认真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受理,并向( )。 A.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人报告 B.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C.会计机构负责人报告 D.总会计师报告 B 15.按照《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初级会计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培训的学时( )。

A.每年不少于20小时 B.每年不少于24小时 C.每年不少于48小时 D.每年不少于72小时

B 16.《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上( )。 A.签名或盖章 B.签名

C.盖章 D.签名并盖章 D 17.根据《会计法》的规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认真审核,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 )。 A.予以退回,并按照规定更正、补充

B.向单位负责人请示,并按其签署的意见处理 C.由出具单位重开

D.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 A 18.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最短的年限为( )。 A.3年 B.2年 C.4年 D.5年 A 19.连续3年未参加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 )。 A.接受罚款处理 B.接受通报批评 C.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行失效 D.撤职处分 C 20.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单位负责人的直系亲属不得在本单位担任的会计工作岗位是( )。

A.会计机构负责人 B.出纳

C.稽核 D.会计档案的保管 A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会计工作基础规范》规定,下列各项中,出纳人员不能够兼管的工作是( )。 A.稽核工作

B.固定资产卡片的登记工作

C.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D.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ACD 2. 我国会计法规的基本构成包括( )。

A,会计法律 D.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C.会计准则 D.会计制度 ABCD 3.账目核对也称对账,是保证会计账簿记录质量的重要程序,一般包括( )。 A.账实核对 B.账证核对

C.账账核对 D,账表核对 ABC 4.各单位应当定期将会计账簿记录与其相应的会计凭证记录逐项核对,检查是否一致,检查的内容包括( )。

A.时间 B.编号

C.内容 D.金额、记账方向等 ABCD 5.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单位有关人员签章,这些人员主要包括( )。

A.内部审计人员 B.总会计师

上一篇:家长学堂活动感受心得下一篇:基层市场监管工作思路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