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全教案范文

2022-06-18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科学全教案范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小学科学全教案范文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小学教案

第一单元

1、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2.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3.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4. 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 5. 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1. 图片:各种不同环境下生活的动物。

2. 动物适应环境的相关资料或影片。如保护色、迁徙、饮食、身体形态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出示一组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这些动物。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等。

2. 引导学生分类。

二、新授

1. 出示第二组图片。让学生观察、交流。 2. 让学生将情况整理后记录下来。

动物名称 生活的环境

3. 学生分小组汇报。 4. 学生阅读P4小资料。

三、课外及延伸。

1.查阅资料,填写下面的表格。

动物特点 动物名称 资料来源 最大的动物 最高的动物

在寒冷地方生活的动物 夜间活动的动物

3. 搜集资料、图片。办一期“有趣的动物”展览。

2、动物吃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2. 知道动物按食性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3. 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收集证据。

4. 知道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5.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写成一份“生活中常见动物吃什么”的调查表 教学过程: 1. 学生出示“生活中觉动物吃什么”的调查表。 2. 点部分学生汇报。

3.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记录学生汇报的情况。

4. 学生看黑板,分小组交流。按食性可以把动物分为哪几类? 5.学生汇报分类情况。 6. 教师小结:

按食性动物可分为: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

7.学生分小组交流。猫、狗、鸡、兔四种动物平时吃些什么食物。将结果记录在课本P6页。 8.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9. 课后及延伸。

你知道哪些肉食动物、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把它们填写在下表中。

肉食动物 草食动物 杂食动物

3、动物怎样运动

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运动的多样性。

2.通过观察,了解猫、狗和蜗牛等动物的运动特点。 3.能想办法解决在观察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4.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的结果。 5.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1. 课件:多种动物的运动

2. 提供观察对象:小猫、小狗,每小组的蜗牛或蚂蚁。 教学过程:

1. 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里面的各种动物是怎样运动的。 2. 学生汇报。 3. 实物观察。

(1)将教师准备的活物放在讲台前让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并记录。 (3)学生汇报。 4. 学生分小组观察。

(1)学生分小组观察蜗牛或蚂蚁。 (2)边观察边记录。 (3)学生汇报。 5. 课堂延伸

问:动物还有哪些运动方式? 6.课后延伸

收集各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并观察你所看到的动物怎样在运动。

第二单元 自由研究

自由研究 活动建议

1、广泛收集关于根繁殖的资料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种子、茎来繁殖植物的技术,但是对于根的繁殖技术还没有接触过。关于资料的收集方法,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也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完成任务。通过该部分的活动,再次强化学生的资料收集能力,并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资料收集的方法。学生将通过资料的收集,进一步了解一些利用根来繁殖的基本技术,为后期的实践累计理论知识。

2、整理资料。

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是非常广泛的,包含的内容众多。在资料收集完毕后,必须要对资料进行适当的整理和归类。通过该活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资料分析能力,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建立:能用根繁殖的植物、繁殖的基本过程、繁殖的效果几个基本板块。使学生清楚用根繁殖植物需要完成的基本步骤,为繁殖的成功奠定理论基础。分析方式可以参考下面表格:

项目

收集到的资料

能用根繁殖的植物名称 繁殖过程 繁殖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小组内所收集的种类较多,需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细致的统计和分析,以小组为的单位完成统计分析记载。

3、把收集的资料和同学们交流。 每个小组都收集到了大量的信息,组织学生将整理好的资料进行交流,能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用根繁殖植物。资料的交流过程,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己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讲解,并引导其他学生对其资料进行评价、提问、质疑,形成浓厚的交流气氛,培养善于交流的能力。

4、实验并完成记载。

该部分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用于实践,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资料收集和整理对于实践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操作之前,应该提示学生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用于实验的植物品种,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到资料的运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教材提示了使用甘薯,甘薯是一种容易用根来繁殖的植物,且对生长条件要求低,是一种非常好的试验对象。在完成繁殖的过程中,要强调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载,要求内容尽可能详细。该记载应该包括三部分:

(1)实验的操作过程;(2)根块的发育情况;(3)移栽后的生长情况及活动总结。 各部分的参考实验表格如下: 实验操作过程记录 植物名称:

操作步骤 操作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根块发育情况记载

根块发育情况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移栽后实验观察记录表

移栽后的叶的变化情况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

7、植物的繁殖

教学目标

1. 认识苗圃中的几种常见植物。

2. 能根据对苗圃中植物的观察,提出植物繁殖方面的问题。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制定、明确科学调查的各步骤并组织实施。 4.知道科学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联系苗圃,做好参观的组织工作;绘制班级分工表;实物展示台。 2. 小组准备:铅笔、尺、记录用纸。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户外活动,提出要求

带学生去观察苗圃中的植物幼苗,注意里面有多少种不同的植物的苗?

二、相机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插图,认识柏树苗、枇杷苗、杨树苗和月季苗。

三、小组讨论

这么多的植物幼苗是怎样繁殖出来的呢?

四、学生交流讨论情况,师归纳并板书

1、由种子繁殖出来的

2、人工技术培育出来的

3、用根繁殖出来的

4、用茎繁殖出来的

五、师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呢(进行科学调查活动)

六、组织学生进行科学调查活动

1、明确目标

2、确定调查方法

3、完成人员分工

4、开展活动调查

5、做好记录

七、师小结

第二课时

资料整理、总结与汇报

该课时的重点集中在资料收集后的整理和总结,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和自我展示能力。

1.小组汇报各自调查情况。 提出问题:各个小组调查的结果是什么?指导各小组依次上台,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调查记录。各小组汇报完毕以后,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在教材规定的区域填写总结并汇报。

2.其它相关资料汇报。 提出问题: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或者疑惑的地方?学生讨论后提出。学生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必然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和疑惑,要求学生提出来,即为后期教学提供素材,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学总结:植物的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陆续接触一些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移栽方法。 板书:

7、植物的繁殖

种子繁殖

人工培育

用根繁殖

用茎繁殖

8、茎繁殖

教学目标:

1、知道用茎繁殖植物的方法包括扦插和嫁接。

2、掌握用扦插、靠接来繁殖植物的方法。

3、能熟练运用工具完成扦插、靠接中各个步骤。

4、能进行简单的扦插切面对比实验,知道对比实验中唯一能改变的条件切面的形状不同。

5、能对不同切面的茎的生长状况进行预测,并能与实际结果相比较。

6、能对实验进行长期的观察记录,并知道在观察的过程中尽可能不干扰植物的生长。

7、能区分身边哪些植物是用茎来繁殖。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扦插、靠接操作分解图。

2、分组材料:小刀、草灰、月季成株、净砂、枝剪、培养槽、塑料膜、毛桃树、良种桃树。

3、课前准备:收集利用茎繁殖植物的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题

1、前面我们知道了有些植物的幼苗是用茎繁殖出来的,那么,月季能用茎繁殖吗?

2、这节课,我们就动手试试吗!

二、组织学生动手实验

1、分别截取两段月季当年生的茎,将一段茎的下端剪成平面,一段茎的下端剪成斜面,并将它们编号。

2、取土质一样的两个花盆,并将截取的茎分别插下去,有兴趣的可以猜猜哪根茎会生长得更好?

3、指导学生观察茎的生长情况并做好记录。

4、设立奖品,根据三天后月季的生长情况,为猜中者发奖。

三、师讲述并板书:

像上面实验中这样直接把植物的茎插入土壤中进行繁殖的方法,叫做扦插

四、让学生说还有哪些植物是用扦插的方法进行茎繁殖的?

每二课时

一、复旧引新

1、点名说什么是扦插?

2、今天,我们来了解另一种植物的繁殖方法——嫁接

二、学生汇报在家观察月季生长的情况,并为猜中的学生发奖品。

三、师讲述:如果把一段植物的茎接到另一株植物上进行繁殖,这种繁殖方法叫做嫁接。

四、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1、将盆栽的毛桃树,靠近良种桃树。

2、选精细相近的茎,用锋利的小刀削去茎直径的三分之一,削出一个椭圆形切口。

3、把两根茎上的切口对接,使切口的树皮部分紧密接触,用塑料薄膜事绑扎。

4、切口俞合后,剪去切口上端毛桃的茎,剪断切口下端良种桃的茎。

5、观察嫁接后茎的生长情况,做好记录。

五、师提问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是用茎繁殖的。

六、活动:夺红旗回答上述问题

七、小结:板书

8、茎繁殖 月季

扦插——直接把茎插入土壤

毛桃树

嫁接——一段植物的茎接到另一株植物上

9 移栽植物苗

教学目标

1. 认识植物造林的重要作用。

2. 能就植物移栽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讨论,最终掌握植物幼苗移栽的方法。 3. 完成扦插月季幼苗的移栽任务,能熟练地完成移栽操作。 4. 能对移栽后的植物继续保持研究的兴趣,并完成观察记录。

5.认识我国关于植物的相关法规和纪念日,了解法律法规、纪念日的重要意义。 6.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移栽月季苗分解图

分组准备:扦插成活的月季苗、花盆、瓦片、泥土、移植铲、水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

师问:“你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过相似的场景吗?你觉得移栽植物造林绿化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对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并就此进行简单讨论。适当时,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认识到移栽植物绿化环境的重要作用。 2. 讨论移栽的注意事项,知道移栽方法。

提出问题:怎样做,才能使植物的幼苗容易成活?学生进行讨论,形成初步的认识。在讨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要充分考虑哪些条件是影响移栽成活率的关键。 3.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26页“小资料”,并进行讨论。

(这样可以使移栽的方法更加清晰,使后期学生操作移植月季幼苗的成活率得到提高。) 4.指导学生形成讨论后的结果,将结果填写在教材中。(讨论的结果,实际上是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教材资料、查阅其它资料后形成的最终结论。)

5.完成填写后,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组织全班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形成全班之间的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认识。

6. 实际操作并完成月季幼苗的移栽。

出示关于月季移栽过程的分解图,对各副图片进行详细的讲解。(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更加准确地完成移栽活动的每一环节。对前面通过讨论得到的移栽方法的进一步强化。指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移栽的过程虽然比较简单,但是每一步操作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月季幼苗的成活率。)教学时应该适当补充相关内容:图1,瓦片的大小应该能刚好罩住花盆流水孔,底层土壤应该用手轻轻压紧;图2,从繁殖槽内挖掘出幼苗时,尽可能保持根系周围的土壤不脱落,不要触碰根系;图3,填土窑均匀;图4,压实土壤的动作要轻,用力要均匀,避免用力过重导致土壤内根系被破坏;图5,一次性浇透水,以水不漫过花盆,并从流水孔流出多余水为准,强调要节约用水。补充移栽后期管理注意事项:刚移栽的幼苗要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进行管理;浇水要一次性浇透;注意观察土壤变化,土壤发白时就应该浇水;每天注意给幼苗的叶面喷水,保持空气湿度;移栽后的1~2个月内不需要浇肥料,以免灼伤根系。 指导学生完成月季幼苗的移栽工作,要及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移栽结束后,师问:“我们的移栽工作已经完成了,月季能正常生长吗?”要求学生对移栽后的月季进行跟踪观察,并结合小组特点完成各自的观察记录工作。 7. 知道我国关于植物的相关法律法规,知道“植树节”的由来和含义。 收集一些关于我国所建立的保护植被的法律法规,对学生进行讲解。“植树节”的由来和含义,指导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来获取。 提出问题:如果要在植树节这一天开展一次植树活动,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引导学生将前面所学习到的繁殖、移栽相关知识进行重新整理,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简单的实施计划。

10、苗圃里的蒲公英

教学目标

1. 知道植物的繁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 知道蒲公英果实是通过飞行来传播种子。

3. 蒲公英的果实具有较强的飞行能力,是由于结构上类似于降落伞。 4. 通过图片观察,了解除借助飞行进行繁殖以外的其它五种繁殖方式。 5.能通过实验获取数据,根据数据对蒲公英果实飞行能力进行定量分析。

6.能借助仪器对蒲公英果实进行细致观察,发现结构上的特点,并联系其飞行能力进行分析得到结论。

7.能进行数据记载和观察记载。

8.能采用多种形式收集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苗圃图片、六种不同繁殖方式图片 小组准备:蒲公英果实、培养皿、卷尺、放大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1. 回顾参观苗圃中的发现,生成研究问题。

展示苗圃图片。师问“: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除了看到很多人工繁殖的幼苗,在地上、角落里、砖缝中还发现了哪些植物?”

通过观察图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参观苗圃的情况,指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这些植物能在苗圃中安家?它们来自哪里?形成本课所要探究的问题。 师问“:你能做出怎样的猜想?”

引导学生对这一问题进行前期预测,形成兴趣。 2. 吹蒲公英比赛。

重点应该是针对蒲公英果实的飞行能力进行实验,并从实验结果出发进行分析,从而发现蒲公英果实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这一事实。分三步进行教学:

(1)提出问题:大家都吹过蒲公英没有?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能将蒲公英吹得最远。组织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活动。指导各小组推选自己的参赛队员,分发材料并组织比赛。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比赛成绩进行测量,并形成数据记录。 学生在观察数据后,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同学的蒲公英果实飞行的距离特别远?他们是怎样吹的?这样吹对蒲公英果实的飞行起到了什么样的帮助?引导学生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思考,并认识到风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蒲公英果实飞行的距离长短。 在学生讨论后小结:风力大,果实飞行距离远;风力小,果实飞行距离短。

(2)进一步引导:蒲公英的果实为什么能飞这么远?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思维上的发展,引导学生利用放大镜对蒲公英果实进行仔细观察,并要求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记载。(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深入探究能力和科学记录能力。)指导学生对蒲公英果实进行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果实形状运用绘图、文字等方式进行记载,鼓励记录方式的多样化。 (3)讨论:蒲公英果实为什么飞那么远?引导学生从观察到的形状特点入手,讨论其结构对飞行能力的影响,形成共识:像降落伞一样随风飘散。

深入讨论:在自然界中,蒲公英在风的作用下会怎样?引导学生考虑自然界中风的特点,认识到:自然界的风力较大,持续时间长,能将蒲公英的果实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

延伸讨论:还有种子的果实如果落到泥土中,到第二年春天会怎样?引导学生得到结论: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落入土壤后在第二年的春天发芽生长,完成繁殖过程。 3. 认识一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来繁殖的。

提出问题:其它植物的种子又是怎样传播的?引导学生对P30页六幅图片中植物果实的结构特点进行细致观察,并发现其结构特点,最终认识到这些植物是如何利用果实的结构特点来完成种子的传播。教学时段内对于图片的观察可以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小组讨论后在全班进行汇报,形成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的整体认识,最后以文字或自行设计表格的方式进行呈现。

4. 收集更多关于植物种子传播的资料。 提出问题: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植物,它们又是怎样传播自己种子的?指导如何填写教材提供的统计表格。(该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作为课后延伸来进行,指导学生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强调资料的整理和分类。)

11、生物繁殖新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杂交、植物组织培养、人工繁殖、胚胎移植等一些较新的生物繁殖方式。 2.了解克隆技术、太空育种等一些最新的生物繁殖方式。 3.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科学调查的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4.通过了解繁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培养热爱科学的价值观。

5.通过对我国生物繁殖技术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以祖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并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而自豪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图片

小组准备:课前进行关于生物繁殖新技术的资料收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植物的繁殖技术,也探究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繁殖方式。今天,我们继续交流学习《生物繁殖新技术》。

二. 交流收集的资料,整理已知生物繁殖新技术的信息。

(一)植物 1.杂交水稻

(1)简介袁隆平院士的事迹。

(2)介绍杂交水稻技术。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指名简单介绍 这种技术。

(2)了解其特点:材料少﹑繁殖快 ﹑受季节影响小。 ﹙二 ﹚动物

(1)过度谈话:为了获得优良的生物品种,改善我们的生活,保护濒危动物,人们对动物繁殖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2)出示图片:(1)人工繁殖中华鲟(2)胚胎移植技术

(3)小结﹕除了植物的繁殖技术在不断改良外,在动物的繁殖技术中,新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推进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第二篇:最新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1

1. 走进科学课

一、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不同颜色的叶子,图片等等

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三、教学重、难点:

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设计

1、导入:

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 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

2、学习新课;

(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

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 (二)活动过程:(1)

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

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三)活动过程:(2)

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 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

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

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一年级科学2

2我的“小问号”

一、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

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三、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教学设计

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

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

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学生各抒己见。

3、师:我们可以自愿组合成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分组,选好组长)

4、全班汇报:

5、看课本第五页的图画,你有哪些“小问号”? (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有哪几种颜色? (2)鸟类是怎样繁殖的?...... (3)全班汇报,共同揭秘。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师生一起解决。

三、拓展活动 (课后作业)

在课后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小问号“记录下来,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一年级上册科学3 第3课《看一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道眼睛的作用。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热爱观察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观察。

2、理解不同的观察方法和观察顺序,知道不同的方法观察到的结果不同。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上课之前,学生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学具:镜子、七巧板。 师:镜子和七巧板都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学生纷纷将自己的学具展示给老师看。

师:很好,都准备的很充分,下面我们就一起带着学具走进科学的课堂吧!

2、活动过程 (1)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的镜子,通过镜子看一下我们自己的眼睛。

生按照老师的引导面着自己的镜子看自己的眼睛。 师:从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发现…… 生2:我发现……

生纷纷积极举手回答自己的发现。

(2)师:那我们的眼睛有哪些本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看看七巧板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 生:红色、绿色、黄色、蓝色…… 生: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通过眼睛看到的。 教师引导学生并总结:

用眼睛看七巧板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 教师向学生明确,这就是眼睛的本领:观察。

(3)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用不同的方法观察,你有哪些发现: 生1:前两幅图都是松树,后两幅都是花生; 生2:第2和第4幅图片,是对1和3的放大; 生3:……

学生积极回答自己的发现。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在观察时,我们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等方法进行,并且不同的观察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同。

(4)师:既然我们的眼睛这么重要,那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呢? 生1:做眼保健操; 生2:写字姿势要正确: 生3:不走路看书: 生4:……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并展示如何保护眼睛:正确做眼保健操;正确的读写姿势;不要躺着、走路、坐车时看书;看书一小时后要远眺几分钟

一年级科学4

4.听一听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知道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耳朵可以辨别声音; 2.知识目标:在教师指导下,能通过观察认识耳朵的外部特征;

3.情感目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能对生活中的多种声音表现出探究兴趣。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塑料瓶、沙子、石子、手电筒、杯子、金属棒 学生准备:塑料瓶、沙子、石子、手电筒、杯子、金属棒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学生试着了解耳朵的结构及作用。

四、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1. 教师播放音乐《清晨》。

2. 教师让学生谈听音乐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器官听到音乐的。 3.板书课题《听一听》。

二、观察耳朵: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耳朵是什么样子的。

5. 自由探索:教师引导学生由内到外观察耳朵的内部结构,引导学生思考要借助什么工具来观察耳朵的内部结构。

学生思考后回答借助手电筒等来观察耳朵的内部。

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结果,例如:“耳朵里面有毛毛”等。 6.敲一敲,听一听它们的声音是不是相同。 教师展示不同材质制成的杯子,并敲击不同的杯子,让学生听杯子敲击后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杯子的材质,教师引导学生说出理由。

7.猜一猜,塑料瓶里面有什么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事先已经放入物体的不透明塑料瓶,告知学生要通过听晃动瓶子产生的声音来判断瓶子内的物体。教师晃动瓶子,瓶子产生声音,学生进行判断。

三、合作交流:

听一听,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插图,学生用语言描述图片中的声音。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身边经常听到的声音。

教师总结:用耳朵辨别声音,也是在观察。

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传话游戏”,提醒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取得胜利,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耳朵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体会特别是对观察有了怎样的认识,并表扬学生在本节课中的优秀表现。

一年级科学5

5.摸一摸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发展感知能力。

2. 帮助学生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3. 培养学生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

每人一套材料:三支彩笔,复印纸、纸板、砂纸 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三、教学重、难点:

用手感知物体的特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四、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师: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皮肤,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引导说一说摸过的什么感觉,引导说完整句。)学生自由操作,并各自发表意见。

(二)动手探究

1.师:你准备的东西摸上去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捏捏毛巾和纸板有什么不一样?摸摸砂纸的正面和反面又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软硬、光滑、粗糙等词汇。

师:我们能用手摸出软、硬、光滑、粗糙,你们的小手真能干! 2.教师继续提问: 现在请你用手摸摸自己身上,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3.再摸摸其他物品 从箱子中任意摸出一种物品,说说它的特征。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物品,说一说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尝试用几个词表达自己的感觉,帮助学生从物体的多方面感知特征与表达。

(三)合作交流

1.准备1—2个学生没有触摸过的东西。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些东西是冷的、热的、软的、硬的、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那么谁来试试?

引导学生回答,用手摸摸捏捏,并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捏一捏,摸一摸。 2.教师继续提问:你还摸过什么东西?他们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说出来告诉大家。

(四)拓展延伸

回家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妈妈。

五、教师总结本课内容

一年级科学6 6.闻一闻,尝一尝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鼻、舌的活动,了解它们都是人体的感觉器官。

2.观赏视频或阅读图片资料,知道鼻和舌的功能,鼻能分辨物体的气味,舌能分辨物体的味道。

3.用感官观察的活动中,训练学生使用感官鼻和舌认识周围事物 4.初步形成保护感官的意识。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道感官鼻和舌及其功能,利用感官可以获得关于事物的很多信息

难点:能描述并交流物体在气味、味道等方面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

苹果、桔子、山楂各种水果,醋、酱油、白酒、麻油、巧克力、筷子、镜子、水杯6个

四、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来猜谜语,看那个同学猜的又快又准,请听好 (出示课件) 好高一座山,中间两个洞, 有它能闻味,有它能呼吸。(猜一人体器官) 白门楼,红围墙, 里面住个红姑娘,酸甜苦辣她都尝(猜一人体器官) 学生猜出谜底,分别是鼻子和舌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鼻和舌,了解它们的功能(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认识鼻和舌的功能

(1)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认识鼻子和舌头。学生拿出镜子,照镜子观察自己的鼻子和舌头。互相说一说,同桌交流自己观察到的

结果。让学生汇报自己观察到的鼻和舌的外貌,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2)教师出示装有以下液体的四个杯子(分别标序号):醋、酱油、白酒、麻油。提问:猜猜杯中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学生猜测回答 (3)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学生回答:有鼻子闻一闻知道的。(4)师小结:鼻子能帮助我们分辨各种物体的气味,在用鼻子 分辨气味时,要注意安全,在不知道是什么物体时,不能凑近闻,应用手扇着闻气味。(教师示范闻得正确动作) (5)教师出示装有糖水和盐水的两个杯子,提问:一杯糖水,杯盐水,谁有办法能分辨它们? (6)学生交流并回答用舌头尝一尝可以分辨

(7)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知识,如舌头的哪些部位可以品尝出什么味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8)师小结:用舌头可以品尝出食物的味道,各种食物的味道各不相同,在不知道时什么食物时,不能轻易用口去尝,要注意安全。 2.合理运用自己的感官一一鼻和舌

(1)出示课前准备的水果,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向别人介绍你手中的水果(重点是味道或气味

(2)学生分小组拿出各组准备的水果,认真观察(可以品尝),感知水果的味道。

(3)学生小组内交流,组内选取代表进行全班汇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品尝和交流。

(4)教师小结:观察水果时,我们要充分调动眼、耳、鼻、舌、手等感官,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判断事物的特性。 (三)自由活动

1.观察水果,说一说它们的特

2.学生动手操作,先看一看,再闻一闻,最后尝一尝。

3教师小结:鼻能分辨物体的气味,舌能分辨物体的味道。 (四)拓展活动

教师提出活动建议:课下到校园里看一看花的颜色,闻一闻花的气味。提醒学生室外观察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随意品尝一些野果 板书设计: 6.闻一闻,尝一尝

鼻子→闻气味

感官 观察

舌头→味道

一年级科学7

7. 玩磁铁

一、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扣的南北极。

3.在合作游戏和探索活动中感受玩磁铁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U形磁铁若干,磁扣人手一个,磁铁玩具

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三、教学重、难点:

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扣的南北极。

四、教学设计

一、探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1.情境导入,激趣

师:小队员们,又到了我们一起“学科学,大闯关”的活动了,大家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别忘了我的口号是“科学泡泡,动手动脑;玩转磁铁,探索奥妙!”大家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们?好,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闯关游戏。

2.探究知道新问题

师: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磁铁。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磁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 (1)磁铁的形状:方块磁铁、瓦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圆环磁铁、圆片磁铁、条形磁铁、U形磁铁。(2)磁铁两端有蓝色,一端红色。(3)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3.游戏:变身小磁铁

师:同学们很棒,请你们任选蓝色和红色小标志的两头,互相对碰会有什么现象?(同颜色的两端相斥,不同颜色的两端相吸。)

二、探究磁铁的应用

1.激趣

师:玩过了游戏,我们休息一下,进行我们的终极挑战。

2.学生探究,磁铁还可以吸引那些物体?(教师适时引导,并观察学生实验情况。)

3.分享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简介磁铁在生活中的 应用。

一年级科学8

8. 玩彩泥

教学目标:

1.彩泥制作学会揉、压、搓等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2.能随意取橡皮泥,通过分泥、团圆、压扁、挤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3.通过学生用彩泥制作花朵,激发学生爱护植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

课件、彩泥、硬纸板、彩泥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让我们一起拍拍小手吧!

2、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圆圆,它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你们愿意吗?

一、 基本部分:

1、游戏:《彩泥变变变》 ①、 揉一揉:彩泥变成汤圆

②、压一压: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③、搓一搓:汤圆变面条,比一比谁的面条长。 ④让幼儿自己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1、 同学们,彩泥好玩吗?今天是圆圆的生日,圆圆有一个生日愿望?

圆圆:我最喜欢夏天五颜六色的花朵,可是现在是冬天,花朵都枯萎了,我想看盛开是美丽花朵,你们能帮我实现生日愿望吗?

3、老师边播放课件边动手演示花朵的制作过程。

讲解彩泥花朵的制作的过程:

制作一个黄色的小球,五个红色的小球,两个绿色的小球和绿色的长条。按照顺序粘在白纸板上。

师:让我们一起用彩泥做出漂亮的花朵,帮小彩泥实现愿望把!

4、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 结束部分:

1、让大家和老师来欣赏一下你们的作品。

2、我们一起去洗洗小手吧!

一年级科学9

9. 玩小车

一、教学目标: 1.对颜色感兴趣。

2.会将小汽车车轮或其他圆形的东西蘸颜色在白纸上滚。

二、教学准备:

准备一辆玩具汽车,拉链等。 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三、教学重、难点:

会将小汽车车轮或其他圆形的东西蘸颜色在白纸上滚。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你们猜猜是什么?

2.在学生自由猜测时,教师掀掉布,给学生一个惊喜: (师:“看,是什么?”)(小汽车)

师生一起说说小汽车的种类和作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这么多好玩的小汽车,你们想不想玩一玩啊?”

(教师讲清楚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汽车玩。)

二、引发兴趣,教师进行示范演示。

1.师:小朋友们,快来看呀,老师的汽车会变魔术!

教师把汽车车轮蘸上颜色在白纸上开过,边开汽车边念儿歌“小汽车,嘀嘀嘀,开来开去真有趣。” 2.引导学生观察小汽车滚出来的画,师:厉害吧,老师的小汽车还会画画呢, 看,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在学生回答像什么时,教师要给与肯定。)

4.师:同学们,你们的小汽车能画画,依靠的是什么力量? (推力 拉力)

三、活动结束

1、每人一个方向盘,在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做开小汽车的游戏。

2、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或拉力。

一年级科学10

10. 分一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根据色彩、形状、用途等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的过程,学会按一个标准进行简单的分类;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术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各种颜色的立体快、铅笔等。 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三、教学重、难点:

学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整理,即掌握分类方法。 找到合适的分类标准

四、教学设计

师: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是懂礼貌、爱整洁的孩子。而且老师还知道你们今天每个人都会表现的非常乖。

一、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分类需求

那下面请小朋友们看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仔细观察后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生1:书架上的书很乱; 生2: 玩具到处都是; 生3: 笔、桌上、地上都有…

师:很乱。那孩子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很乱呢?请生自由回答。

师:孩子们说的都对。小猴自己也说了,好乱呀!播放课件。 师:Ppt出示第二幅图

师:孩子们,下面我们看看小猴整理后的房间,你感觉怎么样? 生自由答。(整齐)很舒服(或很整齐)。 那孩子们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很舒服呢?

师:回答的真不错。所以呀,我们平时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共同学习。

之前老师已经请小朋友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在爸爸妈妈的指导下预习了关于分一分的内容。

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听清要求:(

2、3个同学)你是怎样整理自己的书包的?(出示课件)(善于捕捉学生回答问题的信息,灵活处理)

生自由汇报:语文放在一起,数学放在一起,文具放在一起等

师引导总结:把书放在一起,作业本放放在一起,学具放在一起等。

师:看来呀孩子们真能干,学会了整理自己的书包。真了不起!

三、练习

1、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把桌子上的小棒自己独立的试着分一分; 老师看哪些同学能干,分好用坐姿告诉老师。(老师巡视,捕捉信息,灵活处理)

2、请同学们把小棒快速地放到桌子的左边然后用坐姿告诉老师。那下面我们来展示展示你们的本领。老师相信你们行。

3、练习(出示课件)

(1)把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涂色。

师:请同桌之间小声地相互讨论,然后再回答问题。(生自由答。)

(2)整理玩具,分类摆放。

11 11.运水游戏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水会流动,具有流动性。

2、通过设计运水方案,知道科学探究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初步了解水的流动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究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 教学重点:知道水会流动,具有流动性。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水的流动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 教学准备:海绵、勺子、水。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知道水会流动,具有流动性。

2、通过设计运水方案,知道科学探究要围绕已提出和聚焦的问题设计研究方案。

3、在探究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课件:水流的声音。

(1)让学生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水声)

(2)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水?是什么样的水?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运水游戏。(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一)想办法,把水从一个水槽运到另一个水槽中。

1、活动准备:每个小组准备两个水槽,一个装满水。

2、提出问题:把水从一个水槽运到另一个水槽中,不能用水槽直接倒入,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学生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间相互评议、补充。

3、展示工具资料,引导学生看一看,猜一猜: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呢?

4、学生自由选择运水工具,验证结果。 教师提出运水活动要求: (1)两个水槽之间要拉开距离。 (2)不要把水洒到外面,不要弄湿衣服。

(3)每样工具都要试一试,把能运水的与不能运水的工具分开放位置。

5、学生开展运水活动,教师参与其中,适时指导。 (1)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转换运水工具。 (2)指导学生合理搭配运水工具。

6、交流自己的活动发现。 (1)哪些工具能运水?哪些工具不能运水? 学生交流重点:为什么有些工具不能运水? 教师小结:通过活动我们发现水是流动的。 (2)同学们选择了哪种运水工具?是怎样运水的?

学生交流自己的运水方法,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海绵,针管等吸水工具是怎样运水的。

7、活动延伸:用虹吸现象运水。

一年级科学12

12.认识水

一、教学目标:

认识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二、教学准备:

水、烧杯、水槽、量筒、不同形状的其他容器等。 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三、教学重、难点:

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借助简单的工具观察水的形态特征。尝试多角度、多方式地认识水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课件有关水的图片? 学生观看。

2、谈话:我们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水。(板书课题)

12、认识水

二、认识水

1、你们知道哪些水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回答。

2、你闻一闻容器里的水,是什么味道?尝一尝什么味道?

板书:无色、无味、透明、易流动

3、出示白醋、清水、橙汁、白糖水,让学生分辨出来。

方法指导:一看二闻三尝

4、出示书中插图。小明不知道水是什么形状?我们来帮帮小明好吗? 学生说水倒入桌上容器的形状。

5、实验证明水倒入容器后的形状。

(老师演示将水倒进不同容器中,学生观察水的形状。)

三、拓展活动:说说自然界中哪里有水,学生互相交流,师小结。

14

14、把它们放到水里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会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2.学生在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中,能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通过对实验现象提出异议,锻炼学生交往合作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

课件(动画片)、食盐溶液、雪碧饮料、白糖溶液、白醋溶液

三、教学重难点

有些物资溶解在水里,有些物资很难溶解在水里

四、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活动想一想”一一动画片“小马过河”! (1)故事中蕴合着,食盐能溶解在水里的道理

(2)“你从故事中至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可以说出来食盐溶解在了水里这种现象,但是用间不一定准,这里也不要特意调“溶解”这个词

溶解在了水里这种现象。但是用词不一定准确。 这里也不要特意强调“溶解”这个词

2、活动“尝一尝”

(1)出示四杯液体(食盐溶液、雪碧饮料、白糖溶液、白醋溶液。

(2)先看一看,猜一猜,再尝一尝

(3)说一说,只靠眼睛看是不够的,在认识物体的过程中要各种感官一起用

(4)安全教育:但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尝一尝,一定要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否则的话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都是很危险的

二、新授:知道水里面是有杂质的

1、活动“看一看”

(1)先请大家看一组图片,图片展示了各地的水流美景,这些大自然的景色深深的吸引着人们,人们争相前往去到那里。人们的游览带来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为这些景色拍下了许多美丽的会议 (2)再来看一组照片,图片中展示了人们游览过后,大自然的水流收到了严重的污染颜色、气味、美景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大自然是伤心的

再来看一组照片,水里的杂质经过鉴定,对人体是有害的,可能导致各种疾病,这一组照片向同学们展示了各种因为水源污染而对人们生活造成的一些上海

(3)请你来说一说,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你将来能为人们做些什么?说一说自己的向他和理想,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2、活动“做一做”--“做一杯饮料”

(1)准备各种可食用的添加材料,让饮料变得更好喝

(2)通过观察发现,有些材料可以溶解在水里,有些则不可以 (3)初步了解,什么是溶解

三、课堂小结

在同学们初步了解溶解的现象之后,为学生们揭示什么是溶解,溶解的现象及定义,简单向同学们介绍,建立感官认识的同时建立知识结构

一年级科学15

15. 放大镜

一、教学目标: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二、教学准备:

放大镜、平面镜片。笔等。

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

三、教学重、难点:

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放大镜是“凸”“透”镜

四、教学设计

一、问题与猜想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我来介绍一下放大镜。(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1)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2)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二、探究与实践

1、 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拓展与创新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说说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尝试利用放大镜来放大物体。

四、小结

一年级科学16

16. 我的削笔刀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几种削笔刀,并了解其用途。

2.初步知道削笔刀的发展过程,感悟制造刀具的材料和工艺已经并将继续不断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选用合适的削笔刀更能提高削铅笔的效率。 教学难点:理解技术的发展使制造工具所用的材料和工艺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教学准备:剪刀、菜刀、削笔刀、指甲刀、手术刀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刀具,不同的刀具被用来切割不同种类的物品,但外形也不相同。

二:问题与猜想

1、出示铅笔 这些铅笔没法用了怎么办?

2、学生自由回答,根据回答师说:同学们真棒!知道的那么多呀!

一、 探究与实践

1、你门还想不想知道使用哪种削笔刀方便?学生亲自体验(注意安全)

2、展示交流:使用哪种削笔刀方便?为什么? (使用转笔刀既省时、省力、又安全。)

五、拓展与创新

1、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举例说明。(计算器具、交通工具等)

2、师小结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第1课、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

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

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

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

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1、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2、做实验册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第2课、了解土壤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

2、 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 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 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 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 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 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 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 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

2、生回答。

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观察土壤

(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

(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

2、自主研究

(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 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 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 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

(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记录在记录本上)

3、 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

4、 小结:

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5、探究透水性能:

(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

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 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

(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① 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② 倒入相同的水。

③ 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 (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

(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

6、 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

(1) 分组讨论 (2) 大组交流

(3) 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

四、课后作业

1、 课后继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

2、 实验册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3.肥沃的土壤

一、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1、 知道死了的动植物 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 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2、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二、教学准备:

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

2、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

自主学习

1、

观察有落叶的土地

(1)学生分组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2)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

2、自主研究

(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

(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3、制作肥料袋

(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

(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 ① 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植物,搅拌。

② 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③ 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4、观察肥料袋

(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5、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三)总结巩固

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3)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1、观察肥料袋

(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2、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3、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

讲述: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四、课后作业

1、 继续观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

2、完成实验册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

第4课、土壤的保护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

2、 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3、 能够进行环保宣传。

4、 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科学知识

1、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 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 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3、 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板书课题)

(二)

自主学习

1、

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

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

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

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

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

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

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

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

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

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

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

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

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四、课后作业

1、 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2、 完成实验册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1课、果实和种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科学知识

1、认识果实和种子。

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和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 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二、教学准备:

植物挂图和一些图片。一些种子和与水浸过的。放大镜等。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

导入,回忆原有知识,引发研究内容

1、你已经知道那些植物的知识?

2、倾听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

3、了解种子吗? 发表自己的看法 填写活动记录

学生提出种子构造!

能参与讨论,并在小组中发表意见。较快的记录;对研究问题有兴趣

二、解剖观察种子,发现种子的共同点

1、提出:你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

2、提出:只有解剖了种子,才能观察。

3、你觉得解剖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4、解剖观察其他植物种子,你发现什么?

1、说出常见植物种子的名字。

2、讨论发表注意点。

3、解剖、观察大豆的种子,并记录。

4、学生解剖其他种子,发现种子的构造相同点!讨论归纳

1、

讨论积极,认真倾听。

2、

实验、观察、记录合作好。

三、讨论种子的萌发

1、

猜一猜种子为何能长出一棵植物?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吗?

2、

指导实验(讨论注意点)

1、

讨论,发表意见

2、

一起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填写活动记录

1、

积极发现问题

2、

能完成7天实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四、交流问题

关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共同讨论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2、根和茎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多种植物的根和茎进行观察,比较根和茎的不同之处。 能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证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难点:认识茎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

带根的各种植物、烧瓶、水、油、棉花、小刀

四、教学过程

(一)区分直根和须根。

出示大蒜和菠菜。你认识这两种植物吗? 观察它们的根有什么不同?

讲述:像菠菜这样,有明显的主根,侧根小于主根的,我们叫它是直根。像大蒜这样没有明显的主根,在茎的周围长出很多粗细相似须毛状的根,我们叫它是须根。

(二)认识根能吸收水分的作用。

讲述:根对于植物来说非常重要,你知道根有哪些作用吗? 学生回答。

提问:你能设计一个证明根吸收水分的实验吗? 小组讨论。

汇报实验方案。注意几个条件的控制。 (三)了解茎有各种形态。

刚才我们认识了植物的根多种多样,那么它们的茎又是什么样子的呢?看书上图片,提问:这些植物的茎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

汇报并填写习作第三题。

结合学生了解的知识,教师进行适当补充 (四)认识茎的作用。

讲述:根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植物的茎又是干什么的呢? 学生交流。 出示实验装置,讲述:前几天,老师把这根竹子插入红水中,现在将它取出,看一看,它的叶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小结。 (五)课外作业

试一试把胡萝卜“头”切下来,摆在浅水盘里,放在阳光下,经常加水,几天后观察有什么变化?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3、叶和花

教学目的: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观察描述不用叶子的形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并进行分类活动。 2.能对“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问题展开对比实验。 3.能够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

(二)科学知识:

1.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 2.知道花的构造。

3.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2.乐于提出有研究价值地问题,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 3.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材料:

各种形态的叶子、两株相同的植物、花 教学步骤:

一、集中话题 直接导入 明确学习目标

探索和调查 观察一片树叶的正反面,比较有什么不用?

引导观察更多的树叶,比较她们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用之处。 引导学生将带来的树叶分分类。 探究叶子在植物生长的作用。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预测 组织学生谈论应该如何比较。

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做?需要注意有哪些条件必须保持相同?哪些条件不同?

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做更多的对比实验。 你仔细看过花吗?说说 将你们带来的花画下来。

二、集体交流所观察到的花

教师根据学生的绘画介绍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

出示一朵百合花,问学生:你能在这多花上面把它的各个部分找出来吗? 指名认花的各部分。

组织学生认一认所带来的花的各个部分。

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给大家介绍一下吧。组织学生说。 认识叶的不同形态

知道植物生活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绝大部分是靠自己的绿叶制造的。 能对研究过程与结果、证据与解释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并与他人交流;

三、 认识花的构造

四、 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回顾和解释

1.这一个单元,我们研究了植物各个部分的构造和作用,谁来说一说? 2.安排全班进行种植交流。 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

第4课:植物和我们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

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科学知识:

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

知道我们吃的某些食物是植物哪部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

挂图以及图片,一些食物。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问:我们平常吃什么? 生回答

讲述:今天我们来研究植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了解植物的用途

A:出示图片:棉花、枸杞子、各种蔬菜、燃料、建筑材料 B:分组研究 C:大组交流 D:小结:

棉花就可以用来进行纺织,做衣服。各种蔬菜都是我们平常必须要的。还有一些建筑材料可以制作家具。还有……

(1)了解我们吃植物的哪一部分。

A:出示图片:土豆、花生、香焦、南瓜、大豆、青菜。 B:分组研究:我们吃它们的哪一部分。 C:大组交流。 D:小结:

土豆是吃的茎,香焦是吃的果实,南瓜是吃的果实,青菜是吃的茎和叶,山芋吃的是根。

(2)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植物以种子、根、茎、叶、果实等提供食物的有关信息。

A:出示:一棵植物图

B:指出:叶、花、果实、茎、根、种子。 分组研讨:一棵西红柿植物。并进行记录。 C:大组交流: D:小结:

一棵西红柿植物,有根、茎、叶、果实和种子,我们吃的是果实。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第1课、认识固体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文具盒、石块、笔、鸡蛋等各种固体;水、饮料、胶水、酒精等液体;天平、量筒、量杯。

分组实验材料:烧杯、水、面粉、筷子、小勺、放大镜、筛子。

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锤子等。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

(二)自主学习。

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 (2)师生交流。

(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

(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

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2、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

(2)组内讲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 (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

(5)小组间交流,描述固体的性质,还要比一比,哪个组研究的项目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能够全面地认识固体的性质。

(6)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都有一定的形状。

(7)学生实践活动:用多种办法把P44上列举的固体弄碎,并按硬度的强弱排队。

3、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

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和重量不变。

(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

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工具的测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

(3)指导学生把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开。 A.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B.小组交流办法。

C.如果课内时间不够,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后完成。

(三)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第2课把固体放到水里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知训与技能:

1、知道哪些物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

2、知道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作彩色树杈的乐趣。

二、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会沉和会浮的物体、橡皮泥、高锰酸钾、装水烧杯、水槽、沉淀分离好的土壤、酒精灯、留有矿物痕迹的小勺或玻璃片、五颜六色的树杈、每组一份表格。

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食盐、纸盒、报纸、不同颜料、方塘、土壤、沙子、搅拌棒或筷子。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固体的性质,谁能说说各种固体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又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呢?

2、固体还有许多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

(二)自主学习。

1、认识固体在水中的的沉浮现象。

(1)师将几种固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请学生预测,老师带来的其它固体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3)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固体集中在小组内,预测它们放在水中善,把预测的结果记在P82的表格中。

(4)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并预修改。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师演示: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3)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呢?

(4)师生共同小结得出: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固体在水中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那说明固体在水中不溶解。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方塘、土壤、沙子放在水中并搅拌后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P82。

3、了解固体与水混合与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学生阅读P47的图。

(2)这些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与分离有什么科学道理吗?或说出为什么?

(3)你还说出其他的例子吗?

4、结晶实验。

(1)在热水里加盐,充分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一直到盐恰好不再溶解。 (2)在热水中加入绘画的颜料,使溶液着色。

(3)把各种颜色的热盐水放在纸盒内,周围塞好报纸,这样可以使热盐水慢慢冷却。

(4)把小树枝分别浸入各种颜色的热盐水中,就可得到彩色的树枝。

(四)小结本课。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第3课、认识液体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液体关于颜色、形状、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的性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烧不、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

(2)分组实验材料:装饰板、滴瓶、回形针、烧杯、双层玻璃版、几种不同液体(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三把勺子、表格。

2、学生准备:厚塑料袋、简易天平、蜡光纸、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瓶。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是谁?每位同学选一种液体,说出它的样子和作用,其他同学猜猜是哪种液体。

2、学生思考。

3、学生开始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前说液体的样子和作用,全班同学在纸上写出这种液体的名称。然后请这位同学公布答案,比一比,谁说的比较好。然后换其他同学继续游戏。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说说教师指定的几种液体的性质。 (1)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

(2)完成P49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长,比一比,谁加得长。

(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液体在颜色、气味、味道上的性质,其实,液体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质。

2、认识液体在其他方面的性质。

(1)学生阅读P50的内容。请学生参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研究,你能发现哪些液体的其他性质。

(2)学生分组实验。

A.倒出同样多的液体,在天平上和水比比看。 B.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上。 C.把不同的液体用滴管滴在蜡光纸上。 „„

(3)小组交流。

(4)师生小结: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发现了液体在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此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3、小结本课研究的一些科学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到了以下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等研究了液体的性质。

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第4课、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哪些液体可以沉浮,哪些可以溶解在水里。

2、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制作果汁饮料的乐趣,留心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果汁、洗涤剂、烧杯、搅拌棒、天平、凉开水。

2、学生准备:桃子或桔子,榨汁机、干净的矿泉水瓶、少量白糖或蜂蜜。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1)液体有哪些不同性质? (2)液体有哪些相同性质?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研究把水倒进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1)提出问题。

A.教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前面我们研究了把固体放入水中的一些情况,我们发现有的固体在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有的会溶解,有的不溶解。那么,把液体倒进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沉,有的浮呢?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有的沉有的浮?

B.学生假设。 (2)设计实验。

A.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

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实验中应该要注意的一些现象。 C.请学生汇报设计的情况。 (3)进行实验。 (4)分析实验结果。

A.你们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同吗?你能找这其中的原因吗? B.在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填写P51的表格。

(5)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

2、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1)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请同学用刚才的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请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学生分组研究。

(3)师生共同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一样,有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三)课后作业。

1、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液体混合与分离的例子。例如:榨取果汁、用洗涤剂洗碗等,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呢?课后榨取一份果汁,将你的果汁调制的美味一些。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

第5课、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改变形状、增大空间或水中加盐都能增加水的浮力。

2、知道船的承载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研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的过程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橡皮泥,水杯、盐、小螺帽、铝片、牙膏皮、生鸡蛋

2、学生准备:橡皮泥、铝片、土豆

三、教学时间:一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本节课要研究的物体:橡皮泥、牙膏皮、土豆、铝片。 2、讲述:这些物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水里都是沉的。

3、提问:你能猜想一下可以用一些什么办法使它们在水中浮起来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A、探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

1、

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以上这些沉在水里的物体在水中浮起来。

2、

用实验验证猜想。 (1)明确实验注意点:

a、安全

b、卫生

c、认真研究 (2)学生实验,并填写表格。 物体

法(写或画) 1 2

(3)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结:我们用(

)的方法可以使牙膏皮、橡皮泥、铝片、土豆这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到水面上来。。

B、探究小船能装载的重量与什么有关 1、讲述:我们让这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造船的过程,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就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小船,刚才每个同学都做了一回小小

的造船工程师。

2、提问:船有什么作用?

3、开展用小船装载螺帽的比赛。 (1)明确实验要求

a、

在自己制作的小船中任选一艘小船参赛 b、可以对船再进行改进 (2)、学生比赛,用自己制作的小船装螺帽。 (3)、汇报比赛结果。

4、讨论:小船装的东西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5、小结:小船装的东西的多少与小船的材料、形状等许多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课后延伸:

1、提出课后活动目标: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艘船。

2、活动注意点:(1)安全

(2)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 教学反思

]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1 今天天气怎么样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交流讨论关于天气的信息,用丰富的语言描述天气;

能够收集各种关于天气的资料,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能够通过分析数据发现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知识与技能

知道天气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如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

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工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关注天气的变化;

愿意欣赏美丽的天气,愿意像气象工作者那样观察研究天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教师在黑板上写“天气”两字,说明今天的研究对象。

2.组织学生讨论:今天天气怎么样?(学生可能会说今天天气很好或是说今天天气不好,这时,教师可追问“你为什么说今天天气很好?” 或“你为什么说今天天气不好?”)

二、讨论我们所喜欢的天气

1.谈话:刚才,同学们说了,今天天气很好,是晴天。除了晴天以外,你还知道有哪几种天气情况呢?(或:今天天气不好,因为今天下大雨,上学很不方便。除了雨天以外,你还知道有哪几种天气情况呢?)

2.学生汇报:有晴天、阴天、下雨、下雪、大风、沙尘暴。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择要板书)

3.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天气的录像(或图片)资料,学生判断是哪种天气。

4.讨论:我们最喜欢的天气。

(1)组织学生讨论:在这么许多种天气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天气呢?为什么?

(2)进行简单统计,找出全班同学最喜欢的一种天气。简单统计的方法可由学生确定,例如:数数、画“正”字等。

5.讨论人们所喜欢的天气:天气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人们都很关心天气,工人、农民、渔民,各行各业的人,他们又是最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呢?说说

你的理由。

三、观察和描述天气的特征

【说明】让学生到室外观察天气,可以使学生非常兴奋,因为学生可以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快乐,体会到一种真切的自然的气息,而且,与录像和图片相比,到室外观察天气,学生获得的信息将会更加全面,除了视觉以外,学生还可以从听觉、触觉等方面获得有关天气的信息。

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学生观察天气并认识到可以从温度、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天气,并且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1.教师告诉学生我们将到室外去观察今天的天气,讨论应该从哪些方面、用哪些词语观察描述天气,并且指导学生把描述天气的词语写在活动记录上。

2.学生到室外观察天气并且尝试用语言描述天气。

3.回到教室后,学生用语言交流描述当前观察到的天气特征。

4.多媒体再次展示各种各样天气的录像(或图片)资料,学生展开想象,用丰富的语言描述这些天气的特征。

5.设计记录天气的符号,记录各种天气特征。

(1)讨论如何记录观察到的天气特征;

(2)教师提供范例,板画晴天、多云的符号;

(3)学生独立设计其它天气符号;

(4)学生交流各自设计的符号。

6.播放电视台天气预报的片断,让学生说一说从中得到哪些启发。

四、课外延伸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不小的收获,肯定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请学生说出),我们一个个记录在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讨论得出哪些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答案,哪些问题可以作为一项长期进行观察的任务,哪些问题是将要学习的内容。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第二课 气温是多少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知道在不同环境下气温是有差异的。

3、知道白天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早晚气温低,午后气温高。

一、教学准备

1、学生备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记录气温用的纸笔。

2、百叶箱。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想知道今天的气温有多高吗?

2、今天我们一齐来学习如何使用寒暑表。

(二)自主学习

1、介绍持寒暑表的方法和读写温度的方法,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2、测测今天的气温有多高。 (1)、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 A、先测测教室的温度。

B、再到室外去测测。(测阳光下,背阴处) C、观察百叶箱。

(2)、把室外空气的温度记在活动记录上。 (3)、从测量的结果中发现了什么?

(4)、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连记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

1、分组讨论后汇报。

2、教师小结。

(一)、课后作业 判断题

1、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有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 )

2、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在中午12点。( )

3、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第三课 雨下得有多大

教学目标

尝试根据空气的温度推测会不会下雨。 知道下雨前空气温度会增加。

知道用测量的方法可以明确空气的温度和降水的多少。 知道计量标准的统一,才能得到正确的雨量测量效果。 教学准备

钉子、大头针、木板、长头发、硬纸板、纽扣、线轴、小锤、胶水、两粒小珠、彩笔。

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复习引入。 自主学习

下雨前,空气的湿度会变大。我们通过观测空气的湿度变化,就可以判断会不会下雨。

做个头发湿度计。 小组合作来完成。 小组展示各自的成果。 师生小结。

在一个下雨天,观察天空和地面的情景。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 活动时要注意安全。 分小组进行测量。小组汇报。

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的雨量一样吗?说说这是为什么? 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写几个描写雨的成语。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第四课 今天刮什么风

教学目标

知道风吹来的方向叫做风向,风速叫做风级。

了解一些判断风向和风力的方法,认识风向标和风力计。 知道不同等级的风造成的自然现象。 教学准备

手绢、纸巾、纸屑等轻飘物体。 观测天气的器材、记录本、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观测风向的物品。 复习引入。 自主学习

组织学生到教室外看看,今天刮的是什么风?风吹来的方向。 分小组进行观测。

将自己记录风向和风力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 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

组织学生熟读并背颂这首风级歌。 动手制做风标和风力计。 准备好制做材料。

做好后在小组内进行评价。

连续观测一周的天气情况,把结果记在活动记录上。 课后作业

写出两条能预报天气的谚语。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

第五课 气候与季节

教学目标

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知道季节是根据特定气候划分的时间段。 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知道一些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教学准备

准备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有关春季、夏季、冬季气候特征的图片。 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观看本课图片,了解在一定的地区,天气现象总有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称为该地区的气候特征。 四人小组讨论。 秋天气候的特征。 其他季节的气候特征。 小组汇报。 师生小结。

在不同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后汇报。 教师小结。 课后作业 观察小动物。 观察植物。

把自己观察到的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第四篇:苏教版国标本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骨骼》

1、骨骼

大同小学 林秀梅 教学资源开发:

“骨骼”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它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的要求,从锻炼身体,茁壮成长的角度出发,围绕骨运动、骨作用、骨保健等方面,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以及骨的位置,从而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

由于本节课涉及的骨骼学生不能直接接触,所以设计了诸多触摸、模拟的活动,使本课的内容在学生的探究中展开。具体地说,这节课是通过三个逐渐递进的探究行为,指导学生粗浅认识、了解骨骼。这三个探究行为便是:摸、拼、看。 “摸”即摸皮肤下的骨头,感受骨在身体中的位置;“拼”即把骨骼分解图合并成一幅完整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全貌和个数,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看”即通过观察动物的骨,使学生更加了解人的骨骼。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借助于直接摸、看图片、对照模型等多种方法了解人体内骨骼的分布与构成,会拼装一个完整的人体骨骼模型;

●能够通过看、摸、敲、掂等多种方法观察动物的骨头,进而了解人体骨头的内部结构。

知识与技能:

●知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的体内一共有206块骨头;

●知道组成骨骼的骨是有生命的,骨可以生长,骨中间的软物质叫骨髓,骨髓能够制造血细胞;

●知道人体的骨骼具有塑造体形、支持躯干、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制造血细胞、储存身体所需的某些物质等多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己制作人体骨骼模型,激发学生关注人体结构、研究人体的兴趣; ●通过多种活动体验到人体骨骼对于人体的重要作用;

●意识到借助于合适的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体内部的结构与组成。

教学准备:1.人体骨骼图、硬纸板, 2.收集煮熟的、结构比较完整的动物骨,3.骨骼模型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提问:同学们见过建筑工人是如何造房子的吗?建筑工人为什么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呢?大楼建成了,原来的钢筋框架怎么不见了?

2.谈话:与钢筋框架一样,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但不是由钢铁建成的,而是由骨骼构成的。

提问:关于骨骼,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评析】通过建筑工人造房子预先要搭建钢筋框架,从而引入人体内部也有一个框架,那就是人的骨骼。以这样的情境揭示课题,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能使学生联想到骨骼的作用。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铺垫。 归纳学生想研究的问题,布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引导学生探究:人体骨骼的结构

1.谈话:骨骼隐藏在我们身体的内部,难以直接用眼睛观察,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研究我们的骨骼? 2.学生交流方法。

3.实践活动:摸一摸我们的骨头,你可以感知到些什么? 4.学生汇报、交流。

5.提问:你知道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吗?你能摸到多少块?

6.布置任务:把我们全身的骨头分成四部分——头、躯干、手臂、大腿。分组各摸一个部分,看能摸出几块骨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分得清、摸出得多。(学生分组活动:摸骨数骨)

7.汇报交流活动情况,对照活动记录里的骨骼图,了解骨骼的分布。 【评析】在组织学生交流时,不仅要让学生说出骨头数,还应该说出骨头的位置,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骨骼的概念。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能不能称一块骨头为骨骼,突出骨骼是一个完整骨架的概念。

8.提问:大家摸出自己的手上共有几块骨头?(观看人体骨骼的X光照片) 9.小结:人们肉眼看不到身体内部骨骼的结构,但X光却可以。一只手上竟然有27块骨头呢!

补充:人体内骨骼系统中的数量由年龄决定。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275块骨,而一个成年人的身体里却只有206块骨。因为,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些骨会合并在一起。例如,婴儿刚出生时,其头盖骨分为许多块独立的骨,随着人体不断地生长发育,独立的骨合并在一起,形成了较大的头盖骨。 10.动手做:拼装人体骨骼的模型图片

出示人体骨骼教学挂图,比一比:你拼对了吗?

【评析】通过学生分解骨骼图,再还原骨骼图,力图通过一分一合,使学生内化骨骼的概念。同时组织学生互相观看他人拼的骨骼图,以便进行比较和相互印证。 小结:骨骼是人体的支架,成年人一般共有206块骨头。这些骨头是有规律的组合在一起的。

二、观察骨骼的特点

1、 用放大镜观察动物腿骨;

2、用锤子轻轻敲打动物腿骨的表面; 把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汇报交流。说说动物的骨头是什么样子的。

3.思考讨论:根据观察结果,你认为人的骨和动物的骨有哪些相同之处? 4.讲述:在希腊文中,“骨骼”的原意是“一个死亡了的身体”。其实,骨都是由活细胞构成的,骨是有生命的。

观察活动:提供猪的腿骨解剖实物,观察骨头的结构图,说说骨头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评析】通过让学生观察解剖开的猪筒骨或其他动物的骨头,指导学生认识骨头的内部构造。也培养了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讲解骨头的结构组成: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 学生上网查找自学:了解剖开的骨的内部构造以及人骨构造和特点的有关资料或者说明。 【评析】本环节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进行整合,通过学校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分析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问:你还可以提供哪些证据来说明骨头是有生命的吗?

三、体验:人体骨骼的作用

1.谈话:人体的骨骼具有什么作用呢? 2.学生交流讨论。

3.组织活动:体验人的骨骼有什么作用。 (1)队列训练——运动;

(2)站姿训练——塑造体形、支持躯干;

【评析】通过引导学生做一些运动,让学生发现其中那些骨参加了活动。从而总结出骨骼具有运动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因为一些具体的运动会涉及到许多骨,教师应在学生忽视时给与提醒。

谈话:人能站得住、坐得稳,靠什么?骨骼是人体的支架,它有什么作用? (出示颅腔、胸腔图)讲述:头骨里装有人体什么器官?胸骨和肋骨、脊柱围成一个笼子,你知道里面装有什么?

3.拓展:像肋骨一样保护内脏器官的骨头还有哪些?

小结: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持躯体、塑造体形、保护内脏器官等多种作用。 4.提问:如果人体的骨骼受伤了,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哪些改变? 5.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以及骨骼的卫生保健教育:

观察:请一名学生站在全班同学面前,向两侧、向前弯曲自己的躯干,其他同学观察。

判断:请你说一说这位同学的姿势是否正确?为什么?

讲解:少年儿童的骨比较软,正确的读写姿势能使脊柱健康发育,不正确的读写姿势会使脊柱变形,形成驼背或S形脊柱,并且脊柱一旦变形,不但很难看,而且会影响人的活动,影响心、肺等内脏器官的正常发育,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身体与书桌距离一拳,握笔手指距笔尖一寸。

讨论:少年儿童的骨骼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你们知道怎样才能使骨骼长得粗壮、坚固,个子长得高吗?

【评析】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因此,不只是让学生知道骨和骨骼的作用就可以了,关键是要学以致用,让他们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充分体现科学的价值。

四、拓展:

1.看图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骨骼参与了运动?(1)跳绳时;(2)吃饭时;(3)静坐时„„

2.完成活动记录上的作业。

谈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你对人体的骨骼有了哪些了解? 3.补充:了解人体内的另一种骨头——软骨。 (1)摸一摸鼻子尖,感觉到了什么? 小结:鼻尖中含有软骨。

讲述: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软骨会发生变化。婴儿的骨骼大部分都是软骨,随着人体的生长发育,大部分的软骨会被硬骨所代替。 教学片断赏析: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那些动物的骨头? 生:有鸡的骨头。

生:我带来的是猪的腿骨。

师:你们想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它们? 生:通过放大镜来观察。

师:你们发现动物骨的表面有什么特点? 生:骨头的表面很光滑。 生:动物的骨头很硬。

生:猪的腿骨中间细,两头粗。 生:骨和骨之间有个小骨头连接。 师:那么骨头里面又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用小锤把它敲开,看一看里面的样子。 生:骨头内有一些小的管子。 生:骨头内有白色的液体。

生:骨头内的软软的东西是骨髓。

师:同学们说的对,骨密质内有一些细小的导管,将骨表面的血管和神经与骨中的活细胞连接起来。骨头中间有一种软组织叫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所以骨头是有生命的。

【评析】在学生了解了人体的骨骼系统组成后,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动物的骨头之间的异同点,研究动物骨头的特点,然后再借助文字及图片资料认识人的骨骼的结构与作用,意识到骨骼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主要作用。 教学反思:

一.从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入手,去认识了解骨骼 本课的教学设计先从运动的主要实体—骨骼开始,从学生曾经感觉到的骨的经验入手,引导学生透过皮肤以及肌肉触摸身体上的骨并且通过拼图和观察,来感受骨骼的存在,帮助学生形成骨骼的概念,认识骨骼的作用。在宏观上认识骨骼。 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骨骼。从问题——我们的身体里有多少块骨头的提出,引发学生的探究行为。在把全身骨头分为四部分的基础上,指导学习摸各部分的骨头并完成记录;再结合X光下的手骨的观看,说明什么是骨骼,骨骼由多少骨构成;最后要求学生把骨头的图形拼成完整的骨骼,使得学生能充分认识骨骼。

最后引导学生了解骨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其他动物骨(如猪等),借助认识其他动物骨获得的经验,说明人骨的构造及其与其他动物骨的相同点。 二.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和体验活动

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一系列实践、体验活动,指导学生熟悉人体内骨骼的分布和数量,知道骨的结构与特点,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的构成与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自由地做着各种各样的运动,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在隐藏于身体内部的骨骼在人体的活动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人体骨骼的存在可感却并不可见,属于一个暗盒结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借助X光照片、人体骨骼教学挂图以及一些教学资料片来帮助学生了解人体骨骼系统的结构与组成。让学生在亲身的实践和体验活动中感受人体的奥妙。同时也对骨骼有了全面地认识和了解。

三.将信息技术与科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

让学生利用上网查询有关骨骼的结构与特点,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有机的结合,通过学校的网络资源,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快乐,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和分析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关注了学生的差异,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学生不仅了解了书上骨髓等问题,也可以更多的获得有关信息,比如骨密质、骨松质、骨膜等。 《骨骼》一课是中年级教材中教学难度较大的一课,主要是由于骨骼在身体的内部,学生在学习这一课前关于骨骼的感性认识很少,要在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全身骨骼及其作用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难度大是显而易见的。所设计的这课教学正是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安排教学过程也是围绕着解决这个问题而展开的。

2、关 节

红岩小学 任秀霞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在上一课研究骨骼的基础上,重在研究关节的作用,它以指导学生开展体验活动为枢纽,通过找关节、绑关节、找同类型关节、踮脚尖后脚跟下落等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功能、结构,懂得关节的类型和在运动中的作用。

预期学习结果:

能够通过活动身体找出一些主要关节的位置。 知道什么是关节以及关节的作用。

认识关节类型中的铰链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状关节以及它们的活动形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关节的运动作用和缓冲作用。 难点:认识一些关节的类型和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笔、木棍、夹板、胶带或绳子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上节课通过研究,知道了人体所以的骨头共同构成了整个人体的支架,也就是骨骼,有没有想过这副骨骼是不是完全合拢的呢?人怎样才能运动的呢?

2、学生交流。

3、提问:人可以灵活地做各种动作与我们身上的哪部分结构有很大的关系?(揭示课题:关节)

(二) 谈话:关于关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三) 认识关节,体验关节的作用

1、讲解:什么是关节?(骨头与骨头相连的地方叫关节)

2、讲述:人体的支架——骨骼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它由许多块小骨组成,而不是一块块的大骨,每两块小骨之间由关节相连。

3、小组活动:活动一下身体,找一找身上有哪些是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图上圈出来。

4、汇报交流实践体验。

5、小结并设疑:这些可以自由活动的关节有什么作用呢?你能想办法设计实验验证一下吗?

6、谈话:如果这些自由活动的关节不能自由活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分组实验,体验一下关节被绑住之后做这些动作与原来比较有什么不一样。 (1)绑住食指关节——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 (2)绑住肘关节——系鞋带、拉拉链、写字; (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

1、汇报实验结果,交流实验体会。

2、小结:如果没有关节,人体就会像木板一样僵硬。

(四) 体验关节的多种连接方式

1、活动:按要求做各种动作,比较一下关节所能做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汇报。

3、预测:里面的骨头是怎么连接的?

4、你的预测正确吗?课文中有主要的三种关节活动形式的介绍,大家看一看。

5、出示猪蹄、排骨等实物,指导学生观察一些关节中的骨是如何连接的。

6、完成下列各项活动。 (1)转动你的胳膊; (2)推开门;

(3)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 (4)大幅度甩手; (5)转动你的头; (6)下跪。

7、列出完成每一项动作所涉及的关节的类型。

8、对号入座——找一找身上还有哪些部位的关节分别是这三种常见关节类型。

9、小结:不同关节能使人体做多种方式的运动。

(五)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关节有了哪些了解?

2、思考:关节还有什么作用?

3、活动体验: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将脚跟落下。比较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的两种状态下,做这个活动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4、小结关节的缓冲作用。 教学片段赏析: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 生:喜欢。

师:老师想知道咱班有没有会打乒乓球的同学? (学生举手,教师随机叫一名学生到前面来) 师:你会打乒乓球吗? 生:会。

师:你能教老师几个打乒乓球的基本动作吗? 生:行。 (学生做几个打乒乓球的基本的推挡动作。)

师:谢谢你,请你回去。现在,老师就模仿刚才那位同学的动作,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动作跟那位同学的动作有什么不同。

(教师关节僵硬地模仿打乒乓球的动作,学生立即举手发言) 生:老师的动作太慢。 生:老师的动作像木偶。 生:老师的动作一断一断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你们说说,老师和那位同学的动作,谁的动作不灵活?

生:老师的动作不灵活。

师:谁能上来指一指,老师身体的哪个部位不灵活。 (学生上前指出教师右臂的肘关节和肩关节。)

(教师边屈伸自己的右臂,边指着自己的肘关节问学生):这个能活动的部位叫什么呢? 生:叫“关节”。

(教师板书“关节”后)说: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节”。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关节”?

生:身上能活动的地方叫“关节”。 师:我们每天都要眨眼几千次,身体内的胃肠都在蠕动,这些运动的部位都叫“关节”吗? 生:不叫。

师:那么,究竟什么部位叫“关节”?

生:“关节”是骨头和骨头之间的地方,还得能活动。

师:是的,骨与骨之间,连接的组织有空隙,并能做不同那个程度的活动,这种骨连结,就叫“关节”。你们能告诉老师,你们都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关节吗? 生:有: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 生:手指关节、腕关节。 生:腰关节。

师:好的。现在,老师再请刚才那位同学到前面来,(学生上来)你给我们大家摆一个造型。其他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他身上找关节,并用老师给你们的“红色不干胶”,贴在他相应的位置上。一会儿贴的时候,先想想,想好后再贴。注意:别人贴过的地方,你就不要再贴了,听懂了吗? 生:听懂了。

师;好,想好后,就可以来贴了。

(学生用不干胶贴关节,教师适时的帮助,并将不干胶不断发给学生。) 师;好了,现在,你们说自己贴的关节的名字,老师来找,好吗? 生:好。

生:肩关节。

师;有两个肩关节,具体是哪个呢? 生;是右肩关节。

师;哦,在这儿,我找到了。就这样接着说。 生;右肘关节。 生;左肩关节。 生:右膝关节。 生:右腕关节。

(教师在学生的指挥下,逐一找到他们贴的关节。)

师:请你回去,老师请你别把这些不干胶摘掉好吗?一会儿,我们还用得上。 生:好。(回到自己的座位)

【评析】通过活动身体和对运动动作的分析,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的探究活动的起点和基础,认识关节在哪里,并指出关节的位置,在身体上标示出来,充分发挥学生们自主研究关节的能动性。

师:我们人体有206块骨头,有300多个关节,这些关节的活动方式一样吗?这些关节的活动方式与什么有关呢?请同学们拿出书桌中的实验记录表。(课前老师将一张实验记录表放到学生的书桌中)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实 验 记 录 表 1 关节 画 图

图示动作

肩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

师:我们以人体的三个常见的关节为例,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充分活动这三个关节,并将关节的活动方式画在相应的表格内,我们看看哪个小组把关节活动的方式找得最全。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学生边活动关节边进行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这三个关节中,哪个关节最灵活? 生:肩关节。

师:既然肩关节那么灵活,我们把肩关节换到膝关节上行不行?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呢?小组交流一下。

生:如果肩关节长在膝盖上,我们就站不稳了,一跑就会跌倒。 生:没法踢球了,一踢,膝盖就会打转。

师:看来,每个关节都有个自不同的用处。其实,生物的演变、进化,就是要适应自身生存的需要。难怪科学家说,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就是我们人体,你看,仅仅我们身上小小的关节就有这么多的学问。

那么,我们人体这么多的关节,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起什么作用呢?没有关节我们会怎么样呢?做个实验证明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这个实验应该怎么做呢?我们的关节可都是活动的呀。小组讨论一下吧。 (小组讨论后)

师:怎样才能充分控制住关节的活动呢? 生:绑上。 生:把住。

(师拿出准备好的木板和细绳后)说:现在,我如果想控制肘关节,应该将木板放在什么位置上呢?

(生到前面来进行具体的演示:将木板放在肘关节的内侧。) 师: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关节的活动,更有助于我们来做实验,很好。控制了肘关节后,我们还要干什么呢? 生:做动作。

师:我们控制了肘关节后,做下蹲运动行不行?应该做有关哪个关节的运动? 生:控制哪个关节,就做关于那个关节的动作。

师:我们身上有那么多关节。如果我们都来研究,时间显然是不够的。老师给大家选了几个比较容易控制,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关节来研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实 验 记 录 表 2 选择关节

做 动 作

实验结果

指关节

肘关节

膝关节每个组的同学在这三个关节中,任意选择一项来做。实验之前,老师还想知道,你们组内的同学怎样分工。得有一个实验者对吧,还要有什么呢? 生:还应该有绑的人、记录的人。 师:没有了吗?实验者跟谁对比呀。 生:还应该有一个同学跟实验者比。 师:比什么?

生:比一比谁能做动作。

师:噢,那我们就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动作最多。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实验结束后,试验者不要解开捆绑,因为我们还要进行实验汇报。好,现在你们就快速商量一下,然后每组派一名同学前来领取实验材料和实验记录表。 (学生领试验材料,组内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就让我们找同学来介绍你们的实验。 (同学介绍自己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 指关节:写字、弹琴、握手、拿东西等动作; 肘关节:戴帽子、吃饭、敬礼、拉拉链等动作; 膝关节:走路、下蹲、踢球、上楼等动作,

控制关节的同学都无法顺利完成这些简单的动作。)

师:现在,快点解放自己捆绑的关节,让关节自由地活动活动吧。经过刚才的实验,谈谈自己有什么感觉。 生:关节真重要。

【评析】放手让学生们去想、去做、去说、去自我评价,体验关节的作用,不但能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真谛。 师:让我们把打乒乓球的同学再请上来。请你将刚上课时作的打乒乓球的动作再做一遍,其余同学仔细观察他身上的关节,看看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学生做动作,身上的红点几乎都在动。) 生:很多关节都在动。

师:说得好,为了完成一个动作,往往需要多个关节共同作用。现在,老师说一个你们平常都做过的很平常的动作,你们看看都有哪些关节参与了活动,在活动中起什么作用。听 好:“下课的时候,你坐在椅子上,拿出矿泉水喝。” 生:有指关节握住瓶子,腕关节扭开瓶盖,肘关节将瓶子放在嘴里。 生:肩关节也帮助将水送到嘴里。 生:膝关节是我们能坐在椅子上。 生:还有嘴得张开,下颌关节。 师:没有了吗?有,还有。 生:颈关节是我们抬头。

师:没有了吗?有,还有。别忘了我们是“坐在”椅子上。 生:还有髋关节。

师:一个最最平常的动作就有这么多的关节参与了活动,这些关节中,不论是哪个关节有了问题,我们都不能顺利地完成这个简单的动作。关节真是太重要了,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关节呢? 生:适当地运动。

师:体育课上,我们在踢球之前,老师要带领我们干什么? 生:做准备活动。

师;准备活动实际是活动哪里?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生:活动关节,避免受伤。 师:还有哪些保护关节的方法?

生:从高处跳下来应蹲一下,减震。

【评析】用不同的活动方式,使学生获得真切感受,在体验中发现,在思考中获知不同关节的类型及它们的活动方式,并懂得在运动中如何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组成协作小组,通过实验探究、上网浏览、查阅资料、询问别人等不同的探究形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开阔思路,给学生的探究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在分组人数上有时会很不均衡。

2、学生不仅在课堂开始会提出一些研究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认真观察及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思考,直到带着产生的新问题走出课堂,在课后将探究活动持续进行下去。

3、肌 肉

九三小学 滕杰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骨骼与肌肉》单元中的第3课。本课引导学生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使用触摸的方法来探究,只不过触摸的对象改为肌肉,来体验肌肉的运动是如何牵引骨运动。关于骨骼肌的作用问题,是要学生通过阅读、触摸、实验和构建,初步认识肌肉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存在的部位,并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特殊肌肉。 在教学过程中了解人体内的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才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意识到个人要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触摸体验肌肉的存在与质地;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手臂活动模型和膝关节活动模型; ●能够按要求操作,感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 ●能够通过观察图文理解肌肉影响骨运动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知道提供骨骼运动的力量来自于肌肉的收缩; ●知道骨骼肌是成对存在一起工作的;

●理解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一些肌肉运动;

●知道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重量占人体的40%; ●初步懂得人体运动的机体原理。

●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获取认识需要进行时间的体会; ●体会到模型在科学研究重的重要作用; ●认识到外表静止的物体其内部也在运动。 教学重点:

了解骨骼运动由骨骼肌引起。 教学难点: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教师准备:人体骨骼模型;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手臂活动模型;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学生准备:木棍、木片、软管、气球皮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师生谈话: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

2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还缺少什么?

2、你认为为什么有了肌肉就能够让骨骼活动起来?你了解肌肉么?

3、学生汇报

4、讲述:肌肉对我们的运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甚至占到了我们体重的40%。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5、教师板书:肌肉

二、认识肌肉和功能

1、教师通过谈话提问:我们来摸摸自己的身体,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哪里的肌肉比较多?哪里的肌肉比较少?你有什么发现?

2、学生汇报

【评析】通过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从感触到的现象入手,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同时使学生明确骨骼、肌肉和运动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经我们来摸摸自己的身体常运动的部位肌肉,为下一个环节铺垫。

3、谈话:肌肉是如何来帮助骨骼进行运动的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一起来感受一下肌肉的运动。

4、学生活动体验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模仿书本第7页的图完成书上的几个动作。再用手摸一摸各个部分的肌肉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动作,如,弯曲手臂、提起脚跟、握紧拳头。效果较为明显。)

(2)谈谈你感受到的肌肉是怎么运动的?站直后向前弯腰。用手摸后背下部和肚子及大腿的前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

(3)左手掌心向上,用指敲桌面。用另外一只手摸手臂的前部和手臂的后部,感觉肌肉有什么不同?再把手翻过来使劲压,胳膊各部分有什么感觉?

5、学生交流活动体验。

6、组织学生观看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

【评析】学生的活动体验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从分活动起来,以上臂的屈伸为例,体验肌肉是如何牵引骨头运动的科学教材上没有涉及到肌肉的作用、肌肉的类型这几方面知识的介绍,组织学生观看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作为知识的介绍,这些内容对学生正确建构有关肌肉的科学概念是有帮助的。

7、小结:我们的身体上有600多块肌肉,肌肉约占体重的40%。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

三、拓展应用

1、通过刚刚的学习,你能不能在活动记录上画出任再进行各种运动的时候,肌肉变硬的部分。

2、讨论:如果人在静止的状态下,肌肉是否工作,哪些肌肉仍在工作?

3、制作手臂活动模型

(1)通过刚才的学习,请你根据手臂的结构制作一个模型来模拟手臂的能动。 (2)出示材料,先请学生解释一下个部分材料用来表示什么部分。 (3)学生制作。

(4)学生展示,评价。 教学片断赏析

师:我们的身体是依靠骨骼支撑起来的,骨骼维持我们站立和运动。但是光靠骨骼,一个空骷髅架能不能运动起来呢? 生:不能 师 :出示人体骨骼模型,你有什么办法让这副骨架模型的四肢骨活动起来呢? 生:用手抬一下就可以让四肢骨动起来。

师:要使我们的身体活动起来,还需有身体的其他组织的参与,是谁在帮助骨骼运动呢? 生:肌肉

师:你了解肌肉吗? 生:了解

师:那你了解什么?

生:我们的站立和运动需要肌肉。肌肉里面有血管,肌肉在骨骼上面皮肤的下面„„等 师:讲述:肌肉对我们的运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它甚至占到了我们体重的40%。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学习肌肉。 教师板书:肌肉

【片断评析】对于人体运动,学生每天都在进行,同时也能在生活和体育课上零散的知道一些有关人体运动方面的知识。打下了对知识构建的基础,肌肉对我们的运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明确了学习肌肉的目的。 师:肌肉的分布在哪里?我们看书中的彩图然后来我们来摸摸自己的身体,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有肌肉呢?

生:学生看书中的彩图,摸一摸自己的身体(交流汇报)四肢有肌肉、面部有肌肉、臀部有肌肉、好多内脏器官也有肌肉„„

师:我们再摸摸自己的身体,哪里的肌肉最多?哪里的肌肉最少?

生:学生摸一摸自己的身体(交流汇报)人体肌肉最多的部位的有:大腿部位、肩膀、面部、臀部„„人体肌肉最少的部位的有:手部、脚部„„ 师:我们讨论一下:为什么人体的肌肉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生:(交流汇报)经常运动的地方肌肉比较多

师:那么,手部和脚部运动量也不少,为什么肌肉比较少呢? 生:手部和脚部的肌肉多了,那么手脚就不够灵活了

师:说的对,人体的肌肉不但和运动量有关,还和人体生理需求有关联。所以我们要很好的了解自己的运动机理,提高锻炼和保护自己的运动系统。 【片断评析】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同时使学生明确骨骼、肌肉和运动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经我们来摸摸自己的身体常运动的部位肌肉,为下一个环节铺垫。此外,学生交流汇报不一定正确教师要及时的引导,这些内容对学生正确建构有关肌肉的科学概念是有帮助的。 教学反思

1、有效的科学教学取决于学习材料、科学设备、视听媒体以及教学技术的可以获得与组织安排。有效的学习环境不仅要求有特定的探究题目和学习活动所需的专用设备,而且要求有范围广泛的基础科学材料。所以在教学中运用教具能调动学生的手、眼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获得直接的感性知识,建立鲜明的表象,然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讨论,师生的总结,学生的科学知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在课堂上运用了书中的彩图;人体骨骼模型;人体肌肉的教学挂图;人体肌肉的相关电教资料片;手臂活动模型等教学手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同时使学生明确骨骼、肌肉和运动的关系,重点放在摸一摸和活动体验上,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体常运动部位的肌肉。在课堂上让学生做一些广播体操的动作,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动作,如,弯曲手臂、提起脚跟、握紧拳头,让学生认识到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了人体的各种运动。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腰腹、臂膀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然后指引学生制作纸板、橡皮筋做的手臂活动模型,使学生认识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的,显得更直观、更生动。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个肌肉和骨骼运动关系的整体认识,

4、骨骼、肌肉的保健 新华实验学校 高鹤静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骨骼与肌肉》中的第4课。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等所组成,它们构成人体的轮廓,并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骨骼和肌肉执行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十分重要,特别是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尤其应该做到这一点。保持膳食平衡及长期锻炼身体并注意运动的安全,都将使学生步入拥有健康骨骼和肌肉的人生。

本单元前3课分别以独立的章节介绍了人体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可以条分缕析、清晰割裂,而在实际的生活、运动中,人体各部分的器官与组织是紧密联系、协同工作的。本课以着眼整体的理念对学生进行人体运动系统各主要部件的卫生保健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本课题中所指的“骨骼”同时包括骨骼和关节两个方面,关节属于骨骼的一个部分。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多种方式揭示了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首先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实际说说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了解学生对参加体育运动的作用的认识,接着以专题介绍的方式指导学生认识经常运动可以增强人体的柔软性、耐力、体力等,同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各种体育锻炼增强人体各方面能力的不同效果,对学生平时的体育运动训练提供指导性建议。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明确丰富的食物营养与保持骨骼、肌肉健康之间的关系。知道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同时通过讨论、交流指导学生明确哪些事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以利于学生将认知转化为行动,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第三部分介绍了如何在运动中保持骨骼、肌肉的安全。教材利用图片介绍了运动中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在运动前做一下热身运动等的保护措施。要预防身体的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受伤,“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是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但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相关产品的缺乏使得它在实际的运用中远没有认识中那么广泛。但作为一种正确的方法,这还是很有必要向学生推荐并积极倡导的。同时在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受伤后如何急救、如何处理的措施。 根据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过程与方法

●能够联系实际说出体育运动和合理膳食对保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够根据教材指导开展合适的运动保持骨骼和肌肉的健康;

●能够在运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预防并在出现意外受伤时进行初步的救护。 知识与技能

●知道坚持体育锻炼和保持膳食平衡可以增进骨骼与肌肉的健康; ●知道不同的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一样; ●知道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运动前做一些准备活动等可以预防骨骼和肌肉在运动中受伤。

●知道摄入蛋白质和钙有利于骨骼和肌肉,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训练正确的运动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进学生自我保健和自我防护的意识。 教学准备:

1.举重、羽毛球体操、游泳、健美操、集体舞等各种体育运动项目比赛过程的录像,最好是结合奥运年,播放一些奥运会的比赛片段。 2.“食物金字塔”等电教资料;

3.部分体育运动防护用品,例如轮滑的护膝、头盔等。 5.各种防护知识资料介绍。 教学过程设计

一、设置情境,揭示课题

1.律动:播放学校新教的集体舞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跳起来。 2.讨论: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主要锻炼了身体的哪些部分?

3.谈话:骨骼和肌肉维持着人体所必需的很多功能,因此保持它们的健康相当重要。(揭示课题:骨骼、肌肉的保健)

4.提问:那么,怎样才能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呢?

【评析】在轻松、活泼的律动中开始一节课的教学,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了解体育运动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要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必须合理地参加一些运动。

2.提问: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有哪些好处?(视频资料:人们参加晨练、同学们在学校参加体育课、间操的镜头) 3.学生交流介绍。

4.小结:体育运动可以增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人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软性、增强心肌和肺活量,使人更有耐力,可以使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5.谈话:各种体育运动对增强体力、柔软性和耐力的效果不完全一样。 (自由阅读教材11页资料) 6.思考、比较、讨论:

你的身体欠缺的是什么?你会选择哪一种体育运动,为什么? 【评析】科学教材提供的阅读资料对学生的认识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清晰的表格形式、直观的信息数据记录了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训练效果,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运动的作用与意义,也有助于学生选择适合于促进自己体质发展的体育运动项目。

7.同桌一起对做一节广播体操,并讨论:这些动作对锻炼身体的哪一部分肌肉、关节特别有用?

9.交流、小结:做广播体操不仅能使全身大肌肉群、大关节、韧带等得到充分的锻炼,还能锻炼人体身体内部器官,改善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增强全身健康的目的。

【评析】广播体操等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健身价值并没有为大多数学生认识到。结合科学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在常见的锻炼活动中挖掘、注入全新的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更加明了。

三、了解运动中的安全要求

1.谈话:我们平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发生骨折、扭伤、脱臼、肌肉拉伤等损伤。身边的案例:某位学生在游泳时腿抽筋;某位同学在轮滑时膝盖摔伤。 讨论:我们如何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交流运动中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1)穿戴适当的防护性装备; (2)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 (3)遵守合理的运动规则; (4)选择安全的运动场所等; (5)运动要适度,量力而行。

3.活动指导:很多同学喜欢轮滑,轮滑时必须穿戴哪些防护性装备?(请一生当模特滑两步,出示相关护膝、护腕、手套、头盔等,体会这些装备在活动中的防护作用)

【说明】轮滑是学生们喜爱的一项活动,但大多数人并不太注意活动中的防护。利用模特的形式提供一个完整的防护性装备示范,目的是想指导学生认识各种防护装备的作用,同时也引导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适当添置运动的防护性装备。

4.总结:赛前做热身运动后,关节就会变得柔软、灵活,这样就可以帮助避免扭伤和脱臼。此外,在活动中穿戴适当的安全装备也是很重要的。头盔、护膝、垫肩、手套都可以帮助你避免受伤。同时,你还应该穿适合运动的鞋子。另外,运动前应该留意你周围的环境,如果你在特定的马路或者跑道上滑冰、跑步或者骑自行车,你就不大可能被一辆小汽车或其他人卷入到事故中去了。 5.拓展:一旦在运动时受了伤,应该如何处理呢? (1)骨骼、关节受伤如何处理? (如果你确实受了伤,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将一块冰敷在受伤的部位并高高地抬起,这样能把疼痛和肿胀降低到最低程度。当你受伤后,一定要把受伤情况告诉家长、老师或者其他长辈。如果老师、医生或者护士给你医疗指示,你一定要配合他们,遵照他们所说的去做。若伤口没有痊愈,不要马上就参加运动,给骨头和关节充分愈合的时间,这样你就能够避免旧伤复发。) (2)如何避免肌肉受伤?

(不要让肌肉过于疲劳,运动量不要突然增大,要循序渐进。) (3)防护知识介绍。 【评析】学生在生活中必须具备一些基本的自我救治能力。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镇静地应对事故和伤害,能够有效地降低事故的伤害程度。

四、了解营养对骨骼、肌肉的影响

1.谈话:另外,食物营养对人体骨骼、肌肉的健康也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四大营养素:蛋白质、矿物质(尤其是钙及各种微量元素)、脂肪酸(尤其是必需脂肪酸)以及维生素(如维生素A、D、C)。为了使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工作,平时需要多吃些蛋白质含量高、含钙量高的食品。 2.讨论、交流:你知道哪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吗?

玉米,鸡蛋,黄豆,豆腐,花生,肉类(鸽肉,猪肉,兔肉特别推荐)贝类,香菇,菠菜,鱼肉等等 含钙的食物有哪些? (

1、)牛奶

半斤牛奶,含钙300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乳酸、矿物质及维生素,促进钙的消化和吸收。而且牛奶中的钙质人体更易吸取,因此,牛奶应该作为日常补钙的主要食品。其他奶类制品如酸奶、奶酪、奶片,都是良好的钙来源。健康提示:夏季牛奶饮用也要需有选择 (

2、)海带和虾皮

海带和虾皮是高钙海产品,每天吃上25克,就可以补钙300毫克呢。并且它们还能够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硬化。

海带与肉类同煮或是煮熟后凉拌,都是不错的美食。虾皮中含钙量更高,25克虾皮就含有500毫克的钙,所以,用虾皮做汤或做馅都是日常补钙的不错选择。 友情提醒:容易对海制品过敏的人们要小心食用哟。 (

3、)豆制品

大豆是高蛋白食物,含钙量也很高。500克豆浆含钙120毫克,150克豆腐含钙就高达500毫克,其他豆制品也是补钙的良品。 友情提醒:豆浆需要反复煮开7次,才能够食用。而豆腐则不可与某些蔬菜同吃,比如菠菜。菠菜中含有草酸,它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草酸钙结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对钙的吸收,所以豆腐以及其他豆制品均不宜与菠菜一起烹制。但,豆制品若与肉类同烹,则会味道可口,营养丰富。 (

4、)动物骨头

动物骨头里80%以上都是钙,但是不溶于水,难以吸收,因此在制作成食物时可以事先敲碎它,加醋后用文火慢煮。吃时去掉浮油,放些青菜即可做成一道美味鲜汤。

友情提醒:鱼骨也能补钙,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做法。干炸鱼、焖酥鱼都能使鱼骨酥软,更方便钙质吸收,而且可以直接食用。 (

5、)蔬菜

蔬菜中也有许多高钙的品种。雪里蕻100克含钙230毫克;小白菜、油菜、茴香、芫荽、芹菜等每100克钙含量也在150毫克左右。 友情提醒:这些绿叶蔬菜每天吃上250克就可补钙400毫克。 (

6、)补钙药物

如今市场上的补钙药物适合于依靠食物摄入不能满足钙需求的儿童、青少年、孕/哺乳期妇女、老人,甚至于工作紧张、压力大、生活没有规律的白领女性。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并且容易控制补充量。 3.拓展:营养与健康。

蛋白质是构成及修补人体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组织的基本物质,缺乏蛋白质会导致发育迟缓,骨骼和肌肉也会萎缩。肉类、海鲜和牛奶等动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质来源,植物性来源则可以从豆类、谷类及核果类中获得。钙质则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进生长并增加骨头密度。所以每天喝两杯牛奶,是累积骨本的好方法。维生素D是另一个令骨头强健的营养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鱼肝油、动物肝脏等食物中获得外,每天晒10~15分钟太阳,人体便可以自行制造维生素D。 【说明】教师课前可以准备部分课外补充阅读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营养与人体骨肌肉保健方面的知识。

五、拓展延伸

1.总结:如何保持骨骼、肌肉的健康? (合理锻炼、丰富营养、注意安全) 2.延伸:身边的科学

说出你和家人锻炼身体的五种方法,播放太极拳录像,介绍太极拳对骨骼肌肉的益处。

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及关节活动的影响: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全身各部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能参加活动,经过反复地缠绕绞转,使肌肉能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能达到的长度,长年累月如此绞转,一张一弛,使肌肉匀称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并增加收缩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使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也变坚固,这就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 然后与同学讨论对每一项活动应该采取的安全措施。

六、板书设计

加强锻炼:举重、体操、游泳„„ 骨骼、肌肉的保健

加强营养:蛋白、脂肪、淀粉„„ 教学片断赏析

师:某位学生运动时骨骼受伤案例(略)。尽管在日常生活与运动中像骨折、扭伤和脱臼这类损伤相当普遍,但它们还是可以避免的。如何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生:我们运动的时候不能够打打吵吵,上次我跳高时站在后面的小明推了我一下,我就摔倒了,手扭了一下,很疼的。

生:是的,上次我在教室里往外面跑时有个同学悄悄地伸出脚绊了我一下,我的脑袋差点撞在桌子上呢!

师:啊,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这可不好!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这些是小事,有时候一个小小的恶作剧会给他人带来很大的伤害和痛苦呢!以后在运动时、活动中一定要遵守秩序和活动规范,避免发生这样的事情。运动中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避免受伤呢?

生:我参加体育训练时老师经常要我做一些准备活动。 师:我们跑步比赛前一般会做哪些准备活动? 生:压压腿,扭扭腰。 生:做摆臂的运动。 生:运动一下脚踝。

生:有时候还要慢跑一会儿。

师:对啊,做了准备活动以后,我们的关节就会变得柔软、灵活,这样就可以帮助避免扭伤和脱臼。 师:(出示橄榄球运动员活动的图片),这些运动员的装束与我们平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 生:他们都戴着头盔。

生:他们的样子看上去很笨重,衣服里面好像有一个架子。 生:他们的膝盖上有护膝。 生:他们的手腕上有护腕。

师:他们的防护性装备重达十公斤左右呢!主要由头盔、肩垫、肘垫、臀垫、膝垫、股垫、护手与护胫这八个部分构成。这些装备有什么用处? 生:戴头盔可以避免运动着的球直接伤害头部的各种器官。 师:厚厚的肩垫可以减缓他们激烈冲抢时的冲击力。 „„

师:遵守一定的活动规则,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穿戴适当的保护性装备、在安全的地方运动等等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避免在活动中受伤。 【片断评析】运动的安全是现代教育中值得重视的一个话题。其实有很多骨骼与肌肉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可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的认识与经验并不明白。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帮助他们将点滴的认识综合起来,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加强运动的安全。 教学反思

保持骨骼与肌肉的健康对儿童的身体至关重要,对于学习任务繁重,很少锻炼的学生们来说,还远远没有认识到骨骼肌肉保健的长远意义。因此,如何使科学内容的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便成了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正是从小处着眼,从身边科学入手,让学生关注自己,关注健康,

《骨骼、肌肉的保健》一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运动锻炼不同部位的肌肉和关节,我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做广播操、集体舞来体验,这样不仅使他们认识到了运动要多样化,而且使他们懂得了广播操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为使自己的骨骼、肌肉健康,每天做好间操很有必要。

在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运动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我精心挖掘生活题材,设计了案例,让他们准确地学会了如何在运动中保护自己的安全及如何急救的方法。这样使学生经历了从生活问题到科学问题的过程,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第二单元《养蚕》

1、我们来养蚕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 提出有关养蚕的问题; ? 观察蚕卵和蚁蚕;

? 能够用语言和图画描述蚕卵和蚁蚕;

? 能够对蚁蚕的长度做定量测量,并记录下来。 科学知识:

? 知道养蚕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 知道蚕卵能孵出幼虫,刚出壳的小蚕叫蚁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 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掌握养蚕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丝绸。 师问:“你们知道织丝绸的丝是怎么来的吗?蚕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它又是怎样吐丝的呢?你们想亲自养蚕,亲眼观察它吐丝,最后再亲手抽丝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出示蚕卵。

师:“请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蚕卵)关于蚕你知道些什么?”

2、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

引导学生讨论“关于养蚕我们知道些什么?”启发学生:“在宝宝出生前,妈妈会作好哪些准备?我们该怎样做蚕宝宝的妈妈呢?” (1) 要为蚕宝宝在纸盒中布置一个温暖的家; (2) 别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蚕宝宝也要呼吸;

(3) 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饲料不能太稀,否则蚕宝宝会拉肚子。

讨论“有哪些问题需要研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并尝试在养蚕过程中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3、观察蚕卵,说一说蚕卵是怎样的。

让学生仔细观察蚕卵的大小、颜色、形状,用语言描述出来。注意提醒学生:静态的蚕卵也是有生命的,要轻拿轻放,小心呵护。

4、观察蚁蚕,说一说蚁蚕是什么样的。

让学生先用肉眼观察刚出壳的蚕像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并描述,最后用直尺测量她的长度并记录。

最好让学生能观察蚁蚕孵出的一瞬间,看它怎样大口吃掉极有营养的卵壳,又去找食的情景。

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写好第一篇蚕宝宝日记。

5、讨论:“用哪些方法来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用画像、拍照、录像、文字记录等方法。)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2、给蚕宝宝记日记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1.学会养蚕;

2.能够较长时间观察、描述蚕的生长和变化;

3.能够预测、比较和讨论蚕的整个生长期的外观变化; 4.能通过图画和文字表述,交流观察结果; 5.能够自主地探究关于蚕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科学知识:

1.知道幼虫期需要食物、空气等生活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知道幼虫形成了蛹,蚕蛾是从蚕蛹里羽化出来的;

3.知道蚕的成虫——蚕蛾从蛹里孵化出来后,不再吃食物也不再长大; 4.知道雌雄蚕蛾交尾后,雌蚕蛾产卵,卵孵出下一代幼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生命的神奇与伟大; 2.更加关注生命、亲近生命、珍爱生命; 3.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4.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5.养成把养蚕活动坚持到底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能做好养蚕的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蚕卵、蚁蚕、放大镜、羽毛或干毛笔、投影仪。

学生准备:纸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蚕卵和蚁蚕,今天我们来给大家颁发‘领养证’和蚕宝宝,在这段时间里看哪个同学养的蚕宝宝最长、最重、最健壮;谁的蚕茧最大、最重、最白。但我们不要忘记给自己的蚕宝宝写上成长记录,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下观察日记的写法。”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阅读P20上的文字。

2、自主探究的问题。

(1)比较吃桑叶的蚕和吃人工饲料的蚕,哪一个长得更好些? 让学生先进行预测,在进行对比实验。 (2)用蒲公英的叶子,它能吐丝吗?

(3)蚕蜕皮时为什么不能弄断它身上的丝?让学生讨论后,教师向学生讲清其中的原因。

剪开茧子的蛹还能活吗?

每个小组剪开一个蚕茧用纸包起来进行实验。

(5)辨别蚕蛾的雌雄组织学生认真观察蚕蛾的形态大致分为几种,预测雌雄后观察哪种蚕蛾产卵。教师多鼓励学生在幼虫期和蛹期怎样区别蚕的雌雄。

3、小结:评价学生写的观察日记。

三、课外拓展

让学生在家继续观察蚕宝宝的一举一动,并写好观察日记。 教学反思

3、我们来抽丝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 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 ? 学习抽丝;

? 测量出一根丝的长度。 科学知识: ? 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服饰业的贡献; ? 学会缫丝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进一步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

? 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丝业文明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掌握抽丝的方法。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有关我国养蚕历史的电教片;炊、小锅、小苏打、缠线板。 学生准备:缠线板、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些真丝织物。 师:“这些织物是用什么做的呢?我国养蚕业抽丝的历史悠久,对人类服饰业作出重要的贡献。同学们,你们来汇报一下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二、自主学习

1、指导学生看P25的文字。

2、大家来抽丝,看谁抽的丝最长。

在蚕结茧后

六、七天挑一部分进行抽丝。 (1)让学生先预测抽出的丝有多长。 (2)抽丝的方法:

A、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B、把蚕茧放在开水中浸泡。

C、用毛刷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3)量一量一根丝到底有多长。

3、小结:通过学习抽丝你有什么体会?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三、课外拓展

整理好养蚕的资料和一些记录,下节课进行经验交流 教学反思

4、养蚕经验交流会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再讨论种交流蚕一生变化的信息;

?能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蚕及其他昆虫的一生要经过变态; ?知道昆虫的外形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搜集的科学信息; ?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

?为自己长时间观察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 ?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能概括蚕的一生四种变态。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蚕及其他昆虫的资料。 学生准备:各种形式的观察记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的小蚕在你们的精心喂养下,慢慢长大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总结一下自己的养蚕经验,好吗?”

二、交流、总结:

一、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哪些变化”。 (蚕的一生经过了四种变化。)

你能够把蚕一生的变化画下来吗?(学生先画)

师:“书上的两幅示范图,一幅是直线式的,另一幅是循环式的。你们觉得那一种更好、更有创意?说说为什么?你能画一幅更好的吗?” 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修改。

二、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形成昆虫概念。 指导学生看书P28。

你能说出蝴蝶一生的变化吗? 你有什么发现?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蚕蛾和蝴蝶的外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身体都分为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

三、小结

你认为蝴蝶和蚕蛾属同一类生物吗?说说你的理由。那这种生物叫什么呢?

四、课后拓展

了解蝴蝶的有关资料 教学反思

一切都在运动中 长江路小学 祁晶 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中的第1课。

1、本课教材从学生熟知充满运动物体的的场景入手,在向学生描述运动的物体之后,重点说明“如何知道它运动了没有”,使逐渐建立“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外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的概念。

2、在该课中,参照物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材显现了多个活动的例子,指导学生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帮助学生来理解参照物概念的实用价值。在此课文还提供了用滑板车代替汽车的体验活动,使学生有更加直接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自定参照物进行运动判断,列举了乘电梯、拔河和江中竹排三个事例,引发学生自寻标准,展开多思维角度的运动判断,以巩固、利用所学参照物的知识。

3、引导学生讨论有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使学生懂得由于地球在转,地面上的物体每天都随地球的转动而行进,从而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让学生获得一个关于运动判断的较全面的认识。通过学生讨论、模拟、体验物体运动的相对性,使学生形成物体的绝对运动概念。让学生感受参照物与物体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依据不同参照物描述物体相对的运动状态与静止状态。

2、科学知识

●知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是看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知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相对性,能运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教学难点:

理解“参照物”。 教学过程设计

一、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引出“运动”的话题。

1、谈话:大家都听过《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吗?那你们说说那个丢剑的人为什么就找不到自己丢到水里的剑了呢?怎样才能找到剑呢?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讲解:船是运动的,对于剑来说它是不动的,所以以船上的记号来找剑是找不到的了。对“运动”的常识不了解是多么的可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切都在运动中”。(揭示课题)

【评析】老故事,新思考。这个故事在嘲讽丢剑人无知的同时也揭示了运动的概念,学生知道运动就是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也体会到不懂科学是那么的可笑,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下面内容的兴趣。

二、认识参照物

1、教师出示书上的图片:你们观察这两副图,你觉得哪些物体在运动?你怎么知道他们在运动?

2、学生观察并填写教材后的记录表。

3、学生相互交流。

4、讲解: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需要一个标准,在科学上,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这另一个物体我们称为“参照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5、提问:你能找出图中的参照物吗?

6、学生讨论并交流。 【评析】把很难解释的参照物的概念有趣地渗透给了学生。学生在感受到这个道理之后,在下面的活动中就会自觉地去寻找参照物,他们的头脑中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这比老师生硬的要求他们去做要好得多。

三、探究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1、给学生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课件,看完后让学生讨论: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2、提问: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动了吗?

3、学生讨论

4、讨论交流:为什么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要事先确定参照物?

5、小结: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会影响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结论。以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为例,如果选汽车为参照物,则人不在运动;如果选地面上的人为参照物,则车内的乘客在运动;如果选择车为参照物,车外的人就在运动。

6、学生活动: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你们觉得谁在动?怎么动?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

7、学生交流。

8、提出问题: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呢?

9、先提问在滑板车上的学生:你和滑板车比较,你在运动吗?为什么?

10、讲述:如果你坐在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车厢里,一位旅客在列车车厢的过道上经过,你觉得他走得快还是慢?对于站台上的人来说呢?

11、学生讨论并交流。

12、提问:两个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这说明了什么?

13、小结:确定参照物是研究物体是否运动时非常重要的,在判断物体运动快慢时也是不可缺少的。

14、拓展:认识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影响。

(1)提问:乘坐电梯上下的人动了吗?怎样判断拔河比赛的输赢呢? (2)学生讨论。

(3)提问:课文中介绍了“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景象,明明是竹排在移动,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4)学生讨论,回答。

(5)交流:你们在判断时选用了哪个物体作为参照物?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6)小结:“竹排江中游,青山两岸走”,因为人随着小竹排在江中向前进,而两旁原本不动的巍巍青山就会让你感觉在后退,从而进一步明确判断物与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关系,揭示出不同标准下运动判断结果是不同的。

【评析】引导学生自寻标准,展开多思维角度的运动判断,以巩固、利用所学参照物的知识。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来学会利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状态。揭示参照物在判断运动以及速度方面的重要性。

四、 探究有没有绝对不动的或静止的物体

1、提问:我们的教室在运动吗?你的根据是什么?

2、学生回答。

3、提问:你们的参照物是什么?如果给你们机会到宇宙中去,你还能看见这课树的话,你觉得它是在运动吗?

4、学生回答。

5、教师:你有什么想法?

6、学生讨论。

7、毛泽东写过“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样的诗句,你能理解它的意思吗?

8、学生讨论交流。

9、小结: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动或静止的物体。地球上所有的物体每时每刻都随着地球的自转在飞速运动着。 【评析】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让学生获得一个关于运动判断的较全面的认识。

五、 拓展作业。

1、提问: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2、请同学们要学以致用,下课后,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选择同一参照物去判断不同物体的运动,并做好记录。 【评析】这里的设计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参照物的理解,通过学生的练习让他们感受到周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体会到科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教学片断赏析

教师:给你们看一段汽车在行驶的录象。坐在缓慢行驶的汽车上,怎么知道汽车是否在前进。? 学生:看参照物

教师:你们是这样认为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模拟实验。 模拟实验:让学生站在滑板上进行滑动。 教师:你们觉得谁在动?

学生:滑板和滑板上的人在动。

老师:怎么动?学生:在向前运动。 教师:你根据什么标准说他在动? 学生:他和黑板位置发生了变化。

教师:如果参照物选滑板车本身,滑板车的人在运动吗? 学生:没有。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和它相比,滑板车上的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评析】学生认知上关于“参照物”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模糊概念挖掘出来,刺激兴奋点,把平时已经习惯运用但尚未明白道理的判断运动的方法重新建构,为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既要突出教学重点,又要突破教学难点。如果在教学中能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学难点不攻自破。我在《一切都在运动中》这一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课让学生理解“参照物”的概念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展开,利用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生的问题与原有知识经验之间的矛盾,给孩子造成认知冲突,引发思维碰撞和活动,从而产生问题情景,激发孩子思考,引入探究佳境,“逼迫”孩子在活动中养成主动动脑,习惯动脑的状态。通过原因的分析,使学生逐步理解,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学习和应用中总结知识方法,重新构建新的知识组块,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 动 的 快 慢

长青小学 沙丽楠 教学资源分析:本课再引导学生如何判断物体运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测量与排序,观察与分析,认识运动的两个属性,即速度和方向,使学生意识到物体运动快慢需要用一定的距离中所用的时间多少来进行描述。继而进一步认识到运动是由速度、时间、距离与方向等几个要素来描述的。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测量走路的速度。

2、 能改日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排序。

3、 会使用秒表。 科学知识

1、 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速度可以用一定距离所用的多少来描述。

2、 知道运动方向也是物体运动的表现。

3、 认识一些非常缓慢的运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性,体验到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

二、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运动速度与距离、时间有关。

2、 会使用秒表测量走路的速度。

3、 会判断或者计算运动缓慢的物体。

三、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秒表、卷尺、计算器、活动记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5分钟)

1、 (出示图片)提问:图中的伙伴们在干什么?

2、 猜一猜,谁移动得快?(引导学生说出不知道他们行进的距离和时间,无法判断出他们移动的快慢)(随机板书)

同学们各抒己见,那么,到底有什么办法能比出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呢?(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授:

1、 讲解“相同距离,比较时间的多少”。(5分钟)

(1) 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要指定一段距离,让他们进行比赛。那么,我们就来看一段比赛的录象。(播放刘翔比赛录象)

(2)讨论:知道这是什么比赛吗?(110米栏)在决赛中,刘翔以12秒91获得了冠军。美国选手特拉梅尔获得亚军,他的成绩是13秒18;古巴选手加西亚第三名,他跑出了13秒20的成绩。那么,我们是通过什么来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时间的多少)

(3) 讨论:就是说,想要比较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必须符合什么条件。(板书:距离 时间)

(回到导入)那么,他们之间运动的快慢如何比较呢?

(4) 小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判断,这就是常说的运动速度。(板书:运动速度) 【评析】使学生意识到判断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需要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来进行描述。

2、 讲解“相同时间,比较距离的长短”(6分钟)

(1)引入:(接上文)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在我们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选择你感兴趣的介绍几个物体的运动速度)

(2)你们能给他们的运动速度排序吗? 学生自己开展;汇报结果。

(3)你们是根据什么来给这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的?(或你们是怎么看出快慢的?)

(4)那么,运动速度的快慢还可能和什么情况有关?(时间相同,距离的长短不同) 【评析】测量运动的速度,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进行排序,速度单位是相同的,只要比较速度大小即可。

3、 测算运动的快慢与距离、时间的关系。(15分钟)

(1) 讲述:你平时走路的速度是怎样的?你想测算一下吗?那么,你想设计这样的活动吗?(小组讨论)

(2) 出示表格:你能读懂这张表格吗?(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 (3) 讨论:

A、从表格中,知道用不同速度的步伐走同样的距离500厘米。 B、学生示范正常步伐与慢一些的步伐。

C、测量时间时,我们可以用秒表(出示),教学秒表的用法,学生试用。 D、怎样计算速度?(用距离除以时间)为了便于计算,可以借助计算器,结果保留整数。

E、 除了这样测算行走速度的方法,我们还可以这样做(出示表格2)。在这张表里,有哪些情况与第一张表相同?哪些不同?

E、测量距离时,我们可以使用卷尺。如果尺子刻度不够长,可以怎么办?(分两次测量)提醒大家,测量时要注意将尺子拉直,沿直线测量。

F、 由于课堂时间关系,我们将同学们分成两大组。左边这几组进行测量活动 1, 右边的几组进行测量活动

2, 在室外,老师已经事先画好了一段5米的距离,测量活动1可以直接到那个场地测量。活动2的小组,老师有已经标号起点位置了。这样的活动你会做吗?在小组内想想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分工(学生讨论)

G、 完成测量和记录后,请小组根据表中的数据,交流一下,正常步伐的速度与慢一些步伐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4) 分小组开始测量。(提醒: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小窍门,室外每块地砖的长度是100厘米)

(5) 汇报测量结果,得出结论。(距离相同;时间相同)

【评析】安排好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在测量和排序中感受速度的快慢。

4、 知道如何判断缓慢运动的物体。(3分钟)

(1) 引入:(出示图片)指甲在运动吗?你有办法测出它的生长速度吗? (2) 生活中还有很多象指甲生长这样运动缓慢的物体。(出示图片)你有办法计算出小苗的生长速度吗? 【评析】引导学生利用参照物发现物体的缓慢运动,然后再启发学生讨论这些方法中用到的物体对观察有什么作用。

5、总结:今天,我们讨论了运动快慢的问题,它离不开时间和距离这两个因素。

6、知道物体运动具有一定的方向。(3分钟) (1)(出示图片)这是一张气象卫星云图,是2005年台风“卡努”运动走向图。(出示资料)

(2)交流问题:气象台在发布台风预报时,除了有时间、风速、风级以外,还强调什么?为什么?

(3) 小结:运动速度除了包括距离和时间因素外,还包括运动的方向。(板书:方向)

三、总结提升。(1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能根据生活经验,来描述运动的快慢吗?

教学片断赏析

讲解“相同时间,比较距离的长短”

(1)师:平时,我们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运动的快慢。在我们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快慢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生:选择你感兴趣的介绍几个物体的运动速度 (2)师:你们能给他们的运动速度排序吗? 生: 学生自己开展;汇报结果。

(3)师:你们是根据什么来给这些物体的运动速度排序的?(或你们是怎么看出快慢的?)

(4)师:那么,运动速度的快慢还可能和什么情况有关? 生:时间相同,距离的长短不同

【片断评析】测量运动的速度,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进行排序,速度单位是相同的,只要比较速度大小即可。

板书设计:

运动的快慢

距离

运动速度 时间

方向 教学反思:

本课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试验等方法,搜集证据,并能对搜集到的证据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呈现,使学生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搜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在教学中就要把握好题目的难度,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刚开始难度不能太高,太难了他们听不懂的话,上课就会失去激情,不认真听课,会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了信心,让他们以为自己不行,比不上人家,没办法学好,所以教学时一定要选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待时机成熟题目可以难一点,这样反而激起他们的好胜心,攻克难题他们会觉得具有挑战性,他们心里会有一种不服输的念头,所以听课就会更加认真。

新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教师讲的少了,开放性的活动多了。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运 动 的 方 式 五四路小学 姚劲岩

一、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物体的运动》的第3课。在自然界中,万物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即使许多表面看起来不在运动的物体,如高山、房屋、树木等也一刻不停地跟随着地球一起转动着。运动着的物体有各自不同的运动方式。本课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对运动有了基本了解,认识了运动相对性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自带自己喜欢的会活动的玩具(如:橡皮筋、风车、木块、易拉罐、溜溜球、秋千等),课堂上让学生玩这些会活动的物体,指导学生从总体上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并给这些运动方式分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引导他们对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使他们知道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并能够通过观察及实践活动对各类物体的运动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通过学生的生活资源,将对物体运动的方式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的思维由运动方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延伸到自然界中许多事物的相互联系,从而帮助全体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看到了许多不同物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如风车的转动、汽车轮子的滚动、秋千的摆动等,对一些简单物体运动的形态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是对它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系统,对物体运动方式的本质特点还不很清楚。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抓住学生认识模糊的地方设置认知的阶梯,化连续、复杂的运动为定格、简单的运动,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实验器材及相关课件由浅人深地观察、感知、认识、分析它们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提高对比的效果,可以在实验的物体上用颜色鲜艳的不干胶或者彩色笔做标记。具体标记的位置是:木块的一个侧面的中央和角上各一个;纸风车的中央和一个叶片尖上各一个;易拉罐底部中央和边缘各一个。这样,学生在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时会很明显地看到这些“质点”(红点)在运动过程中的方位和距离的变化,注意力容易集中在这些点上,容易抓住物体运动方式的本质特征。

本课的学习中,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简单、明了的示意图来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本课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点,教师必须在简单物体运动方式的图示方面给予示范、指点,指导学生抓住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质点的位移来合理设计、画出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的示意图,为掌握物体运动方式的特点和将来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在科学学习中快乐地生活是科学教育长期以来的追求。在教学中,应该努力设置、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课前动员学生一起搜集、准备很多与物体运动方式有关的玩具,让上课的教室变成一个运动的世界:学生只要一动手,很多玩具都会依照它们的运动方式运动起来,既给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观察对象,更让教学、研究活动充满了乐趣。通过游戏观察活动,还可以拉近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体验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科学,只要平时注意观察、积极思考。就可以发现许多科学的秘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课教学研究的对象比较丰富,在注重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更应注重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的过程中系统地掌握物体的各种运动方式。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本课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观察出物体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这两种运动方式。 ●能够用图示法表示出物体运动方式的特点。

●能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两种运动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区别。 知识与技能:

●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认识到物体运动方式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知道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

用画图的方式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并分类。 教学难点:

分析一个运动物体的复合运动方式。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风车、易拉罐、飞碟等,有关课件。

学生准备:带自己喜欢的会活动的玩具,如:橡皮筋、风车等。

教学过程

一、 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谈话: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干什么?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带来了你们最喜欢的能动起来的玩具,现在老师请同学们在课堂上玩一玩,看看这些玩具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活动

汇报自带玩具的运动方式,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运动的方式

【评析】科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儿童认知的特点、水平出发,从儿童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好玩就是孩子们的特点,其实也是指导儿童学科学的教学特点。玩中会有许多收获,大家交流谈感受,教师善于提升概括――让大家发现“问题的影子”,当然也不一定是问题,就是一条思维的方向,初步感受,给学习定个“方位”。以上算是完成了一个阶段玩的目标:激发兴趣,初步的感受,点出了关键词,本课的重点“运动的方式”,但不纠缠于此,恰当的控制,导入下个环节。

二、 自由研究,研究几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1、 研究滑滑梯上下滑的小朋友

(1) 课件出示小朋友在玩滑滑梯。

(2) 谈话:玩滑滑梯是我们很喜欢的活动,你能说说小朋友是怎样运动的吗?运动的轨迹是什么样的?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吗? (3) 学生尝试用图示法表示,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描述。 小朋友在玩滑滑梯的图示:

2、 研究青蛙跳

(1) 课件出示青蛙跳。

(2) 谈话:青蛙是益虫,庄稼离不开它,它可以吃掉很多害虫。我们来看看青蛙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吗?

(3) 学生尝试用图示法表示,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描述。 青蛙跳的图示:

(4) 对比:青蛙跳的运动方式和滑滑梯的小朋友的运动方式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评析】学科学是需要学生自己实践的事。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能由别人来代劳,不能要别人做给他看。以上学习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他们用图示的方法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式,使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研究现象有了非常细致、准确的观察,获取了科学知识,体验到了科学学习的快乐。

3、 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其他物体运动的方式。

4、 分类:将这些物体的运动分成两类,说出理由。 直线运动图示: 曲线运动图示:

【评析】此环节中老师有意给孩子们一段思考的时间,让孩子们的概括越来越科学,从经验提升,这符合孩子们认知的特点。

三、 研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运动方式 出示课件,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的运动。 讨论交流,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除此以外,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它们的运动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评析】科学学习是一个充满发现、充满乐趣的过程。有目的地设计这一环节,通过课件展示既营造良好的科学学习、研究的氛围与环境,又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中的多种资源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可以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并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另外.此环节中,学生们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与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四、 分析复合运动的运动方式

1、 出示易拉罐,让易拉罐在桌上运动。

2、 讨论交流,易拉罐的运动方式。

3、 出示课件,直升飞机、玩飞碟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4、 学生讨论交流。

【评析】教师抛出问题,而且问题的目标指向明确,让学生“自圆其说”,渐渐完美,不包办代替,这真体现了新课程让孩子成为学习主人的课程思想,既提高了孩子们的思维水平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五、 巩固、拓展

1、按要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直线和曲线运动)玩自带的玩具,说说你怎样玩?

2、将自带的玩具综合起来玩,说说你怎样玩,其中的运动的方式是什么? 【评析】让孩子们把自己带的玩具先按要求然后再综合起来玩,让他们的思维火花在探究时有了一定深度,方法多样化了,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因此也可以看出培养孩子们探究时的发散思维很重要。

3、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汽车在路面上行使,车轮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2、荡秋千的主要运动方式,用图示表示应该是( ) A B C

3、汽车的运动方式有(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判断题

荡秋千是一种来回运动,皮筋振动也是一种来回运动,因此它们的运动方式都是直线运动。( ) 教学片断赏析

一、由玩入境,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师:课前老师让你们每人带一件会动的小玩具,都带来了没有? 生:(知道课上可以玩,高兴地说)带来了。

师:下面我们就在小组中玩一玩,也可以相互交换着玩一玩,看看哪些玩具会运动?怎样运动的?

(学生们情绪高涨地玩着玩具,很开心!教师和学生一起玩。) 师:玩好了吗? 生:(齐答)好了!

师:刚才同学们玩得真开心!下面谁来说说你玩得是什么玩具,它是怎样动的? 生:我玩得是回力小汽车,把车向后拉动几次,再松开手,小汽车就会自动向前跑动了。

生:我不这样认为,我玩的也是小汽车,但不是回力车,刚才我仔细观察了,应该是车轮转动向前走动的。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像这样运动的玩具还有哪些? 师:谁接着说?

生:我玩的是溜溜球,这是现在最流行的,大家都喜欢玩。它可以在空中上下移动,也可以在地上滚动,这叫“溜狗”。 师:玩得不错嘛!

生:我自己做了个小风车,由于室内没有风,所以我用嘴吹,小风车就转动起来了。

师:哦,这个小风车,其他同学谁还有不同的玩法吗? (一生上来用手拿着风车跑起来,风车也转起来了) 生:我觉得用手直接拨动风车的叶子,风车也会转动。 生:我玩的是竹蜻蜓,用手搓动后一松,竹蜻蜓会飞起来。

生:我玩的是陀螺,它会转动。它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买现在市场上的那种飞天陀螺,只要朝着桌面,快速抽出其中的扳机,陀螺就会跳到地面自己转动起来。 师:(高兴地)真好玩,还有其它吗?

生:我玩得是我们小组同学带来的一个会荡秋千的小娃娃,它会不停地摇动。 师:同学们带的玩具真是好玩,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一会儿我们再接着玩,好吗?刚才看到同学们的玩具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运动,那你们对它们的运动方式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运动的方式”(板书课题)

【片断评析】材料是孩子们进行科学学习必不可少的东西,有了材料大家才有“玩”――探究的东西,所以准备材料很重要。科学探究中的材料可以发动孩子们自己准备,让孩子们养成带材料来上科学课的好习惯,孩子们对自己带的东西“格外珍惜”,有感情。互相交换着玩,更能够增加探究的乐趣,孩子们通常对别人的玩具更加感兴趣,这样探究的气氛更加浓厚。

二、分析复合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式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易拉罐,你们能使它运动起来吗?说说它是怎么运动的?运动的方式是什么? 生:我能。我把它平放在桌上,用手轻轻一推,易拉罐就向前滚动了,这是直线运动。

生:不对。老师,我认为他说的: 易拉罐向前滚动,是曲线运动。

生:老师,我认为他们说得都对,又都不对,因为易拉罐向前走了,从一个地方移到了另一个地方,这是直线运动。但是从易拉罐的底部看,它又是在做曲线运动。

生:我也觉得可以这么说!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争论,我们知道了虽然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两种: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但往往有很多物体的运动是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组合起来的复合运动。 师: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你们能举出来吗?并说说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呢? 生:我让玩具汽车开动起来了。整辆汽车的车体是在做直线运动,汽车的轮子是在曲线运动。

生:老师,我给它补充:汽车的轮子既在做曲线运动,同时也是在做直线运动,不能单独将它分开,因为轮子本身也从一个地方到了另一个地方。 师:你们说得真棒,思考问题很全面。

生:足球在草地上向前运动时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组合。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说得很不错。谁能说说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出示课件:玩具飞碟和直升飞机)认识这是什么吗?它们是怎样运动的? 生:飞碟在从一个地方飞到了另一地方是直线运动,在做直线运动的同时飞碟也在旋转,做的是曲线运动。

生: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做的是曲线运动。飞机飞行是直线运动。

生:我来给他补充:螺旋桨不仅做了曲线运动,在旋转做曲线运动的同时也随飞机一起上升,这是还存在直线运动。 生:我来给他们总结一下,它们在运动的时候,不是单一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而是两种运动方式的组合。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非常全面!通过研究,我们知道科学语言是非常严密的,大家思考问题一定要全面、仔细一点。

【片断评析】科学学习不是告诉,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与感悟。抓住学生理解的疑惑之处,找一个问题让学生来辨:认知在行动中提高,思维在辨别中清晰,能力在实践中发展。真理越辨越明!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变得更加细致了,思考的角度越来越宽了,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也越来越清晰了。另外,在豁然开朗的学习境界之中,学生所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还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方法,更令人难忘的是发现的快乐和满足! 教学反思:

下课的铃声响起了,当许多学生随着移动的脚步摆弄着玩具,恋恋不舍地离开教室时,我知道:科学学习正在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古代的荀子将学习过程视为一个“闻——见——知——行”的活动过程,“不闻不如闻之,闻之不如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西方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听,会忘记;看,会记住;做,才能理解。”科学学习就是要把原本抽象、单一的概念赋予鲜活的生命,成为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活动。因此我在课堂上抓住学生爱玩的天性,在课堂上创设具体、生动的研究氛围,让学生自带自己喜欢的可以通过动手操作使之运动的玩具,同时提供丰富多彩的研究材料,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点燃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在亲自动手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习科学。学生对研究物体与现象的关注视野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扩展,探究的热情空前高涨。同时,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和点拨又将学生的探究活动逐渐引向深入。

1、 本课比较注重“层次性”。 本课中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材料准备的层次性、探究深度(思维)展现的层次性、兴趣探索的层次性都得以体现,因此学生学习时不疲惫,时间过得很快,教学效率较高。

2、中年级的儿童学科学,进行科学探究,预设目标较过高和过低都不好,目标的预设也要动态生成,一切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学习前,考虑到学生们已经有自己关于运动方式的一些经验,但还是倾向于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达到更好的程度,重在经历探究的过程,感受一定的探究方法,感受探究学习的乐趣。

3、科学探究课,我认为提怎样的问题、对生成性的问题怎样处理很重要。是有的放矢,还是不切实际;是作为一种资源加以开发,还是置之不理;问题应该讲究开放性、目的性、生成性,尽可能把问题的“一切权利”――包括问题的开发、分析、思辨、整合、寻找答案的权利交给学生自己。“以问题始至问题终”应该成为我们科学探究学习的“常规”。

4、尽量体现探究指导的价值。

新课程提倡让孩子们自主的去学习探究。中年级的儿童学科学,进行科学探究要以指导为主,不能放的太开,探究的根基打不牢,就想“飞”起来自己探究是不现实的,所以课堂上老师的必要指导与点拨不能因噎废食。要注意指导孩子们思考着探究,要有目的,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尽量科学;要注意培养儿童探究的品质――认真、细致、团结、合作。 小车的运动

大连市实验小学 孙友人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中的第4课。本课通过学生引导学生对“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预测,做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使学生能够知道一辆载重汽车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会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收集、记录数据的能力,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意识到科学方法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起到的作用。

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探究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本课的教学我是通过直接出示载重汽车的图片,对以前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的。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假设,然后进行实验设计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在此过程中特别引导学生学会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让学生学会通过测量收集证据的方法,体会到科学方法的重要作用。

本课是第一次让学生填写比较完整的活动记录,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记录能力,为学生以后能够独立设计实验记录打好基础。

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 能过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收集证据。

● 能够通过测量收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知识与技能

● 知道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 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收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意识到科学方法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小车、钩码、垫圈,软尺、秒表、纸、棉布、毛巾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大屏幕出示一辆载重汽车,这是一辆汽车,同学们能说说在这辆汽车行驶

的时候都有哪些运动方式吗?

2.同学们知道这种汽车是做什么用的吗?

3.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小车的

运动》。

(板书课题。)

二、授课:

1.你认为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评析】学生的假设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和罗列,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假设都是正确的。

3.所有的因素我们今天在课堂上都能够研究吗? 4.请同学们看一下我们今天准备的实验材料,你知道它们都是做什么用的?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能够研究的因素是什么?

5.这些能够研究的因素我们能在一次实验中同时研究吗? (引导学生知道要保持不变量的一致)

6.小组讨论:○1你们组想研究哪一个因素?

○2针对你们选择的因素,结合老师准备的实验器材,你们怎样设计这个实验?

学生汇报。 【评析】如果学生独立设计实验难度比较大,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参考书上的例子后再进行设计。

7.教师出示如下表格:

问题: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假设:与拉力的大小有关。拉力越大走的越快;拉力越小走的越慢。

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实验记录:

拉力(垫圈数) 实验结果(厘米) 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结论: ○1你能看懂这张表格吗?通过表格你看懂了什么? ○2在哪里你有疑问?

(为什么每次试验要做3次?)

总结:反复实验才能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3我们一起把这张表格填写完整。 【评析】学生在看表格的时候可能看不出来每次实验要做3次,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之后还可以问问学生最后的结果是怎么来的,总结出可以用求平均数的方法算出,交给学生整理数据的方法。 8.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根据你们选择的因素填写好实验记录,然后在班级内交流汇报。

9.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10.学生交流汇报:

○1来说说你们组的实验结果是什么?

○2有和他们组研究同样的因素的吗?你们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补充? ○3通过我们的汇报,你能说说小车运动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吗? 总结: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小车受到的拉力、路面的状况、载重的多少有关。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运动的越快;路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越快;小车的载重越少,运动的越快。

三、课后拓展:

1.在黑板上我们还有些没有研究的因素,你想不想知道小车运动的快慢和这些因素到底有没有关系?

2、可以在课下试试,把结果填在活动记录上,下节课在课堂上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评析】书上给的反例是和轮子的多少有没有关系,如果学生在假设时没有提到这个因素教师在此时可以补充上去。另外,学生在课下做的不必仅仅只局限于一个反例,只要是课堂上没有条件作的,课下都可以试试。 教学片断赏析:

师:你认为这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生:可能和汽车装载货物的多少有关。 师:能具体说说是什么关系吗?

生:汽车装载货物越多,汽车行驶的越慢。 师,很好,其他同学呢?

生:可能与路面的状况有关。路面越不光滑,汽车行驶的越慢。

生:可能与汽车受到的动力大小有关,汽车受到的动力越大,汽车行驶的越快。 生:还可能与汽车轮子的多少有关,汽车轮子越多,汽车行驶得越快。 生:„„

师: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测,这些猜测到底对不对呢,同学们想不想来一起研究一下? 生:想!

师:黑板上这些因素我们在课堂上都能来进行研究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

生:教室里的条件有限。

师:看看桌子上的托盘,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学生观察桌子上的材料。)

师:你知道这些材料都是做什么用的吗? 生:小车来充当载重汽车。

生:纸、棉布、毛巾可以铺在桌子上充当不同的地面 生:垫圈可以系在小车前面的线上来拉动小车 生:钩码可以放在小车的车厢里改变小车的载重量 生:„„

师:很好,那么根据我们准备的这些材料,你认为今天我们能够研究哪些因素? 生:可以研究载重量对小车的影响。 生:路面状况!

师:再想想还可以研究什么?

生:还可以研究小车受到的动力大小对小车的影响。 生:„„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小车运动的快慢和这些因素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这些能研究的因素我们能在一个实验中都研究出来吗? 生:不能。

师:说说为什么不能?

生:一次只能研究一个因素。

师:在研究一个因素时,其他因素要注意什么,研究的结果才能准确? 生:要保持一样!

师:对,研究的因素要有变化,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才能使研究的结果准确。 【片断评析】

在学生回答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时,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要充分发动学生动脑筋,即使答错了

也没有关系,因为就是要学生明白,假设不一定最终都是正确的,即使假设错误也没有关系,最总要的是学会假

设。另外,学生在这里是第一次自己设计对比实验,在以前的课堂中虽然对对比实验有所了解,但这里是要求学 生独立对设计出实验的过程,所以教师在设计实验前一定要将关键的地方指出让学生注意到,然后再进行设计。 教学反思:

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本课从学生常见的载重汽车着手,把学生引导到对小车运动的研究上来。

本课的科学知识相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易于接受的,相对于知识的学习本课更为注重的是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动一动,测一测中得出结论,从而学习知识,培养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对比实验是科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的类型,设计对比实验是学生在这个阶段要学习和掌握的,本课作为初始阶段,

教师要做好指导,给学生渗透对比实验的特点,可以不必点明,但要让学生有这个意识,明白对比实验要注意的 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辅助表格,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变量与不变量的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 的进行实验的设计。让学生独立选取其中的一个因素进行设计和实验,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内容。

此外,本课也可不必拘泥书上及教参的教学材料的准备,可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准备材料,可以比书上的更丰

富,也可以和书上的不同,这样可以丰富学生探究的因素的种类,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能够解决更多的问题,使

课堂也不再枯燥,更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摆

建设小学 于丽萍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中的第5课。本课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进行假设。在实验中会“控制变量”,知道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体会反复试验获取测试结果的。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本课学生的探究重点是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是从对座钟摆的属于哪种运动形式?一分钟摆动多少次?引入对摆的认识开始。通过问题情境“要知道你们摆的一分钟摆多少次应该怎样做?”先让学生学会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并在汇报测量结果时发现问题:各组测量次数不同,而提出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学生产生探究内需的时候使生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设计实验时教师以设计摆线长短的实验为例引导学生学会实验如何制变量,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最后通过例举生活中的现象,摆钟慢了或快了怎么办?设计一个摆这些活动,应用所学的科学道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收益。 预期学习结果

1、 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2、 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进行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 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4、 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5、 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 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给定的次数一样 教具准备:秒表、垫圈、量角器、绳、视频教材、支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播放视频教材:座钟的摆在摆动

2、提问:它属于哪种运动形式?一分钟摆动多少次?

3、教师讲解:这个装置,叫做摆。(板书课题)

4、认识摆

1)教师讲解:摆是由摆线、摆锤组成。提起一个角度(强调摆线要拉直),摆就运动。这个角度称作摆角(摆的幅度)。

【评析】认识摆的构成,掌握科学术语为进行做假设准备 2)学生操作:使摆摆动(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再次纠正)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提问:要知道你们的摆一分钟摆多少次应该怎样做?

2、学生交流师生补充完善

3、测量方法:示范:摆线要拉直,自然松手,手不能加力,像这样来回一次叫摆动一次。

4、练数:测量15秒钟摆的次数

【评析】在此示范、练数次数,是让学生明确怎样规范操作实验。否则对研究摆的快慢就会产生许多干扰因素。

5、汇报测量结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次数不同,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填写课后记录)

【评析】通过学生比较测量数据,引导发现问、提出问题,学贵有疑

三、猜测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1、学生分组交流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从摆的构成考虑

3、归纳猜测: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有摆线的长短、摆锤的轻重、摆角的大小(填写课后记录)

【评析】猜想、假设在科学探究中是十分必要的,猜想、假设包括多种可能性,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重要的是经历这个过程。

四、指导设计实验

1、提问:我们怎样能证实猜测是否正确?

2、确定方法:实验验证

3、设计实验:学生选择问题分组设计

4、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完善:以设计摆线的长短实验为例

1)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线的长短线(以10厘米递增、递减) 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 3)数据获取要测五次求平均数

4)另外指导:改变摆锤的重量增加或减少垫圈数,改变摆角大小用量角器(板书提示)

【评析】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有许多,一般教材都把摆幅的大小、摆锤的轻重、摆线的长短这三项作为研究对象。虽然降低为只有三个变化因素,但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要想研究其中的一个因素,必须控制好另外两个因素。于是以设计摆线的长短实验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控制实验变量:摆的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从而减少了一个因素,剩下的两个因素,学生只要控制好其中一个条件,这样制定计划、收集数据的难度就大大的降低了,从而增添学生探究的信心,让他们人人都有发现,个个都有收获。

五、进行实验获取数据

1、组内分工明确:数摆、看表、做记录„„

2、鼓励:分工明确才能提高效率,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具有科学家的实验精神?如果这个实验做完,也可以做另一个。

3、开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对于研究内容,教师可以宏观调控,让每个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研究,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同时又合理地共享资源。

六、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汇报实验结果:每种实验选择一个为代表学生填写在黑板上

2、学生根据各组数据比较分析下结论

3、教师引导如何分析判断:比较三组不同实验条件下获取的数据,发现改变摆线长短平均数差异最大,摆线的长短差异大表明这个条件是影响摆摆动的快慢的因素。

4、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摆的幅度大小无关。摆线长摆摆得慢,摆线短摆摆得快(板书)

5、提问:还有什么问题?其它两组数据差异小又说明什么?

6、学生交流想法

7、教师引导:实验中由于一些原因能引起误差存在。如:计时动作有快慢等,同学们在研究中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评析】让学生先把三组不同实验条件下获取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学生有不同的结论。因为根据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此基础上传授分析判断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分析判断。同时还使学生体会反复试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体验到科学研究要有尊重事实、尊重证据这样严谨的态度。知道在实验中由于一些原因能引起误差存在。科学研究每个细节都不要放过。

七、生活中的现象

1、学生交流经验

2、生活中的现象:荡秋千、吊灯、(介绍伽利略的故事)风铃

3、提问:摆钟慢了或快了怎么办?

4、学生交流意见

5、调整方法:慢了摆线调短,快了摆线调长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次/15秒 摆线长

6、设计一个摆 1)出示要求:

2)分组进行

3)展示:谈一谈设计这个摆体你的体会。

【评析】知识获取源于生活的需要,更要用获取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完成。团结就是力量。 本课总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一个小小的摆就有着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里面就含着许多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愿同学们用智慧的双眼去发现问题,用灵活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灵巧的双手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摆

数摆: 摆往返一回计一次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设计

1、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摆线的长短线(以10厘米递增、递减)

2、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摆锤的重量、摆角的大小

3、数据获取要测五次求平均数

4、改变摆锤的重量:增加或减少数垫圈

改变摆角大小用量角器

5、摆线要拉直,放摆锤要自然松手,手不能加力 摆线长 实验结果(次/15秒) 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0厘米 20厘米 30厘米

摆的幅度 实验结果(次/15秒) 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5° 30° 45°

摆锤重量(垫圈) 实验结果(次/15秒) 最后结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5个 10个 15个

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摆的幅度大小无关。

摆线长,摆摆得慢,摆线短,摆摆得快。 组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次/15秒 摆线长

教学教学反思

一、 注重探究,强调合作

本节课的前半部分为研究影响摆的快慢因素,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及一般思路,让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整理数据——表达交流,让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强调合作,先是全班合作,在两个因素中让每个组只选一个因素研究,教师进行宏观调控,最后综 合大家的意见,资源共享。再者在小组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提供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愉快,同时合理地分工为小组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 重视科学态度的教育

本节课里学生有多次猜测与预测,每次猜测之后教师都让学生明白“说了不算做了算”、“猜了不算数了算”,使学生意识到“证据”的重要性,让他们多次验证,知道“真理是经得住多次验证的”,让他们从小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片断赏析

师:要知道你们的摆一分钟摆多少次应该怎样做? 生:数一数。 师;会数吗? 生:会

师:那怎样算一次? 生:来回摆,算一次。

师:好,你们计时15秒钟,要说“放”不要说“开始”我数 (老师演示操作讲解,提起20°角,自然松手,手不能加力)

【片断评析】帮助老师是学生最愿意干的事情,同时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让学会学生怎样规范操作实验,为正确实验,获取准确的数据服务。 师:看实验结果,你发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我发现摆线的长短与摆的快慢有关。 师:你们的意见和他的一样? 生:不一样。

师:说一说你们结论

生:垫圈数影响摆的快慢„„ 师:说一说你们的根据

生:15秒钟5个垫圈摆16次,10垫圈摆17次。这说明垫圈数影响摆的快慢 生:15秒钟15°摆8次,30°角摆9次。这说明垫圈数影响摆的快慢。

师: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明白你们的结论是分析数据得出的,这非常好。科学研究就要有尊重证据这样严谨的态度。你们再比较这三组数据,哪组摆的快慢差异最大?

生:摆线的长短不同,摆的快慢次数差异最大。 师:根据现象、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因为是摆线的长短不同引起摆动次数差异大,所以摆线的长短是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这是一种分析判断的方法,我们以后学习中也能用到。

师:现在说一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摆的长短怎样影响摆的快慢。

生: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摆幅度大小无关。摆线长,摆摆得慢。摆线短,摆摆得快。 师:还有没有问题? 生:没有

师:那么,其它两组数据差异小又说明什么? 生:测得不准

师:实验中由于一些原因能引起误差存在。如:计时动作有快慢等。同学们在研究中一定要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片断评析】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强调了探究过程,探究的结论也是不可缺少的。面对获取的不同数据,学生们有自己的结论。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教师适时地指导如何分析判断数据,既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注意发挥教师参与者的作用。得出了科学结论,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第四单元 无处不在的力

1、力在那里

旅顺口区双岛湾中心小学 左峰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是本课是苏教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无处不在的力》单元中的第一课。本课指导学生在对日常生活的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突出“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和力对物体的形状的影响”,以及“已有大小和方向”两个基本要素。这些概念的建立是靠学生的各种活动来完成的。因此,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做和在做中思考分析是本课教学活动的重点。只有学生经历了各种活动,才能在具体的感性经验基础上获得力的基本概念。

本课的重点是研究生活中与力有关的各种现象,发现力的存在,并研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以及力的大小方向。 我设计的本课教学是从寻找身边的力开始入手,通过对硬果壳承受了钳子的压力变形后裂开、静止不动的棋子靠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运动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研究和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力的存在。同时,对以上现象的探究,也为下一步研究力对物体运动后和物体形状发生变化进行了铺垫。之后通过实验,感受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变化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到力有方向以及力的作用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基础,只有感受到力在哪里,才能真正知道力的无处不在。 教学目标如下: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事例,通过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的变化及人的肌肉感受说明生活中力的存在。

2、通过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物体形状的影响,体验力有大小。

3、学习使用弹簧称测量力的大小,学习制作简易的弹簧称。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对物体运动、形状的影响。

2、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同一物体受到不同方向力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生活中的科学,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准备:钳子、核桃、、橡皮泥、弹簧秤、篮球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引入:

1、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使讲桌移动吗?

让学生说出方法,并学生上来演示。

2、刚才大家想的办法都使讲桌移动了,尽管方法各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共同之处都对讲桌施加了一个什么?(先让学生说,学生很快说出“力”后,板书:力)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根据他们原有的经验和经历,解决身边的问题,从而自然的引出本课知识。】

二、自主探究:

(一)、感受力的存在。

1、出示一个篮球,你有没有办法让移动中的篮球停下来?上来试一试。(师生互掷篮球)。

2、你看到力了吗?力是什么样子的?(为难学生,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力是无形的,我们只能感受到力的存在。)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你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吗? (1)、(双手轻轻拿住一根粉笔),感受到力了吗? (2)、(用力掰断粉笔),感受到力了吗?

4、学生用钳子夹碎核桃感受力的存在,试着说出自己的感受。全班交流。

5、打开书40页,看书上的四幅图,小组讨论,感受力的存在。(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活动:试着利用身边的物体感受力的存在,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到黑板上,只要有成果,可以自由上来写。

7、在我们生活中,你还能感受到力的存在吗?(安排讨论)

8、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力无处不在。

(二)、力对物体的影响

1、通过前面几个我们感受力的活动,你发现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2、力除了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对物体的其他方面还有影响吗?

3、(出示橡皮泥)拿这块橡皮泥,用力捏一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知道力的存在和感受到力的存在是不同的,只有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印象才深刻。】

(三)、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

1、扳手腕活动

(1)、教师提问:边玩边思考:获胜主要靠什么?为什么扳手腕特别费劲呢?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指导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2、使用弹簧秤的方法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练习

3、开关门活动

(1)、让两个学生上来,一个开门,一个关门 (2)、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4、总结得出:力有大小;力有方向。 【设计意图:根据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去体会力的大小和方向,特别是学会用仪器去测量,能获得更加准确的结果,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

三、回顾和解释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教学片断

教师和学生互掷篮球 师:你刚才有什么感受?

生:我接球的时候没用多少力,投球的时候得用力。 师:刚才的同学在接球和投球的时候感受到了力,那么你看到了力了吗?力是什么样的?

生:我感觉有力,可是我看不出来。 生:我没看到,我认为力是看不到。

生:老师,我看到了,他在接球和投球的时候都使劲了,但我不知道力是什么样的? „„

师:噢,同学们都注意观察,而且动脑思考的很好,下面我们接着观察感受力的存在,好吗?

教师用双手拿住一根粉笔,然后掰断粉笔。 师:你能从中感受力的存在吗?

生:粉笔很轻,不用力就能拿起来,掰粉笔需要用力。 生:粉笔轻,也得用力

生:我也认为粉笔轻,也得用力,只是用力小,感觉不到。 „„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看来是动脑思考了。下面我们自己感受一下力的存在 学生用钳子夹碎核桃感受力的存在。

【片断评析】本片断是在新授开始部分,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因为力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由于学生平时不注意,很难感受到力的存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选择学生身边常见的现象来认识、感受力的存在,最后再亲自动手体验,加深了对力的理解。 教学反思

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力是无形的,根据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效果来感受力又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本课的设计力求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对已有经验和信息进行检索与筛选,对力的存在以及力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

重视学生探究活动中的思维训练。教师在学生探究活动前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去研究,使学生的活动目标明确,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放手让学生用身边的物体感受力的存在,带领学生体验力的发生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体会科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本课成功的关键。

2、物体改变形状以后

旅顺口区龙头中心小学 王莉

一、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第四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与《力在哪里》、《苹果为什么会落地》、《摩擦力的秘密》、《降落伞》构成了本册教材的《无处不在的力》的知识单元。在《力在哪里》一课中,学生对力(就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推和拉,以及力的种类和要素)有了初步的认识后,《物体改变形状以后》的学习内容就是常见力中的弹力,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本课属于概念学习课。所以对本课概念的形成和表述尤为需要重视。皮亚杰认为活动既是感知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由此本课的概念形成和表述应建立在课堂教师设计的活动中。活动是建构科学概念的载体。

本课学生的前概念是对弹性和弹力分不清楚,概念混淆。认为软的东西有弹性,硬的东西没有弹性。在平常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学生对于弹力已经有所了解和体验。针对学生前概念的分析了解,加之学生认知特点——先入为主,并结合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本课重点落在弹力和弹性的认识及应用上,把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删去。这样有助于对弹性弹力概念的深刻理解,让学生们知道弹力和弹性的普遍存在。同时为后继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能够通过实验感受到弹力的大小与方向; 知道弹力和弹性的普遍存在 科学知识

认识弹性物体受力形状会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形状; 认识弹性物体发生形变叫会产生弹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愿意去研究生活中的有关弹性现象;

教学重、难点:对弹力和弹性的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2、实验器材:

教师准备:课件(及其使用设备)、海绵、气球、直尺、橡皮泥、木块;弹力球、塑料头套、皮筋,烧瓶(胡克定律),拉力器,握力器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研究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1、由教师演示各种力,让学生说出力的名称:如拉力、推力、压力、挤力等。

2、出示海绵,让学生分组对海绵施加各种力,看看海绵有什么变化?

3、分组操作,汇报实验结果

4、教师相机提出:对海绵施加力时,海绵有什么变化?去掉力以后海绵又发生什么变化?

5、教师又给学生提供材料:气球、直尺、橡皮泥、木块;弹力球、塑料头套、皮筋、溜溜球等。让学生分类,跟海绵有一样特征一类。和海绵特征不同的一类

6、师生共同总结:物体受力形状发生改变,去掉力又恢复原样。

7、教师让学生给这个现象起个名字 【评析】因为这些材料的弹性不一样,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审视、分析和比较,就会发现其中的一类物体具有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改变,去掉外力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即“弹性”这样的性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点拨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经验,使学生在旧知经验基础上发展了新认知。学生通过活动,使原来关于弹性的经验的、感性的概念发展为比较科学的、理性的概念。

(二)、体会弹力的方向及区别弹力和弹性两个概念

1、(出示拉力器、握力器)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2、我们来体验一下,用力向外拉时有什么感受?当你拉到一定程度后慢慢停止用力时,你的手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活动,交流感受)

3、体会弹力。教师让学生通过感受拉力器和握力器,学生亲身感受弹力,弹力是与你施加的拉力和握力相反方向的,恢复原来状态的力。

4、认识弹性,从而区别弹力和弹性。弹性是本身具有的,而弹力是弹性的表现形式。 【评析】让学生将自己的亲身感受用精练的语言表述出来。在直接体验的基础上简单生动的形成弹力概念,避免了死记硬背,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感受胡克定律,体会弹力的普遍存在

1、教师指导实验操作:按压的部位(大拇指和中指)。注意:不要用双手捂着烧瓶,避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或者用垫隔着操作。

2、教师分发材料。学生实验开始。

3、学生交流实验发现。 【评析】在学生建立了溜溜球没有弹性的认知的基础上,展示胡克定律是对弹性、弹力概念的挑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加深对物体弹性和弹力的理解。为了学生的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认识弹性和弹力的应用

1、(课件出示)这儿有两个应用弹性和弹力的现象,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跳板跳水中什么是弹性物体?谁对它施力?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让运动员跳起来的?

(2)撑杆跳高中什么是弹性物体?谁对它施力?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运动员跳起来的?

2、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弹性和弹力?

【评析】:这部分活动是在学生对弹性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的基础上,以两个典型的事例分析和体验什么是弹力。利用课件教学的好处是可以暂停画面,使学生能够很清楚的对活动的步骤细节进行分析思考。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会了解到弹性物体在发生形变时,会产生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即弹力。这个弹力是对抗所施加的外力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反。 片断赏析:

“研究弹性物体的共同点”环节

师:教师对脸施加各种力,请同学们说一说都叫什么力。 师:双手往两边拉脸 生:拉力

师:双手挤压脸 生:压力 生:挤力

师:用手拧脸 生:拧力 „„

师:好了,就用老师刚才的方法对海绵施加这些力,观察一下海绵会有什么变化呢,去掉力海绵又怎样变化的?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并观察,组内交流)

师:把你们的观察到的现象跟同学们汇报交流一下。 生:我用手握,海绵变小了。

生:我用手压海绵,海绵变的薄薄的。 生:用两只手抻着海绵,海绵变长了。 „„

师:我们对海绵施加了不同的力,海绵的什么发生了改变? 生:海绵的大小改变了。 生:是海绵的形状发生改变了 生:是长短变化了

生:我觉得是面积变化了 生:„„

(教师一边听着,一边板书)

师:好,我们现在看看用那个词准确。 生:面积 生:大小 生:形状

师:这样老师在演示一下,你们看看到底是什么变化?(教师演示挤、压、拉海绵)

生:我觉得用“形状”一词准确,因为施力时海绵发生了形状的改变。所以应用“形状”一词。

生:我也觉得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挤压时上下两个面面积没有变化 师:那你们都这样认为的,达成共识,那我们就用“形状”这个词。

师:海绵受力时,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那么去掉力后,海绵又是什么样子的? 生:海绵又变回原样 生:海绵有弹回来了 生:海绵又恢复形状了

师:好的我们写在黑板上:海绵(受力)形状改变(去掉力)恢复原样

师:老师还给你们准备有十种材料,分别是:气球、直尺、橡皮泥、溜溜球、木块;弹力球、塑料头套、皮筋等。 师:分小组,也在这些材料中施加上面的力,看看他们有没有象海绵一样的形状,把他们分分类。(学生进行操作分类) 师:把你们实验结果交流一下

生:气球、弹力球、塑料头套、皮筋是与海绵有同样特点的 生:木头,溜溜球与海绵不同。

师:那你们说橡皮泥有什么特点?与海绵是否有一样的特点?

生:橡皮泥对他施力,形状发生了改变,去掉力后,他没有回到原来的形状。 生:我觉得橡皮泥不与海绵一样,施力时它的形状是改变了,这与海绵一样;可是去掉力,它就不与海绵一样。

师:你们观察的真细,科学探究就需要我们这样。

师小结:物体受力形状发生改变,去掉力又恢复原样,这就是弹性物质的共同特点。

【评析】这一系列思维活动,为概念的建构起了关键性的作用。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事物的共同特征归结在一起,概括形成概念或一般的原理。教师指导学生自己用言语表述它们的发现,如果他们表述的是与探究的事物相关的属性,就更有利于他们进行抽象概括和归纳推理,从而形成概念,发现规律。 课后反思

第一、前概念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点 学生在真正学习新概念之前,已经有了对一些概念的朴素的理解,它是学生原有的经验和体验。在奥苏贝尔看来,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的,即学习者新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产生联系,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吸收并固定新知识的过程,把新概念的本质特征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关联起来,并被它同化,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便能理解新概念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朴素理解的概念,进行各种建构活动,寻找证据,归纳分析,并与自己的初始想法做比较,得出科学的概念定义。

本课学生的前概念是对“弹性”和“弹力”分不清楚,概念混淆,对“弹力”一词有过了解(第一课《力在哪里》中,提到了“弹力“这个词),但都是模糊简单的理解。认为如果没有力,物体一定不动;必须有力,物体才能运动。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和游戏活动中对于“弹力“已经有所了解和体验。教师针对学生对

第五篇: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1)_3

1.1我们周围的土壤 (24-1)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五、教学重难点: 1.发现土壤里的生命。 2.测量出小草根的总长度。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每组一小桶水、报纸、抹布、玻璃棒。

1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 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 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 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 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1、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2、做实验册

八、课后反思:

1.2了解土壤 (24-2)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过程与方法: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

六、教学准备: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

3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

2、生回答。

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观察土壤

(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

(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

2、自主研究

(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

(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记录在记录本上)

1、

2、 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 小结:

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5、探究透水性能:

(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 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

4 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 (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 ① 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② 倒入相同的水。

③ 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 (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

(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

3、 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

(1) 分组讨论 (2) 大组交流

(3) 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

(四)课后作业

1、

2、 课后继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 实验册

八、课后反思:

1.3肥沃的土壤 (24-3)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难点: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准备: 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

2、 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

1、 观察有落叶的土地

2、自主研究

(1)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

(2)交流: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

6 壤的颜色可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3、制作肥料袋

(1)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 (2)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同桌两人为一组对比)

4、观察肥料袋

(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5、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三)总结巩固

概述课文,提醒学生坚持观察记录。

1、观察肥料袋

(1)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2)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2、管理肥料袋

(1)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2)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3、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

讲述: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

(四))课后作业

7 继续观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

八、课后反思: 1.4土壤的保护 (24-4)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过程与方法: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教学难点: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巩固应用

9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

(四))课后作业

1、 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2、完成实验册

八、课后反思:

2.1果实和种子

(24-5)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教学难点: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放大镜、绿豆、培养皿或学生。3个分格的小盒子或三只同样的小器

10 皿。(每组一套)

学生:用水泡过的菜豆、花生、葵花子、蚕豆、黄豆种子和与之对应的干种子自带做绿豆发芽实验的器皿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

导入,回忆原有知识,引发研究内容

1、你已经知道那些植物的知识?

2、倾听学生发言,了解学生已有知识。

3、了解种子吗? 发表自己的看法 填写活动记录 学生提出种子构造!

能参与讨论,并在小组中发表意见。较快的记录;对研究问题有兴趣

(二)解剖观察种子,发现种子的共同点

1、提出:你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

2、提出:只有解剖了种子,才能观察。

3、你觉得解剖观察时要注意什么?

4、解剖观察其他植物种子,你发现什么?

1、说出常见植物种子的名字。

2、讨论发表注意点。

3、解剖、观察大豆的种子,并记录。

4、学生解剖其他种子,发现种子的构造相同点!讨论归纳

1、 讨论积极,认真倾听。

2、 实验、观察、记录合作好。

(三)讨论种子的萌发

1、 猜一猜种子为何能长出一棵植物?你能根据你的观察说说吗?

2、 指导实验(讨论注意点)

1、 讨论,发表意见

2、 一起做好种子萌发的实验,填写活动记录

1、 积极发现问题

2、 能完成7天实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四)交流问题

关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哪些问题? 共同讨论

八、课后反思:

2.2根和茎 (24-6)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12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根和茎的不同形态。

2、知道根和茎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根和茎的形态及作用。 教学难点:区分直根和须根。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直根须根的植物、盆栽植物、课前用红水浸泡过的富贵竹或芹菜茎、刀片等。学生自带两种带根的蔬菜。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认识根的不同类型

1、谈话:课前老师叫同学准备两个带根的植物,请同学投影自己所带的植物,同学观察它们根的特点。

2、汇报小结:像菠菜、青菜、芫荽菜等这样,根是从茎的下面长出来长长的一根,粗粗的,外面长了一些细小的毛,这样的根在科学上叫做直根。像葱这样,在茎下面长出的根有很多,都是差不多粗细和长短的,这样的根在科学上叫做须根。

3、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把自己带来的植物的根按直根和须根分为两类,然后画出一个直根和一个须根。(在书67上)

4、学生按要求活动

(二)认识不同形态的茎

讲述:植物的根上连接的就是植物的茎,大多数植物都有茎,同样茎也有多种类型,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这些茎有什么不同?

汇报小结:(见下资料)缠绕茎、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同时简要板图。

(三)认识根和茎的作用

1、谈话:植物的根和茎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知道它们对植物来说有些什么作用吗?

2、学生交流自己的经验。

3、指导学生看书19的图示,或根据实际情况观察盆栽植物的根。

4、汇报得出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同时又有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作用。

5、教师出示用红水浸泡过的富贵竹、芹菜茎等,演示横切和纵切,观察茎内部的变化。

6、学生对茎进行横切和纵切,汇报现象,小结: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四)巩固应用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布置作业

1、取一支白百合或其他白色的花,把茎的下面分成两半,一半浸泡在红水中,一半浸泡在蓝水中,观察现象。

2、完成科学实验册。

八、课后反思:

2.3叶和花 (24-7)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寻找到不同植物的叶形状、颜色、大小、结构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知道花的构造。

2、知道叶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能够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植物所需要的养料;知道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过程与方法: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和解剖一朵植物的花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了解叶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1、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讨论:种葫芦的人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2、交流观点

3、提问:你知道叶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二)展示课前采集的叶子,观察叶子。

1、对植物的叶子你还有哪些了解呢?课前大家采集了不少叶子,组内展示。布置任务:观察一片树叶的正面和反面,比较有什么不同。

2、汇报观察结果。

3、小组活动:观察更多的树叶,从颜色、形状、大小、品种等不同的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所采集的叶子。

(三)研究关于叶子的问题

1、关于植物的叶子,你们想研究哪些问题?

2、出示研究问题一:阳光对植物生长有影响吗?

(四)拓展活动:

你还能对叶子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吗?找几个同伴,课后研究你们感兴趣的关于植物的叶的问题,需要老师帮助的可以及时与老师联系。

(五)认识花的构造

1、出示几盆鲜花,提问:你认识这些花吗?现在正值春暖花开,你还见过 哪些花?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图片。

2、同学们都被这些花的色彩和千姿百态所吸引,可你们知道花有哪些部分 吗?学生说说。

雄蕊

花药

柱头

花丝

雌蕊

花柱

子房(胚珠)

3、教师示范从外向内的顺序解剖油菜花,强调力要小,手要轻。

4、学生解剖自己带来的花,用放大镜观察各部分的样子并画下来。

5、展示自己画的花的构造,看看同学们带来的花是不是都具备这四部分?区分完全花和不完全花,完全花有这四个结构。

6、用放大镜观察雄蕊,发现了什么?试着捻捻雄蕊上的花粉,在白纸上再抖抖,看留下了什么?

7、这些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你能猜出来吗?出示备选答案

(六)了解植物传粉的几种途径。

1、讲解:植物花朵里的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上,花就可能结出种子。

2、花粉成熟以后从雄蕊的花药里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做传粉。

七、课后反思:

2.4植物和我们 (24-8)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

2、 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准备: 图片,一些食物。

六、教学过程:

1、 引入:

(1) 问:我们平常吃什么? (2) 生回答

(3) 讲述:今天我们来研究植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2、 新授:

(1) 了解植物的用途

A:出示图片:棉花、枸杞子、各种蔬菜、燃料、建筑材料 B:分组研究 C:大组交流 D:小结:

棉花就可以用来进行纺织,做衣服。各种蔬菜都是我们平常必须要的。还有一些建筑材料可以制作家具。还有„„

(2) 了解我们吃植物的哪一部分。

A:出示图片:土豆、花生、香焦、南瓜、大豆、青菜。 B:分组研究:我们吃它们的哪一部分。 C:大组交流。 D:小结:

土豆是吃的茎,香焦是吃的果实,南瓜是吃的果实,青菜是吃的茎和叶,

18 山芋吃的是根。

(3) 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植物以种子、根、茎、叶、果实等提供食物的有关信息。

A:出示:一棵植物图

B:指出:叶、花、果实、茎、根、种子。 分组研讨:一棵西红柿植物。并进行记录。 C:大组交流: D:小结:

一棵西红柿植物,有根、茎、叶、果实和种子,我们吃的是果实。 作业:

1、

2、

七、课后反思:

19 课后继续进行植物的研究。 完成实验册

3.1认识固体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辨别周围的环境中的物体,哪些是固体,哪些是液体,给物体分类。

2、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轻重等方面的性质,并能描述出来。

过程与方法:利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文具盒、石块、笔、鸡蛋等各种固体;水、饮料、胶水、酒精等液体;天平、量筒、量杯。

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锤子等。 教学时数: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4-9)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认识有关固体和液体的一些知识。 (板书课题)关于固体和液体,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

(二)自主学习。

1、按固体和液体两类给物体分类。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一些物体,请学生按固体和液体分类。 (2)师生交流。

(3)还有哪些物体是固体或者是液体。

(4)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牙膏是固体还是液体?”让学生充分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不需要下定论,只要学生能够说出道理即可。 (5)教师演示“和面”的实验。

往水里加水,不停地搅拌,直到搅不动为止。边搅动边让学生描述当时是固体还是液体?从而让学生明确固体和液体的区别。

2、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第二课时 (24-10)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上认识固体。

(二)新授

1、继续研究固体和液体的性质。 (1)小组确定研究哪几种固体。

(2)组内讲座用哪些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3)分组实验。请学生注意记录研究的情况。 (4)小组内交流,完善本组的研究成果。

2、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重量是否变化。

21 教师带领同学们利用天平来共同完成这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使学生发现,固体混合前后和重量不变。 (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体积是否变化。

让学生利用工具箱里的器材独立完成此项实验。通过数据分析,原来自己的猜想与实际情况有不同之处,使学生明白,工具的测量比自己的感官更可靠。

(3)指导学生把黄豆、绿豆、玉米粉的混合物分开。 A.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B.小组交流办法。

七、课后反思:

3.2把固体放到水里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物体在水中沉浮和溶解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

能够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并能够用文字、图画、图表等较细致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2

教学时数:二课时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一些会沉和会浮的物体、橡皮泥、高锰酸钾、装水烧杯、水槽、沉淀分离好的土壤、酒精灯、留有矿物痕迹的小勺或玻璃片、五颜六色的树杈、每组一份表格。

2、学生准备各种固体、食盐、纸盒、报纸、不同颜料、方塘、土壤、沙子、搅拌棒或筷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4-11)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固体的性质,谁能说说各种固体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又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呢?

2、固体还有许多性质,今天我们继续研究。

(二)自主学习。

1、认识固体在水中的的沉浮现象。

(1)师将几种固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请学生预测,老师带来的其它固体哪些会沉哪些会浮?

(3)让学生把自己带来的固体集中在小组内,预测它们放在水中善,把预测的结果记在P82的表格中。

(4)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并预修改。

23

2、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现象。

(1)师演示:将高锰酸钾放入水中,请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 (3)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叫做什么呢?

(4)师生共同小结得出:固体在水中化了,看不见了的现象叫做溶解。如果固体在水中浮在水面或沉在水底,那说明固体在水中不溶解。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方塘、土壤、沙子放在水中并搅拌后的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P82。

第二课时(24-12)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上把固体放到水里。

(二)新授

1、了解固体与水混合与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学生阅读P47的图。

(2)这些固体与液体的混合与分离有什么科学道理吗?或说出为什么? (3)你还说出其他的例子吗?

2、结晶实验。

(1)在热水里加盐,充分搅拌,使盐完全溶解,一直到盐恰好不再溶解。 (2)在热水中加入绘画的颜料,使溶液着色。

(3)把各种颜色的热盐水放在纸盒内,周围塞好报纸,这样可以使热盐水慢慢冷却。

24 (4)把小树枝分别浸入各种颜色的热盐水中,就可得到彩色的树枝。

(三)总结

七、课后反思:

3.3认识液体 (24-13)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感官和简单器材研究液体的性质。

2、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烧杯、平底烧瓶、锥形瓶、天平。

2、学生准备:厚塑料袋、简易天平、蜡光纸、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小瓶。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猜猜它是谁?每位同学选一种液体,说出它的样子和作用,其他同学猜猜是哪种液体。

25

2、学生思考。

3、学生开始游戏。请一名学生上前说液体的样子和作用,全班同学在纸上写出这种液体的名称。然后请这位同学公布答案,比一比,谁说的比较好。然后换其他同学继续游戏。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请学生说说教师指定的几种液体的性质。 (1)鲜牛奶、菜油、蜂蜜、洗涤剂、水等。

(2)完成P49的表格,此表格可以加长,比一比,谁加得长。

(3)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液体在颜色、气味、味道上的性质,其实,液体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性质。

2、认识液体在其他方面的性质。

(1)学生阅读P50的内容。请学生参照书中介绍的方法研究,你能发现哪些液体的其他性质。 (2)学生分组实验。

A.倒出同样多的液体,在天平上和水比比看。 B.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上。 C.把不同的液体用滴管滴在蜡光纸上。 (3)小组交流。

(4)师生小结:通过同学们的研究,发现了液体在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毛细现象等方面有所不同。在此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3、小结本课研究的一些科学方法。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到了以下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观察、比较、实验、分析、综合等研究了液体的性质。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用多种多

26 样的方法。

七、课后反思:

3.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24-14)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够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和溶解现象,能用文字、图画、图表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食用油、蜂蜜、果汁、洗涤剂、烧杯、搅拌棒、天平、凉开水。

2、学生准备:桃子或桔子,榨汁机、干净的矿泉水瓶、少量白糖或蜂蜜。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7

1、复习引入。

(1)液体有哪些不同性质? (2)液体有哪些相同性质?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研究把水倒进水中有的沉,有的浮。 (1)提出问题。

A.教师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前面我们研究了把固体放入水中的一些情况,我们发现有的固体在水中沉有的在水中浮,有的会溶解,有的不溶解。那么,把液体倒进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沉,有的浮呢?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下面我们先来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有的沉有的浮? B.学生假设。 (2)设计实验。

A.根据我们刚才的假设,我们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呢?

B.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法、实验中应该要注意的一些现象。 C.请学生汇报设计的情况。 (3)进行实验。 (4)分析实验结果。

A.你们预测与实验结果相同吗?你能找这其中的原因吗? B.在实验过程中边研究边填写P51的表格。

(5)师生共同小结得出结论:和固体在水里的沉浮一样,有的液体浮于水面,有的沉在水下。

2、研究把液体倒入水中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

(1)把液体倒入水中是否也会有的溶解,有的不溶解呢?请同学用刚才的

28 研究方法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研究。请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2)学生分组研究。

(3)师生共同小结:和固体在水里的溶解一样,有的溶解于水,有的不能溶解于水,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先不溶解于水的深也可能溶解于水。课后我们可以继续研究。

(三)课后作业。

1、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液体混合与分离的例子。例如:榨取果汁、用洗涤剂洗碗等,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呢?课后榨取一份果汁,将你的果汁调制的美味一些。

七、课后反思:

3.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24-15)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29

四、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运用多种方法,使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橡皮泥,水杯、盐、小螺帽、铝片、牙膏皮、生鸡蛋

2、学生准备:橡皮泥、铝片、土豆 教学时间:一 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激发探究欲望

1、出示本节课要研究的物体:橡皮泥、牙膏皮、土豆、铝片。 2、讲述:这些物体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水里都是沉的。

3、提问:你能猜想一下可以用一些什么办法使它们在水中浮起来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A、探究有哪些方法可以使沉在水底的物体浮起来。

1.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以上这些沉在水里的物体在水中浮起来。 2.用实验验证猜想。 (1)明确实验注意点:

a、安全 b、卫生 c、认真研究 (2)学生实验,并填写表格。 (3)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结:我们用(

)的方法可以使牙膏皮、橡皮泥、铝片、土豆这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到水面上来。。 B、探究小船能装载的重量与什么有关

30 1.讲述:我们让这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上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造船的过程,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就是我们自己制作的小船,刚才每个同学都做了一回小小的造船工程师。 2.提问:船有什么作用? 3.开展用小船装载螺帽的比赛。 (1)明确实验要求

a、在自己制作的小船中任选一艘小船参赛

b、可以对船再进行改进

(2)、学生比赛,用自己制作的小船装螺帽。 (3)、汇报比赛结果。

4、讨论:小船装的东西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5、小结:小船装的东西的多少与小船的材料、形状等许多方面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课后延伸:

1、提出课后活动目标: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制作一艘船。

2、活动注意点:(1)安全 (2)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

七、课后反思:

31 4.1今天天气怎么样 (24-16)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够交流讨论天气现象,获取有关天气的信息。

2、学生能够设计富有个性的符号记录天气情况。 教学重点:懂得天气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教学难点:认识气象符号,用气象符号记录天气变化。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天气符号的课件,反映不同天气的图片、谚语、歇后语课件。 学生:彩笔。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猜谜激发兴趣,引出话题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吧!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两则谜语,咱们一起来猜猜!

2、小结:刮风和下雨是最常见的两种天气现象。(板书“天气”)

(二)感受不同天气,产生问题

32

1、课前,同学们有没有了解今天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模仿气象预报员到前面汇报。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学生汇报中的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如:气温、风向、风力等。

2、今天的天气到底怎样呢?请大家看一看气象员是怎样对今天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报的。

教师播放气象员预报天气的录像。

(三)、自主发现,获得天气预报的途径。

(四):自主发现,获得和创新气象符号。

(五)、对比教学,现代和古代获得气象信息的途径。

11、现代科技非常发达,我们很容易知道天气的变化,但是,气象工作者丛中做了大量工作,请同学们看书43页。

(六)、开拓视野,强化学习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拓展:

1、你在生活中关心天气吗?在什么时候你特别关心天气?

2、还有哪些人关心天气呢?为什么?

3、我国西南部的干旱天气当地人们的生活影响有多大?

(七)小结:谈一谈学完《今天天气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反思:

33

4.2气温有多高 (24-17)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正确地看、读、写温度。

2、能够较准确地测量不同环境下的气温并进行记录。

教学重难点:能利用气温变化记录的统计图找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规律。

五、教学准备: 学生测量气温用的寒暑表、寒暑表模型。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教师问哪位同学昨晚看天气预报的,谁来做个小小气象员,做一个气象汇报。(指名汇报)

2.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测出气温的吗?利用什么工具?(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温度表、温度计。)

3.看到温度表你想到了什么?(里面装的什么液体?怎样读?为什么叫摄氏度?)(指名说。)教师介绍温度表(寒暑表)。 4.同座位互相说一说温度表的读法, 任意指一个刻度相互说一说。

5.你还见过哪些测量温度的仪器,能介绍吗?

34 6.教师说明温度计使用要求

(1)使用温度表测量,手轻轻地握住两边。 (2)眼睛要平视红色酒精柱顶端,读出刻度。

提问:为什么要平视?仰视结果会怎样?俯看结果会怎样?(仰视结果偏大,俯看结果偏小,所以要平视。)可借助图示演示。 7.教师组织小小组讨论

在测量气温时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如:在时间相同时测量,在人少、通风处测量,等液面完全静止在读数„„) 3.教师布置测量要求

(1)测量教室、阳光下、背阴处、地面、草地上、水泥地及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同座位两个人,一个同学测量,一个同学记录。 (2)测量完填写教科书第83页的“活动记录”第一题。 8.开始测量,15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9.教师组织全班交流 比较测得的结果你有哪些发现?

(如:背阴处比阳光下的温度低,教室里的温度比阳光下的温度低,„„) 为什么会有你发现的结论产生?

10.教科书第41页的“交流”,全班集体讨论。从图中看一天内气温变化发现了什么?(如:中午13:00~14:00气温最高,早上6:00和傍晚18:00气温基本相同,„„)

七、课后反思:

35

4.3雨下得有多大 (24-18)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通过较为明显的几种云的形状和颜色来判断哪种云会下雨; 2. 能够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初步了解雨量器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雨下得大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自制雨量器并测量降雨量。

五、教学准备: 塑料瓶、剪刀、尺子、透明胶带等。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使用器具测量降雨量的必要性

1. 导入:今天天气怎样?前一段时间我们这里经常下雨,你知道雨下得有多的吗?

2. 有什么好办法测量雨的大小吗? 二.制作雨量器

1 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雨量器,引导学生观察。告诉学生测量雨的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有毫米(ml)作单位。(板书) 2.大家想不想做一个,来测量雨量的大小?

36 3.出示课件,指明读一读。学生对照制作步骤,进行合作。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三)利用雨量器测量雨量的大小 1.简单评价做得好的小组。 2.雨量器做好了怎样使用呢? 出示问题,指明读一读。

3. 学生讨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课件出示正确使用雨量器的方法,齐读。

友情提醒:有的瓶子底部不平,为了便于测量,每次量雨前,要在雨量器里加水直到最低刻度。读数时,要把雨量器放在平坦的桌面上,视线与水面保持水平。每次测量前都必须倒掉一些水,使水面与雨量器的最低刻度齐平。

4老师来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会使用雨量器了,取三只做的好的、口径不一的雨量器,..教师模拟降雨。 4.指导学生读出雨量的大小。

5.用大小不同的雨量器量雨行吗?怎么办?

(四)鼓励学生实际应用

1.同学们,有了雨量器今后下雨时,我们就可以像气象工作者一样来测试每次的降雨量了。

2.思考:在外面收集雨水时应注意什么? 3.坚持测量,并把结果按p77的要求记录下来。

(五)认识降雨强度的划分

37 1.你们知道天气预报报告的雨如何划分等级的吗?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资料。

2.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说明测量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即连续24小时;测量的降雨高度单位也是相同的即毫米。

3.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出每种雨的降水高度。

(五)了解降雨强度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下雨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

2.雨下得大小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吗?有哪些影响?

七、课后反思:

4.4今天刮什么风 (24-19)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用多种方式观测风;

38 2.会用风向标测量风,会观测风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

感受到研究天气、关心天气的乐趣,进而主动地去研究身边自然事物的变化。

五、教学准备: 《风力等级歌》图、自制风力计、风向标(材料袋),皱纹纸带(50厘米长、1厘米宽)、有烟蚊香或熏香、1~2米长的竹竿若干根、一周风向风力记录卡。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图:打乱的《风力等级歌》图片,让学生看图抢答,说出与图片对应的《风力等级歌》。(师生共同补充评价)

2谈话:刚才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那我们记住了《风力等级歌》有什么用呢?

3学生回答(可以观测风的级别、风力„„)

4谈话:我们最好到教室外亲自去感受一下,不能光纸上谈兵呀?!我们得到外面去观测风,看看今天刮什么风?今天风级是几级?继续当好一个小小气象员!(板书)

(二)学生提出观测的问题

1谈话:你们外出观测风力风向,觉得自己还有那些问题要解决的?你们又有哪些观测计划和观测方法?哪些还需要老师帮助的?小组讨论一下。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9 3学生汇报问题。

4教师板书:测风向:问题方法;测风力:问题方法。

(三)师生讨论问题及解决方法(以下是学生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预测)

(四)室外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1做好测量的工具准备:风向标、风力计的检查、纸带系在竹竿上;方位凳8张(用打印好的纸贴字,用粉笔写在小黑板上也行)。 2讨论外出测量的注意点:

(五)学生外出测量,教师分组巡视指导 1选择地点测量。 2及时记录。

3教师也用自制的风力计、风向标测量,以便对照学生的测量值。

(六)室内汇报与发现 1分组汇报测量结果。

2教师把数据板书填写在表格中。

3观察记录表,并出具当天本地气象站天气预报的风向风力; 4提问:为何我们今天观测风的结果与气象台的不同? 5学生汇报。

6师生共同评价这次测量活动。

(七)提高与延伸

1继续完成一周的风向风力测量,并对照天气预报,调整自己测量方法和提高测量水平。

七、课后反思:

40

4.5 气候与季节 (24-20)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长期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

2、能够对动植物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

1、 知道气候特征是一定地区的规律性天气现象。

2、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

五、教学准备: 1.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图片或录象资料。

2.有关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的图片、录象等视听资料和设备。 3.关于动植物的季节性生活规律变化的图片、录象等视听资料和设备 4.确定观察的对象,准备好观察记录的工具。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提问: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 吗?

2、说得真棒!你能再说一说秋季是

41 什么样的吗?

引起学生对气候与季节的兴趣。

(二)探索和调查

1.小组讨论汇报:你眼里的秋季是什么样的? 认识秋季的气候特征。

2.谁能再说一说其他季节的气候是什么样的? 认识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气候特征。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补充。

5.在不同的季节里,动植物有什么变化? 认识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6.学生看图或音像资料后说,再适当补充。 7.小结。

(三)回顾和解释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巩固所学,课外拓展。)

2.观察一种动物或植物,记下它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七、课后反思:

42

5.1观察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人体的观察器官。

教学重点:知道人体的观察器官。

五、教学准备: 显微镜、放大镜、听诊器、四种茶叶 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4-21)

一、 用感官观察事物

1、 你对观察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2、 人们一般通过哪些哪些器官认识周围的事物?

3、 如果缺少了这些观察器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4、 观察一种盛在黑袋子里的水果,说说自己怎样观察它? 体会到除眼镜外,手、鼻子在观察中也有作用。

5、 做游戏:寻找叫自己名字的人。在不同位置,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判断是谁?

二、 用工具观察事物

1、 观察血液标本,说说自己用眼睛看到了什么?

2、 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标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

3、 对比体会工具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

4、 用放大镜观察课桌桌上的纹路。

5、 用听诊器观察同座的呼吸和心跳。

43

三、 探究运用,观察一束树叶

1、 各小组说说自己准备观察哪些部位?

重点抓住树叶的颜色、味道、树叶正反面的光滑程度、形状展开观察

2、 提供每小组一个放大镜,重点观察树叶的纹路、树枝内外的对比等细微之处。

3、 全班交流汇报。

四、 观察四种茶叶

1、 老师将给大家提供四种茶叶,结合我们本节课的主题---观察,各小组制定自己的观察计划

2、 交流观察计划,互相补充。

3、 点拨:先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味道、手感、口味特征。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开水泡开后,再次观察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五

1、总结观察的方法

2、布置作业:观察一粒大米。

第二课时 (24-22)

(一)导入话题

·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主要的大米?

平时吃饭的时候,是否留心过米饭的味道、气味、样子,有没有细微的不同?这些不同与米有什么关系?

(二)观察大米

·提供给学生粳米、糯米、杂交米混合在一起的一小堆米(100粒左右),请学生讨论:面对一小袋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怎么用工具来观察比较好?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该怎么办?

·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

·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

·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杂交稻的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

·进一步观察大米:提供一组80左右粒的杂交米或灿米,里面有碎米、带黑点的米或霉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从米的形状或者颜色或者大小等方面给这些米分分类。

·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根据。

(三)课外作业

44

·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大米的信息,了解更多大米的知识。

·去观察家里吃的大米,看看跟今天观察的哪一种比较象。

参考资料:

弗莱明观察发现青霉素的故事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七、课后反思:

5.2测量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时间:

三、学情分析: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常用的测量工具单位

45 教学重点:

会使用常见的测量工具

五、教学准备: 秒表、烧杯、量筒 教学时数: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4-23)

一、 导入新课

1、 出示书本的第一幅插图,让学生判断,这两根线是否是直线?

2、 要想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有什么好办法?

3、 为什么眼睛看见的和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4、 板书:测量

介绍用工具测量使我们的科学研究更加接近事实的真相。

二、 认识常见测量工具

1、 你已经认识哪些测量使用的工具?作个简要的介绍

2、 要想进行精确的测量,还要使用合适的工具,介绍教材59页的测量工具,一一介绍他们的使用范围。

3、 实践操作:测量一杯水的多少。 (1) 介绍烧杯的、量筒的单位

(2) 介绍烧杯的、量筒的使用注意点(视线平视、防止碰撞、注意最大使用范围)

(3) 预测一杯水的容积 (4) 各组操作测量

4、 测量一些有规则的物体,可以使用这些规则的工具,如果测量一些不规则、不断变化的、无法接近的物体呢? 介绍高科技测量工具,纳米测量技术、GPRS定位测量

讲述珠穆朗玛峰的测量变化经历,让学生建立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测量工具也不断改进,测量的精确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正不断提高。

三、 介绍估算测量法

(一)估算面积的测量

1、 测量正方形物体的面积用什么方法?

2、 测量三角形物体的面积用什么方法?

3、 测量五边形的面积用什么方法?

4、 测量不规则的树叶的面积用什么方法?

46 从规则的形状到逐步不规则的形状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通过变通的手段可以测量面积。

5、 介绍画网格线的方法。

6、 实际测量树叶的面积。

(二)估算重量的测量

1、要测量1亩地水稻的重量有哪些方法?

2、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3、比较实际测量和估算测量的利弊。

(四)

1、介绍古人用水钟测量时间的制作过程。

2、布置课后制作。

第二课时 (24-24) 《测量一炷香的燃烧时间》

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探究,学习运用工具测量,比较不同测量方法的优劣。

主要教学环节:

一、 介绍古人用香计时间的由来

二、 探究怎样用一炷香测量时间

1、 全部烧完一炷香

2、 烧一半

3、 烧一定的数量计算

4、 怎样烧香比较合理:

5、 (1)不能改变周围的环境

6、 (2)测量要分成几段比较精确

7、 (3)怎样点火?不能点火就烧的一大截。。。。。

三、 学生分组探究

四、 全班交流

七、课后反思:

参考资料: 珠峰测量:

珠峰,藏语全称为“珠穆朗玛”,意为“女神”“圣女”尼泊尔叫她“萨迦塔”,意为“地球制高点”的意思。

47 珠峰作为世界第一高峰。四千万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发现珠峰是近代的事,清代1717年的《皇舆全览图》中就有珠母朗玛阿林(即珠峰)的记载。而确定珠峰为世界第一高峰,则是以英国人华夫为首的探险队在1852年首次确定的。

先回顾一下珠峰测量的历史。1852年,以英国人华夫为首的测量队用大地测量的方法,在印度平原上测定为8840米,首次确定珠峰为世界最高峰,20世纪初期,国外曾采用气压测定的8882米作为珠峰高程,我国也采用过,1949年美国人里昂那多·克拉克根据传统方法测得阿尼玛卿山比珠峰高出193米,认为珠峰不是世界最高峰,后经验证推翻。1954年,印度测量局在1852年测量基础上,重新测定珠峰为8847.6米。1975年,我国在“登山、测绘、科考”一体的组织原则下,首次在珠峰设置3.5米的觇标,测定珠峰高程为8848.13米。1987年3月,美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报刊新闻,报道了一个惊人的消息:美国天文学家乔治·沃尔斯坦教授从卫星传递的信息测出我国的乔戈里峰高为8859米,比珠峰还要高出11米。但同年,在意大利人阿迪托·德希奥领导下,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分别求得珠峰正高8872米,乔戈里峰正高8616米,再次确定珠峰为世界第一高峰。德希奥本人这次测量也称为本世纪精度最差的测量。1992年5月和10月间,美国、意大利分别采用GPS技术和光电测距仪技术,重新测定珠峰高程,德希奥提供的数据为8846.10米,比我国提供的数据少2.03米。

48

上一篇:县委常委的讲话范文下一篇:学习部发展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