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云南旅游发展

2022-07-05

第一篇:近年云南旅游发展

酒店日常用品近年发展分析

目前,很多酒店用品中小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他们往往各项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还有许多企业家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视自己为企业的“英雄”,以牺牲员工的正常发展来满足自己的心理,他们管理方式不科学,结果经营出现困难,大量产品积压,利润水平下降,内部积累大幅度减少,外源补充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于是对人才的需求大增。

我今天想说的是做酒店用品的销售有前途和出路,我也曾出个差也曾住过酒店。我相信酒店用品这个行业是一个比较暴利的行业,因为全球的酒店实在并不是很多而出差的人数却十分的大。这就导致了供不应求的局面,于是酒店行业的利益就马上冲上去啦,随之而来的酒店用品也就实现相应的冲刺于是就提高了利润。所以我说做酒店用品销售是十分有前途的而且前景一片光明这个行业不存在淡旺季全年都是十分的火,不过由于我上面所说的那些原因同时也导致这个行业的竞争力度大。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大,不少中小型酒店用品企业逐渐“体力不支”。在酒店用品行业,不是企业不学习,而是一直以来,酒店用品行业都缺乏正规的统一的行业知识培训,许多企业家在创业初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凭着市场的大好形势和在其他行业的经营经验,企业渐渐发展起来。

然而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的管理、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出现了漏洞,企业竞争力逐渐下降……在此形势下,企业家们纷纷效仿成熟品牌的市场手段,试图通过市场推广转移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却不知效仿的只是成功品牌的皮毛,而真正成功的因素——战略思想核心和精髓一直得不到真“传”,所以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发展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随着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企业领 导一天一个想法,最终导致发展步伐错乱不堪。

不少企业已经认识到,人才素质的提高只有通过企业培训来满足。但酒店用品中小企业与其他大企业不同的是,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等待,没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挥霍,所以他们需要的是能立刻解决问题的培训,并且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及时有效的。

酒店用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所需人才对公司运营、管理、市场前景预测、市场营销应有全面的认识和掌控。

资料供应由:

第二篇:金华近年来的经济发展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金华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商贸经济,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逐步发展成为工业强市和市场大市,形成了“城市群+市场群+产业群”的发展模式。成为浙江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

关键词:金华 经济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2亿元,人均GDP达5260美元;财政总收入21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亿元;外贸出口89.7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6亿元;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08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264元。200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亿元,增长6.8%;财政总收入12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8亿元;外贸出口36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亿元

【1】

一、金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金华是我国沿海地区通往西南内陆腹地的交通要冲,是国家级陆路交通主枢纽和浙江第二大信息枢纽、第四大现代物流枢纽。近年来,金华大力实施交通外通内畅工程。在外通方面,杭金衢、金丽温、甬金、台金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浙赣铁路、金温铁路和金千铁路交会于市区,多趟动车组列车开通,诸永、东永等高速公路和杭长铁路客运专线都在建设中,金华与上海、杭州的“同城效应”加快形成。在内畅方面,重点建设金义快速路等8条城际快速通道,以市区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凭借发达的交通网络,加上功能齐全的国际物流中心、公共型保税仓库等贸易平台,客货运输十分方便快捷。

(二)商品市场繁荣发达。

浙江是市场大省,金华则是名副其实的市场大市。经过多年培育,全市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08个,市场经济圈不断壮大。2008年全市各市场总成交额达1135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市场交易额达382亿元,连续18年居全国专业市场榜首;市场经营面积260万平方米,经营摊位5万个,从业人员20万,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目前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外商常驻义乌采购商品。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市场交易额达330亿元,成为世界第三大五金产品集散中心。我们还依托商品市场,每年举办中国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中国五金博览会等展会,金华会展业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三)现代产业蓬勃新兴。

近年来,金华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汽车、科技五金、小商品制造、新型医药、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和块状经济优势明显,获得“中国汽车摩托车配件产业基地”、“中国五金工具生产出口基地”、“中国磁性材料生产基地”、“国家级天然药物高新特色产业基地”等21项国家级产业基地称号。特别是全市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关联企业达2000多家,从业人员近20万,年产值500亿元。10多只产品已列入国家车辆公告目录,涌现出“青年”、“今飞”、“万里扬”、“康迪”、“众泰”等一大批行业骨干企业。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253家,实现总产值2578亿元。

(四)浙中城市群组团发展。

浙中城市群是金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金华市区、义乌、东阳、永康、兰溪等5座大中城市分布在2000平方公里左右范围内,且各城市之间相距都在30公里左右,城镇布局极为密集。这一特征在全国城市体系中都比较少见,是城市集群发展的天然条件。近年来,金华市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大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国际化步伐,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内外交通和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四大产业带集聚发展,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各城市活力竞相迸发,一个“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树、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的浙中城市群正在加速崛起。

(五)创业环境宜居优美。

金华境内山川秀美,森林覆盖率超过、60%,拥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市区双龙洞、永康方岩等旅游景点声名远扬,文化古城、“浙中凉都”、购物旅游、影视文化、温泉养生、生态休闲等旅游品牌异彩纷呈。金华人文底蕴深厚,人文历史十分悠久,素有“小邹鲁”之称,崇文重教的风气沿袭至今。市区以“三江六岸”为中心,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人居环境优良,连续3次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殊荣。目前正在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城市品位在不断提升。金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保障能力较强。同时近几年来,金华致力于建设“阳光政府”、“信用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创建“办事最快、服务最优、费用最省”的行政服务体系,积极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投资环境,相继获得“中国城市十佳诚信政府”、“全国政府公开示范点”、“十大科学发展优秀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各产业的发展情况

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 2700.1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34.44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344.6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21.02亿元,增长10.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468元(按2012年年均汇率折算为9104美元),增长9.8%。第

一、

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5.1:50.9:44.0变化为5.0:49.8:45.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2】。

(一)第一产业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75亿元,增长4.3%;实现农业增加值67.90亿元,增长4.3%。

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支农惠农的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稳中有降,全市总播种面积256.72千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147.92千公顷,总产量为83.20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3.1%和2.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为76.1%,茶叶、食用菌、中药材、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效益提高。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良好,农产品生产从注重数量型向注重质量型转变。全市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累计达50多万亩,去年新建基地94个。水果标准化栽培面积达到20.8万亩,放心菜种植面积16.3万亩,有机茶颁证生产面积4.5万亩。新增国家无公害农产品44只,绿色食品22只。农产品推广营销服务加强,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苗木交易会、第二届全国苗木经纪人大会、金华市精品水果展示会和名特优新农产品沪杭推介会。

产业化组织逐步壮大。2006年底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157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2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78亿元,出口创汇3.0亿美元,带动农户55万户,分别比上年增长14.7%、20.0%和10.0%。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已有22家。全市有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795家,比上年增加177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69家,社员3.6万人。

(二)第二产业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提升优化产业结构,工业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5.48亿元,增长15.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47.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736.04亿元,增长26.2%。产销衔接良好,实现销售产值1701.60亿元,增长26.5%,产销率为98.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533.47亿元,增长22.7%,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为31.4%。外资企业生产增长较快,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值分别增长28.8%和32.4%。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列入省考核的十一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指标综合得分为194.12分,比上年提高4.29分。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税134.94亿元,增长21.4%;其中利润77.42亿元,增长25.2%。

园区建设规模扩大。12个开发区(园区)全部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园区)、工业功能区新开发面积8.94平方公里,新入园企业738家,基础设施和企业固定资产投入189.8亿元。以“工业项目推进年”活动为载体,大力推进“双二百”工程,实施工业重点技改项目220项;完成限额以上工业投资218.1亿元,增长24.0%,占全部限额以上投资额的47.5%,其中制造业投资171.6亿元,增长34.8%。循环经济稳步发展,28家企业列入省清洁生产试点,4家企业通过省绿色企业现场评审。

企业科技创新不断增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入加大,设备购置费增长68.0%,科技活动经费增长14.9%。新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省级以上新产品产值132.31亿元,增长59.7%,新产品产值率为7.62%。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5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销售产值272亿元,增长25.3%。品牌创建取得明显成效,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6件、中国名牌产品7只、国家免检产品30只、国家免验企业2家。

建筑业较快发展。建筑施工面积9080.83万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3339.33万平方米,分别增长21.6%和30.1%。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02亿元,利税总额22.87亿元。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全市实现增加值498.05亿元,增长13.6%。交通邮电业、商贸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等五大产业全面发展,实现增加值分别达43.63亿元、126.59亿元、60.52亿元、52.83亿元和196.49亿元,增长15.9%、13.3%、22.8%、7.4%和12.5%。物流、会展、旅游和信息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成功举办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永康中国五金博览会,编制完成“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并对外发布,市场大市地位进一步巩固。

三、金华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尽管金华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应看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个长期过程,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一些体制机制问题尚未理顺,金华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

(一)整体发展仍属粗放

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2006—2010年浙江省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报告(试算)》结果显示:

【3】

。 虽然2010年我市发展方式转变综合指数由2007年的102.5提高到125.4,但仍低于全省6.6个百分点,居全省11个市的第8位。在68项指标中,好于全省的指标仅有15项,落后全省但比较接近的指标有17项,其余的36项指标均与全省有较大的差距。可见,虽然我市近年来高度重视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使我市发展方式转变的进程总体上在不断加快;但由于我们的基础薄弱,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较低,导致了发展方式转变综合指数较低,发展方式和全省比较仍然粗放。

(二)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增加值率(地区增加值占总产出的比重)是衡量经济总体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全市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1067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110亿元,增加了1043亿元,但增加值率由2005年的30.7%提高到2010年的31.1%,5年间只增加0.4个百分点。2010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仅为10.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说明金华经济总体运行质量并没有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而相应得到提升,经济运行总体质量不高。

(三)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合理而高效的产业结构是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实现经济集约增长的基础条件。近年来,虽然金华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优化,但还存在一些问题。2010年金华三次产业比例为5.1∶51.5∶43.4,经济增长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依赖于第二产业的增长,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工业内部来看,对工业总量增长贡献较大的行业主要仍然是传统产业为主,高技术产业比重仍然较低。2010年,金华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1.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从第三产业内部构成看,存在结构低水平的状况,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水平不高,主要还是以生活型服务业为主导。

(四)创新能力需要加强

2010年,金华R&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例也偏小,仅为1.3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为1.82%)。国际经验显示,具有较强引进、消化、吸收能力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R&D经费支出与GDP的比例一般在1.5%以上;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发达国家全部在2%以上。同时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也较薄弱。R&D活动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部分组成。近年来R&D经费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试验发展增加迅速,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增长缓慢。第二次R&D资源清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市开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企业占全部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0.19%,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占全市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人员的1.09%,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经费占全市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经费支出的10.60%,这说明企业科学研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人员和经费投入较低,原始创新能力薄弱。

参考文献

【1】金华市政网: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简介 【2】金华统计信息网:金华经济发展概况 【3】金华统计信息网:金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第三篇:近年来我国铅冶炼工业有很大发展

近年来我国铅冶炼工业有很大发展。据2000 年《有色金属统计》 报道,1999 年年产电铅91.84 万t (包括再生铅回收)。其中矿产铅81.2 万t (包括进口含铅物料)。国产铅精矿含铅50.1万t ,产粗铅48.6 万t 。目前每年产量都在迅速上升。

全国已建成铅冶炼厂800多家,含国有企业66 家、集体企业606 家、股份制企业14 家、联营企业15家、私营企业34 家、三资企业21 家和个体企业19 家。这些铅冶炼厂中,单一的租铅冶炼厂、单一的电解精炼厂、既有粗炼又有电解精炼的综合铅冶炼厂大体上各占三分之一。在铅熔炼厂中,年产粗铝能力5 万t 以上的大型企业仅5 家,即株洲冶炼厂、沈阳冶炼厂、韶关冶炼厂、西北铅锌冶炼厂、豫光金铅集团。年产粗铅能力1 一4 万t 的共计16 家。其余均在1 万t 以下。

近几年来我国铅产销两旺,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大量出口:炼铅企业普遍都有些盈利,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有色金属工业中是比较好的行业。

我国铅冶炼工艺不如铜那样多样性,全部采用火法冶炼生产粗铅。粗铅精炼只有白银铅锌厂设计了全火法精炼工艺,其余全部采用电解精炼。粗铅冶炼工艺,有白银铅锌冶炼厂引进德国鲁奇公司的QSL 法、云南鸡街冶炼厂的制团、鼓风炉熔炼法以及广东前进冶炼厂曾一度采用过的烧结块电炉还原熔炼法,其余所有铅冶炼厂均采用烧结、鼓风炉熔炼法。烧结鼓风炉熔炼的铅占我国矿产铅总产量的95%以上。

A 烧结机、烧结锅、烧结盘烧结

烧结、鼓风炉熔炼工艺中的精矿烧结工序,规模较大的厂家采用烧结机烧结,绝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采用烧结锅或烧结盘烧结。

采用烧结机烧结铅精矿的厂家有:株洲冶炼厂、沈阳冶炼厂、会泽铅锌矿、豫光金铅集团、安阳汤阴铅冶炼厂、韶关冶炼厂、白银三冶炼厂等7 家。其中除会泽铅锌矿处理氧化矿及老祖宗炼铅留下的高铅炉渣而采用吸风烧结外,其余6 家均采用鼓风烧结。豫光金铅集团及安阳汤阴铅冶炼厂,铅鼓风烧结烟气,配备了低浓度S02 制酸装置,硫的回收率约为80%。韶关冶炼厂及白银三冶炼厂处理铅锌混合精矿,用ISP 工艺同时生产铅和锌,原料含硫高,烟气采用双转双吸替代了单转单吸制酸装置生产硫酸。

株洲冶炼厂、沈阳冶炼厂以及其他所有采用烧结盘及烧结锅生产烧结块的厂家,烟气都不制酸,直接通过烟囱排放。每吨矿产铅约产出0.6~0.7t SO2。1999 年矿产铅81.2 万t ,其中韶关冶炼厂、白银三冶炼厂、豫光冶炼厂、汤阴冶炼厂等烟气已制酸;会泽、鸡街等冶炼厂处理氧化铅矿;不少冶炼厂搭配处理自行收购的部分二次铅物料,总计约25一30 万t 严铅量不造成SO2污染,还有50 万t/a 的矿产铅产生30 ~35 万t/a 的SO2烟气直接排放到大气造成高空污染。铅烧结机、烧结盘。烧结锅的操作及多段返粉破碎、铅粉尘及铅蒸汽的低空污染也相当严重,劳动条件恶劣。铅冶炼是目前我国重有色金属生产中劳动条件最差,环境污染最严重的。

株洲冶炼厂是我国目前采用烧结机、鼓风炉熔炼工艺生产粗铅规模最大的厂。1999 年产电铅9.5 万t 。主要流程为:烧结机产出烧结块送鼓风炉熔炼,产出渣和铅在电热前床沉清分离。炉渣送烟化炉处理,挥发回收残留的铅及锌。粗铅送电解精炼,产出电铅熔铸,获得精铅成品:

湖南水口山矿务局三冶炼厂,是我国采用烧结锅一鼓风炉熔炼规模最大的冶炼厂,1999 年产铅5.05 万t 。工艺流程除物料用烧结锅烧结与株冶不同外,都采用鼓风炉熔炼、电热前床分离渣铅、粗铅电解精炼、炉渣烟化炉挥发回收残余铅锌。澜沧冶炼厂是我国最早采用烧结盘烧结,鼓风炉还原熔炼铅的冶炼厂:1998 年产精铅1万t 。该厂原处理当地占代炼铅留下的高铅炉渣,并有部分氧化铅矿.用烧结盘烧结后,烧结矿与老炉渣一并入鼓风炉熔炼。产出的粗铅送原昆明冶炼厂电解精炼,该厂的烧结盘由20世纪50 年代中期始,生产

至今。

B Q 、S、L 法

白银西北铅锌厂20 世纪80 年代从德国鲁奇公司引进了一套年产精铅5 万t 的Q 、S 、L 炼铅装置,于1995 年试投产。试车运行期间,日处理炉料量达281.3 ,铅直收率达93.9 % ,粗铅品位99 . 25%。烟气含SO2 7.6%一11%。投产时存在一些局部问题,停产至今。该厂是全国第一家采用纯火法精炼生产精铅的工厂,设施齐备,由于粗炼系统停产,火法精炼没有很好运行投试:

C 底吹氧化一鼓风炉还原熔炼

由水口山矿务局、北京有色冶金设计研究总院等8 家联合攻关的“水口山炼铅法”于1988 年完成半工业试验,1998 年进行了补充试验,铅总回收率97%、粗铅品位98.4%、氧化段脱硫率9**%、出炉烟气含SO2 15%、氧化段沉铅率40%。氧化段处理能力5 一l0t/ ( m3.d) ,烟尘率20%。鼓风炉还原熔炼床能率(高铅渣)40t/(m2?d) , 铅回收率94 % ,渣含铅3%一4 % ,烟尘率3 % ,尾气含SO2小于400X10 一6 。吨铅综合能耗(标煤)655kg/t,总加工成本较烧结机一鼓风炉熔炼下降10%。

该工艺已用于池洲冶炼厂及豫光金铅集团的铅厂改造。

D 二次铅资源利用

我国铅的生产和消费量均占世界第二位,但二次铅资源(再生铅)的回收利用处于相当低下水准。据1991 一1999 年统计,再生铅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10%一30% ,

近年来一些地方企业从美国和澳大利亚引进了废蓄电池回收铅的技术和部分关键设备。如江苏春兴集闭引进美国技术,建了三个企业。采用机械自动解体电池,将塑料、硫酸铅泥、金属块重选分离,分开处理。该集团处理能力已达12 万t/a , 2000 年产铅6万t,正准备消化国外技术,进一步扩大产能。湖北金洋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以来引进两项专利技术,自主承担“无污染再生铅技术”的科技攻关,现已形成年处理废铅蓄电池6.5万t ,年产再生铅4 万t、铅基合金3.5 万t ,电铅1万t 、铅制品15O0t 的再生铅及铅合金生产基地。另外上海飞鸿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引进澳大利亚技术,建立了一座年处理5 万t 废杂的冶炼厂。二次铅的有效回收已经起步。但从总体看二次铅回收多分布于全国各地的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一般采用手工解体废蓄电池,铅泥自然晾晒,与其他废杂基合金废材料等。分批用反射炉熔炼。这些工厂铅笔的回收率低下,环境条件差,废气、废水、铅尘等对操作工人及周边环境造成危害;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没有统一部门管理,处于放任自流状态,

E 小结

( l )我国电铅产量从1990年的29.65 万t ,增长至1999 年的91.84 万t , 9 年增长3 倍,年均增长率达13.38% ,是重有色金属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铅除满足同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1999 年铅的出口总产量达47万t ,近5 年来,出口年均递增达19.6% ,已成为世界第二产铅大国。

( 2 )我国铅冶炼生产,100%采用烧结一鼓风炉熔炼、粗铅电解精炼工艺、西北铅锌冶炼厂引进Q 、S、L 一步炼铅、粗铅全火法精炼新工艺,尚存在― 些工程问题,没有生产;铅厂生产规模小,数量多,绝大多数没有SO2回收装置,高空、低空污染都十分严重,是重有色金属生产中环误条件最差的行业。

( 3 )二次铅资源的回收利用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处于相当低下水平:二次铅的回收率远低于世界50%的平均水准。

( 4 )铅冶炼污染的严重性,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普遍重视。正在采取措施,准备关停一批污染严重的小铅厂,引进先进技术集中建大厂;利用我国开发的底吹一鼓风炉熔炼工艺改造现有中小铅冶炼厂;采用托普索技术利用烧结机烟气制酸;局部改造西北冶炼厂系统,恢复Q 、S、L工艺的生产。上述措施实施后,我国铅冶炼环境污染状况将有根本性改善。

第四篇:马英九与近年来两岸关系发展

一. 马英九个人简介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旧英殖民时期香港九龙的广华医院,祖籍湖南省衡山县,1952年随家人移居台湾。1967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72年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赴美留学,获美国纽约大学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他是中国国民党党内战后世代的代表人物。他自美国哈佛大学毕业后,即返回台湾并逐渐于台湾政坛崭露头角,担任过的主要职务计有台湾地区法务部门负责人、台湾地区大陆事务主管理部门副负责人、台北市市长及中国国民党主席等。马英九于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中,以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身分参选选举并当选,于2008年5月20日正式就任。

二. 台湾政局概况

弹丸之大的台湾岛拥有一个世界纪录,那就是政党密度居世界第一,可惜这么多的政党并没有给台湾人带来更清明的政治环境,反而陷入了政党恶斗的泥潭不能自拔。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目前大约有120个党派,其中四大党派分别为:中国国民党,现任党主席为马英九先生;民主进步党,现任党主席为蔡英文女士;亲民党,现任党主席为宋楚瑜先生;新党,现任党主席为郁慕明先生。

“泛蓝”与“泛绿”:国民党及从国民党分裂出的新党、亲民党等泛国民党势力被外界称统称为“泛蓝军”,也称“泛蓝联盟”、“泛蓝阵营”。在台湾,泛蓝阵营目前代表在野的绝大多数。泛绿联盟,也称“泛绿阵营”、“泛绿军”,简称“绿营”,主要包括民主进步党、台湾团结联盟及其支持者,可以说是之前的执政联盟。

蓝营、绿营均是对在台湾的一群具共同利益或政治主张接近的政治集团的通称,不是一个正式的组织。蓝营目前重心在台湾民生问题上,原则上反对台湾独立;而绿营则主张独立,希望与大陆隔绝。

以下以两岸经济、军事及其他为分类,以时间为主轴,对马英九上任以来近两年做出的一些政策、决定及言论等做整理和分析。

三. 马英九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1.岛内工商界强烈呼吁尽快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

马英九在2008年台湾大选中为了争取选票,率先提出希望未来两岸签署CECA,之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底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三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正式回应了马英九的主张,提出“两岸可以为此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于是,CECA议题就成为岛内及海峡两岸讨论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建构的重要议题。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对台湾经济造成重大冲击,预计当年台湾经济将衰退约3%。而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实施零关税,对岛内相关产业可能产生重大冲击。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岛内工商界率先发出呼吁,希望两岸尽快签署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引发岛内一场

1 CECA问题的大讨论。

2.泛绿阵营将CECA政治化、污名化

坚持台湾主权独立主张的泛绿阵营在意识形态主导下,将这一惠及台湾经济与人民利益的经济合作事业高论政治化,全面污名化,认为此举是“倾中趋统计表”,是“丧失主权”,表示坚决反对。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称,“政府谈这些问题的意图是加速整合两岸经贸,难免被外界解读为走上经济统合、政治统一的路”。民进党“立法院”党团表示,CECA将台湾产业空洞化,加速台湾产业外移,台湾经济将雪上加霜。李登辉亲自创办的台联党主席黄昆辉在所谓的“民间国是会议”上表示,马政府若执意签署CECA,不排除走上街头抗议,不排除罢免马英九。泛绿阵营还提出要通过“公民投票”来决定两岸是否要签署CECA主张。

3.推动签订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是马英九的既定政策

CECA是马英九选举时的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政见与政治承诺,是符合岛内主流民意的政策选择,不会因有反对声音就放弃这一政策主张与努力。2009年2月19日,马英九公开表示,两岸经济关系要正常化,必须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这是他的竞选政见,当选后当然要落实。

在两岸经济整合机制问题上,大陆方面原本倾向借鉴内地与港、澳签署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模式,有关主管部门官员曾多次公开表达了这一立场。但台湾方面一直认为CEPA模式是将台湾香港化,是矮化台湾,表示了反对意见。尽管目前马英九将两岸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名称调整为“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但两岸经济整合或制度化合作的内容不变,两岸共同推动的方向与立场不变。

4.国民党“选票派”占上风迫马英九两岸经贸放缓

环球网2010年1月25日消息,原本列为马英九上任后相当优先的两岸经贸松绑项目,近一年来不但走走停停,两岸经贸开放幅度在历经两次选举后逐渐保守,甚至出现了12吋晶圆厂新增投资案暂缓放行的重大转折,此也透露出马英九两岸经贸步调放缓,颇堪玩味。据了解,马英九团队中,有一股拉力占上风,而“经贸派人士”屈居弱势,近半年来,两岸经贸开放脚步明显放缓,连马萧政见主张列第2波产业类别松绑登陆的政策,都一延再延,甚至开放幅度缩小。在马英九积极为2012年政权保卫战布局之际,未来的两岸政策恐怕还会有更多的政治考量,以致瞻前顾后。

5.马英九蔡英文举行两岸经合架构协议政策辩论

2010年4月25日,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和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就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进行了一场全台直播的电视辩论。岛内舆论评价,马英九在辩论中论点清晰,气势十足,而蔡英文多诡辩而少论据,表现得“外强中干”。《联合报》社论说,其实早就可以预判,这是一场没有结果的辩论。因为辩论尚未开始,民进党已经声明,不管辩论结果如何,仍要上街头,仍要公投。在民进党眼中,这场辩论的唯一目的就在建立继续对立抗争的正当性而已。那么,还有什么理性辩论的空间可言?社论说,每一个探讨台湾出路与生路的议题,都被转化变质成内部的政治斗争,这难道是台湾政治的宿命吗?

6.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2010年6月29日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框架协议内容基本涵盖了两岸间的主要经济活动,充分体现了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和特点,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和自由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机制。这一协议的主要内容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及经济合作等领域。商签协议的步骤可以是先建立框架和确定目标,然

2 后再协商具体事项。两岸达成综合性和框架性经济合作协议,有利于在现有基础上更为迅速、全面地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有利于为两岸人民谋得更多和更实在的利益,有利于台湾经济提升竞争力和扩大发展空间,有利于两岸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增强的趋势。

7. ECFA具有重要意义

ECFA框架下,完全符合中国人的利益。一定程度削弱“台独”社会根基。大陆透过释放善意与诚意,将提升台湾民众对大陆的好感与认同,让“台独”势力在岛内造势的市场进一步受到限制。《联合报》评论认为,随着两岸关系进一步紧密,两岸“化敌为友”的民众情绪逐渐浓厚,这将使“台独”意识形态“接近破除”。

ECFA商签过程为两岸以协商方式解决政治问题提供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同时,未来两岸将进一步密集开展更多的经贸、文化交流,特别是ECFA协议确定两岸经贸社团将互设机构,筹设“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等官方、半官方的合作机制,这为未来进行政治协商不断累积制度性合作的基础。从中国启动的上海、北京等城市到台湾的自助游开看,双方交流的力度确是不小的。

总之,ECFA签署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正如国台办主任王毅所言,ECFA签订将“有利于两岸共同提升经济竞争力,有利于两岸共同增进广大民众福祉,有利于两岸共同促进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有利于两岸共同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遇和挑战”。

四. 马英九与美台军售

1.陈水扁时期(2000-2008)的美台军售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十年,美台总共有近170亿美元的军售项目,使台湾岛成为此时期世界上最活跃的美国军火消费地区之一。2000年民进党陈水扁上台以后,2001年4月即向美寻求购买更大笔军火。美方同意售台4艘基德级驱逐舰、8艘柴电动力潜艇、12架P-3C型“猎户座”反潜巡逻机、“爱国者-3型”防空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总价值约180亿美元。但是,由于中国方面的反对和部分装备(如潜艇)在美已不生产,故此项计划未能全部实现。

2.马英九时期(2008-至今)的美台军售

虽然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缓和已三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仍坚定推动美国持续对台军售,包括先进的美战机,并表示台湾需要在有充分防卫能力的情势下与大陆协商。台“国防部”副部长赵世璋表示,台当局近年来曾三度向美求购F-16C/D战机均遭拒,防务报告想向岛内各界表明,当局一直在积极争取军购。

2008年10月3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决定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反导系统、E-2T型预警机升级系统、“阿帕奇”直升机等武器装备,总价值达64.63亿美元。

2010年1月,奥巴马结束长城和故宫游之后不久,宣布拟向台湾出售“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2011年9月21日,美国政府正式通过国会三项对台军售案,包括F-16 A/B升级案、F-16飞行员训练案及各型军机零件采购案,总金额58.52亿美元。

陈水扁执政8年,计采购16项,84亿余美元;马英九就任迄今仅3年余,计获售“新型通用(含救灾)直升机”等10项,连同此次F16A/B性能提升,总额高达183亿美元。

3.台军汉光演习模拟2011年两岸开战 马英九亲自督战

3 台军于2010年7月19日起,连续五天进行汉光26号演习的兵棋推演。马英九在兵推期间,择日亲自视导。台“国防部”作计室助理次长郝以知表示,今年汉光兵推重点是“联合截击”与“国土防卫”作战,演习模拟2011年发生战争时的各种因应作为,以及攻击军单位以最可能采取的“犯台模式”,采用计算机兵棋系统24小时昼夜连续方式,与防卫军实施对抗演练。

4.马英九: 任内两岸不会有战争 美不需为台而战

2010年5月6日,据台湾“中广新闻”报道,马英九日前接受采访,谈到台湾“决不会”要求美国为台湾而战,他5日表示,他对两岸和平深具信心,在任期内不会有战争,所以美国不需要为台湾而战。台当局“总统府”做出解释,并表示降低两岸冲突是避免战争的最好方法。台海风险降低,台湾与大陆采取和解政策,这一点也符合美国的期待与利益。

5.民众给马英九打58分 稳定两岸关系最受好评

2010年5月,针对马英九上任满两年,台湾媒体对马英九的施政表现,做了民意调查,台湾的民众打了58分,民调显示稳定两岸关系是马政府执政两年来最获民众好评的施政,危机处理太慢,则是马团队的施政隐忧,总结马政府两年来的施政表现,民众给了58分,接近及格边缘。

6.两岸军力失衡 ,会持续向美采购军事武器

马英九2011年3月10日当晚在台北市美国商会的谢年饭上致词,他说,在两岸军力失衡的情况下,台湾绝不愿成为亚太地区安全的战略缺口。“我们希望成为地区和平稳定的基石,因此我们希望与美国在安保方面,继续保持密切合作,包括向美国购买防卫性武器。” 马英九在演讲中还表示,台湾有许多任务等待完成,其中一项就是扮演区域和平缔造者的角色。他表示,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相较之下,两岸关系正逐渐改善,台湾不会成为亚洲地区的燃点,但出于防御目的,台湾仍会持续向美采购军事武器,提升自我防卫力量。

7.中国历史上分合都靠战争 两岸正改写历史

2011年06月28日, 马英九28日上午在主持台湾陆海空军将官晋任布达暨授阶典礼说,在中国历史上,“中国历史上分分合合,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今却是首次用和平解决争端,“这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创举”,大家应该要有这个勇气,把这段历史写好。

国台办2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提问:昨天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一个场合上提出,两岸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两岸用和平来解决争端可以说是炎黄子孙的一个创举,希望两岸继续写好这段历史。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国台办发言人杨毅回答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它确实给两岸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受到了两岸同胞的欢迎,我们希望双方继续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珍惜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巩固共同的政治基础,妥善处理政治分歧,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向前迈进。

8.马英九:美国对台军售并未影响两岸关系

凤凰卫视2011年9月26日报导,台湾二零一二大选,进入关键冲刺期,国民党参选人马英九,二十五号企图抢攻青年选票,出席青年后援会成立大会。马英九致词时首度提到,美国对台军售,没有影响两岸关系。马英九:“最近美国同意出售58.5亿美金之军购,最重要的是这个军售并没有影响两岸关系,同时,我们签了ECFA之后,日本跟我们还签了投资保障协议。”

9.马英九:审慎斟酌未来是否洽签两岸和平协议

据新华社台北10月17日电 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今日下午召开记者会,说明其参加2012年台湾地

4 区领导人选举政纲中有关两岸部分的内容。他说,台当局推动两岸关系的重要原则是“循序渐进”,即“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经过3年多的运作,我们现在也在思考,未来10年中,应该对两岸在循序渐进的情况下,审慎斟酌未来是否洽签“两岸和平协议”。 马英九表示,在十年当中是不是洽签两岸和平协议,这样做是需要有前提的。他提出的三个前提:一是民意高度支持,二是台湾确实需要,三是台立法机构监督。对于未来四年任期内是否推动两岸政治对话,马英九强调要看时机是否成熟,但不会以时间表来决定推动时机,所谓的时机就是指是否达到三个前提条件。

10.对美军购及和平协议背后的政治考量

马英九任职期间一直没有放弃对美军购,还放出和平协议的空枪,甚至还说出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含糊语句,其后究竟有什么政治目的?

岛内有些民众固执认为,若不买武器,就不是真心“保卫台湾”,这对任何一位政治人物都是“紧箍咒”。是故,在台湾政坛,接近百分百的议题都有分歧,唯独军购,蓝绿几乎保持一致,尤其在选举时刻。因此,马英九必须对选民有所交代。

当今台海双方正在和平发展,双方合作势头良好,在已经签署的两岸重要文件中:ECFA具有重要意义。台湾许多地方中小企业,台湾中南部农民将受益匪浅。马英九有了这个民意基础,敢不敢说出两岸统一的话,恐怕还很难说,因为台湾岛内政治复杂,各派利益纠结渊源很深。

一方面,为了获得台湾当地民心,减弱台独势力对其的攻击,马英九不得不抱美国的大腿,求得军购,另一方面,为了稳定两岸关系,防止军事冲突,马英九又不得不放出和平协议的空话,甚至公开发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言论。

总之,马英九一方面积极稳定同大陆方面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在为2012年的台湾大选打基础。

11. 美军售目的:把台湾当牵制大陆的“棋子”

若从美国角度来分析,有分析家指出,美国要实现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需要用台湾来牵制中国大陆的影响力,“坚持对台军售,这是美国一贯的两面派玩法”。

“从亚太战略来看,台湾是美国西太平洋防卫的重要一环,是美国遏制中国大陆最重要的棋子。”田金丽说,从台面下的美台军事交流来看,美台在这个问题上也有默契。为了利益,美国必须保证两岸在实力上相对的平衡,这是其明知大陆会反弹,却仍然坚持对台军售的深层动因。两岸关系缓和,一方面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但另一方面,美国的保守势力又会因此产生焦虑,担忧台湾会倒向大陆。而对台军售无疑是最能挑动两岸关系神经的因素。只要理解了美国在两岸玩的这种两手策略,就掌握了理解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的钥匙。

五.马英九与两岸文化交流及其他

1.马英九2010元旦祝词:极统或极独均不利两岸关系发展

马英九于2010年元旦以《改革、奋斗、台湾再起》为题发表祝词,强调 台湾政府会采取平衡的原则,不会一厢情愿把台湾的对外关系全部寄托于两岸关系,会采取平衡原则让两岸关系与对外关系相辅相成,同步前进,不会有所偏废。他还说与大陆协商两岸经济架构协议是为了避免台湾的外销市场被边缘化,强调营造和平环境,深化两岸交往,认为现阶段无论极统或极独都会引起极度的对立与纷扰,没有一方可以获利,周边国家也连同受害,他还主张在目前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状态,并在九二共识

5 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

2. 台官员称马英九任期内不涉及两岸政治协商

2010年2月,有台湾官员指出,马英九未来2年任期,两岸协商困难度将会提升,但不会涉及政治会谈,立场不会有任何变化。他说:“两岸刚开始恢复交流,恢复协商不到2年,两岸关系还在初级阶段。” 他表示,双方都体认,这一步如果走得不稳健,原来根基都会受到冲击,两岸关系有渐进的过程,制度化交流弄妥当后才有空间思考下阶段的问题。另外,“陆委会副主委”赵建民5日将到日本访问,向日本方面说明台当局大陆政策。他说,把两岸经贸关系制度化,创造的都是对台湾有利的环境。

3. 马英九:民进党应有两岸政策 不能只喊反对

马英九3月27日表示,像改变两岸关系、改革“外交”、改革行政组织,“我从来没有去想,这会不会使我连任产生困难”;他认为,“该做的就要做,有执政机会,就要为台湾长远的未来打下基础。”

马英九向民进党喊话,他说,有关两岸的问题,不是只有国民党需要处理,民进党也该有政策,“碰到两岸经济协议面临的问题,不能只是反对而已,应该有一套想法,这时不宜用不专业、不符实际甚至虚构的情况来杯葛,譬如说我们全面开放大陆农产品进口。

4. 马英九明确拒绝两岸合办辛亥革命百年展:各办各的

5月15日,马英九表示,为展现“建国”百年意义、价值与气势,“建国百年”活动要办的像是台湾博览会,尽善尽美。大陆要举办的是辛亥革命展览,大家各办各的,“我们当然不会去”。 马英九指出,大陆要举办辛亥革命展览,“我们当然不会去”。目前政府的作法,就是大家各办各的。辛亥革命当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建立民国,“我们现在‘建国’一百年了,这才是我们最重视的一项工作。”在这一百年当中,明年“中华民国”已经在台湾62年了。

5. 大陆生赴台对两岸长远关系有正面帮助

马英九2010年10月30日上午参加台北大学校庆时致词表示,随着大学相关规定的修正,将有大陆研究生于明年春天、大学生于明年秋天赴台就读。让两岸年轻人在人生较早的阶段成为朋友,有助建立合作及竞争的关系,对两岸长远关系有正面帮助。

6. 两岸两会已签15项协议 皆具有高度意义

2010年12月21两岸两会第六次会谈签订《海峡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马英九表示,陈江会谈共签订15项协议,皆具有高度意义。这次签署的医药卫生合作协议,包含传染病防治、医药品安全与管理研发、中药材的管理研究等,这些对于台湾的消费者权益都有很大保障。

7. 没有“九二共识” 两岸就不可能再协商

马英九12月28日表示,“九二共识”是1992年开启两岸协商大门的重要共识,民进党可以因为意识形态而不接受,但不可以否认。,“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基石,如果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未来不承认,两岸关系将陷于不确定状态。没有它,两岸关系要和平发展,是很大的问号。

8. 两岸打击诈骗犯罪,马英九笑称自己立大功

东南卫视2011年7月19日报道,为了争取2012年能够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近来频频下乡体察民情,当然也不忘要自我宣传政绩,他甚至还做出了诈骗案犯罪率降低的民调,谈到两岸共同打击犯罪使得诈骗案减少时,马英九还笑着说,他可是立了大功的。从“全代会”演说到下乡激情开讲,马英九都对降低诈骗案绩效感觉良好。

9. 开放陆生赴台就读让两岸青年及早做朋友

2011年8月17日,马英九出席“全台大专社团负责人研习会”与4名大学生对谈时表示,教育是台

6 湾软实力,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是为了让两岸青年能及早做朋友,彼此认识对方,进而增加台湾学生的竞争力和国际观。马英九说,两岸从过去的冲突对立到目前的和平状态,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后,年轻人有更多机会,除能及早认识大陆学生,看到大陆学生念书十分用功,还能增加台湾学生竞争力,增进国际观,让校园更国际化。透过交流,让大家成为和平缔造者、人道援助者与中华文化领航者。

10.马英九辛亥百年讲话强调两岸和平与交流

凤凰卫视10月10日报导,马英九的“双十”讲话有几个重点包括他说辛亥百年是两岸共同的记忆和资产,而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事实上两岸关系尤其是经贸上的发展跟这些年来,三年多来的交流,确实对于马英九来说,包括对国民党政权来说的话,都是非常重要的,有别于过去民进党执政的时候,比较重要的突破跟进展。站在国民党政权的立场上面来说的话,当然,对于马英九来说,他过去这几年其实也是不断的强调,两岸的和平跟继续的交流发展。所以我们想这部分的话,有别于过去民进党跟大陆方面的一些连结,跟彼此之间能够共创台海的和平。

六.总结:马英九的两岸关系立场

对于政治家,我们不能评判他是好是坏,但是可以通过分析他的政治立场及环境,对其作出一些推测及评论。

1.政治考量—两面三刀的政治家

虽然两岸已经签署ECFA,象征着两岸的和平。但马英九还是希望通过测试岛内各方势力为契机,放出一些话,比如“和平协议”,“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看看岛内的民意支持,并稳定大陆方面。从去年选举来看,马英九失误也不小,所以,马英九急需测试民意,以避免对下一年大选估计不足。

而马英九需要知道民意是如何应对两岸统独问题的,台湾目前只有两大派别,首先是以马英九为代表的国民党派,另外一派,当然实力不够。当然一下子倒退了,两岸为了能够自由航行,这样还可以选择。因此,马英九说这些话,说明,国民党应该提前测试一下民意,为下一年的选择做准备。

2. 马英九无路可退,倒向大陆是其唯一选择

一些极端的台独分子,声言一旦掌权,第一件事就是要捉住马英九,进行审判!这让本来就苦苦挣扎于竞选的马英九,更是心存疑虑,难道真的要步陈水扁的后尘吗?只不过陈水扁是由于贪污受贿和洗黑钱,而马英九却是因为在两岸事务上走的过于亲近。

假设马先生没有获得下一任领导人的话,对于马英九来说,是福是祸,还或未可知。但是绝对不是什么好结果。因为在世界上,几乎没有那个国家会接受马英九的流亡,更没有那个国家会插手大陆和台湾之间的事务。所以摆在马英九面前的道路几乎都没有绝对的保证,因为马英九不得不面对可能会失去的执政权力。

但是凡事都有个正反的两方面,在马英九惴惴不安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对台统战问题上,却迎来了难得的时机。本来台湾作为中国的领土是不容侵犯的,过去我们也讲,一定要解放台湾;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陆台关系的改善,现在对于台湾问题,已经达成了最后的原则,就是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虽然大陆争取和平解决了,但是台湾内部却充满了对抗和分化。其中对于大陆和台湾的未来的统一,抱有敌意的人,绝对不是少数。于是乎,各种各样的言论纷纷出笼。而其中这句抓马英九,审判马英九是所有言论之中最有分量的。相信马英九,也绝对不会掉以轻心,装作听不见。而这些人嚣张的气焰,势必会让抓马英九这

7 件坏事,变成了好事,无形之中,将马英九向大陆这一方面推了一推。

表面上,台湾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还是东亚比较有影响力的经济体;注意只是一个经济体,绝对不是什么政体。台湾困守于这个小岛,已经逐渐的失去了国际上的存在。唯一能够抱着大腿的国家,只有美国了。

3. 高举宪法——清剿独派分子,势在必行

台湾内部之中想要独立的却是有那么一批人,这些人整天的无所事事,就是想要从中国的大版图上独立出去,这是不可现象的。那么作为实际上的台湾的领导人,完全可以拿出宪法,来治这些想要脱离大中华的人的罪行。

作为独派分子,不论是从台湾内部还是从大陆,还是从中国未来的大统一问题上,都要进行不遗余力的清剿。否则祸乱中华者,恐怕就是这些人。

看一看这些人的嘴脸,就知道在中华大统一上,独派分子之所以反对的那么彻底,就是不愿意放弃自己可能的权利和利益而已,害怕成为历史的罪人。而对于大中华统一之后的美好前景,根本就没有谈论和奢望过。因为一旦大中华统一,他们便成了过街的老鼠。

若果马英九站在中华民族的利益和百年中国统一的梦想之上的立场的话,就不会成为民族罪人和历史罪人;而选择和大陆进行最终的统一。

4. 谱写一场中华民族的光辉篇章?

事实证明,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就是不上桌面来谈判,而和平协议也只是借以巩固两岸政策优势。 现在大陆和台湾只是局限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在军事上和政治上,都缺少合作或者统一的诚意。所以值此马英九可能会受到危险之际,大陆是否会拿出勇气和手段,共同谱写一场中华民族的光辉篇章呢?

所以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就是大陆和台湾是否会站在国家和民族大统一的立场上,相互伸出合作和解之手,共同为中国未来奠定一个最终统一的框架和时间表。

如其那样的话,台湾幸甚,大陆幸甚,中华民族幸甚!

总之,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没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问题,不能统一就是最大的没面子和损坏形象!所以现在折损一些面子或者动用一些武力,达到最后国家的统一,那才是光耀门楣,泽被子孙的大大的好事!

第五篇: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的现状和发展概况

模具工程技术基础备课笔记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的现状和发展概况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的现状和发展概况

塑料模具的发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年来,人们对各种设备和用品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为塑料制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塑料制品要发展,必然要求塑料模具随之发展。汽车、家电、办公用品、工业电器、建筑材料、电子通信等塑料制品主要用户行业近年来都高位运行,发展迅速,塑料模具也快速发展。2000年,我国(未包括港澳台统计,下同)塑料模具产值约100亿元,2004年已发展到212亿元,4年平均增长率为21%,高于模具行业总体发展速度近4个百分点。

塑料模具市场情况

我国塑料模具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中高档塑料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在总量供不应求的同时,一些低档塑料模具已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一些技术含量不太高的中档塑料模具也有一些趋向于供过于求。

现将2004年我国塑料模具市场情况简介如下:

2004年,我国塑料模具总产值约212亿元,其中出口约3亿美元,约合25亿元。根据海关统计资料,2004年我国共进口塑料模具约8亿美元,约合66亿元。从上述数字可以得出,2004年我国塑料模具总需求约253亿元,国产模具总供给约187亿元,市场满足率73.9%。进口的塑料模具中,最多的是为汽车配套的各种饰件模具、为家电配套的各种塑壳模、为通信及办公设备配套的各种注塑模具和为建材配套的挤塑模及为电子工业配套的各种塑封模等。出口的塑料模具以中低档居多。由于我国塑料模具价格较低,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前景很好,2004年出口比2003年增长50%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从市场情况来看,塑料模具生产企业应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大型、精密、长寿命模具,并大力开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模具。由于我国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工程塑料的高速发展,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速度仍将继续高于模具工业的整体发展速度。近年内,年增长率仍将保持20%左右的水平。

近年来,港资、台资、外资企业在我国发展迅速,这些企业中大量的自产自用的 - 1 -

塑料模具无确切的统计资料,因此未能计入上述的数字之中。

塑料模具水平及发展趋向

近年来,我国塑料模具水平已有较大提高。大型塑料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量达50t以上的注塑模,精密塑料模的精度已可达到3μm,制件精度为0.5μm的小模数齿轮模具及达到高光学要求的车灯模具等也已能生产,多腔塑料模已能生产一模7800腔的塑封模,高速模具方面已能生产4m/min以上挤出速度的高速塑料异型材挤出模及主型材双腔共挤、双色共挤、软硬共挤、后共挤、再生料共挤出和低发泡钢塑共挤等各种模具。在生产手段上,模具企业设备数控化率已有较大提高,CAD/CAE/CAM技术的应用面已大为扩大,高速加工及RP/RT等先进技术的采用已越来越多。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及模具商品化率都已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热流道模具的比例也有较大提高。三资企业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塑料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及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塑料模具的开发、结构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已显示出了一些新的趋向,现综合如下:

(1)模具的质量、周期、价格、服务四要素中,已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将周期放在首位,要求模具尽快交货,这已成为一种趋势。为满足用户的这一要求,各方面的工作必须跟上。

(2)大力提高开发能力,将开发工作尽量往前推,直至介入到模具用户的产品开发中去,甚至在尚无明确的用户对象之前进行开发(这需要在有较大把握和敢冒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进行),变被动为主动。目前,电视机和显示器外壳、空调器外壳、摩托车塑件等已经采用这种方法,手机和电话机模具开发也已开始尝试。这种做法打破了长期以来模具厂只能等有了合同,才能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模具设计的被动局面。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不但使模具厂变被动为主动,而且对开发业务和缩短模具生产周期也十分有利,受到用户的欢迎。青岛海尔模具公司等企业的“你给我一个概念,我还你一个产品”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及太仓求精模塑公司和浙江陶氏模具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主动开发的办法已被越来越多企业所接受,这可能也是今后发展的一种趋向。

(3)随着模具企业设计和加工水平的提高,过去以钳工为核心,大量依靠技艺的现象已有了很大变化。在某种意义上说:“模具是一种工艺品”的概念已逐渐被

“模具是一种高新技术工业产品”所替代,模具“上下模单配成套”的概念正在被“只装不配”的概念所替代。模具正从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技艺而变为今后主要依靠技术。这不但是一种生产手段的改变,也是一种生产方式的改变,更是一种观念的改变。这一趋向使得模具标准化程度不断提高,模具精度越来越高,生产周期越来越短,钳工比例越来越低,最终促使整个模具工业水平不断提高,正在被社会所接受。我国模具行业,目前已有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百个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与此趋向相适应,生产模具的主要骨干力量从技艺型人才逐渐变为技术型人才是十分必要的。当然,目前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技艺型人才仍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模具毕竟难以完全摆脱对技艺的依靠。

(4)模具企业及其模具生产正在向信息化方面迅速发展,这也是一种趋向。21世纪,信息越来越多,信息技术越来越先进发达,信息已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休戚相关。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高水平的模具,现代模具企业,单单只是CAD/CAM的应用已远远不够。目前许多企业已经采用的CAE、PDM、CAPP、KBE、KBS、RE、CIMS、ERP等技术及其他许多先进制造技术和虚拟网络技术等都是信息化的表现。向信息化方向发展这一趋向已被行业所共认。

(5)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模具必然会向着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水平发展。现在,能把握机遇,开拓市场,不断发现新的增长点的模具企业和能生产高技术含量模具的企业日子普遍好过,任务忙不过来,利润水平和职工收入都很好,日子红红火火。因此,模具企业应把握这个趋向,使自己生产的模具向高水平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实力及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6)世界上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正加速向我国转移,其表现形式:一是迁厂,二是投资,三是采购。这一趋向虽然并非近几年才有,但近几年更加明显。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步伐。

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塑料模具行业与其发展需要和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主要存在6个方面的问题。

(1)发展不平衡,产品总体水平较低。虽然个别企业的产品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个别企业的部分产品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但总体来看,模具的精度、型腔表面粗糙度、生产周期、寿命等指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包括

生产方式和企业管理在内的总体水平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尚有10年以上的差距。

(2)工艺装备落后,组织协调能力差。虽然部分企业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工艺装备水平已比较先进,有些三资企业的装备水平也并不落后于国外,但大部分企业工艺装备仍比较落后。更主要的是我们的企业组织协调能力差,难以整合或调动社会资源为我所用,从而就难以承接比较大的项目。

(3)大多数企业开发能力弱。一方面是技术人员比例低、水平不够高,另一方面是科研开发投入少,更重要的是观念落后,对开发不够重视。模具企业不但要重视模具开发,而且要重视产品开发。

(4)管理落后更甚于技术落后。技术落后往往容易看到,管理落后有时却难以意识到。国内外模具企业管理上的差距十分明显,管理的差距所带来的问题往往比技术上的差距更为严重。同一个企业,设备不变,人员不变,管理一变,立竿见影,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5)供需矛盾一时还难以解决。2004年,国产塑料模具国内市场满足率不足74%,其中大型、精密、长寿命模具满足率还要低,估计不足60%。同时,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正在加速向我国转移,国际采购越来越多,国际市场前景很好。市场需求旺盛,生产发展一时还难以跟上,供不应求的局面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6)体制和人才问题的解决尚待时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性行业,特别是像模具这样依赖于特殊用户,需单件生产的行业,国有和集体所有制原来的体制和经营机制已越来越显得不适应。人才的数量和素质水平也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各地都在努力解决这两个问题,但要得到较好解决尚待时日。展望未来,由于国际、国内宏观环境良好,国内塑料模具各主要用户行业仍将以较快速度发展,塑料模具也必将持续高速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和各方面的支持,不久的将来,定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发展展望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看到成绩,又要重视落后,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在经济全球化趋向日渐加速的情况下,尽快提高塑料模具的水平,把自己带入到国际市场中去,促进我国整个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

随着市场的发展,塑料新材料及多样化成型方式今后必然会不断发展,因此对模具的要求也一定会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未来的塑料模具无论是品种、结构、性能还是加工技术都必将会有较快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展望未来,下列几方面发展趋势预计会在行业中得到较快应用和推广。当然,这是需要开拓、创新和做出艰苦努力的。

1)超大型、超精密、长寿命、高效模具将得到发展。

2)多样材质、多种颜色、多层多腔、多种成型方法一体化的模具将得到发展。

3)各种快速经济模具,特别是与快速成型技术相结合的RP/RT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

4)模具设计、加工及各种管理将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CAD/CAM/CAE/CAPP及PDM等将向智能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5)更加高速、更加高精度、更加智能化的各种模具加工设备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

6)更高性能及满足特殊用途的各种模具新材料将会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和更为先进的加工方法。

7)各种模具型腔表面处理技术、涂覆、修补、研磨和抛光等新工艺也会不断得到发展。

8)逆向工程、并行工程、复合加工乃至虚拟技术将得到发展。

9)热流道技术将会迅速发展,气辅和其他注射成型工艺及模具也将会有所发展。

10)模具标准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十一五”期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广大模具企业将进一步深化改革,下功夫搞好科技进步与创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速度效益型的增长模式逐步转变到质量和水平效益型的轨道上来,模具工业必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上一篇:结亲连心工作总结下一篇:景区工作情况汇报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