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吟唱在中学传播的调研分析与对策建议——以昆山第二中学和昆山秀峰中学为例

2022-09-10

1 引言

吟唱作为一种传承中华文明精神的艺术形式,体现着大雅君子风范。其前身吟诵历史悠久,《墨子·公孟》中说道:“诵诗三百,弦诗三百,舞诗三百。”意指《诗经》三百余篇,均可诵咏、演奏、吟唱、伴舞,已经可见诗词吟唱的雏形。吟诵者仿古人之仪态,儒雅大方,借古诗词,引古韵调,将古诗词中的情感、内蕴通过诵、唱的方式传达出来。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然而,由于教育体制的欠缺以及吟诵本身晦涩的特点,导致了吟诵很难纳入中小学教学实践,并渐渐在社会上濒临失传。而较为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充分继承吟诵精髓的新方法的吟唱相较而言更适合在中小学推广。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古诗词教育成为语文教育者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教育内容。“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1] 而将古诗词吟唱推广至学生之中,让他们以一种不一样的形式感知古人的情韵神态,相信对于他们记忆古诗,感悟情怀,提升兴趣与素养会有很大的帮助。

2 古诗词吟唱在中学的调研分析

为了进一步调查中学生对吟唱的了解情况以及接受度,以探求吟唱在中学传播的可行途径,江苏师范大学吟唱研究实践小队决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调研。调研对象为江苏昆山的两所中学———昆山震川高级中学和昆山第二中学,共发放问卷53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518份。下面是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518名被调查者中,超一般的学生表示对古诗词吟唱感兴趣,愿意学习,完全不敢兴趣的学生只占7%,比例很小。同时,63%的学生认为古诗词吟唱很有必要在中学推广。由此可见,古诗词吟唱在中学生这一群体中接受度较高,推广前景较为广阔。

通过调查,希望古诗词吟唱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在中学出现的呼声最高,占比46%,其次是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占比35%,希望你以课堂铃声的形式出现的比例最低,仅为19%。校本课程作为一种以学校为本的课程形式,与教育部统一开设的课程大不相同,46%的学生希望设立关于古诗词吟唱的校本课程,反映出中学生更希望吟唱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存在,而不是完全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课堂铃声虽然能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但是学生无法近距离学习吟唱,了解吟唱知识,不能真正满足中学生对吟唱的兴趣。

3 古诗词吟唱在昆山第二中学和昆山秀峰中学教唱推广的过程及效果

综合了解初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情况,我们发现主要有这样一个问题:古诗词教学中,语言理解始终是一道障碍,而现行的多数初高中教师仍然采取逐句剖析古诗的方式来讲解古诗,长期如此教学则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教学的兴趣大大降低,而且也难以真切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那种灵性与意境。而吟唱的优势就在于此,古诗词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和音乐美的特征也许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出来,但是可以用吟唱来让学生直接的感知到古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们穿过单纯‘娱目’的层次,而进入到他的精神感受的意义层次中去,从而消泯形式和内容的人为界限”[2]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所在吟唱研究实践小队在苏州昆山第二中学的七个班级以及昆山秀峰中学的八个班级展开吟唱教学,每班45分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配合,表现兴奋,虽然教师站在讲台上,可是与学生之间全然没有隔阂,整堂课课堂效果良好。在15堂吟唱教学课中,团队成员安排了这样一些教学内容来将古诗与吟唱巧妙结合起来。

3.1 以唱激趣,引出吟唱

成员们凭借自己扎实的吟唱功底,在上课开始之前以一首《南风歌·卿云歌》将同学们带入了音乐与美的世界。每一位学生在听到此曲的一瞬间就被吸引了。从刚开始相对婉转的《南风歌》,到后来节奏趋于明快的《卿云歌》,这两首曲子组合在一起使得课堂一下子被渲染上了一种和谐悠扬,欢愉向上的氛围。同学们并没有学习过这两首古诗,可是当老师询问学生直观的感受时,每一位学生对于听觉的把握是如此准确,以此,我们意识到,平时课堂上吟唱的适当使用,对于学生感知此诗情感真的有极大的帮助。

3.2 唱讲结合,感性与理性呼应

正式进入吟唱教学板块之后,团队成员按照鉴赏、吟唱的古诗认知顺序来展开吟唱讲解。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刚开始依然是逐句翻译,走的是传统教学的方式,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体现了我们对传统教学方式中积极影响的肯定。诗歌的语言凝练,寓意辽阔之美需要通过讲解来传递,而鉴赏作为吟唱的基础,这一环也实在是必不可少。我们的拓新之处在于:当传统教学与吟唱结合在一起时,就相当于老师在示范、实践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了。刚开始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曲调由高到低,节拍均匀,轻快舒缓,将听者带入新娘出嫁时的那种欢快氛围之中。第二句,“桃之夭夭”用一拍半转音,将诗歌的情感高潮巧妙传递给了听者。在唱第二章的“桃之夭夭”时,“夭夭”运用了大跨度音程,将新娘的和谐美丽凸显得淋漓尽致。唱讲结合的方式,将古诗词教学中的文字美,节奏美以及音调美通过鉴赏与吟唱的方式,将诗歌中的声情之美发挥到了极致。“只有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的地步,诗歌的音乐美才算是完善了。”[3] 而在吟唱的过程中,吟唱者通过自己的声音、表情,甚至是动作,尽力将这种声情和谐的美发挥到极致。而这种美,也大大提升了让吟唱教学进入中学课堂的可能性。

3.3 互动教学,躬行才能有收获

在讲解示范结束之后,作为本堂课的重中之重,当属教唱这一环节了。老师选取了《泊船瓜洲》作为教唱曲目,这首诗吟唱起来清新流畅,而且音调平稳悠扬,不存在学生难以企及的音调,十分适合教学。逐句示范,学生跟唱,连句齐唱,复习巩固,自主吟唱。在照顾大多数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的前提之下,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在最后请几位同学上台展示学习成果,台上的同学也表现的落落大方,吟唱起来一板一眼,有模有样。

4 结语

青年一代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有必要了解吟唱,学习吟唱,并传承吟唱。实现吟唱进课堂的目标,弘扬吟唱艺术,不但是文化传承的要求,同时也是民族复兴的要求。相信在广大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之下,吟唱教学会重新焕发新的光彩与生机。

摘要:吟唱,作为吟诵在现代社会的一种衍生形态,有着吟诵三千年以上的历史支撑,正逐渐成为一种全新高效的读诗读词读文的方法。当前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初中传播、推广古诗词吟唱,将会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与发展大有裨益。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教学实例分析等方式,尝试进一步发掘古诗词吟唱进入初中课堂的可能性。

关键词:吟唱,传播可行性,古诗词教育,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名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29页.

[2] 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第274页.

[3]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