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梦论文范文

2022-05-13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文化强国梦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当记者在会议报到处接到文件袋时,着实有些意外,一个容积不算小也比较皮实的文件袋差一点没能拎起来,而且底部的一角已被撑破了。记者也曾组织和参加过数以百计的各种会议,这样有分量的文件袋实在不多。到房间打开一浏览,确实是蔚为大观。

第一篇:文化强国梦论文范文

文化强国梦、文化产业与公共服务机制及其创新

〔摘要〕文化强国梦要有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而文化产业又需要公共服务与之匹配。文化强国梦的公共服务经济逻辑在于,公共服务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需求培育、需求释放、需求升级提供需求动力;另一方面为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人才资源优化配置、资本技术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供给动力,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文化强国梦。实现中国文化强国梦,必须实现公共服务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匹配和供给匹配, 构筑一个以需求为导向、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公共服务;文化产业;文化强国梦;动力机制;创新

一、文化强国梦与民生梦是中国梦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富强梦,更是文化梦、文化强国之梦。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不能止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甚或“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财富之梦,而必须追求在此基础之上的文化梦,确立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和地位。文化强,国家才真正强,唯有文化能够真正让中国圆梦。〔1〕习近平总书记访欧期间,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正是基于文化强国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同时提出实现“文化强国梦”的路径是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文化强国梦”需要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作为载体。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的战略目标,文化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崛起必不可缺,否则难以发挥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渗透力和辐射力,话语权的增强和提升更无从谈起。〔2〕美国所谓的“三片”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其中一片就是好莱坞大片(另两片是高科技芯片和快餐薯片)。中国文化产业承载着中国的价值观和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文化产业之所以具有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功能,是由于消费者欣赏西方影视、音乐等文化产品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这些产品所负载的意识形态内核被呈现的过程,消费者受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影响,原来的信仰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覆盖、剥蚀、瓦解甚至重塑。〔3〕所以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其国家文化安全将难以保护,文化强国梦将不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也就没有了文化根基。

另一方面,宏大的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更要实现人民幸福。人民的幸福是个梦的总和,所以是根植于日常生活之梦。“中国梦”的实现依托于个体梦想的实现,宏大叙事的“国家梦想”注定需要扎根于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接地气”,从而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命力。〔4〕个体的日常生活梦,最重要、百姓最为关切的是基本民生问题。而当前及未来中国最大的民生问题是解决居民的公共服务问题,如基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这也正是中国梦的目标之一。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新一届中央常委会见面会上讲话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更好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住房和环境都属于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因而都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内容。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中国梦的现实意义绝不仅仅止于GDP总量世界第一或第二,人均收入世界第二、第一才更为重要。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它不仅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更重要的是必须不断地为人民造福。〔6〕

中国梦既是一个文化强国梦,那么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与中华文化的伟大崛起就需要强大的文化产业作支撑;同时“中国梦”也是一个民生梦,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和建设服务型政党的要求,更是普通百姓期盼享有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实现幸福的梦。因此建设文化强国,改善民生,成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文化强国需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加以支撑,“民生梦”也需要公共服务的高效供给,那么,究竟两者是密切联系还是毫无关联?如果有联系,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中国梦的实现机制又是什么?是公共服务还是文化产业?这些问题正是本文的研究缘起。从目前已有的文献看,对文化产业如何发展和公共服务如何有效供给已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但是有关公共服务如何实现文化产业大发展,进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的研究成果则相对稀少。更为重要的是,现有文献即使谈及公共服务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也主要集中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好的产业平台、融资平台、政策平台等方面,而对公共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尚未充分揭示,需要进一步分析探讨。如何将国家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有机联系起来,从而更好更有效地推动两大战略有机联动实施,为推动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一些政策建议,是本文的研究动力所在。我们在图1勾勒了公共服务、文化产业与中国梦的基本逻辑。公共服务连接着中国人民的民生梦,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也连接着中国文化强国梦,是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机制,和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支撑机制。理论上,公共服务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强国梦实现的关键在于文化产业发展背后的公共服务经济逻辑。

二、文化强国梦、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经济学

实现文化强国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环,而文化强国梦需要与之匹配强大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服务,因为公共服务与文化产业的供求动力存在匹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文化产业发展需要面向市场,向市场求动力;而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是否与之有关联?公共服务是怎样影响文化产业的,其背后的经济逻辑是什么?本文从经济学,即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经济逻辑。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经济学:需求匹配

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产业形态,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为目标。依据经济学基本原理,文化产业的发展需求需要基于一定的收入水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类只有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后,才能逐步上升到对精神文化产生需求。收入水平的提升并非一定会拉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除了经济的因素,文化产业的提升还需要公共服务与之匹配,就像农村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有购买洗衣机甚至小汽车等产品的需求,然而如果道路差、没有自来水供应网络等条件,即使农民能够买得起小汽车也无法在农村跑,即使农户家庭买了洗衣机也不能使用,这正是我们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修路、建自来水厂等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缘由。

公共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动力匹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培育、释放和提升居民对文化产业的需求。

1.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需求培育效应

文化产业的发展之所以需要一定的公共服务与之匹配,在于公共服务能够培养居民的文化消费意识与观念,进而形成文化消费氛围,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在居民对文化消费没有需求时,需要培养对文化消费的意识和观念,电视广告等便是培养消费者需求的方式之一。进行文化消费需要培育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知识能力,即通常所说的需要达到一定的“文化程度”。暴发户虽然具备消费文化产品的能力,但无法成为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动力,而只能是一个潜力,因为其文化程度尚无法享受和消费文化产品,自然难以产生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拉动(如图2)。

文化产品消费与一般产品消费不同,是一种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这种需求需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中产生。没有相应的文化氛围,文化消费难以进行,更谈不上拉动文化产业发展。“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相同偏好的人会聚集在一起,产生大致相同的消费氛围,而文化消费需要这种消费环境。依据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也是所谓的成为“有文化的人”的关键。文化产品的消费不仅要求居民的收入水平负担得起,更需要居民的文化程度能够与之匹配。一位农村老人即使子女买了电影票让他去看,可能老人也不想去,原因在于其文化水平不接受这种“不实惠”的文化产品消费。教育等公共服务的提供,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的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能够改变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促进新的现代文化消费观念的形成。文化消费观念改变了,居民花钱看电影、看艺术展览就不会觉得是浪费,而是感到物有所值,是精神享受。很容易观察到,年轻人能够接受新的消费观念,而老年人则比较难以接受,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教育培训的影响,是教育培训引领了新的消费观念,而绝大部分老年人几乎远离学校教育培训,无法接触新的事物;反过来,有知识有文化的老年人能够接受新的消费观念,也在于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培训,改变原有的观念,从而让文化产品消费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需求释放效应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中国人均收入达到6629美元,已经大大超过国际上文化产业大发展3000美元的门槛值。然而与国际经验不同的是,中国文化消费依然不是很旺盛,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的文化消费还有较大距离。据中国人民大学和文化部文化产业司联合发布的2013年中国文化消费指数测算,我国文化消费潜在规模为47万亿元,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30%,而当前实际文化消费规模为1038万亿元,仅占居民消费总支出的66%,存在3662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缺口。〔7〕文化消费为什么没有随着收入增加出现井喷?其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对文化消费形成了抑制。

关于近些年中国内需不振的重要原因有学者认为在于居民消费不景气,但居民消费存在“有没有能力消费、敢不敢消费和愿不愿意消费”三个层次的问题。有没有能力消费是有没有经济收入进行消费,这是消费的基本前提。敢不敢消费是有能力消费但是消费有顾忌,例如因小孩的教育、老人的医疗等,“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国家庭社会保障不完善问题所致的居民消费预期下降。不敢消费,形成预防性储蓄需求,而不是进行消费。愿不愿消费是有能力消费但消费环境较差或不安全,不愿意进行消费,因而转向国外消费。最明显的是中国奶粉产业案例,不是拉动了本国产业发展反而是带动了国外产业发展。所以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会导致居民没有能力消费、不敢消费和不愿意消费三个层次的消费需求制约,公共服务对文化产业的需求释放需要针对这三个层次。

(1)公共服务的消费能力构筑。人力资本是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由此,公共服务成为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因子之一,特别是对农村居民和进城农民工而言,更是如此。农民和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本来较低,自然获取的收入机会和收入水平也较低。当前中国居民消费不足,主要在于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的消费不足。解决农民和农民工消费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其收入水平,让他们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公共服务待遇。中国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巨大是十分明显的事实,“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路径之一便是通过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农民的人力资本,释放农民的巨大消费潜力。这也是公共服务带来消费能力释放效应的逻辑。

(2)公共服务的消费动力构筑。教育、医疗、住房被戏称为新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体现。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个人承担大部分教育、医疗和住房支出,严重地制约了居民的其他消费,包括文化消费,自然抑制了居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动力,形成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需求。显然,释放消费需求必须解除居民的消费预防性需求,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力度,让居民敢消费,而且没有后顾之忧地消费。

(3)公共服务的消费意愿构筑。居民不愿消费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消费环境和消费安全问题。三鹿奶粉等时不时曝光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该说对中国居民有很强的消费意愿抑制效应。消费环境和消费安全是一项基本的制度建设,是政府必须加以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也是一种制度性公共服务。长期以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佳,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滞后,导致居民不愿意进行消费;另一方面,内容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然而中国文化产业如电影电视剧的“雷人”内容却让中国观众产生不愿“消费”的心理,这一问题同样在于政府管理——公共服务不到位,坚持了经济效应而忽视了社会效应,最终让观众“用脚投票”不去消费。发展文化产业政府必须致力于提供制度性公共服务,减少夸大宣传和虚假宣传,建设社会诚信体系,让居民愿意消费。

3.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需求升级效应

公共服务如何促进文化产业需求升级,突出的案例来自韩国文化产业。韩剧在中国深受观众喜爱,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迷倒众多中国观众,成为流行一时的电视剧。韩剧的内核是突出传统文化与内容征服观众。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再造,需要坚持文化产品“内容为王”的创新原则,突出文化产品的“思想性”,以思想征服观众。中华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目前的优秀创意产品相当稀少,根本原因在于文化产业发展中过度地追求传统文化产品的经济利益,忽视了文化产品的公益性。而韩国恰恰注重传统文化创新,既追求文化产品的公益性也追求文艺性,更凸显文化产品的“思想性”、“创新性”,生产了很多优秀的创意文化产品,推动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升级。文化产品的消费具有特殊性,即外部性,文化消费的过程和结果都能对消费主体的素质、文化的再创造起到提升的作用。正是文化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成为国家大力投资的理论依据。国家依据文化产品是否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决定投入与否,体现为现在流行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盈利性文化产业”的区分方法。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文化产业的助力器,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升级而非阻碍其发展。文化的再生、创新、传播并不是单纯通过生产、流通和消费这个市场系统能够完成的,将文化活动普及到公民生活里,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并通过他们的实践和体验才能够使文化“活”起来同等重要。〔8〕这需要国家大力投入公共文化服务,让公共服务下乡、进学校、进社区,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从而形成文化消费的“氛围”,构筑起一个个文化圈。

反观近年来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相亲节目,以及低俗剧、抗战神剧、后宫剧、穿越剧等的泛滥,芙蓉姐姐、凤姐等人物的流行,已经成了中国文化产业需求升级的困境。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坚持文化产品“内容为王”的准则,突出文化产业的创新创意特征。这首先需要一个欣赏“内容为王”的消费群体,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消费具有思想性的文化产品,而不是那些“低俗、庸俗、媚俗”(三俗)的文化产品,从而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需求动力。有研究者指出,就现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而言,最需要做的是培育文化消费习惯,引导城乡居民成为挑剔的、高鉴赏力的文化消费者。〔9〕公共服务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大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识别力、鉴赏力和判断力,提升文化消费的内涵,并通过市场机制——消费者“用脚投票”倒逼文化产业升级,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需求升级动力。同时通过像电视、广播等具有典型公共物品属性特征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引导消费者的文化消费行为,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具有思想性的作品,提升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层次,进而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需求动力。

总之,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需求升级机制在于国家增强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鉴赏能力,引领文化消费,提升文化消费的内涵,通过市场倒逼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升级。同时国家通过公共服务提供形成文化消费的“人气圈”,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规模化、大众化的升级需求。

(二)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经济学:供给匹配

依据生产函数原理,生产中最重要的是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生产要素,文化产业的微观经济细胞——文化企业,作为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生产性单位,自然也需要劳动力和资本两大生产要素。众多的文化企业构成文化产业链,形成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有人才,21世纪人才最贵。其次需要资本支持文化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做大做强,产业有规模。目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严重的来自公共服务的制约。看电影需要电影院,看歌剧、戏剧等表演需要歌剧院、戏剧院。的确,文化产业需要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相匹配,否则居民难以去消费、去欣赏,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企业一般不愿意自己单独提供,需要政府作为公共服务加以提供。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供给经济学就是任何生产都需要劳动力和资本两大基本生产要素,公共服务能够对劳动力和资本要素的配置进行优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劳动力和资本生产要素,进而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1.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供给效应

劳动力是任何企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但文化企业需要的是高质量的劳动力。因为文化产业具有知识经济属性,是一个高知识和高技术相结合的产业,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通常受过较好的教育。在欧盟成员国中,文化领域工作者的受教育水平超过整个经济体就业的教育水平。〔10〕因为有文化的劳动力才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

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人才供给效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二是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流动优化配置。

(1)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效应。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培养文化产业人才,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中重要的一条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形成人力资本,实现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成功转化。人力资本理论已经证明,人力资本是推动经济增长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尤其在以智力投资为主的文化产业中更是如此。这恰恰是与公共服务密切相关的。因为形成人力资本的关键要素——教育,便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内容。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人才资源,而人才资源的形成需要国家公共服务提供,比如建立专门的文化产业研究院,在大学设立专门的文化产业专业,规划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课程设置等。韩国一向十分重视提高国民的教育水平,其教育经费支出比例和大学入学率均在世界各国居于前列,2009年韩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505%。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发的《世界教育报告2000》,1990年时教育投入占比的世界平均水平为47%,亚洲和大洋洲发达国家为40%,而中国当时仅为23%。1993年,中国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要在20世纪末达到4%,但直到2012年才达到这一目标。中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供需不匹配,即供给的学生知识结构与企业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不匹配。中国的大学都是大而全的学校,很少有针对文化产业的专门学院或者专业设置。即使有,其课程设置和培养规划也很不合理,甚至只是各种专业的简单拼凑。反观韩国除了大力培养高、精、尖人才以外,还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训练。为了弥补文化产业人才缺口,近年来韩国新建了不少传统文化学校和与文化产业行业相关的大学及学院。〔11〕

(2)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优化效应。公共服务非均等会产生劳动力要素资源错配,在中国这类问题尤为明显。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研究生的就业选择是什么呢?首先是公务员,其次是事业单位,再次是国有企业。至于文化企业,大学生、研究生很少去选择,更没有想过要去文化创意产业。而国外大学生、研究生的就业选择排在第一位的显然不是公务员。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公务员是不创造财富的,只是分配财富,甚至会攫取财富。中国大学生就业选择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是公共服务待遇的差别。公共服务差别供给导致了劳动力要素资源错配,这也是毕业生选择具有高公共服务待遇,却无风险性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的根本原因。

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风险性的行业,因为文化产业更多的要靠创新、创意,但创新、创意很可能会失败。失败了能够输得起吗?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破除创业者的后顾之忧。中国的公共服务差别化供给所导致的要素错配,导致劳动力资源正源源不断地向公务员、事业单位等行业流入,而最需要人才的文化产业等创新领域却得不到相应的人才资源。公共服务对文化产业的供给效应在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劳动力流向能够发挥其聪明才智的领域,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扭转劳动力资源错配。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资源由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供给致使其难以获得满足;反之,只有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才能够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大学生等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才不会涌向公务员等部门,而是根据自己的偏好和能力进行创新创业,从而为文化产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内容为王”原则下进行的创新,而要创作有思想有内涵的文化产品,必须打破目前的文化体制,按照文化产品的生产规律,实行人才的自由、合理流动;让文化人才突破过去的体制机制约束,充分流动。这需要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为前提,否则将难以自由流动。正如城乡人才自由流动的最大阻碍在于户籍制度中的城乡居民公共服务非均等享有。因此,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提之一是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

2.公共服务的文化产业供给效应

资本作为生产函数的另一重要生产要素,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微观企业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前所述,农村居民购买洗衣机需要有自来水配套设备,购买小汽车需要良好的公路基础设施配套,否则洗衣机、小汽车就是农民买得起也无法正常或者有效使用和消费。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配套设施,否则也将无法正常消费。比如,看电影需要电影院,看戏剧需要艺术剧院,看书需要图书馆,欣赏美术需要美术馆,等等,因为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是文化产业发展所必需的要素(如图3)。

居民的文化消费首先是有没有钱的问题,没有钱自然无法真正产生文化消费需求,这就涉及收入问题;另一方面,即使居民有能力消费,但是就近没有文化消费设施,如剧院等,想消费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以上才能到文化消费场所,即便居民有能力消费也没有时间消费。“没时间消费”便是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表征,进而会限制文化消费,抑制文化产业的发展。根据学者的有关调查研究,以图书公共服务设施为例,按照国际图联的标准,每5万人应拥有一座图书馆,有效服务半径约4公里,而我国的现状是每46万人才有一个图书馆,平均辐射半径为57公里,这样的覆盖半径从便捷性角度看还无法支撑文化消费基础结构。据统计,我国公共文化投入与公民文化消费的拉动比例约为1∶50,即1元公共文化投入能够带动50元的公民文化消费行为。因此,加大公共文化投入将对文化消费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12〕由此说明,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要素,不可或缺。

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新经济特征”,只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才具备竞争力,而科技已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实现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实现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有风险的,更多的是失败,更少的是成功,并且需要长期投入。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应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需要国家作为一种公共服务加以投入。因为如此,许多国家的R&D投入一直是比较高的。技术创新需要人才,而人才需要教育等公共服务提供;科技创新需要构建研发平台,属于国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一部分,目前各地建设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就是这类。国外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表明,搭建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完善的产业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为产业主体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贸易和投融资服务,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整体上推动产业的良性发展和优化升级。〔13〕同时,因为科技创新的风险性,激励科技创新需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创造文化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实现文化产业从量到质的飞越。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弱化了文化科技创新的激励,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创意水平的提升,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是国家提供的制度性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国家制度性公共服务提供不足或发展滞后,自然直接影响文化产业创新,进而制约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文化强国梦、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共服务动力机制

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需要一个强大的文化产业发展支撑;而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经济学充分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公共服务的有效匹配。公共服务既是文化产业的动力机制,也是实现中国文化强国梦的重要机制,同时公共服务在客观上又推进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有利于推动中国“民生梦”的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需要依靠市场调节。但发挥市场有效的资源配置作用要有一定的条件,“市场并不是万能的”。文化产业面向市场需要的条件是相匹配的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是文化产业需求链和供给链上的重要一环。因此,推动中国文化强国梦的实现,必须构建文化产业发展需求链和供给链上的公共服务创新机制。

1.公共服务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链匹配

文化产业的市场需求需要进行培育,责任就在公共服务,特别是作为其重要内容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构建一个新的创新机制以匹配文化产业发展的培育需求,即公共文化服务要“接地气”,要入基层。

(1)实行公共文化服务下乡,培育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释放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目前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还相对较低,基本上是风俗甚至一些宗教思想占据其精神文化生活,对现代文化产业的需求严重滞后。所谓公共文化服务下乡,就是国家、市场和社会组织三方有机协调,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培育农民的文化产业需求,占领农村居民的文化阵地。其中国家应主导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投资,满足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市场供给由于比国家供给更加有效率,可实行国家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则提供具有一定共同偏好和区域性的公共文化服务。

(2)实行公共文化服务进学校,培育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需求,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年轻人是未来现代文化产业的消费主力,年轻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决定着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格局,尤为需要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进入学校,以培育和提高年轻人对文化产业的需求。除了国家应提供基本的公立学校之外,还需要市场建立私立学校、社会组织建立各种非盈利性的培训机构,共同提供不同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即由国家、市场和社会三方有机协调培育青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提升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动力。

(3)实行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群众基础,激发老龄化社会的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社区是居民生活的主要领域,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社区也是重要的文化阵地和重要的文化产业发展阵地。社区老年人文化需求是一个特别值得发展的领域,而且随着中国未来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更加庞大,同样需要国家、市场和社会组织构建一个三方协调机制进入社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以培育、提升居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

2.公共服务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供给链匹配

文化产业发展的供给链构造需要劳动力和资本两大基本生产要素的资源优化配置,公共服务应有相应的匹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生产要素。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有需求动力,更要有供给动力。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和资本两大要素,劳动力的资源错配来自公共服务差别化提供;而资本要素来自公共服务供给,也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要素。公共文化服务已成为文化企业的资本成本。如果政府没有提供或者提供的量不足,则会导致文化产业的生产主体支出更高的成本,影响市场主体的竞争力。文化产业供给价格高,会制约文化产业需求面,进而制约发展的大众化、规模化。因为文化产业的生产不是单一要素的生产而是多种要素的联合生产,公共文化服务就是联合生产的资本要素。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需要国家、市场和社会组织三方有机协调提供。

(1)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供给,实现国民公共服务享有权利平等,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劳动力要素支撑。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不同部门、单位的公共服务享有差别过大必然严重制约劳动力的要素流动和资源错配,这种现状急需改进。当前及未来最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国民全覆盖,让劳动力没有后顾之忧,敢闯敢拼去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产业大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基础。

(2)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资本联合生产要素平台。“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就是动力”。文化体制改革就是为文化产业创造新的发展平台。延续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事业单位体制,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混同的格局已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加以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主要面向市场,社会弥补政府与市场供给缺陷,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分工明确的多中心治理体系,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生产效率,进而为文化产业提供资本联合生产要素,减轻和降低文化产业发展的生产成本,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因而,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协调机制,形成公共服务的多中心治理体系。

3.建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现代公共服务文化体系

文化产业的需求链与供给链要求公共服务创新,但最根本的创新是体制创新——传统文化事业体系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转变。中国文化产业的资源配置仍是传统式的,是政府主导而非市场主导的,是文化事业体系。纵然居民有文化消费的强烈需求,文化产业的供给方——政府,具体而言主要是文化事业单位也是垄断式供给的,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方与供给方不匹配,形成政府垄断式资源配置与居民文化需求多样性之间的尖锐矛盾。构建一个市场需求导向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的根本之路。现代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传统的文化事业体系的最大不同在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市场导向型的,而文化事业体系则是生产导向型的。

(1)建设保基本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这种均等化是基本性的,即保障居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即便如此,保障居民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也要实现供给主体多元化,从单一的政府主体转向政府、市场和社会文化组织协同供给,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多样化需求。建设保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考虑地区差异性需求与居民差异性需求,这种差异性需求应通过市场而不是通过政府完成,否则,政府决定资源配置可能导致“政府失灵”。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哪些是市场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都让市场竞争来淘汰而非政府决策,从而提供居民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

(2)建设有竞争力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在于保障居民享有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权利,而且还是实现文化强国梦的重要机制,内含增强文化软实力,出精品出有竞争力品牌等功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应在市场导向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生产单位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市场导向过程中应不断地在激烈竞争中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而非传统的数量扩张之路。

综上,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市场需求导向,纠正过去公共文化服务属于公益性质所以要坚持政府导向的思维误区,在保基本的同时努力提升分散化服务质量,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文化强国梦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于殿利.“中国梦”必须根植于文化之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7-01.

〔2〕范玉刚.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原文化研究,2014(1).

〔3〕曾荣平,侯景娟.意识形态安全视域的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研究,2014(3).

〔4〕李涛.“中国梦”的真正形塑:转向“底层”关怀的思想逻辑与理论表达〔J〕.人文杂志,2013(9).

〔5〕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

〔6〕刘近,孙来斌.“中国梦”总体形象的多维聚焦〔J〕.南通大学学报,2013(5).

〔7〕中国人民大学,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文化消费缺口巨大消费能力有待释放〔N〕.中国文化报,2013-11-27.

〔8〕祁述裕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6.

〔9〕杨凤,陈思.论文化科技创新〔J〕.东北大学学报,2013(5).

〔10〕左惠.文化产品供给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1.

〔11〕李丽,朴贤美.韩国文化产业的战略及经验〔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4(2).

〔12〕白国庆.提升“文化消费”要“对症下药”〔N〕.光明日报,2014-02-20.

〔13〕王京生.打造“文化产业升级版”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12-11-23.

(责任编辑:张琦)

作者:胡志平

第二篇:用文化力成就机械强国梦

当记者在会议报到处接到文件袋时,着实有些意外,一个容积不算小也比较皮实的文件袋差一点没能拎起来,而且底部的一角已被撑破了。记者也曾组织和参加过数以百计的各种会议,这样有分量的文件袋实在不多。到房间打开一浏览,确实是蔚为大观。

其中,有中机联会长、党委书记王瑞祥将作的主旨报告、《机械工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大红的《光荣册》、24家企业的《经验交流材料》《会议指南》《机械政工与文化》月刊第八期,《机械强国梦——“北汽杯”全国机械行业职工征文比赛获奖文集》《“京城机电杯”全国机械行业职工书画摄影比赛优秀作品集》、厚达531页82万多字的《2011—2012年优秀研究成果文集》、还有东道主一汽集团的企业文化手册以及图书《中国需要工业精神》等。

尤其有一部《铸魂——中国机械工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30周年纪念册》,这是一本暗红色加封套的大气精美的彩色画册,136页,配有光盘,记略了中国机械行业思想文化建设30年的追求、坚守、创新与作为,让记者深感其坚实的足迹与丰硕的成果。

这些文献,足有半尺厚,沉甸甸的,让人感觉其厚重与不同凡响。接下来的会议与见闻,更强化了这种感觉。

8月21日上午8时过,长春市开元名都大酒店二楼开元厅,敞亮简洁的会议厅充溢着激动欢欣的气氛。机械行业的老部长、机械政研会的创始人、中机联名誉会长何光远,中机联名誉会长和机械政研会名誉理事长、原中机联会长、党委书记于珍,中机联顾问、机械政研会名誉理事长、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贾成炳等年高德劭的老领导来了;年逾八旬的原一汽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耿昭杰同志和一汽集团原宣传部长张明石同志喜形于色地持杖赴会;参与研究会创建工作并担任第一届副会长兼秘书长、首任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主任的王都同志,原机械部政工办主任、研究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国资委原纪委副书记邵瑛同志,机械政研会顾问、原常务副会长、原机械部监察局局长杨淑云同志,原机械政研会秘书长龚凯进同志等喜笑颜开地来到会场。200多名国内机械、汽车行业和企事业单位思想文化建设的开创引领者、组织推动者、研究实践者,从青年才俊到耄耋之年,新老几代人喜集一堂,追昔抚今、互致问候、互道珍重。他们重温友谊、并肩合影,或者盘点成果、展望明天,呈现出风云际会三十年、薪火相传求振兴的感人情景。

9时整,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中国机械工业政研会共同召开的全国机械工业文化建设暨机械政研会30年成果展示会,在奏唱的雄浑国歌声中开启。主持人于清笈——作为中机联执行副会长、机械政研会副理事长、与机械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及研究有着30多年不解之缘,她以其惯有的激情、轩昂的语调和标准清晰的京腔,颇为激动地宣示会旨、介绍代表与来宾、推进议程。

在中机联副会长、一汽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徐建一同志热情致辞后,中国政研会王明业副秘书长和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韩天副局长分别讲话,对中国机械行业和企业思想文化建设的贡献与成就作出了高度评价,提出了顺应大势、创新发展、继往开来的新要求。

让我们暂时穿越一下历史:30年前的1984年8月28日,就是在长春、在一汽74栋礼堂,由机械工业部党组召开的“机械工业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期间,成立了机械工业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成为全国先期成立的行业研究会之一。

30年后,作为上级业务主管单位,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暨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在贺信中,对其作了如是评价:“中国机械政研会是在全国成立最早的行业政研会之一,30年来,中国机械政研会始终立足行业思想文化建设实际,坚持研究工作以基层为主,研究课题以当前为主,研究目的以应用为主的原则,把行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研究的重点,潜心研究,勇于创新,在加强和改进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突出成绩,为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接下来两个小时里,代表们凝神屏气地聆听了中机联会长、党委书记、机械政研会名誉理事长王瑞祥所作的主旨报告(报告全文见企业文明网)。

王瑞祥同志所做的报告,14 000余字,以《弘扬优良传统,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建设机械制造强国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题,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统领,围绕行业转型升级与振兴发展,总结回顾了机械工业思想文化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分析了机械工业企业思想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与挑战,提出了加强机械工业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促进提质增效升级的总体要求、思路和措施。

以文化力成就“大国重器”。王会长首先总结回顾了机械行业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与政研会工作,认为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他认为,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60年多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机械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13年实现行业总产值总额20.4万亿元,为1978年427.6亿元的488倍;实现增加值总额为5.43万亿元,为1978年97.2亿元的559倍;实现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为3 724.7亿美元,为1978年的1 427倍,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9.4%、19.8%和23.1%。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质量,均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从基础薄弱跃居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伴随着机械工业的振兴发展,行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不仅为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保障,也以文化力成就了“大国重器”。

他高度评价机械行业企业文化建设:“机械行业导入企业文化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广大企业自觉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总体战略,一把手亲自挂帅,健全领导和工作机构,成立专人负责的职能部门。围绕灵魂铸人、科学管理和品牌建设,以构建人本文化为主导,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建立先进的经营理念体系为重点,奠定建设现代企业的思想保障;以创新制度文化为基础,大幅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以导入企业识别系统为抓手,持续优化企业形象,形成了体系健全、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坚持不断加大硬件设施配备,完善载体建设,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组织和物质保证。注重构建企业文化建设评价体系,探索用科学、量化的方法,对企业文化建设成效进行评估;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督促检查,定期总结考评和奖惩,促进文化落地。坚持根据形势变化和职工需求,开展人文关怀、心理援助及舆情管理等,不断赋予企业文化建设新理念、新内容和新实践。多年的持续改进和创新发展,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取得了丰硕的文化成果,展现了机械企业文化强企、产业报国的魅力和风范。”

他援引诸多企业案例说明其取得的五方面成就:坚持核心价值取向,构筑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立足以人为本,坚守企业文化建设基本原则;着眼提升内在素质,力求文化落地生根;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将文化建设引向深入;突出自身特色,塑造企业文化之“魂”。

王会长用大量篇幅,高度评价了长期坚守与积极作为的机械行业思想文化建设及其研究服务工作。他说:“长期以来,机械政研会作为服务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业组织,自成立至今,历经机械部、机械委、机电部、国家机械工业局到中机联的多次机构改革变迁,但始终坚持旗帜不倒、阵地不丢、队伍不散、工作不断,为促进行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坚持继承发扬机械行业的优良传统。1984年,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做好新形势下的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机械部率先成立了行业政研会,为开展工作奠定了组织基础。之后30年间,政研会相继以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企业精神与厂风建设、行政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等为重点,开展专题研究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开展塑造企业形象活动,并以机械部名义印发《机械行业“九· 五”期间广泛开展塑造企业形象活动的意见通知》,提出了明确要求。组织召开了启动打好“三大战役”“塑造企业形象”活动现场会,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了经验,深化了新形势下的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新世纪以来,在没有行业主管部门的情况下,中机联作为综合性行业社团,秉承行业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先后协助政府和组织政研会等单位,陆续开展了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行业文明单位评选表彰、企业文化建设和高技能人才推选等活动。截至目前,已评选行业文明单位676家、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近300家,推选表彰行业高技能人才千余名。

二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独特优势。机械政研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展示作为”的办会宗旨。从20世纪80年代研讨厂长经理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到如今的“新格局·思想力”论坛,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深度融合、贯穿始终。期间,在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节点,相继组织开展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等课题研究,及时为企业提供工作引导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行业研究力量的优势,组织举办了近十次规模较大的专题研讨,连续开展了十届思想政治研究评审评选活动,共涌现出600多项研究成果、创新成果和学习成果。出版和印发了《企业职工职业道德教育》《商品经济与职业道德》《树立企业生命线》等一大批图书和成果交流材料。根据形势要求和企业需要,先后组织举办了数十期专题培训班,受训人数达到几千人,组织19次境外学习考察,使数百名党政领导干部从中受益。充分发挥行业媒体等宣传优势,举办会刊、专刊、组织开展劳模事迹图书出版、录像制作和大型宣讲活动,传播正能量,彰显新风貌,为加强新时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路径。

三是努力构建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格局。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从行业到专业、到省市,从省市到企业、到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研究网络和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机械政研会坚持忠实履行行业责任与使命,努力发挥“思想库”“智囊团”和行业文化建设组织者推动者的作用,打造平台、完善机制。几年来,构建了以特邀研究员为主体的研究工作骨干队伍;倡导并开展了以行业诚信与品牌协会、功勋企业及功勋人物等为主题的社团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以推进转型升级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文化、管理文化、自主文化和服务文化建设;开展了三年一次的优秀政研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评选活动;组织开展职工文化节、书香行业、十大文化品牌创建等活动;推进了载体设施和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形成了行业政研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和新平台。

行业科研系统政研会曾针对科研体制改革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积极调研和开展研讨,对推动科技系统改革与文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教育系统政研会至今仍活跃在行业大专院校和职业院校之中,为培养行业人才发挥着积极作用。山东、湖北、天津等地方机械政研会,主管部门几经变化,政研会始终坚持活跃在行业企业之间。”

在总结回顾历程与成就的基础上,王会长解析了四方面的成因。他说: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机械企业自觉践行企业文化建设,源于他们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机械企业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战略高度,把握时代的脉搏和节奏,唱响时代的主旋律,不仅要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要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他们以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影响和引领职工,树立起建设机械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职业理想和奋斗目标,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机械企业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基于他们准确把握产业定位和企业特质,时刻不忘机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同时也是具有较强市场竞争性的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在我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审时度势,保持清醒,牢牢把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紧紧把握文化力最终决定企业胜败的核心要义,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积极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为参与国际竞争、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构筑软实力。

机械企业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来自他们坚持求真务实创新发展的行为自觉。机械企业将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整体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长期任务,视其为一项系统工程。从领导体制保证、工作机构人员、内容体系构建、运行保障机制到落地生根,层层相通、环环相扣、点点相连,不做虚功,务求实效。坚持与时俱进,持续创新,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活力,创造新的成果。

机械行业服务于企业文化建设,靠的是行业优良传统和工作优势的传承和发扬。从20世纪80年代起,机械部先后提出并制定了“团结、勤奋、务实、廉洁”的八字部风和“超前铺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顾全大局,质量第一、精益求精,用户至上、竭诚服务”的32字行业准则;组织实施了全行业“打好三大战役,塑造四个形象”活动,凝炼出“热爱机电、献身机电”与“用户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行业精神与行业道德,编写出版了《机械企业形象塑造》一书,开展了“机械行业企业形象十佳”评选活动。中机联成立以来,确立了“以振兴为己任,以服务为宗旨”的办会方针,确定了推进两个文明建设服务行业的工作思路,并形成了三年一次的行业文明单位评选表彰活动。面对机械工业发展新阶段,响亮提出了“让中国装备、装备中国、装备世界”的行业新理念新追求。

同时,坚持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先进的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促进了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

在报告的第二部分:王会长深入分析了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挑战与问题。他分析道:“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机械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他描述了文化力与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他认为无论从国内外形势或行业企业状况看,企业文化建设形势逼人、任务紧迫;他指出了机械工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思想认识的深度不够;二是建设工作的系统性不够;三是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融合度不够;四是职工的认知认同度不够。

在报告的第三部分:他提出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提质增效升级的总体要求,以及实施《机械工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安排。

记者从会上印发的《机械工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中读到:为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机械工业整体文化软实力,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与振兴发展,特制订本指导意见。《意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和实现途径三个部分,18条,共5 280余字。《意见》的起草工作是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集中行业企业的优质力量而形成。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北京京仪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明杂志社、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党委和宣传部的领导和同志参与了起草工作。《意见》汇集了企业文化的实践经验,高度总结概括了企业文化的精髓,展示了企业文化建设理论发展的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意见》全文见企业文明网)

王会长告诉与会代表:“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机械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完成‘十二五’行业总体规划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中机联借机械政研会成立30周年契机,组织全国机械工业文化建设暨机械政研成果展示活动,并印发《机械工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宗旨就是要通过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提质增效升级,为实现机械强国目标奠定文化基石,提供有力支撑。‘意见’较全面地阐述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工作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内容很全面,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就如何贯彻实施好《意见》,他提出并谈了五点要求: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再认识;努力健全完善企业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奠定工作的坚实基础;着力突破企业文化建设薄弱环节,促进文化创新与企业转型升级。包括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总体战略,突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积极构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为实现建设目标提供保障;全力打造文化建设合力,加快促进行业企业软实力提升。

他表示:“中机联拟适时组建机械行业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工作委员会,并研究把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评选表彰,同行业劳动模范评选和行业文明单位的评选表彰一同纳入创建活动工作范畴,打造成为制度化规范化的行业品牌服务项目。同时,行业企业都要积极做好‘十三五’文化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划制定,提前谋划,提前动手,争取主动。协会与企业要主动加强联系,加强沟通,构建协调顺畅的工作体系,形成上下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共同为开创机械企业文化建设新局面做出努力。”

这位前国资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原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在行业和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建设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和杰出的贡献,是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擘画者与有力推动者。他深刻、生动而又浑厚舒缓的报告,很多代表给予了由衷的赞赏。中餐期间,老部长何光远对记者讲:“王会长的报告讲得非常好,系统全面而透彻管用。”

报告结束后,中机联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机械政研会理事长赵驰同志宣读了一系列的表彰决定(系列表彰决定见企业文明网),随即举行了颁奖活动。116家荣获2011—2013年度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的代表、全国机械行业十大企业文化特色单位、十大企业文化建设领军人物、十大政研会的代表、十佳政研会工作者、32位全国机械行业思想文化建设突出贡献奖的代表依次上台领奖。这些实至名归的获奖者兴高采烈,纷纷露出欣慰的笑容。

让与会者更加振奋激动的是后面两个颁奖环节。主持人以铿锵激昂的语调,宣读了《关于颁发全国机械工业思想文化建设功勋奖、成就奖的决定》:为继承发扬机械工业优良传统,推动行业思想文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决定,对30年来为行业和企业思想文化建设作出杰出贡献的优秀领导者和优秀实践者进行表彰。授予邹家华、何光远、包叙定、于珍、邵奇惠、陆燕荪、吴晓华、贾成炳、薛德林等9位同志全国机械工业思想文化建设功勋奖;授予王都、马娴华、邵瑛、杨淑云、于清笈、耿昭杰、张明石、龚凯进、李祖荣等9位同志全国机械工业思想文化建设成就奖。伴随着欢快激昂的乐曲声与热烈真诚的掌声,王都、邵瑛、杨淑云、于清笈、张明石、龚凯进、李祖荣等7位同志上台领取了珍贵的奖杯。随后,王瑞祥会长走下主席台,把成就奖奖杯送到了耿昭杰同志手中,双手紧握耿昭杰同志的手。当王瑞祥会长离座走到台前,把功勋奖奖杯送到何光远、于珍、贾成炳同志手上,并长时间紧紧握手致贺时,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为获奖者送上了真诚的敬意与祝福。

在下午的会议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孙国武,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丛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夏小强,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党委副书记马健劲等,在会上交流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经验。24个单位作了书面经验交流。企业作为主阵地,在行业转型升级的振兴发展中,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形成了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队伍稳定、具有良好工作抓手的良性运作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不断创造着思想政治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新鲜经验。

会间还举行了机械行业文化节闭幕式,进行了成果展示与颁奖仪式。据机械政研会秘书长邵乐利介绍:由中国机械政研会主办,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机械行业职工文化节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举办。文化节期间,广大干部职工踊跃参加“京城机电杯”职工书画摄影比赛和“北汽杯”我的机械强国梦征文比赛。经过两个赛事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和全国机械行业职工文化节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共评选出书画摄影奖85个,优秀征文55篇,文化节组织奖11个。文化节推进了行业文化建设,弘扬了行业精神,活跃了行业职工文化生活。

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汽大众、一汽红旗和一汽轿车等公司。中国一汽快速全面协调发展的强烈对比;以做强做大自主事业为核心开展“第四次创业”,推出以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理念和经营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新一版核心价值体系等做法,给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

企业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和意义,正在超越传统硬实力而成为制胜的关键,赵驰同志在总结讲话中作了进一步分析。他强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把握三个要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需要全员参与;提升文化软实力,需要下硬功夫;着力文化建设,要为塑造企业形象和发展服务。他对于宣传、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认真学习、理解会议精神,结合实际开展工作;要抓住时机,做好企业发展和加强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打造推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行业工作平台,中机联将适时组建机械行业文明创建工作委员会。(赵驰同志总结讲话全文见企业文明网)

这是一次凝心聚力的会议、一次继往开来的会议,也是一次以文化力成就“大国重器”的动员会,代表们普遍作出了积极评价。赵驰在结语中响亮地提出:“30年前我们在此集聚出发,今天立足新的起点再扬鞭,共同为机械强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显然,这也是与会者和全行业的共识和愿望。

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中国工业心脏强有力的搏动。

(责任编辑:李 直)

作者:李祖荣

第三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视域下的中国梦

摘 要: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推进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价值。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梦的实现,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中国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挖掘、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加大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扩大中国梦的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中国梦;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文化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4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1]13,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实现中国梦需要思想、文化的有力支撑。深入探讨中国梦的意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实现中国梦的意义,并进而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提出相应的对策,是当前学术界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中国梦的意蕴

(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通常情况下,每个民族的梦想都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密切相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昔日辉煌和深重苦难的历史沉淀。作为一个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曾经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和勤劳创造过辉煌的东方文明。四大发明是我们奉献给人类的杰出科技成果。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一系列战争,以及随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腐朽的清王朝一步步向列强屈服,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逐步形成,民族饱受屈辱,国家失去尊严,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生存危机。一个民族的苦难往往是民族复兴的开始,在中华民族艰难顽强接续抗争之路上历练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性格。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无数爱国仁人志士为了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抗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更多地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发展状况。因此,可以说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有机统一

中国梦是具有整体性或者说具有融合性的梦,我们应该辩证地、全面地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可以说,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有机统一。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上讲,中国梦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从个体的视角上来看,中国梦就是人生出彩和生活幸福。因此,“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同时也是人民幸福的梦。从国家、民族、个人三个层次出发,我们可以把中国梦理解为强国梦、复兴梦、富民梦。从国家层面上讲,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可以说是中国梦的目标。从民族层面上讲,中国梦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无数中华儿女所期盼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40年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腐败的清政府,一大批爱国仁人志士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拯救旧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并进一步改革开放,经过长期探索,终于找到了能够使中华民族得以复兴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所取得的各项显著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唯一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个人层面上讲,中国梦的主要目标就是人民幸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满意的工作和收入。

(三)“中国梦”与“美国梦”“欧洲梦”是明显不同的

第一,在价值观方面是不同的。美国梦强调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它的主要内涵可以概括为,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每个人都可以获得成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如早期迪士尼公司塑造的米老鼠形象,在影片中表现为从事司机、运动员等多种职业,面对不同的职业从不自暴自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心中的自我定位,充分展现了美国社会的价值取向,即所有人都是生而平等的,只要通过个人勤劳的双手,都能获得全社会的认可,得到回报,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美国梦”。与“美国梦”不同的是,“欧洲梦”强调群体关系,倡导自然界的权利、普遍人权,它看重发展的包容性、可持续性。可以看出,不管是欧洲梦还是美国梦,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种个体梦,而中国梦具有更高的层次,它既包括每个中国人的个体梦,同时又包含着国家富强梦和民族复兴梦,个人的梦想往往孕育在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第二,大国责任感是不同的。美国作为超级大国,凡是影响美国梦实现的国家或者个人都会受到排挤或者敌视。欧洲一些国家虽然指责美国的霸权主义,但是,他们也愿意通过美国的帮助来实现、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说,美国和欧洲都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损害他国的利益。与它们不同,中国梦意味着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推动建设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23日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的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讲话中所指出的:“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于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支撑

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我们党顺应国际、国内大势,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盼望而提出来的,其中,文化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都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历史一再证明,一个国家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就难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国崛起不但是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良好的国家形象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该国的认同和赞赏程度,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是塑造国家形象的有效载体,世界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設,它们凭借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利用文化持久的吸引力,塑造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人民幸福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43-44,描绘了一幅人民幸福的画卷。由于时代变迁,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断发生变化,但是,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达成共识的,那就是幸福主要是指人们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候从内心产生的愉快心情并因此获得某种自我认同感。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为人民幸福提供根本保障和有力支撑,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终极价值追求,中国梦的重要旨归就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同时,在伟大的社会变革中还起着重要作用,还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因而,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既包括人们的物质需求,也包括人们的精神需求,是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高度统一和有机结合。提升人们幸福感,既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现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多种举措不断增进人民幸福。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丰富和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随着人们物质需求的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期待越来越高,根据马斯洛人类心理需求的“五层次”说,人们在物质需要和基础性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转向自我实现等精神文化需求。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显示,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 513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7%,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率在所有消费支出增长率中和医疗保健支出增长率并列位居首位,增长12.9%。按照国际通论,人均GDP达到3 000美元是文化消费高涨的临界点,人们消费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即物质消费比重逐渐下降,精神文化消费比重会不断上升。2019年,我国人均GDP总量突破1万美元,这表明,我国已处于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期。目前,我们提供的文化产品的数量、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因而,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中国梦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当代中国,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把中国梦转化为具体的价值追求。同时,核心价值观还是文化软实力直接、通俗易懂的反映,核心价值观的成熟程度、先进性与一个国家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密切相关,它是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首先,全面系统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意识形态本质特征的集中展现,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不同的,虽然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表述上有相似或者相同之处,但是,我们不能将两者所蕴含的思想等同。这也就是说,我们所倡导的“自由”“民主”等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中的,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内涵特征,正如著名学者韩震先生所指出的:“我们倡导的某些价值观,尽管与其他的价值观有近似或相同的概念术语,但却因为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实践,因而也就具有了不同的内涵和规定性”[2],我们传播核心价值观,主要是让世界正确全面地了解我们,让他们明白,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世界多元价值理念、多元文化中的一元,进而化解分歧,为我们的建设发展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世界舆论环境。

其次,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时代内涵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直接的阵地。在社会迅速发展、时代急剧变迁的转型时期,主流价值观受到了冲击、质疑,大学生在价值判断、思想观念方面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态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详细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时代内涵,铸牢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念。同时,扎实有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之一,各高校要紧密联系实际,从多方面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正如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同志所指出的:“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创新创造、勤工俭学等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3]。

(二)挖掘、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丝绸之路、四大发明到农业科技、天文科学等等,这些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值得骄傲的瑰宝。可以说,历史的过去是中国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的辉煌时代,近年来的汉语热、孔子热的涌现,更加强化了我们对自己优秀传统文化的肯定。首先,我们要合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尚中贵和”、追求“和谐”是其精髓和核心。中国古代思想家主张通过“尚中贵和”的态度、行动达到“致中和”的结果。儒家将“中和”“和谐”看作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顺其自然”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文化互融与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宝贵思想既是推动当代中国融入全球化、走向世界的精神武器,也是实现世界和平、建立和谐的国际新秩序的重要价值源泉。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动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其次,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努力促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的结合。例如,2012年中国推出的一部介绍中国饮食文化的纪录片,名字叫《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对中国美食的生动描述,更重要的是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全面、深刻地展现了中国质朴、地道的民族文化,这为我们如何挖掘、传播饮食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兼收并蓄的中华独特文化丰富的内涵提供了范例。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美国迪士尼公司上映的票房过亿的动画大片《花木兰》和《功夫熊猫》,都利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并进行创新,从而获得巨额利润。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积极探索使中華传统文化与当代信息社会契合的有效策略,创造出既具有强大魅力又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品。

(三)加大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扩大中国梦的国际影响力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社会不可阻挡的潮流,近些年来,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与国之间进行着越来越频繁的文化交流,因而,可以说,文化也存在一种全球化趋势。文化“走出去”战略是在对当今国际社会主要趋势、时代发展潮流和历史规律的深刻、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选择,因而,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文化建设方面强调要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从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國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4]。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国际社会认同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程度是衡量这个国家国际形象的标志之一。然而,在国际社会中,我们的国际形象常常被西方国家蔑视、贬低,这与西方国家不认同我们的文化有一定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表明中国不但成为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而且成为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贡献、更加具有亲和力的国家。我们要充分表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发展,愿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共同繁荣、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我们既要树立坚定的文化安全观,又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构建和谐的国际新秩序。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既是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我们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和有力保障,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韩震.面向人类社会的理想规范——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3(5).

[3]袁贵仁.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中国农村教育,2014(6).

[4]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N].人民日报,2014-01-01.

作者:刘翠玉 王艺迪

上一篇:工艺流程设计论文下一篇:工业化建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