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音色学习与训练

2022-09-11

任何乐器在演奏中都存在着一个音色问题。只要乐器发出声音, 音色问题就随之而来。这里所指的音色不是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与泛音的不同所产生的自然属性的音色, 而是指演奏者以不同的演奏方法任何在演奏时所产生的音色问题。

那么, 怎样才是扬琴的正确发音及最佳音色?如何训练?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扬琴的发音及训练问题。

1 了解和学习扬琴的基本音色

1.1 扬琴的发音

扬琴是击打弦鸣乐器, 演奏时用两根琴竹弹击琴弦, 通过琴码的传递, 引起琴面与共鸣腔体的震动而发音。可以说是一个音一个点, 由无数个点形成旋律线, 如果点不集中、散而飘就形成不了旋律线, 也就没有音乐语言, 糊涂一片。

1.2 扬琴的音色

扬琴的音色清脆明亮、圆润饱满、悠扬悦耳;有颗粒性和穿透力;音质和色彩多样化, 层次感好;它明亮而宽广, 纯净而不干枯, 强而不噪、弱而不虚;给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 使人得以美的享受。

2 扬琴发音的基本训练

2.1 扬琴的演奏方法

首先是坐姿。演奏者的座椅高度要合适, 身体稍稍前倾, 琴面向里倾斜, 里侧以齐腰为适中, 琴面稍偏高, 上身端正, 上臂自然下垂, 下臂自然前伸, 两脚相距肩宽, 左脚稍前, 右脚偏后, 平放地上, 这样才能使全身前后左右用力得当, 以保持身体的平衡。演奏时两小臂及手腕琴竹呈平行状, 避免形成过于“内八字”或“外八字”。

持竹是扬琴演奏中的重要环节。常用“三指持竹法”, 就是用大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持竹, 手呈半圆形空拳状, 将琴竹柄放在食指第一关节线处, 与中指第一、第二关节的指肚上, 贴住中指, 大指自然下压琴竹, 无名指与小指自然弯曲。要注意大指与食指不要把琴竹捏的过紧, 但过松无力的持竹也是错误的, 食指与中指之间要保留一定的空隙, 以保持中指的独立灵活。

另外, 琴竹是扬琴演奏者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演奏时音质的好坏。在选取时应注意它的竹质, 如两只琴竹的长度、厚薄、弹性、形状是否一致, 做工是否精细等。一般琴竹长约32cm, 重约3.4g~3.7g。竹头先贴上胶布, 再套上汽门芯, 竹身至竹柄逐渐加厚, 使琴竹整体重心向后移, 保持良好弹性, 使发音圆润而饱满。

2.2 扬琴的击弦动作

扬琴演奏是手臂各部位肌肉与关节的联合运动, 它的力量来自全身肌肉运动的协调和统一。正确的击弦方法是在保持手臂各部位的自然放松下, 由手臂带手腕, 自然提起, 由上至下做击弦动作, 把身体内部的力量通过大臂、小臂、手腕、手指、琴竹集中到竹头上, 在击弦的一刹那指、腕结合用力, 产生爆发点, 随即放松, 回竹到下击前的预备位置上。下击和回竹的动作过程是分不开的, 这是一个完整动作的两个环节, 如果哪个动作运用不当, 都会产生不良后果, 导致动作不协调, 音色呆板或虚弱。我们在每击一个音时, 都要用视觉、触觉、听觉来辨别音色的差异, 力求达到击弦与发音的统一。

2.3 扬琴击弦的着力点

不同力度用力的部位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 在演奏力度大的音乐作品时, 采用“臂腕”结合的用力方法, 即以臂为主, 腕为辅;在演奏中等力度、速度适中的作品时, 采用“腕指”结合的用力方法, 即以腕为主, 臂、指为辅;在演奏弱奏或弱奏的轮音时, 采用“指腕”结合的用力方法, 即以指为主, 腕、臂为辅。需要强调的是:无论用哪种用力方法, 都要做到每个环节的协调统一。扬琴演奏的力来自全身, 只有全身贯通, 避免多余、僵硬的动作, 才能演奏出有感染力、气势宏伟、铿锵有力的各种声音。

2.4 扬琴的触弦点

触弦点就是在击弦时琴竹头用哪个部位最好?实践证明太靠前或太靠后都会出现杂音, 使用竹头中间位置是最佳击弦点, 这样可以保证每个音的琴弦受力集中。在运竹时, 大指要与琴竹形成直线的走向, 击弦以垂直方向作直上直下的动作, 以保证琴竹头能正面并且垂直的朝下触弦。

2.5 扬琴的击弦点

不同音高琴弦的发音都有一个常用的最佳发音点, 琴竹在这个最佳发音点上弹奏, 能使琴弦的音色得到最好的发挥, 不同音高弦长的击弦点和琴码的位置也不相等。一般高音区的击弦点约离琴码1.5cm~2cm处;中音区约离琴码2cm~2.5cm处;低音区约离琴码2.5 c m~3 c m处。击弦点离琴码太近会产生“木”质涩音, 太远发音虚而飘。正确的击弦点和触弦点是取得良好音质和最佳发音的基础和保证。

另外, 要树立良好的发声观念, 具备良好的听觉和敏锐的判断力, 对美好的声音要有丰富的想象力, 只有在正确的音色观和科学的弹奏方法指导下, 才能演奏出饱满而赋予表现力的音色, 充分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感情、风格以及意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将动作感觉比作能量的流动, 不论什么地方发生一个抑制的点, 这个点就会阻碍能量的流动。任何一种乐器的演奏都需要身体与心理的放松, 避免因心理紧张而造成身体紧张的非自然状态。因此, 在扬琴演奏艺术中, 全身任何一个部位或整体部位的非自然紧张状态, 都会阻碍力量的流通, 导致声音发不出来, 影响音色。

综上所述, 扬琴演奏中的音色问题需要一代代演奏者不断努力, 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全面熟练的演奏技巧是值得演奏者用毕生去探究的课题。

摘要:通过对扬琴演奏中的基本音色、训练方法、音色、听觉等方面的教育与培养, 认识到只有在正确的音色观和科学的弹奏方法指导下, 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 演奏出饱满而赋予表现力的音色, 良好的音色是高质量演奏水平的体现。

关键词:演奏方法,音色,学习方法,训练

参考文献

[1] 项祖华.扬琴发音与音色探究.中国音乐, 1989, 2.

[2] 田光明.音乐表演中的美学追求.中国音乐, 2002, 4.

上一篇:保险资金海外投资——以凤凰保险公司为例下一篇:《人类的“老师”》一课的教学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