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图书馆建设唯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

2022-09-11

一、高职教育理念与图书馆办馆理念的切合

(一) 高职教育为学生追求一生职业幸福的办学愿景

追求职业的幸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当代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必然趋势。这也将成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灵魂。谋求人的发展、幸福生活、人格尊严成为图书馆定位的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承载了为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的育人任务, 图书馆要从根本上扭转办馆的核心价值, 在服务区域经济、产业特色的思路上, 从硬件建设上还是软件建设上甚至包括功能配套运行系统紧贴人才培养方案;在微观的教学运行中体现在专业建设、课程标准、教法设计、切实为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为培养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奠基。

(二) 以教学中心工作的建章立制指导图书馆办馆理念

高职院校向经济转向, 具有显著的经济属性成为共识, 高职教育在课堂教学、课程教育、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等的教育价值观向以技能为核心的教育价值观裂变, 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走向教学、实践、生产、研究一体化的开放式办学路子。为此, 图书馆与教学的关系深度融合, 两者的依存度和交互性使得图书馆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我们完全认为,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必须依赖于教学这个中心, 使馆藏资源、信息技术设备、管理服务水平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度融合。

(三) 以职教特质为灵魂, 打造馆藏特色

高职教育价值灵魂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 发展空间在于技术性人才延伸, 这三者的交互凸显出高职院校办学独特性。为此, 作为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必须融合于人才培养方案, 紧紧围绕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使得图书馆在基础条件建设、现代化技术运用、馆藏资源建设和各项服务功能拓展方面要紧贴区域经济、区域科研、区域产业;以职业性、职教性、技术性破题去打造馆藏特色。

二、人才培养目标引领高职图书馆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 高职馆藏资源为重点专业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

高职院校属于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其经济属性尤为显著, 区域经济属性更强;同时高职教育更加崇尚一技之长, 以技能、技术教育为人才培养目标。紧贴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表现在专业建设, 而学科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基于此, 高职院校专业有别于高等学校, 专业具有动态性, 随市场社会变化和需求, 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与互动。因此, 图书馆馆藏建设要首当其冲为专业建设做好物质支撑和资源保障, 在馆藏思路上做出调整, 重点为特色专业、重点专业服务, 使专业设置与图书馆藏保持一体化发展, 相得益彰, 互相促进, 高水平建设高职馆, 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 图书文献为课程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

专业的构成要素包括课程、师资、教材、实验、实践、社会需求等要素。而课程建设是重点, 紧贴高职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 确立职业能力本位, 技术技能本位。为此, 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上, 要根据不同专业课程制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体系, 以新知识, 新技能、新工艺为主要的图书资料, 为高职课程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使图书馆成为课程建设的合作者, 切实为课程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 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与教学技术化运用相得益彰

信息界泰斗比尔·盖茨曾坦言:“图书馆是未来社会的第一信息部门”。网络化带来的教育信息化趋势, 要求高职图书馆网络课件、远程教育、图书资料采访、编目、检索、流通已经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处理, 建成数字图书馆。为此, 图书馆利用自身信息资源和技术优势, 创办主题网站, 直接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和大学生教育;开辟学科馆让师生直接参与学院科研活动;播放影视作品, 开展影评, 从中汲取丰富的精神文化营养, 努力创建浓厚的图书馆学术氛围。图书馆通过开发网络课件, 开展远程教育, 以服务于社会, 从而形成具有多重选择的、无时空限制的, 以个性化为主导的协作型、生动性教育模式, 使图书馆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平台, 图书馆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时与高职教育功效发挥相得益彰。

三、人才培养目标引领图书馆建设路径

(一) 完善现代化手段, 实行开放型服务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完善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手段, 使馆藏资源、文献信息、技术情报有力支持学校教学科研发展,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技术力量的支撑。高职教育其本质属性体现于开放办学。对与高职图书馆实行开放型服务既是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 也是进一步提高图书馆馆藏利用率的基本途径之一。图书馆要根据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 汇集国家及行业标准, 提供资格考证和各类操作技术等资料, 提供理论与实践成果, 服务教学科研。在关注区域经济区域产业发展所需技术信息, 为教师提供科研和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成果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促进教学质量, 办出高职教育特色。

(二) 丰富馆藏资源, 构建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规章制度

以应用能力和应用技术教育为馆藏中中心地位, 以适应职业岗位群和岗位技能、技术标准, 为学校教师在科研课题研究提供便利服务, 同时方便在校大学生掌握职业前沿动态, 激发学习热情。为此, 图书馆在制度建设上应遵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方面要顺应图书馆服务职能的发挥, 顶层设计好行政与业务关系;一方面要创新内部管理制度。图书馆服务对象有教师学生, 还要有区域政商社会人士, 聚焦区域经济区域产业所需技术人员;同时馆员和管理者也是重要的管理主体, 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 使工作在图书岗位的员工分享人格受尊重, 学校成果有成就感的工作氛围让学校领导、学院学子对馆员们工作充满钦敬之情。

(三) 图书馆成为高职育人的重要文化阵地

大学的本质在于文化, 在于文化的传承、文化启蒙、文化自觉、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文化的创新的途径在于培养数以千万计高素质高技能的运用型人才, 一批批符合中国经济发展所学“一技之长”的工程师, 图书馆文化建设与高职教育相互倚重, 相得益彰。一方面此举利于图书馆长远发展, 一方面是高职教育走向可持续发展, 在培养中国技术人才享有充分的话语权。从这样, 图书馆作为高职育人的重要文化阵地, 通过变革收藏载体, 强化知识传播功能。转变育人观念, 强化社会教育。开展图书服务, 强化信息开发与研究功能, 加强指导, 强化文化育人功能。使高职馆成为高职育人的重要阵地, 重塑图书馆人文精神。培育馆员敬业爱生, 求知求真, 催生一种让人奋进的学习氛围, 优良价值以潜移默化形式成为师生的价值取向, 使文化自觉功效极致发挥。

图书馆是科学知识的信息库, 是人文科学知识的聚宝盆, 同时图书馆以富有学校特质的外形构造, 实现环境育人, 使师生在美的环境中自觉完善心智, 形成优良的人格、气质、修养、价值取向。同时, 提升馆员素养, 以美的规律规范馆员工作状态, 要求在工作中呈现心灵美、行为美、仪态美、语言美。基于图书馆设计上呈现出的布局美、功能美, 环境美与制度功效充分融合, 师生徜徉在图书馆, 感悟愉悦、感悟亲和, 学生广收博取, 完善心智, 图书馆真正成为学生健康人格和全面素质提升的主阵地。

摘要:“不唯学历凭能力, 崇尚一技之长”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破题之解, 图书馆建设中如何顺应高职教育改革, 为现代社会一线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成为一个紧迫而必要的课题。图书馆建设紧扣与专业设置一体化、与课程建设同步化、与教学技术现代化, 实践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的高职图书馆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馆藏资源图,书馆建设

参考文献

[1] 邓福田.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义[J].高教论坛, 2012, 5, P7.

[2] 孙红卫.图书馆文化建设思司考[J].办公室业务, 2013, 13.

[3] 潘懋元, 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