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022-11-01

在人生的每一阶段,我们都需要提前去做好计划,以免在新的征程中困惑与迷茫,是时候为自己拟写一份新的计划了,你知道如何写好吗?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加强电力应急管理 努力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狠抓电力应急管理

努力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

中煤集团大屯公司发电厂

作者:鹿启伟 张树磊

摘要::大屯电网作为一个煤矿的区域电网,以35KV、110KV、220KV电网为主干网架,自成系统,网内电源集中,负荷重要,调度管理关系复杂,如何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大屯公司一直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关键词:大屯电网 调度管理 安全发展 应急管理

1大屯电网简介

大屯电网始建于1970年3月,由于历史原因,自成一个小的区域电网。目前由一座发电厂、一座矸石热电厂、一个供电部组成。现有9台发电机组,即#1#2(2×60MW)机、#3(1×55MW)、#4#5(2×12MW)、#6#7(2×135MW)机、#8#9(2×15MW)机,总装机容量499MW。目前机组性质#3机组为上网机组,其它机组均为自备机组。自备机组所发电量全部用于企业内部的煤炭、铝业等生产和居民生活,近年来随着我公司原煤开采能力的增加和矿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内部的用电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目前,矿区内部的自发与自用电量基本平衡。大屯电网从建网至今已经运行三十多年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具有特色的大屯电网供电网络,输电线路近230公里(35KV:170公里,110KV:13.7公里,220KV:46.152公里),有35KV及以上变电所15座,总配电容量1292.37MVA,目前电压等级有220KV、110KV、35KV、6KV,以110KV、220KV与华东电网联络,以35KV、110KV电网为主干网架馈供各厂矿与生活用电,对保证大屯矿区及煤矿的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标本兼治

大屯公司电网的安全运行产事关着大屯公司四矿、铝厂等所有地面的安全生产,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每年召开了大屯矿区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对做好全矿区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基本方针、奋斗目标和应急措施,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电力生产管理人员要把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作为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

1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把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主动排查、综合治理各类隐患,把工作做在事故发生之前,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遏制大屯电网重特大事故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治本之策,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3 狠抓应急管理确保发供电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大屯公司充分认识电网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全面推进电网应急管理工作,应急管理是近几年突出狠抓的一项重要工作。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电力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力安全应急机制,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大屯公司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大屯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大屯是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大力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为整个大屯矿区的安全生产了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一是建立了应急组织体系。大屯公司发电厂成立了大屯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各矿、铝厂等单位按照要求建立了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保证了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开展。电力调度机构作为电网事故的现场指挥中心,完善了各项应急制度,在电网事故应急处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修订并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各单位都结合实际制定了各级各类事故抢险和处置的应急预案。大屯公司发电厂制定了应对电网重大、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及配套的专项预案,和相关部门分别制定了总体应急预案,并针对人身伤亡、自然灾害、电网大面积停电等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专项预案。

三是加强和改进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抓好电力应急管理工作,领导是关键。各发供电部门把应急管理摆到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应对措施,进一步明确任务,细化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在狠抓落实中,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处理电力事故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提高电力企业领导干部处理突发事件、应对复杂局面的工作能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把应急管理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实现电力应急管理组织和指挥到位,资金和物资到位,培训和演练到位,监测和预报到位。在电力应急管理投入上,做到了有长远眼光,学会算大账,根据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安排必要的投入,为开展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必需的资金和物资保障。

4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及演练

为了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效性、可操作性,整体联动性,我们定期对专项预案进行演练,但专项演练的系统性不强,因为矿区电网担负着煤矿、铝厂、居民生活用电的重要任务,往往局部停电事故的发生,都会严重影响到到其它单位的安全生产。大屯公司各单位通过应急培训和预案演练、演习,进一步提高了各矿、各地面单位、发供电部门对电力重大突发事件的综合处理能力和大面积停电时全矿区应急整体协调能力。特别是我国第八个安全生产月之际,我们举行大屯公司发供电系统及三防应急预案联合演习,这次联合演习是大屯公司建矿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联合演习,是对大屯公司发供电系统在事故情况下,应急预案执行能力的一次演习,是对如何有序,快速保障矿区及铝厂生产、生活的正常供电的一次考验,它关系着大屯矿区南网、北网解网后是否能够稳定运行,关系着大屯电网在事故情况下的运行极限能力,牵动着徐庄矿、姚桥矿、龙东矿及铝厂等一类负荷的安全供电,牵动着中心区居民的可靠用电,通过演习找出应急预案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大屯公司事故状态下的反事故减灾能力。它对整个矿区各类应急预案执行,起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演习根据以往矿区发供电网络事故教训和处理经验,以及当前网络运行实际,紧紧围绕保矿区安全供电的大局,以做好雨季三防工作为契机,假想、挑选了具有典型代表、且符合实际的易发故障现象进行演练。设置了矿区220KV、110KV、35KV、6KV、380V各种电压等级的14个故障点。故障原因涉及到雷击、南北网解列、热电厂孤网运行、煤矿单电源供电、控制回路不通、开关机构卡涩、电缆着火、主要发电设施处积水等方面。

通过这次演练,取得了一定事故处理经验,主要有:

1、矿区供电网络发生事故,往往影响到2个或2个以上单位,在事故处理中,相互间的配合非常重要,关系到事故处理的有序性、连贯性和快速准确性,任何一方出现差错,都有可能延迟事故处理时间,甚至造成事故扩大,如值长与电调的配合、电调与变电站值班员的配合等。为此,加强电厂、四矿及铝厂等单位之

间的经验学习和交流非常必要和重要,有利于达成共识,在事故处理中,行动一致,化零为整,充分发挥群体优势,真正达到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故障,恢复正常供电,将事故损失降到最小。在这次演练中铝厂从失电到恢复供电用时57分钟,而在演练后的第二天就发生了铝厂停电事故,铝厂的事故处理时间用时55分钟,又一次验证了事故预案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在矿区供电网络事故处理中,汇报流程的科学化及通讯畅通是有力的保障。如在这次演练中,各矿风井失电时,值班员边检查,边汇报,使矿调能够及时安排重要失电设备恢复送电,事故处理时间缩短了5-10分钟。信息的及时传递,为单位之间、人员之间及时、准确地掌握现场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事故处理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3、人员娴熟的技术水平和过硬的应对处置能力是保证事故稳妥处理的关键。许多复杂的倒闸操作及运行设备的调整需要现场工作人员来完成,人员技术水平和事故应对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事故实质性处置工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遇事慌乱、操作不当、处理不果断等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处理延长或扩大,甚至带来意外人身伤害或其他情况发生。为此,不断提高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事故应对处理能力是各单位日常工作中必抓、且要抓好抓实在的一项重要工作。

4、人员安全自保互保意识决定事故处理的成败。“以人为本,保障安全”是任何事故处理的首要指导思想,在实际事故处理中,如果人员缺乏足够的安全自保互保意识,随时有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发生,这样不仅违背了事故应急抢险的原则,而且会扩大事故影响,加大事故损失。

5、检修人员在事故面前必须做到沉着、冷静,处理过程有序,思路清晰。在多种事故同时出现时,抢修领导应该做到一人接电话,一人记录,以免漏记事故现象,延误处理时间。

就矿区发供电网络事故处理而言,要达到短、平、快、稳、准的最佳效果,将事故减小到最低程度,既需要各单位之间的默契配合,又需要通畅的信息保障,即需要人员精湛的技术水平和较强的事故应对能力,更需要高度的安全自保互保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即快又好地处理事故。

总之,大屯电网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在前一阶段的应急工作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部分

厂矿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应急工作中各有关单位之间的配合不够;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强,预案不能持续改进;对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联合演习不够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尚未常态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略显不足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应急工作中不断加以解决。

第二篇: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分析

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分析每日甘肃网讯5月23日下午,在国家电网公司召开迎峰度夏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后,公司立即召开了5月份安全生产分析电视电话会议,对近期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迎峰度夏工作做出安排部署,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公司副总经理周吉安、副总工程师冯书安,本部相关部门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周吉安作了重要讲话。

周吉安通报了4月份公司安全生产总体情况,目前,公司春检工作已全面完成,“两抓一建”活动深入开展,各检修、施工现场管控情况良好,公司安全生产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工作总结《电力安全生产工作分析》。

针对4月份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周吉安指出,下阶段要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做好春检工作总结,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二是全力做好迎峰度夏工作;三是扎实开展防汛抗灾工作;四是切实加强各类现场安全管控;五是抓好公司6月份“安全生产月”筹备工作、新一轮输电网和城市电网安全性评价、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规划、2010年技改大修项目申报及“十二五”滚动规划、配网带电作业竞赛准备、生产管理pMS系统、安监应用系统及应急管理系统实用化等具体工作。

周总强调,会后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国网公司帅军庆副总经理和公司尹正民总经理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国网公司、省公司对安全生产、迎峰度夏的各项要求,为电网顺利迎峰度夏打好基矗

( )

第三篇:电力安全工作计划

电力安全工作计划2011年XX县电力局安全生产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地电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要求和指令,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以建设规范化供电所和标准化变电站工作为中心的基础管理,抓好职工的安全意思和技能培训,加强责任制的落实,持之以恒地开展反习惯性违章作业作斗争活动,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电力安全工作计划。

一、生产奋斗目标:

1、不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不发生我局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一般交通事故。

2、不发生我局负同等以上责任的农村人身触电死亡事故。

3、不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

4、输电设备事故率≤0.5次/百公里·年。

5、变电设备事故率≤0.1次/台·年。

6、配电设备事故率≤0.5次/百公里·年。

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认真贯彻省公司关于高、中、低压配网生产运行检修管理工作的要求,以《安规》为基础,建立切合实际的《设备巡视标准》、《刀闸操作标准》、《工作票执行标准》、《工作报批制度》、《工作检修流程》、《两票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管理制度》等。3月底以前完成《变电站现场运行操作规程》和《调度运行规程》的修编和审查工作。规范职工的工作行为,确保运行检修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三、抓好培训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针对我局职工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习惯欠缺的现象,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计划,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

根据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培训要求,制定出我局切合实际的生产和安全培训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培训。下面,就培训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加以强调:

1、安全意识的培训,首先,是通过在各种会议,各种工作场所、任何时间都讲安全,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到依法、依情抓安全。其次是涮写安全标语,开展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今年将在6月份和工会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知识竞赛和业务技术比武活动。第

三、利用2005年的6次事故开展警示教育。

2、业务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针对不同工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供电所人员主要培训《安规》线路部分,《农村低压电网安全工作规程》、《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农村低压技术规程》和本工种作业流程等。对变电运行人员重点培训《安规》变电部分、《变电运行规程》、《变电运行标准化手册》、《设备巡视标准》和本工种作业流程等。对调度运行人员重点培训《调度运行规程》、《电网各种运行方式》、《调度术语》等,工作计划《电力安全工作计划》。 对施工人员重点培训《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中低压配网技术规程》等。根据培训计划,在月底下发培训考题,进行考核。全局有组织的进行两次安规考试,并按安全生产考核办法考核落实。

四、以建设规范化供电所和标准化变电站为中心,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1、规范化供电所建设,首先,加强供电所对35kV、10KV、0.4KV线路设备的运行管理,特别是10kV配网线路设备的基础资料,真正摸清10KV配网运行状况,完善10KV 配网结线图,建立配变线路台帐。根据往年运行中的问题,确实解决稍土、延黄两条线路经常断线的问题。其次是供电所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记录填写规范,材料、工器具的管理规范、使用合理。

2、标准化变电站建设将严格按集团工作《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细则》逐项逐条进行查漏补缺,确保2005年审报的城关变电站达标。2011年继续深入开展标准化变电站建设工作,再实现一个变电站标准化。在2006年,变点站管理工作中还应做好如下工作。首先,结合春秋季预防性试验工作,对网改中遗漏的问题进行消缺,并完善调度系统和变电站的连接,充分发挥调度职能,提高设备完好率,强化电网运行管理。其次,按照大修和更改项目,结合负荷的发展,做好设备的更换和消缺工作,特别是更换互感器和处理主变渗漏油工作,提高设备运行水平。完善各变电站的基础资料,按《标准化变电站建设细则》,完善各变电站的图纸、设备说明书、制度、各种记录等资料,加强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最后做好每年6月、12月的设备评级工作,及时了解设备健康状况,以精细化管理方式,广泛开展“管理年”活动。

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责任制落实。

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规定和要求能否落实到位,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2006年,要按照生技科、安监科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主要内容包括:

1、省集团公司下达的计划项目、规定和要求是否落实。

2、各部门、各站、所安全生产第一 责任人工作是否到位。

3、各项工作是否按规章制度审核,严格按计划管理,特别是站、所、队生产工作必须纳入计划范围,各类作业都必须按照中低压电网安全运行和检修管理程序执行。

4、是否按规定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5、工作现场是否按规章制度要求落实各级人员进行安全监督,是否做到“看注盯牢、跟紧、尽责”。

6、是否按局里下达的任务按计划完成,特别是春秋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扎实开展。

7、是否按规范化供电所和标准化变电站建设要求填写各种记录、上墙图表等。

8、是否按要求传达事故通报、制定措施。

9、工器具材料使用是否按制度执行。特别是维护材料和工程使用材料,要严格按制度审批,领娶使用。

六、持之以恒地开展反习惯性违章作业斗争活动。

通过对2010年系统内6起人身死亡事故的分析,全是违章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每一位职工都要认识到违章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2011年反违章工作必须长期不懈地抓下去。各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从局领导各部门负责人都必须重视反违章工作,重点是基层站、所、施工队在各项具体生产活动中和各类工作现场,要杜绝违章现象,与违章作业作斗争,必须严格履行《安规》要求,严格执行《工作报批制度》,遵循《工作检修流程》,认真落实《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两票制度》、《两交底制度》,并且坚决贯彻执行我局规定的反违章9条措施。特别是对违章作业严格按《违章作业处罚办法》进行暴光、罚款、下岗培训、制订整改计划,考试考核合格再上岗的规定严肃处理,杜绝习惯性违章作业,创建“零违章”站、所。

2010年已经过去,我们应该吸取教训,按照上述工作计划,认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彻底扭转我局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根本好转。

第四篇: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架空电力线路

Code of safety operation in powerengineering constructionPart

2: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L 5009.2—200

4代替DL 5009.2—1994 2004-12-14发布 2005-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关于下达2002电力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的通知》(国经贸电力[2002]973号)的安排修订的。

DL 5009《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分为三部分:

—第l部分:火力发电厂

—第2部分:架空电力线路

—第3部分:变电所

本部分为DL 5009的第2部分,是对DL 5009.2—19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的修订。DL 5009.2—1994颁发九年多来,为确保电力建设的施工安全、确保电建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发展,原标准的部分内容已不适用或已被淘汰,故在这次修订中做了较大的删改与增加。

本部分结合架空电力线路施工的特点,对安全、文明施工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本部分代替DL 5009.2--1994《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部分)》。

本部分与DL 5009.2—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强调从技术上、措施上确保施工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失去保护;

—增加“文明施工”一章(见5章);

—增加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送电施工安全设施标准》中的架空电力线路部分的各种安全施工设施:

—增加“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工程设计人员,,(见3.0.1条);

—增加“爆破施工”的基本规定(见3.0.14条);

—增加“爆破器材库”的规定(见7.2.2条、7.2.5条);

——增加“自卸车”使用的规定(见9.1.12条);

——删除原标准中人力和机械装卸部分内容(原标准第85条、第88条、第93条);

——删除原标准中人力绞磨的使用规定(原标准第360条的

3、4):

——增加“基础工程”的部分规定(见10.1.1、10.1.

2、10.1.

12、10.1.

13、10.2.

19、10.3.3、10.3.

16、10.4.5、10.5.7条);

——增加“杆塔工程”的部分规定(见11.1.1、11.1.

7、11.1.

15、11.1.

17、11.1.

19、11.1.20、11.1.

21、11.1.

22、11.4.2、11.4.

5、11.4.6、11.4.

7、11.6.3、11.6.

15、11.6.16条);

——增加“架线工程”的部分规定(见12.1.2、12.2条);

——增加“不停电作业与停电作业”的部分规定(见13.1.1、13.1.

2、13.4.1、13.4.

4、13.4.10条);

——增加“施工机械及工器具”的部分规定(见14.4.

12、14.5.6条);

——部分条文的词句修改、顺序变更、位置调整及内容归类和增加。 本部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的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公司工程建设部归口。

本部分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建设安全技术分委会起草并负责解释。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志敏、黄山祥、范龙飞、于海波、姚士东、段锋光。

1 范 围

本部分规定了架空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遵守的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要求和应采取的措施。

本部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llOkV~500kV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35kV~63kV及750kV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3608 高处作业分级

GB 5972 起重机械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eqv ISO4309—1981) GB 606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6722 爆破安全规程

GB/T 8918 钢丝绳(eqv ISO2408—1985) GB 9448 焊接与切割安全(eqv ANSI/AWS Z49.1) GB 13308 起重滑车安全规程

DL 409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 875 输电线路施工机具设计、试验基本要求 SDJ 226 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212212艺规程 SDJ 276 架空电力线外爆压接施212212艺规程

3 基 本 规 定

3.0.1 工程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的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本部分,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和严格遵守本部分,并经考试合格后上岗。工程设计人员应按本部分的有关规定,从设计上为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3.0.2 对从事电工、金属焊接与切割、高处作业、起重、机械操作、爆破(压)、企业内机动车驾驶等特种作业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0.3 对新入厂人员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3.0.4 试验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包括自制工器具之前,必须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3.0.5 施工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交底和做好现场监护工作。已交底的措施,未经审批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

3.0.6 主要受力工器具应符合技术检验标准,并附有许用荷载标志;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不合格者严禁使用,严禁以小代大,严禁超载使用。

3.0.7 各种锚桩应按技术要求布设,其规格和埋深应根据土质经受力计算而确定。立锚桩应有防止上拔或滚动的措施,不得以已组立好或已运行的杆塔作锚桩。

3.0.8 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有权制止他人违章行为。 3.0.9 对无安全措施或未经安全技术交底的施工项目,施工人员有权拒绝施工。 3.0.10 施工人员严禁酒后作业。

3.0.11 进入施工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3.0.12 施工人员必须正确配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3.0.13 遇有雷雨、暴雨、浓雾、沙尘暴、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水上运输、露天吊装、杆塔组立和放紧线等作业。

3.0.14 遇有雷雨、闪电、大雾、黑夜、严禁爆破施工。 3.0.15 夏季、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台风、防雨、防泥石流、防暑降温等工作。 3.0.16 在霜冻、雨雪后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和防寒防冻措施。 3.O.17 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置和使用送电施工安全设施(见附录A)。 3.0.11 进入施工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3.0.12 施工人员必须正确配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3.0.13 遇有雷雨、暴雨、浓雾、沙尘暴、六级及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高处作业、水上运输、露天吊装、杆塔组立和放紧线等作业。

3.0.14 遇有雷雨、闪电、大雾、黑夜、严禁爆破施工。

3.0.15 夏季、雨季施工时,应做好防台风、防雨、防泥石流、防暑降温等工作。 3.0.16 在霜冻、雨雪后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和防寒防冻措施。 3.O.17 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置和使用送电施工安全设施(见附录A)。

4 材料、设备的存放和保管

4.0.1 材料、设备应按平面布置的规定存放。露天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不积水,并应符合装卸、搬运、消防及防洪的要求。

4.0.2 器材堆放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器材堆放整齐稳固;长、大件器材的堆放有防倾倒的措施。 2 器材距铁路中心线不小于3m。

3 钢筋混凝土电杆堆放的地面平整、坚实,杆段下面设支垫,两侧用木楔掩牢,堆放高度不超过3层。 4 钢管堆放的两侧设立柱,堆放高度不超过lm。 5 水泥堆放的地面垫平,堆放高度不超过12包。 6 线盘放置的地面平整、坚实,滚动方向前后均掩牢。

7 圆木和毛竹堆放的两侧设立柱,堆放高度不超过2m,并有防止滚落的措施。 4.0.3 临时设施的设立或建造遵守下列规定:

1 临时设施与建筑物及易燃材料堆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表4.0.3.1的规定。

表4.0.3-1 临时设施与建筑物及易燃材料堆物的防火间距 m

名称

名称 距离 永久性建筑 临时仓库 木料堆、木工房

2 根据存放物品的特性,应采用相应的耐火等级材料建造,并配备适用的消防器材。 3 结构应紧固、可靠,门窗向外开启。

4 不宜建在电力线下方。如需在llOkV及以下电力线下方建造时,应经线路运行单位同意。屋顶采用耐火材料。建筑物与导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在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不小于表4.0.3-2的规定。

表4.0.3-2 临时设施与电力线交叉时最小垂直距离

线路电压,kv 最小垂直距离,m

l~10 3

35 4

63~110

15 25

15 6 15 15

25 15 25

20 15 20

永久性建筑 临时仓库

木料堆、 易燃物仓库 木工房

(油料库)

垛间2 25 易燃物仓库(油料库) 20

4.0.4 氧气瓶的存放和保管遵守下列规定:

1 存放处周围lOm内严禁明火,严禁与易燃易爆物品同间存放。 2 严禁气瓶和瓶阀沾染油脂。 3 严禁与乙炔气瓶混放在一起。

4 卧放时不宜超过5层,两侧应设立桩,立放时应有支架固定。 5 应有瓶帽和两个防振圈。 6 瓶帽应拧紧,气阀应朝向一侧。 7 严禁靠近热源或在烈日下曝晒。

8 存放间应设专人管理,并在醒目处设置“严禁烟火”的标志。 4.0.5 乙炔气瓶的存放和保管遵守下列规定:

1 班组的存放量一般不超过5瓶:超过5瓶但不超过20瓶时,应用非燃烧墙体隔成单独的存放间,并有一面靠外墙。

2 存放间与明火或散发火花点距离不得小于lOm。 3 存放间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

4 存放间应通风良好,不受阳光直射,远离高温热源,其附近应设有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严禁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5 应直立放置,严禁卧放,并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6 瓶帽应拧紧,并应有两个防振圈。 7 严禁与氧气瓶及易燃易爆物品同间存放。

8 存放间应设专人管理,并在醒目处设置“乙炔危险、严禁烟火”的标志。 4.0.6 有毒有害物品的存放和保管遵守下列规定: 1 容器必须密封。

2 库房空气应流通,并有专人管理。 3 醒目处应设置“有毒有害”标志。

4.0.7 汽油、柴油等挥发性物品的存放和保管遵守下列规定: 1 应存放在专用库房内,容器必须密封。 2 严禁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 3 严禁靠近火源或在烈日下曝晒。 4 醒目处应设置“严禁烟火”的标志。

5 文明 施 工 5.1 施 工 准 备 阶 段

5.1.1 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明确的安全、文明施工内容和要求,并把分包单位的文明施工纳入发包单位的文明施工管理范围。

5.1.2 现场文明施工责任区应划分明确,职责应落实,并设有明显标志。 5.1.3 现场的材料、机具、砂、石、水泥堆放应整齐、安置有序。

5.1.4 现场的机械、设备完好、整洁,安全操作规程齐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并熟悉机械性能和作业条件。

5.1.5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保护用品应逐步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

5.1.6 施工临建设施完整,布置合理,环境整洁。办公室、材料站布置整齐,物资标识清楚,排放有序。 5.1.7 生活区及食堂的卫生应符合职工健康的有关规定。 5.1.8 施工现场应有应急设施或措施。 5.2.1 施工便道应保持畅通、安全、可靠。

5.2.2 工序安排应紧密、合理。上道工序交给下道工序必须是干净、整洁、符合工艺要求的工作面。 5.2.3 开挖后的土石方,不得随意堆放,不得影响农田和生态环保。

5.2.4 施工现场的安全施工设施和文明设施及消防设施严禁乱拆乱动。

5.2 施 工 阶 段

5.2.5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佩戴胸卡,着装整齐,个人防护用具齐全。现场无“三违”现象。 5.2.6 施工场所应保持整洁、有序,作业点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剩余材料应堆放整齐、可靠。 5.2.7 遇悬崖险坡应设置安全可靠的临时围栏。

5.2.8 应尽量减少上下交叉作业,如必须进行上下交叉或多人在一处作业时应采取相应的、有效的防高处落物、防坠落的措施。相互照应,密切配合。

5.2.9 施工人员应有成品和半成品保护意识,严禁乱拆、乱拿、乱涂和乱抹。 5.2.10 塔位点环境整洁,排水畅通,尽量保持原植被。

6 施 工 用 电

6.0.1 工地和材料站的施工用电应按已批准的施工技术措施进行布设,并按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提出用电申请。

6.0.2 施工用电设施的安装、维护,应由取得合格证的电工担任,严禁私拉乱接。 6.0.3 低压施工用电线路的架设应遵守下列规定: 1 采用绝缘导线。 2 架设可靠,绝缘良好。

3 架设高度不低于2.5m,交通要道及车辆通行处不低于5m。 6.0.4 开关负荷侧的首端处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6.0.5 熔丝的规格应按设备容量选用,且不得用其他金属线代替。

6.0.6 熔丝熔断后,必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更换;更换好熔丝、装好保护罩后方可送电。 6.0.7 电气设备及电动工具的使用遵守下列规定: 1 不得超铭牌使用。 2 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

3 严禁将电线直接钩挂在闸刀上或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 4 严禁一个开关或一个插座接两台及以上电气设备或电动工具。

5 移动式电气设备或电动工具应使用软橡胶电缆:电缆不得破损、漏电;手持部位绝缘良好。 6 不得用软橡胶电缆电源线拖拉或移动电动工具。 7 严禁用湿手接触电源开关。 8 工作中断必须切断电源。

6.0.8 在光线不足及夜间工作的场所,应设足够的照明;主要通道上应装设路灯。 6.0.9 照明灯的开关必须控制相线;使用螺丝口灯头时,中性线应接在灯头的螺丝口上。 6.0.10 电气设备及照明设备拆除后,不得留有可能带电的部分。 6.0.11 危险品仓库的照明应使用防爆型灯具,开关必须装在室外。

7 防 火 防 爆

7.1 工 程 防 火

7.1.1 电气设备附近应配备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发生电器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7.1.2 装过挥发性油剂及其他易燃物质的容器,未经处理,严禁焊接与切割。

7.1.3 在林区、牧区进行施工,必须遵守当地的防火规定,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动用明火或进行焊接前,必须经林业、牧业部门批准,划定工作范围,清除易燃杂物,并设专人监护。

7.1.4 在林区、牧区进行爆炸压接时,应先将药包下方的树干、杂物、干草等易燃物清除干净。

7.1.5 采用暖棚法养护混凝土基础时,火源不得与易燃物接近,并应设专人看管。

7.2 工 程 防 爆

7.2.1 工地爆破器材库的位置、结构和有关设施必须经企业有关部门审查,并报当地县(市)公安部门许可。

7.2.2 进入爆破器材库房的人员严禁穿带铁钉的鞋和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服。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房。 7.2.3 库房内严禁吸烟或带入火种。

7.2.4 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库存放,并设专人保管。 7.2.5 库房内必须有足够的消防器材,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7.2.6 班组使用的少量爆破器材临时存放时遵守下列规定: 1 应经当地公安派出所同意。

2 必须单独存放在距烟火较远的专用房间,并设专人看管。 3 雷管必须装在内壁有防振软垫的专用箱内。 4 存放爆破器材的房间内不得住宿和进行其他活动。

5 必须符合本部分第7.2.2、7.2.

3、7.2.4、7.2.5条的规定。 6 当天剩余的爆破器材必须点清数量,并及时退库。 7 严禁将爆破器材带入宿舍或移作他用。

8 高处作业及交叉作业

8.0.1遵照GB3608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不同高度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见表8.0.1。高处作业应设安全监护人。

表8.0.1 不同高度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 m 作业位置至其底部的垂直距离 其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

注l:通过最低着落点的水平面称为坠落高度基准面。

注2:在作业位置可能坠落到的最低点称为该作业位置的最低坠落着落点。

8.0.2 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患有不宜从事高处作业病症的人员不得参加高处作业。

8.0.3 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软底鞋,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具。

8.0.4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且宜使用全方位防冲击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拴在牢固的构件上,并不得低挂高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

8.0.5 高处作业应使用速差自控器或安全自锁器,高塔作业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器及安全自锁器。 8.0.6 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索绑牢;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吊送,严禁抛掷。

8.0.7 高处作业人员在转移作业位置时不得失去保护,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在大间隔部位或杆塔头部水平转移时,应使用水平绳或增设临时扶手;垂直转移时应使用速差自控器或安全自锁器。 8.0.8 高处作业人员上下铁塔应沿脚钉或爬梯攀登,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

8.0.9 攀登无爬梯或无脚钉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必须使用登杆工具。多人上下同一杆塔时应逐个进行。 8.0.10 严禁利用绳索或拉线上下杆塔或顺杆下滑。

8.0.11 在带电体附件进行高处作业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表8.O.1l的规定,遇特殊情况达不到该要求时,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2~5 3

5~15 4

15~30 5

>30 6 表8.0.11 高处作业与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

带电体的电压等级,kv 工器具、安装构件、导线、地线与带电体的距离,m 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m 离,m

≤10 35 63~110 220 2.O 3.5 1.7 2.O

4.O 2.5

5.0 4.0

330 6.O 5.O

500 7.O 6.0 整体组立杆塔与带电体的距应大于倒杆距离(自杆塔边缘到带电体的最近

侧为最小安全距离)

9 工地起重和运输

9.1 机 动 车 运 输

9.1.1 机动车辆运输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车上应配备灭火器。 9.1.2 运输前应事先对道路进行调查,需要加固整修的道路应及时处理。对路经的险桥、沟坡和坑洼路面等,应在出车前向押运人员和驾驶员交底。

9.1.3 路面水深超过汽车排气管时,不得强行通过;在泥泞的坡道或冰雪路面上应缓行,车轮应装防滑链;冬季车辆过冰河时,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和河水冰冻程度决定是否行车,不得盲目过河。 9.1.4 车辆过渡时,应遵守轮渡安全规定,听从渡口工作人员的指挥。

9.1.5 载货机动车除押运和装卸人员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员;押运和装卸人员必须乘坐在安全位置上。载物高度超过车厢拦板时,货物上不得坐人。

9.1.6 装运超长、超高或重大物件时遵守下列规定: 1 物件重心与车厢承重中心应基本一致。

2 易滚动的物件顺其滚动方向必须用木楔掩牢并捆绑牢固。

3 用超长架装载超长物件时,在其尾部应设置警告的标志;超长架与车厢固定,物件与超长架及车厢必须捆绑牢固。

4 押运人员应加强途中检查,防止捆绑松动;通过山区或弯道时,防止超长部位与山坡或行道树碰刮。 9.1.7 汽车运输爆破器材时遵守下列规定: 1 应遵守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

2 车况必须良好,司机应有安全驾驶经验。 3 车辆不得带挂车或由其他车辆拖拽行驶。

4 车辆应按指定路线限速行驶,遇有火源应绕道行驶。

5 运输途中,车辆不得在人多的地方、交叉路口、桥上或建筑物附近停留。

6 押运人员必须乘坐在驾驶室内;车上装载的物品应用帆布遮盖,并设置警告的标志。 7 炸药和雷管应分别运输,雷管箱内应用柔软材料填实,并严禁与其他易燃物品同车运输。 9.1.8 氧气瓶、乙炔气瓶的运输遵守下列规定: 1 应遵守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

2 瓶帽必须拧紧,防振圈齐全,轻装轻卸,严禁抛摔和滚碰撞击。

3 汽车装运时,氧气瓶应横向卧放,头部朝向一侧,并应垫牢,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乙炔瓶必须直立排放,车厢高度不得低于瓶高的2/3。 4 严禁与易燃易爆物品同车运输。

5 严禁将氧气瓶与油脂或带有油污的物品同车运输。 6 氧气瓶与乙炔气瓶不得同车运输。

9.1.9 用载重汽车接送施工人员遵守下列规定: 1 应遵守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2 车厢拦板应牢固,拦板高度不低于1m。 3 车上应指定安全监护人。

4 不得超员;乘车人员的头、手不得伸出车厢拦板;车厢拦板上严禁坐人。 5 乘车人员应随时躲避路边树木及道路上方的障碍物。

9.1.10 在施工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允许同车携带少量炸药(10kg)和雷管(20个),但应采取防振、防火措施;携带雷管的人必须坐在驾驶室内。

9.1.11 各类拖拉机挂车不宜作为载人交通工具,如作为载人交通工具,应遵守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挂车连接装置必须牢固,刹车装置必须可靠。 9.1.12 严禁自卸车载人。

9.1.13 牵引机、张力机转运时,运输道路、桥梁或涵洞的承载能力必须满足牵引机、张力机的荷重。 9.1.14 非自行或无消振装置的牵引机、张力机长距离转运时,应采用装载运输:短距离转场拖运时,应限制行车速度。

9.1.15 牵引机、张力机拖运前应接通与拖运机车之间的刹车和信号灯,主车上应设监护人。 9.1.16 被拖运的钢丝绳卷车及线盘车上严禁装带绳筒及线盘,行车过程中,车厢上不得有人。

9.2 非 机 动 车 运 输

9.2.1 非机动车运输应遵守当地交通管理部门的规定。除指定驾车人外,其他人员不得驾车。 9.2.2 装车前应对车辆进行检查,车轮和刹车装置必须完好。

9.2.3 驾车人员应熟悉道路状况和装载物件的特性;装载物件绑扎牢固后方可行车。 9.2.4 重车在险路、弯路、陡坡或泥泞、冰雪、坑洼道路上行驶时,车上人员应下车步行。 9.2.5 重车下坡时应控制车速,不得任其滑行。

9.2.6 数车同时运输,应保持适当距离,不得并行和抢道。 9.2.7 停车后必须把车刹住。

9.3 水 上 运 输

9.3.1 船舶运输应遵守航运部门的有关规定。

9.3.2 船工及押运人员应熟悉水上运输知识和载物的特性。船只严禁超载。

9.3.3 装卸笨重物件或大型施工机械应有上级批准的装卸方案。装载时应将其落至舱底;如需装在舱面上,必须有重物压舱。

9.3.4 舱的物件应放置平稳;易滚、易滑和易倒的物件应绑扎牢固。

9.3.5 装载爆破器材的船舱内不得有电源;与机舱相邻时,应有隔热措施;船上应配备消防器材。 9.3.6 用船只接送施工人员遵守下列规定: 1 乘船人数不得超员。

2 在深水航道上行船时,船上必须配备救生设备。 3 乘船人员不得将手脚伸出船体,并不得任意在舱外走动。 4 乘船人员不得在途中下水。

5 上下船的跳板应搭设稳固,并有防滑措施。

9.3.7 竹、木排的运输应事先制定安全措施,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9.4 人力运输和装卸

9.4.1 人力运输的道路应事先清除障碍物;山区抬运笨重物件或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道路,其宽度不宜小于1.2m,坡度不宜大于1:4。

9.4.2 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步调一致,同起同落,并应有人指挥。 9.4.3 运输用的工器具应牢固可靠,每次使用前应进行认真检查。 9.4.4 雨雪后抬运物件时,应有防滑措施。 9.4.5 用跳板或圆木装卸滚动物件时,应用绳索控制物件。物件滚落前方严禁有人。

9.4.6 钢筋混凝土电杆卸车时,车辆不得停在有坡度的路面上。每卸一根,其余电杆应掩牢;每卸完一处,剩余电杆绑扎牢固后方可继续运输。

9.5 机 械 装 卸

9.5.1 起重机装卸作业应按GB 6067的有关规定执行。 9.5.2 起重机作业时遵守下列规定: l 吊件和起重臂下方严禁有人。

2 吊件吊起10cm时应暂停,检查制动装置,确认完好后方可继续起吊。 3 严禁吊件从人或驾驶室上空越过。 4 起重臂及吊件上严禁有人或有浮置物。 5 起吊速度均匀、平稳,不得突然起落。 6 吊挂钢丝绳间的夹角不得大于120。。

7 吊件不得长时间悬空停留;短时间停留时,操作人员、指挥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8 起重机运转时,不得进行检修。

9 工作结束后,起重机的各部应恢复原状。

9.5.3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并有技术人员在场指导。 l 吊件重量达到起重机额定负荷的95%。 2 两台起重机抬吊同一物件。

3 起重机在电力线下方或其临近处作业。

9.5.4 起重场地应平整,并避开沟、洞或松软土质。汽车起重机作业前,应将支腿支在坚实的地面上。 9.5.5 起吊物应绑牢,吊钩悬挂点应与吊物重心在同一垂线上,吊钩钢丝绳应垂直,严禁偏拉斜吊;落钩时应防止吊物局部着地引起吊绳偏斜;吊物未固定好严禁松钩。

9.5.6 严禁起重臂跨越电力线进行作业。在临近带电体处吊装时,起重臂及吊件的任何部位与带电体(在最大偏斜时)的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表9.5.6的规定。

表9.5.6 起重机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kv 最小安全距离,m

9.5.7 起吊成堆物件时,应有防止滚动或翻倒的措施。钢筋混凝土电杆应分层起吊,每次吊起前,剩余电杆应用木楔掩牢。

9.5.8 牵引机、张力机运输前应将机身上的活动零部件临时固定;装卸时应使用机身专用吊环起吊。 9.5.9 起重机吊臂的最大仰角不得超过制造厂铭牌规定。

9.5.10 起重作业应由起重工担任指挥,指挥信号必须准确、清晰。 <1 1.5

1~10 2.0

35~63 3.5

110 4.0

220 6.0

330 7.0

500 8.5

1 0 基 础 工 程

10.1 土 石 方 开 挖

10.1.1 土石方开挖前应熟悉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制定施工方案,作业时应有安全施工措施。 10.1.2 在有电缆、光缆及管道等地下设施的地方开挖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同意,并有相应的安全措施且有专人监护;严禁用冲击工具或机械挖掘。 10.1.3 人工清理、撬挖土石方遵守下列规定: l 必须先清除上山坡浮动土石。 2 严禁上、下坡同时撬挖。 3 土石滚落下方不得有人,并设专人警戒。 4 作业人员之问应保持适当距离。 5 在悬岩陡坡上作业时应系安全带。

10.1.4 人工开挖基础坑时,应事先清除坑口附近的浮石;向坑外抛扔土石时,应防止土石回落伤人。 10.1.5 坑底面积超过2m2时,可由2人同时挖掘,但不得面对面作业。 10.1.6 作业人员不得在坑内休息。

10.1.7 掏挖桩基础施工前应经土质鉴定。挖掘时,坑上应设监护人。在扩孔范围内的地面上不得堆积土方。坑模成型后,应及时浇灌混凝土,否则应采取防止土体塌落的措施。

10.1.8 挖掘泥水坑、流砂坑时,应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使用挡土板时,应经常检查其有无变形或断裂现象。

10.1.9 不得站在挡土板支撑上传递土方或在支撑上搁置传土工具。

10.1.10 更换挡土板支撑应先装后拆。拆除挡土板应待基础浇制完毕后与回填土同时进行。

10.1.11 除掏挖桩基础外,不用挡土板挖坑时,坑壁应留有适当坡度,坡度的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确定,一般参照表10.1.1l预留。

表10.1.11 各类土质的坡度

土质类别 坡度(深:宽)

10.1.12 施工人员不得在开挖后堆放的松散堆石上行走。 10.1.13 挖掘机开挖时遵守下列规定: 1 应注意工作点周围的障碍物及架空线。 2 严禁在伸臂及挖斗下面通过或逗留。

3 严禁人员进入斗内;不得利用挖斗递送物件。 4 暂停作业时,应将挖斗放到地面。 砂土、砾土、淤泥

l:0.75

砂质黏土 1:0.5

黏土、黄土 1:0.3

硬黏土 1:0.15

10.2爆 破 作 业

10.2.1 人工向施工作业点运送爆破器材遵守下列规定:

1 炸药和雷管必须由爆破员负责在白天领用,并严格领退手续。

2 炸药和雷管必须分别携带,雷管必须装在内壁有防振垫的专用箱(袋)内,严禁装在衣袋内。运送人员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m。

3 炸药和雷管不得任意转交他人。 4 不得用自行车或二轮摩托车运送雷管。

10.2.2 人工打孔时,打锤人不得戴手套,并应站在扶钎人的侧面。

10.2.3 用凿岩机或风钻打孔时,操作人员应戴口罩和风镜,手不得离开钻把上的风门,严禁骑马式作业;更换钻头应先关闭风门。

10.2.4 切割导爆索、导火索应用锋利小刀,严禁用剪刀或钢丝钳剪夹。严禁切割接上雷管的导爆索。 10.2.5 导火索应做燃速试验,其长度应能保证点火人撤到安全区,但不得小于1.2m。 10.2.6 导火索与雷管连接应用胶布粘牢,严禁敲击或用牙咬,严禁触动雷汞部位。 10.2.7 一次引爆的炮孔,必须全部打好后方可装药。

10.2.8 向炮孔内装炸药和雷管,应轻填轻送,不得用力挤压药包:严禁使用金属工具向炮孔内捣送炸药。 10.2.9 炮孔装药后需用泥土填塞孔口,填塞深度遵守下列规定: l 孔深在0.4m~0.6m时不得小于0.3m。 2 孔深在0.6m~2.0m时不得小于孔深的1/2。 3 孔深在2.0m以上时不得少于1.Om。 10.2.10 填塞炮孔不得使用石子或易燃材料。

10.2.11 相邻基坑不得同时点火:在同一基坑内不得同时点燃四个以上导火索。 10.2.12 在基坑内点火时遵守下列规定: 1 坑深超过1.5m时,上下应使用梯子。 2 严禁脚踩已点燃的导火索。 3 坑上应设安全监护人。

10.2.13 电雷管的使用遵守下列规定:

1 放炮器应由专人保管,电源应由专人控制,闸刀箱应上锁。 2 放炮前严禁将手或钥匙插入放炮器或接线盒内。

3 引爆电雷管应使用绝缘良好的导线,其长度不得小于安全距离。 4 电雷管接线前,其脚线必须短接。 5 在强电场严禁使用电雷管。

6 爆破中途遇雷电时,应迅速将已接好的主线、支线端头解开,并分别用绝缘胶布包好。 10.2.14 火雷管的装药与点火、电雷管的接线与引爆必须由同一人担任,严禁两人操作。

10.2.15 引爆前必须将剩余爆破器材搬到安全区。除点火人和监护人外,其他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区,并鸣笛警告,确认无人后方可点火。

10.2.16 浅孔爆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200m:裸露药包爆破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400m。在山坡上爆破时,下坡方向的安全距离应增大50%。

10.2.17 无盲炮时,从最后一响算起经5min后方可进入爆破区。有盲炮或炮数不清时,对火雷管必须经20min后方可进入爆破区检查;对电雷管必须将电源切断并短路、待5min后方可进入爆破区检查。 10.2.18 处理盲炮时,严禁从炮孔内掏取炸药和雷管。重新打孔时,新孔应与原孔平行;新孔距盲炮孔不得小于0.3m,距药壶边缘不得小于0.5m。

10.2.19 在城镇地区或爆破点附近有建筑物、架空线时,严禁采用扬弃爆破,必须使用少量炸药进行闷炮爆破,炮眼上应压盖掩护物,并应有减少震动波扩散的措施。 10.2.20 爆扩桩基础施工遵守下列规定:

1 装药前应先检查药包或药条,不得有破裂或密封不良现象。 2 应使用电雷管引爆。

3 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5m。

4 放炮前应事先与屋内人员联系,敞开玻璃门窗、挂好窗钩。

5 与人身的安全距离:垂直孔和斜孔的顺抛掷方向不得小于40m,斜孔的反抛掷方向不得小于20m。 10.2.21 爆破器材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变质、失效的爆破器材严禁使用。销毁爆破器材应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并按GB 6722的有关规定执行。

10.2.22 爆破工程由当地公安部门等分包时,必须签定安全施工协议。

10.3 混 凝 土 基 础

10.3.1 人工平直、切剁钢筋时,打锤人应站在扶剁人的侧面,锤柄应楔塞牢固。 10.3.2 曲钢筋的工作台应设置稳固,扳扣与钢筋应配套。

10.3.3 切割短于30cm的短钢筋必须用钳子夹牢,严禁直接用手把持。 10.3.4 模板应用绳索和木杠滑入坑内。

10.3.5 模板的支承应使用钢支撑架或方木,采用吊梁应有足够的强度,搁置应稳固。 10.3.6 模板支撑应牢固,并应对称布置;高出坑口的加高立柱模板应有防止倾覆的措施。

10.3.7 拆除模板应自上而下进行: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堆放;木模板外露的铁钉应及时拔掉或打弯。 10.3.8 人工搅拌混凝土的平台应搭设稳固、可靠。 1O.3.9 人工浇筑混凝土遵守下列规定:

l 浇筑混凝土或投放大石时,必须听从坑内捣固人员的指挥。 2 坑口边缘0.8m以内不得堆放材料和工具。 3 捣固人员不得在模板或撑木上走动。

10.3.10 机电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机电装置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10.3.11 搅拌机应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基上,装设好后应由前、后支架承力,不得以轮胎代替支架,机械传动处应设防护罩。

10.3.12 搅拌机在运转时,严禁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加料斗升起时,料斗下方不得有人。 10.3.13 用手推车运送混凝土时,倒料平台口应设挡车措施;倒料时严禁撒把。 10.3.14 基础养护人员不得在模板支撑上或在易塌落的坑边走动。 10.3.15 使用过氯乙烯塑料薄膜养护基础时。应有防火、防毒措施。 10.3.16 采用暖棚养护,应采取防止废气窒息、中毒措施。

10.4 桩 式 基 础

10.4.1 桩式基础的施工场地应平整,附近障碍物应清除,作业区应有明显标志或围栏。

10.4.2 作业前应全面检查机电设备,电气绝缘和制动装置必须良好,传动部分应有防护罩,电缆应有专人收放。

10.4.3 钻机和打桩机运转时不得进行检修;打桩机不得悬吊桩锤进行检修。 10.4.4 打桩作业遵守下列规定: 1 作业人员应听从统一指挥。

2 起吊速度应均匀,被吊桩的下方严禁有人。 3 吊桩前应将桩锤提起,并固定牢靠。

4 打桩时如发现异常应停止锤击,检查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 5 停止作业或转移桩架时,应将桩锤放至最低位置。

10.4.5 作业完毕,应将打桩机停放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制动并锲牢,桩锤落下,切断电源。 10.4.6 灌注桩施工遵守下列规定:

1 潜水钻机的电钻应使用封闭式防水电机,接入电机的电缆不得破损、漏电。 2 孔顶应埋设护筒,埋深应不小于lm。 3 不得超负荷进钻。

4 应由专人收放电缆线和进浆胶管。

5 接钻杆时,应先停止电钻转动,后提升钻杆。

6 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中工作。 7 应按规定排放泥浆,保护好环境。

10.4.7 人力钻孔预埋桩基础施工遵守下列规定:

1 人力钻孔和机动绞磨提土操作应设专人指挥,并密切配合。 2 提升钻杆时,应有防止孔口坍塌的安全措施。

3 移动钻架和抱杆时,应设专人指挥:抱杆临时拉线应由专人控制。

4 操作时作业人员应注意防滑。

10.5 锚 杆 基 础

10.5.1 钻机和空压机操作人员与作业负责人之间的通信联络应清晰畅通。

10.5.2 钻孔前应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进出风管不得有扭劲,连接必须良好;注油器及各部螺栓均应紧固可靠。

10.5.3 钻机工作中如发生冲击声或机械运转异常时,必须立即停机检查。 10.5.4 装拆钻杆时,操作人员站立的位置应避开风电动回转机和滑轮箱。 10.5.5 风管控制阀操作架应加装挡风护板,并应设置在上风向。 10.5.6 吹气清洗风管时,风管端口不得对人。

10.5.7 风管不得弯成锐角,风管遭受挤压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10.6 预 制 基 础

10.6.1 用人力在坑内安装预制构件,应用滑杠和绳索溜放,不得直接将其翻入坑内。 10.6.2 吊装预制构件遵守下列规定: 1 工器具和预埋吊环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2 抱杆根部应视土质情况与坑口保持适当距离,并采取防止抱杆倾倒及坑口塌落的措施。 3 吊件应设控制绳,吊件临近坑口时,坑内不得有人。 4 作业人员不得随吊件上下。

5 坑内预制构件吊起找正时,作业人员应站在吊件侧面。

11 杆塔 工 程

11.1 一 般 规 定

11.1.1 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区域内的环境。作业前,先清除附近障碍物或采取其他措施。 11.1.2 组立(拆、换)杆塔应设安全监护人。 11.1.3 非施工人员不得进入作业区。

11.1.4 组立铁塔时,地脚螺栓应及时加垫片,拧紧螺帽,并应及时连上接地线。 11.1.5 组立杆塔过程中,吊件垂直下方严禁有人。

11.1.6 作业现场除必要的施工人员外,其他人员应离开杆塔高度的1.2倍距离以外。 11.1.7 杆塔组立的加固绳和临时拉线必须使用钢丝绳。 11.1.8 在受力钢丝绳的内角侧严禁有人。 11.1.9 钢丝绳与铁件绑扎处应衬垫软物。

11.1.10 使用卧式地锚时,地锚套引出方向应开挖马道,马道与受力方向应一致。 11.1.11 不得利用树木或外露岩石作牵引或制动等主要受力锚桩。

11.1.12 组立的杆塔不得用临时拉线过夜:需要过夜时,应对临时拉线采取安全措施。

11.1.13 临时拉线必须在永久拉线全部安装完毕后方可拆除,拆除时应由现场负责人统一指挥。严禁采用安装一根永久拉线、拆除一根临时拉线的做法。

11.1.14 调整杆塔倾斜或弯曲时,应根据需要增设临时拉线;杆塔上有人时,不得调整临时拉线。 11.1.15 组立220kV及以上杆塔时,不得使用木抱杆。 11.1.16 拆除受力构件必须事先采取补强措施。 11.1.17 立塔前应先检查抱杆正直、焊接、铆固等情况。 11.1.18 杆塔材、工具严禁浮搁在杆塔及抱杆上。

11.1.19 高塔施工应及时与气象部门取得联系,掌握气象情况。 11.1.20 组立(拆)高塔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器及安全自锁器。

11.1.21 拆除抱杆应事先采取防止拆除段自由倾倒措施,然后逐段拆除,严禁提前拧松或拆除部分连接螺栓。

11.1.22 拆或换杆塔时应遵守本部分的有关规定。

11.2 排 杆

11.2.1 排杆处地形不平或土质松软,应先平整或支垫坚实,必要时杆段应用绳索锚固。 11.2.2 杆段应支垫两点,支垫处两侧应用木楔掩牢。

11.2.3 滚动杆段时应统一行动,滚动前方不得有人;杆段顺向移动时,应随时将支垫处用木楔掩牢。 11.2.4 用棍、杠撬拨杆段时,应防止滑脱伤人;不得用铁撬棍插入预埋孔转动杆段。

11.3 焊 接 与 切 割

11.3.1 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时,作业人员应穿戴专用劳动防护用品。 11.3.2 作业点周围5m内的易燃易爆物应清除干净。

11.3.3 对两端封闭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应先在其一端凿排气孔,然后施焊。 11.3.4 高处焊接与切割作业遵守下列规定: 1 应遵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

2 作业前应对熔渣有可能落入范围内的易燃易爆物进行清除,或采取可靠的隔离、防护措施。 3 严禁携带电焊导线或气焊软管登高或从高处跨越。

4 应在无电源或无气源情况下用绳索提吊电焊导线或气焊软管。 5 地面应有人监护和配合。

11.3.5 电焊机的外壳接地必须可靠,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其裸露的导电部分必须装设防护罩。电焊机露天放置应选择干燥场所,并加防雨罩。

11.3.6 电焊机一次侧、二次侧的电源线及焊钳必须绝缘良好;二次侧出线端接触点连接螺栓应拧紧。 11.3.7 电焊机倒换接头、转移作业地点、发生故障或电焊工离开工作场所时,必须切断电源。 11.3.8 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检查工作场所及其周围,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离开。

11.3.9 气瓶不得靠近热源或在烈日下曝晒,乙炔气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40℃。乙炔气瓶使用时必须直立放置,严禁卧放使用。

11.3.10 气瓶必须装设专用减压器,不同气体的减压器严禁换用或替用。 11.3.11 严禁敲击、碰撞乙炔气瓶。

11.3.12 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可用浸40℃热水的棉布解冻。 11.3.13 乙炔气管堵塞或冻结时,严禁用氧气吹通或用火烘烤。

11.3.14 焊接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的距离不得小于5m,气瓶距离明火不得小于lOm。

11.3.15 气瓶内的气体严禁用尽。氧气瓶应留有不小于0.2MPa的剩余压力;乙炔气瓶必须留有不低于表11.3.15规定的剩余压力。

表11.3.15 乙炔气瓶内剩余压力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环境温度,℃ 剩余压力,MPa

11.3.16 氧气软管为红色、乙炔软管为黑色;氧气软管与乙炔软管严禁混用;软管连接处应用专用卡子卡紧或用软金属丝扎紧。

11.3.17 氧气、乙炔气软管严禁沾染油脂。 11.3.18 软管不得横跨交通要道或将重物压在其上。

11.3.19 软管产生鼓包、裂纹、漏气等现象应切除或更换,不得采用贴补或包缠等方法处理。 11.3.20 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将火焰熄灭,然后停止供气;氧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闭供气阀门,停止供气后再处理着火软管;不得使用弯折软管的方法处理。

11.3.21 点火时应先开乙炔阀、后开氧气阀,嘴孔不得对人;熄火时顺序相反。发生回火或爆鸣时,应先关乙炔阀,再关氧气阀。

11.3.22 焊接与切割应严格执行GB 9448的规定。

O~15 O.1

15~25 O.2

25~40 0.3

11.4 地 面 组 装

11.4.1 组装场地应平整,障碍物应清除。 11.4.2 山地组塔时,塔材不得顺斜坡堆放。 11.4.3 选料应由上往下搬动,不得强行抬拉。

11.4.4 组装断面宽大的塔身时,在竖立的构件未连接牢固前,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11.4.5 山坡上组装塔片,垫高物应稳固,且有防塔片滑动的措施。

11.4.6 分片组装铁塔时,带铁应能自由活动,螺帽应出扣;自由端朝上时,应绑扎牢固。 11.4.7 严禁将手指伸入螺孔找正。 11.4.8 传递小型工具或材料不得抛掷。

11.5 杆 塔 分 解 组 立

11.5.1 吊装方案和现场布置应符合施工技术措施的规定;工器具不得超规定使用。

11.5.2 塔片就位时应先低侧后高侧;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连接牢固前,不得在吊件上作业。 11.5.3 抱杆提升前,应将提升腰滑车处及其以下塔身的辅材装齐,并拧紧螺栓。 11.5.4 杆塔临时拉线的设置遵守下列规定:

1 应使用钢丝绳;单杆(塔)不得少于4根,双杆(塔)不得少于6根。 2 绑扎工作应由技工担任。

3 一根锚桩上的临时拉线不得超过2根。 4 未绑扎固定前不得登高。

11.5.5 钢筋混凝土门型双杆采用单杆起立时,临时拉线的布置不得妨碍另一根杆的起吊,亦不得妨碍高处组装横担。

11.5.6 用抱杆拆除铁塔时,应先将待拆塔片稍受力,然后拆除塔片连接螺栓,再提升拆卸。 11.5.7 用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遵守下列规定:

l 升降抱杆必须有统一指挥,信号畅通,四侧临时拉线应由技工操作并均匀放出。 2 抱杆垂直下方不得有人;塔上人员应站在塔身内侧的安全位置上。 3 抱杆根部与塔身绑扎牢固,抱杆倾斜角不宜超过15°。 4 起吊和就位过程中,吊件外侧应设控制绳。 11.5.8 用悬浮内(外)拉线抱杆组立铁塔遵守下列规定:

1 提升抱杆应设置两道腰环;采用单腰环时,抱杆项部应设临时拉线控制。

2 内拉线抱杆的拉线应绑扎在塔身节点下方,承托绳应绑扎在节点上方,且紧靠节点处。 3 起吊过程中腰环不得受力,塔片控制绳应随起吊件上升位置,适当放出。 4 双面吊装时,两侧荷重、提升速度及摇臂的变幅角度应基本一致。 11.5.9 用座地式摇臂抱杆组立铁塔遵守下列规定:

1 抱杆组装应正直,连接螺栓的规格必须符合规定,并应全部拧紧。 2 抱杆应坐落在坚实稳固平整的地基上,软弱地基应采取措施。 3 提升抱杆不得少于两道腰环,腰环固定钢丝绳应呈水平并收紧。 4 用两台绞磨时,提升速度应一致。

5 每提升一次,抱杆倒装一段,不得连装两段。 6 抱杆升降过程中,杆段上不得有人。

7 抱杆吊臂上设保险钢丝绳;停工或过夜时,吊臂应放平。 8 吊装时,抱杆应有专人监视和调整。

9 两侧同时起吊时,其起吊荷重、摇臂变幅角度、塔片控制绳角度、提升速度应基本一致。

11.6 杆 塔 整 体 组 立

11.6.1 整体组立杆塔和分解组立杆塔施工方法相同的部分,应按分解组立杆塔的安全规定执行。 11.6.2 起吊前,施工负责人必须亲自检查现场布置情况,作业人员认真检查各自操作项目的现场布置情况。

11.6.3 立杆塔指挥人员不得站在总牵引地锚受力的前方。

11.6.4 总牵引地锚、制动系统中心、抱杆顶点及杆塔中心四点必须在同一垂直面上,不得偏移。 11.6.5 杆塔起立前应挖马道;两个马道的深度和坡度应一致。 11.6.6 用人字倒落式抱杆起立杆塔遵守下列规定:

l 两根抱杆的根部应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并用钢丝绳相互连接牢固。 2 抱杆支立在松软土质处时,其根部应有防沉措施。

3 抱杆支立在坚硬或冰雪冻结的地面上时,其根部应有防滑措施。 4 抱杆受力后发生不均匀沉陷时,应及时进行调整。

5 起立抱杆用的制动绳锚在杆塔身上时,应在杆塔刚离地时拆除。 6 抱杆脱帽绳应穿过脱帽环由专人控制其脱落。

11.6.7 起立前杆塔螺栓必须紧固,受力部位不得缺少铁件。无叉梁或无横梁的门型杆塔起立时,应在吊点处进行补强,两侧用临时拉线控制。

11.6.8 杆塔顶部吊离地面约O.8m时,应暂停牵引,进行冲击试验,全面检查各受力部位,确认无问题后方可继续起立。

11.6.9 杆塔侧面应设专人监视,传递信号必须清晰畅通。 11.6.10 根部监视人应站在杆根侧面,下坑操作时应停止牵引。

11.6.11 倒落式抱杆脱帽时,杆塔应及时带上反向临时拉线,随起立速度适当放出。

11.6.12 杆塔起立约70。时应减慢牵引速度;约80。时应停止牵引,利用临时拉线将杆塔调正、调直。 11.6.13 带拉线的转角杆塔起立后,在安装永久拉线的同时,应在内角侧设置半永久性拉线,该拉线应在架线结束后拆除。

11.6.14 用两套倒落式抱杆同时起立门型杆塔时,现场布置和工器具配备应基本相同,两套系统的牵引速度应基本一致。

11.6.15 采用新塔拆除旧塔或用旧塔组立新塔,应对旧塔进行检查,采用补强措施。 11.6.16 严禁随意整体拉倒旧塔或在塔上有导、地线的情况下整体拆除。

11.7 杆 塔 倒 装 组 立

11.7.1 现场布置和工器具的选用必须按施工技术措施的规定进行。主要设备、工器具和主要受力锚桩除应按计算选用外,还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试验。

11.7.2 接装塔段的落地位置应事先测定,并垫实、找平;塔段落地后不得偏移。

11.7.3 现场应设统一的指挥系统,指挥信号必须畅通可靠。指挥台应设置能直接切断牵引设备电源的开关。

11.7.4 液压提升用的高、低压油泵如设在塔身附近时,其上方应搭设保护棚。

11.7.5 用滑车组提升时,提升系统滑车组的规格必须相同,穿绳方式和悬挂方向应对称。

11.7.6 提升时的l临时拉线,应由绞磨或卷扬机控制、拉力显示仪表监视;提升段的倾斜和偏移应用经纬仪监测。

11.7.7 塔段吊离地面约0.2m时,应暂停提升进行调平,使提升段保持正直并位于塔位中心后方可继续提升。

11.7.8 提升时,塔材相互碰撞或卡住,应及时处理。

11.7.9 接装时,提升系统、临时拉线必须封固,作业人员应站在塔身外侧。

11.7.10 停工或过夜时,提升段应落地,并收紧操作拉线和保险拉线,固定尾绳。如提升段不能落地,必须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11.8 起 重 机 组 塔

11.8.1 司机应参加道路和桥梁的踏勘。起重机工作位置的地基必须稳固,附近的障碍物应清除。 11.8.2 起重前应对起重机进行全面检查。

11.8.3 起重机作业必须按安全施工技术规定和起重机操作规程进行;起重臂及吊件下方必须划定安全区,地面应设安全监护人。

11.8.4 整体吊装前应对铁塔进行全面检查,螺栓应紧固;起吊速度应均匀,缓提缓放。 11.8.5 分段吊装时,上下段连接后,严禁用旋转起重臂的方法进行移位找正。 11.8.6 分段分片吊装时,必须使用控制绳进行调整。

11.8.7 在电力线附近组塔时,起重机必须接地良好。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表9.5.6的规定。 11.8.8 塔件离地约O.1m时应暂停起吊并进行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起吊。

11.8.9 起重机在作业中出现不正常,应采取措施放下塔件,停止运转后进行检修,严禁在运转中进行调整或检修。

11.8.10 指挥人员看不清工作地点,操作人员看不清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吊。

13 不停电与停电作业

13.1 不停电跨越的一般规定

13.1.1 跨越施工前应由技术负责人按线路施工图中交叉跨越点断面图,对跨越点交叉角度、被跨越不停电电力线路架空地线在交叉点的对地高度、下导线在交叉点的对地高度、导线边线间宽度、地形情况进行复测。根据复测结果,选择跨越施工方案。

13.1.2 复测跨越点断面图时,应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即复测季节与施工季节的温差)。

13.1.3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路施工,应严格按DL 409规定的“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制度执行。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应由电业生产运行单位签发,并按规定履行手续。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设安全监护人,电业生产运行单位必须派员进行现场监护。

13.1.4 跨越不停电电力线,在架线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运行单位书面申请该带电线路“退出重合闸”,待落实后方可进行不停电跨越施工。施工期间发生故障跳闸时,在未取得现场指挥同意前,严禁强行送电。 13.1.5 在跨越档相邻两侧杆塔上的放线滑车均应采取接地保护措施。在跨越施工前,所有接地装置必须安装完毕且与铁塔可靠连接。

13.1.6 起重工具和临时地锚应根据其重要程度将安全系数提高20%~40%。

13.1.7 在带电体附近作业时,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表8.0.1 1的规定。 13.1.8 临近带电体作业时,上下传递物件必须用绝缘绳索,作业全过程应设专人监护。

13.1.9 绝缘工具必须定期进行绝缘试验,其绝缘性能应符合附录B.1l的规定;每次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绝缘绳、网有严重磨损、断股、污秽及受潮时不得使用。 13.1.10 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不得小于表13.1.10的规定。

表13.1.10 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

工具名称 绝缘操作杆, m 绝缘承力工具、 绝缘绳索,m

带 电 线 路 电 压 等 级

≤10kV O.7 0.4

35kV O.9 0.6

63kV 1.0 O.7

110kV l-3 1.O

220kV 2.1 1.8

330kV 3.1 2.8

500kV 4.0 3.7

注: 传递用绝缘绳索的有效长度,应按绝缘操作杆的有效长度考虑。 13.1.11 参加跨越不停电线路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器具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及额定负荷,不得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

13.1.12 跨越施工用绝缘绳、网,在现场应按规格、类别及用途整齐摆放在防水帆布上。

13.1.13 跨越不停电线路架线施工应在良好天气下进行,遇雷电、雨、雪、霜、雾,相对湿度大于85%或5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作业。如施工中遇到上述情况,则应将已展放好的网、绳加以安全保护。 13.1.14 跨越施工完后,应尽快将带电线路上方的封顶网、绳拆除。

13.2 有跨越架不停电架线

13.2.1 跨越架顶面的搭设或拆除,应在被跨越电力线停电后进行。跨越架的搭设应遵守本部分第12.1条的规定。

13.2.2 跨越架的宽度应超出新建线路两边线各2m;在跨越电气化铁路和35kV及以上电力线的跨越架上使用绝缘尼龙绳、绝缘网封顶时,满足如下要求:

1 绝缘绳、网的弛度不得大于2.5m,且距架空避雷线(光缆)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表13.2.2的规定。在雨季施工时应考虑绝缘网受潮后弛度的增加。

2 在多雨季节和空气潮湿情况下,应在封网用承力绳与架体横担连接处采取分流调节保护措施。 3 跨越架架面距被跨电力线路导线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在考虑施工期间的最大风偏后不得小于表13.2.2的规定。

表13.2.2 跨越架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

跨越架部位

架面与导线的水平距离,m 无避雷线(光缆)时,封顶网 (杆)与导线的垂直距离,m 有避雷线(光缆)时,封顶网 (杆)与避雷线(光缆)的垂直距离,m

13.2.3 跨越电气化铁路时,跨越架与电力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35kV电压等级的有关规定。 13.2.4 跨越不停电线路时,作业人员不得在跨越架内侧攀登或作业,并严禁从封顶架上通过。 13.2.5 导线、避雷线(光缆)通过跨越架时,应用绝缘绳作引渡;引渡或牵引过程中,架上不得有人。

被 跨 越 电 力 线 电 压 等 级

≤10kV 1.5 1.5 0.5

35kV 66kV~ 110kV 220kV 1.5 1.5 O.5

2.0 2.0 1.O

2.5 2.5 1.5

330kV 5.O 4.O 2.6

500kV 6.0 5.0 3.6 13.3 无跨越架不停电架线

13.3.1 无跨越架带电跨越电力线施工,必须按DL 409的有关规定执行,并由带电作业专业人员承担。

13.4 停 电 作 业

13.4.1 停电作业前,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应根据线路施工设计图中交叉跨越点断面图,会同运行人员对交叉跨越处现场进行实地勘查。核对需停电电力线路的名称、电压等级、跨越处两侧的起止杆塔号、有无分支线及同杆塔架设的多回电力线。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确定停电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13.4.2 施工单位应向运行单位提交书面停电申请(包括工作任务、人员状况和安全措施要求)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经运行单位审查同意后,应由所在运行单位严格按DL 409规定签发"电力线路第一种工作票”,并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13.4.3 停电、送电工作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严禁采用口头或约时停电、送电。 13.4.4 参加停电作业的人员宜使用近电报警装置。 13.4.5 在未接到停电许可工作命令前,严禁任何人接近带电体。

13.4.6 工作负责人在接到已停电许可工作命令后,必须首先安排人员进行验电;验电必须使用相应电压等级的合格的验电器或绝缘棒。验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并逐相进行;验电必须设专人监护。同杆塔架设有多层电力线时,应先验低压,后验高压,先验下层,后验上层。 13.4.7 挂拆工作接地线遵守下列规定:

1 验明线路确无电压后,工作班人员必须立即在作业范围的两端挂工作接地线,同时将三相短路;凡有可能送电到停电线路的分支线也必须挂工作接地线。

2 同杆塔架设有多层电力线时,应先挂低压,后挂高压,先挂下层,后挂上层。工作接地线挂完后,应经工作负责人检查确认后方可开始工作。

3 若有感应电压反映在停电线路上时,应在工作范围内加挂工作接地线。在拆除工作接地线时,应防止感应电触电。

4 在绝缘架空避雷线(光缆)上工作时,也应先将该架空避雷线(光缆)接地。

5 挂工作接地线时,应先接接地端,后接导线、避雷线(光缆)端;接地线连接应可靠,不得缠绕。拆除时的顺序与此相反。

6 装、拆工作接地线时,工作人员应使用绝缘棒或绝缘绳,人体不得碰触接地线。

13.4.8 工作间断或过夜时,作业段内的全部工作接地线必须保留;恢复作业前,必须检查接地线是否完整、可靠。

13.4.9 施工结束后,现场作业负责人必须对现场进行全面检查,待全部作业人员(包括工具、材料)撤离杆塔后方可命令拆除停电线路上的工作接地线;工作接地线一经拆除,该线路即视为带电,严禁任何人再登杆塔进行任何工作。

13.4.10 工作终结后,工作负责人应报告工作许可人,报告的内容如下:工作负责人姓名,该线路上某处(说明起止杆塔号、分支线名称等)工作已经完工,线路改动情况,工作地点所挂的工作接地线已全部拆除,杆塔和线路上已无遗留物,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可以送电。

第五篇:电力工作安全规程

5、扑救电气设备火灾时,应先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对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不能用()灭火。

A、四氯化碳灭火器B、二氧化碳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6、“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使用范围为()

A、悬挂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已停电检修(施工)设备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

B、悬挂在控制室的内已停电检修设备的电源开关或合闸按钮上。

C、悬挂在即将检修的断路器的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开关把手上。

D、悬挂在检修设备相邻间隔的运行设备操作把手上。

7、电力电缆工作前应详细核对电缆()、标示牌是否与工作票所写的相符,安全措施正确可靠后,方可开始工作。

A 名称B 型号C 位置

8、在工作间断期间,若有紧急需要,值班员可在工作票未交回的情况下合闸送电,但应先通知(),在得到工作班全班人员已经离开工作地点,可以送电的答复后方可执行,并采取相关措施。

A工作票签发人B工作负责人C工作许可人

9、供电企业执行的”两票三制”中的三制是指()。

A、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

B、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缺陷管理制。

C、工作票制、操作票制、施工作业票制。

10、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且仅有()永久性的、可靠的保护接地。

A 一点仅有一点B 两点仅有两点C三点仅有三点

三、改错(每题3分,共24分)

1、在停电设备上工作,必须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的技术措施。

2、专责监护人在被监护人确无触电危险时,可以兼做其它工作。

3、可以肩荷重物登上移动式梯子或软梯。

4、工作许可人在本班组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可作为班组成员参加本班工作,也能担任工作负责人。

上一篇:电力个人技术工作总结下一篇:电力公司安全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