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试题及答案

2022-07-27

第一篇:中国梦试题及答案

共产党员网-共筑中国梦-知识测试-党史基本知识测试题一二三及答案2

共产党员网知识竞赛题

共产党员网知识竞赛题(党史基本知识测试)

测试一

1.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李大钊为书记

2.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3.1922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4.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成立后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列宁的建党原则制定的第一部党章,包括党员、组织、会议、纪律、经费和附则等6章29条。

5.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6.党的四大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民主革命的任务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定。

7.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党的五大在武汉举行。大会对陈独秀在大革命中的右倾错误进行了批评,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案》等文件。

8.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9.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地区秋收起义,创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0.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湖南起义农军到达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

11.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朱德把红军的作战经验概括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

12.党的六大明确中国仍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现阶段的中国革命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

13.古田会议通过的决议案规定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担负起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任务。

14.为了反对党和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毛泽东在1930年5月写下一篇题为《调查工作》的文章,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

15.九一八事变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16.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实际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7.一二九抗日爱国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吞并华北进而侵略全中国的阴谋,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8.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瓦窑堡召开扩大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策略。

19.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

一、第

二、第四方面军在极端艰险的条件下,终于胜利完成了跨越11个省、总行程达2万5千里的长征,胜利会师。

20.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和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1.1937年八路军在山西灵丘西南平型关附近取得的对日伏击战的胜利,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缴获了一批辎重和武器,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防御作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2.1939年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根据中国革命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揭示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科学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23.1940年8月20日至翌年1月下旬,八路军出动兵力,向华北敌后主要的交通线发动攻击,并配合各根据地进行反“扫荡”作战。因八路军参战部队有105个团20余万人,故称百团大战。

24.延安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25.1945年4月至6

体。

26.1947年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27.1948年秋,人民解放战争进入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决定性阶段。中共中央先后发动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8.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全会确定了新民主主义建设的蓝图,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问题,向全党发出了“两个务必”的号召。

29.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30.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顽强奋斗,经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测试二

1.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的外交要实行“一边倒”方针,即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站在一条战线上。

2.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任务及三个必要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俭。

3.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

4.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社会变革。

5.“三反”运动是指1951年12月至1952年10月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运动。

6.“五反”运动是指1952年1月至10月在私营工商业者中开展的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运动。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1953年至1957年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等主持制定的,经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

1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2.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3.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14.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

15.党中央在讨论十大关系的过程中确定的党领导科学和文化的基本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6.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提出了“向现代科学进军”的任务。

17.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提出了坚持既反对保守又反对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18.在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上,邓小平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深刻系统地阐述了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这一重要观点。

19.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在中国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1958年5月5日至23日,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正式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1.1961年,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22.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为沈阳部队某部因公牺牲的英雄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发表。此后,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

23.1964年10月16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24.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25.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第二十六届大会就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的2758号决议进行表决。表决的结果是,决议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

26.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正式开始。

27.1975年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掌握回收卫星技术的国家。

28.1977年

8、9月间,邓小平在中央召开的科学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以及与教育部负责人谈话时,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29.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错误撤销的党内外的全部领导职务。

30.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测试三

1.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认为应当及时地、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历史和现实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从而开辟了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途径。

3.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首先结束军事对峙状态,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即通航、通邮、通商的“三通”。

4.1979年1月29日至2月5日,邓小平应邀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

5.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

6.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劳动和经营的自主权,使农民生产成果和利益直接挂钩,从根本上改变了严重束缚农村生产力的管理体制,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口。

7.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谈到的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是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8.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次全会及其通过的“历史决议”,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9.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这个方针是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关系以及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基本方针。

10.1983年10月11日至12日,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开展全面整党。这次整党的任务:一是统一思想,二是整顿作风,三是加强纪律。

11.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

12.1985年5月15日至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研究了实行教育体制改革的步骤和措施,提出要有步骤地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

13.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4.1988年9月,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远见卓识。

15.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的重要讲话,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统一了全党的认识。

16.党的十四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写入党章。

17.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新的伟大工程”提到全党的面前,并要求在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部署的同时,要着重解决好党的组织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18.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

19.1998年10月12日至14日,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认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

20.1999年1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1.2001年11月10日,世贸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批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22.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并于16日安全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3.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16字方针,即“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24.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实现通车。

25.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及一系列相关问题作了明确的界定和阐释。

26.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27.党的十七大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一致同意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28.2008年7月,胡锦涛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高度概括了抗震救灾精神,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精神。

29.2008年8月8日至24日,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口号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在中国举办一届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

30.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第二篇:中国农业银行试题及答案

中国农业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1.自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所承担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职能转交至(C)

A 中国银行 B 交通银行 C 工商银行 D 建设银。 2.下面哪些是属于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范围( ABCDE)

A.发布与履行其职责相关的命令和规章

B.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

C.监督管理黄金市场

D.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E.从事有关的国际金融活动 3.下列属于银监会的监管理念的是( ABDE )

A.管风险 B.提高透明度 C.管机构 D.管法人E、管内控 4.银监会的监管目标是监管者追求的基本目标(B ) B(错) 银监会的监管目标是监管者追求的最终效果或最终状态

1、审慎有效监管,保护存款人和消费者利益;

2、增进市场信心;

3、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批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金融了解;

4、努力减少金融犯罪 5.下列属于市场准入的有( ABD )

A.机构准入 B.业务准入 C.法人准入 D.高级管理人员准入 E.技术准入 6.下列属于中国银行业协会的会员单位的有( ABCEF )

A.政策性银行B.商业银行 C.中国邮政储蓄银。

D.农村资金互助社E.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

F.资产管理公司

G、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联合社(不包括村镇银行与农村资金互助社);准单位包括各省银行业协会 7.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执行机构是会员大会(B )

B(错) 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最高权力机构为会员大会,会员大会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对会员大会负责

8、下列属于银行金融机构的是(ABEF)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

A、中国进出口银行 B、村镇银行 C、资产管理公司

D、汽车金融公司 E、交通银行 F、农村信用联合社 H、金融租赁公司

9、国家开发银行所承担的任务是(B)

A、农业政策性贷款 B、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融资 C、支持进出口贸易 D、支持国家开发项目融资

10、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办理保险代理等中间业务(A)

A(对) B(错)

11、按照一行一策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首先应该先推进(A)改革

A、国家开发银行 B、中国进出口银行 C、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中国银。

12、下面哪家大型商业银行还未在交易所上市(B)

A、工商银行 B、农业银行 C、中国银行 D、建设银行 E、交通银。

13、下面哪家大型商业银行既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

A、工商银行 B、农业银行 C、中国银行 D、建设银行(只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E、交通银。

14、新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是(A)

A、交通银行 B、招商银行 C、恒丰银行 D、中信银。

15、城市商业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并发展的(A) A(对) B(错)

16、1979年,我国第一家城市信用社在(D)成立。

A、广东广州B、江苏淮安C、山东青岛D、河南驻马店

17、城市商业银行呈现出的新的发展趋势是(ABD)

A、引进战略投资者 B、跨区域经营 C、体制创新 D、联合重组 E、扩大业务规模

18、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是(D)年批准设立的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19、2001年11月29日,全国第一家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在(C)正式成立

A、江苏扬州市农村商业银行B、广东潮州市农村商业银行C、张家港市农村商业银行D、甘肃张掖市农村商业银。

20、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以向非社员吸收存款,但不可以发放贷款及办理其他金融业务。(B)

B(错)农村资金互助社不可以向非社员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及办理其他金融业务、不得以该社资产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

2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E)和(C)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存款 B、贷款 C、中间 D、结算 E、零售 F、咨询

22、我国批准设立的第一家外资银行代表处是(B)

A、东亚银行 B、日本输出入银行 C、花旗银行 D、汇丰银。

23、下列属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的有(ABD)

A、外商独资银行B、中外合资银行C、外国银行代表处D、外国银行分。

24、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及外国银行分行都可以经营部分或全部人民币业务和外汇业务。(B)

A(对) B(错)

外国银行分行可以经营部分或全部外汇业务以及除中国境内公民以外客户的人民币业务

25、我国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有(ABDF)

A、信达资产管理公司B、华融资产管理公司C、华夏资产管理公司

D、长城资产管理公司E、中华资产管理公司F、东方资产管理公司

26、我国的信托业已经先后经过(B)次大规模的清理整顿。

A、4 B、5 C、6 D、7

27、1979年,新中国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是(C)

A、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B、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C、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D、中华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28、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仅限于企业集团成员,但可以向社会吸收存款以及向非成员单位提供服务。(B)

A(对) B(错)服务对象限于企业集团成员,不允许从集团外吸收存款,为非成员单位提供服务

29、下面属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有(ABCDEG)

A、金融资产管理公司B、汽车金融公司C、企业集团财务公司D、金融租赁公司E、信托公司F、保险公司G、货币经纪公司 30、宏观经济状况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ABC)

A、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发展状况C、经济发展前景D、经济发展速度E、宏观经济环境

31、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ABDE)

A、经济增长B、物价稳定C、国际收支D、充分就业E、国际收支平衡F、提高货币供应量

32、下面哪组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所对应的衡量指标是错误的?(A)

A、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应为国内生产总值) B、充分就业失业率

C、物价稳定通货膨胀 D、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

33、GDP增长率是反映一国整体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B)

A(对) B(错)GDP是衡量一国整体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其增长率是反映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程度的动态指标

34、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C)

A、国民失业率B、公民失业率C、城镇登记失业率D、城乡失业率

35、一般来说,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指标(ABD)

A、消费者物价指数B、生产者物价指数C、国内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E、居民生活消费指数

36、在衡量通货膨胀时,生产者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B )

A、(对) B、(错)消费者物价指数

37、下列属于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有(CDE)

A、直接投资B、企业信贷 C、劳务收支 D、汇款

E、贸易收支 F、政府借款经常项目贸易、劳务(运输、旅游)、单方面转移(汇款、捐赠);资本项目直接投资、政府和银行的借款及企业信贷

38、在国际收支的衡量指标中,贸易收支(即进出口额)是其最主要的部分。(A)

A(对) B、(错)

39、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是指(C)

A、繁荣衰退萧条崩溃B、繁荣萧条衰退崩溃

C、繁荣衰退萧条复苏D、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40、下列属于经济结构的是(ABCDEFGJ)

A、产业B、产品C、分配D、所有制E、城乡F、消费G、技术H、生产结构I、体制结构J、地区

41、经济结构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商业银行服务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A )

A(对) B(错)

42、下列属于第二产业的行业有(ABF)

A、建筑业B、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C、房地产业D、邮政业E、国际组织F、制造业

43、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比较低的原因有(ABC)

A、第

一、二产业的粗放式增长

B、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较低

C、银行服务的需求由于各种因素而受到的限制

D、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观念不强,产品开发程度低

E、银行人员的从业素质较差

44、在我国,推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C)

A、生产 B、消费 C、投资 D、供给

45、下列属于金融市场功能的有(ABCDF)

A、资源配置功能B、定价功能C、风险分散和风险管理功能

D、经济调节功能E、市场引导功能F、货币资金融通功能

46、金融市场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是(A)

A、货币资金融通功能B、资源配置功能C、经济调节功能D、定价功能

47、下列哪些属于资本市场的特点(C )

A、偿还期短、流动性强、风险小B、偿还期短、流动性孝风险高

C、偿还期长、流动性孝风险高D、偿还期长、流动性强、风险小

48、我国的货币市场主要包括(ABC)

A、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B、票据市场C、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D、外汇市场E、交易所市场

49、按具体的交易工具类型划分,金融市场可分为(ABCEFG)

A、债券市场B、股票市场C、外汇市场D、交易所市场E、黄金市场F、保险市场G、票据市场H、期货市场

50、金融市场分为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是按(C)来划分的

A、交易的阶段B、交易场所C、交割时间D、期限

51、场内交易市场又称柜台市场(B )

A(对) B(错)有形市常场外交易市场又称柜台市场或无形市场

52、1990年底,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后成立,标志着我国(B)市场正式形成。

A、债券 B、股票 C、黄金 D、保险

53、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债券和股票等证券产品为主体,场外市场交易所市场并存的资本市场(A )

A(对) B(错)

54、下列属于我国的商品期货市场的是(ABCD)

A、大连B、郑州C、上海D、中国金融

55、资本市场是银行流动性管理,尤其是实现盈利性和流动性之间平衡的基础(B )

A(对) B(错)

56、下列属于金融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挑战的是(ABCDF)

A、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影响会不断加大B、银行风险管理难度会加大

C、会放大银行的风险事件D、会减少银行的资本来源以及优质客户的流失

E、会造成银行体制结构的崩溃F、不利于银行的长期发展

57、下列属于短期金融工具的是(ADE)

A、商业票据B、股票C、企业债券D、回购协议E、银行承兑汇票

58、下列既属于直接金融工具又属于长期金融工具的是(AC)

A、企业债券B、商业票据C、股票D、可转让大额存单E、回购协议

59、可转让大额存单既属于间接融资工具又属于短期金融工具(A )

A(对) B(错)可转让大额存单与银行承兑汇票既属于间接融资工具又属于短期金融工具

60、按投资者所拥有的权利划分,金融工具可分为(ABD)

A、债权工具B、股权工具C、衍生金融工具D、混合工具

6

1、债券的构成要件是(ACDE)

A、利率 B、汇率 C、期限 D、面额 E、发行机构 F、发行日期

62、发行金融债券的目的是为了筹措(D)

A、短期贷款 B、中期贷款 C、长期贷款 D、中长期贷款

考试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行政能力测试100道选择题

第二部分英试100道选择题

第三部分综合专业测试100道选语测择题

1、行政能力测试的内容大家可以参考公务员考试,包括逻辑推理、数字推理、图形推理、文字推理

2、英语测试包括语法和词汇完型填空10篇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文章特别长,生词特别多

3、专业测试包括了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国际金融、期权期货等方面的内容,,另外还包括法律常识、时事政治、普通常识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篇:中国旅游文化试题及答案

中国旅游文化A卷

一、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旅游资源按其基本成因和属性,可分为()和()两大类。

2、旅游文化的特征有()()()

3、中国的四大宗教有()()()()

4、中国八大菜系包括()()()()()()()()

5、社会景观文化包括()()()三部分内容。

二、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旅游文化

2、民俗文化

3、茶文化

三、 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 旅游文化是否等同于文化旅游?二者有何关系?

2、 中国古城建筑有哪些特征?

3、 中国古典园林有哪些分类?各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

4、 简述酒文化的属性及其研究对象。

四、 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

1、 宗教有哪些功能?促成宗教旅游兴起的宗教式情感有何吸引力?(20分)

2、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旅游文化有何影响?(15分)

A卷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自然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1分)

2、双重性、大众性、双向扩散性(1.5分)

3、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2分)

4、山东菜系、广东菜系、四川菜系、江苏菜系、浙江菜系、安徽菜系、湖南菜系、福建菜系 (4分) ( 或者答 鲁菜、川菜、苏菜、浙菜、粤菜、闽菜、皖菜、湘菜也可)

5、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1.5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旅游文化: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在旅游消费或

旅游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综合性社会文化聚合,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结果和过程。(5分)

2、 民俗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

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它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水乳交融的基础文化,是创造民族高雅文化的基础和前提。这种民族的时代的文化既有物质的标志,制度的规范,又有具体的社会行为、风尚习惯的鲜活体现。(5分)

3、 茶文化:茶文化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

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茶文化特指人类创造的有关茶的精神财富,如茶史、茶诗、茶道、茶艺、茶叶制作学等,其中最核心的是茶道和茶艺。(5分)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 旅游文化不能等同于文化旅游,(2分) 旅游文化属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门类。文化旅游

属于运动的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文化旅游可以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但其构成要素要比旅游文化简单的多。(8分)

2、 (1)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规划和设计(2分)

(2)重视城市的选址(2分)

(3)以方格网街道系统为主,区划整齐。(2分)

(4)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平面布局(2分)

(5)种是水源的利用和城市的绿化。(2分)

3、 (1)按园林选址和开发方式分,

①天然山水园。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近郊或远郊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一般都是以自然山水为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和建筑,因势利导地将基址的原貌作适当的调整、改造和加工。如杭州西湖。皇家园林一般都是天然山水园。

②人工山水园。是园林发展到完全创造阶段而出现的审美境界最高的一类园林,人为地创造山水,将天然山水风景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如沧浪亭、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2)按园林分布地域分

①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古都,尤以北京皇家园林和王侯府邸园林最为典型。特点:面积广袤,建筑高大,装饰富丽堂皇,风格粗犷,多野趣,各种人工建筑厚重有余,委婉不足,如颐和园。

②江南园林。以苏州最为典型。是典型的文人园林,江南园林多属私园,以宅院为主,其规模小,但充分利用一切空间造景,足供观赏。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留园。

③岭南园林。比江南园林面积小,以宅院为主,风格在二者之间,受商业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在建筑和布局上显示出某些外域色彩,如顺德的清晖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馀荫山房和佛山的梁园被称为“岭南四大名园”。

(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

①皇家园林。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憩享乐的场所,同时也带有炫耀政权的色彩,因此常设在政治军事要地。有一池三山的布局。为了满足政治活动的需要,常有局部的中轴线。园中建筑物的数量多、体型大、色彩浓烈、装饰富丽堂皇,如圆明园。

②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等所私有,规模小,常用假山假水,色彩淡雅,不尚雕饰,追求自然天真的艺术境界,如北京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等、扬州的个园、可园等。

③寺观园林。即佛寺和道观的附属园林,也包括寺观内部庭院和外围地段的园林。其多选址于空旷处,以获得静穆优美的环境,总体布局最见匠心,并广植特定品种的树木(主要是松柏),以充分体现主体建筑所需要的特殊气氛,一般多追求肃穆庄严、神秘色彩,如常熟破山寺、昆明圆通寺、昆明罗汉山悬崖等。

④公公园林。一般地说,在古代凡是没有特定服务对象,带有公共游赏性质的园林,可视为公共园林,如唐代的曲江池、杭州西湖等。

此题完整的答案比较长,答对三种分类的给3分,只要答出天然山水园和人工山水园特点、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特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特点其中任何两种,给5分,举出四个以上例子给2分,一个或两个例子给1分。

4、 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和行为的现

象的总和。(2分)酒具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酒文化也具有此两种属性。(2分)酒文化研究的对象既包括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更侧重于酒的社会属性,即酒在社会活动中对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心理和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所产生的具体影响。(6分)

三、分析与论述。

1、 宗教的功能:(1)认同功能。(2)行为规范功能。(3)社会整合功能。(4)心理调节功能。(5)审美功能。

(以上每点2分,要求有具体阐述,只答要点给1分。)

吸引力:(1)追求心灵的超脱。(2)给人以温情与宽容(3)求善情结。(4)对秩序、纪律、工作、互相帮助和人类团结、人人平等、博爱等价值的肯定。

(前两点3分,后两点2分)

2、本题没有标准答案,属于学生自由发挥的题型。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论述的合理性具体给分.中国旅游文化B卷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现代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有()()()

2、自然山水的审美价值表现在自然山水的()()()()()等方面。

3、凿于唐代的(),为我国最大的佛教石雕像。

4、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特征有()()()()()()

5、中国酒文化的特点有()()()()()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文化

2、旅游主体文化

3、酒文化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旅游文化的结构是怎样划分的?

2、以北京故宫为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对宫殿建筑的影响。

3、中国的饮食文化观有哪些?

4、中国茶文化的基本结构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有哪些?

四、分析与论述(第一小题20分,第二小题15分,共35分)

1、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有哪些?(20分)

2、 旅游业的发展会对旅游接待地产生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所造成的旅游接待地和旅游客源地差异

的缩小是否会降低旅游接待地的旅游价值?怎样对待旅游接待地的差异性?请谈谈你的看法。(15分)

B卷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 旅游客体、旅游主体、旅游介体。(1.5分)

2、 形象美、色彩美、静态美和动态美、朦胧美、音响美。(2.5分)

3、 乐山大佛(0.5分)

4、 历史性、民族性、地区性、广泛性、国际性、时代性。(3分)

5、 历史源远流长,讲求色、香、味,社会化和政治化,注重酒礼和酒德,与中国文学水乳交融。(2.5

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文化:文化应当是指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或地域特色的语言文字、思维

特征、社会心理、传统道德、法律精神、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精神与物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及其表现。(5分)

2、 旅游主体文化:是涉及到旅游的与旅游者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关的文化。它包括

旅游者的政治主张、思想和信仰、旅游者的旅游动因、旅游者的居住地的文化形态、旅游者的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旅游者的职业、旅游者的心理、性格和爱好、旅游者的生活方式等。(5分)

3、 酒文化:酒文化是指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

的和行为的现象的总和。有关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的范畴。(5分)

三、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 旅游文化按现代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分,可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

(3分)按照文化的结构模式分,可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3分)按照旅游文化的主体和旅游交换的过程分,可分为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4分)

2、 (1)礼制的最高体现。①从整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来看,代表封建皇权的主要建筑都集中在紫禁城

的中轴线上。(2分)②在建筑的安置上,级别、高度、规模有很大差别。(2分) ③就三大殿本

身来看,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又有很大差别。(2分)

(2)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①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在数字上以奇数“九”、“五”为吉, 九五是至尊的数字代表。(2分)②儒家文化的影响。(2分)

3、 中国的饮食文化观有:(1)医食合一(2分)(2)饮食养生(2分)(3)养助益充(2分)(4)孔

孟食道(2分)(5)畅神悦情(2分)

4、 基本结构:(1)茶文化的物质层次(2分)(2)茶文化的制度层次(2分)(3)茶文化的精神层次

(2分)

影响:(1)有助于调整人际关系,缓解人的精神压力,平衡人的心态。(2分)

(2)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2分)

四、分析与论述

1、(1)自然天成(3分)(2)南秀北雄(3分)(3)妙在含蓄(3分)

(4)小中见大 (3分)(5)诗情画意(4分)(6)情景交融(4分)

2、本题没有标准答案,属于学生自由发挥的题目,根据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逻辑上论述的合理性具体给分。(15分)

第四篇:中国古代史试题汇总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史书载:“初,纥风俗 朴厚,君臣之等不甚异,故众志专一,劲健无敌。及有功于唐,唐赐遗(赠也)甚厚。可汗始自尊大,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中国为之虚耗,而虏俗亦坏。”材料正确反映了 [

]

A.回纥强大的原因 B.唐文化对回纥的影响深刻 C.回纥衰落的原因 D.唐文化对回纥的破坏严重

【答案】B 2.唐朝后期,吐蕃最西与之为邻的是

[

]

A.波斯 B.大秦 C.大食 D.天竺

【答案】C 4.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后,所控制的地区包括

[

]

A.东起兴安岭,西到里海 B.东起黑龙江,西到阿尔泰山 C.东起大海,西到咸海 D.东起大海,西到阿尔泰山

【答案】B 5.下列少数民族中自己学会制造铁器的是

[

]

A.突厥族 B.族 C.回纥族 D.吐蕃族

【答案】D 6.唐朝从内地传入吐蕃的手工业生产技术主要有

[

]

①养蚕 ②铸铁 ③酿酒 ④制碾磨 ⑤制瓷 ⑥造纸墨

A.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⑥ D.③④⑤⑥

【答案】C 7.唐朝输往朝鲜的货物有

[

]

第 1 页

①丝绸 ②茶叶 ③铁器 ④瓷器 ⑤人参 ⑥药材 ⑦书籍 A.①②④⑥⑦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⑥⑦ D.②③④⑥

【答案】A 8.唐朝时,越州有个商人打算到外地去购进一些纸张和绫锦,下列何地距越州最近,可作为他的第一站? [

]

A.宣州 B.扬州 C.洛阳 D.益州

【答案】A 9.在以下的古代工具中,用于水利灌溉的有

[

]

①耧车 ②水排 ③翻车 ④筒车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答案】A 10.唐开元年间被认为是古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盛世”,开元时期与贞观时期相比

[

]

A.经济繁荣程度更高 B.社会秩序更加安定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答案】A 11.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清朝前期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

[

]

A.苏州、杭州 B.杭州、扬州 C.苏州、广州 D.南京、广州

【答案】A 12.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采取的措施中哪一项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

A.推广植棉 B.奖励垦荒 C.实行“更名田” D.实行“摊丁入亩”

第 2 页

【答案】D 13.元朝和清朝都设立的省有

[

]

①甘肃 ②陕西 ③河北 ④江西 ⑤山西 ⑥山东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⑤⑥

【答案】B 14.下列古代中国名画中,生动反映当时中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友好关系的是[

]

A.《洛神赋图》 B.《女史箴图》 C.《清明上河图》 D.《步辇图》

【答案】D 15.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可以说明下列哪一观点?

[

]

A.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农民战争调整了生产关系,推动了经济发展 C.统治者调整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D.社会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答案】A 16.五代十国时期的统治者获取政权的最典型的途径是

[

]

A.通过所控制的藩镇武装 B.通过北方少数民族的武力支持 C.利用农民起义所造成的局面 D.通过控制朝政发动政变的方式

【答案】A 17.李白诗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诗人咏叹的古都在今天的[

]

A.西安 B.南京 C.扬州 D.杭州

【答案】B 18.唐朝文化在科学技术上对西亚和欧洲的影响不可估量,突出表现在

[

]

第 3 页

A.造纸、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 B.纺织、印刷术、医药等 C.造纸、纺织、印刷术等 D.造纸、火药、造船等

【答案】C 19.下列哪项属于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的特点?

[

]

A.顶上刻有姿态不同的美女,凌空飞舞 B.洞窟里雕有佛像、飞天、供养人 C.是我国雕刻艺术的瑰宝 D.洞窟里有很多塑像、壁画

【答案】D 20.吸收唐朝的优良技术,织出精美的朝霞锦、大花鱼牙锦的国家是

[

]

A.日本 B.朝鲜 C.印度 D.阿拉伯

【答案】B 21.两税法的最大特点是 [

]

A.一年收两次税 B.改用银两收税

C.改变以人丁为主的收税办法 D.可以纳绢代役

【答案】C 22.两税法实行后,影响最深远的作用是 [

]

A.调整了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不协调的状况 B.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C.增加了唐朝政府的赋税收入 D.使政府控制的户口大量增加

【答案】B 23.唐朝中期以后,均田制不再实行,赋税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表明

第 4 页

[

]

A.中国的封建制度已经开始进入衰落时期 B.中国古代社会土地和人口的矛盾不断加深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D.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答案】B 24.下列关于两税法的概念,最确切的是 [

]

A.是政府在原赋税之外增设的新收税办法 B.是政府在一年内分夏季、秋季两次收税的办法 C.是政府主要按土地、财产多少进行收税的办法 D.是政府取消人丁税,改收两种实物税的办法

【答案】C 25.唐朝后期实施两税法的直接原因是

[

]

A.安史之乱 B.均田制破坏 C.租庸调制无法维持 D.宦官专权

【答案】C 26.中国的“夜市”出现于

[

]

A.战国时期 B.唐朝时期 C.北宋时期 D.明朝时期

【答案】C 27.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触动了官僚地主的土地 B.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 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北魏社会封建化的进程

【答案】A 28.范缜指出“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然舍利而无刃,舍刃而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其意图是要说明

[

]

A.刀刃与锋利的关系 B.鬼神与人的关系

第 5 页

C.精神第一,物质第二 D.精神与肉体的关系

【答案】D 29.《齐民要术》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

A.阶级斗争激烈 B.民族矛盾尖锐 C.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 D.民族融合加强

【答案】D 30.中国古代下列科技成就早于欧洲1000年以上的有:

[

]

①地动仪 ②唐本草的颁布 ③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面七位 ④活字印刷发明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31.下列哪项是南朝和北朝的明显不同点? [

]

A.南方农业发达,北方农业落后

B.南方是汉族政权,北方是少数民族的政权 C.南方以农业为主,北朝以畜牧业为主 D.南朝盛行道教,北朝盛行佛教

【答案】B 32.下列各项中,哪项战役的作用和影响同赤壁之战最相似?

[

]

A.垓下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D 33.以下对《齐民要术》一书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总结了公元6世纪中期以前的农业生产经验 B.主要反映的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产状况 C.反映了北方地区一些少数民族的生产经验 D.系统地记载了北方地区兴修水利的方法

【答案】D

第 6 页

34.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行的根本原因是

[

]

A.改革由皇帝主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的吸引 C.孝文帝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D.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答案】D 35.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封建化的完成 C.阶级矛盾的激化 D.北方民族的融合

【答案】D 36.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权的政治基础是 [

]

A.庶族地主 B.自然经济 C.鲜卑贵族 D.士族势力

【答案】D 37.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

]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答案】A 38.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

]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北方民族的融合 C.鲜卑族的封建化 D.阶级矛盾的激化

【答案】B 39.在《江宁府志》中记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选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丝织业发展,从事纺织业的人增加 B.清政府严格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C.腐朽的封建成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障碍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第 7 页

【答案】C 40.隋朝末年,走水路从余杭到长安,依次通过的几段人工运河是

[

]

①广通渠 ②永济渠 ③通济渠 ④江南河 ⑤白渠 ⑥邗沟 A.②③⑤① B.④③②① C.⑥④①⑤ D.④⑥③①

【答案】D 41.下列各项中,哪项是清朝前期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

[

]

A.苏州、杭州 B.杭州、扬州 C.苏州、广州 D.南京、广州

【答案】D 42.从初唐到盛唐几位皇帝的先后顺序是

[

]

①唐高宗 ②唐太宗 ③唐高祖 ④唐玄宗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答案】D 43.唐朝专设国家史馆,重视官修史书,主要是为了

[

]

A.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典籍 B.重视学校的专业教育 C.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D.美化唐朝历史以维护封建统治

【答案】C 44.史学界之所以对武则天做出肯定的评价,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B.重用有才能的人 C.重视农业的发展

D.在其统治期间,国力强盛,经济发展

【答案】D 45.我国今台湾在隋唐时期称作 [

]

第 8 页

A.夷洲 B.琉球 C.流求 D.台湾

【答案】C 46.南朝范缜与竟陵王萧子良的辩论,其本质是

[

]

A.儒学与佛学的斗争 B.世俗地主与佛教的斗争 C.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D.人民与封建统治者的斗争

【答案】C 47.隋朝大运河有四段,拥有段数最多的省份是

[

]

A.浙江 B.江苏 C.陕西 D.河北

【答案】B 48.大运河中哪一段河道的地理位置接近于春秋时期已开通的运河? [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答案】C 49.下列各项中,说明了隋朝开凿大运河重要原因的是

[

]

A.国家的统治中心逐渐东移 B.适应洛阳商业发展的需要 C.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D.为镇压北方农民起义提供运输通道

【答案】C 50.以下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哪一条最确切

[

]

A.它使平民可以凭才学参与政权

B.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C.是为了打击士族制度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D.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答案】B 51.下列制度中,属于隋朝开创的有 [

]

第 9 页

①均田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科举制 ④郡县制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52.北魏解体后,控制江淮以北沿海地区的政权是

[

]

A.东魏和北齐 B.西魏和北周 C.东魏和北周 D.西魏和北齐

【答案】A 53.下列对古代四川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三国时丝织业比较发达 B.唐代有全国著名的麻纸产地 C.北宋时丝织水平全国最高 D.明朝时有全国著名的木材市场

【答案】D 54.在戚继光率领明军抗击来自东方的侵略的同时,来自西方的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有 [

]

A.沙俄入侵黑龙江流域 B.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C.葡萄牙殖民者占据澳门 D.英国开始向中国输出鸦片

【答案】C 55.下列关于戚继光的评价,正确的是

[

]

①为扫清倭寇做出重大贡献 ②是古代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③使明朝从此免除外来威胁 ④其斗争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56.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 [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第 10 页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自然经济解体 D.商品经济相对发展

【答案】D 57.“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能够反映的历史新现象不包括

[

]

A.松江棉纺织品生产超自给自足的范围 B.松江棉纺织业内部生产分工明确、普遍 C.松江棉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松江已发展为棉纺织业生产中心的城市

【答案】C 58.以下对“一条鞭法”的解释,最确切的是

[

]

A.各项赋税统一折合成白银征收 B.以土地和财产为标准征收赋税 C.合并各项赋税徭役分摊于田亩 D.把人丁税折成银两摊入田亩

【答案】C 59.明成祖迁都北京与下列哪项活动具有相同目的?

[

]

A.设东厂、西厂 B.与俺答汗和好 C.八股取士 D.营建长城

【答案】D 60.明朝时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本质特征是

[

]

A.进行商品生产

B.使用手工机械的集中劳动 C.雇佣劳动关系

D.商人投入资金控制手工业生产

【答案】C 61.明朝时农业生产的特点中,哪一项对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决定性的作用[ ]

A.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B.水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

第 11 页

C.外来农产品的引种 D.农业生产技术超过前代

【答案】A 62.明朝后期改用银两收税,其主要影响是

[

]

A.解除了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 B.使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C.促进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商品化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答案】C 63.“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能够反映的历史现象不包括

[

]

A.松江棉纺织品生产超出自给自足的范围 B.松江棉纺织业内部生产分工明确、普遍 C.松江棉纺织业中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D.松江已发展为棉纺织业生产中心的城市

【答案】C 64.元世祖对汉官汪惟和说:“汝家不与其它汉人比,弓矢不汝禁也,任汝执之。”这说明

[

]

A.元朝统治者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B.元朝统治者和汉族地主之间并无根本的矛盾 C.元朝时各族人政治、法律地位高低不同 D.元朝统治者禁止所有汉人掌握武器

【参考答案】B 65.下列我国古代纺织品中,属于宋元时期的有

[

]

①敦煌发现的两面都有绘画的薄绢 ②马王堆墓出土的彩绘帛画 ③新疆吐鲁番发现的花鸟纹锦 ④松江的“乌泥泾被” ⑤浙江墓中出土的棉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④⑤

第 12 页

【答案】D 66.清朝前期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是:①设置台湾府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以法律形式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④在新疆各地统一驻扎军队、设置哨所

[

]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④②③①

【答案】A 67.下列画家按生活年代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

]

①顾恺之 ②吴道子 ③张择端 ④赵孟頫 ⑤郑燮 ⑥徐渭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③⑤⑥ C.①②③⑥④⑤ D.①②③④⑥⑤

【答案】D 68.清代学者颜元针对当时社会现状,指出“读书愈多愈惑,审事机愈无识,办经济愈无力”。他的看法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认识一致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答案】C 69.甘薯传入中国不久,就有一部科技图书记载了这种作物的特性以及推广的情形,这部图书是

[

]

A.《农政全书》 B.《日知录》 C.《梦溪笔谈》 D.《齐民要术》

【参考答案】A 70.依据《中俄尼布楚条约》

[

]

A.黑龙江是中俄界河 B.乌苏里江是中国内河 C.外兴安岭完全在中国境内 D.贝加尔湖东岸属于中国

【答案】B 71.清朝前期,下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斗争或措施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设置台湾府 ②抗击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 ③平定噶尔丹叛乱 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③④②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第 13 页

【答案】B 72.李自成起义中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

]

①控制河南全境和湖北大片地区 ②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③山海关战役 ④建立大顺政权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答案】C 73.1683年康熙帝命清军进入台湾,对这件事评价正确的是

[

]

A.消灭明朝残余军事力量 B.扑灭最后一支反清武装 C.实现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D.抵抗外来势力的入侵

【答案】C 74.清朝康熙帝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所作的贡献有

[

]

①设置台湾府 ②设置 乌里雅苏台将军府

③粉碎噶尔丹的分裂势力 ④设置伊犁将军府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75.下列关于清军入关统一中国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有利于满洲族社会进步 B.有利于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流 C.有利于封建社会的发展前进 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答案】C 76.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

A.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B.封建自然经济渐趋衰落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资本主义萌芽在政治上的反映

第 14 页

【答案】A 77.据史书记载, 我国古代人口从汉代以来大体在五六千万左右, 清康熙末年只有两三千万, 乾隆五十九年激增至三亿多, 道光十四年(1834年)超过四亿。导致人口激增的重要原因是

[

]

A.清朝管辖疆域扩大 B.农耕面积大量增加 C.地丁银制在全国执行 D.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答案】C 78.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结束时的皇帝是

[

]

A.宋太祖 B.宋真宗 C.宋太宗 D.宋高宗

【答案】C 79.北宋哲学家邵雍在其《无酒吟》中写道:“自从新法行,尝苦樽无酒。每日宾朋至,尽日闲相守。必欲丐于人,交亲自无有。必欲典衣买,焉能得长外。”从上述诗句中反映出邵雍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是

[

]

A.支持新法 B.反对新法 C.参与新法 D.漠不关心

【答案】B 80.我国最早在南海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是在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C 81.元朝政府发展长江口至大沽之间海运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江南农业生产环境优越 B.全国经济重心在江南 C.便于镇压南宋残余势力 D.增加海外贸易收入

【答案】B 82.“靖康之变”所以能够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

A.宋钦宗只要求和,不想抗敌,排斥了主战派大臣和各地义军 B.北宋政府只想依靠政府军抗金,不发动人民抗金 C.北宋军队腐败,缺乏训练,没有战斗力

第 15 页

D.金军力量强大,北宋无力抵抗

【答案】A 83.岳飞至今被人们歌颂、受人们尊敬最主要是因为

[

]

A.他带领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B.他的抗金活动有利于南宋政权的巩固

C.他的抗金斗争阻止了女真贵族对南宋人民的掠夺 D.他积极支持农民起义军的斗争

【参考答案】C 84.一个生活在北宋时期的人,在经济生活中可以遇到

[

]

①在东京或山西居住,可以用煤作燃料 ②可以吃到原产美洲的甘薯 ③可以吃到淮河流域生产的占城稻 ④在四川地区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⑤可以在东京的“瓦肆”里看到《窦娥冤》和杂技、武术演出和表演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C 85.以表现人民生活风俗而著称的画家是 [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顾恺之 D.张择端

【答案】D 86.北宋政府采取有利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不包括

[

]

A.推广占城稻 B.设置榷场 C.鼓励垦荒 D.兴修水利

【答案】B 87.下列省份在北宋时期,完全处于北宋辖区之内的是

[

]

A.甘肃 B.山西 C.云南 D.广东

第 16 页

【答案】D 88.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

A.保证了中央的财政供给 B.解决了中央的财政危机 C.使朝廷获得了充足的“岁币” D.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基础

【答案】D 89.赵普建议宋太祖对方镇“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对赵普策略的正确解释是

[

]

A.用钱粮换取节度使交出行政权和军权 B.收回节度使的部分行政权、财权、兵权 C.收回节度使的行政权、财政、兵权

D.给节度使以财权,削弱其行政权,收回兵权

【答案】C 90.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 [ ] 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②限制了官僚地主的利益 ③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④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D 91.在元朝统治时期,我国经济有所发展的几个方面是

[

]

①海外贸易 ②交通运输 ③纺织业 ④纸币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92.黄道婆的棉纺织先进技术学自

[

]

A.汉族 B.白族 C.黎族 D.高山族

第 17 页

【参考答案】C 93.元朝中书省的职能相当于唐朝的哪一机构 [

]

A.吏部 B.门下省 C.尚书省 D.中书省

【答案】C 94.蒙古族的发源地也里古纳河东部,在元朝时由何机构直接管辖

[

]

A.中书省 B.宣政院 C.辽阳行省 D.岭北行省

【答案】D 95.元朝时民族众多,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其最主要的后果是

[

]

A.造成民族矛盾尖锐、复杂 B.促成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C.迫使元政府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D.少数民族大多数不懂农业,造成农业生产的破坏

【答案】B 96.元朝统治者把各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主要目的是

[

]

A.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 B.确保蒙古族的社会地位 C.加强对各族人民的控制 D.分化各族人民的团结

【答案】A 97.明成祖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是为了

[

]

A.加强军事防御力量 B.加强对外交往 C.发展北方经济 D.结束北方封建割据

【答案】A 98.元朝的时候,通惠河的起止点是

[

]

A.杭州到大都 B.东平到临清 C.直沽到大都 D.通州到大都

第 18 页

【答案】D 99.淝水之战、澶州之战、北京保卫战是按照同一标准归类的,下列符合此标准的是

[

]

A.牧野之战 B.赤壁之战 C.东京保卫战 D.雅克萨之战

【答案】C 100.棉花成为我国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始于:

[

]

A.北宋 B.南宋 C.明朝 D.清朝

【答案】C 101.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生产关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

]

A.商品经济活跃,大量农产品投入市场 B.全国出现了许多较大的城市 C. 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 D.机户拥有大量的资金和织机

【答案】C 102.明代科举制与唐代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

]

A.考试目的不同 B.考试内容不同 C.考试方法不同 D.考试管理不同

【答案】B 103.中华民族的概念,应是

[

]

A.民族联合体 B.民族融合体 C.民族共同体 D.民族集合体

【答案】C 104.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始于

[

]

A.战国时秦的统治之下 B.汉武帝设置郡县机构 C.蜀汉政权统治时期 D.南朝江南大开发时期

第 19 页

【参考答案】A 105.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答案】A 106.商鞅变法禁止弃农经商,当时主要是出于

[

]

A.兼并战争的需要 B.废除旧贵族特权的需要 C.奖励军功的需要 D.保护土地私有制的需要

【答案】A 107.《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

]

A.奴隶怠工 B.生产工具进步 C.私田开垦增多 D.封建制比奴隶制优越

【答案】D 108.战国七雄中,下列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按东南西北方位的顺序排列应是

[

]

A.燕、齐、秦、楚 B.齐、楚、秦、燕 C.燕、齐、楚、秦 D.齐、秦、楚、燕

【答案】B 109.《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里反映的实质是

[

]

A.春秋时期已使用铁器和牛耕 B.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D.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答案】C 110.战国七雄不断进行战争,而战国经济却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

第 20 页

A.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 B.诸侯争霸需要 C.重农抑商政策 D.水利的兴修

【参考答案】A 111.战国时期,下列哪一城市既是冶铁中心,又是商业中心?

[

]

A.邯郸 B.临淄 C.大梁 D.郢

【答案】A 112.《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对惠王说话的人,代表了当时什么人的利益?[

]

A.新兴地主 B.立功将士 C.富商 D.没落贵族

【答案】D 113.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齐桓公是

[

]

A.齐国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 B.封建诸侯势力的代表 C.齐国奴隶主贵族的代表 D.豪强地主的代表

【答案】C 114.西周时“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时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西周分封制的必然结果 B.井田制的瓦解 C.诸侯国实力超过了周王室 D.春秋五霸战乱局面

【答案】C 115.齐桓公联合诸侯,讨伐不向周王进贡的楚国是为了

[

]

A.与楚国争夺霸主地位 B.树立自己的威信 C.维护周王的尊严 D.使楚国履行诸侯的义务

【答案】A 116.下列现象最能体现春秋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

]

A.周王室势力衰微 B.铁器牛耕用于农业生产 C.公田转化为私田 D.少数民族进攻华夏小国

第 21 页

【答案】C 117.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就其性质而言,是

[

]

A.促进民族融合的战争 B.推进祖国统一的战争 C.推翻周王朝的战争 D.奴隶主的掠夺战争

【答案】D 118.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成就突出,主要是由于

[

]

A.统治者重视科学技术 B.生产发展的需要

C.原始迷信需要破除 D.唯物主义思想需要科学证明

【解答】B 119.史书记载,秦在兼并统一战争中,采取“远交而近攻”策略,符合这一策略的秦灭六国的顺序应是

[

]

A.齐、楚、韩、魏、赵、燕 B.燕、齐、楚、韩、魏、赵 C.楚、齐、燕、赵、魏、韩 D.韩、赵、魏、楚、燕、齐

【答案】D 120.北朝起止时间是

[

]

A.386年至581年 B.439年至581年 C.439年至589年 D.420年至589年

解析 B 121.秦灭六国的第一个国家是

[

]

A.韩国 B.赵国 C.魏国 D.楚国

【答案】A 122.“是故退睹其友,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兼士之言若此……”应是谁的思想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

【答案】D 123.百家争鸣中下列政治主张,在中国封建社会无法实现的是

[

]

第 22 页

A.兼爱 B.非攻 C.仁政 D.法治

解析:A 124.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军功

C.重农抑商 D.建立县制

【答案】A 125.《史记》中写道:“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连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以上的材料说明 [

]

A.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 B.孔子只是依仗权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C.孔子得到了各诸侯国国君的尊重和礼遇 D.有财力的富商能够操纵诸侯国的行政大权

【答案】A 126.“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这一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

A.儒家实行仁政的思想 B.墨家主张节约的思想 C.道家消极倒退的思想 D.法家实行法制的思想

【答案】C 127.《吕氏春秋》中“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

A.先王之法不可变 B.时代变了,法不能变 C.时代变了,先王之法仍然存在

D.法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D 128.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富贵。”他表达了小生产者

[

]

A.要求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政权 B.要求为新兴地主阶级选拔人才

第 23 页

C.要求建立“小国寡民”的社会 D.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答案】D 129.以下各项,对商鞅变法所造成的结果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确立了私有土地的法律地位 B.建立起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系 C.促进了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 D.建立了取代分封制的行政区制度

【答案】B 130.下列哪些书籍不属于秦始皇焚书的范围?

[

]

①秦国的历史书 ②民间收藏的诗书 ③诸子百家书 ④医书 ⑤卜筮和种植的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解析】C 131.下列关于半坡氏族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相同之处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普遍使用新石器 B.按血缘关系组成集团 C.从事农业和畜牧业 D.按才德民主推选首领

【答案】D 132.“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对上述材料的正确理解是 [

]

①世袭成为一种礼制 ②奴隶制度确立

③虽有伦理道德上的沦丧感却又表明了历史的进步 ④奴隶制度崩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A

第 24 页

133.下列关于黄河流域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产状况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种植粟和蔬菜 B.饲养家禽、家畜 C.纺麻织布 D.建筑木结构房屋

【答案】D 134.下列古代文化遗址位于黄河流域的有①元谋人 ②蓝田人 ③北京人 ④半坡遗址

[

]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135.下列文化遗址中,哪项能反映出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历史全貌? [ ]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氏族 C.半坡氏族 D.大汶口文化

【答案】D 136.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的表现有

[

]

① 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制造石器、骨器 ②使用弓箭 ③懂得人工取火 ④ 按血缘关系组成比较固定的集团 ⑤开始使用简单语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答案】D 137.对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A.生产力推动下的社会进步 B.标志着原始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主 C.公有制被私有制代替的历史倒退

D.由文明的无产阶级社会进入野蛮的阶级社会

【解析】A 138.导致原始社会晚期私有制财产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 B.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C.氏族首领权力的扩大 D.部落战争中奴隶的产生

【解析】A

第 25 页

139.导致原始社会晚期私有制财产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 A.社会剩余产品的出现

B.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 C.氏族首领权力的扩大 D.部落战争中奴隶的产生

【答案】A 140.可以全面反映氏族公社时期发展状况的原始人类遗址在

[

]

A.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B.山东泰安大汶口 C.陕西西安半坡村 D.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答案】B 141.下列关于我国原始社会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 B.山顶洞人过着定居的生活

C.半坡人处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 D.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处在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答案】B 142.《韩非子·五蠹》:“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此处“中古之世”是指

[

]

A.原始人群时期 B.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C.父系氏族公社早期 D.父系氏族公社晚期

【答案】D 143.春秋后期,生产力的提高表现在

[

]

①铁器在农业上使用 ②开始用牛耕地

③井田制逐渐瓦解 ④新剥削方式提高劳动者兴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144.《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周初的分封制 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 C.春秋时诸侯争霸 D.齐桓公称霸

第 26 页

【答案】A 145.《吕氏春秋》中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当时 [

]

A.生产工具进步 B.私田开垦增多 C.奴隶厌恶井田 D.封建制度优越

【答案】D 146.下列关于晋国的陈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 B.都城位于今山西境内 C.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D.春秋末年分裂为韩赵魏三国

【答案】D 147.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出现在

[

]

A.“天下为家”局面出现后 B.“殉葬”、“人牲”盛行时 C.分封制发展时期 D.“尊王攘夷”口号提出后

【答案】C 148.周初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

[

]

A.巩固西周国家政权 B.消灭商朝残余势力 C.保障西周国家兵源 D.向诸侯国征收财物

【答案】A 149.牧野之战与“国人暴动”

[

]

A.都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利的斗争 B.都是民主对专制的胜利 C.都是反抗暴政的奴隶起义 D.都体现了奴隶的反抗性

【答案】D 150.被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时日曷(何时)丧,予与汝皆亡”诅咒的暴君是 [

]

A.夏桀 B.商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第 27 页

【答案】A 151.西周的奴隶制比殷商更为发达。是因为西周

[

]

A.疆域更加辽阔

B.供作“人牲”和“殉葬”的奴隶人数大量增加 C.手工业作坊全用奴隶劳动 D.曾经建立“共和”政权

【答案】C 152.现在已知我国最早关于日食、月食的记录,是在 [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答案】B 153.从夏、商两朝的灭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

]

A.发展经济,增强国力 B.加强国防,充实武备 C.重视教育,奖励发展 D.任用贤臣,勤政爱民

【答案】D 154.对于“甲骨文”的下列表述,不确切的是

[

]

A.它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老文字 B.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C.它演变为今天的汉字 D.它是一部商王朝的信史

【答案】B 155.我们从商代甲骨文中可以看到

[

]

A.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确切纪年 B.世界上最早的日、月食记录 C.中国文字最初的起源形态 D.关于划分节气的最早记载

【答案】B 156.古老炎帝黄帝的传说,反映了

[

]

A.黄帝炎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第 28 页

C.华夏族悠久的历史活动 D.中华民族已经完全形成

【答案】C 157.西域都护的最初设置是在

[

]

A.西汉前期 B.汉武帝在位时期 C.西汉中后期 D.东汉前期

【答案】C 158.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他的最大贡献在于 [

]

A.开创了中医传统的“四诊法” B.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C.最早提出了病理学说 D.最早采用分科治病的方法

【答案】B 159.《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成就在于

[

]

A.奠定了中医病理学的基础 B.确立了中医传统的诊断方法 C.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初步建立了中医的专业分科

【答案】C 160.我国封建社会开始建立地方教育系统的目的是

[

]

A.加强思想控制 B.促进学术繁荣 C.与科举制配套 D.推行儒学教育

【答案】A 161.汉朝时受到广泛喜爱的活动是

[

]

A.蹴鞠 B.角 C.击剑 D.秋千

【答案】A 162.“平城之下祸甚苦,七日不食不能变弓驽”,这次事件发生于

[

]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第 29 页

【答案】D 163.赤壁之战打败曹操的决定因素是

[

]

A.诸葛亮的计谋 B.周瑜的水军 C.孙刘的联盟 D.地理上的优势

【答案】C 164.西汉初年匈奴南下打到最南边的位置是现在的 [

]

A.山西大同西南 B.河南洛阳东北 C.山西太原西南 D.陕西西安东南

【答案】C 165.下列最能证明西汉时期中国对西亚和欧洲的丝绸贸易相当兴盛的是

[

]

A.张骞通西域后,沟通了西亚和欧洲的商贸关系

B.近年来,在丝绸之路沿线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许多西汉时期的丝织品 C.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来华

D.古时候,西亚和欧洲国家的人民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

【答案】B 166.秦始皇大量迁移人口到边远地区,这些边远地区是

[

]

①河套一带的北方地区 ②辽东一带的北方地区 ③珠江流域的南方地区 ④东南沿海的南方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167.东汉末年出现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事集团,其历史根源是

[

]

A.王国问题的发展 B.宦官和外戚交替执政 C.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D.黄巾大起义的结果

【答案】C 168.东汉末年出现军阀割据局面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农民起义瓦解东汉政权 B.官僚集团之间的斗争 C.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D.民族之间的战争

第 30 页

【答案】C 169.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 C.是一次利用宗教为外衣的农民起义 D.是一次沉重打击封建政权的农民起义

【答案】A 170.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应是

[

]

①大秦王安敦遣使来中国 ②东汉皇帝赐给“汉委奴国王”金印 ③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④西域都护的设置 A.③④①②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③①

【答案】D 171.淝水之战的结果说明

[

]

A.东晋国力强盛 B.前秦统治腐败 C.东晋军队能征善战 D.统一的历史条件不成熟

【答案】D 17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之时,统治中国南方的是南朝的

[

]

A.宋 B.齐 C.梁 D.陈

【答案】A 173.南北朝开始于 [

]

A.拓跋建立北魏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东晋建立 D.刘裕建宋

【答案】D 174.促使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历史因素是:

[

]

A.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B.汉族地主的建议

第 31 页

C.恢复北方经济,安定北魏统治的需要 D.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需要

【答案】A 175.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是为了

[

]

A.解决汉末以来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C.保证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北方各族的大融合

【答案】C 176.从三国后期到西晋,位于北方地区的政权战胜其他割据政权形成统一的主要因素是

[

]

A.北方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打破了南北均势 B.北方地区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C.北方政权成功地削弱了导致分裂的豪强地主势力 D.北方政权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177.发明家马钧制造了翻车,其主要用于

[

]

A.运输 B.播种 C.灌溉 D.鼓风

【答案】C 178.祖逖北伐时,北方地区正处于 [ ] A.十六国时期

B.北魏统治时期 C.苻坚统治时期

D.东魏和西魏并立

【答案】A 179.西晋灭亡后,各族在北方和西南先后建立了十六个主要国家,其中建立国家最少的民族是

[

]

A.匈奴族和羯族 B.鲜卑族和羌族 C.羯族和羌族 D.氐族和汉族

第 32 页

【答案】C 180.东晋的都城建在 [

]

A.建业 B.建康 C.洛阳 D.临安

【答案】B 181.316年灭亡西晋的政权是

[

]

A.前秦 B.后秦 C.汉 D.成汉

【答案】C 182.三国结束的先后顺序是

[

]

A.魏、蜀、吴 B.蜀、魏、吴 C.吴、蜀、魏 D.蜀、吴、魏

【答案】B 183.古代诗人在咏史诗中写道:“亭长(刘邦曾为秦地方官吏亭长)何曾识帝王,入关便解约三章。只消一勺清凉水,冷却秦锅百沸汤。”这表明作者 [

]

A.肯定刘邦推翻秦朝的贡献 B.指出刘邦约法三章的目的 C.认识到刘邦得民心的原因 D.分析了楚汉战争的性质

【答案】C 184.西汉的主父偃曾建议皇帝:“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必稍自弱矣。”这表明他提出此建议的真实目的是[

]

A.主张推行分封制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剥夺诸侯王的直属领地 D.施恩于诸侯子弟收买人心

【答案】C 185.西汉发行的五铢钱是

[

]

A.记重量 B.记价值 C.记年号 D.记国号

【答案】A 186.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是

[

]

A.中央机构不同 B.地方制度不同 C.皇帝权力不同 D.根本目的不同

第 33 页

【答案】B 187.王莽改制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官僚和大地主反对 B.无地农民不满

C.封建生产关系决定了土地兼并问题不能解决 D.不许土地买卖,违背历史发展

【答案】D 188.汉高祖五年诏曰:“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对这道命令的解释最准确的是

[

]

A.所有的奴婢恢复其平民身份

B.原来的平民因饥饿而成为奴婢的人恢复平民身份 C.因饥饿卖身作奴隶的人释放为平民

D.因饥饿自己将自己卖为奴婢的人,不得为平民

【答案】C 189.秦始皇下令“焚书”反映出的实质是 [

]

A.秦始皇个性极其暴虐 B.秦始皇视传统文化为统治障碍 C.秦朝统治严酷残暴 D.君主专制扩展到思想文化领域

【答案】D 190.“(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皇帝此举的意图是

[

]

A.施恩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答案】D 191.西汉纺织技术的重要进步表现在

[

]

A.丝织物的品种增多 B.在织物上直接织出花纹 C.织出绚丽动人的花鸟纹锦 D.用百鸟羽毛织成毛裙

第 34 页

【答案】B 192.秦汉时期关中的水利工程中,连接泾水和渭水的是 [

]

A.六辅渠 B.郑国渠 C.通济渠 D.白渠

【答案】D 193.下列关于秦汉时期关中水利工程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主要集中在泾水、渭水和洛水流域 B.大多出于战争的需要修建的 C.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继续发挥作用 D.新开凿的有六辅渠和白渠

【答案】B 194.西汉建立后,汉高祖“惩戒亡秦孤立之败”,采取的措施是

[

]

A.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铲除异姓王侯 C.分封同姓王 D.铲除王国

【答案】C 195.秦朝在越族地区设立了①南海郡

②象郡

③桂林郡。从东到西排列,其顺序应为

[

]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①③

【答案】C 196.西汉初年,大臣陆贾在评论秦的统治时说:“事愈烦天下愈乱,法愈滋而奸愈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这段话最根本的含义是

[

]

A.严刑酷法不能保证统治的安定 B.减省政事清静无为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C.秦朝养兵太多反而招致灭亡 D.秦朝法网严密却不能阻止民间的反抗

【答案】B 197.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于

[

]

A.公元前3世纪初 B.公元前3世纪末

第 35 页

C.公元前2世纪初 D.公元前2世纪末

【答案】B 198.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背景有

①土地兼并严重②徭役赋税沉重③刑法严酷④政治腐败,宦官专权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199.“诸侯或欲推私恩分子弟者,令各条上,朕且临定其号”。上文中的“朕”是

[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答案】D 200.汉高祖采取的措施中,有利于扩大西汉统治阶层力量的是

[

]

A.兵皆罢归家

B.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

C.民以饥荒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D.轻田租,什五而税一

【答案】B

二、材料解析题

20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中叶以来,法制隳弛,田亩之在人者,不能禁其买易,官授田之法尽废,则向之所谓输庸调者多无田之人矣。 《通考》

材料二:(唐肃宗时) (杨)炎疾其弊,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户无主客(不分本地土著和外地迁来的农户),以见(现)居为薄;人无丁中(十六岁为中,二十一岁为丁),以贫富为差。……其租庸杂徭悉省,……天下果利之。自是人不土断(以土地定户籍)而地著(依靠土地务农安居),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吏不诫而奸无所取,轻重之权,始归朝廷矣。

《新唐书·所炎传》

材料三:两税之立,则异于斯(旧的赋税制度)。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丁夫)为本,资产少者则其税少,资产多者则其税多。曾不悟资产之中,事情不一。有藏于襟怀囊箧者物虽贵而人

第 36 页

莫能窥;有积于场圃仓,直(值)虽轻而众以为富;有流通蕃息之货,数虽寡而计日收赢;有庐舍器用之资,价虽高而终岁无利。……由是务轻费而乐转徙者,恒脱徭税;敦本业而树居产者,每困于征求。…… ……

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往输其一者,今过于二矣!虽官非增赋,而私已倍输。 《陆宣公奏议》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时代背景,评述两税法实行的背景、特点、作用、弊端。 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字150字左右,超过180字要扣分

【答案】

背景: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无法实行,国家收入减少。 特点:以资产多少作为征税标准。

作用:不增加农民的负担,而使政府的收入增加;遏制了官吏的盘剥。

弊端:出现商业与农业负担不均的现象;物价下跌,导致人民负担加重。两税法并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20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功臣,以公赋税重赏之,甚足削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引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2: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爵。 --引自《汉书》

材料3: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亡,乃定制以子弟二十一人,又以功臣一十四人为世袭刺史。礼部侍郎李百药奏论驳世封事……中书舍人马周又上书……太宗嘉纳其言,于是竟罢子弟及功臣世袭刺史。 --引自《贞观政要》

材料4:高祖、太宗之制,……兵者,将之事也,使得以用,而得以有之,及其晚也,土地之广,人民之众,城池之固,器甲之利,举而予之……。方镇之患始也。各专其地而自世,继则迫于利害之谋,故喜则边衡(横)以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又其甚则而王室。唐自中叶以后,收功弥乱,虽常倚镇兵,而其亡也,亦终于此,可不戒哉! --引自《新唐书·方镇表序》 回答:

① 比较材料1李斯和材料3太宗对分封制认识的差异,太宗是否坚持了这一观点?试用材料3加以说明。

② 比较材料2与材料3,他们对秦亡原因的认识是否相同?他们的认识与客观事实是否一致?试简

第 37 页

单说明之。

③ 材料4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它的产生是否与材料3有直接的联系?它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④ 综合材料

1、

2、3,他们讨论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决策的一个重要依据是什么?

解析

① 李斯认为周分封制造成了诸侯纷争,天下大乱;而唐太宗则认为周分封制保持了较长时间的统治。唐太宗没有坚持这一观点,他“竟罢子弟及功臣世袭刺史”说明他也认识到了分封制的弊端。 ②相同。他们的认识和客观事实不一致。秦的灭亡主要是由于实行暴政,并非由于没有实行分封。 ③藩镇割据。没有。封建经济的独立性和地主阶级政治上的割据性。 ④为了维护自己的长久的统治。历史的经验教训。

20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摘自杜牧《题乌江亭》

材料二: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摘自王安石《乌江亭》

材料三:沛公百战保咸阳,自古柔仁伏暴强。慷慨悲歌君勿恨,拔山盖世故应亡。 摘自张耒《项羽》

材料四:乌江亭长劝项羽东渡乌江时,项羽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摘自《史记》

材料

一、

二、三中的三位文学家对项羽流露出了怎样共同的思想感情?项羽失败是因为他所说的“天之亡我”吗?请分析一下项羽失败和刘邦胜利的原因。

【解析】

① 上述三人对项羽都怀着惋惜和敬佩之情。

② 项羽失败不是由于他自己所说的“天之亡我”。项羽失败是由于他骄傲,刚愎自用,不善于用人;行为残暴,失去民心;大封诸侯,想把中国倒退到割据分封的旧时代,违背了历史潮流。 ③ 刘邦注意收揽民心,重用人才,有富饶的关中作根据地,注意农业生产。④ 综上所述,项败刘胜是必然的。 [评分说明] ① 对材料理解正确,表述恰如其分,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者,可给10~12分。 ② 对材料理解基本正确,分析评述不够完善,表达尚通顺者,可给5~9分。 ③ 对材料理解有错误,要点缺漏较多,语句欠通顺者,给0~4分。

第 38 页

20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上(明宣宗)罢朝,谕朝臣:“贪污奈何?”杨士奇对曰:“贪风始永乐(明成祖年号)末,今更甚”。上问“何如?”对曰:“太宗(明成祖)自十五六年,数疾不视朝,尾从之臣,请托贿赂,公行无忌。”杨荣曰:“当是时,唯方宪(人名)有贪名”。上顾杨荣曰:“今日贪者谁甚?”对曰:“莫甚刘观”。士奇曰:“风(观民风,正吏治的机构)宪所以肃百僚。宪长如此,则不肖御史皆效之。御史奉巡四方,则不肖有司皆效之”。上叹息曰:“除恶为本,顾刘观去,谁代观者?”士奇曰:“通政使顾佐廉公有威。”荣曰:“佐为京尹,能禁防下吏,政清弊革。”上喜曰:“顾佐乃能如是!” --引自《明史纪事本末》卷28 材料2:山东抚按劾昌邑知县也鸣凤贪贿,上怒甚,欲遣逮张居正曰:“贪人固当尽治,但故事(按惯例)俱下台(御史台)讯。”上曰:“然。鸣凤之婪,乃出进士乎?”居正曰:“此人唯恃进士,故尔恣肆,若乙科明经(考入国子监的生员)尚有畏忌,今后用人但问功能,不可拘资格”。上深然之。

--引自《明史纪事本末》卷61 回答:

①从这两段材料中看出明代官场严重的贪污方式主要是什么?材料

1、2所提到的贪官刘观和孙鸣凤的官职和地位有何不同?

②材料1中杨士奇认为永乐年间形成的贪污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材料2中张居正认为孙鸣凤贪贿的原因是什么?

③材料1中杨士奇认为刘观的做法有何危害?

④材料2中张居正认为“明经”对贪污有“畏忌”的原因是什么?

⑤这两则材料分析的封建官吏贪污的原因是否触及了问题的实质?为什么?

【答案】

①接受贿赂。刘观是掌管全国社会风气和监察官僚的最高长官,孙鸣凤则是一个县的地方官。 ②明成祖有病不能理政。进士出身。 ③上行下效影响全国。 ④乙科明经地位比进士低。

⑤没有,实质是封建统治本身的腐败造成的。

20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保机,异不知其何部人也,为人多智勇而善骑射。是时刘守光暴虐,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机乘间入塞,攻陷城邑,俘其人民,依唐州县置城以居之。……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度,汉人安之,不复思归。 《新五代史·四夷附录》

材料二:至阿保机,稍并服旁诸小国,而多用汉人,汉人教之以隶书之半增损之,作文字数千,以代刻木之约。……

第 39 页

《新五代史》

材料三:辽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诚有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徕中国之人也。 《辽史·百官志》

材料四:北朝(辽朝)之政,宽契丹,虐燕人(汉人),盖已久矣。然臣等访闻山前诸州祗候公人(衙门中的低线衙役),止是小民争斗杀伤之狱则有此弊,至于燕人强家富族,似不至如此。契丹之人,每冬月多避寒于燕地牧放住坐,亦止在天荒地上,不敢侵犯税土。兼赋役颇轻,汉 人易于供应。……若其朝廷郡县,盖粗有法度,上下维持,未有离析之势也。 苏辙《栾城集》卷41 根据以上材料,把辽历代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和作用逐条概括列出(不得摘抄原句),并简单评价。

【答案】

政策:建城池屋舍,发展农业; 用中原的制度管理辖区内的汉人; 使契丹人不能随意侵犯汉人的利益; 汉人的赋税徭役较轻; 任用汉人,注意吸收汉文化。

作用:使契丹辖区的汉人生活较安定,契丹的统治稳定。

评价:这些政策有益于民族间的融合,反映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20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览,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引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三 军机处“直(通值)庐初仅板屋数间……(属员)直舍仅屋一间半”。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四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承者,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根据以上材料,简述军机处设置的原因、特点、职能演变过程、性质及其影响。要求:表述应当成文,限150字左右,不得超过180字

第 40 页

【答案】

评述内容应包括:

①原因: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②特点:保密性强,机构精干,办事效率高。

③演变:由一个暂设军事机构,发展成为位居内阁等中央机构之上、皇帝之下的常设政务机构。 ④性质:军机大臣只能传达皇帝旨意给中央部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军机处是皇帝行使权力的机要部门。

⑤影响:使皇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强化。

207.以下材料搞自1366年朱元璋发布的讨张士诚檄文

材料1:有元之末,主居深宫,臣操威柄,官以贿成……方添冗官,又改钞法,役数十万民,湮塞黄河,死者枕藉于道,哀苦声闻于天。致使愚民,误中妖术,……妖言既行,凶谋遂逞,焚荡城郭,戮杀士夫。荼毒生灵,千端万状。是以有志之士,旁观熟虑,乘势而起,或假元氏为名,或托乡军为号,或以孤兵自立,皆欲自为,由是天下土崩瓦解。

材料2:予本濠梁之民,初列行伍,渐至提兵,灼见妖言,不能成事,又度胡运,难与立功,遂引兵渡江。

材料3:凡尔百姓,果能安业不动,即我良民,旧有田产房舍,仍为前主,依额纳粮,余无科取,使汝等求保乡里,以全室家。此兴师之故也,敢有千百相聚,抗拒王师者,即移兵剿灭,…… 回答:

①材料1中的“愚民”、“有志之士”各指什么人?

②依据材料

1、2,说明朱元璋面对元末“天下土崩瓦解”而“引兵渡江”的原因。 ③材料3表明朱元璋“引兵渡江”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④联系朱元璋的出身,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朱元璋阶级属性的变化,并说明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答案】

①农民;地主阶级。

②农民(红巾军)起义“不能成事”;元朝统治难以挽救。 ③重建封建统治秩序。

④由佃农变成地主阶级代言人;农民阶级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农民战争往往变成地主阶级改朝换代的工具。

20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杭州……桑麻遍野,茧丝绵织之所出,四方咸取给焉,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求罗绮缯币(帛)者,必走浙之东也。 摘自张瀚《松窗梦语》

第 41 页

材料二: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摘自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三: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者,又十之二三矣。 摘自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材料四:毅庵祖,家道中微,以沽酒为业。……因罢沽酒业,购机一张,织诸色币(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五当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商贾所货者,常满户外,尚不能应。自是家业大饶。 摘自张瀚《松窗梦语》 请回答:

①指出以上材料反映了哪个朝代什么时期的现象?材料一反映的杭州的特点是什么? ②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末”、“本”分别指什么?反映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③材料三中“游手趁食者”指什么人?

④材料四中所述家业是什么性质?“商贾”与“家业大饶”实质是一种什么关系?

【答案】

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纺织业发达,是全国丝织商品交易中心。

②“末”指工商业,“本”指农业。反映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③雇拥劳动者。

④早期资本家。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三、问答题

209.唐太宗说:“昔人谓御戎无上策,朕今治安中国,而四夷自服,岂非上策乎?”又说:“汉武帝穷兵三十八年,疲弊中国,所获无几,岂如今日绥之以德,使穷发之地尽为编户乎?”以上史料探讨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唐太宗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请结合史实说明。你对唐太宗对汉武帝的评价有何看法?

【答案】

中心问题:如何治理少数民族问题。

基本政策:“治安中国”,只要中原汉族王朝安定强大,周边少数民族就会服从管辖。“绥之以德”,对少数民族也要以德服人,实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重要史实: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任用贤臣,善于纳谏,调整统治政策,致使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因此,周边少数民族向往中原文化,接受唐中央政府领导。 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在打败突厥后,在其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作都督。设安西都护府。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吐蕃同松赞干布结婚,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蕃联系。唐初,唐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第 42 页

唐太宗对汉武帝的评价不完全正确。汉武帝反击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尽管长期用兵耗费国力,但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以安定,保障了中原地区先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210.五代十国时期,我国南北方经济发展各有何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各有哪些?

【答案】

北方:①中原地区,由于长期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直到五代末期由于周世宗改革,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从此,逐渐失去其先进地位。

②兴起于辽河上游的契丹族,由于与中原地区的交流;中原汉族躲避战乱迁入契丹境内,带去先进技术和耶律阿保机提倡农耕,任用汉人,学习汉族封建制度等原因,契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逐步开始封建化。

南方:①由于政局相对稳定,各国统治者比较重视农业生产;许多中原人民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南方自然条件相对较好等原因,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②特点:十国时期南方经济逐渐开始超过北方,各国均十分重视兴修水利,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较快,商业繁荣,商业贸易收入成为主要财政来源。

211.唐朝以后在我国江南出现了一批大的商业城市和港口,试说明其原因、现象及影响。

【答案】

唐朝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向东、向南偏移。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沟通了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江南地区有几次大发展时期,特别是三国、南朝、宋代等几个时期,北方农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同江南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

南宋以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速。随之出现大港口。 明朝,由于农业、手工业产品的丰富,商业随之发达起来。

明朝出现了纺织、木材、茶叶等集散地和商业中心,也出现了广州、泉 州、福州等对外贸易的大港口。

这些情况的出现,使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而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正是在此基础上出现于江南的。

212.试比较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异同。

【答案】

(1)不同点

① 背景不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不同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官渡之战是200年中国

第 43 页

北方两大军事集团,即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决战。赤壁之战是208年北方的曹操与南方的刘备、孙权之间的战争。而淝水之战发生在383年,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前秦和南方汉族政权东晋之间的战争。 ② 战术运用不同: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数精兵插入敌后,焚毁袁绍全部军粮,乘袁绍军心大乱之机出击破敌。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利用火攻破敌。淝水之战中,谢石、谢玄利用秦军不得人心的弱点,诱其稍退而乱,“引兵渡水击之”破敌。

③ 结果不同: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取胜,此后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淝水之战,东晋胜利,此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 (2)相同点

① 特点相同:都是我国古代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② 性质相同: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都是为了争夺统治权。

213.结合史实比较汉高祖与明太祖政治、经济政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分析原因,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相似点:汉高祖和明太祖在经济上都采取了比较宽舒的政策。汉高祖恢复因战争逃亡的人家原有田宅,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明太祖下令农民垦荒归开荒者所有,免除三年徭役和赋税。汉高祖让士兵复员生产,明太祖让军队屯田自给。这些政策都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采取措施的原因也是相似的。即在农民战争的打击后,统治者为了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就必须采取一些有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

不同点:汉高祖采取了分封同姓王国和郡县制并存的制度。明太祖取消了宰相和行省,建立锦衣卫,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其原因:汉高祖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初期,还没有更多的历史经验可供借鉴,而明朝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加强君主专制已成为封建统治者必然采取的方式。 认识:在中国封建社会,特别是农民起义推翻旧王朝后,新的封建统治者必然要在各个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其封建统治,这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规律。任何措施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反映。

214.试分析“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及对当时产生的相同影响。

【参考答案】

“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当时的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及时调整了统治政策,注意用人纳谏。由于二者都处于政权建立初期,经济急需恢复,统治者都极为重视农业生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负担,轻徭薄赋,缓和阶级矛盾。

“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都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巩固了政权,维护了统一,同时带来了经济的繁荣、边疆稳定,并有力量开拓对外交流。“文景之治”与“贞观之治”同时带来了文化的发展。

21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方面出现了哪些社会发展趋势?结合史实说明这些趋势产生的原因。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说明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之间关系。

第 44 页

【答案】

①政治上出现了从分裂到统一的发展趋势和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发展趋势;经济上出现了封建经济取代奴隶制经济的发展趋势。

②春秋战国时期, 长期的争霸战争使弱国被兼并, 到战国时形成七个主要诸侯国, 统一在局部地区形成;人民遭受战争灾难严重,厌恶混战,渴望统一;秦国经过变法成为最强大国家,具备了统一的力量,因此统一成为历史趋势。铁器的使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私田大量产生,为了获得更多收益,一些贵族采取新剥削方式,允许劳动者保留部分产品,从而形成封建剥削方式,旧式奴隶剥削随井田制瓦解而逐渐消失,因此封建经济成为历史发展趋势。新兴地主随着自身经济势力壮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变法是这些要求的体现;经过变法,各国确立封建制,所以说封建制取代奴隶制是历史的发展趋势。 ③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经济的发展,使封建经济基础形成;封建制经济的代表新兴地主通过变法方式确立了封建制的上层建筑,体现了这一理论。

216.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注:众建,增加多建>诸侯而少<注:少,削弱>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无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天下之势方病大(同肿)一胫(即大腿)之大几如腰, 一指之大几如股(即小腿)……失今不治, 必为锢疾, 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贾谊在这段文字中提出了什么建议?

试述贾谊提出这个建议的历史背景,并评价这一建议,分析其对汉武帝统治政策的影响。

【答案】

贾谊的建议是:众建诸候而少其力。这个建议提出的历史背景是:①汉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实现了“文景之治”局面。②刘邦曾分封一些同姓的子弟作王,受封诸候权力很大。诸候力量发展,严重地影响中央政权的巩固。

评价:①此建议切中时弊,不失为解决王国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因王国问题不仅危及中央集权,也影响了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和人民的休养生息。贾谊提出这个建议是符合人民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对王国问题的解决起了一定作用。但各王国同中央政府的斗争只是地主阶级内部争权夺位的斗争。贾谊建议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西汉王朝中央政权的统治,其建议的实施只能起到削弱王国力量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王国问题。

产生的重大影响:①实行“推恩令”,把王国分成若干小诸候国,直属的领地小了后,各王国再无力量与中央政权对抗。促使汉武帝后来解决了王国问题,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实现了大一统。

第 45 页

第五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侵略者是( C )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2.侵略者第二次洗劫和焚烧圆明园的战争是(D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下列城市,按其在近代历史上开放为商埠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C ) ①南京 ②厦门 ③天津 ④杭州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 A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率犯错误 D对封建王朝打击空前沉重 5.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C )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上分布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6.晚清有御史上奏折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C ) A太平军B洋务派C维新派D义和团 7.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

A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使孙中山对军阀势力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得出"南与北如一丘之貉"的结论是在(D )事件之后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反张勋复辟 D护法运动

9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因为它( D )

A成立时间早 B实现了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和组织 10.辛亥革命爆发后英美列强积极扶植袁世凯的主要原因是(D ) A清政府已经无可救药 B袁世凯较清政府更加忠实于帝国主义

C革命党人损害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D认为袁世凯有能力维持中国"国内秩序" 11.下列武昌起义成功的原因中,最主要的是( C ) A清朝湖北当局无力抵抗 B革命党人筹划周密完善 C起义新军的革命主动精神 D立宪派改变策略乘机符合 12.新文化运动中批孔实际上针对的是( C ) A儒家思想文化 B孔子思想学说 C儒家传统道德 D封建专制皇权

13.民主和科学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一面大旗,受此影响最大的是(A ) A广大青年 B 无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工农群众

14.五四运动很快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 D ) A上海工人觉悟高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5. 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其根本原因是: ( B ) A.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D.儒家思想落后于资产阶级文化,全是糟粕 16.中共二大提出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表明(D ) A党的宗旨发生了变化 B党在实践中走向成熟 C党在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 D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加深

17.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后,运动的新特点是( C ) A商人罢市 B学生大规模罢课

C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18. 十年对峙时期,红色政权能够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D ) A.建立于敌人力量薄弱的山区 B.当时新旧军阀混战激烈 C.得到了大量的国际援助物资 D.坚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19.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C ) 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三民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中共三大决议

20.最早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在( D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八七会议 D三湾改编 21.1928年蒋介石在南京建立政权,其性质是( D )

A地主阶级政权B官僚资产阶级政权C资产阶级政权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22.1931年11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其政权性质是(D )

A资产阶级专政 B各革命阶级(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C抗日民主专政 D工农民主专政

23."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幕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毛泽东1927年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C )

上海工人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24.毛泽东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全面阐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文章是(B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共产党人>发刊词》

25.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震惊世界的大屠杀,被杀害的中国人达(C )余万 A 10 B 20 C 30 D 40

二、多项选择题

1.帝国主义没能实现瓜分中国的原因(AD )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清朝政府的极力反抗 C帝国主义的软弱 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 2.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BD ) A中国当时的实力小 B社会制度的腐败 C帝国主义过于强大 D经济技术落后

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为了统治中国采取的主要方式(ABC ) A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B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C扶植收买代理人 D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4.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BD )

A北伐失败

B天京变乱

C安庆失守

D石达开出走 5.洋务运动创办的军事工业有(ABD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天津机器制造局 6.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有(ABC) A封建统治者的腐朽 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自然灾害严重 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全面与重点进攻的作战原则和方法主要是(BC ) A分兵作战化整为零的原则 B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原则 C运动战的作战方法 D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

8.下列关于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BCD ) A都属孙中山直接领导的 B都是为了维护辛亥革命成果 C都反对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最终都未取得成功 9.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是(ABCD ) A辛亥革命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北洋军阀用封建思想来禁锢人们的头脑 C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D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0.下列评价符合新文化运动实际情况的有(BCD ) A是近代第一次重大的思想启蒙运动 B使民主科学观念得到较广泛的传播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D提出了中国文化必须现代化的重大课题

12.五四运动与以往民主主义革命的显著区别是(ABC ) A广泛的群众基础 B 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发生 C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D进行了"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斗争 13.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是(ABCD ) A周恩来 B贺龙 C叶挺 D朱德

14.日本侵华蓄谋已久,九一八事变后又制造(BC )事变,最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九一八 B华北 C一二八事变 D八一三

15.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所进行的(ABCD )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A淞沪 B忻口 C徐州 D 武汉

三、填空题

1.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第一个重大胜利的战役是平型关战役。

2. 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天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和社会改革方案。 3. 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一书。

4.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5.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的地点是会宁。

6.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的任务的领导人是毛泽东。

7. 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明确的规定以减租减息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8. 解放战争时期,最早与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中国民主同盟。 9. 魏源将收集到的资料编成《海国图志》,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0. 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开辟了道路。

四、判断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中共二大的召开。(错 )

2、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战争。(错 )

3、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是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对)

4、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错)

5、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对)

6、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建立的。(错)

7、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对)

8、1948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的四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型

9、“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

10、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对)

五、简答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稳步推荐的主要表现

答:(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2)基层民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民主自治体系开始形成。

(3)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宪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逐步完善

2. 遵义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答: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占有决定地位的军事上的和组织上的错误,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党的路线开始转到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轨道上来;它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的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重要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此后,中国革命就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的指导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

六、论述题

评述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

答: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旧三民主义在当时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它的提出,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一个巨大进步。民族主义,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以武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其中含有反帝思想。民权主义,是指“创立民国”。民生主义,是指“平均地权”,主要是用以反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本主义的土地国有制。但是,旧三民主义并不是一个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它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与妥协性。尽管旧三民主义存在着时代的和阶级的局限性,但它在当时还是革命的进步的。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试图用革命的手段来解决这些矛盾。这就使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成为同盟会和革命派的战斗旗帜。它对指导革命战争派与保皇派的论战,动员群众起来进行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斗争,促进辛亥革命的爆发和取得一定的胜利,都起了很大的鼓舞和指导作用。

一、单项选择题

1.1838年6月,鸿胪寺卿( D )上疏《请严塞漏厄以培国本》,主张用死刑重治吸食鸦片者。

A林则徐 B许乃济 C邓廷桢 D黄爵滋 2.中国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D ) A《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广西成了( C )的势力范围。 A英国 B俄国 C法国 D德国

4.1860年沙俄借口"调停有功",迫使清政府签订( A ),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为俄国。 A《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天津条约》 5.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D )

A废除"二十一条"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还我青岛 D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6.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标志是( C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是因为( B ) A沿用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 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C外国资本的积压 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8.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①瓜分中国计划破产②已放弃灭亡中国的企图③仍需要扶持清政府以华制华④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 ( C )

9.下列条约中,涉及即割地又赔款的是( B )

①《南京条约》②《北京条约》③《马关条约》④《辛丑条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次革命(A)

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11.本世纪初第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在中国的(A ) A东北地区 B山东半岛 C东南沿海 D长江流域

12.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他们要求( A )

A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提倡民主和科学 C彻底废除旧制度 D宣传新思想,弘扬新文化 13.新文化运动中所提出的民主主要是指( C ) A国家主权和民主权利 B人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C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无产阶级专政下的人民民主 14.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实质是(A ) A资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思想论战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思想论战 C马克思主义与改良主义的论战 D西方文明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

15. 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C )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16.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C ) A中共的中心任务 B中共的奋斗目标

C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D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

17.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 B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的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18.与孙中山领导的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相比,北伐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是( B ) A依靠"新军"反对北洋军阀 B依靠革命武装反对北洋军阀 C依靠会党反对北洋军阀 D依靠地方军阀反对北洋军阀 19.中国共产党一向认为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 B ) A党的问题 B农民问题 C工人问题 D民族资产阶级问题 20.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主要特征是(B ) A经验主义 B教条主义 C主观主义 D宗派主义

21.东方会议后,日本制造了臭名昭著的(C ),提出了对外扩张的总体战略。 A二十一条 B《对华政策纲要》 C《田中奏折》 D近卫声明 22.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影响,不正确的是(C )

A它使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B它促使中国的社会矛盾开始发生变化 C它促使中共立即作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主张 D它是日本灭亡中国计划的一部分

23.日寇在中国不断挑起事变,进而发动全面战争,下列事变发生在上海的是 (B) A一·二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B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

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和九·一八事变 24.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的方式 C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皆有个阶级阶层广泛参加 25抗日战争胜利后初期,中共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C )

A.参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

1.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的主要目的是(ACD ) A宣扬殖民主义的奴化思想 B进行文化交流 C麻醉中国人民的精神 D摧毁中国人民的自尊 2.中国社会存在的两对主要矛盾是(BD ) A清朝政府与官僚地主阶级 B封建主义与大众人民 C满族与汉族 D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 3.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AC ) A瓜分中国 B帮助中国消灭封建旧势力 C灭亡中国 D发展中国

4.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派探索国家出路的纲领性文献有(AD )

A《天朝田亩制度》 B《太平礼制》 C《原道救世歌》 D《资政新篇》 5.洋务派在清朝地方官吏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BCD ) A奕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E荣禄

6.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BD ) A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和改革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打击了西方殖民势力

7.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哪些要求在文化上的反映( BD ) A防止封建帝制复辟 B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C宣传马克思主义 D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8.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代表团突出的要求包括(ACD ) A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 B废除旧中国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收回大战期间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D取消袁世凯与日本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二十一条" 9.五四运动中积极参加这场斗争的阶层有(ABC ) A爱国学生 B工人阶级 C商人 D地主阶级 10.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是(ABCD ) A促使北洋政府拒签和约 B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追求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1.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的不同之处有(BC ) A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B马克思主义宣传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对科学共产主义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 D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12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包括(ACD)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C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中国人民反帝情绪高涨 13.中共一大的内容包括(ACD )

A制定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B决定加入共产国际 C确定了党的中心任务 D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通过重庆谈判和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共取得的成果有(ABD ) A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 B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C实现了中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合法地位 D团结了民主力量

15.战斗在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联的优秀代表有(ABCD )。 A杨靖宇 B赵尚志 C李兆麟 D周保中

三、判断题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党外合作”。(错)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对)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错)

4、大革命时期,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叶剑英任团长的第四军独立团战功卓著,使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错)

5、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建立的政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错)

6、由于城市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中心和工人阶级的聚集地,所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应以城市工作为中心。(错)

7、由于城市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中心和工人阶级的聚集地,所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应以农村工作为中心。(对)

8、“八七”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错)

9、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错)

10、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对)

11、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对)

12、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错)

四、填空题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孙中山的旧三民主义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是核心。 3.新文化运动前期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5.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五、简答题

1. 为什么说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简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答: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客观上呼唤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3)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4)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实践条件

2. 简述中共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理论的内容。

答:第一,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出了建立民众联合政权的思想。第二,论述了无产阶级在民族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第三,指出了人情敌友的极端重要性。第四,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中心问题的论断。第五,把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区别开来,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3.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答:(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土地改革与人民的广泛运动,土地改革运动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3)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4)学生运动高潮,人民民主运动发展这些表明,不仅在军事战线上,而且在政治战线上,国民党政府已经陷入了全民包围中。

六、论述题

论述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历史主线和历史主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这就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题。近现代以来中国历史主线共有四条: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以及扩大国际参与、步入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进程

(二)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强求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三)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历史进程。

(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找真理、选择马克思主义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证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题通过四条历史主线得到体现。

上一篇:中国的机遇与挑战下一篇:中国古今经典对联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