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教育论文范文

2022-05-09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康复教育论文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国首先从农村、渔村、岛屿等条件不利的地区实行免费教育,继而从边远农村逐步向中心城市扩展。韩国政府采取的这种“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相对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实现了教育均衡,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了教育福利。——毛建国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

第一篇:康复教育论文范文

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人们对教育功能认识的深刻化,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开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思,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被人们日益重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素质教育”作为一个传统教育的对立者问世了。 “素质教育”一经提出就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片赞誉,一时间对“应试教育”的批评声迅速膨胀。两种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待遇,让很多人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素质教育”定会取代“应试教育”,但时至今日“应试教育”依然显示着它强大的生命力,“素质教育”的实行却履步维艰,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否寻求一种有效的整合?这种有效的整合对我国课程设置的优化能否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分析

(一)素质教育的指导性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中央文件对素质教育的第一次正式定义,从中看出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文件中同时也规定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一是素质教育的推进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二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要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和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素质教育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美好的教育蓝图,为各类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素质教育和我国第八次基础课程改革相结合,对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培养目标的把握都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同时,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融合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发展新趋向,使我国的教育发展趋势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相接轨。因此,素质教育的提出对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教育工作进行指导,自身缺乏具体、明确和操作性强的实施与评价方案。

(二)应试教育的现实性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反对者认为,这种以应付考试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过度要求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识记,使学生丧失了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然而,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基本国情来看,应试教育在我国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第一、我国是一个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悬殊的大国,应试教育因其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个人主观喜好带来的评价不公和徇私舞弊现象,使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和经济发达区的学生在获得更高一级的学习机会上能够公平竞争。第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不具可比性。素质教育是教育内容和培养目标,应试教育是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两者本就是构成教育活动的两个部分,将两种不同范畴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行为本身就是不正确的,又如何保证结果的正确性。任何一种教育形式都必然会有“考试”这样的评价方式和选拔手段存在,我们对应试教育的批判源自于“考试”这种方式占据了教育活动的大部分空间或全部空间,但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

历数建国以来的八次基础课程改革,课程设置的变化始终是一个突出的聚焦点。这是因为大到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小至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要依据课程的实施,所以课程如何设置关系着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也正因为如此,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成为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点。目前我国的第八次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指导此次课改的理论基础正是素质教育提倡的基本理念,但是因其与应试教育在实践操作中的矛盾冲突,使其无法按照预期设计顺利进行。因此,笔者试图站在一个中立客观的角度,探讨基于“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理念下的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优势

1.必修课程种类齐全

我国中学现阶段必修科目主要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社会(历史、地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选修科目是地方和学校课程。将我国新课改后的中学课程设置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课程设置相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必修课程设置种类齐全。

2.注重基础课程教育

在历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学生骄人的成绩都让世界各国为之侧目,中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的扎实功底为世界所公认,这是我们在基础教育方面的成功之处。虽然,过多地识记和背诵知识并不为人们所赞成,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在基础课程教育方面的努力帮助学生奠定了深厚的基本功。

(二)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不足

1.学科间缺乏横向联系

我国的中学课程设置的学科壁垒鲜明,缺乏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渗透,养成学生孤立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其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中听到这样的回答:“这个知识点是某某课的,我们就在此不多讲了”,孤立的课程设置也导致我们的教师执着于自己的“术业专攻”,鲜少涉及其他学科领域,认为只要教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

2.课程设置模式单一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东西部差异显著,城乡差距较大,而我国从课程设置到课程目标的确定,从教材的使用到教学进度的安排,都有统一的规定,这无疑对保证各校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忽略了各地区的巨大差异,造成课程资源的浪费和教育模式的生搬硬套。虽然,新课改中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由于不参加升学考试,其实施并未落于实处。

3.重自然科学课程轻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现行的人才选拔制度下,衡量一个学科的受重视程度,最简单有效的就是该学科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数比例。例如,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各学科的分数构成如下:语文、数学、英语分别是120分,理化160分(物理85、化学75),政治70分,历史、地理、生物30分(选修一门),综合110分(包括体育55、信息技术15、英语口语10、理化生实验10、学校德育20),总分730分。虽然各省市的分数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看,我国的课程设置表现为重自然科学轻社会科学。

4.重学科课程轻实践课程

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中对教学活动三维目标的要求和课程结构的设置原则调整是我国课程改革中的一大进步,反观当前学校的课程设置,我们遗憾的发现,我国的课程设置中为实践课程留出的空间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使得课程的三维目标,即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树立,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无法达到全面和深入的培养。

5.课堂教学时间较长

将我国新课改后的课堂时数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发现,我国的周课时平均数为34节,部分发达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为:日本28节、法国26节、德国33节、加拿大26节。从中可看出,只有德国的课时数基本与我国持平,其他几个国家的周课时平均数均低于我国6-8节。这反映了我国课程设置中课堂教学时数过长,课外活动时间较短。

三、对我国中学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一)综合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平衡

学科知识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学科知识内部的纵向联系上,也体现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上。在课程的设置中更要打破学科壁垒,注重学科的横向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身心发展特点组织课程内容。横向的课程内容组织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和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的依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考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和统整人格。但是,我国的综合课程因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备落后、不参加升学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并未给予太多的重视。

(二)加强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知识的学习是为各种能力的培养奠定理论基础,但是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具体培养则要依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现象、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创新。我国中考和高考中的理化生实验和信息技术操作是我们在实践课程方面的尝试,但是其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因此,适当减少学科课程,增置多种类型的实践课程,如劳动技术、机械操作等,并将其纳入升学考试,这既是对我国课程设置结构的优化,又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设置职业教育课程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不乐观,调查显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社会竞争压力大和毕业生的过高期望以外,还有一个原因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即毕业生对自己职业选择的迷茫。究其原由,我们的学生在十几年的学业生涯中缺少了一项重要的教育——职业教育。学校课程设置应该弥补这一方面的不足,增设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中学阶段既要重视基础教育,也要开展与大学相衔接的专业教育,既要开设普通教育课程,同时也要加强职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和职业选择意识,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四)设置种类较多的选修课

我国的必修科目种类齐全且数量较多,但选修科目数量很少,甚至没有。必修科目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选修科目则是拓展学生的特长和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选修科目种类之多、重视程度之高是我们无法比拟的。因而,除了开设面向全体的必修课程以外,也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分流发展方向开设选修课程,组织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为他们提供多种选择机会,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

(五)课程设置“区域模式”的制定

课程区域模式是指根据全国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可将全国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区域,制定不同的课程设置方案。例如,根据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将全国划为东部沿海区、中部内陆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也可根据城乡发展差异划为城市区、农村区及城乡结合区。根据每一区域的特点为其制定合适的课程设置方案。这样既可以兼顾到不同地区的区域差异,又不会大幅度削弱国家对课程设置的统一管理,做到真正的教育权限下放。

(六)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有效结合

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能否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创造条件;评价方式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评价方式能否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优势才能,为其在以后的职业选择中提供参考依据。要使我国的课程设置发挥其应有的培养作用,最重要的是对现行评价方式的改革,如重视传统的试卷考查的同时,兼顾学校、同伴对其评价的重要性;适当降低考试题目对知识识记能力的考查,提高对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对技术操作类课程的考查应纳入最终的综合分计算中,等等。只有将灵活的课程设置与多元的评价方式紧密结合,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四、结语

在经过了对素质教育的狂热崇拜和对应试教育的口诛笔伐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更高级的理论形态,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先进的指导思想;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完善、客观的选拔方式,确保了教育活动结果评价的公正性。素质教育本是针对应试教育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的,但矫枉切忌过正,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并非建立在对应试教育的全面否定之上。我们应以课程设置为契合点,统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优势,并据此对我国的评估体制进行调整,从而达到以素质教育指导应试教育,以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1999, 6.

[2]丁远坤.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对立[J]. 学术交流, 2001, 9 (98: 139-141).

[3]王敏勤, 赵丽霞, 翟艳. 课改后我国与部分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2 (62-65).

[4]陈芬萍. 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123).

[5]张瑞玲. 德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色科目及启示[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154-158).

作者:明小艳

第二篇:韩国教育体制:公平教育,英才教育,文化教育

韩国首先从农村、渔村、岛屿等条件不利的地区实行免费教育,继而从边远农村逐步向中心城市扩展。韩国政府采取的这种“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相对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实现了教育均衡,弱势群体真正享受到了教育福利。——毛建国

韩国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韩国有句古语:“即使是老师的影子也不能踩”,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反映出韩国人自古以来尊师重教的程度,也是韩国民族长期以来兴办教育的一个原则。过去韩国人称大学生是“牛骨塔里的人”,因为在过去,即使是再贫苦的人家,父母宁肯自己挨饿也要将子女送到学堂读书,许多农民为了送孩子上学将耕地的牛卖掉也在所不惜。在韩国人看来,再苦再累送孩子读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韩国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韩国的教育部是中央政府机构,负责有关学术活动、科学及公众教育的政策方针的制订和执行。各道和广域市设有教育委员会,在各郡、市也有教育委员会下属的专员,负责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活动。政府对委员会进行有关基本政策方面的指导并提供财政支援。

教育资金由中央统一筹措,政府拨款占学校预算的绝大一部分。教育部的预算虽然年年不同,但是通常占政府支出总额的23.9%,1997年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8%。学前教育并非义务教育,但是从1953年起,6年小学教育已成为免费的义务教育。1992年,在乡村开始实行3年初中义务教育,其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将这套义务教育制度推广到全国各地。近年来,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教育部已经制订了学龄前儿童教育发展的长期规划,要求增加幼儿园的设施。

一、韩国别具特色的教育类别

(一)学校教育

韩国的学制分为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学院旨在培养博士的研究生课程的大学4年,另外还有两年制的专科大学及职业大学。

韩国有5,721所小学,在校学生有378万名,教师总数则达到138,670名。小学的基础课程由8个主要科目组成:伦理学、国语、社会学、算术、科学、体育、音乐、美术和实用美术。在一、二年级时,有些课程混合编排教授,从三年级起增设英语和实用美术。小学教师必须是4年制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小学毕业后,年龄在12岁至14岁的少年允许进入初级中学,学习七年级至九年级的课程。在过去的30年中,小学毕业后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比率大幅度增加。

自1969年废除初中入学考试以来,韩国初级中学招生便改为按区域抽签分配的制度,不给学生选择学校的余地。这一改变旨在消除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之间的差别,从而使所有的初级中学都能给学生提供同等质量的教育,并免除学生入学考试的压力。初中课程包括11门基本的或必修的科目,若干选修科目以及课外活动。技术及职业课程包括在选修科目之内,以供那些毕业后准备谋职的学生学习。

高中入学制度也于1974年实行“平准化教育”,高中通过推荐、书面材料、区域配置等方式招收学生。经国家会考合格的学生可以按区域通过抽签办法决定自己就读的高中。这种修订废除了每个学校自己主持的考试,以使高中教育具有同等的质量。结果初中毕业后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比率也随之增加。有234万名学生在1,892所高级中学上学,在职教师总数为104,404名。高级中学大部分分为两类: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全国共有774所职业高中。申请进入职业高中就读的学生必须具备初中毕业条件,并须参加道一级的预试。职业高中的课程通常是普通课程占40~60%,职业课程占60~40%,而且理论与实践并重。

韩国高等院校分以下几类:4年制综合大学和单科大学(医学院和牙医学院为6年制);4年制的教育大学(师范学院);2年制的专科、广播函授大学和电视大学;以及2~4年制相当于大学的各类学校,如护士学校和神学院等。

韩国教育法及有关法令规定,所有公立或私立高等院校均须接受教育人力资源部的监督。教育人力资源部负责处理学校招生名额、师资审核、课程设置、学位审议以及规定统一课程等事务。大学校长和董事会董事的任命亦须经教育人力资源部批准。教育公务员法对教师基本资格也作了具体规定。并且,韩国政府于1998年制定《英才教育振兴法》,并先后修订和制定了这一法律和相关实施法令。2000年1月28日,韩国颁布了《英才教育振兴法》,正式确立了英才教育的国家法律体系和教育体系。2002年11月29日,教育与人力资源部发表了由7部委联合制定的《英才教育振兴综合计划》。2006年6月12日,以总统令第19513号颁布修订的《英才教育振兴实施令》。

(二)非正规教育

韩国于1961年颁布了《非正规教育促进法》,第四次修改后于1979年公布,使非正规教育制度化。韩国的非正规教育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为那些没有受完正规教育的青年或成年人提供继续教育的课程;另一种则是用来对那些在职人员或非正规学生提供短期的技术或进修课程的教育。初期,非正规教育多强调读写的普及、大龄儿童的教育、农业知识推广课程以及成人教育。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发展,非正规教育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目前,技术训练成为非正规教育的主要推动力。主要的非正规教育机构包括公民学校和商业学校。公民学校和高级公民学校为那些期望提高或恢复初中正规教育的人提供一至三年不等的相当于正规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商业学校和高级商业学校和高级学校则对小学毕业或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人传授一至三年的职业教育课程。广播和函授大学为在职青年和成年人提供高中之后的四年课程,包括家政学、商业管理、农业、教育学以及公共行政等课程。该大学播放14个30分钟的广播节目和1个30分钟的教育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此外,还通过开放大学网的有线电视频道每天自上午6时至午夜共播放18个小时的节目。修完了所要求的学分的学生可以获得正规高等院校毕业生同等的学位。另外,还有中学的广播函授节目。学校以外的非正规教育包括由政府机构与私人组织提供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训练课程。设置的课程范围为特殊的职业技能训练和各种技艺。在乡村地区,还开办各种青年班或妇女班,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这些班通常是在晚上利用学院的教室或村民活动中心进行授课。

作者:晓晓

第三篇:艺术教育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当下我国越来越重视美育,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听力受损的儿童也可能有交流障碍问题。从小他们就需要在儿童康复中心接受听觉和语言康复方面的培训,因此通常无法参加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但是,目前的康复中心无法满足听力障碍儿童的艺术需求。考虑到他们的特殊情况,很显然,不可能开展传统教育的艺术课程教学,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课程。因此,本文探讨了艺术教育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应用的对策,希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听障儿童;美术教育;音乐教育

针对听力障碍儿童的学前康复课程旨在培养和发展语言技能,同时考虑并整合了健康、科学、艺术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内容。在学前康复课程中适当地使用艺术来帮助有听力障碍的孩子,可以改善听力障碍的儿童的听觉功能和表达语言的能力,并有助于听障儿童对声音和颜色的认知,对语言和环境的理解,控制自身的情绪 [1]。

1.当前特殊教育中艺术教育存在的不足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不同,所以在艺术教学上,教师要结合儿童的实际发展状况,尽可能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手段,以便帮助特殊儿童学习语文知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却常常存在以下不足:

1.1教学方式与内容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群体相对特殊,在基础知识能力与身心发展上比一般儿童薄弱,所以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所以出现了一些有“破罐破摔”的儿童,他们不再愿意多花时间在艺术学习上。由此可见,教学方式的单一是难以满足特殊儿童需求的,此外,在特殊教育课堂上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被安排在一起上课,学生的发展不停,拉低了整体的教育质量,有时他们在心灵上的创伤甚至比身体上的创伤要大,对艺术的理解比较困难。所以必须加强教育模式的变革,让艺术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才能帮助每一名特殊儿童获得发展 [2]。

1.2集体学习环境下教学缺乏效率

如果在特殊教育课堂上教师采取一视同仁的教学设计,显然是无法顾及所有学生需求的,甚至会拖慢艺术教育的教学效率。特殊儿童在艺术理解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所以,现在很多重视特殊教育的学校会要求教师开展“一生一案”的教学手段,这些学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关爱,同时教师也肩负着重要的责任,除了教他们懂得课堂上的基本语言外,还要使其紧跟时代步伐,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效率。

2艺术教育在听障儿童康复教育中应用的对策

2.1多元化教学手段增进学生理解

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要适当结合特殊教育语文课堂学习内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手段,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特殊儿童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一些孩子存在听觉障碍,教师就可以采用视频教学,以视频、图片做为教学辅助,在轻松的氛围中逐渐认知和理解语言。还可以开展音乐游戏,音乐游戏应该有目的性地玩,例如在玩游戏时给出语言指令,要教给学生快速认识声音与含义之间的关系并发展听觉理解的能力;在游戏中,让学生学会感知和识别不同的声音;边玩边说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在音乐中添加律动,使用身体感知节奏,改善身体协调性等等。

2.2注重美术教育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由于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听障儿童接触的人相对较少。在父母和老师的保护下,他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简单。艺术活动接近儿童生活的现实,因此,学习的内容应在三到五岁儿童现有的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发展,以他们的真实生活为背景,以他们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充分激发他们的艺术兴趣和表达欲望的基础。此外,在美术教学中应改变美术教学工具和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听力障碍儿童对美术教学的兴趣,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即使尝试失败后,也能鼓励孩子们发挥创造力,他们仍然可以体验学习艺术的乐趣。

学生经常喜欢画自己擅长的东西,教师不应该阻止,而应该参与其中。听力障碍的学生可以认真画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有时他们不禁使用肢体语言或者自言自语,这些是他们的真实表达。这时,老师不应该轻易打断他们,与他们分享他的快乐。如画“火车站”,男孩经常精通这一题材,他们尤其喜欢画交通工具。在绘画的重点上,老师只需要为画面的布局提供一些指导。因为他们倾向于擅长的东西,所以学生们会热情地、快速地表达出来。老师应该为他们加油打气并赞美他们,使他们发挥最大的能力,使这种至关重要的思维活动不仅在他们的笔下,而且更多地留在他们的心中。

2.3认识和体验不同乐器

有听力障碍的儿童也可以成为演奏者,并进一步体验声音的来源和形成,例如,从吉他的弦上看到声波的振动,从鼓面跳动的豆子看到鼓膜的振动等。打击乐器可以增进对节奏的理解,键盘乐器、弦乐器是理解音阶和音调的重要渠道。管乐器可以训练呼吸和呼气以及正确的发音,乐器教学更加注重体验,而不是表演。这种简单的协作有助于儿童增进对声音的理解,并提高注意力和音乐素养。

此外,音乐课中的发声练习和听力康复训练中的发声训练也具有相同的效果。发声练习可用于教育听障儿童学习科学的发声技术,并纠正发音错误、构音障碍等可改善发音质量的问题。在通常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像打哈欠一样吸气和叹气。呼吸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状态,在发音练习中,可以使用“u”“a”“ü”等音素,还可采用哼鸣练习。

3.结语

因此,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侧重于学生的发展,并引导他们学习。听障学生与健康的孩子一样具有敏锐的思维和艺术细胞。教师应捕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找到激发学生创造力的关键,鼓励学生勇于绘画,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释放学生在艺术中的潜力,让学生体验成功和幸福,为学生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魏然 .浅谈音乐教育对特殊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J].中国音乐教育 .2016,(12):31-34.

[2] 刘全礼 .论我国特殊教育的对象问题 [J].中国特殊教育 .2016,(06):3-7.

作者:赵永欣

上一篇:课堂常规论文范文下一篇:智能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