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调查报告范文

2022-05-28

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根据自身的需求,编写出格式正确、逻辑合理的报告,已经成为生活与学习的常见流程。该怎么样写出适合自身工作实际的报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纠纷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更多范文可通过本站顶部搜索您需要的内容。

第一篇:纠纷调查报告范文

邻里纠纷调查报告1

课题名称年级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长沙县榔梨镇邻里矛盾纠纷的调研报告法律系

司法行政201区队

卢娴娴 柳 英 龚 敏 曹锐铧

高 杨 张 艳 吴松鸿 林璐明 张 超 刘昱君 高成福

田玉堂 2011年10月28日

关于长沙县榔梨镇邻里矛盾纠纷专题调研报告

调查目的:完成“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相关教学实践安排,深化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增强自我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对法制教育与普法宣传工作现状的认识,增强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法律思维方式及能力,对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调查时间:2011年10月8日—26日 调查地点:长沙市榔梨镇保家村

调查对象:当地村民、社会各阶层人士等皆有参与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方式,随机调查结合访谈法、资料收集法 调查分工:调查访问:龚 敏 曹锐铧 林璐明

资料收集:卢娴娴 张 艳 吴松鸿 资料整理:张 超 高成福 刘昱君 撰写成文:柳 英 高 杨

为完成“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相关教学实践安排,深化对本门课程的理解,增强自我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对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现状的认识,增强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法律思维方式及能力,本小组成员在榔梨镇保家村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是于12月2日在榔梨镇保家村发出问卷100份,回收问卷85份,其中有效问卷80份,占总发出问卷数的80%。从问卷填写的完整度及居民们对小组成员提出问题的数量来看,居民们对于参与本次调查的积极性还是较高的。

本次接受调查总人数中,有男性48人,女性32人,调查中小组发现男性更为关心邻里矛盾纠纷的相关情况,更热心与小组成员交流。年龄阶段构成为20-29岁10人,30-39岁28人,40-49岁30人,50岁及以上12人,中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大多数,且积极性更高。职业构成为高中学历及以下20人,中专26人,大专19人,本科15人,无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士参与,学历层次稍高的人群在填写过程中所需要的帮助及说明较少,说明他们对相关知识了解较多。问卷共设10道问题,其中客观题9道,末尾一道为主观题。结合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反应出以下问题:

(一)在调查中显示邻里纠纷产生的矛盾原因各种各样。经问卷调查,得出邻里纠纷产生的矛盾原因主要为以下五种,如下图所示:

(二)矛盾纠纷爆发时间快,牵连面大,影响范围广。不少矛盾纠纷从发生到激化只有短短的时间,一触即发,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瞬间转化为刑事案件。社会矛盾纠纷往往直接涉及人与人、户与户或个人与集体等,分利必争,寸土不让,突发性大,往往猝不及防。

(三)矛盾纠纷解决方式少,其中武力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仲裁、诉讼方式少之又少。在调查中63%的人会以武力解决纠纷,只有25%的人会找村委或者乡镇司法所解决纠纷,其他的解决方式就少之又少。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

(四)矛盾纠纷主体广泛性。围绕某一起矛盾纠纷,参与人数多,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面大。46%的邻里纠纷会产生聚众闹事的现象,20%的纠纷会产生连锁反应。有时一起矛盾纠纷聚集参与的人数少则十多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上千人。今年以来,无论是城镇拆迁安置,还是城乡征用土地,或者是邻里纠纷,只要有少数人吃了亏或占了便宜,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其他户出面支持或亲自参加闹纠纷,串亲找友,牵动宗族,矛盾纠纷的主体就不断扩大了。

(五)纠纷升级快。表现在生产经营方面,如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私人承包范围扩大,为争水、争地、争承包发生纠纷矛盾后,不能自觉运用法律武器,而产生纠纷时,轻则骂,重则打,有的仅为小孩吵架、家畜、林地等方面小事,斤斤计较,而引发矛盾时有发生。

(六)矛盾纠纷复杂。矛盾纠纷的内容既有民事、经济的,又涉及治安、行政的,内容复杂,特别是涉及群众较多的山林、灌溉、拆迁等矛盾纠纷,以及跨乡镇、县区和行业的矛盾纠纷,调处困难,只要有少数人不合作、不配合,纠纷调处就难以达成协议。有的群众仍存在着“信上不信下、信大不信小、信多不信少、信闹不信息”错误观念。在少数人的出谋献策、指挥、操纵下,纠集民众,闹大事态,武力对峙,群体上访,希望通过激烈的行为引起上级党政领导和部门的重视,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一)经济发展引发利益冲突,导致纠纷产生。随着我镇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外资引进、重大项目上马等,涉及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问题,产生矛盾纠纷在所难免。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了,新建房、扩建房等普遍了,宅基地和相邻纠纷也就增多了。群众之间经济来往增加,债权债务的矛盾纠纷也就难免。各种物流、人员流动频繁,增加了矛盾纠纷发生机会。

(二)公平的法治精神实质缺乏。有的群众在现实中经常曲解法律,有的群众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政策知道,对自己不利的却不知道,或不想知道。遇到矛盾纠纷,双方不能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解决办法,而是钻牛角尖,把法律和政策往自己有利的方面随意解释,以此向对方漫天要价,提出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结果双方都不肯相让,导致矛盾纠纷升级。有的群众对我国法治工作需要一个过程理解不够。比如,法院民商方面的判决,在全国都存在执行难的问题,有的群众认为法院能解决一切,其实有些案件执行很难如意的。有的群众对执行不满就要上访,把不能执行的责任推给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三)行政管理存在“软”和“乱”的问题。“软”的表现是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对有些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不力、不及时,有的存在以罚代刑的现象。一些人违法犯罪行为没有得到治安和刑罚处理,受害方不服上告、上访。“乱”的表现是有的执法前后不

一、不注意兼顾公平,有的随意使用自由裁量权,群众不服,产生矛盾纠纷。

(四)基层少数行政执法干部和村干部法治观念淡薄。不讲程序,随意执法,违法行政。有的程序违法,实体也违法。有的行政行为透明度不够,对群众宣传工作不到位。有的干部对工作急于求成,不按法定程序办事,欲速则不达,反而产生矛盾纠纷。少数村干部没有带领村民走共同致富之路,而是利用手中的职权,贪污受贿,村务不公开,群众意见大,产生矛盾纠纷。

(五)一些基层组织不负责任,处理矛盾纠纷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拖延推诿,致使小事拖大,大事拖难,难事拖乱。具体表现: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视而不见,或故意推托。对于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的矛盾纠纷相互推诿。人情关系复杂,一件小事有多方说情,使问题复杂化。有的不但不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法律、政策,甚至粗暴对群众说有本事去告、去上访。

(六)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机制尚不完善。矛盾纠纷信息网络不健全,矛盾纠纷的信息反馈不及时,调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在调处一些突发性的矛盾纠纷中还缺少有效办法,并存在信息不灵,调处不及时的问题。综治委和司法行政机关之间在调处矛盾纠纷方面协调还不够有力,在组织、协调、指挥社会各部门和组织参与大调处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

三、化解矛盾纠纷,实现邻里和睦的思路

化解民间社会矛盾纠纷,应综合治理。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司法行政机关更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多种手段大力化解民间社会矛盾纠纷,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进一步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对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要建立健全人民调解机制,在全镇形成大调处工作格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中,要注重调解工作,尽量争取以调解的方式结案,同时要加快与人民调解相衔接步伐,结合法院陪审培训,多吸收基层司法助理员、业余调解员参与人民陪审工作,有利于今后的执行工作,有利于从根本上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人民法院要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邀请人民调解员协助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促进当事人和解。各级行政执法机关要依法行政,调处好有关行政纠纷,防止纠纷激化扩大。公安机关要依法调处治安纠纷、轻微刑事案件纠纷和交通事故纠纷,教育当事人遵纪守法。劳动部门要依法调处劳动纠纷,特别是依法调处私有企业主与雇用工人之间的劳资纠纷。工商行政部门要依法调处经济合同纠纷和消费纠纷,维护当事人、消费者合法权益,消除社会矛盾。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要为妇女、职工,特别是下岗职工解决矛盾纠纷,依法为其撑腰。总之,全社会要共同参与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形成大调处工作格局。

二要加强民间矛盾纠纷信息反馈工作。矛盾纠纷要得到及时调处,纠纷信息必须沟通。矛盾纠纷发生后,有关部门或人民调解委员会得不到信息,也就失去了有效调处的时机。这种情况下矛盾纠纷就容易扩大、激化。在现实中因信息不灵,调处不及时,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激化成刑事案件,引起非正常死亡,酿成群体性事件。因此要建立矛盾纠纷反馈机制。有关部门和人民调解组织在第一时机得到信息,及时介入、处置。应主要依靠村(居)治保员队伍作为治安纠纷信息员,提高反应能力,并在社会上广布信息耳目,保证公安机关耳聪目明,全面掌握社情动态,有效控制涉及社会治安类的矛盾纠纷。

三要探索建立联席会议等联动机制。要积极与信访、土地、城建等部门协调,探索建立解决疑难复杂、热点难点矛盾纠纷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动机制。通过会议督促抓好预防、排查、调处、定期分析、信息报送、应急处置、挂牌督办、联调、督导检查、保障等十项机制的落实,整合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力量与资源,从而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多种化解纠纷手段并用、三大调解良性互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四要继续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巩固完善月例会和巡回调解工作制度,加强基层司法所和调委会建设,夯实现有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基础。由镇司法局首创的巡回调解和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月例会制度经过实战检验是一套务实高效的机制,它为全镇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工作平台。通过例会制度分析排查社会矛盾纠纷的特点、成因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交流工作经验,通报纠纷隐患。巡回调解要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和群众关注的问题,以化解好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劳动纠纷、涉法涉诉等社会难点、热点纠纷和群体性纠纷为重点,坚持把经常性与集中性排查调处结合起来,继续组织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达到“四个不出”的要求。

五要大力加强基层调委会组织建设,通过示范引导作用,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深入开展。要力争使各级党委政府把人民调解工作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帮助解决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重大问题和困难。特别是乡镇(街道)党政领导要亲自参与人民内部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做到指挥靠前。继续把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工作列入综治领导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凡是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而引发重大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应实行综治“一票否决”。要协调财政部门解决人民调解工作经费和有关部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所需的经费。要建立稳定的激励机制,对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调动人民调解员和行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二)大力加强农村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农村人员具有量大、面广、素质低、流动性强等特点,要采取融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措施。一是对在家的人员组织常规教育。以各村居民法制学校、老年学校等为阵地,以《公民常见涉法问题解答》、莆田镇农村“五五”普法读本《以案释法案例汇编》为教材,以退休老干部、挂钩律师为师资,开展常规教育。二是对流动人员组织特殊时期教育。利用春节期间外出人员回乡的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月活动,维护社会的稳定。抓好企业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普法,要求各县、区抓好2个以上的企业或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典型。三是利用电视开展法制教育。利用电视开展法制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农村普法教育难的问题。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质量上狠下功夫,力争办出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真正成为农村普法的亮点。四是广泛开展以“一学三讲”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在全社会进行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并把该项活动与“法律五进”相结合,使法律真正走进农村,走进社区,走进基层,群众让使广大干部群众真正懂得,不仅要讲权利,维护合法权益;也要讲义务,承担法律责任。

(三)大力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实现依法治村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总结“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经验,大力推广通过契约管理村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在村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乡村治理的契约化和合同化。坚持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把农村的各项事务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不断提高农村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为群众学法用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认真做好村民来信来访工作,做好因邻里纠纷引起上访事件的处理。依法打击农村犯罪活动,铲除农村恶势力,扫除黄赌毒,净化农村环境,增强村民的安全感。要完善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帮教和重点防控协调工作,防止重新违法犯罪,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充分发挥法律服务在经济和社会法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一要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和实施好法律服务业服务港城建设的具体意见。组织和引导法律服务人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主动参与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政府采购、信访接待、项目洽谈、城镇化建设等经济事项,为政府、各类经济实体提供建设性意见,积极参与各类社会矛盾的预防和化解,依法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二要充分发挥乡镇法律服务工作者扎根基层、便民利民的优势,通过诉讼和非诉讼代理、法律咨询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三是全面推进法律服务“四进”活动。要不断健全完善“四进”活动的机制和模式,全面落实活动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附:长沙县榔梨镇邻里矛盾纠纷调查样卷

附件

长沙县榔梨镇邻里矛盾纠纷调查样卷

性别_______ 你的职业_______ 年龄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

1、您认为产生邻里矛盾纠纷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A土地承包纠纷 B借贷纠纷 C宅基地纠纷 D债务纠纷 E噪音和环境污染纠纷 F宠物纠纷 G性格不合

2、您认为矛盾纠纷影响的时间是多久? A一两天 B一个月 C半年 D长期

3、如果您与邻里发生矛盾,一般会采取怎样的方式解决?(可多选) A主动调和 B武力解决 C找村委会或镇司法所调解 D仲裁 E诉讼调解 F诉讼 G信访

4、 您认为您选择的以上纠纷方式的优势是:(可多选) A 地域近 B权威高 C成本低 D声誉高 E有效力 F时间短

5、您认为邻里纠纷产生的影响怎样?

A 没有影响 B聚众闹事 C家族矛盾 D连锁反应

6、您认为作为一名基层调解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可多选) A 专业水平 B 职业道德 C 服务意思 D 沟通能力

7、您认为基层调解人员的调解效率怎样? A 高效率 B 一般 C 延迟推诿 D 没效率

8、 您在保家村或乡镇司法所的人民调解组织中获得的具体的人民调解服务是什么?(可多选)

A 咨询 B 调解 C 指引到相关部门

9、群众对人们调解员的要求(可多选)

A 调解员必须公平公正 B 人民调解员必须具备良好道德素质 C 具有较强沟通协调能力 D 人民调解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 E 具备其他素质

10、你对邻里纠纷还有其他的看法吗?请描述。

第二篇:矛盾纠纷研判报告

为全面摸排我区各类矛盾纠纷现状,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确保我区社会稳定,根据区政法委相关文件要求,我区对2011全区发生的矛盾及7个社区的矛盾纠纷现状进行了摸排、分析进行了分析,现将相关情况研判如下:

一、矛盾纠纷的类型及特点

2011全区共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件,其中村 50镇50,大体分为以下6大类,具体分类情况是:借款纠纷1件,占1%;一般民事赔偿纠纷32件,占32 %;房屋宅基地纠纷12件,占18%;涉法涉诉纠纷2件,占6 %;林地纠纷5件,占3%;婚姻家庭纠纷10件,占3%。

对我区一年来调处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总体来看,当前我区社会矛盾纠纷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种类的多样性。在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已由传统的婚姻家庭、继承、赡养、邻里等民间纠纷扩展到涉法涉及诉、土地承包、劳动争议等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矛盾纠纷。这类矛盾纠纷以利益冲突为特征,涉及政策、法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调处难度大,易形成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而值得

注意的是,传统型矛盾纠纷也出现了利益诉求的新特点,此类纠纷虽然不会引起集访事件,但易引发非正常死亡和“民转刑”事件。

二是主体的群体性。当前我区的一些特殊矛盾纠纷,如由借款纠纷。这些矛盾由于纠纷主体多,利益一致,要求相似,往往“一枝动而百枝摇”,易造成群体性事件,有的借款户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或者在国家信访局写信发贴,或串联到省市县上访,或者鼓动、支持、参与集访。

三是调处的复杂性。一是有些群众一旦发生纠纷就找政府解决,甚至本不属于地方政府解决的事,有时将矛头指向政府部门,导致个人与组织、干部与群众之间矛盾不断上升。二是有些矛盾纠纷当事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错误想法,为引起政府关注而采取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形式,以求解决问题,情绪容易失控,行为较为激烈,给矛盾的调处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和复杂性。三是一些“好事者”、“歪律师”从中出馊主意,挑拨当事者上访,“打官司”,从而增加了调处的难度。

四是调处的长期性。有些矛盾纠纷处理起来往往要好几个月甚更长时间,一是由于一方当事人外出或不愿参与调解,需要较长时间做通思想工作;二是当事人一方或两方自认为通 2

过自己的方式能获取更大的利益,或将损失减到更少,当认为行不通或不划算时,才能接受调解,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二、矛盾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当前我区矛盾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没有严格按现行政策规定办事。农村一些农户或私营业业主不按市场经济和法律政策办事。比如在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民间借贷等经济活动方面程序不合法、手续不完备甚至没有相关手续,由此导致出现种类纠纷。

二是群众片面“维护”自身权益。当自身与他人、集体、或政府发生矛盾时,群众学会了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些群众片面要求维护自己的利益,只认对自己有利的“死理”,爱钻“牛角尖”,认为是自己该得的一定想“要”,该尽的义务则想方设法“躲”,从而造成矛盾纠纷事态升级,调解难度增大。

三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落实不到位。矛盾纠纷的预警机制不够健全,信息不够灵,渠道不够畅,许多矛盾在苗头和萌芽状态没有被排查发现,只有矛盾爆发了才知道,这给处臵带来了困难;重处臵轻排查,一些社区重处轻排,超前排查意识不强,工作主动性不积极,往往造成了工作的被动;

职能部门的责任不清,某些矛盾纠纷本属法院系统解决,但判决后往往又到政府系统上访,致使问题无法解决。

三、鸡冠区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

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主要集中在政府借款、涉农保险、失地农民保险领域,可能会发生单个或集体到县上访案;积案中唯有邹克明上访案,仍可能会重访。为此,应未雨绸缪,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做好相关群众工作,防止发生矛盾纠纷,以维护社会稳定。

四、化解矛盾纠纷的对策。

一是加大调解能力建设力度。要进一步健全纠纷排查、信息分析、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发现在早、处臵在小。要着力把握社会矛盾纠纷发生、发展、变化规律,抓住要害化解矛盾,形成化解婚姻、家庭、邻里、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的方式方法。要重视加强居民(居)调解组织建设,发挥好“第一道防线”作用。

二是加大区级部门同乡镇协调配合力度,真正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大调解工作需要在不同部门、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推动信息联通、工作联动和矛盾纠纷的联排、联防、联调,形成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强大合力。但是,目前县上一些部门未与乡镇这一块“联动”起

来,使大调解未能发挥最大作用。应搞好“诉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和“访调对接”,真正实现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有机结合,提升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

三是加大调解工作宣传力度,营造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良好氛围。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实施的契机,加大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大调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使广大老百姓知道调解、信任调解、选择调解、使用调解。

四是加大调解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激励机制。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费保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而对于调解不收费的人民调解工作来说更是迫切需要。调解机构经费不足,调解员的工作低或者无的现状,严重制约着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建议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把调解机构的办公经费、调解差旅生活等补助明确细化并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对调处成功重大疑难矛盾和一般纠纷的调解员给予一定标准的奖励,以调动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鸡冠区司法局 2011年六月4日

第三篇:关于邻里纠纷的调查报告

11 法律事务 孙程亮 112308142

邻里,顾名思义就是指生活居住空间接近的人家。比如,一墙之隔的人家,一楼之隔的人家等等。邻里居住空间之近即决定了邻里间接触的频繁性,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人与人都是有所差异的,有着不同见解、目标,家庭也是一样。有句话说的好,你有钱决定你在哪买房子却无法决定你会有怎样的邻居,所以遇到个好邻居就偷着乐吧,然而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个人的邻里关系都很美好,邻里纠纷不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小组以此为题进行了一些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调查目的

了解常见的邻里纠纷事件有哪些类型涉及到哪些法律内容及其解决途径 调查对象:吴中商城附近的一些小区30~40的居民

一般情况:这部分人都有过很多生活经历对有关邻里纠纷的事件比较敏感且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兼部分访谈的形式。发放问卷是在吴中商城附近小区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各小区共发出调查问卷42份,收回42份,回收率达100%;

四、调查时间:2012年2月28日全天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邻里纠纷事件有哪些类型,这些邻里纠纷问题发生的原因,并询问了部分居民他们的关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问卷共向投资者提出了18个问题。(见附一)

六、调查结果

本人就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表:(以下省略)

从邻里纠纷事件发生的频率来看,大部分小区的氛围较好只有13%的小区经常发生邻里纠纷,而其他87%的小区较少或只是偶尔发生邻里纠纷。从邻里纠纷发生的原因来看33%的人选择相邻权原因,31%的选择而来口角原因,51%选择了其他原因。从邻里纠纷的类型来看10%的人遇到了高空抛物,53%的人困扰于噪音问题,46%的人遇到了车位等个人空间被占用,还有3%的人则因为遇到防盗问题。从受访者选择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来看,遇到楼上住户地板漏水或是车位被占问题60%的人选择找物业解决,20%人选择找本人解决只有20^%的人选择了法律途径解决。从受访者选择的解决途径来看,53%的人选择了主动和解、协商,10%的人选择了任其自由发展,20%人选择了找物业或居委会解决,17%的人选择了与其争吵。在访问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有些事件无法通过当事人双方调解、又不需机构介入,受访者普遍是通过第三方介入协调从而化解纠纷,为此我们调查了居民对调解员的一些要求,43%的人选择了调解员必须公正,46%的选择了调解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素质,40%的人选择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6.7%的人选择了较高文化水平,6.7%的人选择了知名度高。

七、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来看几乎所有人都遇到过邻里纠纷,而53%的纠纷可以通过双方主动和解、协商解决,故调解应该成为解决邻里纠纷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对于无法双方调解的事件可由调解员进行调解或是到物业及居委会寻求解决,实在无法解决才应动用法律,古语有云“’远亲不如近邻”何必为鸡毛蒜皮而头破血流呢,不过从调查中我们看到87%的小区还是相当

和谐的,这让我们很欣喜,愿邻里和谐之风继续吹拂。

附件:《邻里纠纷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苏州市职业大学11法律事务班的学生。我们正在进行实训活动,需要您帮助我们完成这份邻里纠纷的调查问卷。谢谢您的配合!

您的小区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1.您的社区是经常发生邻里纠纷?

□经常□偶尔□很少

2.会因为何种原因发生纠纷?

□相邻权收到侵犯□口角矛盾□其他原因_______________

3.所在的社区人文素质如何?

□好□差□一般

4.您是否碰到以下的邻里纠纷?

□高空抛物□噪声□占用他人空间(车位问题)□安装防卫设施影响邻居安全

5.邻里矛盾发生后,您一般会如何解决?

□互不理睬,任其发展□互相争吵□主动和解,协商□投诉至有关部门□去调解委员会调解

6.群众对调解员的要求?

□调解员必须公正□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具有较强沟通调解能力□有较高文化水平熟人□知名度高

7.如果您的邻居是一个刁钻无理取闹之人,您会对他何种态度?

□ 视而不见□出于礼貌打个招呼□远亲不如近邻,仍热情对待□冷言冷语相对

8.在您居住的楼道中,是否有人乱扔垃圾?

□是□否

9.如有居民将垃圾扔到楼道中,您是什么态度?

□不理不睬□随手帮忙扔掉□人家扔,我也扔□找人家理论

10.如果您楼上住户的地板漏水,漏至您家,您将如何处理?

□找户主理论□找物业公司解决□去居委会调解□诉讼至法庭

11.对于邻居养宠物狗的行为,您有什么看法?

□ □狗存在安全隐患□狗会造成环境污染□养狗是个人爱好,□管不着其他

_______________

12.一楼居民为防止小偷进入室内,设有防盗窗,威胁了二楼住户的安全,对此您的看法? □一楼住户是维护自身安全的表现,做法正确□二楼应要求一楼住户拆除防盗窗□其他_______________

13.被“空降物”袭击,不少市民经历过,对高空坠物,您的看法?

□ 存在安全隐患常有垃圾扔下,影响卫生□被砸到只能自认倒霉□其他

_______________

14.有些市民为节省自家空间,把蔬菜等放在公共空间。对邻居这种行为,您的看法? □ 不利于消防畅通□物品丢失,影响邻里和睦□食品放在公共区域不卫生□其他

______________

15.当您家晾晒的衣物被楼上住户的空调水给淋湿,您会怎么做?

□ 找楼上住户理论□不理睬,重新晾晒□心里暗自记恨

16.如果您家的小区停车位被其他住户侵占,您会如何解决?

□ 大声抱怨□找本人理论□找物业解决□运用法律维权

17.有些市民为了自己家里装修尽快完工,而使用电锯铁锤,产生了响亮的噪声。您对此的看法?

□持埋怨态度□认为不道德,影响休息□找居委会调解□向邻居提意见□其他_______________

18.如果您家隔壁住了一个孤寡老人,以捡垃圾为生,而垃圾长时间堆积发出恶臭,找居委会又调解不灵,您会怎么做?

□上门找老人慢慢开导调解□敲门吵骂□让媒体出面解决□其他更好的建议_______________

★ 感谢您的参与!远亲不如近邻,希望我们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共创和谐!

第四篇:土地纠纷问题的调查报告

土地纠纷问题的调查报告

中央一号文件下发后,特别是我省落实农业税全部取消和粮食直补政策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地积极性,但也由此带来了一些矛盾,特别是因土地承包问题引发的矛盾尤为突出,从去年以来,全县共发生上访330件,涉及人员在千人以上。

一、土地矛盾形成的主要原因

上访反映的问题来看,造成土地矛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十二个原因。

(一)普通的上访案是二轮土地承包时农户由于各种原因未分到承包地问题,约占上访案的75。一是户口在本村,全家已搬迁外地多年,按照饶河县二轮土地承包规定未能分到承包地;二是因二轮土地承包前欠集体“两提”款、计划生育罚款或在化解农村不良债务时不愿分摊村集体债务等,土地被抽回;三是婚出婚入妇女因两地承包时间不统一或村定土政策等一些妇女分到土地或地被抽回;四是因当初落户手续不全或与村有不要地协议未分得地;五是二轮土地承包后新增人口要求分地。

(二)特殊的上访案是机动地发包不合理、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案,约占有10。一是机动地发包时间过长,有的长达30年,合同不规范;二是因村欠个人债务,抽出村民地抵债年限过长,农民要求毁约还地;三是农户之间土地转包、转让,现因政策调整引发合同纠纷。

(三)比较棘手的案件是土地权属不清,通过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纠纷案,纷占15。一是地方与森工林场地权属不清,农户已开垦多年荒地,有的已办了国有土地证,有的已纳入集体土地台账,可林场近年来却以在其林业区域内强行收回引发矛盾。二是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权属不清、界限不明。农户在集体耕地周边开垦的荒地,已向集体交积累多年,并纳入集体土地台账,可有的土地却被土地部门以1983年后开荒地应属国有荒地,办理了国有土地证,有的地被乡政府对外发包引发矛盾。四是集体确实既无地源又无经济实力解决解决应享受土地承包地未分地的纠纷。

二、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教育。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两委成员及村民的守法意识和合同意识,规范村两委的发包行为。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9条规定,按5个程序签订承包合同: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承包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公开实施承包方案;签订承包合同。同时,扼制村委的各种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苗头性行为,将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好范文版权所有

(二)加强领导。政府必须把解决农村土地纠纷问题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组织机构,抽调得力干部,集中时间和精力搞突破。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在宣传政策、制定方案、接待上访、组织协调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各级财政部门要在落实“一免两补”政策和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改革中,把解决农村土地纠纷作为重要内容一并推进;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农村和农民的土地权属案件要依法加快办理;各级农村经营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搞好土地承包纠纷案件的合同仲裁,维护农民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对因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引发的农民群体性上访、越级访和重复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要责任到人,一抓到底。要认真处理好因土地承包纠纷引发的上访问题,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真正做到不回避、不掩盖、不推诿、不拖拉,敢于并善于解决各种矛盾,坚决防止因农村土地纠纷问题而引发恶性案(事)件。

(三)政策疏导。稳定和巩固土地承包关系是保障农民权益、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础。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执行不到位,操作不规范导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混乱错杂,是土地承包纠纷的根源。因此,各级政府要正视农村土地承包现状,建立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涉农部门和司法部门要开展政策下乡活动,深入讲解土地承包法和其他相关政策法规,现场解答农民的问题,让农民熟悉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

(四)分流农民。真做好无地和少地农民的思想工作,积极帮助这部分农民增加收入。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要认真负责地做好没有分到或只分到少量承包地农民的思想工作,积极帮助他们通过承包其它集体资源、发展养殖业和多种经营、外出务工等途径拓宽增收渠道。对在县城就业的农民有关部门要进行免费技能,并在税费征收上予以优惠,鼓励闲散农民进城经商,减少农村土地压力。

第五篇:我市工资纠纷现状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市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用工企业单位激增,企业用工机制日趋灵活多样,劳动关系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态势,给劳动者提供了更广更多的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但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拖欠、克扣职工工资等所引发的工资纠纷也日益增多,屡见不鲜,是全市劳资矛盾的焦点和较难诊治的“顽症”,且极易产生其他社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

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因此,切实解决好工资纠纷问题,事关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于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打造“平安___”,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市工资纠纷的基本情况

据市劳动监察部门统计,近年来劳动案件投诉,特别是工资纠纷的案件数量、涉案金额等都呈上升趋势。2002年我市劳动监察部门共受理劳动投诉案件413件(包括日常受理劳动投诉220件,承办市长公开电话交办件178件,转办信访件15件),涉及劳动者人数2458人,其中工资纠纷案件296件,占总受理投诉案件的74,为劳动者追回工资212.4万元,清退押金8.5万元。2003年共受理劳动投诉案件388件(包括日常受理劳动投诉242件,承办市长公开电话交办件130件,转办信访件16件),涉及劳动者人数2502人,其中工资纠纷案件268件,占总受理投诉案件的72,为劳动者追回工资297.6万元,清退押金4.18万元。2004年共受理劳动投诉案件488件(包括日常受理劳动投诉244件,承办市长公开电话交办件244件),涉及劳动者人数2166人,其中工资纠纷案件346件,占总受理投诉案件的71,为劳动者追回工资327.22万元,清退押金1.69万元;全市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共处理劳动投诉案件787起,涉及劳动者人数1643人,其中工资纠纷案件624件,占总投诉案件的79,追回工资174.22万元。这些数据一方面体现了我市清欠追薪工作富有成效,劳动者依法索欠的法律意识在增强,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市劳资矛盾逐渐外显,工资纠纷处理难度明显增大,欠薪追偿工作仍任重道远。

从我市工资纠纷案件的总体情况,以及劳动监察部门在专项监察与日常巡察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分析,我市工资纠纷案件主要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1、建筑业领域是工资纠纷的重灾区。从相关的统计数据来看,建筑业领域的工资纠纷投诉,不仅案件数量位居第一,而且涉及劳动者人数最多,拖欠工资金额也最大,仅2004年一年劳动监察部门共处理案件61件,涉及劳动者951人,占总人数的44,追回工资205.22万元,占总清薪额的62.7。造成建筑业领域工资纠纷的症结主要是由于工程款的时常拖欠,建筑企业无力垫支工资;其次是一些不具备资质的包工头恶意拖欠、克扣民工的工资,甚至于携款逃逸。

2、文体用品、服装加工及餐饮娱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工资纠纷较集中。这些单位大多是员工不超过100人的民营、个体等小型企业,经济实力薄弱,管理不规范,经营风险较大,利润率较低,所用的流动资金时常要通过迟发或拖欠工资来临时周转,且多数还违法收取职工押金,一旦遇有市场风险,血本无归,便发不出工资,从而产生工资纠纷,员工们就整天到政府职能部门来要求帮助催讨血汗钱。到目前为止,全市有近65的美容美发、休闲娱乐中心发生过工资纠纷。

3、具有一定的地区及行业共性。我市各地块状特色经济发展迅速,不少地方同一行业的企业大多没有遵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工资发放制度,而是形成了自己一套工资发放行规,甚至把员工离职不发工资或恶意克扣当作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来执行。特别是一些文体用品、服装加工等企业,常以产品质量问题为由,肆意克扣工资代罚,已成通病。有的企业工资是以每月只付200—300元的生活费,其余到年底或待工程完工再结算的形式进行发放,结果往往因双方计价或记工不同而导致工资纠纷。每年七八月份以及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后都是工资纠纷的“高发期”。

4、外来务工人员所涉及工资纠纷情况较多。我市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在灵桥、大源、上官、高桥、春江、富春等个体民营企业较多、经济较发达的乡镇、街道,特别是以造纸、文体用品、建筑企业等行业为主,往往是老乡或夫妻俩同在一起务工,多数为技能性不强的临时工,岗位变动较快。年轻女性尤其以美容美发、休闲娱乐等服务行业居多。据统计,外来务工人员投诉的工资纠纷案件要占总案件的68以上。

5、工资纠纷投诉维权手段较为困难单一。由于劳动岗位紧缺,且劳动者大多以个人形态直接面对用人单位,收集侵权证据困难。而绝大多数劳动者为了保住工作岗位,不会轻易地进行维权投诉,只对企业寄予期望,等待能届时发放或只能任由被克扣、拖欠工资。只有在万不得已时,除了会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外,基本上不会寻求其他法律途径加以解决,往往只会采取过激行为或非常手段,

不仅无助于有效解决工资纠纷,还给社会治安带来影响。

二、工资纠纷产生原因分析

1、劳资双方劳动法律意识相对滞后。我市大多数企业主、个体户和职工,都是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由农民迅速转变而来,身份变了,但思想观念尚未发生根本转变,劳动法律意识比较淡薄。部分企业经营者重经济利益,轻职工合法权益,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然

缺少足够认识和了解,缺乏应有的守法自觉性,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不按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办事的现象较为突出。处于被动地位的职工,也同样是不知法、不懂法、不用法,尤其是求职心切,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这是造成工资纠纷的劳动关系双方的主要主观因素。

2、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高。特别是服装、鞋类、文体用品和外贸出口等生产季节性强的企业,以及一些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性行业,普遍存在劳动合同覆盖率低、签订率低、续签率低的状况,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经营者认为劳动合同对职工跳槽约束力不强,反而增加了自身解除合同时的补偿金责任。一些建筑企业一般只与包工头签订协议,与外来务工人员也普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一些易流动岗位的职工自身也不愿签订劳动合同,怕承担擅自离职所造成的违约责任,从而为工资纠纷的产生埋下了隐患。

3、劳动用工管理行为不规范。一些企业往往不通过正规渠道来招聘员工,招工手续不规范,手续不齐全,从而导致工资纠纷时有发生。一是利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有利形势,招用新员工时非法收取押金、变相培训费等,少者200元,多者500元,工种好的要交上千元,一旦企业方认定职工违纪、违约,便将押金连同工资等全部没收;二是签订违法合同,通常利用打工者的无知签订所谓的自定单方“合同”,设立不平等条款,员工一旦提出辞职,就扣发工资要求其承担企业方设定的“违约责任”。

4、劳动强度与工资报酬不对等。有的企业生产季节性较强,遇到生产旺季,就擅自无限制地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特别是一些服装企业在生产旺季每天都要加班加点,但都没有按规定标准支付职工加班工资。有的劳动定额标准过高,实行不合理的计件工资,工人为了完成任务只能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有不少企业的工人很少正常上下班,基本没有节假日和休息天。还有不少企业没有执行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并随意克扣违纪职工工资,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工资纠纷。

5、职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随意跳槽而引发工资纠纷。一些企业由于资金困难,对按规定正常支付工资的时间一拖再拖。特别是一些年龄偏大,技能单一或无技术的打工者,抱着侥幸的心理,对拖欠工资一再忍让,不敢声张,也不敢投诉,总认为自己工资会拿到手的,怕讲出去被企业炒鱿鱼丢了饭碗。而有些员工则会根据自身收益的变化,不管有无签订劳动合同,未按规定随意地流动或跳槽,结果被企业根据所谓的“厂纪厂规”扣押一个月或更多的工资,甚至还要倒付违约金。

6、劳动监察执法力量相对不足。相对全市有62万多人口,10万左右外来务工人员,近6500家布局分散的企业和不计其数的有雇工的个体户的实际情况,对照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提出的“每5000—10000名劳动者配备1名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要求,我市劳动监察执法队伍力量仍然较薄弱,各相关部门配合不强,基层乡镇、街道重视程度不高,使日常监察办案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基层劳动管理站增加劳动管理监察等新职能后,人手紧张、管理缺位的矛盾十分突出。同时,学习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不平衡,执法环境与氛围尚不够理想,在开展劳动监察、劳动争议处理时,都会遇到较大阻力。

三、有效解决我市工资纠纷的对策与措施

1、重视制度建立,从源头抓起,规范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行为。要建立工资支付预警制度,加强动态监管,进一步加快企业劳动保障信用工程建设,争取把企业工资支付情况通过网络等各种有效载体进行发布,接受社会监督。对企业因种种原因导致不能按时、足额支付工资时,政府各职能监管部门应及时掌握信息,了解情况,提前介入,妥善处理因此而发生的工资纠纷,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同时,对建筑企业工资支付要实行监控制度和信用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对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实行监督检查,定期进行巡查、抽查,并全面推行完善建筑企业职工工资支付保函(保障金)制度。建设、工商等部门要把企业工资支付信用情况作为资质年检的重要内容,严格审核把关。凡因建设单位拖欠建筑企业工程款,致使建筑企业不能按时发放工资的,要追究建设单位的责任;建筑企业拖欠劳务分包企业分包工程款,致使劳务分包企业不能按时发放民工工资的,要追究建筑企业的责任,以切实解决建筑企业拖欠民工的工资问题。

2、加强协调,创新工作,建立清欠工资的长效监管机制。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积极开展专项监察和日常受理,加大劳动执法力度的同时,要横向协调工商、公安、建设等各有关职能部门,努力整合清欠工作力量,多措并举,发挥好各部门在工资支付综合监管工作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元旦春节前后拖欠工资案件的“高发期”,要成立清欠应急处置小组,随时机动,对重大案件尤其是突发性、群体性案件采取联合执法行动,力争在第一时间得到受理和查处,防止事态扩大。其次,要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开通和完善“12333”投诉特服热线,加强新闻舆论的宣传与监督,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对恶意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坚决予以曝光。同时,还要注重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监督维权职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内部劳动争议调解机构,及时调解、化解纠纷,努力把各类工资纠纷解决在基层,为企业正常化生产和维护职工利益创造良好环境。

3、依法规范劳动关系,强化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大力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既是劳动制度改革的重点,又是贯彻《劳动法》的核心内容,也是劳动用工管理工作的基础。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积极开展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春雷”行动,对企业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面上检查和重点抽查,定期督查企业日常的劳动合同管理与劳动合同履行情况。促使企业按《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于被录用的员工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将取消录用资格,从规范用工上来消除工资纠纷的源头。同时,要抓好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的指导和规范管理,对企业负责人进行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专题培训,提高企业负责人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意识,督促企业尽快依法建立规范的劳动关系,做到依法生产、合法经营,在规范中求效益。要向企业提供劳动工资相关法律法规的咨询,帮其规范厂纪厂规、落实岗位责任制、劳动合同及内部劳动管理,使企业充分认识到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关系双方权益,杜绝及有效解决工资纠纷的必要手段。

4、强化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全社会劳动法律意识。继续加强宣传,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充分利用全社会力量,通过举办各种劳动政策法规咨询会、企业工资人事培训班等平台,营造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良好氛围。宣传内容重点要落在《劳动法》以及《浙江省劳动合同办法》、《浙江省企业工资支付管理办法》等配套法律法规上,宣传对象重点为民营企业主和外来务工人员,特别要增强民营企业主和职工的劳动保障法制观念,促使企业主自觉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引导职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更充分地利用舆论监督力量,不仅在开展专项检查、日常巡查时,要通过媒体宣传、跟踪报道和曝光,以案释法,而且要在各类媒体上开设劳动法律法规宣传专版、专栏和专题,深入营造企业依法支付工资、职工自觉维权、社会共同关心的大环境。

5、拓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网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加大监察执法力度。配足配强专(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充分发挥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站的作用,扩大监察覆盖范围,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办案效率,强化管理服务水平,在全市上下构筑劳动保障网络,为全市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供组织保证,从而有力地促进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工作的协调发展。积极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强对企业执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做到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加大对非法用工的查处力度,督促企业依法履行用工申报制度,通过劳动力市场公开运作,使企业尽快走上劳动保障法制化、规范化之路。同时,积极聘请劳动监察社会监督员,加强对劳动执法人员对拖欠工资案件查处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劳动监察执法程序等,做到受理一起,查处一起,秉公执法,规范执法。在完善欠薪预警机制的过程中,加强热点难点问题调研工作,努力创办好各类欠薪处理风险基金,试行工资支付情况报告制度,把事后监督变为提前预警,解决因老板逃匿及破产企业资产拍卖前的工资垫支难题。

上一篇:九大教学范式范文下一篇:酒店用品采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