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2022-06-23

一项工作不能盲目的开展,在开展前必须要进行详细的准备,这就是方案存在的意义,那么要如何书写方案,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病媒生物监测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篇:病媒生物监测方案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5-08-17 【生效日期】2005-08-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

病媒生物监测是疾病预防控制中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基础工作。为确保监测工作的科学、规范、统一,监测数据的真实、可信,特制定此方案。

一、背景

病媒生物是指能传播疾病的生物,一般指能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

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系统地开展病媒生物监测不仅为制定病媒生物控制方案提供依据,而且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提供预测预警信息。我国过去曾比较系统地开展过病媒生物的监测,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各地方法不统一,进行数据的比较和分析比较困难;且原有的一些方法已经不适于现在社会发展状况,部分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流行状况也发生了变化;同时近年来周边国家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已经成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一个迫切任务。

二、监测目的

(一) 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

(二) 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

(三) 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和当地传染性疾病的相关性,为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撑。

三、监测定义

病媒生物监测是指以科学的方法,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鼠类、蚊类、蝇类和蟑螂等病媒生物,对其种类、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等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反馈,供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病媒生物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四、监测系统组成和职责

(一) 监测系统

监测系统由卫生部、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成。

(二) 分工和职责

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部领导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的监测工作,并提供所需的专项监测经费,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国监测方案的起草、修改和完善,根据省级疾控机构的建议,确定全国监测点的布局,组织全国监测工作的实施;承担全国性病媒生物监测的技术指导和培训;负责监测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并组织专家进行监测质量的检查和质量控制。

3.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据全国监测方案的要求,组织开展辖区内监测工作;负责协调各级监测点的工作,督促检查监测方案落实;按时收集、分析、上报和反馈监测结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测质量控制和考核工作。

4.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实施,指定专人负责监测点工作,完成监测任务,并对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5.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各省监测工作安排,配合完成或承担监测任务。

五、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 鼠密度监测

1. 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不同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每个市设城镇居民区、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和农村自然村3个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每个监测点每月室内外一次性布放200有效夹夜。由于鼠密度监测的特殊性,各市应结合本地情况,确定监测点的范围,为避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相邻月份应在监测点内的不同区域布放鼠夹,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布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25km。

2. 监测时间

每月中旬进行调查,以月作统计单位。

3. 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见附件1),以生花生米为诱饵,晚放晨收。室内按每15m2布夹1只,沿墙根均匀布放。室外每5m布夹1只。居民区以外环境为主,特殊行业以室内环境为主,各种房间(厨房、库房)都应兼顾,农村自然村室内外均匀布放。

4. 统计与计算

%

有效夹数=布夹总数-无效夹数

捕鼠总数是指鼠夹捕获鼠类的数量总和,鼠夹上夹有鼠头或大片鼠皮则定为捕到鼠,记入捕鼠总数。若已击发的鼠夹上有鼠毛、鼠尾、鼠爪,该夹计入布夹总数,定为未捕到鼠。

无效夹是指丢失或不明原因击发的鼠夹。

捕获鼠类后,进行鼠种鉴定,并同时记录捕鼠地点、性别、体重(精确到0.1g)和头体长(见表1),汇总表见表2。

5. 注意事项

监测前做好宣传告知,防止误伤儿童和宠物。监测中使用鼠布袋并用麻醉剂处理,防止死鼠的体外寄生虫游离而叮咬监测人员,同时也便于进行体外寄生虫的调查。

(二) 蚊密度监测

在成蚊监测和伊蚊专项监测所列的方法中,可以选择一种方法用于当地的监测。

1. 成蚊监测

定时、定点进行成蚊密度监测。

(1) 诱蚊灯法

①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不同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为监测点。每个地级市城区选择居民区、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各4处,农村选择民房和牲畜棚(牛棚和猪圈等)各4处,没有牲口棚的以民房补齐。除牛棚、猪圈外,其它均在外环境中进行。

②监测时间

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天,风雨天气(风力五级以上)顺延。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连续两次监测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

③监测方法

每处使用诱蚊灯(见附件2)1只,监测从日落20分钟后开始,连续诱集6小时。第二天,将集蚊盒取出,鉴定种类、性别并计数。

④密度指数计算

分别将每盏灯每晚的监测结果填入数据报表(见表3),记录当时主要气象数据(气温,湿度,风力),环境类型。汇总表见表5-1。

(2) 人工小时法:

①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理方位选3至5个地级市为监测点。每个地级市城区选择城市中心2个居民区,城郊结合部3个居民区,每个居民区调查4户,农村选择自然村2个,每个自然村调查农户4户,不相邻的牛棚和猪圈(或其它牲畜棚)各2处。没有牲畜棚的以民房补齐(共2户)。进行室内成蚊密度监测。

②监测时间和方法

每月2次,相邻两次的测定间隔应为15天。日落1小时后,用电动吸蚊器(见附件3)在每个监测点的室内环境捕捉15分钟,分类计数。居民区可以选择在楼道。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连续两次监测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

③密度指数计算

调查结果填入数据记录表(见表4)。汇总表见表5-2。

密度指数计算以只/人工小时为单位。

注:各地方案选定后,原则上长期使用同一种方案。

2. 伊蚊专项监测,该项监测针对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开展此项监测。有埃及伊蚊分布的监测点,应该在监测过程中,注意收集该种伊蚊分布范围的资料。

(1) 诱蚊诱卵器法

①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地级市选居民区、公园、工地、医院、废品收购站等其它伊蚊孳生场所共布放200只诱蚊诱卵器,居民区每户一只,公园、工地每10m一只(见附件6)。

②监测时间

各监测点于每月中旬监测一次。越冬蚊活动前一个月即开始监测,至连续两月皆未捕到蚊虫后结束。

③监测方法

用诱蚊诱卵器,连续放置四天,第四天检查、收集诱到的成虫及蚊卵(见表6)。统计蚊卵阳性率,同时记录调查期间平均气温和降雨情况。汇总表见表8-1。

(2) 容器指数法

①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地级市按不同地理方位选4个街道的居民区,每个街道检查室内外积水容器不少于100个;公园、工地、废品收购站和其它单位各2个,检查积水容器不少于100个。

②监测时间

各监测点于每月中旬监测一次。

③监测方法

检查各种积水容器内伊蚊幼虫和蛹的阳性率。各种积水容器按性质分为永久性(如水缸、水池等)和暂时性(如花瓶、轮胎、废弃瓶罐等)容器(见表7),可分别统计计算指数。汇总表见表8-2。

④密度指数计算

(三) 蝇密度监测

1. 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按地理位置选取3至5个地级市,每个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集市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

2. 监测时间:根据当地主要蝇类发生规律,确定常年的监测时间。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每月中旬监测一次。

3. 监测方法

采用笼诱法。每处放1个诱蝇笼(见附件5)。

放置时间:每次放置6小时,上午9~10点之间布放,下午3~4点间收回。

4. 种类鉴定、数据统计和记录

收笼后,用乙醚或氯仿杀死后分类,统计各蝇种的数量。记录监测当天的天气情况(气温,湿度,风力)(见表9)。汇总表见表10。

5. 成蝇密度计算:

(四) 蟑螂密度监测

1. 监测点的选择

每个省份按不同地理方位选取3至5个地级市,每个城市设3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随机选择农贸市场1处、餐饮2处、宾馆1处、医院1家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

2. 监测时间

全年监测,每月中旬监测一次。

3. 监测方法

应用粘捕法,统一用粘蟑纸(规格:17×10cm)调查。用甜鲜面包为诱饵(2克/片),每处布放10张粘蟑纸。市场布放在食品加工销售柜台,餐饮和宾馆布放在操作间和餐厅,医院布放在病房,居民区在各户的厨房,晚放晨收。每个标准间(约15m2)放置1张,居民每户厨房放置1张。不得选择一周内药物处理过的场所作监测点,每次监测时,粘捕纸必须更新。

4. 统计和计算

捕获蟑螂总数是指粘蟑纸粘捕到成若虫总数。

登记粘捕到的蟑螂种类和雌、雄成虫或若虫数。同时记录回收的粘蟑纸总数(见表11)。汇总表见表12。

六、数据收集、分析、反馈

(一) 数据收集内容:

1.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

2. 鼠密度监测汇总表

3. 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

4. 成蚊人工小时法监测记录表

5-1. 成蚊监测汇总表-诱蚊灯法

5-2. 成蚊监测汇总表-人工小时法

6. 白纹伊蚊/埃及伊蚊诱蚊诱卵器监测表

7. 伊蚊容器指数监测记录表

8-1. 伊蚊监测汇总表-诱卵器法

8-2. 伊蚊监测汇总表-容器指数法

9. 苍蝇监测记录表

10. 苍蝇监测汇总表

11. 蟑螂监测记录表

12. 蟑螂监测汇总表

(二)统计分析指标

1. 初步的种类、构成比、各项密度指标;

2. 的消长曲线;

(三)定期报告、反馈资料

1.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月1日前将前一月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录入数据库,以电子和书面的形式逐级汇总上报。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月10日前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个月做监测简报反馈给各省。

七、保障措施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把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纳入综合目标管理的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应加强管理,建立病媒监测队伍,落实工作人员,采取具体措施以保证专业队伍的稳定,提供必要的监测设备和工作、防护条件,使用好监测经费,促进病媒监测与疾病监测工作的有机结合,确保病媒生物监测方案的顺利实施。

八. 附件(媒介生物)

表1 鼠密度监测记录表

表2 鼠密度监测汇总表

表3 成蚊诱蚊灯监测记录表

表4 成蚊人工小时法监测记录表

表5-1 成蚊监测汇总表-诱蚊灯法

表5-2 成蚊监测汇总表-人工小时法

表6 白纹伊蚊/埃及伊蚊诱蚊诱卵器监测表

表7 伊蚊容器指数监测记录表

表8-1 伊蚊监测汇总表-诱卵器法

表8-2 伊蚊监测汇总表-容器指数法

表9 苍蝇监测记录表

表10 苍蝇监测汇总表

表11 蟑螂监测记录表

表12 蟑螂监测汇总表

附件1 鼠夹

附件2 诱蚊灯

附件3 电动吸蚊器

附件4 诱蚊诱卵器

附件5 捕蝇笼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2014年病媒生物监测工作总结

为了创建广东省卫生县城,根据《五华县人民政府关于创于广东省卫生县城》《五华县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五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蝇密度监测计划》的要求,开展我县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主要监测对象为鼠、蝇。掌握监测对象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预测预报和处理应急事件积累基础数据,为病媒生物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持,并为制定五华县的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科学合理依据。现将监测工作总结如下:

一、监测内容和方法

按城区不同地理方位选择以下环境类型:城市居民区、餐饮单位、农村居民区、公园、农贸集市、绿化带、工地。各具体监测点参照《五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蝇密度监测方案》

(一)鼠类病媒监测

采用夹夜法。按不同地理方位选择监测点,设城区居民区、餐饮行业和农村自然村3个类型的监测点各1个,每个监测点每月中旬室内外布放不少于200个有效夹夜。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地点监测,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环境之间距离应大于0.25km。

(二)蝇类监测

采用笼诱法。按地理位置选择农贸集市1处、餐饮外环境2处、绿化带1块和居民区1个。各个监测点相对固定。每处放1个诱蝇笼,每月中旬监测一次。每次放置6小时,上午9-10时布放,下午3-4时收回。

- 1

(三)蝇类监测

2013然后蝇密度监测共布放捕蝇笼60只,平均密度10.25/笼,1-5月最高为24.28只/笼(图4),主要蝇种为家蝇和大头金蝇,农贸市场的平均蝇密度最高。经过大搞环境卫生,消除蝇的滋生地,蝇的繁殖得到有效控制,蝇的密度大幅下降,达到了0.46/笼(表4)。

表4 城区1—12月各类环境蝇监测情况 环境布笼数1234567891011类型 (个)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农贸39 46 53 62 56 3 1 1 12 1 3 1 市场 餐饮25 14 42 69 58 2 0 0 外环24 0 0 0 境 绿化7 7 12 9 14 2 0 0 12 0 0 0 带 居民9 13 16 29 27 2 0 0 12 0 0 0 区

80 80 123 169 155 9 1 1 合计 60 1 3 1

1

2月 0 0 0 0 0

平均 22.75 8.67 2.67 7.50 10.25

图4 城区1—12月蝇密度消长情况

本年度监测结果显示:五华县城鼠平均密度为0.46%,主要鼠种为黄胸鼠和褐家鼠;蝇1-5月较高,可能跟城市建设有关,经过大搞环境卫生和消除蝇的滋生地,蝇的密度大幅下降为0.46只/笼,主要蝇种为家蝇和大头金蝇.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本年度除蝇1-5月份偏高外,五华县城区,鼠、蝇、密度均达到了美丽县城的标准,但亦不可忽视。重点场所如农村、农贸市场的“四害”密度仍较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除“四害”知识宣传力度,发动社会各单位、各家各户全民参与除“四害”工作,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进一步降低“四害”密度,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媒生物传染病。

通过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基本摸清五华县城区鼠、蝇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等情况,为有效地预防控制病媒生物传染病及时提供科学依据。

三、存在问题

(一)病媒生物监测工作量大,且需要较大量经费,建议上级卫生管理部门提供必要的经费,确保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二)五华县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群众不理解,防“四害”知识宣传力度有待提高.

(三)病媒生物监测人员业务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四、以后工作重点

(一)继续做好五华县城区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为更好地防治病媒生物传染病提供准确的科学依据。

- 45 -

第三篇:病媒生物方案

柴林幼儿园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青山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中关于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要求,深入、持久地开展校园病媒生物防制活动,最大限度地控制“四害”孳生和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努力将“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切实保证师生身体健康。

二、工作内容

(一)灭鼠工作。彻底封堵垃圾道、暖水沟、上下井周围的鼠洞,断绝老鼠的食源水源,统一采购国家允许使用的药物进行灭杀。加大幼儿园食堂、幼儿寝室、学校园内库房等主要场所的投药力度,对于投药后发现的死鼠就地焚烧或掩埋。

(二)灭蝇工作。定期对厕所、水池、垃圾收集点等幼虫易于聚集的场所进行药物灭杀。

(三)灭蟑螂工作。积极联系卫生防疫监督部门,主动争取业务指导,采取自行投药和专业消杀相结合的方法,在食堂、宿舍等重要场所进行灭杀。

(四)灭蚊工作。采用喷雾机药物消杀的方法,对暖气沟、通风管道、地下室、污水管道和温度超过18摄氏度的温暖潮湿的工作室等部位进行彻底灭杀。

三、工作目标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本园高度重视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加强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领导,统筹安排,保障经费,狠抓落实,力求实效,扎实做好迎查工作。

(二)广泛宣传,深入开展

幼儿园充分利用板报、广播、早操时间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认识到“四害”的危害,掌握除“四害” 的正确方法,营造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的工作氛围,努力做好园内病媒生物防制宣传工作。要定期开展园内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全面清理“四害”滋生地,彻底清除园内积存垃圾,安全有效地对“四害”进行灭杀。

(三)加强自查,着力整改

结合幼儿园实际,开展内外环境清理工作,清除杂物、垃圾、卫生死角等“四害”孳生源,严格细致地对环境卫生治理、防鼠、防蝇设施、投药杀灭病媒生物工作进行检查,做好自查自纠,查缺补漏工作。

(四)完善网络,全面防制

1、建立本园防制网络。确定幼儿园防制组织、负责人和联络员;

2、制定防制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和防制工作方案,做到“四个明确”:明确防制任务、明确防制方法、明确防制要求和明确防制时间节点;

3、盯住防制重点。突出抓好重点问题的整改、重点场所的整治、面上防制的监管等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

(五)做好环境整治,狠抓夏季病媒防控

本园按照《青山区开展除四害三大战役专项活动方案的通知》以及蚊蝇防制方案的要求,抓紧做好防制实施工作。蟑螂防制已进入实施阶段,本园突出抓好园内食堂、幼儿寝室蟑螂防制的监管,切实把蟑螂密度降下来。完善防制设施,所有内环境均要设置防鼠、防蚊蝇设施,所有对室外的门窗都要安装纱门、纱窗、帘幕,悬挂适量的灭蝇灯,食品要存放在相对封闭的场所并加盖纱罩或放入纱柜,室内排水沟都要铺设全封闭的防鼠板或防鼠网,室内所有的对外孔洞要堵严封实,下水道出口必需加装防鼠网或防鼠盖,换气排风口要加装防鼠、防蝇网。

灭鼠、蚊、蝇、蟑螂标准

一、灭鼠标准

(一)有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的房间不超过2%;重点单位防鼠设施不合格处不超过5%。

(二)不同类型的外环境累计2000米,鼠迹不超过5处。

(三)防鼠设施齐全,符合技术标准。

二、灭蚊标准

(一)外环境各种存水容器和积水中,蚊幼及蛹的阳性率不超过3%。

(二)任选城区内5个不同类型水体,用500ml收集勺采集水样,蚊幼或蛹阳性率不超过3%,阳性勺内幼虫或蛹的平均数不超过5只。

三、灭蝇标准

(一)重点单位有蝇房间不超过1%,平均每阳性房间不超过3只;重点单位防蝇设施不合格房间不超过5%;加工、销售直接入口食品的场所不得有蝇。

(二)蝇类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幼虫和蛹的检出率不超过3%。

四、灭蟑螂标准

(一)室内有蟑螂成虫或若虫阳性房间不超过3%,平均每间房大蠊不超过5只,小蠊不超过10只。

(二)有活蟑螂卵鞘房间不超过2%,平均每间房不超过4只。

(三)有蟑螂粪便、蜕皮等蟑迹的房间不超过5%。

柴林幼儿园

2013年6月

第四篇:病媒生物防治方案

楼子营小学病媒生物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方

各部门,班级:

为深入开展全市卫生创建工作,扎实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有效控制病媒生物的密度和防止相关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为净化学校环境,有效防治“四害“(老鼠、苍蝇、蚊子、蟑螂),把“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进一步提高学校卫生水平,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根据全国爱卫会、卫生部制定下发的《病媒生物预防控制管理规定》和《山西省爱国卫生条例》、《山西省防控病媒生物管理办法》,为了做好我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结合当前创卫工作实际,特制定《楼子营小学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全国爱卫会灭鼠、蚊、蝇、蟑螂的标准》和卫生创建评估标准和办法的要求,结合我校病媒生物的消长规律,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药物消杀为辅,标本兼治”的原则,通过健全工作网络,落实防制经费,综合治理环境,完善防制设施,科学选定药物,定期组织开展灭鼠、蚊、蝇、蟑螂活动,确保病媒生物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内。

二、防制范围

学校各办公室、教学区、厕所、下水道、广场、绿化带、

家属区。

三、工作任务

(一)健全组织网络。健全病媒生物防治组织网络,落实防治工作专(兼)职人员,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防治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

1、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宣讲小组

组 长:苗雨欢 副组长:郭培俊

成 员:菅伟裕 刘欣明 各班班主任

2、职责:

A、组长全面领导辖区学校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B、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制定相关的计划、措施,并指导健康教育教师开展工作。

C、成员职责:在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安排与协调下开展对全校师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D、宣讲组负责关于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治的宣传工作

(二)做好本底资料。对病媒生物防治资料进行完善,资料要求详实、逻辑性强,整理规范,重点完善好以下五个方面:

1、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年度计划和总结。

2、综合防治措施(孳生地分布现状、防治措施与成效)到位,有综合防治的宣传资料。

3、病媒生物防治机构网络健全,工作制度落实,有专(兼)职工作人员且任务明确。

4、病媒生物防治经费落实到位,有除“四害”的药具发票。

5、消杀记录完整规范、数据可靠,有检查记录、监测资料。

(三)完善防护设施。灭鼠:合理布局灭鼠毒饵盒(洞),防鼠板,完善重点场所(部位)的门、窗、下水道(地沟)、通风口等处的防鼠设施,灭鼠设施不合格率不能超过5%。灭蝇设施:密封室内外垃圾容器,安装纱窗、纱门、风帘、灭蝇灯等,不合格房间不能超过5%。灭蟑螂设施:堵洞、抹缝、缩小门窗缝隙等手段防止蟑螂出入、生息。灭蚊:以治水为主,消除室内外积水。

(四)综合治理孳生地。在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中,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学校的旱厕按要求改造为水厕或卫生厕所。垃圾池(台)实行封闭管理,做到日产日清,室内外经常保持清洁,不留卫生死角。学校绿化带无杂物无纸屑。

(五)积极向学生宣传除害防病知识。

四、技术措施

根据季节变化和病媒生物习性,开展病媒生物专项防制工作。

(一)灭鼠工作(4月份春季灭鼠,10月份秋季灭鼠)

灭鼠工作,必须坚持“环境治理,防灭并重,综合防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消除鼠类生存的条件,有效杀灭,防范入侵。

1、整治环境,减少鼠类栖息、生存条件

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断绝鼠粮,管理好粮食、食品、水源、禽畜饲料等;堵塞鼠洞,地面硬化,减少鼠类的生存环境;建筑物应设有效的防鼠设施,防止鼠类的入侵。

2、药物灭鼠

(1)灭鼠药物:必须选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慢性抗凝血杀鼠剂,如溴敌隆、大隆、杀鼠迷等。

(2)投药方法:投药前必须对投药员进行技术培训。室内每15平方米投放1—2堆,室外每5-10米投放1堆,每堆15—25克;第一天采用试探性投放,投放量稍少些,第

二、第三天再检查,发现已被取食的就补充毒饵,吃多少补多少,吃光者加倍补充,一直投放到毒饵不再消耗为止,一般要投药7天左右。对一些环境复杂,适合鼠栖息、活动的场所,应保留一定残留毒饵,并经常检查补充毒饵,以巩固灭鼠效果。

为防止雨水淋湿和其他小动物误食,外环境投药时,一定要将鼠药投入到鼠药盒内。

3、防鼠

(1)下水道口:设臵稳固的金属防鼠栏栅,栏栅条间距小于1.3厘米,栏栅与下水道口边缝小于1.3厘米。 (2)门:关闭良好,门缝小于0.6厘米。 (3)窗口完好能密闭。

(4)墙上的通风口,应安装金属防鼠网,网眼直径小于1.3厘米。通上下水、煤气、电线、空调等孔洞,应封闭。

4、查漏补缺

投药灭鼠15天后,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查,对灭鼠工作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差距和薄弱环节,进行整改,直至达到标准要求。

(二)灭蚊、蝇工作(3月-11月)

控制孳生场所,消除孳生物,使蚊蝇无处孳生繁殖,这是蚊蝇防制的关键。

1、环境治理

(1)垃圾的处理:垃圾放入密闭的垃圾桶(箱)内,并切实做到日产日清,每次倾倒垃圾之后,需清底,并将垃圾桶清洗一遍。同时,在倾倒垃圾时,将容易吸引蝇类孳生的废弃物(如鱼肠、鸡肠、肉类等)用塑料袋盛放,扎紧袋口再抛下,使蝇类不能直接接触产卵。居民区的垃圾房应每日清除,特别是垃圾房附近要清理干净。

(2)经常清理积水,防止蚊幼虫孳生。 (3)排水地沟应及时疏通,清除积物,定期清扫卫生死角。

(4)被孳生物污染的地面、物表及时冲洗干净。

2、药物灭蚊蝇

(1)灭蚊蝇药物:根据对我市蚊蝇杀虫剂的监测结果,选定灭蚊蝇药物。通过对蚊蝇抗药性监测,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对蚊蝇比较敏感。

(2)施药方法

①杀灭蝇幼虫除使用药物外,针对小容器内或比较局限的场所已孳生的蝇蛆,如家庭垃圾桶、盛放废弃物的盆、罐、饮料桶(缸)等,除用药外,可用开水烫或用冷水浸泡等简便的方法将蛆杀死,然后进行妥善处理。对外环境积水每月喷药一次,以控制蚊幼虫孳生。

②喷洒杀虫剂:垃圾屋、垃圾池、垃圾桶、垃圾车以及屠宰场废弃物,每周两次喷药灭蛆、灭蝇。农贸市场、宾馆、酒楼、餐厅、小食店、单位食堂、副食商店、屠宰场(店)以及其它制作、销售、存放食品场所,每月作1-2次滞留喷洒灭成蝇,外环境大面积喷洒药物为每月一次。室内喷药,主要对门、窗框、墙壁、天花板以及栏栅、隔板的表面进行喷药。建筑工地、公园、废品收购站、居民区、公寓楼梯间等特殊场所,每月作一次空间喷洒灭成蚊。

③居室内如发现个别的苍蝇,可采用苍蝇拍进行拍杀。 ④毒蝇绳(条索):利用家蝇在室内喜欢停留在绳索等悬挂物上的习性,可用毒蝇绳进行杀灭。

⑤毒饵:用0.03%溴氰菊酯糖液等进行诱杀。

3、物理防制蚊蝇

(1)安装纱门纱窗可有效地防止蚊蝇侵入,食品应用纱罩遮挡。

(2)用苍蝇拍或电蚊拍扑打蚊蝇。

(3)餐馆、饭店、商场、车站进门处上方可安装风幕机或使用灭蝇灯。

(三)灭蟑螂工作(全年)

搞好卫生,治理环境是灭蟑的治本措施。

1、清除蟑螂栖息条件

广泛开展堵洞抹缝和清除蟑螂栖息地卵鞘、蟑迹。

2、药物灭蟑螂

(1)灭蟑螂药物:使用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推荐和认定的药物,如拜力坦、拜克、杀蟑胶饵等。

(2)投放灭蟑螂毒饵:在有蟑房间内投放蟑螂毒饵点多一些,每个点上用药量少些,分布面要广些。单位灭蟑螂为每月施药一次,并检查清理蟑螂卵鞘。下水道灭蟑螂为每月热烟雾处理一次。

(3)合理喷药灭蟑螂:蟑螂常钻缝、洞中栖息藏身,因此使用喷雾器喷药时,一定要针对缝、洞、角落喷,并在其周围喷,这样喷药效果好,又节省药物。

(4)在屋内无人的情况下使用杀虫剂消灭蟑螂。

3、防蟑螂

(1)仔细地检查下水沟、墙上的裂缝、地板隔及窗户,防止蟑螂进入。

(2)保持室内干燥,蟑螂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此应注意不要有任何漏水的地方,尤其是厨房。

(3)保持室内清洁,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蟑螂不适应生存。用餐后要将食物及时密闭,将地上及垃圾袋内的垃圾及时清理,并将餐具用热水冲洗干净。另外炉灶等处也要定期的清洁。

4、处理死的蟑螂

应将蟑尸和卵鞘进行焚烧处理。

五、组织实施:

1、通过国旗下讲话,让全校师生初步知晓学校关于防治病媒生物传染病的工作计划及措施。

2、召开教师培训会,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降低病媒生物发病率。增强学校教师病媒生物传染病的防病意识和知识水平。

3、各班开展以“防治病媒生物传染病”为内容的主题班队活动课。

4、通过学校广播站对结病媒生物传染病知识进行宣传。

5、学校办一期以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治知识为内容的黑板报。

6、学校必须将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授纳入学校常规卫生教育课程。

7、向学生发放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8、各班通过健康教育课、观看光碟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培训。提高学生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降低病媒生物传染病发病率。增强我校学生病媒生物传染病的防病意识和知识水平。

9、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或“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提高家长病媒生物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降低病媒生物传染病发病率。增强家长病媒生物传染病的防病意识和知识水平。

10、开展学生防治病媒生物传染病征文比赛。

六、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消灭蚊蝇是预防夏秋季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对保护广大师生身心健康,促进创卫目标如期完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安排,切实抓好范围内的病媒防治工作。

2、发动师生,群防群治。要充分发动师生,向师生宣传消灭蚊蝇的方法以及蚊蝇对人的危害,增强师生杀灭意识,提高自我防护的能力。

3、落实措施,加强领导。认真落实防治措施,制定方案,明确责任,集中灭鼠必须统一药物,统一时间,全部覆盖,不留死角。

4、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灭蚊蝇工作始终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操作人员要加强安全教育,实施灭蚊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备必需的防护设施。灭鼠使用毒铒必须在规定的地方购药。严禁在未经过核准的地方购买各种成品毒铒,防止人畜中毒事件发生。

5、加强督查,确保成效。认真组织好辖区范围内灭鼠、蚊、蝇、蟑螂活动的技术指导和督导检查工作,检查重点为相关部门及重点单位、重点场所的组织管理与防控措施落实情况;鼠、蚊、蝇、蟑螂孳生地处理情况;药品投放情况;密度调查与防控效果等。对组织不力、不按规定开展活动,致使“四害”密度未得到有效控制、超标严重的单位,由爱国卫生工作相关部门按照《安徽省爱国卫生条例》、《安徽省防控病媒生物管理办法》予以处罚,确保这次灭杀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楼子营小学

二〇一一年九月七日

楼子营小学病媒生物防治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病媒生物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全校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病媒生物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校病媒生物的防控及相应保障措施、病媒生物监测与报告、疫情处理及学校卫生工作监督管理。 第三条 为了有效地做好病媒防治工作,每年制定相应的防治工作计划,并将其列入校年度工作计划。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成立学校病媒生物防治领导小组,由一名校领导负责全面工作,并且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病媒生物防治,配备专用的计算机、电话、等通讯工具。 第五条 爱卫会承担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并接受上级机构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第六条 爱卫会由专人负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对校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病媒生物疫情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 第七条 爱卫会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病媒生物预防知识宣教,各医务人员定期进行病媒生物相关知识培训。 第三章 疫情报告制度 第八条 爱卫会为责任报告单位,按要求建立疫情管理组织及电话直报。爱卫会设责任疫情报告人,负责疫情管理和网络直报,负责本校的疫情报告工作。第九条 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有法定病媒生物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四章 发生疫情应急预案 第十条 发现疫情马上启动疫情应急预案。 第十一条 在学校病媒生物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成立防控工作各组织机构,并分工协作。

(一)组织指挥组:负责对校区的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二)卫生防疫组:负责整个校区的卫生防疫工作,出现疫情时实施对环境不间断的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注射,预防用药等。组织对疫区人员的体检、卫生宣教和疫情报告等。

(三)医疗救治组:对发生疫情的病人及疑似病人进行诊断救治,采用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视具体情况请求上级医院会诊、支援或转诊。

(四)后勤保障组:负责所需药品、器材的采购、供应及生活保障。 第十二条 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上级统一要求,实施建议学校做出相应的隔离措施。 第十三条 建立疫情信息员报告制度,每天向爱卫会报告前一天的疫情,由爱卫会负责统计上报。 第五章 预 防 第十四条 建立学生健康管理制度,定期体检。做好新生入学的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以季节性病媒生物为重点的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第十五条 在病媒生物流行季节,对各班班长进行一定的培训,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 第十六条 根据国家和地方法规为学生实施计划免疫,应接种率达100%。 第十七条 对食堂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建立食品卫生安全制度,定期检查。 第十八条 对教室、宿舍等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扫和定期消毒进行监督,并建立相应制度,定期检查。

第五篇:病媒生物防治达标方案

2014年病媒生物防制达标组织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全面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顺利通过技术考核验收,结合《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要求,特制订《上桥镇病媒生物防制达标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以综合治理“四害”孳生栖息场所为重点,以环境防治为手段,坚持标本兼治、治本为主的原则,采取群防、群治、突击与经常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对辖区“四害”孳生栖息地进行全面治理与环境改造,杜绝其孳生栖息源头,把“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卫生城市标准以内,确保辖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 工作目标

按照新的《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以环境治理为重点,科学使用药物,防制结合,定期组织开展除“四害”活动,使辖区“四害”密度控制在全国爱卫会规定标准以内,顺利通过全国爱卫会的检查验收。

三、时间安排和任务

1、孳生地调查上报阶段。(4月20日至4月31日)各科室、卫生室、站要对本单位、本辖区的病媒生物孳生地进行认真排查摸底,根据摸底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并将摸底情况和方案及时上报单位创卫办公室。根据《病媒生物孳生地治理方案》的要求,

结合单位环境卫生整治活动,要彻底消灭和铲除鼠、蚊、蝇、蟑螂的孳生场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资料。

2、防制设施建设完善阶段。(5月5日至5月15日)各科室、卫生室、站要对本单位、本辖区的防制设施进行认真检查,按照《防鼠、防蚊蝇、蟑螂设施建设方案》的要求,进行更换、补充、完善。

3、药物消杀阶段。(5月16日至6月15日)

采取有效安全的药物对鼠、蚊、蝇、蟑螂进行消杀,降低病媒生物的密度。中心要认真进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为单位集中消杀提供科学依据。

4、验收阶段。(7月16日至7月31日)

单位创卫办将组织模拟验收,验收结果将在单位进行通报。8月份以后,按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对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进行回头望,查漏补缺。

四、责任分工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片包干、单位负责”的原则。

1、各科室、卫生室、站落实“三防”设施,集中消杀,确保防控达标。

2、要认真抓好灭鼠工作,对灭鼠工作要全面安排部署,制定工作方案,培训消杀骨干,抓好任务落实,采取行动,集中消杀,不留空档,确保消杀效果。

4、了解和掌握蚊、蝇、鼠害孳生分布情况,重点对“四害”孳生栖息地进行治理,突击消杀,做到人员、经费、消杀效果三落实。

五、几点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网络,保证经费投入,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顺利开展。各科室、卫生室、站要进一步健全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进一步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宣传动员、指导检查,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定期研究和解决在达标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全面达标。

2、广泛宣传,充分发动群众。通过宣传标语、宣传栏等载体,宣传病媒生物防制知识,使辖区群众自觉行动起来,清扫自家房前屋后、楼上楼下、院内院外卫生,清理各种容器内的积水,经常打扫家禽家畜饲养场所的卫生,并做好灭鼠、防蚊防蝇工作,积极参与单位、社区组织的灭蚊蝇活动,铲除孳生地。

3、加强督导检查。各科室要做好本辖区、本系统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组织发动工作,定期进行检查督导,确保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顺利完成。单位创卫办将对各个阶段的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登记,并将检查结果上报镇创卫领导小组,并在全镇通报,对工作不力,影响病媒生物防制达标工作的单位和责任人,将由镇督查组按照督查办法进行处理。

4、加强消杀期间的安全管理。在使用化学药品消杀时要制

定消杀应急预案,遵守操作规程,穿戴好防护衣帽。真正做到安全、健康、保证效果。

5、完善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相关资料。要进一步健全孳生地治理、防制工作方案、技术方案、药物器械购置发票、消杀记录、消杀效果评估、鼠密度监测等相关资料,反映工作过程资料要详实,符合逻辑性。

上一篇:比较有内涵的句子下一篇:部门安全职责履职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