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关系理论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员工关系理论范文

员工关系管理的理论研究

(一)员工关系、员工关系管理的内涵

员工关系管理(Employm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简称ERM)也叫员工组织关系(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简称EOR),是由企业管理方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引起的权利和义务、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合作、冲突、沟通、激励等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总和。它起源于现代管理实践,随着彼得·德鲁克关于“人力资源”概念的提出以及传统人事管理开始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劳资双方从对抗走向更多的合作,“员工关系”取代了 劳动关系(或称之为工业关系)这一概念。

1、国外学者对员工关系管理内涵的界定

在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之前,员工关系常被称作工业关系,牵涉雇主(以管理层为代表)和劳动力(主要以工会为代表)间的关系纠葛,包括集体谈判、协商和咨询。人们消极地看待工业关系,把它与工会和雇主之间的冲突联系在一起。谈到这个词,人们就会在头脑中想到罢工和游行(Blyton and Turnbull,1994)。传统工业关系的一种最经典的定义是由福克斯(Fox,1974)提出的。他认为有两种理想的类型:一元主义,即员工向一个方向努力,工会的作用是消极的;多元主义,组织内存在不同利益群体,管理层和工会相互竞争。珀塞尔和西森(Purcell and Sisson,1983)进一步发展了福克斯的理论,他们将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拓展成如下类型:①传统的途径:员工被看作生产的要素,无决策参与权,反对工会存在。②成熟的人际关系或家长制:员工受到很好的对待;组织认为通过一些物质激励可以消除员工的抗争,不太承认工会的作用。③成熟的现代论:通常员工会通过工会途径,合法地参与到组织中特定领域的决策,企业和工会之间会进行谈判。④标准的现代论,机会主义者:根据形势所需,在一元和多元间进行摇摆的一种类型。此外,普尔(Poole,1986)认为人们采用的工业关系风格能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他考察了三个区别很大的国家文化得出相应模式:日本的工业关系是“仁慈家长式”的代表;美国的文化在组织中表现为一元主义,反对工会,赞同沟通和信息共享;尼日利亚表现为权威和专断与以人为中心的家长制相结合的一种风格,忽视工会的存在。员工关系则比较温和。它是从个人层面强调员工和雇主之间直接的沟通和联络,这样就减少了和工会之间的相互作用(Bright,1993),这使它与工业关系相区别。然而,珀塞尔(Purcell,1994)指出:采用人力资源管理不一定在每种情况下都使工作场所关系的实践向个体化趋势激进转变。当传统的集体谈判重点还在薪金和工作条件上时,基于员工关系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在寻求拓宽员工参与的范围,以及通过增强沟通使管理变得更有参与性,从而冲击到 组织内部的权力关系。从这点上,员工关系可以看作一种积极的开发,但是危险也是一直存在的,那就是管理层可能利用HRM的词藻来掩盖反工会的政策。罗勃特·布切利和杰恩斯·科瑞斯坦森(Robert Buchele and Jens Christiansen,1992)提出,企业员工关系处理并不是一种对付不良事件的善后措施,而是一整套以协调、调整企业内部资本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的的一系列契约(这种契约可能是有明文规定的,也可能只是一种心理契约) 安排。

2、国内学者对员工关系管理内涵的界定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和研究员工关系,例如:程延园(2004)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员工关系又称雇员关系,与劳动关系、劳资关系意思相近,它强调以员工为主体和出发点的企业内部关系,注重个体层次上的关系和交流,是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提出的一个取代劳资关系的概念,注重和谐与合作是这一概念所蕴涵的精神。员工关系的本质表现为双方合作、冲突、力量和权力的相互交织。许云华(2005),张丽梅(2006)认为,广义的员工关系是在企业内部以 及与企业经营有密切关联的集体或个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企业内的群体间关系、个体关系、个体与群体间关系,甚至包含与企业外特定团体(供应商、会员等)或个体的某种联系。后者被称为外延的员工关系。狭义的员工关系是指企业和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它是与企业的目标、战略、实际的管理过程和结果相联系的。孟华兴(2005)也从狭义角度进行了说明。本文论述知识型企业员工关系管理,也将采用狭义的概念。

(二)国内外员工关系管理理论研究

1、国外员工关系理论的历史演变

西方员工关系(劳动关系)管理理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由原则到具体、由重物质激励到重精神激励、由强调制度作用到强调文化价值,形成了一个体系较为完整的理论大厦,对我国企业和谐员工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泰勒(Taylor,1911)发展了科学管理原理,提出“经济人”假设和“胡萝卜加大棒” 员工管理方法,并首次正式提出组织与员工是利益共同体。巴纳德(Barnard,1938)强调企业与员工目标的共同性,相互间的协作性,协作的前提是企业和员工双方都必须为共同的目标付出努力,两者的协作建立在个人的贡献与企业所给的诱因相对等的基础上。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世界经济陷入空前的大萧条中。运用科学管理已不能解决此起彼伏的劳资纠纷和罢工,行为科学理论随之出现。这些理论从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动机、重视人的多层次需要、强调“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公平的激励作用以及士气和凝聚力的调动等方面探讨协调员工关系、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方法与措施,开辟了员工关系管理的新领域。其中具 有代表性的是X—Y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等。针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威廉·大内为代表的管理学家通过对日本企业的深入考察,将其处理员工关系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归纳为Z理论,强调企业和员工是相互忠诚的利益共同体,即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并迅速风靡于世界。以舒尔茨(Schultz)为代表的早期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是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资本,由此引出企业与员工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企业必须把人作为资本,对其进行维护。在以上不同管理思想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不同的员工关系管理模式: (1) 交换理论

交换理论(Barnard,1938;March,Simon1958;Tsui.et.al,1997,2002):认为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各种相互作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关系所决定的交换过程。当企业提供的工资等于或大于员工为企业做出的贡献时,员工就会感到满意;只有当员工的贡献与企业提供的工资相等时,企业才有偿付能力。因此,企业根据交换理论,利用各种可控因素来影响外部市场的不可控因素,从 而形成了基于外部营销的管理模式。 (2) 劳动力治理理论

劳动力治理理论(Walton,1985;Osterman,1988;Mahoney,Watson,1993):提出内部营销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即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营销观念,把员工视为内部顾客,研究员工的需求,进而满足员工的需求,最终使员工感到满意。基于内部营销的管理模式从需求角度对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进行了重新认 识,体现了平等互惠的思想。

(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以及心理契约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Arthur,1992;Huselid,1995;Delery,DoW,1996)以及心理契约理论(Schein,1995;Kotter,1973;Rousseau,1990;Herriot,1998):企业和员工的关系是伙伴关系模式以及超越伙伴关系模式,即是长期双向合作关系,必须彼此信任,形成一种互相依存、互相支持、互惠互利的依赖关系(Raymond Yeh,Keri Pearlson & George Kozmetsky,2000)。

2、国内员工关系管理理论研究

从中国历史上看,中国早期的法家、儒家等古代以及近代关于“人性”的理论思想中渗透着不同的员工关系管理理论的精髓。法家思想家荀子提出的“性恶论”,类似于西方的“经济人”假设。儒家孟子的哲学思想是“性善论”,与西方的“社会人”假设非常相近,也是“以人为本”员工管理的理论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告子提出了“性无善恶论”,与西方的“复杂人”假设相似。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梁启超,提出的“个性中心论”,倡导“尽性主义”,主张将人的天赋良能尽性发挥,与西方的“自我实现人”假设有诸多相似之处(张德,2001)。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以下角度讨论了员工关系管理:(1)从内容角度说明程延园(2004)提出,广义上的员工关系管理是在企业整个人力资源体系中,各级管理人员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通过拟订和实施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行为,调节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狭义的员工关系管理就是企业和员工的沟通管理,这种沟通更多采用柔性的、激励性的、非强制的手段,从而提高员工满意度,支持组织目标实现。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孟华兴(2005),淑妮、李建设、李慧、巩倩倩(2006)。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涉及了整个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所有涉及到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面,都是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内容(许云华,2005;李慧,2006)。 (2)从目的角度理解

张丽梅(2006)认为,员工关系管理是一种改善企业和员工关系、员工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满意度,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此外,朱瑜(2005)认为,EMR是管理实践与信息技术变革的融合,围绕“人力资本”设计和管理,为企业的战略、组织和信息系统提供一个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其目的也是提高满意度和效率提高。 (3)从过程角度理解

员工关系管理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员工关系管理体系,并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贯彻到这个体系的运作当中,从而实现员工与企业、员工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协调,引导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吴慧青,2003)。持同样观点的还有朱瑜(2005),从客观角度说,EMR就是人力资源管理业务的一项基本管理职能。它是以满足员工和企业双方需求、提高企业生产力、提升员工工作质量,并使劳资双方彼此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管理过程。

(4)从文化角度理解肖葵,陶淑兰(2003)认为,员工关系的管理,在于谋求员工与企业的协作和员工之间的团结,从而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和竞争力,更有效地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形象,并提出在跨文化的员工关系管理中,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差异,在相互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文化整合,满足员工的基本需要,努力营造内求团结的企业文化氛围,以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员工关系管理虽然表面上看是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但是员工的关系管理得如何,人心经营得好坏,也体现了企业管理者对自身企业文化的把握和定位,关系到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潘红梅,2006)。

(三)员工关系管理系统的内容 综合以上研究,从广义的员工关系概念上看,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涉及了整个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从企业目标和价值体系确立,内部沟通渠道的建设和应用,组织的设计和调整,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等等,所有涉及到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方面,都是员工关系管理体系的内容。而本文则采用狭义概念,视员工关系管理为“无形服务”,并以此展开研究。这种服务系统的重点主要是人际关系管理,主要包括劳动关系管理、沟通与交流、员工参与管理、员工信息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第二篇:关系营销理论

关系营销 (Relationship Marketing)

什么是关系营销

所谓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

德克萨斯州A&M大学的伦纳德·L·贝瑞(Leonard L. Berry)教授于1983年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一份报告中最早对关系营销做出了如下的定义:“关系营销是吸引、维持和增强客户关系。”在1996年又给出更为全面的定义:“关系营销是为了满足企业和相关利益者的日标而进行的识别、建立、维持、促进同消费者的关系并在必要时终止关系的过程这只有通过交换和承诺才能实现”。工业市场营销专家巴巴拉·B·杰克逊(Jackson B.B,1985)从工业营销的角度将关系营销描述为“关系营销关注于吸引、发展和保留客户关系”。摩根和亨特(Morgan and Hunt,1994)从经济交换与社会交换的差异来认识关系营销,认为关系营销“旨在建立、发展和维持成功关系交换的营销活动”。顾曼森(Gummesson,1990)则从企业竞争网络化的角度来定义关系营销,认为“关系营销就是市场被看作关系、互动与网络”。

库特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将众多针对关系营销的研究成果划分为三个大流派:即英澳流派、北欧流派以及北美流派。库特认为,英澳流派主要建立在克里斯托弗、佩恩和巴伦泰恩的研究基础之上,强调的是将质量管理、服务营销理念和客户关系经济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北欧流派来源于以克伦鲁斯为代表的北欧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建立在将工业营销的互动网络原理、服务营销理念以及客户关系经济学相结合的理论基础之上。北美流派则主张在企业内部就买卖双方的关系进行强化教育,并相应地提高企业在这方面的经营管理水平,其中以贝瑞和李维特的研究成果最具代表性。

第三篇:客体关系理论以及从客体关系理论谈

我对亚龙《日益亲近》的一些看法

作者:王涛

学号:1103431001

院系:教师教育学院

专业:应用心理学

客体关系理论是从弗洛伊德那里发展而来。在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中,自我处于本我(伊底)和超我之间,本我把能量(力比多)传给客体时,自我与该客体认同,使客体力比多转变为自我力比多。自我力比多放弃性的目的升华为自我理想。原来的客体力比多或性力比多中被解脱出来的死本能或破坏性冲动被超我接收,以良心的方式用以对抗自我。弗洛伊德主要是通过驱力的释放来解释客体和客体关系的。虽然弗洛伊德没有阐释客体及客体关系的所有含义,但是他所创造的许多概念和术语为后来的客体关系理论学家提供了基础和初始观点。

一.早期的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的开创者是英国的梅兰妮·克莱因。她的理论建立在弗洛伊德和他同时代的费伦茨,亚伯拉罕,琼斯等人的研究和理论上。

在梅兰妮·克莱因的理论中,客体不仅是弗洛伊德本能驱力的客体,而且,还是相对于婴儿本身的客体,是婴儿心灵中具有可依赖性、爱、贪婪、仇恨和嫉妒等心理特征的人格。

克莱因的偏执-分裂样心态和抑郁样心态:

克莱因认为,在生命的最早期,婴儿害怕自我被毁灭,因此破坏性的冲动、迫害妄想和施虐焦虑占主导地位。在这种可怕的致灭幻想的影响下,好的东西和坏的东西需要被区分开来。从出生到第4个月,婴儿与母亲的乳房建立部分客体关系。当母亲的乳房给自己带来满足和愉快时它就是“可爱的好乳房”,当它不能带来满足并令人失望时,如饥饿,它就变成“可恨的坏乳房”。相应的自我也被划分成“好我”和“坏我”。婴儿害怕被坏客体毁灭,因而产生迫害性的偏执焦虑。 为了避免被坏的客体吞没,婴儿必须区分好与坏。 此时分裂作为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对于婴儿来讲简单易行。此时他的客体关系是与部分客体的关系,如乳房。

经过偏执-分裂样心态之后,随着婴儿感知功能的完善,他能够内投完整的客体。大约从第5或第6个月开始,直到1岁左右,婴儿进入“抑郁样心态”。儿童为开始对所爱的人有攻击性而感到内疚和悔恨,并且从整体上认识母亲,体验到母亲是一个不完美的客体。儿童可以同时感觉到母亲好和坏的方面,开始有了矛盾的情绪。同时因为害怕破坏性冲动会毁灭母亲而失去她,婴儿开始修复自己由于恨给所爱的人带来的幻想和现实的伤害。婴儿开始能够用爱但是现实的方式与母亲建立客体关系。抑郁样心态的特点是婴儿能够用整体的方式去看待客体,并且随着抑郁样心态一次又一次地被修复和整合,儿童的焦虑逐渐减少,并逐渐

能够用多维立体的观点看待他人和自己,能够接受人类的弱点,并接受他人与生俱来就是独立和自主的客体。

克莱因的理论因为源于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所以被誉为过渡性客体关系理论。而费尔贝恩则是完全从客体关系方面对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等本能概念进行解释,提出了纯粹性客体关系理论。

费尔贝恩认为人的力比多是寻求客体的,而不是遵循快乐原则。人生来就是为了能与别人建立满意的客体关系。为了建立满意的客体关系,婴儿接下来的行为就是指向外部世界的,受现实原则支配。所以这就颠倒了弗氏的快乐原则是决定行为的因素。费尔本恩的人格结构观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核心,自我自从出生以来就是单一的整体,并且自我是同别人关系中的自我(这与存在心理学中的人的存在体现在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比如与事物,人的关系有些类似)。婴儿的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自我的丢失。这与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不同。此外自我还是生活经验的先决条件,它的存在不以任何方式依赖经验。在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自我与客体相关的本质,需要与外部建立满意的关系,但是不可避免会经历各种挫折和失败,又因为婴儿的能力有限,他只能从主观上改造客体。这导致了自我的结构发生了改变。这导致自我不再是单一的结构,而变成“自我的动力性多重亚结构”。

费尔贝恩的人格发展观认为,人格发展的尺度是自我的逐渐成熟,又自我与客体相关,所以自我的成熟又等同于客体关系的成熟。并且费尔贝恩将人格发展的关键追溯到口欲期,认为婴儿与母亲的关系起决定作用,这与弗氏的人格发展三元关系及父亲-母亲-儿童不同。费尔贝恩和克莱因的不同之处在于克莱因强调内部的客体关系,而费尔贝恩强调外部的客体关系。

二.后期的客体关系理论

科恩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是整合性客体关系理论,也是我最感兴趣的理论。他的理论是将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和早期的客体关系理论整合到一起的理论。但他也更强调内部客体关系。

科恩伯格提出“客体关系单位”的概念,每个客体关系有客体意象、自体意象和联接两者的情感组成。客体意象是个体知觉、加工和内化早期人际关系的经验产物,自体意象是个体知觉、加工和内化他过去的各种自体概念的产物,而联接客体意象和自体意象的情感有两种性质,或者是正性的,或者是负性的。科恩伯格讲基本客体关系理论单位当做建构心理结构的基本材料。这要经历五个阶段。在这五个阶段中,开始婴儿处于混沌状态,当从母亲处得到愉悦的体验时,婴儿开始建构自体意象,并且婴儿分辨不出这些自体意象和母亲的区别,即和母亲这个客体是融合在一起的。它就是好的未分化的自体客体单位,同样婴儿又建立起坏的自体客体单位。这些单位在后来逐渐分化为好的自体意象,好的客体意象,坏的自体意象,坏的客体意象。自体意象和客体意象的分化有助于婴儿划分自我界限。但是好的自体意象和好的客体意象以及坏的自体意象和坏的客体意象开始逐渐整合到一起。儿童就有了一个完整的、比较现实的母亲表象。实现了客体恒常性。自我界限形成,现实检验出现。最后超我整合完成,进一步促进自我的整合。

不同的是科恩伯格认为自我先于本我出现。在他的理论中,客体关系、情感及驱力是三位一体的,每一种成分都是以其他两种成分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在心理治疗方面,科恩伯格根据其整合性客体关系模型提出了边缘性人格障碍理论来解释边缘性人格病人的心理病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移情焦点治疗。

边缘性人格人格障碍理论认为,边缘性病人有一个虚弱的自我,虚弱的自我有三个核心特性,即现实检验有缺陷、有使用原始防御机制的倾向、身份感紊乱。

我认为其中现实检验缺陷产生的原因是客体意象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因为根据科恩伯格的客体关系理论,只有好的和坏的客体意象开始融合形成整体的客体意象,实现客体恒常性,自我比边界才开始形成,现实检验也开始出现。这里的防御机制应该主要指分裂、投射认同等机制。至于身份感紊乱,我认为是原始防御机制导致的。如分裂机制,病人对他人会有两个极端的印象,一是非常好的,一是非常坏的。当病人将他人理想化即看成是好的客体时,他体验到的自我也是完全好的。但是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病人就会利用简单易行的原始防御机制来应对焦虑,如分裂机制。此时,病人会将客体看成是坏的客体,而他体验到的自我也是坏的,不受欢迎的。由于分裂机制的影响,病人对自我的体验不稳定,于是就导致了身份感的紊乱。并且这种分裂我认为是体现在客体关系的转换中的,如果没有客体关系的转换,就谈不上分裂。分裂是一个过程,而不是单一的状态

移情焦点治疗(TFP)有关边缘性人格结构(BPO)患者的心理病理学原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1)早年的创伤体验造成患者神经生化的改变,使患者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并且患者与重要他人的关系被内化,形成BPO患者的自体客体关系。

2)内化的攻击性灌注的客体关系造成了患者们俄狄浦斯期的固着,主要使用原始防御机制来保护自体客体关系不受到攻击性的损害,并形成了身份紊乱症状。

3)在此时此地的情景中,患者重复内化的病理性客体关系,从而造成了人际关系的困难。这些病理性客体关系会在治疗中表现在同治疗师的移情关系中。治疗师对移情进行处理,使患者能够修复这些病理性客体关系,从而获得康复。

在欧文亚龙的《日益亲近》中,主人公金妮就有着严重的人格障碍,她的人格就属于边缘性人格。金妮的情绪会因为别人如她男友对她的一句批评而从阳光明媚转为乌云密布。用亚龙的话讲就是像一个钟摆始终摇摆不定。我认为金妮用的就是分裂机制。

边缘人格障碍是一种非常难治疗的人格障碍。亚龙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顶尖的存在主义治疗大师。他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才治好了金妮。下面我将依据《日益亲近》这本书谈谈我对客体关系理论的理解。

而在移情焦点疗法中提到的自客体关系配对有:

破坏性的坏小孩——惩罚性的,施虐父母

被控制,被激怒的小孩——控制性的父母

没人要的小孩——不关心的、自我为中心的父母

有缺陷的、没价值的小孩——看不起人的父母

……

依赖的、满足的小孩——完美的养育者

渴望爱的小孩——扣押爱的父母

控制性的全能的自我——虚弱的、奴隶样的他人

……

这些自客体关系总体分为两类,分别是正性的和负性的自客体关系

在欧文亚龙的《日益亲近》中,主人公金妮就有着严重的人格障碍,她的人格就属于边缘性人格。金妮的情绪会因为别人如她男友对她的一句批评而从阳光明媚转为乌云密布。用亚龙的话讲就是像一个钟摆始终摇摆不定。我认为金妮用的就是分裂机制。

边缘人格障碍是一种非常难治疗的人格障碍。亚龙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顶尖的存在主义治疗大师。他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才治好了金妮。下面我将依据《日益亲近》这本书谈谈我对客体关系理论的理解。

在金妮的序言中,她这样写到“我虽然颇具创造性,但我经常处于一种晕晕乎乎不知所措的状态中,仿佛被巨大的羞涩所笼罩”,“我的思想如同是一场语词组成的刺激的狂欢宴,不停地围绕着情绪和香气旋转,在极偶然的机会里,也会经由我的声音或文字流出来。我对现实却没有很好的把握。”在这两句话中,金妮表现得症状是缺乏现实感。这一症状的原因是金妮在成长的过程中客体意象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自我边界模糊,缺乏现实检验。

后来金妮寻求治疗师的治疗,但是由于金妮的自客体关系转换的比较快,对事物的喜好也变化得比较快,她不能和一般的治疗师建立良好的治疗同盟关系。比如她开始找了纽约一位女治疗师,但是后来又申请了加州的写作课程,放弃了短暂的治疗。来到加州后,金妮找到了亚龙医生。她这样写到“与他的第一次面谈,我的灵魂就迷醉了。我能够直接了当地说话,可以哭,也可以请求帮助而不觉得羞愧。……我信任亚龙医生。他是个犹太人,而在那一天,我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犹太人了。”从这段描述中明显可以看出金妮将亚龙理想化了,根据移情 焦点疗法,她此时被激活的自客体关系是“依赖的、满足的小孩——完美的养育者”。接受了亚龙的小组治疗,由于没有实质的效果,金妮又接受了亚龙为期近两年的个人治疗。期间,金妮其他的一些自客体关系也在治疗中通过移情方式不断被激活,循环治疗就这样开始了。

在夏天的一次治疗中,金妮一进治疗室就表现出对亚龙的戏剧性攻击。亚龙这样写到“首先她说在电话上觉得我不是很想在这个星期见她。随后她又补充说她对今天是否要来犹豫不决,因为她原本可以去看这个赛季最后一天的赛马。”而出了治疗室,金妮这样写到“离开治疗室时,我是快乐的。虽然我感到你并不喜欢这次治疗。但那并不妨碍我的愉快。”从两者的描述来看,金妮明显用了分裂的防御机制。这在移情焦点疗法中有提到。分裂机制使金妮不能完整地表达自我,从而使金妮的情绪不能很稳定。

在治疗的过程中,从亚龙医生的文字中,可以感受到他做得很好,尽管金妮较多的使用分裂和投射性认同机制(投射性认同较移情更进一步;来访者不但以基于过去关系的扭曲的方式体验治疗师,而且他还对治疗师施加压力,使治疗师以与来访者潜意识的幻想相吻合的方式来体验她自己。)他对金妮始终抱以包容的态度。根据客体关系理论,这种始终如一成为了金妮心中恒常的客体,这无疑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有助于金妮自我的整合,分清自我和周围的边界。

金妮经常在治疗日记中提到自己记不清前些天发生的事情,我不禁联想到我自己,我也深有体会。我想这不仅是记忆力的问题了,同样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分裂机制导致的。《24重人格》中主人公的人格如果从一种转变到另一种,他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分裂的机制让自我很难意识到不同状态的“次人格”,当然也就很难意识到该种人格下的自我的经验。

在治疗的过程中,金妮的状态当然并不总是那么糟糕。她有时会写一些小说讲给亚龙医生听。根据客体关系理论,这是“友好的、顺从的小孩—溺爱的、赞赏的父母”这种客体关系被激活。通过亚龙医生不断地分析,质疑,金妮的多种客体关系,不管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逐渐地被整合,修复。当然亚龙是存在主义代表人物,他可能并没有这种意识。但是在《日益亲近》他有提到他在治疗金妮的过程中在吸收着别的学派的理论,他也提到过克莱因。

就这样,治疗在循环中持续着,时间过得很缓慢,有时甚至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但是最终,亚龙还有金妮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正如亚龙所说,这一切来得是这么及时。在读《日益亲近》的过程中,我也会产生一些共鸣,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我对主人公金妮的情况还是比较理解的。那些弥散性的空虚,紊乱的身份认同,是那么的熟悉又让人无时不刻不想逃离它。

最后只想说一句,生命有时是很脆弱的,金妮遇上了亚龙是她的幸运,也是给了亚龙的治疗升华的机会。

参考文献:(美)Michael St.Clair 《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

心理学》

李孟潮《移情焦点治疗的理论及技术》

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

郭本禹《客体关系理论的转向:温尼科特研究》

(美 )欧文·亚龙《日益亲近》

(美)韦斯特《24重人格》

第四篇:理论和武装的 关系

理论的实现程度和武装程度,决定着民族的兴衰。理论武装工作一方面要站得高看得远,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将有深刻性和丰富性的道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并科学合理地坚持下去是提高理论武装的正确方法。

深化理论学习,只有努力把党的最新科学理论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转化为为官做人的行为准则,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成果,才能真正使党的创新理论的 “热”起来、 “活”起来、 “实”起来。 理论武装是全局的工作

理论的实现程度和武装程度,决定着民族的兴衰。理论武装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没有理性思维,就不可能深入、全面地认识世界,不可能自觉、有效地改造世界;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就不可能把党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不可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当前强调理论武装,具有更为紧迫的意义。

一是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要实现“十一五”的战略目标,机遇很多,挑战也严峻,难以预料的因素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培养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才能正确把握天下大势,审时度势,顺势而谋,不失时机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二是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将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扩大与外界的交融与合作,这无疑有助于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但面对精彩纷呈的世界、良莠混杂的局面,没有主心骨不行,没有主旋律不行。保持理论上的清醒、精神上的自觉,方能“任凭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在学习借鉴中保持自我,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三是党的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要适应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必须推进领导制度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改进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离开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就不可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理论武装是求真的工作

理论武装工作,一方面要站得高、看得远,努力对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另一方面又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把深入研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也就是说,理论武装工作是求真务实的工作,必须把全局要求与具体实际、需要宣传什么与群众最为关注什么、必须普及什么与人们乐于接受什么结合好。既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又要揭示不断创新是其生生不息、永葆青春的源泉所在;既要阐释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又要揭示通过改革兴利除弊是任何新生事物成长之必然;既要阐释资本主义必亡无疑的总趋势,又要揭示其在一定时期和阶段对生产力的容纳度;既要阐释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又要揭示先进事物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性。特别是涉及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规律,要通过多种渠道、形式和载体,不断揭示、展现和灌输。重要的问题在于要有高度和深度,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把传播真理和追求真理结合起来,促进人们真正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增强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能力。

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地、逻辑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科学品质统一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正处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国际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日趋明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国内,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使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要顺应现代化规律,开发现代化资源、培育现代化动力、实现现代化目标,就必须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新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为伟大的事业提供方向指引、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撑。

理论武装是育人的工作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看对象,理论武装工作亦应如此。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干部和群众,工人、农民和学生,要分类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习科学理论,应讲究系统性、经常性,注重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增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各级领导干部要求应更高、更严,强调研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理论概括、理论创新能力,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一般干部的要求,应该是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增强党性锻炼的自觉性,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水平。对思想理论部门的干部,其理性思维、理论功底、传播能力和要求应比其他部门的干部更高一些。对普通工人、农民和学生的要求,重点应该是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整个理论武装工作中,不同的对象在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方式的设计、学习教材的编写上,也应当有所不同。

理论武装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只有讲究方法,才能透僻入微、征服受众。这些年理论武装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也不应讳言,在许多方面、许多地方还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搞了不少形式主义,会风、学风、话风、文风还存在一定问题。有的人做学问言必称本本,理论脱离实际,求大而不求精,谋快而不谋质。有的人作报告“大话”盛行,空话连篇,毫无生气,更无新意。写文章有图虚名的“应景”之作,为金钱的“泡沫”之作,谋禄位的“克隆”之作,有单调、死板、枯燥的乏味之作。理论的表现形式同它的内容一样,是以其深刻性和丰富性来保持自己生命力的。但深刻的道理往往可以寓于生动的形式之中,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使科学理论更广泛而迅速地传播。邓小平指出:“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理论武装,大众是主体,归宿在于民,因而要追求管用。尤其是在现代传媒已成为重要手段的今天,唯有形式简明而精当的理论才能被及时有效地传播开去,唯有形象生动而鲜活的真理才能被广大的群众所接受。

理论武装是长远的工作

理论武装工作,说到底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它不是暂时的,而是长远的。因此,理论武装工作需要从三个层面合理布局、有序展开。从高层来讲,要组织优势力量,聚合各种资源,形成强大阵容,对基础理论、重大问题进行攻关研究,不断推出有高度、深度和力度的“精品”,以丰富理论,满足社会需要。从中层来讲,要集中有宣传教育能力、熟悉社情民意的人才,把科研成果开发成适合于各个层面人群亟须而又乐于接受的“半成品”,以构筑向大众普及和现实转化的中介。从基层来讲,各个社会单元联系实际对“半成品”进行整合组装,深入浅出地、有声有色地、循序渐进地传播和普及。三个层面应形成封闭回路,互动互促,促进理论武装工作规范有序、深入扎实地向前推进。

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基层理论武装工作

如何行之有效地开展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对于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科学决策、科学发展意义深远。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意义更加重大。从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做好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要注意在“三字”秘诀上狠下功夫,即:新、活、实。

再现一个“新”字。在我党的理论宝库精华中,最具时代特色的就是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创造,它既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指南,又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层理论武装工作要以此为重点,以党的最新理论为载体深入展开,学习贯彻中要突出在“新”字上下功夫。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最前沿理论知识作为最新内容来定位,并作为基层理论学习的基本坐标。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问题作为新的主线;把不断坚持和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作为重点内容;把变幻莫测的国内外重大政治时事、形势(如:如何看待世界金融危机、如何推动区域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等内容)作为新的学习载体,贯穿于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始终,使理论常学常新,百学不厌,不断深化,培养大家的学习兴趣,增加吸引力。使每位受教育者,通过学习能较好地把党的创新理论与学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新信息结合起来,开阔新眼界,拓宽新知识面,推动学习新热潮。 表现一个“活”字。搞好基层理论工作方式方法很多,除明确一把手第一学习责任人、抓好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和认真落实各项学习规章制度外,还应在拓展理论工作运作平台,丰富活动载体和充实活动内容上下功夫。基层理论工作具有点多面广,受教育对象层次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难度大等特点。要使基层理论工作保持强劲的活力,就要努力在“活”字上做文章。首先要在实施计划上做到得体、灵活,不能拘泥于呆板式学习模式,这样会使理论学习失去引力,使学习教育宣传工作走入单一学而乏味的死胡同,其结果导致走过场,草草应付,达不到实际效果。我们可以透过固有的计划模式,结合当年度可预见的大事等超前谋划,可结合党委(总支、支部)年度重点工作,拟定活的学习计划。其次,要注重形式和方法上的改进和创新。创立分散学与集中学、重点发言与集体讨论、系统学习与专题研讨、精通原著与听辅导报告、课堂学习与调查研究、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尽可能拓展理论学习平台,充实理论活动形式。还可采取组织参观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请英模做先进事迹报告、举办理论与实践座谈会、举办“百人百场”专题报告会、开展“新市民讲坛”、观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片和反腐倡廉教育片,如《我的长征》、《历史的天空》、《忏悔录》等活动展开理论工作。还可组织理论宣讲团到社区(村、居)开展宣讲,聘请理论客座教员到基层一线上实践课,以及开展理论征文等多项活动,丰富充实理论学习方式方法,使基层理论学习更具有吸引力,有活力,有动力,使理论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充满无限生机,不断开拓新局面。 体现一个“实”字。理论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要立足于实际,服务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基层理论工作的落脚点应放在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上,放在推动各项工作发展上。在理论推动实践、推动工作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凸显一个“实”字。基层理论工作好坏的一条重要评判标准,是要看本单位、本部门通过理论学习贯彻活动,能否推动本单位本部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基层理论工作还要坚持做到始终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要着重在培养学习教育对象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中国特色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上下功夫。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要注意把握好三点。一是要善于明辨是非,提高对事物的判断力。努力做到学理论、议大事;转观念、出思路;促发展、求实效。把学习理论与加深对实情的认识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本单位、本部门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优势和不足,深刻分析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要关注热点难点问题,把理论学习宣传工作引向最前沿,推向实践第一线,及时了解群众思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了解改革开放和小康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倾听群众的呼声和建议,掌握第一手材料,提出新办法,找准工作的突破点,架起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桥梁。三是要善于把学习理论与科学决策结合起来,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受教育者的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提升应对复杂情况,谋划新的发展的能力。创新发展思路,开拓各项工作新局面,使理论真正变成实践的产物,变成推动基层各项工作发展的强劲动力。

基层理论武装工作新、活、实“三字”秘诀的形成,是我们长期从事基层理论武装工作实践的一条重要经验。新、活、实实质上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新是理论学习的源泉,活是理论贯彻的动力,实是理论推动发展的归宿点,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只要我们在开展基层理论武装工作的过程中坚持把握这么一个规律,就能确保理论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落地有声、成效显著,使理论武装工作真正成为党和国家事业成功的强大生命力,成为推动本单位、本部门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第五篇: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申建伟

以前,在学习中见到的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是这样描述的:

(1)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即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

(2)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错误的理论则有阻碍作用。

(3)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不能任意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孤立地强调一个方面。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它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了事物的本质,抓住了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反映了事物发展规律,因而能够使我们综观全局,高瞻远瞩,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确定事物前进的方向,从而指导人们的实践。

(2)能提供科学的方法,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给人们探求真理提供科学的认识工具。

(3)能成为人们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思想武器。

科学的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不可缺少的。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以上对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的描述尽管管科学、全面,但不免读来费时、高深难懂。

今天拜读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文章,对于她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的描述令我耳目一新、佩服之极。故有意与各位教师一同分享。

她认为:“理论和实践就是老鹰和小鸡的关系。一旦掌握了理论,你就会势如破竹,不可抵挡。有了这样的理论,你才会有效地指导你的工作实践。” 她还说过:“专家是围绕一个专题使劲的、一个劲地研究研究,研究到大家都听不懂了就是专家。”

对于这两点我是深有感触。作为一个小学数学教师,自己早就知道新课程标准对于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并没有真正花大的力气去记诵和深刻领悟。不真正掌握理论,怎么能够在新课改的教学活动中“势如破竹、不可抵挡”呢?由此充分说明,要想使自己的专业得到迅速成长,自己太需要好好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学理论了。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深深感觉到:专家讲的长篇大论,有时竟能让渴求知识的听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就是听不太懂,这时候主观意识再强制自己打起精神去听,大脑就不堪重负,用起了保护机制,人就感到昏昏欲睡了。相反,身在一线的名师有自己的理论、有自己在实践中积淀的成功经验和智慧做法,能把厚的说薄、难的说易、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他们是在用大爱做小事,用自己的智慧、辛劳书写爱的宏伟篇章,近距离见证他们“平凡中见伟大,平凡而不平庸。”

上一篇:幼儿园营养员范文下一篇:员工个人自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