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有体育课吗

2022-06-27

第一篇:大学生有体育课吗

你的班里有“问题学生”、“差等生”吗?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即使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教师所讲内容,也必须听老师唠叨个没完,这难道不是在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吗?即使学生认真听讲,这种教育也会延误学生的发展。更有部分学生因不再认真听讲,搞出教师不期望发生的事情,成为“问题学生”。而有的学生因能力低、基础差(相对于教师所讲内容)根本听不懂教师在讲什么,也只能无奈地听着天书,由于长期忍受着失败地煎熬,久而久之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成为“差等生”。谁又能保证这样的学生如果接受适合他的教育不会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呢?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产生了太多的“问题学生”、“差等生”,我想问一问,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问题学生”、“差等生”吗?

爱迪生上学时考试成绩总是倒数第一,被迫退学回家。但是,后来爱迪生母亲亲自担任家庭教师,针对他的认知特点、思维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给他讲历史、文学,同他讨论物理、化学,使他不再厌倦读书,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海伦·凯勒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不也在安妮·沙利文教师有针对性的教育、辅导下成为作家、教育家了吗!周婷婷自幼双耳全聋,通过周宏为其良身定做的各种活动、练习,在父亲的赏识下23岁时成为中国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聋人留学生!

爱迪生、海伦·凯勒、周婷婷„„,他们都能成才,成为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类有用的人,我想再问一问,真的有所谓的“问题学生”、“差等生”吗?此时我想起了一位教育家说过的话,“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如果教师能结合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特点采取适当的教育模式、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像孔子他老人家那样因材施教,我想即使真的有“问题学生”、“差等生”,那也是少之又少啊!

第二篇:大学毕业生学习iOS软件开发有前途吗

现在iOS发展速度非常快,目前 iOS 以每天50万新激活数的速度快速征服世界,成为世界范围内占有率最高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根据 comScore 的统计,2014年第一季度 iOS 在北美的市场占有率又增长了 3.7% 达到 51%;而根据赛诺的调研报告,iOS 系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 74.7%。 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14年4月份国内人才供需报告说,其下网站4月提供招聘职位超过200万个,比3月份增长5%,再次创下该网站成立12年以来日发布职位最高纪录。4月对iOS工程师的招聘量比3月增加了23%。iOS工程师以手机开发为主要对象,包括但不限于手机操作系统、手机游戏、手机其他多种功能的开发和优化人员。当前iOS工程师的缺口主要体现在技术应用的资历上。有一年开发经验的iOS工程师的月薪在12000元左右。iOS如此火爆,很多大学生转而学习iOS培训软件开发,那么毕业生学习iOS开发靠谱吗?没有多少软件开发经验的人,学习起来怎么样,会不会有困哪? 由于校园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大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而企业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培养人才。所以无论是不是毕业生,想要进行iOS软件开发,都需要相应的学习培训,只不过学过C语言的学习起来会更加容易,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基础。而没基础的可能学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

iOS软件开发并不像以前的软件那样,不需要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只需要把相应的模块打包起来,就可以得到不同功能的iOS软件。北

京无限互联开设了iOS软件开发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学员,四个月打造iOS软件开发高手。 所以大学毕业生学习iOS软件开发也是可以的,经过努力一样可以成为软件高手。

无限互联iOS培训,最负责的iOS开发教学,获取精品教程请加QQ(87993266)详情请登陆官方网站http://

第三篇:2018厦门大学考研什么时候报辅导班合适?有效果吗?

http:///

2018厦门大学考研什么时候报辅导班合适?有效果吗?

目前暑假复习已经走到尾声了,考研又过了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不管是处于哪个时间段,都有很多考研学子在想要不要报辅导班。尤其是像厦大这样的名牌大学考研竞争很是激烈,报辅导班能增加自己的胜算,但是什么时候才是报班的好时机呢?聚英考研网现在就来跟大家说说什么时间报班合适。

什么时候报考研培训班的话,具体的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基础来看了,现在的考研班班型很多,有基础班,强化班,冲刺班,具体报哪个班,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定,这个不是硬性。不过现在辅导班都有一些活动,比如预先报名的会优惠什么的,如果你确定要报班的话就早点关注这些班的信息,早点报名,这样可以享受到一些优惠。

其实考研报班什么时间段一般有这么几个,根据自己的目的不同就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段报班。

一般可以在大三的时候报班比较好,毕竟考研(尤其是目标院校比较难)还是应该提早准备比较好,早点复习和报班到后期会稍微轻松点,最好你在上课之前就把知识点串一遍,这样在听老师辅导是时候比较有针对性,辅导班的老师讲的一般都比较快,而且有些知识点挖的都比较深(因为是针对考研题),所以报班之前有所准备,会对课上老师讲解知识理解的比较透彻。如果你觉得大学三年其实并没有学到太多,专业知识忘得差不多,英语也很久没复习,还是高考的那些底子,让专业的老师带领你去系统的梳理知识,避免自己一头雾水

http:///

地的去探索,也会节省下很多时间。

还有一个时间点就是寒暑假,很多人在寒暑假的复习效率很低,可能是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放假无法高效学习,或者想利用这段较长的自由时间来提高水平,因此寒暑假也有很多人会报班。

考前三个月也是报班的人数比较多的时间段,临考前很多人发现自己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离目标院校还有些差距、或者复习进度比较慢,在考研上遇到各种自己比较难短时间解开的难题就会选择报辅导班。报辅导班能帮大家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各种考研问题,尤其是帮一些同学突破瓶颈。

报辅导班的效果因人而异,不能因为报了辅导班而松懈下来,应该配合辅导班的复习进度,而不是只有上辅导班的时间在学习,课后就放松。配合辅导班的复习,完成复习任务,同时课后努力的效果才是最好的。辅导班能帮你解开难题、制定复习计划、教你学习方法、帮你铺好路,但最重要的是你的行动。

聚英考研网每年推出的考研辅导班,针对公共课的有政治、英语、数学全程协议班;针对专业课的有高分突破班、一对一全程班、一对一精讲班、一对一强化班和一对一提分密训班等众多班型。想了解各个班型详细内容或者更多班型的详情请上聚英考研网查看。

第四篇:中国有创新吗

中日两国创新力究竟差在哪?

2012年12月21日08:15 作者博客我要参与(63)

4日,外国机构发布2012年全球创新力企业(机构)百强,美日欧韩包揽,中企无一入榜。笔者检索发现,在评论意见中,“反省”的声音占绝对主流。

很多网友留言道,“革命远未成功,国人仍须努力”、“垄断和国进民退埋葬了中国经济的未来”、“中石油中石化电力烟草华为中兴,跑哪儿去了?”、“都忙着搞房地产赚快钱,创个鸟新”、“山寨能力,无人能敌我强大祖国”。

另一方面,紧随美国后的日本共25家企业入榜。尽管如此,日本国内也充斥着“反省”的论调。与中国媒体报道标题多加入“中国榜上无名”、“中企无一入榜”一样,日媒的报道标题都不约而同地加入了“日本25家减2家”,或干脆将“25家”去掉,核心是质疑“为何减少了2家?”、“是否意味着日企创新力在减弱?” 其实,从研发投入来看,中国并不逊于日本。联合国2011年发布的《全球知识产权年度报告》称,中国的研发投入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三。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10月25日联合公布的《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也显示,2011年中国研发投入8610亿元,比上年增长23%,占GDP比重升至1.84%,“已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那么,中日两国的创新力究竟差在哪儿?

山寨:青出于蓝需胜于蓝

谈到企业创新力,“山寨”是绕不开的关键词。在中国,“山寨”恐怕与“高富帅”(抑或“糕富帅“)一样热门,这背后反映出的知识产权意识淡薄一直遭美日等国诟病。

在日本,经常被问及“如何看待中国普遍存在的„山寨‟”,这无疑被视为是中国风险(China Risk)的重要构成部分。但笔者每次都不会全盘否定,在某种意义上说,“山寨”是每个国家走向近代化、工业化、城市化必经的阶段,美日也曾是“山寨大国”。

据传,狄更斯1842年到访美国时,曾吃惊地发现作品被大肆盗版,他呼吁美国保护著作权,非但无人理睬,还遭美媒谩骂“只是一个贪得无厌的无赖”。当时的美国正“山寨”得不亦乐乎,正是依靠模仿欧洲的技术和创意来巩固自身的经济基础,这一现象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日本当然也不例外,其“山寨”历史甚至更久远。今天走在日本列岛,京都、奈良等地的中国痕迹仍随处可见。明治时代起又开始模仿欧美,直到1930年代,丰田还在模仿美国汽车同行,先模仿克莱斯勒,后又“山寨”福特,并美其名曰“逆向分解”,这一历史也持续约50年,直到1980年代才确立了自主品牌。 但不得不强调的是,为“山寨”寻找合理解释,并不等于认可其存在,更不构成让其持续的合理理由。日本即使在“山寨”阶段也在为创新做准备。1885年颁布《专利法》,1955年将4月18日定为“发明日”,1960年又将4月16日至22日定为“科学技术周”,并设立天皇奖、总理大臣奖、内阁大臣奖、发明协会奖、全国发明奖等,都是鼓励创新的做法。

总结历史,美日对“山寨”的摒弃,皆源于自身发明创造的增多。当假冒伪劣、山寨产品从中国市场消失时,也将是中国成为成熟经济体之日。

日本的创新力何在

摆脱“山寨”的关键在于加强技术创新、技术研发,但如上所述,中国的研发投入实际上已超过日本。

对此,正在日本进行新能源考察的某大型国企部门主管曾表示,“中国的研发经费存在普遍的重复申请,比如就国企而言,以某项技术研发课题的名义,往往可以向科技部、能源局等多处机构申请经费,但其实项目只有一个”。

该国企部门主管也认为,“在中国,控制着资源、能源行业的国企资金雄厚,但很难有创新的动力,在短短的数年任期内为做出政绩,领导往往会倾向短平快,宁肯引进也不愿创新,创新有风险,引进则立竿见影,很难立足长远来进行技术研发。”

此外,邓鸥认为,“日本的技术研发是企业主导,大企业往往只研发最核心、高端的部件,其他部分交给与其一体化生存的中小企业负责。比如,丰田汽车公司如同组装厂,核心部件由丰田自主开发,其他的来自中小卫星企业,各部分有机配合,组装完之后代表的是丰田品牌。日本的很多中小企业几乎没有市场营销能力,但技术研发能力很强。”

的确,日本被誉为是“工匠国”,其企业群体的技术结构犹如“金字塔”,底盘是一大批各怀所长的优秀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或许员工不足百名,但长期为大企业提供高技术、高质量的零部件、原材。很多中小企业在世界市场上掌握着某种中间产品、中间技术的绝对份额,甚至不乏“only one企业”(独此一家)。

笔者查证,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两个指标名列“世界第一”,一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二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这意味着,日本整个国家对技术研发的重视,且这种研发的主力军是民间企业。

“与之相比,中国是政府主导的研发模式。政府主导的研发或许能在导弹、太空等领域取得成绩,但就产业技术而言,政府主导鲜能成功。另一个创新源是大学,但中国并没有如日本一样建立起真正的产学研模式,大学的科研成果很多无法实际应用,甚至二者南辕北辙”,邓鸥补充道。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冯昭奎也认为,“在20世纪,许多科技发明出自欧美,但将欧美的新发明或试制品最终变成批量生产的工作,大多是由日本人完成。日本的经验告诉人们,从科技论文出来的东西往往易于移植易于引用;从科技实践出来的东西往往易于保密难以借用,我们应克服„重论文轻实践‟的倾向。”

此外,该国企部门主管举例称,“我们和日立、东芝等多有合作。日企有技术优势,但有时会败给德法。日企在技术上追求完美,当自认为技术还不够完善时会怯于拿出手,不会夸大地宣传,日本为此失去了很多机会”, 但他强调“精益求精的研发精神值得肯定”。

正如刚卸任的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所言,“经济不只是单纯地建造工厂然后高效运作”,中日在经济基盘建设上仍有很大差距,日企在国际市场上风光渐失,但在很多领域仍是不可小觑的“隐形王者”。

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除了房地产、金融、IT之外,还需要向日本学习培养扎实的实业做支撑;中国企业要想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强者,除了盯着现金流、资产负债表等内容之外,还要好好拿日本企业做一个参照。

作者:蔡成平

(责任编辑:吕阳)

第五篇:想法有问题吗

“想法有问题吗?”

房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罗先德

晚餐后的学校运动场很热闹,做各种健身、娱乐的,大人、小孩,老师、学生„„我和妻子打着乒乓球,临近一张球桌先是空着,两个孩子刚把一颗球推来推去,一位孩子的妈妈走了过来——

妈妈:你作业做完了吗?

孩子:数学做完了,语文还没有。

妈妈:我以为你做了才玩呢?

孩子:我想先玩一会儿„„

妈妈:作业没做完就玩,你的想法真有问题!

„„

孩子无奈地放下球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玩耍的人群„„

看到孩子离去的背影,我也失去了打球的兴致。“你的想法真有问题!”反复在我的耳中回响。孩子的想法有问题吗?这个时间本来就是休闲时间,各种各样的人不都在玩吗?为什么孩子玩一下就有“问题”呢?

由此又想到中央电视台最近播出的一则广告,说的是孩子的业余时间(课外、星期天、假日)被各种特长班、补习班填满,已使孩子不堪忍受„„这样,孩子就没问题了吗?

孩子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冰心也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选择。”

由此看出,孩子的想法是没有问题的,恰恰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在有“问题”的对待孩子!

先看我们的社会。上世纪末针对教育弊端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十几年过 1

去了,并无实质性的成效;21世纪初又提出推行均衡教育,事实上城市与乡村、中心与偏远不均衡距离越拉越大。均衡教育的第一要素是教师素质的均衡,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带出优秀的学生。以某县为例,城区的两所小学、一所初中、一所高中所需教师的补充机制,都是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从全县择优选拨,全县稍年轻一些的、专业较好一点的教师被筛选进入了这几所学校,剩下的“三老”( 年龄老化、观念老化、知识老化)坚守着农村和偏远山区的教育,山区儿童渴盼优质教育的眼神被有关教育官员们视而不见。

在社会的导向下,我们的家长不惜一切让孩子挤进拥有优质资源(享受优质教育应该是每一位孩子的权力)的学校,于是,“武汉‘小升初’昨报名,择校热‘烤糊’了家长”():报名现场外,记者进行了随机调查,10名学生中有9人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培优,为中学择校做准备。一名来自汉阳的女生告诉记者,她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培优了,周末基本上都在培优班中度过,“其实很多都没什么实际作用,我还是靠自己在家复习比较好。可是爸妈看到别的很多同学培优,也非要我培优”。“我培优就是为了拿奖,但现在证书不好拿。我听妈妈说,只有省级以上的一二等级奖项才有用,其它的小奖项没什么用……”本文开头那位妈妈说孩子没有做完作业就玩“想法真有问题”,其心态和许多家长都是一样的。

我们的老师呢,一部分老师在社会的导向下,同样成了扼杀儿童天性的帮凶。由于专业知识的不足导致专业自信的缺失!他们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否保证学生学习质量没有把握,就试图通过学生多做作业来提高成绩。过重的作业负担,占用了孩子课外业余时间,以致孩子不能和大人一样自由的娱乐„„

解决“问题” 的办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国家层面,要加大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行均衡教育的政策执行力度;教育部门应当在校舍建设、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均衡投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而不是办几所名校,让家长不择手段把孩子往里面挤,结果落得身累、心累,身心疲惫;还有挤不进去或者根本就没有能力挤的孩子怎么办?

社会舆论要禁止对中考、高考所谓“状元”的夸大炒作。“状元”产生有偶然性,只不过这次考试发挥很好,这次考试是“状元”,下次不一定是“状元”,中考是“状元”,高考不一定是“状元”,以后也未必是职场的“状元”。 原武汉大学校长刘道玉说:“北大清华几乎招去了所有的状元,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怎么样?如果继续争状元,过去让我钦佩的北大清华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前不久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职业状况调查报告》引发网友围观:“高考状元职业调查:32年来全军覆没”。()我真不明白,年年中考、高考,尤其是高考后,各级舆论界热衷于发布“状元榜”还有什么意思。今年武汉市“雪藏”中考状元,随州市中考无“状元”高分段无分数以“A”来呈现的做法值得提倡,能否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出积极的回应?

学校、教师和家长要通力配合,共同创造素质教育、均衡教育的新天地。 第一,学校要真正营造出推行素质教育和均衡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减少行政干预;从根本上扭转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竞争的社会风气,提倡多元评价;提高学校自主办学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给教师教学一定的自主权;给学生留有较宽松的学习空间,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第二,家长本身应加强学习,适时转变儿童成才观念,而不要人为地给孩子增添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前清华大学校长给毕业生的一段话说:未来的世界是,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识重要,健康比成绩重要,生活比文凭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作为家长,能够使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能够使孩子根据兴趣和爱好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健康地成长,就是家庭教育最大的成功。

第三,更重要的是,必须致力于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学生负担重、厌学,从根本上推究是教师的原因。现阶段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令人堪忧,年龄老化、观念陈旧、知识缺乏,极大地制约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习兴趣。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素质教育、均衡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在求学时代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时间,只有具备这个条件,才可能特别喜欢一门学科,才可能发挥智力的积极性。”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我们的教师不要布置过多作业,把孩子的课外填满;我们的家长不要逼孩子成为“全才”,报过多的特长班,把他们的周日、假日填满;我们的社会,不要过分渲染“状元”的学习法宝,不要诱导孩子都成为“状元”,把孩子的心间填满„„还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吧,让他们“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