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法律专业论文

2022-05-11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本科法律专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学本科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而法律英语课程也随之在高校中得到普遍开展,顺应了国家亟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是在法律英语的学科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本文分析了存在于英语专业本科生法律英语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篇:本科法律专业论文

法律职业化背景下中国法学本科教育

摘 要:中国目前法学本科教育不能满足法律职业化的要求,存在问题是: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模糊;实践性不足;忽视法律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法律伦理教育缺位。要克服这些缺点,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更新法学本科观念;建立与司法实务部门的资源交流机制;改革教育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职业伦理教育。

关键词:法律职业化;法学;本科教育

一、法律职业化的基本要求

法律职业化,是指以从事法律工作、法律事务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群在职业上应当具备的共同要求和特点。具备如下几个特征:第一,专业化和专门化。第二,独立性和组织性。第三,共同的伦理道德和职业追求。第四,共同的法律语言和思维特征。第五,资格受限性和资格准入性[1]。但我们认为,它的具体要求至少包括下列几个方面:第一,法律职业者的同质化。也就是要求法律职业群体具有共同的知识背景、职业术语、同质的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第二,法律职业者的精英化。司法是精英化的职业。只有受过系统法律知识教育,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司法精英,才能正确适用法律。第三,法律职业者的知识化、技能化。它要求法律职业者要有深厚的法律学识、丰富的经验和技能。注重对于规范的合理注含义的推敲和综合操作,留心于确认法条背后的所蕴涵的精神。第四,法律职业伦理规范化。法律职业者必须具有良好的伦理道德形象,他们的伦理状况关系到法律制度是否健康、关涉着社会正义目的能否实现。

二、中国目前法学本科教育的缺陷

(一)与法律职业的关系模糊

法学本科教育和法律职业存在促进与被促进的关系。这一认识对于理解和处理好法学教育的功能定位甚为重要。然而,中国法学本科教育在促进法律职业方面,一直存在严重的偏离。概括说来,其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法学本科教育没有成为通往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第二,法学本科教育并不以法律职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明确的培养目标;第三,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等各个环节没有自觉地贯穿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第四,法学本科教育缺乏应有的法律职业实践。

(二)实践性不足

“我们的法律教育依然是一种知识教育,而不是一种技术教育,我们的法律教育所倡导的是‘法律应当是什么样’,而不是倡导‘如何使法律成为什么样的’。我们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没有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剖案例的能力,我们的法律教育也许教给学生诸多的法律解释的概念, 但却没有教给他们使用法律解释的技巧。”[2]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他们只是单纯地硬搬、硬套法律条文,而对案件的具体情形缺乏全面的分析,应对突发事件、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欠缺。我们的法律实务难以成为专业知识得以生长的温床;书斋里的高头讲章与操作中的章法混乱形成了激烈的反差。

(三)忽视法律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法学教育应当以能力、素质,特别是法律思维的培养为其宗旨。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才不会固守现成的法律知识。但长期以来,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单向性和封闭性,多数采取满堂灌的方式。课堂上,老师主要是解释概念,注释条文、阐述理论、抽象议论及灌输法律权威结论,教学也只是为了满足日后考试的需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方法仅仅教会学生如何去记住教师的论述,而没有教会他们去形成自己的观点,更难以引导学生批判地思考法律问题,从而遏制和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学生很难具备法律职业人所要求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四)法律伦理教育缺位

中国的法学教育欠缺司法职业伦理教育是突出的表征。主要表现为:首先,大学法律人才培养中法律职业伦理课程设计欠缺。法律伦理被看成是与专业课毫无关系的内容,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处于悬置状态,法学教育成为单方面的知识传授[3]。其次,法律职业伦理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欠缺。再次,法律职业伦理教育考核机制欠缺。最后,功利主义对学生的侵袭是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障碍。正如孙晓楼先生指出:“有了法律学问,而没有法律道德,那是不合乎法律的本质上的意义,也不合乎法律教育的目的。”[4] 所以,法学教育必须同时是法律职业伦理的型塑过程。

三、法律职业化背景下的法学本科教育改革

(一)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基本立足点

1.立足于适应中国法治的现实环境。我们的法学本科教育是在中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是为中国的法治建设服务的,所以应当立足中国法治的现状,培养中国的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不能背离这个现实环境,无视中国的具体国情,而应当把西方法学理论优秀成果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法学教育才有现实的生命力。

2.立足于法学教育本身特性。法学教育具有内在的二重性,即职业培训性和学术研究性的二重对立[5]。法学教育改革的前提是要理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化的双向互动关系。法学教育不是仅仅为了培养法律匠也不是仅仅为了培养所谓的法学大师。法学教育应以促进法律职业为目标,但法律职业并不是法学教育的唯一目标。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理解:一为法学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必须表现出职业训练的特点,二为法学教育作为大学教育传统的一个部分以及法学本身亦是一门需要探究的学问的性质,其本身又必须以学术训练或法律科学探讨作为基础[6]。

(二)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更新法学本科教育观念。面对法律职业化的要求,我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对法学本科教育的片面认识和做法,不再把法学本科教育仅视为一种素质教育,过度强调法学本科教育的通识性而忽视了其职业性,法学教育既要面向理论,更要面向实践。

2.建立法律职业与法学本科教育的资源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实践部门的资源优势,鼓励理论与实务兼俱的资深法官到大学课堂讲课。作为法学师资的有益补充,专家型法官可侧重于讲授司法实例、技能和经验等实务课程,以弥补院校教师在这方面的不足。

3.改革法学本科教育模式。法学教育的二重性决定了中国法学教育模式不能完全采用大陆法系的一元化培养制度,即不分职业种类而统一进行培养,只有受过高等法学教育并通过两次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才能从事法官、检察官、公证员、律师等正规的法律职业活动[7],也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的学徒式教育的法学教育模式,即学生毕业后首先从事律师工作或继续深造、从事法学研究,只有经过数年职业磨炼之后,才有资格选任法官、检察官[8]。结合中国的现实司法境况,笔者认为,现代法学本科教育应当采取基础素质教育与职业法律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这不仅是中国目前法学教育的现状所决定,而且也符合中国法学教育的目的具有多元化。

4.改革法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渠道,也是能否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法律职业的实践性特质,要求司法者必须具有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总体上要将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们为受体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转变为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教师引导性的教学方法上来,特别要解决在理论分析和问题探讨过程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问题。教师要重在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现象与事实材料的归纳、分析,在抽象、条理的基础上,提出引导性问题,然后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应采取案例教学、观摩审判、执法咨询或执法救济、模仿审判等灵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

5.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法律制度伦理,是贯穿于法律制度体系中的价值准则,是法律实现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价值的内在要求。那么,该如何建立和完善中国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呢?第一,确立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在法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目标。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帮助法律职业者认识职业中的“公平、正义”,终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法律人。作为专业的、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司法人才,法科学生的素质教育,除应符合素质教育的一般要求外,还必须具有公平公正的信念,坚持法律至上、权利本位、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和崇尚和献身法治的精神。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法律职业道德的培养,修炼高尚、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约束自己的行为,忠于法律和维护法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保证司法公正和法律职业行为的规范化,做适用法律、维护正义的使者。第二,选择好适宜于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途径。应将开设一门专门的法律伦理课程和将法律伦理教育贯穿于全部法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二者平行推进。第三,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上。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将法律伦理教育作为法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教师在思想上形成了法学课程教学在于传授法律知识和法学理论,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能力的认识,而很少有意识地将法律伦理观念的传播、学生法律伦理意识的培养作为课程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法律伦理素质水平,发展教师认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伦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石茂生.法律职业化与法律教育改革[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111.

[2]强世功,等.双重结构下的法律解释[G]//法律解释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1988:243.

[3]房文翠,房绍坤.当代中国法律家培养的困境和出路[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2):145-150.

[4]孙晓楼.法学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25.

[5]王晨光.法学教育的宗旨——兼论案例教学模式和实践性法律教学模式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和关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6):33-34.

[6]龙卫球.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关系的双重意蕴[G]//中国法学教育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55.

[7]邵建东.德国法学教育制度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法学论坛,2002,(1).

[8]向佐群.中美法学教育之比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6).

作者:丁华宇

第二篇: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法律英语教学困境与策应

摘要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法学本科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而法律英语课程也随之在高校中得到普遍开展,顺应了国家亟需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是在法律英语的学科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本文分析了存在于英语专业本科生法律英语教学环节中的教学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法律英语 本科生 教学

0引言

法律英语是一门法律与英语语言学相结合发展的新兴学科。法律英语也称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其最具显著特点的是必须经过专门的集中职能训练才能达到,难点体现在法言法语的习得和运用上,某些节点是脱离了传统的英语学习模式。也就是说,即使是英语母语的人,如果缺乏此类专项的培训,也可能因为缺乏相关的法律背景知识和词汇积累而丧失良好的篇章解读能力。语言学家胡壮麟曾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对象是非外语专业学生,他们有自己比较确定的专业学习方向,外语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其中一门次要课程,是一门工具。但是对于以纯外语为教学本位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仅靠外语基本功占主要优势的越来越少,必须要有“英语+专业”的学科优势,而在政法类院校中,英语专业的“英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然。不过,在课程的实际开展中,即便英语专业的学生都会遭遇“语言”这一瓶颈,其中包括单词词义的辨析,还有篇章阅读理解疑难加上法学知识缺失等问题。此外,目前绝大多数的高校开展的这门学科由外语学院开设的,授课老师以英语专业毕业的老师为主,这部分教师的专业背景多为文学、翻译、语言学,罕有拥有法学学习经历或是法学学位的,师资缺乏相应的学术背景也长期饱受诟病。本文将结合笔者所任教的某政法院校针对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所开设的法律英语阅读课程的实际教学来试析法律英语的教学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教学现状分析

法律英语具有英语和法学两种学科的双重属性。要学好法律英语,必定要具备一定的法学基础,特别是英美法的基本知识。这一点对政法院校的非法学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有很多机会旁听法学专业课程,或者学校浓烈的法学学习氛围会多少影响到他们。站在教学的角度来讲,讲授法律英语的老师将面对外语能力和法律知识传授的双重挑战,因为即使是讲授法学的专任教师,也很难做到精通每一门法律及其相对应的外国法律。所以,法律英语的课程设置大多数只是归于某一类的法学总论、概论、导论等入门型专业选修课程。

1.1教学模式

笔者所授课程是法律英语阅读课程,对象为大学二年级英语专业学生,课型为必修课,每周2学时,行课16周。教学内容为法律英语阅读理解,全英文授课。教学要求是依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中“专业英语”教学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规定,每周要完成一个阅读单元,教学中除了要完成课本上的习题,还要解决相应的法学问题,给学生补充法学背景知识,以及增加一定的课堂互动。

1.2教学困境

以授课老师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的时间分配。完全符合大纲要求对于老师开展课堂来说是missionimpossible(不肯能完成的任务),绝大多数时候只有挑侧重点来讲解。例如,第一种选择是着重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和加强词汇辨析,主要处理课文和习题;第二种选择是以课文作为范本,并以此为根据讲解某一部门法的基本法学知识和词汇,讲解英美法的相应主要特点。靠有限的课时,既要完成教学任务且突出阅读课的特点,又要传达一定的法学知识背景且介绍专业词汇,这一切在仅90分钟的授课时间里很难完成。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效果也并不明显。(2)法学知识的欠缺。必要法学知识的缺失,很容易在教学中过于偏重语言,即迷失在单词的解析和句法的解构中,“三句话不离本行”,失去对整个知识体系的把控,回归到英语学习。此外,忽略法言法语的使用,在解释知识点时以讹传讹,背离了课程的学习目的。即,法学知识和学术英语训练的相融合,很容易使其变成一门针对英语专业的“法学内容的英语精读课”。(3)教学与实际应用的接轨不足。法律英语课程的本意是增加学生的英文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学生的阅读量有限,掌握的词汇有限,短期的课程无法达到听、说、写、译的显著提高。所以,即便完成了教学任务,修了此课程的学生依旧难以将所学与实际应用接轨。这也使我们所谓的教学成果颇显尴尬。

以英语专业本科生的角度来看,法律英语教学困境主要体现在:(1)课时过短。虽然教师有补充相应的法学单词和知识点,树立基本的法学概念还是很难。例如笔者所开课程,每周2学时,提前让学生先预习课文背景知识,结合英语学术训练,课堂中以快速阅读的方式完成习题,但是学生还是直呼看不懂。(2)课文专业性强且不具连续性。每一章涉及不同的美国部门法,文章偏长还包含新词与长句,即使英语专业学生觉得要完全读懂也有难度。而且,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具连续性,因为课程只开展一学期,所以实际只能覆盖两本教材中主要的几个单元,没有完全很好地利用教材。(3)填鸭式教学后遗症。学生上阅读课时本能地排斥阅读这一行为,认为应直接由老师来分析讲解难句难词。也就是说,学生由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中的主动参与行为已逐步丧失,长期的教师本位使学生始终是课堂上最忠实的听众和记录员。

2教学方法策应

2.1教学模式的转变

有效的法律英语课堂教学,除了传达相应的教学内容,还需要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教学模式的转变,亟需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环节有效实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介绍相关的实用工具书给学生。特别是词汇方面的书籍,例如《韦氏法律词典》等。教师在讲解时不仅要注意区别国外与国内的司法基本情况,且因存在于的不同语境,翻译要显得“接地气”。例如,contract一词何时为“契约”何时为“合同”,要用词严谨。另外,还要区别一些词的特殊含义。例如美国法律中,相关词汇在不同州的用法和意义。涉及法院体系时,trial court为初审法院,而纽约州的初审法院是supremecourt。

第二,增加法律英语课时数量,教学形式多样化。现在以法律英语阅读这门课的开课学时为例,我院是每周2节,16周,共32课时,开课一学期。而类似课程在香港大学开设一学年,共60课时。。把学生的课堂展示(presentation)作为必要环节。教师以命题形式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题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建立法律英语工作坊(workshop)。学生搜集案例资料,写发言提纲,老师导读然后根据提纲进行有效课堂讨论,或者可以依据案例进行小型的模拟法庭或者角色扮演(role play),把法学的教学与英文教学手段相结合,让学生模仿美剧中的经典庭审片段。

第三,采用专题+多媒体+新技术授课形式。将教学内容分为专题形式进行讲解,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作为背景知识补充,这包含庭审片段,新闻报告片段,甚至是名校公开课中涉及教学的部分内容。新技术是指新的教学辅助工具,例如课堂教学实时交互系统及其配套的课堂答题器。分发这种类似投票器的工具给学生,可以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设置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作出选择或投票,可以在屏幕上实时以图表形式看到学生的投票结果,从而反映出他们的知识点掌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兴趣点。这种新技术的引入,会极大地提高学生课堂中的专注力,促进有效的师生交流。

2.2教学内容的职业化

目前,法律英语已成为政法类高校的特色学科,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我们应该更加明确“英语专业+法学”的定位,缩短知识到实际运用的转换环节,促进教学内容的职业化。这种职业化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学生课程结束毕业后进入公司或机关单位的职业阶段;二是学生课程结束后继续升学进入法硕乃至博士研究生的学术阶段,要为进入学术领域夯实基础。

第一,精确“因材施教”。教案不能千篇一律,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来安排教学内容。例如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之分,后者还可以细分为法学专业、管理专业、外贸专业等。当前的大部分法律英语课程就是一门以外语教授的美国法或英国法的入门课程。教学内容中不仅要涉及美国各部门法的一般特征,并要适时恰当引入相应案例,可以是经典案例也可以是热点案例。要让学生“既见森林,也见树木”,以课本为指导,又不完全依赖于课本内容。例如,讲授“judicialreview”这一专题,课本内容讲的是个人或法人如何对待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而申请“司法审查”(类似我国的“行政复议”)。就可以先讲解美国整个judicial review的框架,即,具体内容,背景知识,引入Marbury v.Madison案例(这是开启美国司法审查的第一案例)。因为我们的教学目的不仅让学生读懂文章,分析难句,而是构建美国法律的完整知识框架,使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第二,政法类院校还应顺应学科特色,细化课程,将教材分为语言技能类和法律知识类。除了入门介绍的法律英语,法律英语阅读,还要专设英文合同写作与翻译、法律文书写作、法律文学欣赏与解析等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丰富法律英语体系建设,形成不断线的英语课程设置,并使学生更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入深入学习。

第三,加强师资培训,促进教学观念转变。加强师资培训,鼓励教师参与现已有的成熟的法律英语培训会议等;教学培养中细化专业英语的培养要求和安排,强调基础英语与专业相结合。教师问建立工作组,定期汇报课程情况,互相学习借鉴;引入微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选择合适的部门法的网络视频,给学生播放,让学生从多角度来接受同类知识。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过程”,一起探讨。

3结论

法律英语作为政法类高校特色学科,也作为本科通识教育的重要科目,是学生通往其职业阶段和学术阶段的重要桥梁。在我们的英语专业本科培养中,除了以上提到的教学改进方法,我们还要做到继续完善教学大纲的修改,及时更新教材,加强师资培训,真正实现培养法学复合型人才的教学目标。

作者:代霞

第三篇:法律职业化背景下的法学本科教育

摘要:当今社会已经步入法律职业化时代,要求法律职业人员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广博的法学专业知识、较强的法律思辨能力与实务技能,法学教育应正视法律职业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转换教育体制,明确职业教育的定位,以司法考试为契机,顺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努力提高法学教育质量,为我国法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法学;法律职业化;法学教育;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陈美玲(1972-),女,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经济法硕士,研究方向为宪政与经济法。

课题项目:2009年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项目“法律职业化背景下的法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XJG-09-13-8)阶段性成果。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法律职业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逐渐成为社会的热门职业。而法学教育则作为法学与法律职业的中间环节,承载着培养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历史重任,是法律职业的基石。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协调发展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的法学教育历来存在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之争,直面于一个基本的困惑:法学院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法律职业?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无关,那么,法学院究竟为什么而存在?这种争论与迷惑制约了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正视我国法学院本科毕业生直接走向法律职业岗位的现实,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教育特征更为明显,特别是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确立,更加明确了高等学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是职业教育。本文所讨论的“法学教育”是指正规的高等法学教育,主要是指大学法学本科教育。

一、法律职业化及对法学教育的需求

(一)法律职业

1.法律职业的含义。在全球范围内,至今没有对法律职业内涵下明确的定义,也没有对法律职业的外延得出统一的结论。《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法律职业”定义为“以通晓法律及法律应用为基础的职业”[1]。美国律师协会在其1996年发表的法律职业化委员会报告中概括“法律职业”的内涵为:具有渊博的知识、适用法律于事实的技能、充分的职业准备、实践的和谨慎的智慧、恪守职业道德、献身于正义与公共利益。可见,法律职业的形成与法学知识的形成和司法实践分不开,它是专门化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拥有专门的法律知识和技能。从世界各国情况来看,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一般有三种:应用类,主要指律师、法官和检察官,有的还包括立法人员、仲裁员、公证员;学术类,主要指法律教师和法学研究人员;法律辅助技术类,主要职责是辅助律师、法官和检察官工作[2]。笔者认为,在我国,法律职业主要是指以法官、检察官、律师为代表的受过专门的法律专业训练的具有丰富的法律职业技能与法律职业伦理的法律人才构成的职业共同体,包括法学教师、公证员、法律顾问等等。

2.法律职业的基本要求。法律职业是一种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独立职业,现代法治对法律职业人员的要求大体上可以包括人文素质、法学专业知识、法律思辨能力与实务技能三个大方面。具体而言,应当包括:首先,要有较高的人文素质。法律职业者应当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法律忠诚且信仰,对法治不懈追求,并且充满人文关怀。除此以外,还应该有较为扎实的人文社会知识,包括非法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也包括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其次,是要有宽厚的法学专业基础。法律是一门专业性十分强的学科,已经形成各其特色的系统的、完整的、具有内在逻辑的知识体系和多种学术流派、学术思想。法律职业技能的运用需要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如要很好地运用法律识别、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技能,没有相当的法律专业理论基础是不可想象的。高等学校开设的法学专业课程涵盖了法学的基本知识,是从事法律职业的最根本条件。最后,具有较强的法律思辨能力和法律实务技能[3]。对法律的热悉、了解和运用是法律思维能力的内容,其外在表现是对法律逻辑思维的形成,即对法律实务的判断、处理。法律实务技能涉及到沟通、协商的能力;谈判、妥协的能力;辩论的技巧和方法;制作法律文书的能力;获取、掌握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起草合同的技能;审核、鉴别和有效运用证据的能力等等[4]。

(二)法律职业化

法律职业化,就是法律职业从社会总体分工的混合状态中被分化出来,走向专业化、细密化、社会化、具体化和分工协作化[5]。它要求国家严格设定准入制度,从业者形成独特的法律思维与特有的职业伦理,运用法言、法语以及职业的技术、技能,围绕司法展开活动。法律职业化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它不仅直接有利于提高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全面素质,从而适应司法公正的需要,而且有利于建立一个有共同语言、信仰、追求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同时还能遏止腐败、防止权力专断、维护民主、和平与国家统一。

我国开始走上法律职业化的道路始于1986年实行律师资格全国统考制度。2001年6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发布了《国家司法考试实施办法》,决定从2002年开始实行全国统一司法考试,这些举措对我国法律职业化起到决定性的助推作用,表明21世纪的中国终将全面实现法律职业化。

(三)法律职业化对法学教育的需求

1.培养目标的职业性。法律职业化是以法律职业的专门化、专业化和法律职业家的精英化为基本表征的。就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之间的关系而言,法律职业决定着需要法学教育提供什么样的法律职业人才。

2.教学内容注重人文性与专业性相结合。法学教育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其教育目标、途径、方式等必然会受各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例如,美国的法学教育属于本科后教育,培养职业律师始终是美国各法学院办学最根本的目的。由此,法学院教学内容除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外,更加重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性。大陆法律的成文化、法典化以及强调系统性理论性、概念化的传统也决定了它的法学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的法律注释主义为特色。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是条理清楚,分析严密,理论扎实;其缺点是教学枯燥,脱离实际。应当说法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忽视教学实践,学生毕业后缺乏从事法律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技能,使法学院的学生不能满足各行各业对法律职业工作者的要求。美国法学教授托马斯·摩根曾经说过:“法学院的学生们需要工作技能。忽略技能训练会给学生们带来危害。技能应该伴随学生度过整个工作生涯”。因此,大力开展包括案例教学、判例教学、诊所式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法律思辨能力和法律实务技能至关重要。

二、对当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反思

(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

纵观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从一开始就有着不解之缘。一方面,没有法学教育就没有法律职业,法学教育培养和提升了法律专业知识和法律职业素养;另一方面,法律职业决定了法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并丰富了法学教育的内容。当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时,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得益彰,健康发展,而当二者脱节时,将导致结构失范和发展失衡。而在我国,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的脱节己成为阻碍法学教育改革发展的最为突出的问题。具体体现在:

首先,法学教育忽视法律职业的内在需求。我国法学教育一直以培养“通才”为目标,法学教育就性质而言是素质教育。这样的法学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决定教学的方式、手段和法律人才的定型。素质教育的培养在重视专业理论掌握的同时,忽视了法律职业伦理、法律职业规则、法律职业规范的培养,最终导致法律人才职业技能的弱化。客观地说,我国法学院所提供的知识有许多并非法律职业所需要的,而法律职业所需要的又非法学院所能提供。可见,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即用人与培养相脱节是当前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

其次,法律专业教育和法律职业资格的取得缺少必要联系。有学者指出:一大批经过专门的法律教育和职业训练,具有较好的法律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法律职业者活跃于法律各机构之中,是中国实行法治的根本保障。然而,我国现在虽然统一了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提高了获取法律职业资格的门槛,但至今仍然允许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参加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而且在通过考试的条件方面和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没有任何差别。因此,借鉴西方国家建立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与法学专业学历证书并举并存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再次,大学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缺乏必要的衔接。按照修改后的《律师法》、《法官法》和《检察官法》的规定,通过司法考试是律师执业和初任法官、检察官的必备条件,因此,即便是大学法律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后要从事律师、法官或检察官职业,也必须通过司法考试。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之间必须有紧密的衔接。但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两者之间缺乏这种衔接[6]。

最后,法律职业和法学教育欠缺双向交流。在我国,法律实务界和法学教育界自立门户,很少往来,甚至互不承认。前者很少参与后者的活动,也很少有律师到大学法学院兼职授课[7]。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割裂与分离,使得我国的大学法学教育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能完全按照职业的需求开展法治理念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法治理念上往往存在空虚、不实或者走调的情况,无法形成对法律实践的正确指导。

(二)教育思想与观念缺少国际化视野

纵观全球,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法律和法律职业的全球化发展。法学界和法律界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流推动了大陆法系和普通法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吸收,法律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国际化的趋势,一是要求法律职业的壁垒逐渐减少或消失;二是要求法律职业者从观念到知识能力都必须适应新的要求;三是对法学院和法学教育的信息化和技术化提出新的要求,它要求法学教育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更加训练有素并能够处理各种跨国法律问题,能够相互合作并在不同司法体制下有效工作的职业者[8]。

然而,现行的教育政策和教育制度不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要求,在教育类型和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上,缺乏合理的分层,不能满足新时期对高层次、高素质法律人才的需要。甚至还没有建立起与社会相适应的办学机制,在教育中也缺乏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更多的是脱离司法实践,关门办学,只管培养,不问是否适应时代需求,缺乏市场观念和国际竞争意识[9]。

(三)师资建设重学历、轻学识

近年来,我国高校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逐渐提升,看起来师资建设上升到一个新水平,我们也不否认,很多法学博士生都是从本科、研究生一路走来的。但是许多法学教师还没有获得法律职业资格,更不具备法律执业经验。这种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仅能纸上谈兵的能力状况,导致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在课堂中,他们更侧重于应然的理论知识,回避实务的操作。课本的知识必然是滞后于法律实践的,传授给学生过时的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技能对于学生从业及今后进行法律研究都产生了消极影响[10]。

(四)教学方法及内容与实践脱节

法律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同时也是工具性科学。眼下,国内的法学院都以标榜为研究型的法学院为荣,希望把法学学生向法学理论者的方向培养,其实是极为不现实的。法学就其性质来说主要不是以学术为导向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在教学过程中偏向于法学基本框架以及学术争议的介绍,采用的教材亦倚重法学理论的阐述,缺乏与法学实践经常性的衔接,教师多采取“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进行教学,法学教学出现了学生只接收抽象的书本知识、却无法真正理解法学的制度根基、捕捉不到蕴含在法律、法规背后的法治精髓、面对具体的法律案件或事务时常常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的结果。

三、职业化背景下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近代法律教育家孙晓楼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植人才;法律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植法律人才”[11]。法学教育的总目标当然是培养各种懂法律的人才。在法治发达的国家,法学教育是精英教育,是在为法律职业储备人才。在我国,法律职业化已经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并对法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对法学教育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转变教育理念,转换教育体制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法学这门学科的特征,认识从事法律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将法学教育的职业化问题重视起来。其次,要积极转换法学教育体制。就我国目前的状况而言,法学院的学生在学校要完成基本人文素质、法律专业素质和法律职业技能三方面的培养目标,这与法学本科的四年学制已不相称,是四年的时间根本无法承载的。所以,建议相关部门是否可以考虑延长法学本科教育的时间,效仿医学院的做法,从而使法学教育在知识化教育的基础上向职业化教育延伸,以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并发挥法学院在培养法学人才方面的突出作用。

(二)明确教育定位——职业教育

尽管我国法学本科毕业生并非全部从事法律职业,但不能因此否认法学本科教育的职业性特点,过去将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完全定位于素质教育是不恰当的。因为素质教育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法学学科的实践性和法律工作的职业性。法律职业者只有拥有扎实的法律功底、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固守高尚的职业伦理,才能有效地为社会履行职责。正视我国就业现实,职业教育应建立在良好的素质培养基础之上。因此,《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究报告》把法学教育定位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应用人才”本身就具有职业性,法律工作的专门性决定了法律人才的职业性。可见,我国法学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偏重于职业性,法学教育的定位是素质教育基础上的职业教育。这里所说的“素质教育”主要是指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知识方面的教育;“职业教育”是指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包括法律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应变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为从事法律职业奠定基础[12]。

(三)提高法学教育质量

1.加强师资建设。师资建设重在三个方面:第一,要提高法学教师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第二,要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开阔法学教师视野,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在组织力量开展法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加强法学教师国际语言交流能力和法律的国际操作能力,以此渗透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适当聘请一些资深且适于教学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为兼职教师,以训练学生的法律操作技能。

2.调整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的调整和课程内容的优化,是推进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本科教学计划中增设相关人文社科知识课程,并提高法律实践性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比例,这对于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础性知识是在长期法律演变中逐步形成的那些基本法律理念和法律原则,这些理念与原则长久适用,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应对社会中各种复杂的法律问题。而法学的实践性极强,法科学生进入社会既是探新创造过程又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因此法学教育应传授给学生经验知识,并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问题,造就学生的实践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13],因此增加实践性课程具有现实意义。此外,开设交叉学位课程,比如法律与会计、法律与金融、法律与英语等交叉学位课程。这些学位课程将与法律实务联系紧密的其他学科引进至法律教学当中,既为学生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综合能力,又为学生选择未来职业的方向初步奠定基础。

3.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鼓励学生通过自已的思考和分析得出最佳的答案。借助模拟法庭、案例教学等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观察、评论、角色转换和辩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教师不再是单纯教育者和案例素材的提供者,而是学生通向法律职业的引领者。

(四)顺应司法考试的指引

统一司法考试,最为深远的意义在于通过统一司法考试,正确引导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形成完善的法律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因此,我们应以统一司法考试为契机,全面调整、完善法学教育,摆脱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在深化法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建立健全以法律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终身化的法律继续教育为内容的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法律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顺利、合理过渡。需要强调的是,统一司法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确会对法学教育产生导向作用,但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法学教育毕竟不是职业培训或考试辅导班,它有自己的运行机制,它是司法考试和法律职业的前提。

(五)推动法学教育国际化

推动法学教育国际化,增强我国法科毕业生在国际大舞台提供法律服务的能力是提高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基本要求。因此,法学专业应与国际惯例接轨,提出不同课程国际化发展目标,如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等课程,必须随时根据法学的新发展更新课程内容,并且加强与外国同行的交流,开展法学专业学生培养的国际合作。

参考文献:

[1]赵长明.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73).

[2]霍宪丹.法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试析法律职业的特殊性[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1).

[3]刘作凌.论法律职业与法学人才培养目标[J].法制与经济,2008(7).

[4]王宗正.法律职业化背景下的法学教学模式改革[J].法制与社会,2008(9)上.

[5]欧亚.对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4).

[6]练崇潮.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6(6).

[7]王振民.略论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J].中国法学,1996(5).

[8]霍宪丹,刘亚.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下)[J].中国律师,2001(1).

[9]霍宪丹,刘亚.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上)[J].中国律师,2000(12).

[10]孙志超.香港法学职业教育对内地的启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5).

[11]孙晓楼.法学教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2]孟利民.法律职业化与法学教育关系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5(18).

[13]许步国,王凤民.法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5).

责任编辑徐惠军

作者:陈美玲

上一篇:内科个案护理论文下一篇:企业经营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