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课程论文范文

2022-05-11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本科课程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本文讨论了二本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问题,对HRM本科课程设置给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第一篇:本科课程论文范文

本科《金融学》课程教学有感

摘 要: 随着大学本科教育的逐步改革,一些应用型的课程如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已与过去大不相同。相应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在过去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方面有所突破。本文作者就这些方面谈谈一些想法,并在借鉴新加坡管理大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可尝试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大学本科 应用型课程 金融学教学

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本科《金融学》课程在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课堂中,讲授的是货币银行学(Money and Banking)内容,相当于国外课程体系中的货币经济学(Monetary Economics),范畴主要涵盖货币体系、信用、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等,其中侧重的是宏观运行机制,当然也包括一些微观运行机制。而目前经过一系列的教学课程改革之后,金融学的教学已经基本与国际接轨,其包含的内容也与国外课程体系中的金融学(Finance)基本相同,主要讨论如何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对稀缺资源进行跨时期的分配。显然与以往的金融学(或货币银行学)不同,现今的金融学已侧重于微观机制方面,与微观主体的金融决策行为越来越靠近,开始逐步体现出金融学作为一门“应用型”课程的特点。于是在教学方面,第一,过去的以介绍和理解概念、评介我国金融体系结构、了解金融机构职能和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等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和理念已显得不再实用,与微观个体关联更紧密的企业和家庭的金融决策、资本资产的定价等内容成为整个教学内容中的关键;第二,以填鸭式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也早已不能成为主体,针对应用型课程的更加新颖和灵活的现代教学方式被运用于金融学的课堂之中。

一、用诸多金融实例先引起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

在本科生的教学中,我们始终认为首先培养起学生对该门学科或理论的兴趣是关键之一。直接对学生讲授枯燥的金融理论可能会让他们一开始就觉得“学而无用、食之无味”,更何况金融学本身就是一门与现实和人们生活联系得比较紧密的学科。所以在教学初始,应该运用金融领域内的诸多实例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如在介绍金融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或金融是什么时,我们大可不必按书照搬“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诸如此类的话语,而是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即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金融学、什么是金融。比如可以问学生,如果今天遇到这样的情形:你拥有5万元的股票、一套房子、5万元的存款和10万元的现金,那么在目前的股票市场状况和银行利率水平等背景下,你将如何在5年内分配自己手中的这些资源。这样一来,一方面引导学生对当前金融形势(包括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银行利率水平及宏观经济背景等)的认识和思考,另一方面真正体会了“什么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走势和银行利率的不确定性)配置自己的资源,并且是时间上的配置。再如在介绍金融系统的职能时,其中一项职能是“金融系统提供管理和转移风险的方法”,如果只是按原话来介绍,学生可能会陷入迷惑——金融系统怎么管理?又如何转移风险?倘若我们换之以实例,比如现在的保险公司,你去投了一笔车险,为什么你会觉得心安了很多,而且自愿地每月付出资金用于保费?原因即在于,实际上你通过保险公司转移了风险。

二、巧设疑问,激发好奇心,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探究的气氛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教授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时,为学生们设立疑点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将起到非常显著的效果。如在学习通货膨胀率对利率的影响时,可以提出“发生通货膨胀是有利于债权人还是有利于债务人或是不相干”这样的疑问让学生们设身处地去思考,这时学生的思维往往相当活跃,当思维充分发散后就会做出种种假设。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假设性的对比,如假设通货膨胀率为2%和4%的两种情况,向银行的借款利率是6%,进行对比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结果发现通货膨胀时往往有利于债务人,之后再通过分析和计算导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与通货膨胀率的关系式。再如,在讲授生命周期理财计划中遗产对一个人一生消费的影响时,可以让他们考虑如果父母想为子女留下大约500,000元的遗产,每年要牺牲多少消费,或者可能不用牺牲自己的消费而达成目标。疑问一提出,学生们会变得饶有兴趣,发挥想象以及联系现实做出各种猜想和假设。这时可以不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和假设,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或测算来验证。一言以蔽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巧设疑问,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的余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会得到很好的训练。

三、巧妙实施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高参与

细细回味以前在中学时期课堂上的提问和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它关注更多地还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交流,体验快乐变成了反应灵敏、成绩优异者的专利,思考不成熟和反应迟缓者得到的永远是不愉快。很多学生就在这种循环往复的提问与答问中磨灭了举手回答问题的冲动,选择了消极坐等。于是,进入大学之后,不少学生仍停留在中学时期养成的“消极坐等”习惯之中,还有一些学生因害怕回答错误或幼稚而被人饥笑,被动地沦为听众。而进行“互动式”教学几乎是每个教师都清楚的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教师掌握进度的有效手段之一,那么应该如何更加“巧妙”地实施互动式教学,特别是在目前《金融学》课程的教学中。因为大部分的知识可能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所以一方面,让学生回答问题应该考虑到学生们之前的知识背景,避免提出远远超出他们知识范畴的深奥问题,也最好不要提出太大众化的问题,如在谈到“人力资本”的概念时,可以提出“什么是人力资本,它与人口的概念差别是什么”等问题,如果学生能很快地回答出问题的要点,再继续提出引导他们的问题:是否想过如何量化人力资本?另一方面,我认为“点名提问”的方式值得商榷,特别是课堂气氛本来就比较安静的班级,点名起来回答问题会使气氛更加沉闷和紧张,尤其会给一些学生带来过大的精神压力,使得学习课堂知识变成了一种煎熬,本来感兴趣的知识都变成了一种负担。鉴于此,我们提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一起回答的方式。有时学生之间的答案有可能不同或完全相反,这时恰是能达到最好教学效果——学生高参与的最佳途径,先不要急于肯定一方与否定另一方,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思考下去,最后自然地得出对错。

四、围绕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培养集合思维

学生在探索阶段的思维是发散的,许多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假设、设想混杂在一起。因此在思维发散以后,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集合思维。众所周知,金融学是一门非常务实的学科,所以如果只让学生们沉浸于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和课堂传授的理论进行发散性思维,再通过现场演说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集合思维,知识将牢固于头脑中。鉴于此,在学期之初,我将班上学生以每四、五人为单位分组,大约组成十六个小组,再根据课程内容的进展,按相似的知识点为一单位,设置八个大论题,当然这些论题是需要运用课程中的知识解释现实的经济金融现象,如针对通货膨胀对于个人金融决策的影响,设置比如“讨论自1995年以来的通货膨胀形势(以数据及图表说明),并分析在当前情形下如何配置资金?”的论题。最后,随机决定每两个小组讨论同样一个论题,进行课堂演说和小组讨论,并由教师和其他各小组分别进行评价。在课时安排上,大约每两周(6个学时)抽出30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堂演说和现场评价。这种方式试行了一个学期之后,发现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每一个小组准备得均很充分,现场演说的效果也非常好,他们既能利用书本和课堂的知识,又能在其中融合自己对现实经济金融状况的认识和分析。不少同学均反映在准备各自的论题中巩固了课内所学,且学到了不少课外知识,尤其是在应对期末考试的论述题时,学生们已经游刃有余。不过,这种课堂分小组讨论的方法早已有之,只是这种方法存在着问题,即学生的“搭便车”行为,因为每一组是由四、五个学生构成,难免其中良莠不齐,甚至个别学生根本不参与论题的准备工作。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去年赴新加坡管理大学访问的过程中,我从他们的实践中得到了启发,可以考虑在学期末给每一位同学发问卷,让他们各自给同组的其他同学打分,之后再以不计名的形式收回给教师,这样可以根据三、四个人给某位同学的评分,对该同学在本组的表现予以较好的评判。当然,我想用于更好地完善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的方法还有很多,核心都在于最大限度地促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这就要求教师设计的论题既富有现实性又有理论可依,并力求新颖、有趣以利于吸引学生;课堂讨论组织有序,既有竞争又不流于形式,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在发散性思考之后的集合思维,在个体独立思考前提下的团体合作精神,同时在讨论中找到学习金融知识、分析金融现象的乐趣。

五、教学进度的安排应保证快节奏的课堂教学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受“希望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知识”的心理影响,教师往往更乐意将知识嚼得碎碎地喂给学生,期望学生都能体会到获得知识的欣喜,所以突破难点时总举一反三。讲授课程时总希望每一位学生均能听懂和完全消化,因此,一旦发现有学生面露难色或提出问题,就会继续反复讲解,哪怕减缓上课节奏也在所不惜。然而,相关研究表明,当教师在整堂课中快节奏地推进课程时,学生们通常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因此,课堂中应该以快节奏方式来维持一定的学生参与度,当感到学生参与程度在下降、学习活力在减弱、注意力在转移时,应尽快向下推进课程,让学生们感到不断有新的问题需要思考,而不是产生听觉疲惫。如前所述,金融学对于大多数大学本科二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其中包含诸多新的知识点,期望在一个学期内,对于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位学生均能掌握,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重点分明、适当铺开、掌握节奏是较为明智的选择,一方面对于金融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如金融学的三大“支柱”——跨时期的最优化、资产估值和风险管理要重点进行讲解;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可能在随后的其他课程(如《金融工程》、《投资学》)中重复的内容可以快速带过,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期货价格等,以保证流畅的教学进度和快速的教学节奏,不使学生们感到课程的漫长和乏味。

作者:郭 晔

第二篇:浅议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本科课程设置

摘要:本文讨论了二本院校HRM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教学改革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问题,对HRM本科课程设置给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设置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在国内的热度不断走高,主要原因有二:

1、从劳动力市场需求方面看,由于我国人口红利窗口逐渐结束、劳动法律逐渐严格、企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方面原因推动,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整体上有所增加,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上扬。

2、高校重视度增加,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的转型压力使得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何凌怡、姚芸芸注意到,工商管理专业的宽泛性已成为该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已经被列入教育部控制专业名单。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考虑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是很多工商管理专业转型选择之一。

根据EOL网站数据,1999年全国37所高校开设HRM本科专业,2009年已增至288所(未考虑独立学院、高职高专、自考)。本文拟对西部地区某老牌二本院校(1999年之前即开始举办本科的高校)HRM专业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二、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

1、劳动力市场正确定位原则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二本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介于研究型大学与高职高专之间即所谓应用型本科,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第一、首位、最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主要培养劳动力市场中的中级劳动力,具体即中小企业、政府从事人事行政工作的基层与中层管理人员。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否定出现二本院校中少数优秀学生进入大型企业、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可能性。如何为少数学生设计充分成长的灵活培养机制,并非本文主题,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HRM专业针对多数学生设计课程的问题。

2、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应用课程平衡

我国传统文化一直存在“重学轻术”的偏见,特别是在现有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下,强调学术与理论研究的研究型大学占有更多的办学资源,因此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升格冲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管理层缺乏自知之明,偏离地方本科院校应有的地方性、大众性的办学特征,热衷于把学校办成研究型大学,培养市场需要数量较少的高端劳动力,学校定位虚高,结果是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早在30多年前原剑桥大学校长阿什比(Eric Assby)就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英]阿什比.滕大春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1世纪的科技发展深度与广度将大大超越19、20世纪,高等教育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

体现在传统学术与职业关系上,一大趋势是越来越多高校学术性和职业性的界限日渐模糊、融合,单一的学术价值取向正在逐渐软化。实际上,即使长期坚持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古典教育的美国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近十五年来也开始减少通识教育课程,增加职业性课程。

社会需要学术研究人才数量远少于职业人才,今天绝大多数高校的绝大多数毕业生并非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职业工作,不能刻舟求剑地将100多年古典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与今天大学就业去向相提并论。因此,二本院校HRM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避免高等教育小众化时期的学科化、学术化、理论化特征,适当突出人才培养的非学术就业基本取向,建议理论与应用、学术与职业课时数量按照5:5或者4:6比例考虑。

3、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权威标准

课程设置与课程教学大纲充分参考国家、公司大学、行业协会等制定的标准。地方高校多数专业的资金、科研实力有限,教学管理与教师的视野相对局限,在课程设置上与其自行摸索,重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如采取拿来主义态度、一步到位。

以创业管理课程为例,如果由教师自行设计大纲,由于个人力量有限,课程设计质量难免受限,实际上创业管理课程早已存在权威大纲,直接采用或者稍加调整即可,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开发SYB、KAB等多种教材(2007年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际劳工组织KAB教育广西首所试点院校)等。

4、毕业生短期就业与长期发展的兼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不再是传统的终结性教育,高等教育必须增加基础性、通用性、复合性教学内容。主张二本院校教学活动应该主要集中于多数社会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并非完全否定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必要性。

职业技能解决的是短期、当前的就业生存需要,而学术能力解决的是长期、未来的职业发展需要,两者完全可以而且应该互补、结合起来。实现互补的基本思路是:

(1)开设培养学生变换职业所必需、迁移性很强、学生难以独立或者毕业后难以抽出足够成块时间学习与练习的知识与技能之课程,比如汉语、英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编程知识与技能是人类社会绝大多数工作都需要的。

(2)开设一定比例人文课程。

三、二本院校HRM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建议

本科专业课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理论课、实验课等。本文不给出详细课程计划,HRM典型模块所对应的专业课程设计由于其自明性也不涉及(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招聘、培训、薪酬、考核等4大典型模块都需要单独开设一门课),而只讨论基础、专业课程设置,不讨论课时。对于两课、英语等教育部规定的课程也不做讨论。

1、跨工作、跨领域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具体包括母语、外语、研究方法论、定量分析、计算机应用尤其是编程能力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迁移性非常强,具备合格的上述课程训练,那么可以快速自学与理解新知识与技能,理应突出课程设置。

实际上,这早已是欧美一流高校的普遍做法。哈佛把定量推理(Quantitative Reasoning)列入11个核心课程领域之一。耶鲁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等都把写作、外语、定量推理并列三大必修(Distributional Requirements)课程。

国内有少数高校如华中科大开设《中国语文》选修课,该课程32个学时、2学分,考试为闭卷考试(称《中国语文水平达标测试》),学生未达标不得获学位。二本地方院校可以考虑引入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课程。

研究方法论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如何凝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流利表达等跨领域能力,正是如此欧美高校本科阶段普遍都开设了研究方法课程。长期以来国内地方本科院校普遍没有在本科阶段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这是一个重大失误。

定量分析模块有5门子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基础、应用统计(含计量经济学)、管理建模。压缩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部分课时,增加应用统计、管理建模课时(有些二本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微积分课时甚至达到160多课时之多)。定量分析教学全面引入相关软件如Matlab、SAS或者国产DPS统计软件等。数学实验课时比例要足够,可以要求学生自带笔记本电脑在教室中实时练习,大大降低对实验室资源的要求。

2、计算机运用课程

该课程内容主要包括:①HRM专业软件;②企业管理软件(如ERP);③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一般难度的office软件二次开发编程);④某种计算机编程语言。

目前很多二本院校管理专业都开设C语言课程,这是对C语言典型应用领域缺乏了解的结果。C语言典型应用于基础软件开发(如操作系统)、嵌入式、工业开发,缺乏内存垃圾回收机制,编程难度较高。管理类本科生并非理工科领域的专业编程人员,学习编程主要应用于网站建设与办公软件二次开发,因此管理类专业本科不宜开设C语言,应选择其他更适合非理工科学生的编程语言。

建议以“全国信息技术高级人才水平考试”取代计算机等级考试。前者考试内容更贴近实用,后者考试内容相对僵化滞后,仍然考试VB语言就是最好例子(VB、Foxpro正逐渐淡出编程领域)。

建议目前普遍开设的“计算机文化”课程不以讲授形式开设,因为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诸如Office文字处理等)日益平民化,无需专门集中授课,学生按照教学视频或教材自学、集中考试考核即可。

3、经济学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均开设以新古典经济学为理论框架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但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不少缺陷,假设脱离现实、过度数学化、对现实解释与预测能力不足,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批评为“黑板经济学”。本科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课程,却不具备理解与分析现实经济运行的情况普遍。

近年来出现了“将新古典经济学从大学课堂赶出去”的国际经济学改革运动。当然,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欧美大学长期占据主流,一代又一代教师都是接受新古典经济学教育,挑战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很难系统进入教材、教师与教室,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仍然一枝独秀。

建议开设现实性更强的国民经济管理课程(类似课程名称还有政府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国民经济学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现实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更有益于其实际工作。对于考研需要,在第三学年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供考研学生选修即可。

4、其余建议设置课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是“杂家”,最主要是4个学科即心理学、法律、经济学、会计。建议开设以下课程:心理学、心理咨询、企业经营法律、人事法务(单列)、财务报表分析(含会计基础)、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战略管理、公司治理、商务策划与项目管理、管理诊断与咨询、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采购管理、工业工程或者人类工效学、创业管理、商业情报(Competitive Intelligence)检索与分析课程(日本高校普遍开设经营情报课,美国成立全国竞争情报协会SCIP)、全球社会文化常识、金融与投资、行政实务、体系审核等课程。

此外,考虑毕业生去政府工作就业管道,应开设若干政府人事与行政方面课程,如中外人事制度、社会保障、保险学、财政学等。

5、灵活确定课程开设方式

对于一些文字性较强、课程难度不大的课程,完全没有必要由教师集中讲授课程,比如中外人事制度、商务礼仪、全球社会经济与文化、计算机文化等课程。

可以采用教师给出学习要求、具体详细的阅读材料与阅读书目清单,由学生个人或者小组自学,最后采用集中考试、口头报告、课程论文等方式考核。

参考文献:

[1]何凌怡,姚芸芸.上海财经大学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模式实证研究调查报告.现代经济信息,2009,(3):67-69.

[2]姚君.地方本科院校课程体策优化研究——以N大学为个案[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3]刘凡丰.通识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78-81.

[4]陆克斌.国家职业标准与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相衔接的协同机制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09,(9):55-58.

[5]马力鹏.建议高校普遍开设“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教育与现代化,2001,(2).

[6]贾根良.经济学改革国际运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Edward Fullbrook.A Guide To What's Wrong With Economics.Anthem Press.2004.□

作者:王凌峰 王朝举

第三篇:道路方向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摘 要:目前道路方向本科生课程是根据道路方向的教学的基本要求设置的,知识体系相对封闭,对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涉猎普遍偏少,学生的實际动手能力偏弱。文章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从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重点从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道路方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关键词:道路方向 课程体系 改革

从世纪之交开始,我国高速公路、大型桥梁、隧道工程等技术难度升级,项目管理与国际接轨,基层对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迫切需要既懂工程技术、又懂工程经济和管理的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而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国际化使过去那种“专才”模式变得越来越不适应。本文以学校课程体系改革为契机,从道路方向学生培养目标入手,探讨课程体系的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1 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培养“立足交通、面向基层,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工程经济管理及法律知识,有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创新能力,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工经管知识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为指导思想,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道路方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已经沿用了十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校高等教育理念逐步向“全面发展、注重特色、以人为本”转换,对道路方向的课程设置的重新审视和适当的调整显现出阶段性必要。

过去,课程是根据道路方向的教学的基本要求设置的,知识体系相对封闭,教师按专业知识体系的传统性、系统性来进行教学,对交叉学科的专业知识涉猎普遍偏少,另外,由于设计和实践环节的弱化,存在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偏弱的弊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现代交通事业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复杂性等特点更加突出,道路方向教育任务就是要在“全面发展、注重特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突出“实践、应用、创新”,面向基层,培养一专多能、工经管知识融合、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基于以上原因,在道路方向课程体系改革中制定并遵循“触类旁通”、“强化实践”、“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触类旁通”即按土木大类设置专业,通过专业基础课改革及设置针对土木大类的专业课“土木工程”让学生接触土木大类的(工程)专业知识,同时根据工程类别设置若干“专业课程模块”,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社会需要选择“专业课程模块”学习,通过某“专业课程模块”学习,举一反三,达到触类旁通、一专多能的效果。

“强化实践”即实施“5+1+2”模式,在教学计划中,用5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堂教学及实验课教学,用1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完成课程设计及在校内教学基地上开展课程实习,用2个学期的时间(连同1个暑假和1个寒假)在校外实习基地开展毕业实践。通过实施“5+1+2”模式,强化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时间超过教学计划的40%;实现实践教学的3个结合,即学校与社会(校外基地)的结合,学期与假期的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达到加强工程应用,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

“因材施教”即在满足不同学生基础、特点、爱好的基础上,特别注重培养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开设新技术前沿选修课,开展创新教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 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按照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指导思想和改革思路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本次改革主要是构建“基础+前沿以及工经管知识融合”的课程体系,明确道路方向工程系列课程建设内容和教学重点。

(1)课程体系结构。

将道路方向工程系列课程分为四个层次,即专业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专业提高课程群、实践教学课程群。专业基础课程群重点建设“结构设计原理”、“测量学”、“土力学”、“建筑材料”、“工程地质”等5门课程,教学中重在理论的同时联系实际;专业课程群重点建设“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基础工程及隧道工程”、“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等5门课程,教学中重在应用的同时加强创新;专业提高课程群包括“道路复合材料”、“路面电算”、“公路CAD”、“路面管理系统”、“路面工程系列专题”、“公路经济学”、“桥隧控制测量”、“大跨度桥梁”、“桥梁电算”、“桥梁检测与加固”等一系列新技术前沿选修课,教学中重在创新的同时鼓励探索;实践教学课程群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等,教学中重在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上按“精、新、宽、用”原则优化公路工程系列课程门数和教学内容,即删除陈旧过时和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内容,拓宽主干课程的专业知识面,突出应用、实践和创新。如将原“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两门课程整合为“结构设计原理”,精简容许应力法,增加可靠度设计理论、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双预应力混凝土梁、深梁等新结构内容;将“公路勘测设计”、“城市道路设计”整合为“道路勘测设计”一门课,增加高速公路设计新理念、新方法,如线形设计与环境保护,山区高速公路设计中的生态保护、环境景观设计,基于空间信息的测设一体化技术等。

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强化课程设计和毕业实践。(1)强化课程设计。改以单门课程为对象的课程设计为按课程模块设置课程设计,将原有的课程设计整合为“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公路施工组织”课程设计5个,如将原有的“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与“桥梁工程课程设计”合并;在课程设计中增强工程背景与应用(而不是简单的分析和计算),即将原来的工程分析和计算转化为工程设计;将每门课程设计的时间延长到3~5周,确保各课程设计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周期,使学生在课程设计结束后,能独立针对各部分内容开展综合性的毕业设计。(2)强化毕业实践。将原来零散的校外课程实习(效率低,受气候环境影响大)整合到毕业实践中,将毕业实践周期延长到1年,包括2个学期及2个假期,打破学期和假期的界限。毕业实践过程中一方面结合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综合性实习(路基路面、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等),加强实践锻炼;另一方面,在工程停工间隙及业余时间完成学校布置的毕业设计。

(2)教学内容要求。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特别是社会对道路方向人才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及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改革过程中,要避免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交叉、缺失,合理安排课程之间先行后继关系,优化教学内容。比如桥梁工程和道路工程中的施工方法与道路施工课程有一定的重复,在讲述桥梁工程和路基路面工程中的有关施工的内容就可以跳过去,而在道路施工课程中详细讲授。在土力学教学中渗透边坡设计、路基设计、挡土墙设计;在建筑材料教学中渗透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增强应用土力学、建筑材料基础理论分析解决路基路面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路基路面新材料(如SMA、土工合成材料)、新结构(如透水式路面)、新技术(如路面无破损检测技术),则在路基路面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技术创新点,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新技术前沿选修课的兴趣。

3 结语

随着我校质量工程和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教研教改越来越必要和紧迫,通过课程体系改革探讨,力求优化道路方向的课程体系,规范化和系统化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与必修课程紧密衔接的、基础+前沿以及工、经、管知识融合的课程体系,突出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的特色,培养重基础、重实践、重能力、重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拓宽专业口径,按大类统一基础和专业,设置和完善专业提高课程群,增强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杰,李娜.交通土建方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2):66~68.

[2] 郑宏.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优化与课程建设[J].高等建筑教育,2002(2):50~52.

[3] 董事尔,赵渝林.宽口径土木工程主那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1):18~21.

[4] 马惠彪,李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0(3):31~34.

作者:韦秉旭

上一篇:民间金融监管论文下一篇:教学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