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析考古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022-12-08

考古学一词本源于古希腊文, 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悠久, 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名噪一时的金石文化研究, 是对人类社会尘封历史“档案”的还原, 通过重新构建、分析古代遗留的物质文化与环境资料, 主要涉及建筑、器物和当时的民族文化背景, 以特定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为基础, 以田野考察为主要方法,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切入手段, 在文字资料、出土实物和民族调查相互印证、判断之下得出结论的近世人文科学。在中国, 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 以李济、夏鼐为代表, 作为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久不衰。

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的准则,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历史的教学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实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对学生的认知、理解、感悟一步步的培养。

通过上述分析, 似乎考古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去甚远, 然而当我们以独特的角度深入思考, 就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思之回味无穷。

一、考古学与历史教学三维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培养就必须以信史为基础, 中学历史教学依赖于教材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教材是中学生的主要资料, 是中学教育资源的焦点, 是教育教学行为的载体与中介, 也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基本凭据, 更是师生之间协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工具, 思维确定章法, 理念维系做法的金科玉律。从根本上指导着我们以真为实辩真伪, 以诚为信树道德, 以史为鉴明得失、以人为本促发展。如果这种基础性的载体都不能保证其准确性, 教育的作用将大打折扣。历史教材知识的来源就得益于考古学的最新成果, 另外考古学的成果还起着甄别教材谬误的功能, 考古研究出土的墓葬、器物、竹简、藏经、壁画、帛书等文化遗存, 以如实存在的实物姿态客观地印证了各个时期产品的工艺特点、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各时期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 有力地推翻了那些没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之下而胡乱捏造出来的教材的相关论点与相关史实, 从而引导教材积极、健康发展。

1956年在河南省新郑县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址。其中轰地一声、震惊世界的典型代表是一个石磨盘, 形状像一块长石板, 两头呈圆弧形, 如鞋底状, 是先民用整块的砂岩石磨制而成, 表面呈规则弧度, 四周稍凸, 中心下凹。可能是裴李岗人民刻意为之, 也可能是长期使用造成的磨损, 与其配套使用的是石磨棒, 在当时出土之时犹能使用, 真是不可思议。在遥远的7000年之前, 人类的智慧就达到能用一整块的坚硬石板琢磨出可供谷物脱壳的加工工具, 而更加令人费解的是这种凝聚着原始人类高端技术、高度智慧的生产工具, 为什么在裴李岗以后的文化生态层中突然神秘消失了呢?这究竟是人为还是自然因素?

我们的教学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去探讨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特点, 学生在思考中通过对历史不同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去认识此工具对人类开发的作用, 这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不禁有此一问:“我们探讨、研究的历史主体是怎样透过尘封的黄土一步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她的存在有什么样的历史价值和现代启示?”思之, 考古学的历史还原作用, 对中学历史教学信史的提供, 对学生动脑、探讨问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实在是举足轻重。反过来观察, 我们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不也是蕴藏在对裴李岗文化遗址的探讨与此新石器文化的特点的思考中了嘛。

以吾之观点, 考古学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较之前两者, 似乎更加的明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后, 通过头脑的分析对比, 在思想深处的思维感悟, 是在学习历史之后对历史背后文化的升华, 结合历史对现代社会的理性思考。

1978年湖北省随州一驻军在扩建过程中开山炸石, 在一个小山包上出现了与周围环境大不相符的褐色土层, 曾侯乙墓在偶然的过程中显现了恢宏的战国气势。举世闻名的青铜编钟, 总计64件, 分上中下三层共八组, 悬挂于撰写着金文, 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钟架之上, 由六个佩剑的青铜武士衬托着整个钟架, 总重量达3500千克, 无论从制作工艺, 还是整体质量上看足可称赞为我国古代青铜乐器的瑰宝。早在两千四百多年前中华民族已经摸索出了纯铜、锡石、铅矿三种成份的最佳配方, 以捕捉绝佳的音色;独揽了钟壁厚薄、钟体大小和音色高低的最佳比例, 锻造出音高相异的排列组合;设计了复杂的钟腔结构与“合瓦式”的独特钟形, 形成了奇妙的一钟双音和优美的旋律, 这种实物的感官刺激, 比文字的描述更能激发学生对中华青铜文化发达程度的情感共鸣, 让学生认识到战国时期冶炼技术的发达和音律认识的高超。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1971年长沙东郊驻军在两个小上坡上建造医院, 不巧的是经常发生塌方事件, 钻探时有呛人气体, 以火点之呈蓝色火焰, 长沙马王堆汉墓因为偶然浮现于世, 出土的女尸跨越千年之时光而身体各部位和内脏器官的外形仍相当完整, 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软骨等细微结构也保存较好, 全身润泽, 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既不同于木乃伊, 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 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 是防腐学上的奇迹, 震惊世界, 思之令人叹为观止。这对学生思想的震撼应该不亚于一次地震吧, 对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塑造应该可以媲美于任何的说教, 强调中华之文化有多么深不可测吧。……

二、考古学与历史教学方法的革新

从考古学的定义我们能够明了, 考古学的方法主要是田野考, 即是以实践为基础, 自己动手, 在获得成果后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在实际的田野挖掘属于历史的痕迹与历史的脉流, 在这里面蕴含的实践精神客观上推动了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发展。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满堂灌输的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学生追求历史真相的激情与冲劲, 让学生在老师的知识灌输中变得懒惰而赖于思考, 从而使得历史教学变得枯燥乏味。然而, 考古学所散发出来的“实践检验真理、实践考证理念”的精神, 则充分地拓展了学生思维。于此, 教师的课堂也变得活跃, 课堂还原于学生, 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学生思维拓宽之后, 就可以促使学生对课外知识的了解, “兴趣是人的第一老师”, 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选择课题, 进行探究式学习, 通过学而思的过程, 增强对历史维度的把握, 深度的扩展。这样才是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

考古学对教师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考古学能够提供崭新的历史研究热点, 丰富人文社科透视领域, 指明历史文化创新的角度, 诸如“金文学、敦煌学、夏商周断代史、少数民族文化史、中西沟通交流史、唐宋变革论……”, 这种创新使学术领域朝气蓬勃, 对教师文化素养、人文精神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 在新课改观念大行其道, 倡导学术研究与教学优化双向发展的背景下格外重要。另外, 考古学能够注入新的研究史料, 发展前人历史研究, 诸如殷墟甲骨文、金文的发掘对我国信史研究提供了可靠性物质史料, 明定陵的发掘对明朝经济、文化、生产力的挖掘提供了《明史》等正史中无法提供的依据……

以信史为据才能清晰的认识历史这种特殊社会形态的形成、发展过程, 为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提供参考, 为教师的素养内化提供材料, 为中学课堂带去欢声笑语、兴趣盎然, 考古学对今天历史课堂的作用真的是“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摘要:在考古学取得日新月异发展成效与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 中学历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运用了考古学的成就。本文就考古学对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革新做一些浅显的思考、剖析, 以诉诸大方之家。

关键词:考古学,中学历史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 谭维四, 张文彬《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曾侯乙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版.

[3] 陆建明《马王堆汉墓研究》岳麓书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