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配论文范文

2022-05-09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股权分配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借鉴小额信贷的国际运作经验,从资金来源和应用以及风险的划分与补偿角度说明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相辅相成性。在分析我国小额信贷目前面临的问题后,力图通过财政和信贷的配合,为小额信贷找到冲出困境的道路,从而说明财政分配和信贷分配的互补性,提出推进小额信贷的政策性建议。

第一篇:股权分配论文范文

马克思分配理论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摘要]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是马克思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其基本逻辑思路是:研究特定生产条件的分配,以及生产条件参与生产所采取的形式,得出特定社会形态下的收入分配方式。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确立遵循了这一基本逻辑思路,但尚有许多问题需要在改革中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 分配理论 分配制度改革

分配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经济学家长期研究的主题之一。马克思的分配观与众不同,在他的分配理论中,始终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生产关系对分配关系的决定作用作为整个分配理论的核心思想,并围绕这一核心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逻辑思路。

马克思研究分配的基本逻辑思路

马克思认为,“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态,以及在人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相适应的,并且是由这些形式和关系产生的。这种分配关系的历史性质,就是生产关系的历史性质,分配关系不过表示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他还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马克思的论述表明,生产和分配都存在于生产总过程中,但并非同类事物,生产关系决定分配关系,而不是相反。同时,分配关系具有客观性,因为生产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生产关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分配关系自然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研究生产关系是研究分配关系的基础或出发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分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产条件的分配和生产成果的分配。生产条件的分配主要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采取什么形式、在什么范围内结合的问题。这是进行社会生产活动的先决条件。生产成果分配包括:其一是补偿已消耗生产资料的部分和收入部分,这是维持社会再生产所必需的;其二是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

生产条件分配与生产成果分配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生产条件分配决定生产成果分配。首先,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了生产成果的社会性质。其次,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了社会成员占有消费资料的比例和份额。第三,生产条件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分配的状况决定了产品供应量和结构变化。因为“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能是生产的成果”。

马克思还研究了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各个方面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以及分配方式的历史暂时性。他认为,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生产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关系(狭义的)、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构成这一“总体的各个环节”,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分配关系的历史性即暂时性”,是指任何分配关系都不可能是永恒的,它只能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

马克思基于上述分配原理和分配观,研究了特定社会分配方式的逻辑思路。他指出:“分配方式只是表现为生产要素的背面。个人以雇佣劳动的形式参与生产,就以工资形式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分配的结构完全决定于生产的结构,分配本身就是生产的产物,不仅就对象说是如此,而且就形式说也是如此。”可见,生产要素参与生产的形式决定产品分配的形式,而前者又决定于该社会生产资料的分配和生产者在各类生产之间的分配。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与马克思分配理论的一致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生产力水平低,在个人收入分配方面沿袭了革命战争时期的供给制,随后一段时期内推行了包干制。这是一种过渡性的收入分配制度,虽与当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基本适应,但本质上是平均主义。1955年,全国统一实行工资制度,供给制、包干制随即废止。1956年,我国第一次工资改革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这标志着中国收入分配开始出现差距。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工资等级和标准过于繁琐,不够合理,且工资管理过死,实际上仍是平均分配。1985年,我国开始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下理顺工资关系。职工工资由基础工资、工龄工资、职级工资三部分组成。按劳分配原则得到进一步体现,但其中仍存在平均分配因素。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据此提出:“国家依法保护法人和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储蓄和投资,允许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党的高级文件中第一次出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我国建国后收入分配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大决策。第一次把其他分配方式概括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第一次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第一次提出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处理公式,第一次把分配与经济发展、资源配置、社会稳定联系起来。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经历的一系列演变,依据的都是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也是同马克思关于分配的基本逻辑思路大体一致的。

对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理性思考

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即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不仅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原则,而且将生产要素具体化。按照马克思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原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必然派生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另外,过去对“生产要素”的表述是不直接不全面的,党的十七大则把“生产要素”界定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具体形态,并且明确指出,生产要素是按贡献参与收益分配。第二,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表述更加科学和更加切合中国的实际。第三,在缩小收入差距的战略取向上更加明确和坚决。比如提出:“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打破经营垄断”;第一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等。

就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而言,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问题主要有:第一,按劳分配存在的前提条件问题。马克思在提出按劳分配思想时有一系列的前提规定,如纯粹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商品货币关系及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换算已经解决等。而我国的实际情况与这些前提规定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因此,按劳分配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比如按劳分配原则如何才能在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之间、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公有制企业与非公有制企业之间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不同层次的复杂劳动和不同层次的简单劳动以及最高级的复杂劳动到最低级的简单劳动怎样换算或量化?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量和质怎样统计和监督?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受供求规律影响与按劳分配之间关系怎样等等。这些问题不解决,按劳分配就很难贯彻到底。

第二,按劳分配中的“劳”和生产要素中的“劳动”的区分问题。按劳分配中的“劳”是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的总称,而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又是什么呢?如果这里的“劳动”是“雇佣劳动”,“劳动”这一要素就是按劳动力价值分配,那么劳动力的价值又是怎样计算的呢?如果不是雇佣劳动,那么它同按劳分配中的“劳”又怎样区分?

第三,目前,我国显示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早就突破了0.45,分配不公严重存在,究其原因,不外两个方面:其一,制度本身的问题;其二,制度在贯彻中出问题。那么,问题的真正根源在哪里呢?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和研究分配的逻辑思路的科学性、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分配制度,以及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性质同样是客观而毋庸置疑的。这样,我国收入分配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就不足为怪。但是,问题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会影响分配制度本身,而且还会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而解决问题和矛盾必须从源头着手,亦即按照马克思的逻辑思路,认真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客生产要素的分配关系以及生产要素参与生产所采取的形式,理顺生产条件分配与生产成果分配的关系,确定其特殊性,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收入分配的特点,找准问题症结所在,而后有针对性地按党的十七大要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分配制度逐步趋于完善。

作者:孙祈文 王发国

第二篇:论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交叉运行

摘 要:借鉴小额信贷的国际运作经验,从资金来源和应用以及风险的划分与补偿角度说明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相辅相成性。在分析我国小额信贷目前面临的问题后,力图通过财政和信贷的配合,为小额信贷找到冲出困境的道路,从而说明财政分配和信贷分配的互补性,提出推进小额信贷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财政分配;信贷分配;小额信贷;交叉运行

1 财政分配和信贷分配交叉运行的可行性

目前学界很多人将财政信贷化和信贷财政化视为猛虎野兽。他们认为“财政调节与信贷调节是以不同形态的价值运动为基础进行的,调节的主、客体不同,调控的范围、手段方法也都有所区别”。因此,两种方式应严格划清界限,避免交叉运行下产生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笔者认为,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区别、有偿性与无偿性的不同,都使得财政和信贷这两类资金可以互补,两种调节可以交替发挥作用。因此,对财政和信贷的交叉运行不应简单的否定,而应该针对我国目前的国情和市场状况,寻找两者交叉的项目和途径。

2 从小额信贷看财政分配和信贷分配交叉运行的效率

2.1 财政分配和信贷分配独立运行的局限性

(1)利率市场化难以推进。一方面,小额信贷面向低收入人群,贷款的额度不大,且没有抵押;另一方面,较高的利率又是低收入贷款者所难以承受的。(2)资金来源的持续性无法得到保证。利率由于没有市场化,明显低于国际上正常的小额信贷利率,使得小额信贷大多收不回贷款或盈利不足以抵消成本。(3)非政府小额信贷机构法律地位不明确。我国的小额信贷从诞生以来就被作为一种扶贫手段而非金融产品,不允许非政府组织以及非正规的金融机构提高任何金融服务。

2.2 完善我国小额信贷模式的现实思考

(1)财政分配支持信贷分配,提高财政拨款的利用率。政府关心农民的生存环境,为小额信贷无偿划拨了扶贫基金。但在层层下拨的过程中,难免由于利己主义或机构冗余等问题产生资金漏出,使得政府对农民的贷款不能切实发放到农民手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适当的将“明补”改为“暗补”以提高信贷分配的效率,帮助我国小额信贷走出困境。中央可制定出评价小额信贷业务开展业绩的标准,定期评定各银行和信贷机构的业绩,在弥补小额信贷本身可能带来的亏本的基础上,根据评定结果对各金融机构分层次奖惩,提高金融机构对小额信贷的热情。在这种“暗补”制度下,财政不仅避免了资金层层下拨的困难,也帮助了小额信贷利率逐步市场化,加快了小额信贷由扶贫拨款向金融产品转变的进程,同时还提高了信贷分配的效率。

(2)建立起具有可持续性的资金供给机制,引导财政分配为主体向信贷分配为主体转变。我国央行规定小额信贷机构“只贷不存”,这样的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及向农民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放宽“不存”政策,引导小额信贷机构向吸收存款类机构发展,以扩大持续的资金供给来源。然而这样的放宽政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小额信贷机构从非吸收存款机构向吸收存款机构转换的过程中,财政分配对这部分信贷分配的空缺的补充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渡期,应在明确小额信贷机构的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借助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国家扶贫开发基金等的力量,建立起持续的资金供给机制。通过这些政策性银行和财政力量为小额信贷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开端,以推进小额信贷不断向市场化的信贷分配靠拢。

(3)建立风险等级制度和风险补偿制度,促进商业银行等盈利性银行的介入,实现财政协助下的信贷分配。国际上许多小额信贷的成功都是以政府支持作为前提的。政府可协助小额信贷机构建立起风险等级制度,并在现在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风险补偿制度有利于缓解当下各机构政策性目的和盈利性目的的冲突,使小额信贷机构在利率还无法实现市场化的条件下实现保本微利的目标。对小额信贷实行差别化的风险等级制度,不仅促使借款人提高自己的信誉,帮助小额信贷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降低小额信贷过程中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大大减小信用风险,吸引商业银行等盈利性金融机构的加入。而这些机构的加入有利于小额信贷市场的资源配置。

参考文献

[1]程崇明. “理清财政与信贷关系”研讨会观点综述[J]. 银行与企业,1990.

[2]张献国. 关于财政与信贷分配的双“越位”及其治理[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997.

作者:高滕藤

第三篇:论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摘要:按生产要素分配,从质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说,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或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所谓按劳分配,分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与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实质上包含着四个方面含义的问题。在我国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上,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所以,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命题。

关键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关系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要准确地说明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首先要搞清楚什么叫“按生产要素分配”。周为民、陆宁认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要素所有者提供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收入)由要素的市场价格决定,是为按要素分配。”[1]余陶生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2]2009年出版的一部政治经济学教材也持此观点:“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在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的制度”。[3] 还有的学者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笔者认为,厘清“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准确含义,是讨论前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这些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定义,确有值得讨论之处。周为民、陆宁二位的定义最需要商榷。他们把按生产要素分配定义为要素价格的市场决定,是以偏概全。因为在市场经济之外,按生产要素分配也是广泛存在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当中,农民租种了地主的土地,根据租赁协议,秋收后以实物的形式向地主交纳地租。这里既没有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也没有要素的市场价格,因为根本就没有市场!地主向生产过程提供了土地,根据其对土地的所有权在该土地的生产物中分配一定的谷物,这不是典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吗?周为民、陆宁二位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定义,仅仅包含了市场经济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但没有包括市场经济以外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所以,这个定义外延是不周延的,定义内涵是不完整的。科学的、完整的、周延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定义,是必须把所有的按生产要素分配都包括在内的。这个关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定义存在的问题在于,它所说明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如何实现的,却没有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什么。

余陶生等把按生产要素分配定义为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或按生产要素的数量与质量分配,都只是涉及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量的规定性,而没有说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质的规定性。

笔者在《按生产要素分配:涵意、条件与作用》一文中已经说明,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准确含义应该是:从质的规定性上来说,是按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分配;从量的规定性上来说,可以是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也可以是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在这两者当中,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是基本的,按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是由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分配派生出来的。[4]

二、按劳分配的含义

我们已经明确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在这里还要明确按劳分配的含义。现在我们所说的按劳分配,起码有两种:一种是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另一种是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的按劳分配。

马克思的按劳分配,是以全社会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为前提、为条件的。在这样的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都不能再以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身份,依据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每一个人都只是平等的自身劳动力的所有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也不能向社会提供其他任何东西。在不同的社会成员中,只有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出现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只有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所有权。所以,生产的成果,在社会进行了必要的扣除之后,按照每个人所付出的劳动贡献来进行分配。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是依然存在的。只是在全部生产要素当中,除了劳动力之外,已经没有其他的生产要素可以成为个人的所有物。能够为个人所占有的,只有自身的劳动力。这时,按生产要素分配,便直接地表现为马克思的按劳分配。

但是,这种按劳分配的“马克思条件”,在全世界的所有国家中都从来没有实现过,在我国更是从来没有实现过。实行这种按劳分配的条件不具备,这种按劳分配当然也就根本不可能实行,不可能存在。所以,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存在于理论的逻辑推理中,从来没有形成一种客观的现实存在。

我国现在所实行的按劳分配,只能是存在于我国现有经济条件当中的、不同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另外一种按劳分配。

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社会经济条件与“马克思条件”的主要差别,在于远远没有实现全部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共同占有,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都还存在着不同的所有者,这些不同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都要在分配中得到承认,得以实现。这样,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周围,还有不同的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技术专利的所有者,等等。这些不同的参与生产成果分配的平等权利,只能按照市场经济的平等原则平等地全部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

三、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明确了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各自的含义,我们再来看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这个命题。严格地讲,这个命题包含着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的关系;二是我国现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关系;三是广泛的一般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的关系;四是广泛的一般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的关系。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是对于我国现阶段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也是我们通常研究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关系问题的本意。第二个方面的问题,实质上是我国现阶段分配的现实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想之间的关系问题。第三个方面的问题,是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一般与我国现阶段特殊、按生产要素分配一般与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特殊之间的关系问题。第四个方面的问题,是人类社会不同历史阶段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一般与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特殊的关系问题。本文只在第一个方面问题的意义上来探讨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

在这一特定意义上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上,我国学术界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甚至是混乱的观点。例如周为民、陆宁二位认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1]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分析。

其一,“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的那个“按劳分配”,究竟是哪一个按劳分配?是马克思的按劳分配,还是我国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按劳分配?从二位作者分析问题的思路来看,他们是“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的,是从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按劳分配的预言出发的。所以二位作者这里的按劳分配似乎应该是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如果说二位作者确实是指马克思的按劳分配,那么,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马克思的按劳分配因“马克思条件”不具备(这一点周为民、陆宁二位也是承认的),所以从来就没有存在过。一个从来就没有存在过的东西,怎么可能去转化为、表现为另外一种东西?这岂不是无中生有?如果说是我国目前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按劳分配,那么,这种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它是转化后的结果,而不是转化的前提或转化的根源。如果二位作者所说的按劳分配是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期的按劳分配,那么,计划经济时期实际上客观存在的分配关系,主要的特征是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体制,而这正是违背按劳分配原则要求的,这种违背按劳分配原则要求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体制,怎么可能去转化为、表现为按生产要素分配呢?所以,说“是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这一论断,无论这里的“按劳分配”是指哪一种按劳分配,在逻辑上都是不能成立的。

其二,说按劳分配是“因市场关系而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这也是值得讨论的。按照这一说法,没有市场关系时,本来是按劳分配,由于有了市场关系,按劳分配便“转化为、表现为按要素分配”,这就把市场关系作为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条件。实际上,正如我们前面所分析的,在市场经济之前的自然经济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已经存在着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规律并不以市场关系是否存在为转移。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有了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是因为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发展这个根本原因,与我国原来是否按劳分配没有必然联系,与是否存在市场关系也没有必然联系。

此外,从方法论的意义上讲,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都是客观经济规律,客观规律相互之间是否可以转化,这也是需要证明的。能量守恒定律会转化为什么规律?货币流通规律会转化为什么规律?规律是什么?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客观必然性能转化吗?转化了还称得上是客观必然性吗?说按劳分配“因市场关系而”“表现为按要素分配”,也就是说一个规律会因为一种外在因素而“表现为”另一个规律,这在科学研究的方法论上也是讲不通的。两个互不相同的客观规律,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能表现为另一个规律。规律作为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它不可能表现为另外一种不同的客观必然性。如果能表现,那么,那就不是客观必然性了,就不能称其为规律了。说一个客观规律会在一定条件下表现为另一个客观规律,这种说法显然是违反科学常识的。

其三,正如我在《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5]一文所证明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是在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中都存在的,是为各种社会经济形态所共有的经济规律,它不以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演进而变化,也不以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为转移。因而它是本质层次极高的经济规律。

在奴隶社会,所有的生产要素都为奴隶主所占有,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本质表现为奴隶主作为所有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占有全部生产成果这样一种分配形式。

在封建社会,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本质,表现为土地所有者出租了土地这一生产要素,在相应的生产成果中分得地租这样一种分配形式;劳动力所有者在生产过程中提供了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在相应的生产成果中分得工钱(雇佣长工的报酬)这样一种分配形式。地租这一分配形式,又可以表现为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这样三种更具体的形式。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级本质,地租是一级本质的表现形式;地租是二级本质,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是地租这个二级本质的表现形式。

在资本主义社会,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本质,表现为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劳动力所有者获得工资。其中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共同占有的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这一分配形式,又可以表现为地租、利息和利润这样更为具体的分配形式;工资这一分配形式,也可以表现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这样两种更具体的分配形式。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级本质,剩余价值与工资是一级本质的表现形式;剩余价值与工资是二级本质,地租、利息和利润是剩余价值这个二级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是工资这个二级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我国现阶段,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与其他的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劳动力,是诸多的生产要素之一,劳动力的所有权,是诸多的生产要素所有权之一。这种社会经济条件中的按劳分配,也同样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之一,它构成了现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项内容。也就是说,我国现阶段的按劳分配,是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的,二者的关系,首先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是种概念与属概念的关系,这是两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一本质,表现为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劳动力所有者获得工资。这里的第一方面是“按资分配”;第二方面是“按地分配”;第三方面是“按劳分配”。在这里,按生产要素分配仍然是一级本质,“按资分配”、“按地分配”、“按劳分配”都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个一级本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综上所述,在封建社会,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而取得地租;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所有者凭借资本所有权而取得剩余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凭借劳动力所有权而取得劳动报酬,尽管这都是反映其社会最具本质经济关系的经济规律,但是,对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而言,他们都不过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在这几个社会的具体表现。

因此,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问题上,从本质与现象的角度来分析,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本质,按劳分配是现象。周为民、陆宁二位说“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关系是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恰恰是把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搞颠倒了:把本质层次更高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说成了现象和形式,而把作为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具体表现形式的按劳分配说成了本质和内容。因而是大错特错了。

周为民、陆宁二位在其关键性的错误结论的基础上还得出了这样的推论:“不能因此而误以为按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按资本等其他要素分配”。[1]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混乱!

其一,什么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人类从事任何物质生产都必须的基本条件如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而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主要最能动的要素。生产要素中包括着劳动力,这是学术界的共识。如果说,“生产要素”中包括劳动力,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却不包括按劳分配,这在逻辑上怎么讲得通呢?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什么就不能包括按劳分配呢?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其二,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怎么能说“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就不能再“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了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把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并列,并要按劳动的贡献分配、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按专利的贡献分配,等等。这就构成了统一、完整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整体。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包含着按劳动的贡献分配,这是显而易见的。

其三,按劳分配只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除了按劳动的贡献分配之外,还一定要有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按管理的贡献分配,等等。如果除了按劳分配以外根本就不再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那只讲按劳分配就完全可以了,还一定要再提出一个“按生产要素分配”做什么呢?问题的实质恰恰在于,以往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只讲按劳分配(虽然在实践中按劳分配也没搞好)而排斥了按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分配。所以,正如周为民、陆宁二位所说:“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特别是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变化,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要求已经合乎逻辑地被提了出来”。正因为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实践这棵“常青之树”提出了要按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分配的客观要求,只讲按劳分配已经远远不够了,所以要改变分配原则,要调整分配政策,要实施与按劳分配有重大区别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而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实质意义正在于,要在按劳分配的同时,还要按资本的贡献分配、按管理的贡献分配、按技术的贡献分配。既然周为民、陆宁二位已经意识到了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历史必然性,为什么又要在自己文章的结论中轻易地把它否定掉呢?既认为与按劳分配不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提出是改革进程的客观要求,又去否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内容呢?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在明确了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劳分配这样一种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之后,接下来的问题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认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另一个是怎样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问题。

既然按劳分配是包含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的,这就根本不存在一个所谓“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的问题,男人是包括在人当中的,难道还有一个“人与男人相结合”的问题吗?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虽然使用了“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说法,但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已经不再使用这种说法。如果承认按劳分配包括在按生产要素分配当中这一论断是对我国目前分配关系中二者客观内在联系的科学揭示,再纠缠这个问题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都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提法。但经济学界对这个问题却缺乏应有的、深入的研究。劳动的贡献、资本的贡献、技术的贡献、管理的贡献等,都是作为生产成果分配的依据,是处在同一层次上的并列关系,可以有一个以谁为主的问题。周为民、陆宁二位认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处在同一层面上并列或‘主辅结合’的关系”,从而否定了这一问题的存在。这是不应该的。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具体含义呢?

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和稀缺性,不仅决定了按生产要素分配规律的存在,而且还决定了各种生产要素在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大小。同一种生产要素,可以相互比较其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容易决定其所占的比重或份额。不同生产要素投入同一生产过程,再分配所生产的产品时,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相互比较,孰轻孰重?这就要看哪一种生产要素对生产更重要、更稀缺。例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劳动力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而工具还很简陋,在生产中的作用不是很重要。最初的土地也还很多。这时,对奴隶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就很重要。封侯,要以分封的户数(实际上也就是劳动力的数量)为标志。到封建社会中后期,土地成为最重要、最稀缺的生产要素,土地所有权成为权利的象征。产业革命之后,资本成为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要素,资本所有权成为支配一切的东西,成为“普照之光”。这是土地所有权和劳动力所有权虽然都还独立存在,但都要受资本所有权的制约。到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国计民生的基本生产资料实现了公有,在社会成员个人参与生产成果分配的权力依据中,属于个人的生产资料所有权的范围和比重都明显地下降,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较之资本主义社会大大降低,而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重要性较之资本主义社会有明显的提高。在这一基础上,按劳分配在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

在“马克思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是在做了必要的社会扣除后的全部生产成果,百分之百地在劳动者个人之间分配。这是绝对的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百分之百的按劳分配。现在之所以还做不到这种程度,是因为“马克思条件”还不具备,生产资料还达不到全部为所有社会成员共同所有。部分生产资料还被部分社会成员所占有,作为个人的私有物投入生产过程。这部分生产要素的私有权也要在分配中得到承认,也要分得生产成果的一部分。掌握在私人手中的生产要素越多,比重越大,用于按劳分配的部分就越少,按劳分配为主体就体现得越不充分;反之,掌握在私人手中的生产要素越少,比重越低,用于按劳分配的部分就越多,按劳分配为主体就体现得越充分。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的范围和程度,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范围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按劳分配为主体”就体现得越充分。然而,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实践反复告诫我们:生产资料公有制范围的大小,公有化程度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按劳分配为主体”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愿望所决定,而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如果脱离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状况,一味去追求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那必将会受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惩罚。

无论如何,我们坚持并强调“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初衷,是要保持劳动收入在个人收入总额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让非劳动收入无限制地扩张,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为民,陆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从马克思的逻辑来看[J].中国社会科学,2002,(4).

[2]余陶生.评物化劳动创造价值和按生产要素分配[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3]柳欣,林木西,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42.

[4]杨欢进.按生产要素分配:涵意、条件与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1999,(4).

[5]杨欢进.马克思逻辑中的按生产要素分配[J].当代经济科学,2004,(1).

责任编辑、校对:孙飞

作者:杨欢进

上一篇:模型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会计法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