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陶瓷的美学追求

2022-09-11

窑变陶瓷因其独特的艺术效果,带给人们奇妙的审美享受,无论是色彩还是肌理,窑变陶瓷都将一种缺陷美发挥到了极致。作为审美客体,窑变陶瓷从起初被视为不祥之物到后来备受人们的追捧,人们对其的审美可谓是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趣味也开始发生转变,对窑变陶瓷的审美也从摒弃转变到了喜爱,并且对窑变的工艺和艺术效果的成因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和求知欲,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探索它的神秘,试图发现其内在的规律并加以掌握。对于窑变的美学追求,可以分为色彩美、肌理美、幻化美和人文美四个方面来概括。

一、色彩美的追求

窑变陶瓷的色彩无疑是其最象征性的特点之一,它不是单一的色系,不同色彩之间也没有固定的排列装饰格局,一切都造妙于自然,其中变化万千,艳丽绝伦,给欣赏者带来无尽的联想和情感色彩。

窑变陶瓷的色彩变幻复杂,缤纷多样,不同时期的窑变陶瓷都印有所处时代的烙印。从色彩上来说,历史最悠久,也是最具中国韵味的当属古代五色:青、赤、黄、黑、白五色。而窑变陶瓷的色彩也是基于中国古代五色展开的,五色不仅仅是五种色系,它还代表着五行和五德。人们对这些色彩的青睐和追求,不能看出人们的人文情怀和精神面貌。

祭红釉(图1):祭红是景德镇制瓷者在明朝宣德时期创烧的著名红釉品种,它是以铜为着色剂,置于还原焰气氛中,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祭红釉的釉色似初凝的鸡血,莹润均匀,釉面干净无龟裂纹理,因祭红器作祭祀郊坛之用,因此而得名。

郎窑红釉(图2):朗窑红为我国名贵的传统红釉之一,最早出现于清朝督陶宫郎廷极所督烧的郎窑,故而得名郎窑红。郎窑红釉釉色似初凝牛血,红而鲜艳,晶莹光亮,器物内外有较大的龟裂纹理。

雪花蓝釉(图3):雪花蓝釉又称洒蓝釉,最早出现在明宣德年间,但其烧制工艺直至清康熙使其才真正趋于完善和成熟。雪花蓝釉是一种复合釉色,其釉色接近藕荷色和支青色,釉面色调深浅不一,所余白釉地仿佛是飘落的雪花,隐露于蓝釉之中。

霁蓝釉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明、清年间人们习惯把蓝釉称作“霁蓝”,它是一种高温石灰碱釉,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釉质呈色较稳定,蓝如深海。

豆青釉:豆青釉是青釉的派生釉色之一,最早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明代以前的豆青泛黄色,到了清代,豆青的釉色逐渐接近绿色。清代烧造豆青釉的同时,还在釉上施以各种色彩入窑二次烧造,淡雅的釉色衬托下的色彩,更加艳丽妩媚。

白色系中有月白、蛋白、无光白等,而黄色系有金黄、娇黄、米黄等,较为著名的是茶叶末釉。

茶叶末釉:茶叶末釉是我国古代铁结晶釉中重要的品种之一,属于高温黄釉,釉色黄绿掺杂似茶叶细末,绿者称茶,黄者称末,古朴清丽,耐人寻味。

黑色系较少,虽然所含种类不多,但黑釉中的天目釉,和红釉复合烧成的三阳开泰,都极为著名。

窑变陶瓷的色彩是受外界自然力所生成的,它区别于人为绘制的装饰图案,是人们力量无法复制和取代的。这种形式美是抽象的,它需要人们自身的感受和审美,虽然模糊,但它却用色彩直观地向人们传达着美感,这也正是窑变陶瓷色彩美多样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的表现。

二、肌理美的追求

窑变之美,美在肌理,美在色彩。要窑变陶瓷出窑后,釉面上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纹路,这是窑变所产生的肌理,主要有开片和行纹两种。它产生其实是一种工艺上的缺陷,然后随着人们审美趣味的转变,开始喜欢并主动追求这种由缺陷所导致的肌理美感。窑变陶瓷釉面上的开片形状不同,没有固定的规则和规律可言,形态各异的裂片自由地组合排列,形成一种奇妙而又独特的自然韵味。

冰裂纹:所谓“冰裂纹”,又叫断纹,是古代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极具有立体感而得此名。在哥窑的各种裂纹片中,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

不但是开片,窑变陶瓷釉面所呈现出的各种行纹,同样展现出一种奇妙的肌理美感。在窑变陶瓷中,有很多不同的纹路,较为著名的有蚯蚓走泥纹、蟹爪纹和鱼子纹。

蚯蚓走泥纹:蚯蚓走泥纹是钧瓷的特征之一,釉层中,常有一条条曲折线,状如蚯蚓走泥,故此而得名。早在民国之前,蚯蚓走泥纹曾被作为判断钧釉的唯一标准。但后来随着现代人们对制瓷工艺的精进,此项技术逐渐被掌握并仿制,因此也不再成为判断的唯一标准。

蟹爪纹:因器物施釉,釉厚下垂形成似落泪后留下的痕迹,其纹理极像蟹爪上的纹路,因此而得名,蟹爪纹是宋代汝窑釉面的特征之一。

窑变所产生的各种肌理效果,都是点、线、面三者结合的艺术,在静态的陶瓷中体现出动态的律动感和生命力。这种肌理是一种自然美的表现,无论是开片还是行纹,都将窑变陶瓷的残缺美升华并推向极致。

三、幻化美的追求

窑变陶瓷的幻化之美,是色彩和肌理的综合表现,它既是一副具象的画面,又是一种抽象的意境。带给人们“神”、“奇”、“妙”、“绝”的幻化之美。

窑变幻象的“神”,指的是一种韵味,它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古人更是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来形容这种神韵。“神”同时也是人们对窑变艺术的一种认可和赞许,窑变陶瓷幻化多变的色彩,造妙于自然的肌理,都仿佛“神来之笔”,不是人为的主观意愿能实现的艺术效果。

“奇”既是色彩的奇幻,又是肌理的奇妙。这些奇特的艺术效果给人们带来的丰富的视觉享受和新鲜的审美趣味。同时“奇”还是窑变陶瓷特有的听觉体验,出窑不久的钧瓷,会时不时地开出新的裂片,同时发出清脆的裂片声。无论是视觉的“奇”,还是听觉的“奇”,都给人们带来的不一样的审美体验。

“妙”是指窑变陶瓷极为丰富的艺术灵犀,其色彩和肌理的所表现出的幻化之美独具神韵,结合人们自身的情感,不尽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这种特有的视觉艺术效果既奇妙又迷离。

窑变陶瓷可谓聚色成形,其视觉效果让人称奇,“绝”即是指窑变色釉烧制后呈现出幻化的视觉效果,看似慕沉霞飞、紫翠生烟、鬼斧神工。

四、人文美的追求

窑变陶瓷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它传达的是制瓷者的心理面貌和精神情感,同时它也是一个时代文明的象征,无论是哪个时期所出现的窑变陶瓷,我们都能感受到时代的烙印。“行道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窑变陶瓷象征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道家思想崇尚自然之美,引申到今天,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和谐统一。而窑变陶瓷的生成和发展正是这种“和谐统一”的体现,窑变出于偶然,它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的表现。窑变陶瓷丰富多变的色彩、惟妙惟肖的肌理和自由幻化的意境,所展现的是一种自然形态的美,这种原生态的美感也就是道家所强调的“返璞归真”、“自然之美”。

从禅学的角度来说,所谓禅学,核心是“悟”和“游”。所谓“悟”,既是人对周遭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它是一种审美能力的体现。而“游”主张的是人们精神上的活动,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神游”。而这种“悟”和“游”的行为,恰恰体现在人们对窑变陶瓷的审美过程。“悟”是人们把窑变陶瓷作为审美客体所得到的视觉享受和感官体验,审美和理解。而“游”则是基于“悟”至上一种精神的畅游,窑变陶瓷的幻化之象,为人们营造的是一种抽象的意境,产生自由多样的联想,这种“游”脱了物质本身,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情感享受。

五、结论

窑变陶瓷作为一种装饰技艺,集聚先人的智慧创造和后人的求新探索。在历史的长河中,从起初“不详之兆”到后世的“举世无双”,窑变陶瓷是意识形态的映射,更是审美趣味的投影,拥有多样的艺术张力和多元的创造衍生。绚丽多姿的色彩,浑然天成的肌理,象外之境的幻化,博大精深的文化,无不彰显出其美学之追求。

摘要:从美学的视觉传达和审美体验出发,从主观的审美感知到客观的艺术表征,将窑变这种独特的陶瓷装饰技艺进行解读和归纳,提炼出色彩、肌理、幻象和人文四部分。结合不同时间节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性,从意识形态的转化到审美趣味的转变,以具象的视觉输出和抽象的感官体验为解读依据,记录窑变陶瓷逐步形成和演变的因由,分析窑变装饰技艺的美学追求。

关键词:窑变陶瓷,色彩,肌理,幻化,人文

参考文献

[1] 张宪荣.设计符号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杨裕富.设计的文化基础:设计、符号、沟通.台北:亚太图书出版社.1998.

[3] 顾永成.镁质亚光窑变釉的研制.《中国陶瓷》2009年第1期

[4]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5] 陈辉.符号学视角中的颜色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12.

[6] 陈炎.中国审美文化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上一篇:高职院校“多核技术”课程的设计下一篇:银杏达莫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