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探讨

2022-09-10

糖尿病是一种危害性较大的代谢类疾病, 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1],其中在不同类型的发病人群统计结果中发现II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这类患者不是没有产生胰岛素功能, 而是胰岛素作用功能较差, 因而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控制血糖的效果,因此临床中需要开展有效的治疗过程,但是在具体实施治疗过程,经常会出现胰岛素药物用量过大、患者对药物使用产生了依赖性以及抗性等, 长期服药后引发了一些其他的不良病症或者是增加了患者的体重[2]。 因此在临床必须要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通过选择有效的治疗药物来提升治疗效果。 该文选取了该院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间进行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 分别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与胰岛素单独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年2月—2015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每组各40例。 男46例,女34例。 治疗组,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55.92±15.04)岁。 对照组,年龄40~82岁 ,平均年龄 (55.63±15.03)岁 。 患者病程为1~13年 ,平均病程为(7.41±4.20)年。 患者空腹血糖指标不低于13.5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标不低于16.5 mmol/l[3],患者对于该治疗使用的药物没有禁忌反应,也没有出现一些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等

疾病患者[4],可以分组实施治疗研究过程 。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从入院开始相关医护人员就对患者展开糖尿病有关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在入院时发放有关于糖尿病发病机制、 预防护理对策、生活注意事项、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总结整理的小册子,然后由家属及其患者共同进行阅读和掌握,对其饮食、 生活方式、作息、运动习惯等进行科学指导,保证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断增强身体素质,提升患者的身体功能和各方面功能,有效实现对糖尿病病情的科学控制[5]。

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单独治疗, 每次用餐前15 min注射胰岛素药物,该试验选择优泌乐药物,3次/d,药物在注射时不能够进行静脉注射,需要不断更换注射部位,需要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

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 患者在每餐过后服用二甲双胍药物治疗,二甲双胍药物用量标准为3次/d,250~500 mg/次[6], 药物用量大小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状况进行合理选择和控制。 胰岛素药物选择在每次用餐前15 min注射胰岛素药物,该试验选择优泌乐药物,3次/d,药物在注射时不能够进行静脉注射, 需要不断更换注射部位, 需要确保药物的有效吸收。

两组患者持续治疗一直到空腹血糖指标低于7 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指标低于10 mmol/l[7],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必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状况合理调整药物用量标准, 同时需要严格服药标准规定, 医护人员每天坚持空腹状态和餐后两小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指标大小。

1.3统计方法

该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 (%)表示 ,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体质指数、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多项指标结果对比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体质指数、血红蛋白、胰岛素用量多项指标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体质指数、血红蛋白以及胰岛素用量五项指标大小分别是(6.08±2.22) mmol/L、(7.69± 2.42) mmol/L、(25.20±1.82) kg/m2、(6.47±0.52)%以及(31.92±12.12)U, 和单用胰岛素一组患者的对应指标结果大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注:* 表示和对照组结果对比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

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出现了1例胃肠道不适患者,1例肝功能异常患者以及1例水肿患者;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出现了1例胃肠道不适患者,1例肝功能异常患者,1例恶心患者以及1例呕吐患者;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2.3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对比

治疗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分别是 (7.80± 1.10)d和5.00%(2/40);对照组患者的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分别是(11.42±1.30)d和17.50%(7/40);两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二甲双胍是一种很好的降血糖药物, 其降血糖作用机理是对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作用起到很好的抑制效果[8],从而可以减少肝糖的输出, 进一步利用二甲双胍可以起到有效降血糖的效果, 进一步也可以通过药物作用对患者的骨骼肌进一步发挥促进糖吸收的作用。 当然在对二甲双胍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过程中, 很多研究人员发现二甲双胍还可以通过其他机制进行降血糖作用,通过增加周围组织糖的无氧发酵降解,使得体内血糖发挥充分作用,进一步作用于小肠,从而提升了对血糖的利用效率。 当然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疾病过程中, 由于其药物作用和功效发挥,可以对胰岛素的抵抗作用也发挥一定的缓解作用,同时在体重减轻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后,可以明显降低低血糖风险,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该文选取了该院进行治疗的8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与胰岛素单独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和探讨,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 者的血糖 达标时间 和低血糖 发生率分 别是 (7.80±1.10) d和5.00%,同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 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了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后,药物疗效更快、更安全,保证了整个治疗过程的安全、经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素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方法 该文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单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体质指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多项指标结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体质指数、血红蛋白以及胰岛素用量五项指标大小分别是(6.08±2.22)mmol/l、(7.69±2.42)mmol/l、(25.20±1.82)kg/m2、(6.47±0.52)%以及(31.92±12.12)U,和单用胰岛素一组患者的对应指标结果大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后,药物疗效更快、更安全,保证了整个治疗过程的安全、经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身体素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二甲双胍,胰岛素,糖尿病,临床观察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研究下一篇:高等师范教育与中学教育体系接轨问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