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木耳菜—早秋莴笋—冬芹菜”高效栽培模式

2023-03-04

重庆市璧山区地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气候润湿, 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具有春早、秋迟、冬暖、无霜期长的特点。近年来, 璧山区利用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2014年蔬菜种植面积达20967 hm2, 现已针对性开展了蔬菜新品种及配套高效栽培技术的探索, 其中“早春木耳菜—早秋莴笋—冬芹菜”的高效栽培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春木耳菜每667 m2产量4000 kg, 收益8000元;秋莴笋每667 m2产量1500 kg, 收益3600元;冬芹菜每667 m2产量2000 kg, 收益4000元;每667 m2年收益达15600元。现将该高效栽培模式介绍如下。

1 合理安排茬口

早春木耳菜—早秋莴笋—冬芹菜的高效栽培模式适宜于种植水平较高、大棚设施完善的蔬菜基地。 (1) 早春木耳菜。大棚设施栽培, 1月底—2月初播种, 3月底~4月初上市, 8月底收获结束 (2) 早秋莴笋。露地栽培, 7月底—8月初育苗, 10月中下旬收获。 (3) 冬芹菜。露地栽培, 8月底育苗, 12月底—1月初收获。

2 早春木耳菜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宜选用生长势强、嫩叶柔软光滑、营养丰富的良种, 如大叶木耳菜。

2.2 整地施肥

播种前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3000~4000 kg、复合肥50 kg, 若是长期种植蔬菜的土壤可撒入生石灰每100 kg/667 m2, 进行深翻、耙平, 做成平畦, 畦宽120 cm。为了减轻草害, 在播种前1周, 用金都尔 (95%乳油) 除草剂1000倍液喷雾土壤。

2.3 播种

常用撒播方式。每667 m2用种5~8 kg, 即把干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 覆土2~3 cm并浇透水, 然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1次, 最后覆膜。

2.4 田间管理

(1) 间苗定苗。1~2片真叶时间苗, 4~5片真叶时定苗, 撒播的株距8~10 cm。 (2) 温度管理。出苗后温度白天控制在25~26℃, 夜间保持在16~17℃。子叶展平后, 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 夜间保持在18~20℃。在采收前5~7天降低温度, 白天温度保持在24~25℃, 夜间温度保持在14~15℃。降温的目的是使木耳菜生长健壮, 增加叶片厚度和颜色。 (3) 肥水管理。生长期多次追施速效氮肥, 每采收1次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 结合追肥浇1次透水, 以保持土壤湿润, 遇旱时增加灌水次数。遇大雨时要盖严大棚, 注意排除苗床积水。 (4) 除草。人工及时拔除田间杂草, 促进植株旺盛生长。 (5) 植株调整。以采收嫩梢为主, 植株的调整方法是当苗高30 cm时, 留3~4片叶采嫩梢, 选留2~6个强壮侧芽生长, 其余抹去;中后期应随时抹去花蕾, 以利于叶片肥大, 梢肥茎壮, 品质好, 产量高。

2.5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的方针。 (1) 褐斑病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2) 灰霉病用50%速可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 (3) 花叶病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4) 蛴螬在播种时每667 m2用50%的辛硫磷200 g加水2000 m L喷于25 kg细土上拌匀制成毒土, 洒在苗床中防治; (5) 蚜虫用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2.6 适时采收

采收嫩梢时, 可用手掐、刀割或剪刀剪。梢长10~15 cm时采收, 10~15 d采收1次。

3 早秋莴笋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选择耐热抗病及在长日照下不易抽薹的品种, 如科光1号、科兴3号、科兴9号等。

3.2 播种育苗

每667 m2大田需种子50 g左右。用70%的腐熟有机质加30%优质肥沃土壤, 拌施多菌灵, 拌匀后装入72孔的穴盘内。将催好芽的种子点入穴盘内, 然后覆盖0.3 cm厚的细土, 浇足底水, 覆盖遮阳网, 保持土壤湿润, 3~4 d子叶出土后揭去覆盖物, 随着幼苗生长间苗1~2次, 培育壮苗。

3.3 整地施肥定植

前茬罢园后, 深翻整畦地, 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1500 kg, 复合肥50 kg, 167 cm开厢种5行。苗龄25 d, 幼苗4~5片真叶时定植, 按株行距33 cm×30 cm, 每667 m2栽植5000株,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以促进幼苗迅速恢复生长。

3.4 田间管理

追肥3次。第1次提苗肥, 在栽植2周后施用;第2次在团棵期施用, 即每667 m2追硫胺5~10 kg;第3次在茎膨大时施用, 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 每667 m2追硫胺20~25 kg, 为增加茎重和防治抽薹, 可喷施500~1000 mg/kg的青鲜素。

3.5 采收

当莴笋嫩茎顶部与外叶等高时为成熟采收适期, 也可根据市场行情, 酌情提前采收。

3.6 病虫害防治

(1) 霜霉病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2) 灰霉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绿亨5号600倍液喷雾防治; (3) 蚜虫用10%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防治。

4 冬芹菜栽培技术

4.1 品种选择

选用耐寒性强、抗病、品质好的品种, 如天津实芹、文图拉西芹等。

4.2 适时播种

苗床选择土层松厚、肥沃、排灌方便、较阴凉的场地。每667 m2施入有机肥2000 kg, 精整苗床, 浇透水后, 用50%根茎宝可湿性粉剂制成药土, 每m2苗床用种8~10 g, 将药土撒在苗床上, 把处理好的种子同过筛的细土或细沙混匀后, 均匀撒在床面上, 覆盖过筛的细土, 厚度1 cm。播种时间为8月下旬—9月上旬, 若遇高温覆盖遮阳网降温防雨。

4.3 整地与定植

前茬收获后, 及时清园翻地施足底肥, 每667 m2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 kg、过磷酸钙30~35 kg、硫酸钾20~25 kg, 连作或土壤缺硼的地块, 加入硼砂1~2 kg。当苗龄达到50~60 d、苗高12~15 cm时定植。定植前做成平畦, 畦宽120 cm, 起苗时避免损伤植株根系, 在晴天的下午或者阴天定植, 以提高植株成活率。本芹定植株行距为15 cm×12 cm, 西芹定植株行距为17 cm×20 cm。定植后5~7 d浇缓苗水, 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

4.4 田间管理

追施提苗肥, 每667 m2用尿素10 kg或腐熟的人粪尿500 kg, 随水冲施。芹菜立心期结合浇水每667 m2冲施尿素15 kg, 以后每隔10 d追肥1次, 连续进行3次, 最后1次在芹菜封垄后进行。保持土壤湿润, 防止出现空秆现象。还可喷施含镁、硼、钙、钾的叶面肥, 以防止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与危害。

4.5 收获

芹菜采收期要求不严格, 商品成熟时可随时采收。

4.6 病虫害防治

(1) 斑枯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 (2) 菌核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3) 软腐病和心腐病用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4) 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5) 根结线虫病用1.8%齐螨素乳油4000~6000倍液灌根防治。

摘要:从合理安排茬口安排、精选良种、适时播种、育苗移栽、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早春木耳菜—早秋莴笋—冬芹菜”高效栽培模式。

关键词:早春木耳菜,早秋莴笋,冬芹菜,高效栽培模式

上一篇: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下一篇:注重中职化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