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论文范文

2022-05-08

小编精心整理了《行政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一)税务行政赔偿申请一是申请条件。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赔偿清求人有权申请赔偿。对下列情形,税务机关不承担赔偿义务:税务机关执法人员行使与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因赔偿请求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二是申请资料。

第一篇:行政论文范文

《行政强制法》中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界定

[摘 要]文章基于中国《行政强制法》的出台这一立法背景所掀起的“行政强制法学” 再一次理论研究的热潮,注意到《行政强制法》将以“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两大类强制行为为规制对象,而准确划清这两大行为之间的界线直接关系到具体法律的适用,通过对中外行政强制的法律制度及理论学说的比较研究,有保留地肯定了以“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合说”为基础的“期待当事人的自我履行”的划分标准。

[关键词]行政强制;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执行;即时强制

2011年6月30日通过,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在其第一章总则的第二条中,便明确了“行政强制”的内容:“本法所称行政强制,包括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但是只要细心观察,我们便可发现这个划分其实只是对于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这两个行政活动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但是却没有清晰地界定这两者之间的外延。如对于在游行示威中发生暴乱的群众,警察当场警告其停止暴乱行为,否则将采取武力行动,并且最终也当场采取了逮捕措施。那么这种行政行为究竟是行政强制措施还是行政强制执行呢?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似乎并不好判定。所以我们亟需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进一步进行区分。藉此学理上讨论,将有助于立法机关正确地分别设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有助于防止误将行政强制措施作为行政强制执行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1]笔者接下来便是针对两者的区分问题展开讨论。

这些年来,行政法学界关于行政强制渐渐形成了一些主流的观点。“行政强制”作为种概念, 然后下设“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两个并行的属概念。[2]有些学者还根据一些例外情况,在“行政强制措施”或者“行政强制行为”里分出一些例外情形。如胡建淼教授根据“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的分合状态,来区分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然后在行政强制执行中根据基础行为是否生效,而划分出“行政先行执行”这样一种新的概念。[3]而叶必丰教授在行政强制措施中分出“行政应急强制措施”,“行政应急强制措施是行政主体为了处理紧急情况,对相对人的人身或者财产以强制方式予以暂时性处置的措施。”[4]而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比较盛行的“即时强制”这一概念此时却经历着逐渐被本土的“行政强制措施”这一概念所吸收乃至消灭的过程。所以我国的“行政强制措施”和国外的“即时强制”概念有一定的对应之处,而对于我国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明确界定可以参考国外对即时强制和一般行政执行的界定理论。

首先我们对德国的行政强制制度及理论进行探讨。学者蔡震荣根据《德国联邦行政强制执行法》将德国行政强制执行的系列制度进行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划分[5]:他认为《联邦行政强制执行法》以执行对象为标准将行政强制执行分为“金钱债权的行政执行”与“作为、容忍和不作为的强制执行”,后者的强制手段包括代履行、执行罚与直接强制三种。而将即时强制放在作为、忍受与不作为之强制下,作为这种强制的一种特殊之情形。毛雷尔教授将“即时强制”的适用前提条件归纳为:“(1)由于情况紧急而没有作出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已经具备;(2)符合相应强制方法的条件;(3)存在紧急情况。”[6]

即时强制和一般的行政强制执行区分标准在于:首先,行政执行的一般前提条件要有一个行政行为,它尚不属于执行措施,而只是执行的基础,即需要执行的基础性行政行为。而与基础性行政行为相对的便是执行性行政行为。以此为基础分析出两个概念,即单一行为的行政执行程序与多行为的行政执行程序,前者指的是在没有要事先做出决定的情况下以行政行为的形式实施强制,后者指的是行政行为的强制执行。[7]并进而在多行为执行程序中又提出简化的多行为执行程序与缓和的多行为执行程序。简化的多行为执行程序是与缓和的多行为执行程序相对而言的。具体而言,它包括执行的根据、告诫、决定、实施这几个步骤。[8]简化的多行为执行程序主要简化:将告诫与主行政行为进行合并;无须告诫;不考虑主行政行为的可执行性。不论简化的具体方法如何,简化的多行为执行程序仍以基础性行政行为为前提。同时沃尔夫指出:“告诫书应当指明行政强制的期限,形成了外部法律关系,因此属于行政行为;执行决定因为确定了采取强制措施的准确日期,也是一个行政行为;而采取强制措施本身是事实行为,其中没有处理的内容。”[9]

《德国联邦行政强制执行法》第六条第(2)项中“行政机关为阻止犯罪或违警之违法行为,或为避免急迫危险之必要在法定权限内为即时强制时,得无现行作成之行政处分而为行政强制。”中可看出即时强制无基础性行政行为存在,也就是说,它不可能是多行为的行政执行程序。那么它是否等同于单行为的行政执行程序呢?《德国联邦行政强制执行法》第14条又规定:“对于有关须立即执行的情形(第6条第2款),无需确定强制手段。”联系上文对执行性行政行为内在程序的剖析,可发现即使在单一行为执行程序的情况下,也有简化的可能,比如立即执行。在第6条第2款,立即执行已经被抽离了基础性行政行为,而它在第14条,则更有可能抛弃“确定强制手段”——执行性程序中的行政行为,从而只剩下强制措施的采取这一事实行为。因此,即时强制也并不等同于单一行为的行政执行。如沃尔夫便认为:“即时强制属于事实行为。它既不包含主处理行为,也没有通过采取强制同时作出行政行为。”通过这种微观的对于整个行政强制执行的解剖的方式,行政即时强制与其他一般行政强制执行的外延界定便清楚地展现出来了。

回到我国的视角上来,我们同样可以借鉴德国的微观分析方法。我们将整个行政强制分为“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基础行为是行政主体事先作出的一个行政决定,而执行行为便是对该行政决定的一个执行程序。行政强制执行发生在“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分离的条件下,它不过是对“基础行为”的一种执行;行政强制措施则发生在“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合一的条件下,这时谈不上谁对谁的执行。那么关于这两者之间模糊掉那一段界限该如何界定呢?也就是说如果“基础行为”与“执行行为”两者非常接近,一般情形下很难判定这两个行为是合一的还是分离的。此时,有学者就提出了以是否期待当事人的自我履行为标准。[10]任何行政强制都必定存在着“基础行为”和“执行行为”这两个阶段,行政主体作出“基础行为”,应当期待当事人的自我履行,告诫便成了整个行政制度之核心。在一些特殊或紧急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是无法期待相对人作出自我履行的,此时行政主体便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直接对相对人的人身进行管束、对物扣留、处置以及进入建筑物等。所以,如果客观情况允许强制机关期待当事人自我履行的,那就是行政强制执行,否则便是行政强制措施。在业已制定“行政强制执行法”的国家里,把“期待当事人的自我履行”奉为“行政强制执行法”的核心精神,任何行政强制执行都应当期待当事人的自我履行,“告诫”便成了“整个行政强制之核心”。所以,他们认为,如果客观情况允许强制机关期待当事人自我履行的,那就是行政强制执行,否则便属行政强制措施。[11]这一标准很好地解决了将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界定区分问题,为许多学者所接受。当笔者认为这一标准有一个瑕疵就是,该标准会不会造成以强制机关的主观行为作为一种客观行为的“坐标”,主观上的随意性就会与客观上的必然性发生冲突。

随着《行政强制法》的出台,对于行政强制的研究,以及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这两者界定的标准也会重新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当中,笔者期待“是否期待当事人的自我履行”这一标准能够得以发展得更为完善、成熟,最终为我国立法所接受,成为行政机关以及司法机关实务当中的判断标准。

参考文献

[1]胡建淼.“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分界[J],中国法学.2012年第2期。

[2]马怀德.行政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第221页以下[M].

[3]胡建淼.行政强制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38页以下。

[4]叶必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第214页以下。

[5]蔡震荣.行政执行法[M].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9月第四版,第25页。

[6]【德】哈姆雷特·毛雷尔著,高家伟译.行政法学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490页~491页。

[7]【德】沃尔夫等著,高家伟译:《行政法》(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05頁以下。

[8]同上,第306页以下。

[9]同上,第314页以下。

[10]朱新力、余军.论行政强制措施的合理定位[C].1999年海峡两岸行政法学研讨会论文。

[11]胡建淼.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的边界划定[J].法学,2002年第6期。

陈德春,浙江省松阳县人民法院执行局。

作者:陈德春

第二篇:税务行政赔偿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听证申请刍议

(一)税务行政赔偿申请一是申请条件。税务机关及其执法人员违法行使职权给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赔偿清求人有权申请赔偿。对下列情形,税务机关不承担赔偿义务:税务机关执法人员行使与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因赔偿请求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二是申请资料。赔偿请求人应当向税务机关递交《税务行政赔偿申请书》,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委托他人代书,也HJ口头申请。三是申请须知。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税务机关;两个以上税务机关或与其他机关共同行使职权造成损害的,应共同履行赔偿义务;受税务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税务征管权力时侵犯赔偿请求人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经复议机关复议的,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税务机关为赔偿义务税务机关,但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损害的,复议机关就加重的部分履行赔偿义务;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的时效为二年,自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计算。

(二)税务行政复议申请一是申请条件。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和其他税务争议当事人认为税务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依法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二是申请范围。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包括确认纳税主体、征税对象、征税范围、减税、免税及退税、适用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纳税地点以及税款征收方式等具体行政行为和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存款;扣押、查封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税务机关未及时解除税收保全措施,使纳税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失的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拍卖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其他财产。税务机关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行为: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税务机关不予依法办理或答复的行为:不予审批减免税或出口退税;不予抵扣税款;不予退还税款;不予颁发税务登记证、发售发票;不予开具完税凭证和出具票据;不予核准延期申报、批准延期缴纳税款。税务机关作出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税务机关不依法给予举报奖励的行为。税务机关作出的其他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三是申请须知。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申请人提请的税务行政复议的条件和时限: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不服的,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税额、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纳税担保,然后可以在收到税务机关填发的缴款凭证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申请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除征税、不予审批减免税、不予抵扣税款、不予退还税款行为以外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人可以在得知税务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因不可抗力或者被申请人设置障碍等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申请人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已经受理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申请人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诉讼,人民法院也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再申请行政复议。申请复议的主体资格:依法提起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具体是指纳税义务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和其他管理相对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申请行政复泌;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理申请行政复议;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发生合并、分立或终止的,承受其权利义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与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行政复议;虽非具体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但其权利直接被该具体行政行为所剥夺、限制或者被赋予义务的第三人,在行政管理相对人没有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单独申请行政复议。

(三)税务行政处罚听证申请 一是申请条件。当事人要求听证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依法应当听证的案件,除当事人放弃听证权利或者被正当取消听证权利外,税务机关不组织听证,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二是适用范围。税务机关对公民(包括个人、个人合伙或个体工商户)作出2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或者对法人或其他组织作出10000元以上(含本数)罚款的行政处罚之前,应当向当事人送达《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并告知当事人其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三是申请程序。要求听证的当事人应当在《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送达后3日内向发出告知书的税务机关书面提出听证,逾期不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的权利。四是所需资料。《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及相关资料。

作者:彭志华

第三篇:行政文化和行政文化建设对行政管理的影响

摘 要:行政文化反映着行政活动和行政关系中的道德、心理和精神活动状态。行政文化的核心是行政价值取向。它和行政文化的建设对行政管理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

关键词:行政文化;行政文化建设;功能及影响

行政文化——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中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不同内容,在行政活动领域当中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它是与行政文化息息相关的文化,它包含着人们对行政行为的态度和信仰,对行政态度的感情和价值观,也包含着人们所遵循的行政方式和行政习惯。行政文化进一步来说,它包括了人们的行政原则,思想,道德,观念,以及行政价值、行政心理和行政传统等等。行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建设来说,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神话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政治文明建设就是先进的行政体制文化、行政决策文化、行政法制文化建设。就精神文明建设来说,行政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在党政机关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改造和丰富国家公务员的主观世界,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行政文化建设应属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因此,行政文化建设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行政文化一般功能

(一)引导功能。行政文化使行政系统中的群体有明确的正义目标,大家同心同德为这一目标努力奋斗。行政行为具有公共性。

(二)具有规范。功能。行政文化能够引导行政系统的运行,也能够约束行政管理者的行政行为,以至于使行政过线走规范化和程序化的道路。

(三)维系功能。在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之间,行政文化形成了他们之间的沟通的桥梁,促使上下形成了凝聚力。行政文化使行政系统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有一种广泛的信任关系。

(四)选择功能。在行政过程中能在价值和善恶冲突之间做出自觉和自愿的抉择,并确定采取何种方式 实现行政目标,而进一步依据行政文化的判断价值对行政行为动机进一步检验。

二、对机关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的作用

(一)对行政观念的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精神状况和道德要求对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感知、分析、判断和推理等等一系列行为和活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对行政组织形式的影响。行政组织中存在着管理需要,存在着行政条件和资源状况等因素制约着人们的选择,行政方式、组织制度和管理模式的认同与否,行政主体决定着这些因素。

(三)对行政风气的影响。行政文化能被符合并能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状况下,能够在观念层次上引导良好的行政风气,以及良好的行政风气的养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进一步以简便的方式改变人的气质和习惯。

三、对国家事务及社会公共管理的作用

(一)保障廉洁的行政行为氛围的前提。社会利益的集中体现廉洁的行政是基础,廉洁行政行为也是行政组织以有效运作和行政组织长期存在的根本所在。廉洁行政的保障是法治,廉洁行政是行政文化的心治。

(二)高效行政的必要条件。行政效率的有无与高低在于人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等主观因素。行政人员的搞行政思想为争取高效行政因而具有高效行政思想、为高效的行政的奋斗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作风是行政文化高效行政的有力保障。

(三)民主行政的前提。民主行政会直接受到行政文化的影响,行政执行人员为达到行政目标,必须依靠一定的民族手段和民主方式,需依赖文化传播的方式宣传和灌输民主行政的观念,以便实现民主的有效性。

四、对行政行为、观念、体制的影响

行政文化通过人们行政意识、行政心理、行政思想、行政习惯对行政决策是否科学果断和可行性的影响很大。在行政过程中行政者要有自觉地行政意识和自觉进取行政思想的人,进而能够成为独立思想的,独立思考当机立断和坚定及灵活的执行者。民主型、明朗型的行政文化氛围会使决策者胸襟开阔,公平正直,坚持原则,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综合性,从而形成廉正健康的行政风气。行政文化以及行政文化的建设从多方面影响行政体制,文化心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状况、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族特性、经济水平等对行政体制发生很大的作用。

五、行政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现实需要加强行政文化建设,是适应职能转变、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现实需要。培育服务型、有限责任型、法治型和廉价效能型行政理念,是形成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需要及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内在要求。

(二)行政理念的核心是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必需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行政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求真务实,推进行政道德文化建设,贵在经常和坚持;坚持与时俱进,提高公务员行政本领,提高行政成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与各方面协调,多方筹措资金,搞好党政机关文化设施建设。

总之,对行政管理的影响和意义是广泛的、深远的,现代化行政管理是行政文化建设的依托,形成自觉的行政意识和科学的行政思想,正确的行政价值和行政理想,健康的行政心理及高尚的行政道德,继承我国优秀行政文化和大力弘扬优秀行政文化为前提,同时合理借鉴外来的行政文化积极吸收中外现代文化中的合理的行政文化因素,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行政文化及行政文化的建设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对提高行政管理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婷.论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行政文化创新[J].沧桑,2005.4.

作者:米丽古力.阿不都茹素力

上一篇:教学法论文范文下一篇:医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