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染料行业之绿色发展

2022-09-11

编者按

染料及染料中间体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 也是关乎基本民生的重要行业。去年9月发生在腾格里沙漠的宁夏明盛染化公司污染事件, 由于其影响恶劣, 将整个染料行业推到了风口浪尖, 给染化及下游产业链的平稳运行带来风险。在中央高层领导的批示下, 狂风骤雨式的环境整治在染料行业展开, 对染料市场和产业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染料价格也一路飙升。

为此, 业内人士从环保、技术、政策等方面, 对行业现状进行分析, 探寻行业绿色发展之路。

从20世纪末全球生产重心从欧美转移到中国开始, 中国就成为全球染料第一大国。五六年前, 这个No.1似乎还徒有虚名。现如今, 随着龙盛集团对全球染料巨头德司达公司的收购完成, 中国染料在世界舞台上的主角地位越来越难以撼动, 中国染料人也越来越有底气。据了解, 这种底气不仅来自于近几年染料价格的飙涨, 更归因于染料行业由量到质的飞跃。

“在众多化工子行业中, 染料行业提前尝到了新常态的甜头。从‘十一五’末至今, 染料行业产量年均增幅不超10%, 与之前15%~20%的产量增速相比明显下降, 价格和利润却有大幅提升。”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田利明对染料行业取得的巨大进步感触颇深。

全球No.1:从拼产量到重品质

中国染料行业在角逐全球No.1的初期, 产能迅速扩张, 不惜压低价格、牺牲效益和环境, 以抢占市场份额。当时, 虽然染料产能、产量和市场有了较快增长, 但随着行业的迅猛发展, 产能扩张较快, 引发了无序竞争, 染料价格长期处于低位, 还造成了国内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依赖进口。

如今, 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中国染料在国际上确定了自己的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染颜料年产量115万吨左右, 第二大国印度年产量仅25万吨左右, 第三位韩国在12万吨左右。近几年, 我国染料产品的质量、档次及工业技术水平都有了较大提升, 特别是进入‘十二五’后突飞猛进。”田利明说。

改革开放前, 我国染料产品的生产技术基本都是剖析仿制;如今, 国内企业挑起了技术开发大梁。近5年间, 中国染料企业不断追求技术进步, 开发的染颜料新品种有300多个, 工艺和技术设备也有了明显进步。田利明表示, 我国染料中高端产品的产量近些年增速非常快,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可直接贴国际一线品牌进行销售, 这在过去是一种奢望。

2014年, 国内高端染料品种不断增多, 进口需求减少。据海关统计, 2014年1~9月全国染料进口量2.51万吨, 同比减少9.1%。其中, 硫化染料和硫化黑减少较多, 分别同比下降33.5%和39.7%, 与此同时, 染料产品差异化明显加大, 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理性。“自从龙盛收购了德司达, 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 高端产品的比例大幅增加, 与国内其他企业产品拉开了档次, 实现了市场需求的互补, 也收获了错位竞争的利好。还有一些企业针对用户的特殊需求主攻专用型染料产品, 提高了产品的差异化程度。”田利明介绍。

针对目前染料价格飙涨的局面, 田利明指出, 染料从发明以来就是高附加值、高利润率、高价格的精细化工产品。在当前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 行业发展也趋于理性, 恢复了应有的品牌和商业利润。

亨斯迈集团纺织染化业务大中国区商务总监蔡晓松也表示, 一些环保不达标的产能关停, 造成了染料及中间体产品阶段性的供应短缺。长期来看, 行业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加大环保投入, 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 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树品牌:告别贴牌靠时间积淀

虽然目前我国染料产品的整体品质已达到国际水准, 但贴牌销售仍然在国内占有一定比例, 特别是出口产品中, 贴牌的现象较多, 企业难以享受到品质提升带来的品牌价值。

对此田利明认为:“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但是公众认可需要过程。国际一线品牌都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 下游用户接受新事物需要时间。但是, 应该看到我们自身的进步。一开始, 我们的合成技术不行;随着合成技术提高, 滤饼产能产量增长, 但商品化技术不行, 跨国公司买我们的滤饼进行商品化处理, 从中赚取高额利润;再后来, 我们的合成和商品化技术逐渐成熟, 滤饼就很少出售了, 一些企业创立了自主品牌;随着产品品质达标, 就直接贴牌生产。”

国内一线企业在培育品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浙江龙盛集团以收购德司达为契机, 完成染料研发体系和销售网络的国际化布局, 实现染料产品附加值质的提升, 走上国际高端品牌路线;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次展览宣传, 以及不断走访最终用户, 极大提高了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目前自营业务销售中自有品牌业务量达到50%。

闰土公司外贸部经理阮光栋表示, 公司的出口产品中, 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自有品牌所占比例增幅较大, 5年前是空白, 但目前已达30%左右。阮光栋认为, 要想在国际市场打响自主品牌, 一方面是要提高自身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是要改变营销策略, 比如与原有老牌商家合作, 将自有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打包出口。此外, 企业还可通过在国外设立工厂以及销售公司等方式, 扩大自有品牌的影响力。比如, 闰土通过收购德国老牌染料公司约克夏, 逐步跳出了替国际染料大公司做贴牌生产的时代, 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的转变。

田利明表示, 贴牌生产让中国染料行业感到委屈, 但我们也应看到, 中国产品也可以借助国外一线品牌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据了解, 为提高中国染料品牌的影响力, 中国染料工业协会联合英国染色家协会进行了《国际染料索引》的登录工作。这份索引有90多年的历史, 是染料生产商、经销商、印染厂查找染料品种全球唯一的索引编号, 可以查到全球染料生产企业的产品。这项工作从2014年初开始, 目前通过协会登记的中国染料产品有近100个, 为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提供了平台。

观未来:着力绿色化专用型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 目前各企业的当务之急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推动绿色环保、安全低碳, 并加强上下游产业链互动, 实现共赢。

在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 染料行业绿色化发展不仅要着眼于自身生产过程的绿色化, 更要注重染料产品的绿色化。湖北楚源集团总工程师廖杰认为, 近一两年, 染料及中间体价格飙涨, 是因环保政策由松散管理转向严厉监管而形成的供需矛盾, 致使染料行业进入了新一轮的整合期。染料环保优势企业在当下应更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 推动清洁工艺, 提高染料固色率, 开发新型助剂, 减少下游客户应用形成的污染。未来几年, 因生态文明建设和新的化纤产品的涌现, 提高染料的上色率, 开发新纤维染料的品种和染剂应用技术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刘雅蒨认为,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产过程和制成品的可持续性, 运营成本也将水涨船高。与此同时, 成本增长将推动价格上涨, 这种关联值得鼓励, 也符合中国“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的方针。企业应继续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贴近客户, 对公众保持坦诚透明的态度, 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这方面, 跨国公司的经验值得借鉴。亨斯迈致力于自身和整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生产过程, 持续推出新产品, 引导整个行业降低能耗。通过持续创新, 亨斯迈帮助纺织工厂在使用染料的过程中减少环境影响, 提高安全标准, 缩短工艺流程, 降低资源消耗;通过改变染料本身的化学结构, 使染料具有更高的固色率, 降低活性染料皂洗的温度, 缩短流程。公司新推出的爱环达系列染料, 使印染过程中的耗水量降低至原来30%~50%, 能耗降低了30%~50%。

与此同时, 染料新产品的创制和产业化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基石, 也是扩大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源泉。目前我国染料产品大路货偏多, 产品专用化达不到国际一流水平。业内专家建议, 染料企业未来应提升产品品质、扩大品种, 避开同类产品的恶性竞争;加强重点领域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 如新纤维、电子液晶、医学、飞机用产品等;加强环保产品的开发, 如低排放、无毒性产品;推进个性化服务, 开发高性能、功能化产品等。

“新产品开发工程浩大, 压力也比较大, 如果没有资金支撑, 就是天方夜谭。另外, 还要一定的技术和人才基础。没有这些积淀, 很难研发出新产品。从目前全球染料发展趋势来看, 未来染料新产品开发的重任落在了中国企业肩上, 这也是我们成为染料强国的标志。”田利明表示。

作为国内染料龙头, 浙江龙盛集团深感肩上的重任。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需进一步提高环保生态型产品研发能力。一方面要调整产品设计理念, 树立产品设计开发侧重功能性, 工艺设计开发注重经济性, 环境治理理念向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从目前的模仿开发向创制开发转变, 从通用型产品向个性化、差异化、高性能化、生态安全转变, 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 力求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原材料, 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另一方面要提高产品创制开发能力。当前染料应用技术研究和服务水平处于初级阶段, 尚不能全面针对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提供完善的服务。因此, 染料企业要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 满足纺织印染工业新工艺、新纤维以及节能减排的要求;弥合染料新品种创制研发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走出去:从出口到跨国生产

对于正在向产品国际化、生产跨国化、贸易自由化进军的中国染料行业来说, 走出去战略一直被视为当前和未来发展道路上的关键一环。减少或关闭本国生产装置, 转移到新兴市场生产, 成为我国染料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了解, 中国染料产量占全球的60%以上, 出口量约占总产量的35%。随着近几年中国染料出口量的增长, 也带来了一些弊端。“从产业发展历史布局情况来看, 染料是全球销售的产品。欧美引领染料产业发展的130多年历史中, 国际化程度非常高, 全球生产、全球销售、全球服务。我们是现在的全球No.1, 近几年的发展都是集中在中国, 99.9%的产量都是在中国生产的, 环保容纳不了, 整个市场、运营服务都难以支撑。除了整体销售成本高以外, 最大的问题是售后技术服务跟不上, 产业链衔接出现问题。从未来全球发展趋势看, 企业要想赢得市场, 必然是走向高端化、国际化。”田利明说。

可喜的是, 近几年, 国内染料企业通过强强联合、上下游整合、资本运作等形式, 已形成一批集团化企业, 这些企业正在向国际化迈进。从产品出口, 到在国外设立售后服务团队, 再到将工厂搬到国外——浙江龙盛集团在这方面先行一步:2004年10月, 龙盛出资1600万美元, 设立香港桦盛有限公司, 作为海外运作平台, 进行国际化运作的资金、人才储备;2007年9月, 龙盛与印度染料生产商KIRI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成立Lonsen Kiri合资公司;2009年7月20日, 龙盛在印度的染料生产基地正式投产, 成为印度最大的活性染料生产企业, 实现了中国染料企业跨国生产经营的突破;2010年1月, 龙盛与新加坡KIRI、印度KIRI等公司签订股份认购协议及可转换债券认购协议, 收购了全球最大染料、纺织助剂和服务供应商德国德司达公司, 实现了在所有的关键市场进行销售和技术支持。

企业走出去不易, 走进去更难。一些走出去的染料企业表示, 融入当地社会、文化、法律是艰难的过程, 还有自身战略导向和人才储备等问题需要解决。此外, 汇率变化大、当地政局不稳等都会带来风险。现在, 国内企业走出去投资有意向的国家主要在亚洲。负责大中华区业务管理的巴斯夫全球副总裁刘雅!博士建议, 企业应充分了解每个国家市场不同的需求和要求, 另外还要深入了解各国的运营法规和标准, 不但要制定稳健的商业计划, 还必须彻底研究当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