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域下民办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2022-09-15

民办高中作为中等教育的重要力量, 面临着生源竞争的压力, 相应地面临高考升学与素质教育的冲突。 因此, 研究和总结新课程改革的效果能否在民办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顺利实施,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11 年按新课程标准高考第一届毕业生毕业至今已经五年, 作为一名民办高三数学教师, 新课改之后的教学历程带给自己的体验与教改之前形成强烈对比, 经历了新课改的适应和调整阶段。 结合新课改的总体要求以及自己的教学经历, 对民办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问题进行初步反思和总结, 希望为民办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新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1民办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理念上 “顾此失彼”

教学理念上的“顾此失彼”首先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1.1 没有真正树立学生主体理念

以住的高中数学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则是接受知识的客体, 双方形成主体与客体的模式。 新课改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而教师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引导、主导课堂。 因此, 新的教学模式应该是双主体模式, 教学过程体现为教师合理引导学生, 学生能主动探索的教学过程。 新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教师主体地位应该弱化。 在笔者所工作的高中, 由于本地生源竞争的激烈, 生源质量相对公办高中基础比较差, 而以高考成绩作为宣传学校的主要方式下, 高中数学课堂上还是以教师讲课为主, 没有真正建立学生主体理念。

1.1.2 重知识目标, 轻情感目标

新课改首要的亮点体现在培养目标的转变, 体现为要重视学生的情感目标, 比如: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 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等[1]。 我校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虽然也意识到了情感目标的重要性, 但在高考压力这支指挥棒的指引下, 将高中数学教学看作是传授数学知识和解题技能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为高考打好基础, 将提高学生成绩作为教学目标, 忽视激发学生兴趣和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1.2 教学设计不合理

一节课的好坏取决于课前的教学设计, 而一些教师的教学设计方面还存在以下两方面不足。 首先,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 有些教师为适应新课改要求, 压缩讲解时间, 时间分配主要用于学生的启发式教学, 或探究时间, 导致问题讲解不清楚;有些教师则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掌握解题过程为主, 把时间分配于精讲与精练, 导致学生自主探究流于形式。 其次, 教法设计方面不完善。 大部分老师比较重视教法设计, 重视引导、启发式、提问式、自主探究式、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等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但在流程和环节的精心设计上没有下功夫, 导致有些做法比较随意。 比如: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等。

1.3 教学过程 “收放”失衡

教学过程中的“收”体现为教师的讲解与引导为主导的教学过程控制过程, “放”则体现为以学生通过自我主观思考、合作探究、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教学过程。 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放”的方面没有到位:课堂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浅尝辄止或流于形式, 留给学生的时间很短, 学生无法深入, 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收”的方面收不回来:有些教师整节课都让学生探究, 教师的启发、引导、调节不科学, 造成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没掌握[2],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低下, 这也是教师教学设计时间分配不合理、教学法设计不完善的一个体现。

1.4 课后辅导及作业效果差、单一成绩评价导向

自习辅导课过种中, 教师存在主动性差的现象, 主要以学生问为主。 实际上, 有些学生却出于某些原因没有主动上讲台问老师, 比如:不好意思、担心老师对自己产生看法等。 上述两方面原因导致课后辅导不足。

作业方面, 全批全改一般是学校的教学基本要求, 教师在作业批改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使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精心备课, 钻研教材和教法、 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最终, 教师批改作业出于应付, 而相应的查找作业错误的原因、雷同的作业的审查、作业中解题方法的总结、找出代表性学生等主要工作都没有进行。

学生评价方面, 有些教师只注重考试成绩变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却忽视分析成绩背后的原因、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课上互动的参与情况等方面的问题, 对学生的评价不客观, 不全面。

2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建议

2.1 教学理念上 “统筹兼顾”

2.1.1 树立双主体教学理念

要真正认识到, 新课改下的教学过程, 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自主性、积极性、独立性方面, 教师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导的方面, 主要是适当引导学生思路, 帮学生突破思维瓶颈。 双主体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师生之间灵活的良性互动, 以教师的合理引导、启发、激励下, 学生能够积极的去思考、去探索, 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师在此基础上进入下一轮的引导与启发, 整个过程是互动与友好的合作关系,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课堂学习的氛围, 为课堂增添一份乐趣。

2.1.2 建立多目标、多意识体系

教学目标上, 要形成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体系。 一方面, 要让学生体会到逻辑推理的严谨性,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另外, 要重视情感目标。日本著名教育家左藤正夫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曾有过如下精彩的论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赐予的东西, 往往会使学生养成自从与屈从的态度与性格。 与此相反, 唤起学生积极的探究精神, 引导他们逐步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学习课题、发现知识, 学生就会养成独立地、创造性地、友善地实现目标的态度与性格, 形成锲而不舍的顽强意志与人格”[1]。 可见, 情感目标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学意识方面还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具备跨学科意识,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数学知识之外, 补充其它学科与数学相关的知识。 其次, 具备数学知识的生活本源意识, 要重视身边生活中的与数学有关的现象, 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现实应用价值, 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最后, 要具备自我反思意识, 反思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 真正的反馈到教学理念中去, 真正做到整个教学的 “计划 (Plan) ———执行 (Do) ———反思不足 (Check) ———改善不足 (Act) ———计划 (Plan) ……”良性循环过程。

2.2 精心安排教学设计

首先, 在教学设计中体现教学流程时间配置合理。教师不能一味强求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弱化精讲时间, 也不能出于高考压力、学生成绩提高而强化精讲时间, 要立足于新课改要求, 根据每一节课的内容, 合理分配时间, 要体现教师“导”的主体地位, 也要体现学生的“学”的主体地位, 给学生留足充分的时间。 其次, 精心安排教法细节。 在对课堂反应做出一定预估的基础上,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学生以前学过的知识去灵活地设计教法, 注重环节、细节的完善。比如, 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系列的问题。

2.3 教学过程 “收放”自如

什么情况下以引导学生探究为主, 取决于教材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根据灵活运用学案教学法[3]、启发式、探究式、分组合作式[4]、多媒体与板书结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重视学生反应情况, 注重学生的情感变化, 对预料之外的问题要能灵活变通。只有基于教学设计的灵活变通式的教学过程, 才能做到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真正做到“收放”自如。

2.4 辅导与作业机制创新、学生评价多维衡量

自习课上的辅导, 教师要结合课上学生听课情况, 主动关怀那些上课表现不是很活跃的学生, 询问是否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 而不是被动等待学生来问。 辅导方式上可以采取针对性辅导、好学生与后进生学习小组帮助辅导等方式, 这样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 也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好习惯。

作业方面, 作业布置上可以针对性、 分层次布置针对性作业, 作业批改上可以灵活采用全批批改与部分批改结合、家庭作业自我批改与互批互改结合等方式, 教师可以加入评价性的激励语, 比如:“解题方法独特”、“细心点就更好了”等[5]。总之, 作业方面也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关怀, 因人而异, 包括知识掌握、解题方法、情感照顾等方面。

学生评价考核方面, 老师一方面要动态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变化, 也要静态分析成绩背后的原因, 多与学生交流。此外, 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变化, 比如:上课听课情况是否有改善, 是否更加积极参与互动等。 只要学生在进步, 就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 让学生在情感上有一种获得感。

3结语

总之, 民办高中数学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具体校情去策略性的展开, 体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自身的优势。基于理念引导行为, 行为导致结果的思路,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分析民办高中数学的教学有效性存在的问题, 并相应指出了一些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分析过程也体现了结果反向地影响理念, 进而影响行为的互动关系。只有正确的理念才能正确引导行为, 进一步产生有效的结果, 形成良性循环, 希望对提升民办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

摘要:新课程改革视阈下, 民办高中数学教学还存在四方面主要问题:教学理念上没有真正建立学生主体理念, 重知识、技能目标, 轻情感目标;教学设计不完善;教学过程“收放”失衡;课后辅导及作业效果差、单一成绩评价导向。要提升数学教学效性, 教师需做到:教学理念上“统筹兼顾”, 建立多目标、多意识体系;教学设计合理配置时间, 弹性基础上做到细节设计周全;教学过程基于教学设计, 灵活把握, “收放”自如;辅导与作业机制创新、学生评价多维衡量。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晓郁.高中数学教学中情感目标的落实与对策[J].上海中学数学, 2011, (2) :5-7.

[2] 刘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J].数学教学研究, 2008, 27 (8) :10-12.

[3] 王小伟.浅谈高中数学“学案”教学法[J].新课程学习, 2012, (2) :98.

[4] 杨俊安.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3) :209-210.

[5] 郑慧.浅谈新课改形势下数学作业的批改[J].考研探索, 2012, (5) :74.

上一篇:当代包装之品牌符号下一篇: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