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博士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机械工程博士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本文以高等工程教育多层次发展和工学博士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分析背景,综合论述了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如何在现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提升工程博士教育质量。

第一篇:机械工程博士论文

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文章以后勤工程学院为例,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普遍存在的“重论文研究,轻课程学习”的倾向,提出以未来岗位需求为牵引,以创新能力提高为主导,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改革传统层次化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课程设计,形成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拓展课程模块、研究课程模块等四大模块课程结构,加大教学内容创新力度,使模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凸显前沿性、动态性、实践性三种特性。同时探索“硬规定、活模块”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实施模式,以及任课教师授课质量和博士研究生学习成绩两方面模块化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为创建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体系打下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高等教育最高层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首要目标是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证,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何谈高水平的论文、高质量的人才。而要获取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笔者所在的后勤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普遍“重论文研究,轻课程学习”,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不高,有些甚至仅为得到学分而应付了事,出现这种现象与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有关。毕业论文作为学位的最终考核指标,决定着研究生能否获得相应学位,培养单位及研究生本人对此都极为关注。相比之下,课程的学习则显得无关紧要,因此,培养单位对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课程设置方案的研究也不愿投入时间和精力。课程体系多年一成不变,内容陈旧落后,体系混乱松散,课程的设置缺乏方向性和引导性。同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一样,后勤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完全采用与本科课程体系类似的模式,只是在教学内容上加深难度。该体系一直沿用源于前苏联的层次化课程体系,层次化课程体系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的,以专业知识为主线,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三部分构成,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对知识的应用以及技能的训练,忽视对学习者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1]。

为此,学院明确提出,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整体创新能力,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合理优化教学资源,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改革传统的层次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增强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和灵活性。现有课程在优化革新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的研究方向,细化为不同的课程模块,模块中的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或薄弱环节等从课程体系中选修相应课程模块。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同专业方向可根据自身的优势提出相应课程模块,而后由部系或院校对课程模块进行统一归类整合,适时更新模块。如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方向根据学科优势设置“隧道结构模块”,结构工程方向设置“地震理论模块”。如果博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是“隧道结构的地震响应问题”,在课程学习阶段就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方向选择上述两个模块进行学习。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使课程设置的目的更为明确,也更有利于教学资源的利用以及学科的交叉。

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课程模块中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教学模式的确定。这不仅仅是课程结构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内容的筛选、组织来构建课程模块,以体现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特有的教育理念, 并带动教法、学法、考法的变革[2]。

二、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要将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作为最终目的,即课程体系设计的关键是明确每一门模塊课程对于促进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作用[1],由此形成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一)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的设计

基于模块化理论与课程结构设计原则[3],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对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将课程体系构建为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拓展课程模块、研究课程模块等四大模块,如图1所示。

1-基础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后续模块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基础课程模块主要涵盖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适合于土木工程学科内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选修。基础课程模块中的知识主要包括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例如:数学类系列课程等基础学科及基础理论知识、力学类系列课程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其他高级工程基础知识。通过基础课程模块的学习,使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2-专业课程模块

专业课程模块主要涵盖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所开设的系列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该课程模块要求博士研究生掌握系统的土木工程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了解土木工程发展前沿信息和趋势。专业课程模块由学院组织协调,各专业教研室具体设置,涉及各专业研究方向的专业课程子模块,如结构设计理论模块、岩土本构关系和地下工程稳定性模块、特殊土与工程地基处理模块、结构工程检测与加固模块、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模块、地震理论及结构抗震模块等。通过专业课程模块的学习,逐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具备在实践中继续学习的素质。

3-拓展课程模块

该模块主要包括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得跨学科与跨专业知识的课程。该模块课程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和优化来设立。拓展课程模块的特点是突破学科与专业的限制,充分体现博士研究生课程的综合性、交叉性、前沿性特点。拓展课程的学习,能使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得跨学科与跨专业的综合知识背景。如通过开设高级英语视听说、英语科技论文写作、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等英语类课程构建外语水平拓展课程模块。通过开设学科前沿性课程、专业交叉性课程、科技方法性课程,以及高水平专题和研讨讲座式的拓展课程,突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前沿性、前瞻性,拓展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科知识的宽广度和纵深度。

拓展课程模块的课程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及工程应用的最新需求,体现高度的探究性、开放性和灵活性。因此,可聘请国内外高水平教授来开设,也允许博士生选修其他学校相关的一流博士课程。选修外校课程,只需博士生个人提出申请,导师同意,所在部系审核后报学校备案即可;在修完课程并经考核合格后,由开课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出具成绩有效证明,并附试卷原件,经学校审查合格后即可记入个人成绩,并获得相应学分。

4-研究课程模块

该模块是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中培养创新能力最突出的部分。主要是依托承担的国家、军队及地方项目,在项目研究人员的支持下,以“开展科研项目”为引导,将相关科研项目调整、整合成模块课程,并做好教学设计。构建研究课程模块,选择适合课程的项目至关重要。项目的选题和确定需要经验丰富的科研专家参与完成。项目应具备适中的难度和复合性,应便于构建成课程形式,并适合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实践。在课程模块设计时,项目的学习目标应紧贴课程目标,并充分体现以“用”导“学”。模块课程的设计应贯穿整个项目始终,从项目立项、项目试验研究、理论分析直至项目结题。研究生应通过课程参与科研立项的前期分析、关键技术攻关、综合测试等具体创新实践活动,在创新环境和创新实践中培养专业学习热情,启迪思维,激发灵感,提高创新能力。

与传统的层次化课程体系相比,模块化课程体系以未来岗位需求为牵引,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目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导,着力构建不同功能的课程体系模块,实现灵活的模块课程体系的设计宗旨。课程体系整合重组的根本原则是有效实现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基本作用,因此要构建真正意义上的模块化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必须突破原有层次化课程体系对课程和体系结构的限制,突破各学科和专业领域的壁垒,开展创新的重新组织、整体优化和有机融合,将原有的“重知识传授”的层次化课程体系转变为“强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

模块课程即教学内容以模块为组织形式的课程[2],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的核心是教学内容。按照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的基本思路,应进一步加大教学内容创新的力度,使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凸显前沿性、动态性、实践性三大重要特性。

1.教学内容应体现先进前沿

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必须明确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取舍的原则,即必须遵循以实际需求为牵引,在重视专业基础理论的基础上,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充分体现先进性。教学内容应广泛吸收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理论,注重反映土木工程学科和工程技术的前沿动态及最新进展。同时应本着有利于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和岗位任职能力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计与整体优化。

建设高水平的教材体系是模块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一方面,应积极引进国外一流大学高水平英文原版教材,优先使用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和推荐的研究生教材,不断提升模块课程建设的先进性;另一方面鼓励自编高质量教材,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编入教材,完善讲义,让科研为课程教学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做到知识“新”,方法“实”,内容“活”,从而使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先进前沿的特点。比如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岩土塑性力学选用的教材,一直是郑颖人院士编著的岩土塑性力学系列权威著作《广义塑性理论——岩土塑性力学原理》(郑颖人等编著,自编教材,1998年)、《广义塑性理论基础——岩土塑性力学原理》(郑颖人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與《岩土塑性力学》(郑颖人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这些教材是最新科研、教改和工程实践成果的集成与创新,是国内相关专业研究生教学的经典教材或重要参考书。

2.教学内容注意动态更新

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的探索精神及创新能力为目的,构建模块化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其教学内容要始终具有先进前沿的特点,就必须加大对教学内容的更新。土木工程技术发展为教学内容改革创新提供了不竭源泉。由于土木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内容普遍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与渗透,课程教学内容发展快,国家及军队规范、标准修订多,教材更新周期短,需要扎实基础知识支撑,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联系紧密等特点,因此,在土木工程模块课程教学中,应紧贴工程实际和装备技术的发展,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设计教学模式,应注意把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征的、多学科知识交叉与渗透的趋势和动向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适时、适量地补充土木工程学科涉及的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等,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时效性。

3.教学内容突出实践特色

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定位是,要求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立足土木工程学科前沿开展创新研究的高级研究人才。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是培养新型高素质土木工程高级研究人才、设计人才、建设人才、管理人才的重要载体,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模块化课程内容,既要注意吸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等课程的经典理论,又要紧贴工程实践,反映当前工程建设急需解决的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体现工程领域的新发展,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努力突出实践特色。

(三)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模式

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教学实施模式主要包含模块课程的选定、课程体系结构、模块课程设置、各模块课程间的相互关系、模块课程开设顺序、授课学时、课程的学分分配、以及学分配置所涉及的实践性教学环节,还包含

教学方法教学实施的协调安排、教学管理等环节。这需要研究生管理部门、院系、各专业课程负责教研室、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生协同配合,并经过理论—实施—讨论—修改等多次循环反复,共同完成模块课程的实施。

模块化课程具体实施模式是“硬规定、活模块”。“硬规定”是指强制规定选修模块课程必须达到的总学分,对必选课程模块和任选课程模块进行分类,并对每门课程的学时、学分分别作出具体规定。“活模块”是指模块课程教学要充分体现“选”的灵活性,打通学科之间、专业之间、院系之间的壁垒,让学生充分拥有课程选修自主权[4],博士研究生能够根据个人学术背景和发展需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和模块课程选修基本规定的基础上,依据个性化培养理念,兼顾研究方向和未来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制定符合学员个人特点的模块课程选修计划。

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教学模式,既尊重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规律,也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三、基于培养创新能力的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的评价体系

模块化课程教学效果的评判应通过课程评价来实现。通过课程评价也可发现模块化课程构建、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以评促建、提高模块化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5]。

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的评价体系包括两个相对应的方面:一是博士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授课质量评价;二是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成绩评价。

对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师的授课质量评价包含多级评估体系,即任课教师自评、教学督导专家评价、同行评价、研究生评价四个方面。任课教师自评主要通过填写自评报告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改构想、研究生学习情况、考试情况分析、教学分析等内容进行自我评估[6]。教学督导专家评价主要由学院教学督导专家组派出的教学督导专家执行,通过教学督导专家随机到任课教师课堂听课的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实施计划、教案等进行综合评估;同行评价是学科同行专家对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撰写的课程标准及授课质量的评价;研究生评价主要是指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对所选课程的授课教师进行评教。通过一系列认真评估与分析,可以充分了解每门模块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内容是否需要更新、任课教师授课的具体情况等。教师也可通过评价过程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对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成绩评价重点在规范研究生考核方式,严格规范闭卷考试、开卷考核、答辩、撰写论文及其他方式的考核程序。同时,研究生管理部门应制定严格的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及考试制度,加大教学秩序检查力度,加强学风考风建设,使课程考核能真实反映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确保培养质量。

四、结语

以未来岗位需求为牵引,以创新能力提高为主导,以博士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基于模块化理论与课程结构设计原则,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体系。

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的构建,进一步加大了教学内容创新的力度,使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凸显前沿性、动态性、实践性三种重要特性。

通过“硬规定、活模块”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实施模式,将博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模块课程选修基本规定与课程模块组合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通过博士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授课水平和授课质量评价与博士研究生学习成绩评价,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评价体系,完成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实施效果的评判。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是一项长期的发展的建设过程,灵活弹性的课程结构、先进前沿的课程内容、多样个性的课程实施、客观公正的课程评价构成了科学合理的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模块化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2] 蒋乃平.模块课程及其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J]. 职业技术教育,2007,28(34):51-53.

[3] 杨幽红.能力导向的工科院校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 5):101-103.

[4] 邹彤,王樵砚,吴萍.研究生课程的立体构架与质量保障[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9(增刊):290-292.

[5] 王青霞.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09(145):43-44.

[6] 乔琳,李向军.试论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設与改革[J]. 教学研究,2008,31(4):312-314.

(编辑 王 宣)

作者:陈进 刘元雪 曾祥蓉 王仲刚 张力 张蕾 孙涛 周凌

第二篇: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的背景、机遇与挑战

[摘要]本文以高等工程教育多层次发展和工学博士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为分析背景,综合论述了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如何在现有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实现科学发展,提升工程博士教育质量。

[关键词]工程博士 发展 机遇 挑战

[作者简介]肖凤翔,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付卫东,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赵美蓉,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天津

300072)

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继1996年批准设立工程硕士之后,2012年3月8日正式批准设立工程博士学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Doctor of Engineering”(英文缩写D.Eng)。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由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的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其专业学位由高等学校授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成立全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指导。

一、工程博士教育发展的现实背景

(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传统的第一产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林牧渔业生物技术、农林牧渔产品控制与检测以及农业观光、休闲等行业蓬勃发展,需要大量能源和环境等工程专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第二产业方面,我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在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和加工业中心,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产品档次的质量,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对先进制造等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非常旺盛。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化为主体的产业发展迅猛,渗透力强,应用面广,对应用电子等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量很大。因此,我国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必须适应这一变化趋势,特别要加强对提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人才资源在结构方面还不平衡。从素质结构看,我国中低级人才比例较大,据统计,我国94%以上的人才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低层次上,高层次人才仅占5.5%,并且在国内高层次人才资源中,能够把握科学前沿、作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短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也十分匮乏。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学术型博士进入大中型企业和公司的也是凤毛麟角。据统计,从1995年到2006年12年间,我国博士毕业总数达到174 915人,毕业之后约有一半(52.08%)的博士选择进入高等院校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加上13.44%进入科研院所的博士和4.22%选择做博士后的博士,总共有70%的博士在毕业后继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进入各级政府和国家机关的博士约占5.69%,出国继续深造、进入部队及创业的博士生约占7.41%,最终进入企业单位的博士生实际比例只有16.18%。由此可见,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旺盛,而我国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结构性供给严重失调。

(二)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多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国工程教育的绝对规模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是从工程教育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来看,却令人堪忧。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虽然很大,但是在类型和层次上区分不明显,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无法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光斗在《高等工程教育迫切需要改革》一文中指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有四个层次:高专、本科、硕士生、博士生”。然而,从学位类型上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学术型学位发展相对成熟,应用型专业学位发展规模相对较小。相比较而言,硕士层次的学位发展相对完善,既有学术型学位又有专业学位,基本朝着与国际接轨的多层次、多规格、多模式的方向发展,而博士层次的学位类型相对单一,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基本上都是定位学术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和规格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一定数量的学术型工学博士人才,更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工程博士人才。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工程教育的学位制度值得我们借鉴。其高校的工科教育基本都集中在工程学院进行,其学位包括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和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两大类,贯穿本科、硕士和博士三个阶段。在研究生阶段,学术学位包括科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和哲学博士(Doctor of Engi-neering)学位,专业学位包括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和工程博士(Doctor of Engineer-ing)学位。大力发展工程博士教育,是完善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类型和层次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多层次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工程博士教育发展已有的客观条件

(一)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快速增长,201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47.28万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国家统计局预测,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从2006年的16184元提高到40000元,GDP总额也有望提高到60万亿元。如果按照政府公共教育投入占GDP总额的4%计算,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将达到2.4万亿的规模,将是2011年公共教育经费的1.5倍左右,这样的教育经费支撑为包括工程博士学位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是一个国家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绝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均超过了2%,北欧的瑞典和芬兰以及东亚的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均超过了3%,而以色列的研发投入比重甚至超过了4%。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稳居发展中国家之首。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将达2.5%。如果按照这一标准计算,到2020年我国研发投入将达到1.5万亿元,是2006年3003亿元的5倍左右。

工程博士学位教育是成本性很高的教育。要求根据不同工程博士生的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要满足不同企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制定订单式教学方案;要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满足工程博士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要提供实验室、实验器材和图书资料等,满足工程博士生科学研究的需要;要提供实训基地和实践经费,满足工程博士生实践训练的需要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上近年来我国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为我国工程博士学位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为工程博士教育运行的健康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工程硕士教育稳步发展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为了培养一批既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门知识,又具有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1984年我国开始了工程类型硕士生招生试点工作。1989年国家教委下达了《关于加强培养工程类型工学硕士研究生工作的通知》,其目的是推动培养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工作,缓解厂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迫切需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矛盾。从此,工程类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992年国家成立了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小组,进一步推进工程类型硕士生培养的改革工作。1995年10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国家教委指出:“把硕士生的培养重心逐步调整为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要统筹规划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教育,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占硕士生教育的比重。”

随着建筑学、工商管理、教育、法律及临床医学等先后设置学士或硕士专业学位,在多年招收工程类型硕士生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完全符合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体现了现代学位制度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表明我国工程硕士的招生和培养已经趋于成熟。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并正式设立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目前我国工程硕士学位已经成为涵盖专业较广且招生规模较大的学位类型,为我国厂矿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输送了大批的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96年至2006年,全国共授予专业硕士学位188310人,其中,工商管理硕士所占比例达到37.6%,工程硕士所占比例为31.9%,法律硕士所占比例达到11.3%,三者合计80.8%。庞大的专业硕士群体为我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提供了生源基础,近20年的工程硕士培养经验也为我国工程博士生的培养在招生录取、专业选择、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和学位论文指导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财富。

(三)国外成熟的工程博士教育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工程博士教育是一种相对年轻的专业学位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专门人才。1965年,美国工程检查协会(NCEE)通过一项决议——高校发展工程博士计划。1967年,底特律大学率先实行工程博士计划,培养博士水平的专业工程师。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例如,招生录取上,注重对申请者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课程学习上,开展工程博士学位教育的高校课程设置不尽相同,但一般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职业发展课程三部分组成,主要培养工程博士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实践训练上,强调工程博士生必须至少经历一年的“工业实习期”,专门成立实习委员会,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工程博士生的工程实践活动;学位论文上,要求在应用科技知识、工程实践等方面解决有意义的实际问题,要反映工程博士生从事应用研究的原创性和进行独立研究的能力。

1992年,英国借鉴美国工程博士的经验设立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同年,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和曼彻斯特大学被批准联合建立第一个工程博士中心,负责工程博士的培养和交流,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英国已经有20个工程博士中心。从1992年至2005年,英国工程博士中心共培养了1 280名学生,1997年培养出第一个工程博士,截止目前,获得工程博士学位的人数为550人。英国在工程博士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例如,机构设置上,工程博士中心专门负责招收、培养和管理工程博士生,同时它还成为高校、企业和工程博士生互动交流的桥梁;经费保障上,工程博士的培养经费主要来自EPSRC,即英国工程和自然科学研究委员会(Engineering and PhysicalScience Research Council),工程博士生还可以得到不同的奖学金和津贴,保证其学业的顺利进行;课程设置上,英国工程博士生的课程采用模块式组织形式,一般包括工程类专业模块和商务、管理类等职业发展课程模块组成;实践训练上,每个工程博士中心均有许多稳定的“赞助企业”,为工程博士生提供实习场所和项目研究基地;导师指导上,“双导师制”可以保证工程博士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均得到提高;质量控制上,工程博士中心全程监控其培养进程,切实保证工程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总之,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培养工程博士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三、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

(一)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为工程博士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新世纪初期,我国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从经济发展战略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头20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抓住世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顺利完成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向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为主的发展模式转变,走上成功摆脱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如何走上确保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条件下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循环轨道。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创新型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着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和造就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这为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国家重大需求,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工程博士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确立也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协同创新战略的提出为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围绕当前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全面提高我国教育质量问题郑重地提出,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积极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国家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该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主要面向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个方面的问题和需求: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面向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面向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面向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需求。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是国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将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专业学位教育,工程博士教育能够有效解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问题。可见,协同创新战略及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为我国工程博士教育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四、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工程博士教育的规模和结构如何适应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需求

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跃为世界第二,成为世界主要的经济体和制造业大国。根据研究,到2020年,我国将进入工业化国家行列。目前正是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已经呈现出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到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演变趋势。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复合型产业大量产生,公共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使得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和能源与环保等行业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博士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然而,目前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目前仅仅只有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制药,先进制造和能源与环保四个专业,2012年招收的工程博士研究生不足300人,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让我国的工程博士教育既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能避免工程博士教育的规模和结构走上盲目扩张与无序发展的歧路,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合理发展工程博士教育的规模,适当调整其专业结构,更好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需求,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的重点之一。

(二)工程博士的质量如何有效地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是研究生培养单位有效提供教育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基本保障@。工程博士的质量是工程博士学位教育发展的核心,其培养质量由试点高校所培养的工程博士生的综合素质来体现,质量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的生命线。我国工程博士教育主要是国家为适应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完善我国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将高层次应用型的人才与国家重大需求相结合的一种专业学位。通过对工程博士的培养,使其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实施工程技师研究开发的能力,充分满足企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然而,目前我国部分试点高校将工程博士教育看作学校创收的途径,只求规模,不讲质量;只讲设置,不重建设;对工程博士教育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少,条件简陋,管理不力,导致工程博士教育质量缺乏可靠的保障,培养的工程博士生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如何保障工程博士教育质量,使之培养的人才能够有效地满足企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难题之一。

(三)工学博士教育和工程博士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

工学博士教育和工程博士教育是两类不同性质的教育。工学博士教育是一种研究型学位,强调学术研究,重在探索新知,主要为大学或研究机构培养从事教学或科研的人才;工程博士教育是一种应用型学位,强调专业实践,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工程博士教育和工学博士教育在国家学位教育体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工程博士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尽管目前工程博士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始发展,但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当前我国工程博士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这包括: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如何既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又要满足大学或研究机构对教学与科研人才的需要;如何既要借鉴我国工学博士培养模式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又要避免工程博士的培养落入“穿新鞋,走老路”的俗套;如何既要借鉴我国工学博士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成功经验,又要避免工程博士的管理过于严格从而失去其应有的活力等。总之,有效地协调工学博士教育发展和工程博士教育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使二者均能做到科学发展又各具特色,其路漫漫。

作者:肖凤翔 付卫东 赵美蓉

第三篇:不该出版的博士论文

2005年10月,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题为《陈旸及其乐书研究》的“博士论文”(以下简称“博文”)。出版者宣传语称:“这是目前对陈旸及其《乐书》最全面、深入的研究”,“必将对中国古代音乐文献方面研究产生巨大影响”,“对于音乐学术界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见该书封4勒口)。

事实如何?简述几点。

第一,作者引用《乐书》原文时所作断句-标点,错误百出。仅举一例。

“勇者,正直之德義者,刚克之德歌者,直已而陈德者也,非歌孰能保此勿失乎。”(见“博文”下篇第123页)这几句,原本意思很清楚:“勇者,正直之德;义者,刚克之德;歌者,直已而陈德者也。非歌,孰能保此勿失乎。”经作者如上标点,无法理解。足证作者并未读懂原文。“博文”中种种谬误多由此而生。(为省篇幅,不一一举例,下同。请参阅《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二期署名尚笃的《治学应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宗旨——读<陈旸及其乐书研究>》。这是一篇多年少见、有说服力的优秀书评。本短文就是为介绍尚笃一文而写)

第二,对一些古代名词术语作者显然不懂其含义(如“上庠”与“太学博士”, “文馆”与“秘书省正字”……),于是误读文本,曲解文义,妄加引申,有时把后事前移……导致结论没有可靠依据。

第三,对乐器的编列,《乐书》本无严格区分,书中有些文字并不是指乐器(或乐器品类),有些只是同物异名,等等。“博文”作者不明其义,概以不同乐器统计之。这样一种缺乏根据的“统计”,除误导读者之外,有何意义?

第四,“博文”对《乐书》的总体评价为何?作者竟全文照抄18世纪《四库提要》的文字1140余字,声称:“在此,仅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乐书的评价作为对《乐书》归宿探讨的结语。”这样的研究与前述的宣传语,相距多远,如此结论得来多么轻松,多么省事,多么令人惊叹啊!

面对如此粗制滥造“学术”专著,赫然列名书中的“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委员”、出版社“编审”,各起何种作用?各应担负怎样的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

七嘴八舌

面对如此粗制滥造“学术”专著,赫然列名书中的“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委员”、出版社“编审”,各起何种作用?各应担负怎样的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

作者:黄旭东

上一篇:跨国企业管理论文下一篇:大学专科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