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与青蒿素》读后感

2024-04-13

《屠呦呦与青蒿素》读后感(共8篇)

篇1:《屠呦呦与青蒿素》读后感

《屠呦呦与青蒿素》以漫画的形式并联合动漫形象阿优为青少年读者生动地呈现出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的历程,科学家的成长史及对医学、对生命的追求与尊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屠呦呦与青蒿素》读后感1

这次试读的书是有关名人的,而且这位名人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本书就是《屠呦呦与青蒿素》。非常感谢宝宝地带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给的这次试读机会,让我和名人靠的更近了。说起名人,很多时候大家都是买了一些传记回来看,多数都是文字记载的,读起来比较枯燥,对于小朋友来说是非常不喜欢的。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出版社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动,不但编写了适合青少年读的名人故事,每页还有插图。但是看到这种名人故事书,以漫画的形式呈现,我还是第一次,相信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

小外甥今年六年级了,记忆中小时候一直没有培养过阅读兴趣,以至于现在看到课外书就一脸痛苦的表情,每次看书不到半小时就看不下去了。比较另外的是,他从小就喜欢看漫画派对,还有机器猫之类的,都是图片形式的书。那天午饭后,拿起桌子上的《屠呦呦与青蒿素》,翻了翻,我还以为他会摇摇头放下,没想到坐在那里认真的看起来了。看来这种以漫画形式展现的书,还是很招孩子们喜欢的。

书的封面设计很有趣,和平时我们看到的书有一定的差别,是那种折叠式的,左上角还有奖章。拉开折叠页,可以看到屠呦呦和阿u正在玩,右侧是明信片形式,可以写一些寄语,把书当礼物送给别人。阿U是书里面讲解的主角,带着我们一起去看屠呦呦的出生,再到童年,大学,工作,再到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全书分为六章,前两章写的是有关屠呦呦的,她出生在江南,起名字的时候,屠爸爸按照男楚辞,女诗经给她起了屠呦呦这个名字。

小时候,屠呦呦在书房玩,看着爸爸专注的样子,觉得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这为她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战乱时期,即使生病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

第三、四章介绍了疟疾。疟疾是世界三大灾难性疾病之一,可以和艾滋病和肺结核并列,听起来就挺恐怖的。世界每年与疟疾有关的疾病就占到一半。最初的时候,疟原寄生在蚊子体内,通过吸食人血进入人体体内,慢慢的人开始发病。第四章介绍了疟疾并非现在才有的病,康熙年间,他也得了疟疾,最后还是洪若翰神父带来的金鸡纳霜治好的。二战时期,这款药膏被日本和德国控制,美军因为疟疾死伤四倍,可见这款药膏的重要性。

最后两章,讲青蒿素的出现,以及屠呦呦得诺贝尔奖。和平年代的时候,屠呦呦开始致力于研究中药,研发抗疟新药。终于在跑遍了所有的中医诊所,收集了很多资料,刚开始研究胡椒,发现只能控制裂变,并不能根治,最后经过提取茼蒿的各种部位,才得以成功。青蒿素的发现,对疟疾遍布的非洲起到很好的的作用。

这样的一本漫画书,对小朋友来说,学习名人非常好的教材。图片和文字结合,看起来既不枯燥,还有吸引力,真心的希望出版社能再多出些这样的好书。

《屠呦呦与青蒿素》读后感2

生命,虽说无处不在,但也十分珍贵,每个人一生都只有一次生命,有些人就是在默默守护者它,他们都是最神圣的人。自从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屠呦呦的成就后,颇有体会。

从前,疟疾肆虐人们,屠呦呦所带领的团队,开始研究起对抗青蒿素的物质。屠呦呦疯狂的在古籍、以往的资料中想找到问题的原因,还走访了老医师,甚至连群众的邮件也一字不落的仔细阅读。没过多久,终于在古籍上找到答案,于是就开始了那废寝忘食的实验。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百九十次的失败,屠呦呦的团队终于换来了一次成功。

看到屠呦呦的伟大事迹,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个从前的我。

有一次,我回到家中,看见家里没人,就自言自语道:“咦!人呢?”刚走到卧室里,家里的座机电话便响了起来,原来是妈妈,她说:“我今天就不回来了,你自己先睡觉吧。”我随口回答:“好吧!”说着便坐到床上。

过了一会儿,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我开始整理被子,可是突然感觉被子很重,我试着拽了几下,被子还是纹丝不动。这让我感到非常烦躁!生气的我把被子踢开草草的睡下了,也不管待会儿会不会着凉。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得把被子叠好,可被子还是和昨晚一样我无法拽动。一股无名火又在心中燃起,我索性就不管被子了。这时候,妈妈恰巧回来了,看到这一幕和我说:“你呀,太心急了!做一件事情要有方法和耐心。”只见妈妈先把被子放平,然后托着被子的一边往里对折又对折,几乎就在一瞬间被子就被毫不费力的叠好了。看着叠好的被子我不禁羞愧起来。

我永远忘不了《屠呦呦与青蒿素》这本书上的一句话:“成功,在一百九十次之后。”然而如果在第一百九十次就放弃了,那还能成功吗?

篇2:《屠呦呦与青蒿素》读后感

从前,疟疾肆虐人们,屠呦呦所带领的团队,开始研究起对抗青蒿素的物质。屠呦呦疯狂的在古籍、以往的资料中想找到问题的原因,还走访了老医师,甚至连群众的邮件也一字不落的仔细阅读。没过多久,终于在古籍上找到答案,于是就开始了那废寝忘食的实验。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百九十次的失败,屠呦呦的团队终于换来了一次成功。

看到屠呦呦的伟大事迹,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个从前的我。

有一次,我回到家中,看见家里没人,就自言自语道:“咦!人呢?”刚走到卧室里,家里的座机电话便响了起来,原来是妈妈,她说:“我今天就不回来了,你自己先睡觉吧。”我随口回答:“好吧!”说着便坐到床上。

过了一会儿,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我开始整理被子,可是突然感觉被子很重,我试着拽了几下,被子还是纹丝不动。这让我感到非常烦躁!生气的我把被子踢开草草的睡下了,也不管待会儿会不会着凉。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得把被子叠好,可被子还是和昨晚一样我无法拽动。一股无名火又在心中燃起,我索性就不管被子了。这时候,妈妈恰巧回来了,看到这一幕和我说:“你呀,太心急了!做一件事情要有方法和耐心。”只见妈妈先把被子放平,然后托着被子的一边往里对折又对折,几乎就在一瞬间被子就被毫不费力的叠好了。看着叠好的被子我不禁羞愧起来。

篇3:《屠呦呦与青蒿素》读后感

关键词:经验,传统文化,科技创新

一、引言

1971 年, 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 成果通过乙醚提取出青蒿素[4]。2015 年,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该奖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当人们沉浸在国人荣获诺奖的同时, 也应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是否对现代的科技创新一无是处, 甚至仅起着阻碍作用。

二、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累积起来的价值观念以及知识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则是指, 国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科技创新思维模式。科技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式科技创新能力。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动力、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和创新方法等中介间接影响国家科技创新能力[1]。新时期, 中国的科技创新即要打破传统文化中与科学思维不适宜的经验主义, 功利主义思想, 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否定中华民族几千年留下的对自然界探索留下的宝贵经验。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要防止走向两个极端, 即“民族中心主义”和“科学至上主义”。那种认为“国学是个大箩筐, 什么都能往里装”的思想要坚决反对。盲目扩大传统文化的作用, 不分场合的用古人的思想套现代人的生活, 最终只能变成手撕鬼子的抗日闹剧, 既无异于提升民族自信心, 又于现代生活的实践相脱节, 引人发笑。要发掘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 必须先厘清传统文化中的“良”与“莠”,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这其中, 最重要的是要分清传统文化中主张的与现代科学思维相悖的唯经验主义, 和对科技创新极具启发意义的宝贵经验。

中国人对自然的研究往往止于观察, 究其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和“敬畏自然”思想。中国人更看重历史经验, 讲究等级秩序和儒家传统。这种“教条主义”逐渐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障碍, 只有打破传统的“教条主义”, 科技创新才能有所发展。批判性思维的关键是:要勇于对一切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深刻反思, 找出不足之处, 为创新提供机会[5]。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马克迪尔米德教授在评价中国的科学研究时说:“拥有在5 年内仅发表1 篇论文, 但该论文得到其他国家学者引用20 次的科学家, 比拥有在5 年内发表10 篇论文, 但这10 篇论文仅得到1 次引用甚至1 次也没有的科学家要重要得多!”[3]

林语堂先生曾说:“晋代学者则复兴了道家学说, 靠“直觉”来解开自己的身体与宇宙之谜, 在推测自然与人体的奥秘时, 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直觉”。经验直觉思维方式是导致科技体系中缺乏科学理性重要原因。对思维和形式逻辑的忽视, 阻碍了中国人分析精神和实证精神的培养[1]。2000 年, 中国大陆生物学家的数量、政府资助的生物学实验室数量以及在此领域发表的论文总数, 与美国同类数据比较, 结果大致相近, 但是, 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发表的具有国际水准和较高影响力的论文, 不到美国学者的4%[2]。

2015 年屠呦呦获诺奖后, 外媒纷纷进行报道, 其核心词即Nobel prize和上Tu Youyou, 国内媒体在编译时仍将其改译为“屠呦呦:荣誉属于我、集体和国家”。“独”者, 不同也。这种不同是与他人的不同, 与一般的不同, 与群体的认识、规范和习惯的不同。强调群体价值和群体利益, 把个体规定为群体中的一个角色, 使个性受规定的角色行为的限制, 其结果必然是对个人的压制和压抑。国人历来有“枪打出头鸟”和“人怕出名猪怕壮”之说, 这些观点表面, 创造能力和创新思想产生的基础, 就在于个体的独立意识。缺乏独立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人, 很难获得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

三、结论

当前, 中国政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 积极向外推广中华文化, 大力支持复兴传统文化的事业。世界范围内, 正兴起一场“汉语热”, 孔子学院在各个国家开办起来。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大国理想日渐复苏。公共媒体上, 名目繁多的国学讲堂不断走进公众视野, 打着“孔子老庄思想”旗号的学者大师们频频亮相。

总的来说, “国学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人民族文化身份的自觉意识。从思想上摆脱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束缚, 借助先进的科技量化分析前人的经验, 抽丝剥茧, 理性地提取其中的精华, 这无疑能把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推向深入。这一点, 从“三无”学者屠呦呦, 无博士学位、无留洋经历、无院士头衔, 获诺奖已经可见一斑。但愿像小柴胡这样的中国古方, 不再由日本人来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但愿像中国的宣纸制作技术, 不再由日本人改进, 制成通行全球的“改良日本纸”。但愿中国人不再只拿四大发明去制作鞭炮、看风水。

参考文献

[1]邓厚平.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07 (8) :42-45.

[2]段治文.当代中国的科学文化变革[D].浙江大学, 2004:78.

[3]龚旭 (整理) .为世界科学把脉为中国科学建言:出席“21世纪科学前沿与中国的机遇”高层论坛的三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谈世界科学与中国科学[J].中国科学基金, 2006 (4) :200-205.

[4]黎润红.“523任务”与青蒿抗疟作用的再发现[J].中国科技史杂志, 2011 (4) :488-500.

篇4:屠呦呦与青蒿素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星故事

小时候,屠呦呦每天都能看到爸爸忙碌地医治病人的身影,同时也耳闻目睹了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心中不免幻想着自己长大后穿上白大褂给病人治病的模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长大后探索中医药奥秘的种子在她的心里悄悄地发芽了。1951年,屠呦呦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在大学里,她努力学习,打算用自己学到的知识系统地探索中医药领域。大学毕业后,屠呦呦来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工作期间还参加了三年的中医班的学习。虽然学生时代的屠呦呦“成绩在中上游,并不拔尖”,但她有个特点,就是她喜欢的事情一定会努力去做,并且这种好习惯一直延续到工作中。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疾病。上世纪60年代初,疟疾患者越来越多,可是治疗疟疾的方法却已经失效。很多国家开始研制治疗疟疾的新药,但是治疗效果并不好。我国也对数千种中草药进行了筛选,却没有找到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1969年,屠呦呦因为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非常勤奋,于是也参与到了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中,并担任组长,带领组员系统地收集、整理我国历代中医药典籍、民间药方,同时四处走访老中医,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和大家花费了3个月的时间,收集了包括内服、外用、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一共2 000多个方药,编写了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并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做了大量实验后,结果却显示,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

问题出在哪里呢?屠呦呦没有气馁,又开始重新查阅中医药的相关文献。在查阅文献时,她特别注意历代在用药时提取药物的方法。终于在查阅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时,她找到了发现青蒿素的钥匙——“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中药大多采用煎服的方法,可是这里却没有采用这种方法,仔细琢磨这段记载,屠呦呦猜测很有可能是过高的温度破坏了青蒿的有效成分。于是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提取青蒿素,实验后的结果让她高兴极了——治疗疟疾的效果非常好。

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虽然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效果在动物身上获得了成功,但是人类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是否安全有效呢?为了尽快确定这一点,屠呦呦和同事们勇敢地在自己身上进行了实验。最终实验证明,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效果非常好。现在青蒿素已经挽救了无数的疟疾患者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

工作中的屠呦呦十分严谨、兢兢业业,但是生活中的她却是个“粗线条”。比如有一次,屠呦呦和同事们在宁波开完会坐火车返回北京,火车停靠途中站点时,她想下车走走。谁知火车开走了,她竟浑然不知,被落在了原地。

也正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屠呦呦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5年12月7日,屠呦呦在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大厅做了名为《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篇5:屠呦呦与青蒿素课稿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公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哟哟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我国从1964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进行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 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效价更高,而且趋于稳定。终于,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在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庄严的声音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 屠呦呦的名字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小鹿在原野上呦呦地叫着,吃着青草,象征和谐之意,父母希望女儿健康成长。

B. 疟疾是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世界上每年有百余万人被它夺去生命。许多国家的科学家都在努力研发制服它的新药物,我国的科学家率先完成了这个任务。

C. 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的发现,不可能在短期内让人们看见它们显著的价值和效益。例如,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

D. 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作者重点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描写细腻,有很强的说服力。

E. 拉斯克奖是美国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正因为屠呦呦获得这个大奖,为她如今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屠呦呦获得突破性进展,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3)屠呦呦获得成功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文章进行概括并分析。(6分)(4)文中说“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结合全文,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12.(1)答A 给2分,答 B给 3分,答D给1分;答C E 不给分(C项张冠李戴,文中倒数第二段说“屠呦呦……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起的作用和意义立竿见影,而不是“不可能在短期内看见显著的价值和效益”。D项“描写细腻” 有误,记叙屠呦呦研发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是平实的语言,没有细腻的描写;“穿插一些富有文学色彩的描写”有误。故1分。E强加因果)

(2)改进提取药物的方法(2分)。①从东晋名医葛洪的有关记载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2分);②改用乙醇冷浸法(1分);又采用低沸点溶剂提取法。(1分)。

(3)①源于兴趣理想的动力: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后来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②克服困难的执着精神: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③研究操作的实践能力: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进行大量实验。④临危受命领导团队的才干: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每点2分必须先概括再联系原文分析,答出三点即可)

(4)①“各种肤色的人表达敬意”的原因是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屠呦呦研发的青蒿素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

②“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敬意”意味着85岁的老人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

③这种“敬意”源于:疟疾这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

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有着像屠呦呦一样为理想克服困难、执着奋斗的坚强毅力,不为名利、潜心研究的科研精神,即使获奖依然不忘团队的合作精神;难能可贵的是屠呦呦查阅中国古老的医药典籍,利用现代的科研方法提取的青蒿素是具有中国医药特色的科研成果,为中医药学增光,更为中华文化添彩,她激励着国人、华人为世界人民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素材积累)中国之蒿

1969年,屠呦呦和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几位同事一同参与到“523任务”中。那一年,屠呦呦39岁,职称是助理研究员。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中五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意为鹿鸣之声。谁能想到,诗句中的“野之蒿”,竟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由于屠呦呦的专业属于西医,中药所送她到中医学习班,用两年半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中医药。具有中西医背景,而且勤奋,屠呦呦很快崭露头角。她被任命为中药研究所“523任务”研究组组长,带领4名小组成员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

屠呦呦首先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她还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由此,她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包含640多种草药,其中就有后来提炼出青蒿素的青蒿。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并没有成为屠呦呦重点关注的对象。那时,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胡椒上。这种在中国极为常见的植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84%。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数据,但此后的深入研究却事与愿违。屠呦呦发现,胡椒只能抑制疟原虫的裂变繁殖,灭杀效果却非常不理想。放弃了胡椒,她把目光又转向了效果并不突出、却在中医药典籍治疟药方中屡屡被提及的青蒿。

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先秦医方书《五十二病方》已经对植物青蒿有所记载;公元340年,东晋的葛洪在其撰写的中医方剂《肘后备急方》一书中,首次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但是,当屠呦呦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时,结果却并不理想,最初,青蒿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为68%,但效果极不稳定,有一次实验,它的抑制率只有12%。

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很有效地抑制疟疾?为什么同样的提取物却得出千差万别的结果?屠呦呦一时找不到答案,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直到1971年下半年的一天,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触发了屠呦呦的灵感:“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绞汁使用的办法,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这是不是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福至心灵的一个闪念,推开了紧锁青蒿素奥秘的大门。此后的情节被众多的讲述者概括为,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其实,提取青蒿素实验的真实过程是繁复冗杂的。

在2009年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屠呦呦提到了当时的一系列实验。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中记载的实验过程,穿插着大量的化学分子式、专业术语和数据,在记者这样的外行人看来如同“天书”。只有几句高度概括的纲领性描述能够大致明白,读起来亦颇为艰涩:

“青蒿成株叶制成水煎浸膏,95%乙醇浸膏,挥发油无效。乙醇冷浸,控制温度低于60℃,鼠疟效价提高,温度过高则无效。乙醚回流或冷浸所得提取物,鼠疟效价显著增高且稳定。”

她还特别提示:分离得到的青蒿素单体,虽经加水煮沸半小时,其抗疟药效稳定不变,“可知只是在粗提取时,当生药中某些物质共存时,温度升高才会破坏青蒿素的抗疟作用”。

在实验数据的一份效果对比图表中,利用水浸得到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最低只有6%;乙醇浸膏得到的挥发油毫无效果;乙醇冷浸得到的提取物则可达到95%的抑制率;乙醚提取物的抑制率则是100%!那是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离最终的青蒿素晶体尚有一段距离,但确定无疑的是,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找到了。(节选自《北京日报》2011年10月25日)相关链接

①疟疾,又称为“打摆子”。在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起初最有效的治疟药物源于另一种植物——金鸡纳树。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金鸡纳霜”。随后,科学家又找到了奎宁替代物— —氯喹。氯喹药物一度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但是,疟原虫渐渐表现出了强大的抗药性,上世纪60年代,疟疾再次肆虐东南亚,疫情蔓延到无法控制的局面。②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A.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中分离出了 “金鸡纳霜”,这曾是人类与疟疾的持久战斗中最有效的药物,后又找到的奎宁替代物——氯喹药物,一直是抗击疟疾的特效药。

B.早在公元前2世纪,先秦医方书就已经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随后东晋的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书中描述了青蒿的抗疟功能;《本草纲目》明确说它能“治疟疾寒热”。

C.本文以记叙为主,按时间顺序,用平实的语言,全面介绍了人类与疟疾斗争的历史,尤其是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抗疟作出了巨大贡献。

D.屠呦呦的父亲摘引《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为她取名呦呦,寄寓颇深。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后,“野之蒿”真的与屠呦呦结下了一生的不解之缘。

E.为了避免青蒿的有效成分在高温下被破坏,屠呦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一种黑色、膏状的青蒿抗疟物质粗提物,成功找到了打开最后宝藏的钥匙。

(2)屠呦呦在研制抗疟药物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6分)(3)文章多处引用,这些引用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请从不同角度简要分析。(6分)(4)屠呦呦获奖,有多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8分)12.(1)参考答案:DE。

评分细则:5分,D.3分;E.2分;B.1分;AC不给分。B.“对植物青蒿的抗疟药效有所记载”缺乏依据,给1分。A“后又找到”错,“一直”扩大了范围。C.“按时间顺序”“全面介绍了”错。

12.(2)参考答案:①系统地整理历代医籍;②四处走访老中医,就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仔细地翻阅了一遍;③专门整理出了一本《抗疟单验方集》;④进行了几轮药物筛选和实验;⑤利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青蒿提取物的抗疟能力;⑥她重新翻出古代医学典籍,一本一本仔细翻查;⑦用沸点只有53℃的乙醚,成功提取了青蒿素;⑧出版的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评分细则:每点1分,答对5点得6分。大意对即可。

12.(3)参考答案:①引用《诗经》的诗句,交代主人公名字的由来,点明了题意;②引用医学典籍《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本草纲目》关于青蒿药效的记载,突出古代典籍对于青蒿素的发明起到的重要启发作用;③引用专著《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中对实验过程的记载,突出表现屠呦呦科学严谨的实验精神,同时表现了研究发明过程的艰难。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篇6:《屠呦呦与青蒿素》读后感

青蒿素是从复合花序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分子式为C15H22O5。早在1972年,屠呦呦和同事们提取到了这种无色结晶体,她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青蒿素现在也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获取。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青蒿素抗药性又是怎么回事?

说到这里,你可能想问,屠呦呦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而获得诺贝尔奖,怎么会那么快就有青蒿素抗药性了?

其实青蒿素联合疗法几十年前就已经在为全球人类的抗疟疾工作而奉献了;在青蒿素被投入使用之前,我们人类面对疟疾的全部“武器”都基本被疟原虫的耐药性判了“死刑”。

尽管世界发展的很快,但是疟疾目前依然是世界上最顶级的流行病之一,而青蒿素这几十年一直是对抗疟疾最好的良药,屠呦呦也表示,它是我们面对疟疾的“最后一道防线”。

抗药性又称耐药性,指的是微生物、寄生虫以及肿瘤细胞等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一旦形成耐药性,化学药物的疗效就会大大降低。简单来说就是长期服用同一种药物导致药物靶标出现抗性,从而药效降低的现象。

药品的抗药性问题其实一直是在使用药品治疗和药品研发的过程中的一个难点,药物有的时候不能对全部病体有效控制和消灭,这些病体之中本来就有一部分个体具有抗性基因,这些少数个体对药物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同一药剂的连续反复作用下,这些抗性个体存活下来,并继续繁殖后代,经过如此重复,若干代后不敏感的个体逐渐占据优势,最终形成了抗性群体。

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工作陷入停滞状态,根本原因就是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也产生了抗药性,这也成为人类抗疟工作面临的最大挑战。

此外,世卫组织和东南亚国家的多项研究表明,疟疾感染者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的三天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疟原虫清除速度减缓迹象,这意味着疟原虫对青蒿素表现出了抗药性。青蒿素联合疗法已经逐渐失去了利刃。

治疗疟疾的其他方法

疟疾是一种比较可怕的传播疾病,其传染性比较强,它是由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所引发的疾病。据世卫组织统计,疟疾流行于102个国家和地区,约有20亿人口居住在流行区,特别是在非洲、东南亚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国家,而且恶性疟死亡率极高。

目前疟疾的主要治疗药物包含了伯氨喹、氯喹、奎宁和青蒿素等药物。而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而且青蒿素联合疗法(青蒿素药物联合其它抗疟配方药使用的疗法)是目前世卫组织(WHO)大力推广的一线抗疟疗法,是目前全球抗疟的最重要武器。

怎么才能解决“青蒿素抗药性”这个棘手的问题?

尽管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这件事情很严重,但针对“青蒿素抗药性”的研究结果显示,青蒿素本身从原理上很难产生抗药性,青蒿素杀灭疟原虫是靠青蒿素在体内活化,从而产生自由基,烷基化寄生虫蛋白,因此单个蛋白靶点的突变很难引起抗药性。

“青蒿素耐药性”的产生原因主要是,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疗程为三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变生活周期或暂时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敏感杀虫期。同时,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抗疟配方药”也可产生明显的抗药性,使青蒿素联合疗法出现“失效”。

面对病原产生抗药性,我们可以选择开发新药,就如同抗生素疗法一样,可是开发新药的周期很长,而且成本极其昂贵,为了缩短研发过程和降低新药未知的潜在风险,也最大程度的能迅速让疟疾患者低成本地得到治疗。屠呦呦团队这次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以及“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青蒿素对红斑狼疮的疗效

屠呦呦领导的研究小组除了在青蒿素耐药性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外,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红斑狼疮具有独特的疗效。根据早期临床观察,研究小组发现青蒿素治疗盘状红斑狼疮的有效率超过90%,全身性红斑狼疮的有效率超过80%。

去年5月第一阶段的临床试验已经开启,国内共计15家医院参与其中。这一临床试验分为三个阶段,第二和第三阶段需要更大的样本量,预计将需要至少7至8年的时间。如果成功,这种新型的双氢青蒿素药片有望最早在2026年左右上市。

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屠呦呦表示,解决“青蒿素抗药性”这一难题意义重大。一方面能够坚定全球青蒿素研发的方向,而青蒿素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依将是人类抗疟是首选药物,另一方面青蒿素抗疟药价格低廉,非常适用于疫区集中而且经济落后的非洲地区,更加有助于实现全球范围内消灭疟疾的目标。

篇7:屠呦呦传读后感

屠呦呦,女药师也,宁波人,其名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可能注定与蒿结为终身之缘。长成入京师修药学,就职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默默无闻。1969年,越战难解难分,恰逢疟疾肆虐,交战双方士兵病亡多于战事,无药可救,故求药我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各行各业都受到严重的冲击,医药界的老专家及科研中坚力量被迫害怠尽,屠药师只能独挑大梁。其中,寻找、发现、提取岂止几朝几夕,研究青蒿素历经千辛万苦,哪是用言语能表述的清,巧合的是诺贝尔的炸药也是为战事研制的,不同的是消灭人的生命目的和挽救人的生命目的。(同样是药,更不同的是日本731研究所研究的东西。日本的731研究所是多么的让人厌恶、痛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疟疾肆行,用此药止,此屠药师大功。然而,此药乃国家之项目,集众人之合力,有多家单位和各人欲夺其功。不禁想起“东方神鹿”王军霞的奖金被争抢的事,无言以对。难道国人落魄到要去当强盗了吗?羞、羞、羞。

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国际交往日趋活跃。此时,青蒿素的发明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经与卫生部联系,请求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等名义,在北京召开青蒿素国际会议,110月青蒿素得以向全世界正式公开,同时造福世界人民。不知道是否能说明一个问题,好的东西通过交流能更大的造福人类。可我国历史上偏偏出现秦如皇“焚书坑儒”这样的人,历朝历代都有。读后感・大概是第一个皇帝给每个统治阶级做的榜样吧!“清明上河图”中的大船是有转向舵的,如果通过交流推广,可能大航海时代就是中国人的航海时代,那会使我们的社会文明先进若干年吧!

篇8:屠呦呦的“青蒿素传奇”

2011年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科技工作大会”在北京召开,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的屠呦呦研究员出席大会并获颁“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同时,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团队也获得100万元的奖励。

2011年9月23日,素有“美国诺贝尔医学奖”之美誉的“拉斯克医学奖”将2011年度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发给81岁的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她在研发抗击疟疾药物上的突出贡献。拉斯克医学奖的获奖者一向以美国人为主,宁波籍的屠呦呦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科学家。

青蒿进入她的视野

疟疾是一种古老而顽固的疾病,传播广泛,致死率高。人类一直在与这一痼疾作斗争。

19世纪,法国化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出抗疟成分奎宁。随后,科学家人工合成了奎宁,又找到了奎宁的替代物——氯喹。20世纪5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启动了一场旨在根除疟疾的计划,通过氯喹类药物的大范围使用,疟疾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药物滥用却引发了新的问题:进入上世纪60年代,很多地方的疟原虫产生了抗药性,致使该病的治疗陷入了困境。

20世纪60年代中期,印度支那战争不断升级,应越南领导人的要求,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指示有关部门要把解决热带地区部队遭受疟疾侵害、严重影响部队战斗力、影响军事行动的问题,作为一项紧急援外、战备重要任务立项。1967年5月23日,集中全国科技力量联合研发抗疟新药的“523项目”正式启动。来自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加了这一项目,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员。

1969年,39岁的中国中医研究院初级研究员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组长。屠呦呦开始着手从中草药中开发新的抗疟药。她查阅了大量的古代医学书籍和民间药方,从中寻找可能的配方。此外,为了获得更多的第一手资料,她在几年时间内几乎把中国南方的知名老中医都采访遍了。青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入了她的视野。

她无愧为“青蒿素之母”

青蒿在中国民间又称为臭蒿和苦蒿,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南北方都很常见。古代多部中医药典都有关于青蒿可以治疗疟疾的记载,很多地方老百姓的土药方也都用青蒿来对抗疟疾,并且收效显著。

不过,在第一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提取物对疟疾的抑制率只有68%,还不及胡椒有效果。在第二轮的药物筛选和实验中,青蒿的抗疟效果一度甚至只有12%。为什么在实验室里青蒿的提取物不能有效地抑制疟疾呢?屠呦呦再次一头扎进古代医学典籍中,寻找到治疗疟疾的秘方偏方共640多种。她连单位的群众来信也不放过,逐一仔细阅读一番,希冀能找出蛛丝马迹。如此呕心沥血,披沙沥金,细心的屠呦呦终于在《治寒热诸疟方》中,捕捉到青蒿与其他中药提取方法不同,“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令屠呦呦醍醐灌顶,原来,问题出在青蒿的煎熬方法上,所谓“渍”者,“浸泡”也,“温度!这两者的差别就是温度!”以前青蒿提取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屠呦呦脑海灵光一现,有可能在高温密封情况下,青蒿杀灭病菌的有效成分就被破坏掉了。这个极易被忽视的细节,成为攻克难题的关键所在。恍然大悟的屠呦呦,开始思考,用什么方法既能提取青蒿素,又不破坏其中的有效成分?

在历经190次试验失败后,屠呦呦独辟蹊径,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终于提取成功。

从山穷水尽,到峰回路转,屠呦呦终于揭开了青蒿素的神秘面纱。1971年10月4日,在60摄氏度下,屠呦呦成功萃取青蒿成株叶片的中性有效部分,“那就是第191号样品”。时隔40年后,一脸兴奋的屠呦呦,依然记忆犹新:“那天在实验室里,我观察到青蒿提取物在鼠猴身上疟原虫的抑制率,高达100%!”实验室一下子沸腾了,人们群情激奋,奔走相告。

“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素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素都至关重要。”当年参加科研攻关的李国桥教授如是说。

春风又绿江南岸。1972年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成果汇报会上,屠呦呦上台发言,报告了青蒿素试验成果,获得与会专家一致好评。1973年初,在屠呦呦对青蒿研究基础上,中医药研究所成功提取出青蒿素结晶体,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在世界治疗疟疾领域的重大突破,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瞩目。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临床上得到验证。1973年,青蒿结晶在西南诸省抗疟功效得到证实。从此,青蒿素作为抗疟特效药,推广开来,成为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

1979年,当关于青蒿素的第一篇英文报道发表时,所有的作者和研究人员都隐去了自己的名字。对此屠呦呦说:“当年就是这样,只要事情做成了就很欣慰。”

毋庸置疑,在青蒿素研究领域,屠呦呦被公認为这项研究成果的首席发现者,对于青蒿素的诞生,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作为医药领域的重大发现,1979年,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奖。1982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经国家科委认定,作为该发明项目唯一代表,屠呦呦登上主席台,领取鲜红发明证书和金灿灿奖章。

两年后的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那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在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科技工作大会”上说,此次评奖关键看三个方面:一是谁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二是谁提取出有100%控制力的青蒿素;三是谁做了第一个临床试验。屠呦呦做到了三个“第一”,她得到这个奖实至名归。

她是浙江宁波的骄傲

屠呦呦是浙江宁波人,1930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国学功底颇深的父亲,特别喜欢《诗经》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遂为女儿起了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呦呦,寄托了父亲对她的美好期望。而“食野之苹”中的“苹”字,指的就是艾蒿类植物。或许是命运注定,在《诗经》诞生三千年后,这位名叫“屠呦呦”的中国女科学家,首次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拯救了千万生命,在人类药物史上写下新篇章。

屠呦呦从小伶俐聪慧,作为家中独生女,父母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而屠呦呦也没有辜负父母殷殷期望,从小学到初中,学业一直名列前茅,并以优异成绩考入著名的效实中学,高二时转入省重点中学宁波中学。

翻开宁波中学的简史《百十春秋》,在1951年高中毕业生名单上,找到了屠呦呦的名字。屠呦呦的同一届同学中人才辈出,有曾任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的王义遒、中科院院士石钟慈、少将童中杰、著名出版家傅璇琮、清华大学教授陈效中等人。10多年来,宁波中学两个月一期的校报,一直都在寄给屠呦呦,从未间断。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选择了一个当时比较冷门的专业——生物药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的中药研究所工作。从此,她便与中医药物研究开发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居宁波东钱湖畔的清华大学老教授陈效中是屠呦呦的高中同班同龄同学,都是81岁。他说,屠呦呦有个特点,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不言放弃。陈效中寒暑假回家乡宁波时,屠妈妈还经常让他带好吃的给宝贝女儿。屠呦呦特别喜欢吃香螺,屠妈妈就制成腌香螺托他带到北京给屠呦呦。陈老教授还说,别看屠呦呦现在是个慈祥的老太太,当年长得还蛮清秀,戴副眼镜,梳着麻花辫。

生活中,屠呦呦是個“粗线条”。上学时,她的箱子里常常乱七八糟。结婚后,她家务活儿也不太会做,买菜之类的事都由丈夫李廷钊打理。有一次,她坐火车去外地开会,中途停车时她下车到月台上走走,竟忘了按时上车,被落在了站台上……

当年参加“523”项目时,屠呦呦的女儿才3岁,由于她工作踏实勤奋,全身心投入事业之中,家和女儿照顾得就相对较少,尤其那时正赶上“文革”,丈夫下放“五七”干校,自己还要经常出差,去南方疟疾疫区搞调研,所以孩子就顾不上了。每当出差前,只要她一收拾包裹,可怜的女儿就紧紧抱着她的大腿:“妈妈,别走,我害怕一个人在家……”见女儿哭成泪人,屠呦呦也心酸不已,泪眼涟涟。她将女儿搂进怀里:“宝贝,乖!妈妈出差是为了工作啊……”就这样,每次出远门前,屠呦呦只得将女儿放在单位托儿所里……如今提起这些心酸往事,屠呦呦感慨万千:“我们那代人,都以事业为重,以大局为重,很少顾及家庭和个人得失。就家庭这块来讲,我承认我不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尤其是对孩子,在童年最需要母爱的时候,我却经常不能陪在身边,内心总觉得愧对女儿……”

因此,屠呦呦特别感谢供职于北京钢铁研究院的丈夫的支持和付出,她说:“这枚军功章,也有老伴的一半啊。可以这么说,没有他的支持,就不可能有我今天的成绩!”有老伴细心呵护,屠呦呦晚年生活幸福快乐。如今,她的两个女儿,一个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一个在北京工作。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身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的屠呦呦,仍在指导几个研究生,虽已八十高龄,仍思维清晰,精神矍铄,还经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她戏称自己是“80后”。

屠呦呦老家就在宁波城隍庙附近,位于开明街和莲桥街之间。她家的老房子还在,不过早就没人住了,老邻居也都已经搬走。宁波海曙区文保所有意以名人故居的形式来保护好屠呦呦的故居。

2011年9月24日,81岁高龄的屠呦呦,登上了美国拉斯克医学奖的领奖台。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屠呦呦表示:“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因此,我要衷心感谢为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作出重要贡献的同事。能获得该奖项,我深感荣幸,作为一位在中国医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认可的中国科学家,我为此感到自豪!”□

Tu Youyou and Her Super Drug against Malaria

By Shang Sineng

On September 23, 2011, it was announced that 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went to Tu Youyou, an 81-year-old Chinese woman scientist who discovered artemisinin and its utility for treating malaria. An artemisinin-based drug combination is now the standard regimen for malaria,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lists artemisinin and related agents in its catalog of “Essential Medicines.” The therapy has saved millions of lives across the glob, especially in the developing nations.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prestigious Lasker-DeBakey award ever honored a Chinese.

Malaria has devastated humans for millennia, and it continues to ravage civilizations across the planet. In 2008 alone, more than 247 million people were infected by the illness and almost one million died. In the late 1950s, the WHO embarked on an ambitious project to eradicate malaria. After limited success, the disease rebounded in many places, due in part to the emergence of parasites that resisted drugs such as chloroquine. In the late 1960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tarted a military project to devise a remedy for the deadly scourge. China was particularly motivated to find an effective treatment not only because it was a significant problem at home, but also because the Vietnamese government had asked for help.

The operation, named Project 523 for the day it was launched—May 23, 1967, set out to battle chloroquine-resistant malaria. More than 500 scientists from 60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across China participated. In 1969, 39-year-old Tu Youyou, then a researcher with th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appointed head of the research unit of Project 523. She aimed to find a remedy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She combed ancient texts and folk remedies for possible leads. For a few years, she visited a large number of well-known TCM doctors in the south of China where malaria was a serious scourge. She collected about 2,000 candidate recipes. Tu and her colleagues made extracts from candidate herbs and Qinghao (sweet wormwood) looked particularly promising. Qinghao is a plant largely seen in the south of China. Herbal doctors in the south used the plant as a treatment for malaria for centuries. However, first two rounds of selections and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Qinghao was not stable and ideal as expected.

Tu wondered why the Qinghao extract failed to be effective in treating malaria. Tu went over 640 recipes one by one trying to understand the secret of Qinghao. One day she read a processing method in a recipe: "Take a handful of Qinghao, soak in two liters of water, strain the liquid, and drink." It suddenly dawned upon her that the failure was due to high temperature. She had used the standard procedure of boiling and high temperature extraction, which destroyed the active ingredient. She now knew she needed to find a new way to extract Qinghao essence at a relatively low temperature. After 190 experiments, she finally extracted the neutral plant ingredient with ether as the solvent at the temperature of 60 degrees centigrade on October 4, 1970. Tu remembers the day clearly 30 years later. “It was Sample #191. I observed in the lab that the Qinghao extract was 100 percent effective in obliterating plasmodium in the blood of mice and monkeys. We burst into cheering at the lab. People were excited, running around and spreading the new.”

In March 1972, Tu Youyou made a report of the success at a Project 523 meeting in Nanjing. In early 1973, the Qinghaosu crystal was made on the basis of Tu’s research results. In 1973,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was clinically verified after it was used for patients in southwestern provinces of China. From then on Qinghaosu has been widely used.

Tu Youyou was born into a family of intellectuals in 1930 in Ningbo, a port city in eastern Zhejiang Province. Her given name Youyou was from a poem more than 3,000 years old. The only child grew up as a good scholar. She graduated from Ningbo Middle School in 1951 as a high school student. She chose to study biological pharmaceutics at Beijing University. After graduation, she was assigned to work at TCM Pharmaceuticals Research Institute under the Academ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Though scholastically brilliant, Tu in her younger years was now and then considered someone like an absent-minded professor in everyday life. Her personal belongings were often in disorder in her student years. After she got married, her husband found she was hardly a good homemaker and took it upon himself to doing house chores. On a train journey, she got off the train and took a stroll on the platform but she was so preoccupied with herself that she forgot to get on the train on time. The train left with her stranded on the platform.

When she joined Project 523, her daughter was only three years old. In those years, whenever she was to take a field study trip in the south, she had to put her daughter at the nursery of the academy. She still feels sorry for what she could not do for her daughters. Today, one of her two daughters works in Beijing and the other teaches at Cambridge, England.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屠呦呦与青蒿素》读后感】相关文章:

屠呦呦青蒿素励志故事03-08

屠呦呦阅读答案04-12

屠呦呦阅读题答案初一05-07

为屠呦呦写一段颁奖词04-17

呦呦跳起来现代散文04-19

上一篇:开学报到作文下一篇:1份会计电算化试题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