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爱乡篇

2024-05-02

爱国爱乡篇(精选4篇)

篇1:爱国爱乡篇

爱家爱乡爱民爱国

孛儿只斤•敖斯尔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各族青年,代表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代表着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需要你们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你们手中实现。”当代青少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有知识、最幸福和最自豪的一代,为了他们健康成长,对他们从小进行爱家、爱乡、爱民、爱国的“四爱”教育很有必要,也是时代的需要。



一、爱家

我们先人造词很有意思,所谓国家是由国和家组成。没有国怎么会有家,没有家自然也无国。家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避风的港湾,归宿的穴巢。凡是人,与家的感情和关系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是“剪不断,理还乱。”宋朝蒋捷长期浪迹他乡,思家心切对天长叹“何日归家洗客袍?”的千古绝唱。诗圣杜甫非常恋家,他躲避战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收到家信时高兴地写下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如果哪个人,真的不爱家,不管家,不护家,我们可以怀疑他所有的爱,甚至可以骂他连看家狗都不如。

爱家什么时候也没有错。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都不爱,但在别人面前恬不知耻地表白自己是“爱国”“爱全人类”,那是骗人的鬼话,绝对不能相信。但是为了大家,不顾小家甚至牺牲小家利益也可以理解的。历史上大禹带领民众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中华民族几千年没有一个人说大禹做的不对,反而都称颂他为大家舍小家,是一个楷模。



二、爱乡

家乡即故乡,是一个人出生地也。有一首歌唱得好“谁不说俺家乡好”,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边时,不管你生在繁华闹市,还是生在穷乡僻壤;不管你生在风光秀丽的江南水乡,还是生在自然条件恶劣的西部,你都会感到无比自豪。家乡的水甜有甜,家乡的一草一木,是一个人的根,是生命,是灵魂,是精神。唐代诗人李白有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唤起一代又一代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台湾有一个蒙古族著名诗人名叫席慕蓉,她几十年后从台湾回到了父辈的家乡内蒙古,一见广阔无垠的内蒙古草原就感动的泪流满面,写出了一篇又一篇如“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这样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诗歌。

一切爱都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怎么才算热爱家乡呢?我认为以保护为前提,建设为手段,发展为目的。首先要保护好家乡的自然环境,绝不能为一时一时的利益而破坏家乡的生态环境。现在有的地方过量开垦草原,砍伐树木,毁田搞开发的现象严重存在,这不是爱而是害。有良知的人是不会办的。我们应该把一切的爱倾注到建设上来,要搞好规划,把家乡一步一步地建设起来。家乡建设只能雪里送炭,锦上添花。爱国华侨、海外游子回家乡修路、架桥、办医院、办学校、办事业,那些成功人士乐于公益事业,这都是爱家乡的具体表现。值得大树特树。我们爱家乡,不是一味地保持原汁原味,原封不动,而是一定要与时俱进,把家乡建设的一年比一年好,把家乡的事业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



三、爱民

民乃国之本。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是一切事业胜利之根本。“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即人民。人民可爱,不可侮。鲁迅说得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人民只有老老实实服务的义务,没有欺压剥削的权利。过去有个七品芝麻官曾说过:“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当官的一定要牢记手中权利是人民给予的,一定要为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扰民、欺民、害民了;还是忧民、亲民、爱民了?希望广大青少年人人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来衡量检讨自己的一切言行。青少年朋友一定要有爱心,从小树立关心人民、爱护人民的高尚品德。人民是由一个一个自然人组成的,这里我给青少年朋友特别强调一下尊重父母,关爱兄弟姐妹的问题。也许有些朋友感到奇怪,父母兄弟与人民有何相干?错了。父母、兄弟、老师、同学都是人民的一分子,自己对他们的感情怎么样?态度怎么样?历史上曾参说过:“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意思是真正的孝子是父母健在时尽心奉养,那种生前置父母于不顾,死后隆重的礼节安葬和祭奠,都是虚假的。所以我奉劝广大青少年一定要善待父母兄弟姐妹。



四、爱国

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造字是很有意思的。“国”这个字一个珍贵的玉由四方围墙保护着,说明国家在人们心目中多么神圣,可爱,而且不可侵犯。祖国对国人来说是母亲,是尊严。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类对祖国各地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古往今来,世界各地各个民族都有为国尽忠的英雄,“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为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献出自己的热血甚至生命,对一个公民来说是极其光荣的事。“国家兴旺,匹夫有责。”历史上每当外国侵略者胆敢侵略我国领土的时候,中华儿女揭竿而起,前赴后继,与侵略者浴血奋战,从不当亡国奴。这上何等的英雄气概。倭寇染指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中华儿女怒吼地喊出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样经过八年的抗战,终于把倭寇赶出国门。中华各族儿女有着与祖**亲荣辱与共的光荣传统。提起“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大家都知道,他是抗击英国侵略者的了不起的民族英雄。但他被当时的满清政府错误地被流放到新疆伊犁,告别家人时吟颂过“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意思是如果有利于国家,即使死也豁得出去,难道还因为是祸就避开,是福就去追求?无独有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许多杰出的科学家,被错误地打成“右派”,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丝毫也没有改变他们对科学的执着和对祖**亲的热爱。有时候母亲偶尔错怪儿女,儿女怎么能抛弃自己亲生母亲呢?母亲毕竟是母亲啊!这就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永恒的主题。

只要是爱国的,我们不分民族,不分党派都是一家人。“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为了祖国大家的利益为国尽忠的人,在人民的心目中永远矗立起丰碑,而逃兵、叛兵则无一例外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现在台湾岛上的陈水扁之流连自己是中国人都不承认,搞台独,国人乃至全世界爱国华侨都绝不允许他们的阴谋得逞。

我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真切地给广大青少年朋友赠送明人写的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篇2:爱国爱乡篇

活动时间:2011年10月24日

活动地点:五年级二班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了解家乡,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使命感。通过各种形式的表演,赞美家乡,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指导学生收集资料,排练节目。

活动过程:

甲:祖国是大家,家乡是小家。乙:我们爱祖国,我们爱家乡,合:五(2)班主题班会“我爱祖国,我爱家乡”现在开始。

甲:碧绿的草原,蓝蓝的大海,弯弯的江河,绘成了一幅彩色的地图,这就是我们美丽的祖国——中国。请欣赏诗朗诵《彩色的中国》。

甲: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我们就是祖国的花朵,盛开在祖国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

乙:我们的祖国真美丽,我们都热爱她,那你们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什么旗吗?(五星红旗)甲:有谁知道五星代表什么?红色又代表什么呢?

乙:谁知道 四颗小星象征着什么?

甲:是呀,五星红旗中间是一颗大星星,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星围绕着大星星,表示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

乙: 红色象征革命,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黄色象征光明,也代表着我们黄皮肤的中华民族。

甲:那么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赞美我们美丽的国旗吧!请听《国旗国旗真美丽》

甲:在每周一升旗的时俟,都伴有国歌声。庄严的国歌代表着祖国的光荣和骄傲,同学们,我们还在什么时候能听到这首歌?

甲:对呀,我们要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不把热爱祖国当句口号来说。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应该庄严肃穆,升国旗时目视国旗徐徐上升,乙:我补充,我们唱国歌时还要声音洪亮,这些都是我们热爱祖国的表现。甲:你说得对,我们热爱祖国,要有自己的行动。我们还该怎么做?

(学生发言)

乙:同学们说得好,希望同学们会做得更好!

甲:我们的祖国美丽富饶,祖国是由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黑龙江、河北、台湾等二十八个省、自治区组成。

乙: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美丽的台湾日月潭,新疆葡萄沟,还感受到了傣族泼水节的快乐,我们生长在祖国妈妈的怀抱里,生长在自己的家乡里,我们爱祖国,我们爱家乡。甲: 下面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家乡及特产。

(学生发言)

乙:同学们介绍的真不错,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真高兴。

甲:看来无论是祖国这个大家,还是家乡这个小家,同学们都是如此热爱,尽管我们年纪小,但我相信我们同样可以用我们的小手,把祖国、把家乡装点得更加美丽。(诗朗诵 《国家》)(略)

乙:下面请班主任讲话。(略)

班会《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设计

【目的意义】

通过活动使同学们更加了解祖国、了解家乡、了解班级。唤起同学们的集体主义现念,为建设祖国、建设家乡努力学习。提高同学们争做21世纪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活动时间】

2010年10月

【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

【参加人员】

全班同学。

【活动程序】

男主持人:当鲜红的国旗迎着朝阳升起。

女主持人:我们仿佛看见一个巨人在东方屹立。

男主持人:五颗金星像灿烂的星座。

女主持人:红旗飘飘好像燃烧的火炬。

男主持人:五(2)班《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现在开始。

男主持人:亲爱的同学们,祖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都热爱自己的母亲,可你了解我们的母亲吗?

女主持人: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她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是世界最富饶。

男主持人:我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几十万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曾经有过震惊世界的四大发明。

女 :听了同学的介绍,哪位同学能说出我国的四大发明?

同学甲:我知道有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男主持人: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变化万千,有雄奇险峻的名山大川、有宽广美丽的平原牧场。

女主持人:我国的世界之最有哪些呢?

①我国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

②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

3最长的江是:长江。4世界最长的城墙——中国万里长城。5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6世界最长的运河——京杭大运河。7世界高峰最多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男主持人:祖国啊!我要对您说。

全班齐诵:我们爱您,爱您的千山万水,爱您的一草一木。

男主持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女主持人:同学们,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你们知道在什么地方吗?(回答:海南岛。)

男主持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在海南岛,那么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哪里?(回答:深圳。)

女主持人:我国最大的城市是?(回答:上海。)

男主持人:我们居住在哪个城市?(回答:红寺堡。)

同学乙;红寺堡有风景优美的人工湖,比较丰富的资源,前一段时间还在这举办了航模展呢。

女主持人:同学们,热爱祖国首先要热爱家乡,要了解家乡。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的家乡吗?

男主持人:下面就让我们几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家乡——宁夏、红寺堡。

男主持人:当然,这里还有我们少年儿童爱去的地方。

女主持人:我们的家乡,正在慢慢步向繁荣,看到这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学们你能不热爱我们的家乡吗?

女主持人:我们同学不仅看到了家乡的美丽,更看到了家乡的新变化,他们用一颗颗火热的童心和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去观察家乡出现的每一个奇迹。

同学i:就拿住房来说吧!以前的红寺堡人住房拥挤、破旧,现在一座座红砖瓦房整齐地坐落着,一幢幢居民楼拔地而起,红寺堡人住上了高楼大厦。

男主持人:由于时间有限,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我们没有走到,家乡的美景和变化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

女同学甲:家乡美丽,美得让人心醉。

女同学乙:家乡富饶,富得到处充满微笑。

女同学丙:家乡的变化,令人鼓舞。

女同学丁:家乡的跃进,催人奋起。

女主持人:同学们,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家乡的美是家乡人建设的,我们红寺堡的人民是勤劳、勇敢、智慧、善良的人民。

男主持人:他们创造了美丽的今天,他们还在建设着更加壮丽的明天。

女主持人:同学们,中国有句古语叫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找们享受着人民创造的美好江山,明天我们将去创造,为我们的后人铺就锦绣前程,明天的太阳将从我们手中托起。

男主持人:爱护家乡是我们的责任,建设家乡是我们的义务。

女主持人:请同学们想一想,现在我们应该怎样做?

同学l: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把热爱红寺堡,热爱家乡变成自觉的行动。

同学m: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为家乡的腾飞贡献力量。

同学n:我要遵纪守法,清洁卫生,文明礼貌,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做一个春城的小主人。

篇3:爱国爱乡篇

一、深刻认识新会的华人华侨优秀品德和高尚道德情操

新会侨乡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中华民族源远的文化是他们优秀品德形成的文化基础,历史及社会现状则是形成他们优秀品德的一个重要的外部条件。

(一)“自强不息”是新会华侨华人得以生存发展的精神精粹。

因近代政府的无能,造成民不聊生,大量的新会人移居海外。新会侨民浪迹天涯,在陌生的地区或国度,举目无亲,语言不通,法例不明,更无资金本钱,就凭一股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异域他乡开辟一片新天地,在那立足生根、开花结果。

如侨中董事长——黄球先生出身贫穷,早年到香港闯天下;如新西兰牛油第一人——周祥,幼年到新加坡,曾在一富家当仆役。

(二)“爱国、爱乡”是新会华侨华人的又一高尚情操体现。

新会的华侨华人,不论自己沦落何处,不论何时,都记住自己是龙的传人,爱中国、爱家乡,盼中国繁荣富强,尽自己的能力报效家乡。

1﹒在社会变革时,他们支持进步的一边,或站在战斗的前列。

如新会会城人伍廷芳,生于马来西亚,曾在伦敦林肯法律学院深造。辛亥革命后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1922年4月兼任广东省省长,6月16日陈炯明叛变时,他坚定地站在孙中山一边。

2﹒在抵抗侵略时,他们出钱出力,为国捐躯。

如新会罗坑人陈瑞祺先生,在香港经商,抗日战争时将千吨货轮“黄石公号”无偿应征,自沉堵塞长江口,阻止日舰进犯南京。又如澳洲华人第一位飞行家——阮来,祖籍新会,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教练,曾率领美国空军,打败日本空军的“神风敢死队”,直捣黄龙,和联军一道进驻东京。

3﹒在和平时,他们慷慨捐资,支持祖国,建设家乡。

自1979年以来,新会旅外乡亲如黄球、崔德祺、陈经伦、马观适、梁华济等,他们支援家乡建设,办教育、赠公益、兴工业等10亿多元。

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实在太多了,从中我们可看到升华出来的民族的精神和高尚的赤子情怀。

二、营造“爱国爱乡、自强不息”的育人氛围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地方,校园的环境对学生的思想感情可收到润物于无声的功效。校园内设置各种反映新会华侨华人的优秀品德的环境,营造好“爱国爱乡、自强不息”的氛围,让学生长时间在这环境中浸润、薰陶,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升华。

1﹒以捐资建设侨中的爱国乡亲的名字命名各大楼及馆室,或刻石立碑。

新会侨中的各建筑物,基本是新会的旅外乡亲捐建的。这些乡亲,每人都有一段不凡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捐建的每一栋大楼,每一个教室都包含着他们爱国爱乡、热切盼望侨乡学子成人成材的深情厚意。把他们的名字镌刻出来,既是对他们的一种感谢,更是为了使学生感受他们名字背后丰富的内涵,时刻激起学子们感动的涟漪。

2﹒把爱国乡亲有关的对学生的各种期望要求的提词警句等设置在校园适当的地方。

旅外的乡亲,风雨人生数十年,他们有许多生活的体验,对人生有很多追求,对未来一代有许多希望,对教育好学生也有其独到的见解。如黄球先生提出的“体健第一,品德至上,学问之功,贵乎勤奋”,既符合教育方针学生要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明示了须勤奋方能成就大器的道理,我们把他这一题词定为校训,用石刻的形式,镌刻于校园内他的铜像背后。又如梁华济先生为学生书写的“求真知、立品德、明国情,知任重”的题词,刻在校园内碑廊上及刊登在学生刊物《涛声》的扉页里,让学生时刻不忘人民的希望。

3﹒设立校史室,记载侨校的兴衰史。

新会侨中于1958年“激情燃烧”的日子里诞生,于“文革”期间“浩劫”的岁月里消亡,“文革”结束后复办,现在又在开放改革和谐发展的大潮中成长壮大。众多新会的华侨华人,旅外乡亲为她出钱出力。她的创建、重生与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政府的关怀及海内外乡亲的努力。我们整理好这些资料并在校园内设立校史室,将校史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学习而做到不忘本。

4﹒编写有关新会华侨华人历史及侨中校史的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是各校根据各地特点,利用各地特有资源,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而编写的教材。我们编了《新会华侨华人史话》一书,书中记载了新会华侨的形成及他们的奋斗和爱国爱乡的史实。还编了《五十年的足迹》一书,书中较详尽地记录了新会旅外乡亲对侨中的种种贡献,史实充足,图文并茂,读起来沉甸甸,它不断地警醒着后来者需为中华的崛起而努力。

篇4:爱国爱乡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爱国爱乡 纽带作用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镇一带区域,历史上被称之为“隆都”。户籍人口6.1万人,非户籍人口8万多人,是珠三角著名的“华侨文化之乡”,同时,侨居海外和港澳台的乡亲有8万多人,分布在全世界39个国家和地区。隆都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维系8万多海外和港澳台乡亲的爱国爱乡热情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一、丰富的民俗文化夯实了深厚乡土根基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沙溪镇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历史上,沙溪镇地处珠江三角洲下游,紧邻西江,村民从福建一带南迁到这里后,大多以种养为生,因此,形成了这里音韵独特的“省岐隆”语言,并建有大量与民俗信仰有关的牌坊、祠堂和庙宇,同时,还创造了丰富民俗文化,其中最具特色的有二月十三“大王诞”习俗、三月三“北帝诞”习俗、四月初八“浴佛节”民间艺术大巡游习俗,还有独具特色的金龙舞、银龙舞、金凤舞、醒狮舞、鹤舞、鹤歌,有沙溪传统饮食习俗等,至今为止,小小的沙溪镇已有近十个项目被列入了国家或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是这些丰富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夯实了这个地区百姓根深蒂固的乡土观念。

农历二月十三 “大王诞”,沙溪村民以精湛的手艺扎作数百上千个高大的纸菩萨供奉在村中的大王殿前,大王殿里香火鼎盛,法师念诵祈祷,村民一批又一批前来参拜。

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沙溪村民举行隆重的民俗活动,为庙内的北帝像重贴金箔并且设坛奠土,称之为“打醮”。历史上,沙溪水患频繁,当地百姓信奉北方真武玄天上帝,认为他能统管所有兴风作浪的龙虾蟹,具有消灾化厄之神力,因此形成了北帝信仰。

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沙溪村民都会举行大型的民间艺术出巡,对此民俗,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出版的《香山县志》第三卷“风俗篇”中就有记载:“四月八日,僧家浴佛,里社祭神于庙日转龙头。是日里人奉祠,锣鼓旗帜歌唱过城。是日迎神,家以钱米施之,或装为神龙歌舞数日而罢……”

从古籍记载中可知,沙溪村民还创作了与民俗息息相关的传统歌舞,每逢节日庆典,龙、狮、凤、鹤、飘色、武术等都可以派上用场。其规模大者为艺术巡游(村民称为“出高兴”)。其中,以鹤舞最有特色,过去,隆都地区的冲积沙滩地带,白鹤聚居在竹林之中,在水上觅食嬉戏,沙溪申明亭村民发扬先祖义学之风,取本地话“鹤”与“学”同音之义,从明代开始,村民以白鹤为原型,创作鹤舞道具,每逢村中有喜庆之事或大型节令时,均有举行鹤舞出巡,并以鹤歌引路,深受村民欢迎。

二、民俗类非遗成为海外乡亲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

沙溪镇是一个典型华侨之乡。户籍人口只有6.1万人,但却有8万多的华侨港澳台同胞旅居39个国家和地区。这么多沙溪人旅居海外是有很深层次的历史根源的。据史料记载:南宋景炎三年(公元1278年)十月,宋端宗被元兵追赶,驻跸香山(今中山),香山沙涌人士马南宝献粮饷军,并招募四乡青壮者勤王。隆都豪吐村人高添,积极响应,率领青壮者参加,追随宋帝至碙州,不幸殉国。次年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朝覆灭,随行将士除阵亡者,不少漂流逃亡海外,此为最早记载隆都籍人士出国谋生者。至清道光(公元182l—1850年)期间,列强瓜分中国,清朝逐步没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在本地谋生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村民纷纷不惜离乡背井,漂洋过海,以卖猪仔或以合约雇佣形式出国,近者立足于南洋群岛或东南亚国家,远者到达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各地。

旅居海外39个国家和地区的沙溪人,能够维系他们连绵不断的乡情,是那根植于血脉中代代相传的民俗文化。

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三日“大王诞”这一天,沙溪村民有大摆斋宴的习俗,在村中开阔地带,斋菜筵开百席,每年的这一天,不但本地村民参加,很多出外谋生的海外乡亲也会赶回来参加这一年一度“大王诞”活动,祈福后,在斋宴上与乡亲一叙乡情。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北帝诞”,村中举行“太平清醮”等各种传统仪式和活动,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乡亲络绎不绝,不畏路途遥远地回乡,到北帝殿中献上虔诚的祭祀。

到了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这一天,是沙溪村民“出高兴”的日子,村民将木龙、金龙、银龙等在大王庙进行一番拜祭后进行点睛。然后,沿着大街小巷热闹舞动,在浓浓的爆竹硫磺味中,最热心的是那些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侨,他们不但从世界各地赶回村中亲力亲为组织队伍,募捐资金,还扛着龙、凤、蚌以及飘色等作盛大出巡。

最令海外乡亲念念不忘的是隆都饮食习俗,醇厚味美“沙溪九大簋”里有白切鸡、炆洋鸭、粉葛扣肉、上汤头胶、榄仁炒肉丁、咕噜肉、发菜蚝豉、炒鱼丸、霸王花红萝卜猪手汤共九大样菜,馥郁浓香飘至世界各地,以至在澳洲悉尼唐人街每年一次的华人春节活动上,来自沙溪的隆都厨师都要亲自下厨做上一锅又一锅的炆洋鸭,让久离故乡的游子一解乡愁。

最神奇的还有沙溪凉茶。这个诞生于沙溪、由当地轿夫黄汇潜心收集民间药方而首创的中草药方,从清光绪年十一年(1885年)创制至今已有130年历史。这种具有治疗感冒奇效的中草药凉茶,由于凉茶药性平和,疗效甚佳,不仅流传于省港澳,还辐射到东南亚、美加等多个沙溪华侨聚居的国家和地区。

三、民俗类非遗是维系华侨爱国爱乡的重要纽带

沙溪浓厚的民俗文化浸透在当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了主宰百姓的精神灵魂。同时,具有深厚历史根源的民俗文化,也早已根植在沙溪华侨的心中,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是家乡有大型民俗活动举行,他们都不辞万里地赶回家乡,出钱出力参与其中。可以说,民俗文化成为维系华侨爱国爱乡热情的重要纽带。

nlc202309090823

二月十三“大王诞”祭祀仪式诞生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活动成为了维系海内外乡亲追思问祖、维系乡情的纽带,筵开百席的斋宴上,有很多是从海外赶回来的游子认购下来遍请乡亲品尝的。

“三月三”“北帝诞”,无论是每逢60年举行一届的“罗天大醮”,,还是平时年份每年都会举行的“太平清醮”,旅居港澳及海外的乡亲都不畏路途遥远地回乡参与盛事,使“三月三”办成了广大群众和海内外乡亲热心参与的欢乐节。

每年的四月初八“浴佛节”,旅居港澳和世界各地的乡亲赶回家乡参加巡游活动。他们积极捐助活动经费,还亲力亲为参加活动仪式的组织工作。比如圣狮村中的彭官连这位习俗传承人,20世纪20年代他就去了香港开纱绸行,每年农历三月份,他就回到家乡开始协助筹办四月初八“浴佛节”出巡的事宜。到了他的后代,也是为传承村中的民俗出钱出力。

丰富多彩隆都的饮食文化,更是召唤海外游子回乡的重要纽带,在沙溪当地,经营隆都菜系的餐馆,每天都有一辆辆旅游大巴停在门口,那是归心似箭的沙溪乡亲回乡必到的地方;还有沙溪粥城等风味食街,更是食客如云。在向海内外乡亲奉现家乡美食外,还将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饮食文化代代相传。

最有典型意义的是沙溪凉茶传统工艺。创始人黄汇的儿子黄国屏从国外学医归来,在中山开了一间西医诊所,为百姓送医送药的同时,还将父亲经营的小药铺改为“黄潮善堂”,将黄汇凉茶改为“伤寒圣茶”,又称为“沙溪伤寒茶”。由于此药对治疗伤寒有特效,不但流传于广东省内,并辐射到港澳、东南亚、美加等多广东华侨聚居的地区,沙溪旅居海外的乡亲,每次回乡都要买上几十包凉茶回去居住地“看门口”。

浓厚的民俗文化维系了海外乡亲爱国爱乡的热情,促进了广大华侨港澳台同胞对家乡文化的强烈认同,令他们在异国他乡为理想和生活打拼的同时,不忘反哺乡梓,早在20世纪初,沙溪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就积极为家乡捐资办学,施药办医,赈灾济贫,修桥整路等。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沙溪镇共接受了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捐款捐物累计数以亿元,侨捐项目超过500项,促进了家乡的公益事业和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群体、集体或个人所创造并后代通过精神交流方式传承的活态的精神财富。它们是当地百姓或是海外华侨人世代传承的活的文化形态,也是人们自我认同、自我发展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基因。

著名“华侨之乡”沙溪镇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丰富的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丰厚的民俗文化,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广大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了身份认同的印记,也为他们加强与家乡的联系发挥了很好的纽带作用。由此可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好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基因得以代代相传,对凝聚中华民族爱国爱乡热情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P100;

〔2〕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P38;

〔3〕香山县志.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版;

〔4〕张庆善.非遗保护、利用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解读,2010(8)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讲义;

〔5〕中山市沙溪镇人民政府.沙溪镇志.花城出版社,1996:P363;

〔6〕范伯群主编.中外文学比较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P71。

作者简介:林凤群(1964--),女,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成果:曾撰写出版《中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著作十多部,现任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爱国爱乡篇】相关文章:

扬“五四”精神,爱校爱乡爱国04-12

上一篇:以隐瞒为话题的作文900字下一篇:这个年纪作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