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验槽申请表

2024-05-18

地基验槽申请表(共9篇)

篇1:地基验槽申请表

地基验槽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参加我公司承建的西峰区董志镇陈户初级中学学生公寓楼地基验槽,下面我就本工程基坑开挖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一、工程概括:

该项目由西峰区董志镇陈户初级中学筹建

甘肃西苑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 西峰区安全质量监督站监督

甘肃同兴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

庆阳陇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为四层框架结构公寓楼,共有建筑面积2431.04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4.85米,层高均为3.60米,总长39.6m,宽14.4m。本工程室内外高差450mm,地基处理采用大开挖,开挖宽度为沿外墙基础轴线向外再加2500mm,以正负零以下挖深5.15m,(自然地平向下4.7m)现已完成地基开挖分项工程。

二、质量及安全情况:

开挖放坡系数为1:0.33,满足设计要求,探孔间距为1米呈正方形布孔,深4米,经钎探地基土质与地质勘查报告一致,无异常现象,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基坑开挖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观感良好,地质与勘察报告无异;开工至今未发生任何不安全事故,第一阶段安全评价为91分;自评为“优良”。

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对西峰区董志镇陈户初级中学学生公寓楼基槽进行验收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我们在随后施工过程中,强化管理、严格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汇报完毕

2014

年7月22日

西峰区董志镇陈户初级中学学生公寓楼工程

地基验槽报告

庆阳陇东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七月二十二日

篇2:地基验槽申请表

地 基

验 槽 报 告

2013年8月19日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陆水枢纽工程局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晋江市引水第二通道工程取水口构筑物、首段隧洞及箱涵工程C12标,箱涵位于南高干渠右侧平行布置。箱涵左侧采用灌注桩进行支护,支护是为了能够让箱涵左侧边坡垂直开挖。本次开挖箱涵基槽桩号JD0+184.736~JD0+206.852弯道段,箱涵基础座落在淤泥上,基础采用D600单管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基槽断面尺寸22.115m*8.7m(长*宽)。基槽基础面底高程2.17m,箱涵为I型结构,箱涵内部尺寸为6.5m*4.7m(宽*高),壁厚0.7m。

二、工程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福建省晋江市供水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福州闽宏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施工单位: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陆水枢纽工程局

三、施工工艺要求

1、开挖工艺流程

施工测量放样-->场地清理-->临时排水系统-->反铲分层开挖-->自卸汽车出碴-->人工修整-->验收。

2、施工测量

(1)根据工程范围内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数据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以保证施工放样、定位的准确性;每开挖一个单元前,进行边线及高程放样。

(2)施工清理:对测量出的清理范围,用人工或机械清除该范围内的全部有碍物。

(3)土方开挖:场地清理完成后,采用1.0m3反铲配后八轮自卸汽车开挖,运输弃料至相应的弃碴场。

(4)弃碴场:开挖料运至弃碴场后,分区堆放,并保持渣料堆体的边坡稳定,并有良好的自由排水措施。

四、开挖阶段及顺序

主体工程的临时开挖边坡,按施工图纸所示进行开挖。土方开挖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边坡易风化崩解的土层开挖后不能及时回填的,应保留保护层。

使用机械开挖土方时,实际施工的边坡坡度适当留有修坡余量,再用人工修整,满足图纸要求的坡度和平整度。

土方开挖过程中,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和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必要时,按监理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五、质量安全要求

1、施工前,根据地质报告要求及图纸要求认真检查和复核轴线尺寸及放坡尺寸;

2、施工中,技术人员跟班检查及修正挖深及边坡,并及时补测,以保证基槽尺寸及边坡坡度的正确;

3、为保证边坡质量及确保基槽边坡安全,及时在基坑边缘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及护栏,并悬挂警示标志及警示灯具等;

4、开挖施工过程中,派专人对基坑左侧支护桩垂直边坡进行观测,安全隐患排除后在进行施工。

篇3:天然地基验槽及地基局部处理方法

1 地基验槽应具备的条件

验槽是一项严肃而又认真的工作, 需要理论结合实际, 这就要求验槽人员细心、谨慎对待。要想顺利的完成地基验槽工作, 必须具备两个验槽条件, 否则各方主体是不允许检查验收通过的。所谓验槽条件, 是指施工场地条件和工程资料条件两方面, 这两方面可以说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1) 施工场地条件。施工场地条件是指基槽开挖完毕、槽底平整无浮土、松土;按照规定要求对基础下的地基土进行普遍钎探, 钎探点的布置密度和钎探深度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一般基槽宽度大于2米, 按梅花形布桩, 检验深度为2.1米, 检验距离视地层复杂情况而定, 一般1.00~1.50米左右) 。基础开挖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基础持力层到位、无超挖现象;基础持力层与勘察报告提供的情况相符;基坑内无积水等异常情况;基底土层未扰动等等。2) 工程资料条件 (看其是否按规定要求准备齐全、是否真实可靠) 。工程资料是指附有基础平面图和结构总说明的施工图阶段的结构图;详细勘察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附有符合规范要求的钎探点布置密度和钎探深度的钎探平面图 (钎探平面图上的钎探点编号应与现场钎探点编号一一对应, 以便验槽现场按编号对个别钎探击数进行核实) 。以上所述两个条件必须全部具备, 任何一方面不能达到验槽的基本要求, 验槽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 必须推迟验槽工作。

2 地基验槽工作的内容

地基形式分为天然地基、复合地基和桩基础, 各类基础形式的验槽侧重点不同, 本文主要论述天然地基的验槽。那么验槽到底该验什么?

2.1 观看和检验

1) 核对基槽开挖的位置及基槽尺寸, 根据当地规划部门所给定的建筑红线图及设计施工图, 检查核对建筑物平面位置、尺寸及槽底标高是否达到设计和勘察要求;2) 基槽开挖后, 地质情况与所提供的勘察报告是否相符。

2.2 检验基槽土质

1) 场地内是否有新近沉积土;检查槽底土, 观察其颜色、湿度、状态、密实度、包含物等是否与勘察报告描述的持力层一致;场地内严禁局部超挖后用回填虚土、压密土或扰动土回填, 对建筑物的梁、柱、角点及主要部位应重点检查;2) 检查槽底有无不同成因的土, 如填土、新近沉积土、污染土、橡皮土、湿陷性土和胀缩性土等, 它们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 存在安全隐患;槽壁、槽底岩土的颜色与周围土质颜色不同或有深浅变化;3) 局部含水量与其它部位是否有差异;4) 场地内是否有条带状、圆形、弧形 (槽壁) 异常带;5) 是否有因雨、雪、天寒等情况使基底土层的性状发生改变的;6) 场地内是否有被扰动的岩土;7) 地基基础应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无法避开时, 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雨水进入槽内, 槽内水应及时排出, 使基槽保持无水状态, 被水浸部分应全部清除;8) 基坑边坡是否稳定;9) 本地区季节性冻土的冻深为0.80m, 因此基础埋深从自然地面起不得小于0.80m;10) 是否存在勘察报告所没有反映的软弱下卧层及特殊土层;基础以下是否存在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2.3 认真分析和阅读钎探资料

验槽人员应会同相关人员详细查看、分析钎探资料, 查看同一深度段 (30cm为一步) 的钎探击数是否基本一致 (同一基槽内采用同一台自动钎探机, 标准锤重10kg, 落距保持50cm) 。在钎探点平面图上圈出低于某步钎探击数平均值30%和50%以上的钎探点分布范围, 分析其形成原因, 必要时现场应补做钎探点, 对钎探击数低于平均值50%以上的, 要补挖探井或用洛阳铲, 以对比地基土性状及承载力与勘察报告所提供的是否一致。其次, 深基础的验槽。

3 交换验槽意见, 就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措施

现场验槽完毕, 各方责任主体应组织在一起交换验槽意见, 就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处理措施。1) 若建筑物位置及基槽尺寸有差异, 基槽开挖的平面尺寸和开槽深度不满足设计图纸要求的, 应补充开挖后再进行验槽。2) 机械开槽时应开至槽底标高之上0.2 m左右, 剩余部分应人工清槽, 避免扰动持力层的地基土。3) 对超出原勘察范围或改变建筑位置偏差超过5.0m时, 地基条件较复杂的场地, 宜采用有效的补勘措施。4) 持力层的承载力达不到勘察报告提出的承载力特征值, 由勘察单位查明原因提出补充勘察材料, 重新确定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 并由设计单位按照承载力特征值修改基础设计。5) 若验槽表明场地内存在勘察报告中没有反映的软弱下卧层, 应由勘察单位查明其分布范围, 并提出补充勘察材料, 重新确定基础方案, 并论证其可行性。6) 若槽内存在软弱土、填土、新近沉积土等较软弱土及湿陷性土、膨胀性土以及被压密的和已被剪切坡坏的土 (俗称橡皮土) 、槽底有因雨、水、雪、冰冻发生了变化的土, 上述不良土质分布面积小、厚度小, 应全部清除采取换填垫层法处理, 要求换填后的土强度应与持力层相协调;不良土质分布厚度较大 (超过1m) 时, 应将其全部清除, 并由槽底向下清除0.5m左右, 应根据周围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来决定基底下1m厚度之内的灰土比例 (2∶8或3∶7) 来进行分层夯实换填至新槽底, 再用2∶8或3∶7灰土分层夯实至基底标高。超过1m的应采用降一个灰比的灰土进行分层夯实处理。7) 若槽底以下存在有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首先确定其具体位置, 进行大开挖, 深度大于基底下2 m的位置用素土分层夯实, 深度在基底下1~2 m之间用1∶9灰土分层夯实, 深度于1 m之内的用2∶8灰土或砂石、碎石垫层等柔性垫层进行处理。古井, 直径小于1.0m、深度大于6m的, 如果考虑既经济又省时, 可采用梁、板跨越法, 先用虚土回填后再用板、梁跨越。8) 若邻近已有建筑物基槽, 且在安全距离之内, 基槽开挖深度超过已有建筑物基础埋深时, 基槽应分段施工, 施工时应尽量缩短施工时间或采用必要的基坑支护方法, 保证基础的安全。

通过验槽可以获得准确、深入的第一手工程地质资料, 既是对地质勘察成果的检查、验证, 同时也可以通过验槽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和补充。验槽中出现的问题以局部问题居多, 局部的地基处理要与建筑物的地基整体考虑, 以避免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的产生。验槽工作绝不可忽视, 更不能省略。

摘要:对验槽的各方责任主体的组成、验槽必备的条件、验槽内容、目的及重要性进行简述;对验槽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处理措施并对地基局部处理提出了具体方案。

关键词:天然地基验槽,地基的局部处理

参考文献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 B50021-2001)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 J79-2002)

篇4:地基验槽申请表

【关键词】建筑地基 验槽内容及方法 局部处理

地基验槽是对建筑物的基槽开挖后的第一重要环节,也是勘察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开挖基槽达到工程的设计标高后,建设单位施工负责人应组织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对基槽进行现场验槽工作,详细如实记录验槽程序和情况,验槽合格的填写一式六份的验槽报告,由参与单位签字盖章存档,并报一份质监部门,对不合格的提出书面的整改意见。

一、建筑地基验槽的内容及方法

(一)建筑地基验槽的内容

地基验槽的内容是根据地基的要求、基础形式和验槽内容而定的,主要包括:第一,检验基槽开挖的位置、尺寸和基槽深度是否达到设计图纸的要求;第二,检验基槽的槽壁及槽底的土质类型和均匀度,是否符合土质勘察报告;第三,检验基槽中是否存在古井、探井、洞穴、墓地、人防工程和旧的建筑物基础形式;第四,检验基槽的开挖是否影响附近建筑物,并确定其与基槽外缘的安全距离;第五,检验核实钎探资料,复合检查异常的点位。

(二)建筑地基验槽的方法

第一,观察基槽槽壁及槽底的土质,结构是否有人为破坏,确定基槽的开挖深度,检验槽底的土质情况与勘察报告是否一致,验槽的重点针对墙角、柱基承重墙下部等受荷载大的部位,利用袖珍贯入仪进行承载力的核实;第二,观察基槽边坡的稳定性,找出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确定地下渗水和坑边堆载物的影响;第三,观察基槽内是否存留房基、古井、洞穴、管道及人防工程等,如有应追踪其走向、范围、延伸深度长度和宽度;第四,对钎探资料进行分析,检查钎探测试的部位、深度和器具,记录要规范,认真分析各钎探点的击数,确定其是否均匀,点位偏差达到50%应分析原因追加补测,用洛阳铲对特殊点位进行核查。

二、地基的局部处理方法

(一)对松土坑的处理

在基槽开挖中遇到松土坑时,可以先将坑中松软的虚土铲除至槽壁和槽底现天然土质为止,再用3:7的灰土或者2:8的沙砾石进行回填夯实;如果松土坑的长度达到5m以上的范围,可以落深基础,两端连接1:2的台阶;如独立柱基础遇到浅的松土坑时,可以挖出松土,用坑边相同或相近的天然土进行回填夯实,换土深度按照独立柱基的荷载和松土土质的密实进行核算。

(二)对古井及探井的处理

钎探古井及探井回填土的密实度,挖出古井周围及槽底1m以下的土层,用相同或相似的土质回填槽底及周围;如果古井直径大于1.5m时,应在分层回填时加强上部的强度和刚度,在墙内配置3到4根的钢筋或地基梁横跨越古井;如果古井在基槽中间位置且井内填土密实,应拆除古井至槽底1m以上,再用灰土层进行夯实回填;如果井内填土不密实且是软土时,应利用大石块压紧,再用灰土层进行夯实回填;如果井内不便夯实回填,可在古井上浇筑钢筋混凝土封口,再在封口上进行回填。

(三)对局部硬土和软土的处理

局部硬土处理一般是针对基槽内旧基础和老路基的处理,常用的方法是清除法,以防止不均匀的沉降,回填材料要根據周边土质情况而定,如果清除困难,可以在其上做软垫层,例如某建筑基槽开挖后发现一条老路基,路基厚实且范围大,完全消除困难大,可以采用消除500mm部分路基后再做砂土垫层,同时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强度,以防地基不均匀沉降。

局部软土处理一般是针对管道渗水、土层的差异和土质含水量不同引起的地基局部软硬差异,如果地基的软土厚度较小时,可以使用清除换土法,先将软土清除,再使用沙石级配进行压实系数0.94的垫层处理,保证其承载力达到150kpa-220kpa;如果软土厚度较大时,可以使用砂石桩和灰土桩进行局部处理。

(四)对人防工程的处理

一般人防工程结构有砖砌形式和混凝土形式,且规模大小和入埋深度不一。城市中的人防工程埋深较浅,在允许铲除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直接回填处理;如遇埋深浅的防空洞,且穿越范围大,洞顶与基底距离近,可以清除洞顶进行回填处理,同时应用砖墙封实基础的两侧外缘以防回填坍塌;如遇防空洞埋深大,且上部土层好,可以使用梁板进行跨越处理,同时加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刚度;如遇防空洞通过建筑边缘,可以采用避让或加强局部的悬挑地基梁方法;对不能破坏且埋深浅的防空洞还应进行加固处理;对废弃的巷道可以使用压密灌浆法或桩基础跨越进行处理,并加强上部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五)对管道的处理

基槽内如遇管道,首先应考虑改道,如不能改道的,应采取防渗措施,避免管道产生漏水现象浸湿土层引发地基软化,造成不均匀沉降;再次可以加深管道的基础,以免压坏管道;如果管道需贯穿基础时应在管道上部预留足够范围的空间尺寸,避免沉降时压坏管道使其变形。

三、结束语

地基验槽的工序十分重要,地基基础只有通过验槽方法比对勘察报告,才能及时发现建筑物的地质问题,并及时作出整改方案,提出意见,更改设计,避免后期带来的大量损失。在地基验槽时记录要真实详细,及时反映地基的土质情况,进行地基的局部处理时要认真负责,严格执行,有效的处理好地基问题,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焦志嗣.建筑工程验槽及地基局部处理方法[J].建筑工人,2011,02:40-42.

[2]张颖.天然地基验槽及地基局部处理方法[J].科技风,2011,06:153.

篇5:1地基验槽记录

3工程定位测量及复测记录 4 地基钎探记录 5基础混凝土浇灌申请书

6基础混凝土开盘鉴定 7基础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8基础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9基础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0土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1回填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2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3钢筋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4砌体基础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15模板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篇6:地基验槽发言稿

验槽发言稿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东平县西山路以东、望山街以南。地上18层,地下1层,总建筑高度为52.25米,总建筑面积16560.37㎡。结构体系采用剪力墙结构, 建筑主要功能为住宅。基础形式采用筏板基础。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为56.7。层高均为2.9m。

本工程于2016年11月1日开始,经建设局测量队定点放线,工地反复详细的桩位定点后,开始基础土方开挖,基础开挖完毕。基本情况如下:

1、基础轴线、标高、尺寸均符合要求。

2、基础底浮土均以清理干净。

3、基础持力层为粉质粘土层,经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均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已基本齐全。

经自评合格。

●望各单位在认真检查的基础上,能提出更多好的建议,我们积极努力改进,谢谢大家!

篇7:地基验槽发言稿

验槽小结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洪泽湖大道以北,南海路以西。地上19层,地下1层,总建筑面积27797.5㎡,其中地下建筑3505.5㎡,地上建筑24292㎡。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裙楼3层,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筏板基础。设计±0.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值为10.20。

本工程于2017年7月3日开始,经金湖县经纬建设测绘有限公司测量队定点放线,工地反复详细的桩位定点后,开始基础土方开挖,基础开挖完毕。基本情况如下:

1、基础轴线、标高、尺寸均符合要求。

2、基础底浮土均以清理干净。

3、本工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端持力层为中砂层,经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和单桩静载荷试验,均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技术管理资料已基本齐全。

经自评合格。

●望各单位在认真检查的基础上,能提出更多好的建议,我们积极努力改进,谢谢大家!

苏州中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篇8:浅谈岩土工程之地基验槽

地基验槽一般由当地工程质检部门牵头, 协同设计、监理、施工、业主一起参与的一项隐蔽工程验收工作。但由于行业地位的影响, 勘察单位在地基验槽中作用往往被忽视, 部分业主监理和施工单位认为只要勘察单位签字盖章就行了, 不需参与现场验收;而现场验槽中, 勘察人员可能连发言权都没有, 全权由质检部门代言;部分勘察单位甚至自己忽视自己的重要性, 派出无经验的勘察人员参与现场验收, 甚至不参与现场验收就签字盖章。

而从国家逐步实施的岩土工程师注册制度及逐渐完善工程质检制度,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勘察人员参与地基验槽的重视。作者根据相关项目地基验槽实践经验, 阐述了勘察人员参与地基验槽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2010年随着国家对新疆新一轮支援和开发的脚步临近, 新疆基础建设又将迎来一个高峰, 勘察人员地基验槽在基础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二、地基验槽案例

1. 塔里木大学18号公寓楼地基验槽

塔里木大学18号公寓楼场地表层分布垃圾层, 厚度不均, 属清除层, 下部分布厚度较大的粉细砂层, 为地基持力层。现场地基验槽中发现, 现状基槽由于地下水位较高, 未开挖至设计标高, 基坑内分布有垃圾, 厚度不明。

针对现场情况, 勘察人员采用人工击入空心钢管对基槽层进行了检验, 检验点间距2m, 分布整个基槽, 检验深度至粉细砂层, 通过现场检验查明了垃圾层的分布范围及厚度, 为地基处理及清废厚度提供了依据。由于地下水位高, 且为流砂层, 开挖后出现涌水涌砂现象, 施工单位对原设计的换填砂砾石垫层方案提出质疑, 要求勘察单位提供地基处理方案。勘察人员根据港口工程施工经验, 建议施工方水下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 然后迅速填入砂砾石, 对于存在垃圾部位应完全根据地基检验结果挖除垃圾层, 对于水下换填砂砾石层可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密实, 水上部分则严格按照换填法进行分层碾压处理。现场施工单位采纳勘察人员的地基处理方案进行施工, 经过质量检验, 换填砂砾石层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2. 中泰化学锅炉房地基验槽

中泰化学大黄山焦化工程锅炉房地基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为两层, 上部分布厚度不均, 具湿陷性的风积黄土;下部为弱强风化的砂岩, 为良好的地基持力层。现场地基验槽中, 基槽已开挖至设计标高, 但东南角处仍分布黄土, 现场部分强风化层未进行清除。

勘察人员采用钢筋进行钎探, 揭露黄土层厚度1.7m, 施工单位根据勘察单位验槽意见进行清除, 对于强风化层砂岩建议清除至弱风化层, 设计单位根据验槽后的基底砂岩高程的变化调整设计方案。

3. 农六师鸿基焦化运转塔地基验槽

鸿基焦化转运塔地基岩性自上而下分为两层, 上部为回填砂砾石, 为清废层;下部为山前洪积砾石, 为良好地基持力层。现场验槽时, 勘察单位人员未详细查看地质勘察成果, 在施工单位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即认为基底砂砾石密实稳定, 同意进行基础施工, 而局部基槽松散应清除至密实砂砾石层。

由于存在二次验槽, 勘察人员进行第二次验槽时发现基槽未开挖至原始地层, 现状基底仍为回填砂砾石, 后根据勘察结果提出现状基槽应继续下挖约1.0m至原始砂砾石层上, 并提出开挖后第三次验槽的要求。

4. 额敏水库除险加固地基验槽

额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 对放水闸进行了重建, 对坝基采用了截水墙进行防渗。现场地基验槽中发现放水闸的位置与勘察位置不一致, 基槽开挖后, 基底分布粘土和砂砾石, 地层分布不均匀, 且地基粘土受扰动严重, 勘察人员现场对粘土层的厚度进行了勘探, 发现粘土层厚度仅50cm, 因此建议施工方清除粘土层, 换填砂砾石至基底标高。

现场对心墙截水槽进行地基验槽, 发现基槽两侧和基底分布有淤泥土, 而施工方对淤泥土未进行完全清除。对此勘察人员要求清除淤泥土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

5. 乌鲁木齐天然气七道湾调压站扩底墩地基验槽

七道湾调压站处上部分布地层为自重性湿陷性黄土, 下部为砂砾石层, 属良好地基持力层。设计采用扩底墩, 扩底墩底部进入下部砂砾石层1.0m。扩底墩采用人工开挖, 至设计标高后进行现场验槽。

现场验槽中发现施工单位仅按设计图纸长度进行扩底墩的施工, 扩底墩长度满足设计要求, 但多数扩底墩进入砂砾石层深度不足, 部分并未进入持力层砂砾石层中, 另外扩底直径达不到设计要求。现场验槽中, 勘察人员下孔逐孔进行验收其扩底直径和持力层段长度, 确保了扩底墩的施工质量。

三、地基验槽关键内容

地基验槽属隐蔽工程验收, 对于基础施工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勘察单位严格重视地基验槽的重要性, 地基验槽的关键内容如下:

(1) 地基验槽必须由项目勘察人员或者是经验丰富的勘察人员现场参加, 参与地基验槽的勘察人员应事前熟悉勘察资料成果。

(2) 地基验槽前查看设计文件中地基基础的形式、基底标高、地基承载力参数及地基处理的方案。

(3) 现场验槽除查验地层岩性、密实程度外, 应对勘察中未注意的周边环境的变化 (季节气温、地下水和地表水) 对工程影响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4) 现场验槽应注意基槽底地层是否扰动, 严禁扰动土上直接进行基础施工。

(5) 对于地基验槽中发现的不良地质现象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地基处理方案。

四、结语

新疆建筑物分布范围广, 多数城镇建筑物位于良好的冲洪积砂砾石层上, 尽管多数地质条件较好, 但勘察人员及各方与地基验槽单位对地基验槽的必要性不能忽视, 从地基验槽中及时发现问题对确保下一步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保证工程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摘要:地基验槽作为隐蔽工程验收的重要过程, 但由于行业重视程度的不足, 很多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把勘察人员参与地基验槽仅当作一种形式主义, 作者通过实践经验阐述了勘察人员参与地基验槽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并总结了勘察单位地基验槽中关键的几个内容。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基,验槽

参考文献

[1]《浅谈地基验槽的技术要求及地基处理原则》.史丹频华东建工勘察.2009年2期

[2]《建筑地基验槽及地基的局部处理》.王建忠.岩土工程界2003年10期

篇9:地基验槽申请表

【关键词】验槽工作;地基问题;处理方法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ilding foundation foundation problems of common slot

Wang Hui

(Acer Xing Xinjiang Kuitun limited civil engineering branchKuitunXinjiang833200)

【Abstract】Based on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ank inspection pit, on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related to natural Trench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as well as common problems and their treatment foundation, summarized,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nly for reference. Because the author is limited, at the text inevitable shortcomings, welcome treatise.

【Key words】Tank inspection work;Foundation problems;Treatment methods

1. 前言

众所周知,场地岩土工程勘测资料是通过对有限个勘探点的勘测、测试、实验而获得的。由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现有的勘测手段难以全面查明地基土的变化情况。即通过对“点”的勘测所取得的资料,难以全面反映整个场地的岩土工程实际情况。只有在地基施工中,基坑(槽)开挖后,通过基坑(槽)检验,必要时配合施工作些补充勘测才能解决。施工验槽是根据施工揭露的地质情况,对地质勘测成果与评价、建议等进行检查,核对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所描述的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与施工揭露的情况是否相符、结论是否正确、建议是否合理,当发现与勘测成果有出入,应进行补充修正,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因而,验槽工作是整个工程活动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环,验槽工作的好坏,处理措施是否恰当,将对整个工程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根据作者多年基坑验槽的实践经验,就有关天然地基验槽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地基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作一简要介绍,仅供参考。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斧正。

2. 地基施工验槽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及注意事项

2.1验槽工作的内容、要求。

(1)检查基坑(槽)开挖的平面位置和尺寸与设计图纸是否相符;检查基坑(槽)开挖的深度、坑底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观察坑壁、坑底岩土类型、颜色、状态、均匀程度、包含物等与地质报告的描述是否相符。

(3)观察和分析地下水类型、来源、涌水量等情况。

(4)检查基坑中有无旧房屋、洞穴、古墓及其他地下掩埋物。

(5)对岩石地基,应观察其岩性、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及其充填物。

(6)对岩溶地基,应详细观察岩溶现象,查清岩溶在基坑及其场地附近的分布规律,检查有无土洞存在,分析对建筑物的影响程度。

(7)对检验后发现的异常地质情况,提出处理措施,解决勘测报告中未能解决的遗留问题。

2.2验槽的工作方法。

(1)验槽工作应由建设或施工单位组织勘测、设计、建设和施工等有关单位参加,共同进行检验。并且验槽工作必须有岩土与设计工程师参加,否则容易出现误验而给工程造成隐患。

(2)验槽工作的主要方法,首先是对基坑岩土进行观察和描述。由岩土工程师下基坑,对坑壁、坑底=的岩土情况进行仔细观察,验证坑底岩土与报告书是否相符,均匀性如何。其次,对于有必要进一步查清坑底地质情况的,可采用钎探、坑探、小麻花钻、轻便动探(N10)等方法。

(3)钎探是验槽最常见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其目的是了解基底土层的均匀性、是否有软弱下卧层及其基底下是否有洞穴、古墓、石芽、孤石等存在。钎探间距在无特殊要求时,可按表1确定。

表1

基槽宽度m 钎探排列方式 钎探深度m 钎探间距m

B<0.8 中心排 1.2

0.82.0 两排错开 1.5

B>2.0 梅花形 2.1 1.2~1.5视地层复杂情况

2.3 验槽的注意事项。

(1)检查坑底岩土时应仔细观察刚开挖、结构未被破坏的原壮土,检验人员应亲自挖土观察。

(2)为保持土的天然状态,不容许基坑内积水,如发现有积水,应排除积水后检验,并检验掩没处土的湿度及强度变化情况,强度变化大时,应该采取处理措施。

3. 验槽中常见的地基问题

3.1填土问题。

人工填土是验槽中最常见遇到的地基问题。一般在勘测报告中,建议挖除回填土,将基础置于老土层上。但由于勘探点所显示的填土厚度及范围,不能代表整个场地填土厚度及范围,再加上施工单位有时缺乏对填土的判别能力,只管照图施工,因而当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往往在坑底内,局部还残留有填土。

对于有些挖填方工程,在平整场地时,常将斜坡上部的土,挖填至斜坡下部。由于其岩性、颜色均一样,在勘测报告中,常会误判。只有基坑开挖后,通过仔细检验才能分清,验槽时查清范围,并提出处理措施。

3.2软土问题。

在场地边缘、中心等,其范围较小的软土层,或岩性、颜色相近,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的不均匀地层,勘察时不易查清,只有在基坑开挖时,才容易揭露出。验槽时必须查清范围、深度,提出处理方案。

3.3岩溶问题。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基坑开挖时,常揭露出溶洞、土洞、石芽等,对于有些揭露出来的问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而对于隐伏岩溶非常发育,在基础底部1-2m深度范围内,有可能出现土洞、石芽等问题,则须通过钎探或小麻花钻来加以查清。

3.4洞穴问题。

在开挖基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地下洞穴、古墓等,尽管存在于地基的局部地段,若不作处理,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是不利的。

3.5流砂及管涌问题。

流砂及管涌是基坑开挖过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它们通常是由于人类的工程活动引起的。流砂是指松散细粒土被地下水饱和后,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悬浮流动现象。流砂发展的结果,常造成坑壁坍塌、基础滑移或不均匀下沉等。其破坏多是突发性的对工程危害很大。管涌是指地基土在具有某种渗透速度的渗透水流作用下,其细小颗粒被冲走,岩土的孔隙逐渐增大,慢慢形成一种能穿越地基的细管状渗流通路,从而掏空地基,使地基或斜坡变形、失稳的现象。

3.6潜蚀问题。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使土体中的孔隙增大,甚至形成潜蚀土洞,导致土体中的结构松动或破坏,以致产生地表裂隙、塌陷,影响建筑物的稳定。

4. 常见地基问题的处理方法

4.1填土及软土问题的处理。

当基坑中有填土及软土存在时,须查明其范围,并用坑探、小麻花钻探明其深度,将其全部清除,用换土垫层法处理,即用天然(或人工)级配砂石或素土回填。该方法适用条件广,造价低廉,施工简便。

4.2岩溶问题的处理。

岩溶地基的处理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和排导等方法。

4.2.1挖填。

即挖除岩溶形态中的软弱充填物,回填碎石、灰土或素混凝土等以增强地基的强度和完整性;或在压缩地基上凿去局部突出的基岩,铺盖可压缩的垫层(褥垫),以调整地基的变形量。

(1)基础下有溶沟、溶槽、漏斗等时,挖去其中的充填物,回填碎石或毛石混凝土。

(2)粘性土地基局部有石芽突出时,将石芽尖部凿去,并挖凿一定深度的基岩,回填素土。

(3)基础下溶洞埋藏不深,顶板不稳定时,可炸开顶板,挖除充填物,回填碎石等。

4.2.2跨盖。

基础下有溶洞、溶糟、漏斗等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跨越;或用刚性大的平板基础覆盖,但支撑点必须放在较完整的岩石上。也可用调整柱距的方法处理。

4.2.3灌注。

基础下的溶洞埋藏较深时,可通过钻孔向洞内灌注水泥砂浆、混凝土或沥青等,以堵填溶洞。

4.2.4排导。

对建筑物地基内或附近的地下水宜疏不宜堵。一般采用排水隧洞、排水管道等进行疏导,以防止水流通过堵塞,造成场地和地基季节性淹没。

4.3洞穴问题的处理。

4.3.1地表水形成的土洞。

在建筑场地和地基范围内,认真做好地表水的截流、防渗、堵漏等工作,杜绝地表水渗入土层,使土洞停止发育和发展,再对土洞采取挖填及梁板跨越等措施。

4.3.2地下水形成的土洞。

当地质条件许可时,首先尽量对地下水采取截流、改造等,以阻止土洞的继续发展。然后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1)当土洞埋深较浅时,可采用挖填和梁板跨越。

(2)对直径较小的深埋土洞,其稳定性较好,危害性小,可不处理洞体,仅在洞顶上部采取梁板跨越即可。

(3)对直径较大的深埋土洞,可采用顶部钻孔灌砂或碎石混凝土以充填空间。

(4)当对地下水不能采取截流、改道以阻止土洞发展时,也可采用桩基嵌入基岩内的方法处理。

4.3.3对于自然洞穴、古墓等的处理方法与土洞的基本相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填、灌、跨越等方法处理。

4.4流砂及管涌的处理。

4.4.1对于流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处理。

(1)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将地下水位将至可能产生流砂的地层以下或基坑以下0.5m处,然后再开挖。

(2)打钢板桩。一方面可加固坑壁;另一方面可改善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即增加渗流途径,减小地下水水力梯度和流速。

(3)水下开挖。即基坑开挖期间,使基坑始终保持足够的水头,尽量避免产生流砂的水头差,增加坑壁土体的稳定性。

4.4.2对管涌的处理。

对管涌的处理与流砂相似,主要是控制渗流,降低水力梯度,设置保护层,打板桩等。

4.5潜蚀洞穴的处理。

(1)潜蚀洞穴离基底不深,可用重锤夯实处理。

(2)潜蚀洞穴分布较深,可向洞内灌注水泥砂浆堵塞洞穴,并往地层中灌注一定量的水泥浆或水玻璃水泥浆固结地层,减小透水性,消除潜蚀条件。

(3)沿建筑物周遍打泄水孔,孔内填砾料,将上层水引泄深层去,改变潜蚀层水头和水力梯度,降低或消除其潜蚀作用。

对于有些挖填方工程,在平整场地时,常将斜坡上部的土,挖填至斜坡下部。由于其岩性、颜色均一样,在勘测报告中,常会误判。只有基坑开挖后,通过仔细检验才能分清,验槽时查清范围,并提出处理措施。

3.2软土问题。

在场地边缘、中心等,其范围较小的软土层,或岩性、颜色相近,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的不均匀地层,勘察时不易查清,只有在基坑开挖时,才容易揭露出。验槽时必须查清范围、深度,提出处理方案。

3.3岩溶问题。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基坑开挖时,常揭露出溶洞、土洞、石芽等,对于有些揭露出来的问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而对于隐伏岩溶非常发育,在基础底部1-2m深度范围内,有可能出现土洞、石芽等问题,则须通过钎探或小麻花钻来加以查清。

3.4洞穴问题。

在开挖基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地下洞穴、古墓等,尽管存在于地基的局部地段,若不作处理,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是不利的。

3.5流砂及管涌问题。

流砂及管涌是基坑开挖过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它们通常是由于人类的工程活动引起的。流砂是指松散细粒土被地下水饱和后,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悬浮流动现象。流砂发展的结果,常造成坑壁坍塌、基础滑移或不均匀下沉等。其破坏多是突发性的对工程危害很大。管涌是指地基土在具有某种渗透速度的渗透水流作用下,其细小颗粒被冲走,岩土的孔隙逐渐增大,慢慢形成一种能穿越地基的细管状渗流通路,从而掏空地基,使地基或斜坡变形、失稳的现象。

3.6潜蚀问题。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使土体中的孔隙增大,甚至形成潜蚀土洞,导致土体中的结构松动或破坏,以致产生地表裂隙、塌陷,影响建筑物的稳定。

4. 常见地基问题的处理方法

4.1填土及软土问题的处理。

当基坑中有填土及软土存在时,须查明其范围,并用坑探、小麻花钻探明其深度,将其全部清除,用换土垫层法处理,即用天然(或人工)级配砂石或素土回填。该方法适用条件广,造价低廉,施工简便。

4.2岩溶问题的处理。

岩溶地基的处理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和排导等方法。

4.2.1挖填。

即挖除岩溶形态中的软弱充填物,回填碎石、灰土或素混凝土等以增强地基的强度和完整性;或在压缩地基上凿去局部突出的基岩,铺盖可压缩的垫层(褥垫),以调整地基的变形量。

(1)基础下有溶沟、溶槽、漏斗等时,挖去其中的充填物,回填碎石或毛石混凝土。

(2)粘性土地基局部有石芽突出时,将石芽尖部凿去,并挖凿一定深度的基岩,回填素土。

(3)基础下溶洞埋藏不深,顶板不稳定时,可炸开顶板,挖除充填物,回填碎石等。

4.2.2跨盖。

基础下有溶洞、溶糟、漏斗等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跨越;或用刚性大的平板基础覆盖,但支撑点必须放在较完整的岩石上。也可用调整柱距的方法处理。

4.2.3灌注。

基础下的溶洞埋藏较深时,可通过钻孔向洞内灌注水泥砂浆、混凝土或沥青等,以堵填溶洞。

4.2.4排导。

对建筑物地基内或附近的地下水宜疏不宜堵。一般采用排水隧洞、排水管道等进行疏导,以防止水流通过堵塞,造成场地和地基季节性淹没。

4.3洞穴问题的处理。

4.3.1地表水形成的土洞。

在建筑场地和地基范围内,认真做好地表水的截流、防渗、堵漏等工作,杜绝地表水渗入土层,使土洞停止发育和发展,再对土洞采取挖填及梁板跨越等措施。

4.3.2地下水形成的土洞。

当地质条件许可时,首先尽量对地下水采取截流、改造等,以阻止土洞的继续发展。然后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1)当土洞埋深较浅时,可采用挖填和梁板跨越。

(2)对直径较小的深埋土洞,其稳定性较好,危害性小,可不处理洞体,仅在洞顶上部采取梁板跨越即可。

(3)对直径较大的深埋土洞,可采用顶部钻孔灌砂或碎石混凝土以充填空间。

(4)当对地下水不能采取截流、改道以阻止土洞发展时,也可采用桩基嵌入基岩内的方法处理。

4.3.3对于自然洞穴、古墓等的处理方法与土洞的基本相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填、灌、跨越等方法处理。

4.4流砂及管涌的处理。

4.4.1对于流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处理。

(1)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将地下水位将至可能产生流砂的地层以下或基坑以下0.5m处,然后再开挖。

(2)打钢板桩。一方面可加固坑壁;另一方面可改善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即增加渗流途径,减小地下水水力梯度和流速。

(3)水下开挖。即基坑开挖期间,使基坑始终保持足够的水头,尽量避免产生流砂的水头差,增加坑壁土体的稳定性。

4.4.2对管涌的处理。

对管涌的处理与流砂相似,主要是控制渗流,降低水力梯度,设置保护层,打板桩等。

4.5潜蚀洞穴的处理。

(1)潜蚀洞穴离基底不深,可用重锤夯实处理。

(2)潜蚀洞穴分布较深,可向洞内灌注水泥砂浆堵塞洞穴,并往地层中灌注一定量的水泥浆或水玻璃水泥浆固结地层,减小透水性,消除潜蚀条件。

(3)沿建筑物周遍打泄水孔,孔内填砾料,将上层水引泄深层去,改变潜蚀层水头和水力梯度,降低或消除其潜蚀作用。

对于有些挖填方工程,在平整场地时,常将斜坡上部的土,挖填至斜坡下部。由于其岩性、颜色均一样,在勘测报告中,常会误判。只有基坑开挖后,通过仔细检验才能分清,验槽时查清范围,并提出处理措施。

3.2软土问题。

在场地边缘、中心等,其范围较小的软土层,或岩性、颜色相近,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的不均匀地层,勘察时不易查清,只有在基坑开挖时,才容易揭露出。验槽时必须查清范围、深度,提出处理方案。

3.3岩溶问题。

岩溶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在基坑开挖时,常揭露出溶洞、土洞、石芽等,对于有些揭露出来的问题,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而对于隐伏岩溶非常发育,在基础底部1-2m深度范围内,有可能出现土洞、石芽等问题,则须通过钎探或小麻花钻来加以查清。

3.4洞穴问题。

在开挖基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地下洞穴、古墓等,尽管存在于地基的局部地段,若不作处理,对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是不利的。

3.5流砂及管涌问题。

流砂及管涌是基坑开挖过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它们通常是由于人类的工程活动引起的。流砂是指松散细粒土被地下水饱和后,在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悬浮流动现象。流砂发展的结果,常造成坑壁坍塌、基础滑移或不均匀下沉等。其破坏多是突发性的对工程危害很大。管涌是指地基土在具有某种渗透速度的渗透水流作用下,其细小颗粒被冲走,岩土的孔隙逐渐增大,慢慢形成一种能穿越地基的细管状渗流通路,从而掏空地基,使地基或斜坡变形、失稳的现象。

3.6潜蚀问题。

地下水的潜蚀作用,使土体中的孔隙增大,甚至形成潜蚀土洞,导致土体中的结构松动或破坏,以致产生地表裂隙、塌陷,影响建筑物的稳定。

4. 常见地基问题的处理方法

4.1填土及软土问题的处理。

当基坑中有填土及软土存在时,须查明其范围,并用坑探、小麻花钻探明其深度,将其全部清除,用换土垫层法处理,即用天然(或人工)级配砂石或素土回填。该方法适用条件广,造价低廉,施工简便。

4.2岩溶问题的处理。

岩溶地基的处理主要有挖填、跨盖、灌注和排导等方法。

4.2.1挖填。

即挖除岩溶形态中的软弱充填物,回填碎石、灰土或素混凝土等以增强地基的强度和完整性;或在压缩地基上凿去局部突出的基岩,铺盖可压缩的垫层(褥垫),以调整地基的变形量。

(1)基础下有溶沟、溶槽、漏斗等时,挖去其中的充填物,回填碎石或毛石混凝土。

(2)粘性土地基局部有石芽突出时,将石芽尖部凿去,并挖凿一定深度的基岩,回填素土。

(3)基础下溶洞埋藏不深,顶板不稳定时,可炸开顶板,挖除充填物,回填碎石等。

4.2.2跨盖。

基础下有溶洞、溶糟、漏斗等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跨越;或用刚性大的平板基础覆盖,但支撑点必须放在较完整的岩石上。也可用调整柱距的方法处理。

4.2.3灌注。

基础下的溶洞埋藏较深时,可通过钻孔向洞内灌注水泥砂浆、混凝土或沥青等,以堵填溶洞。

4.2.4排导。

对建筑物地基内或附近的地下水宜疏不宜堵。一般采用排水隧洞、排水管道等进行疏导,以防止水流通过堵塞,造成场地和地基季节性淹没。

4.3洞穴问题的处理。

4.3.1地表水形成的土洞。

在建筑场地和地基范围内,认真做好地表水的截流、防渗、堵漏等工作,杜绝地表水渗入土层,使土洞停止发育和发展,再对土洞采取挖填及梁板跨越等措施。

4.3.2地下水形成的土洞。

当地质条件许可时,首先尽量对地下水采取截流、改造等,以阻止土洞的继续发展。然后采用下述方法处理:

(1)当土洞埋深较浅时,可采用挖填和梁板跨越。

(2)对直径较小的深埋土洞,其稳定性较好,危害性小,可不处理洞体,仅在洞顶上部采取梁板跨越即可。

(3)对直径较大的深埋土洞,可采用顶部钻孔灌砂或碎石混凝土以充填空间。

(4)当对地下水不能采取截流、改道以阻止土洞发展时,也可采用桩基嵌入基岩内的方法处理。

4.3.3对于自然洞穴、古墓等的处理方法与土洞的基本相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填、灌、跨越等方法处理。

4.4流砂及管涌的处理。

4.4.1对于流砂一般采用三种方法处理。

(1)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将地下水位将至可能产生流砂的地层以下或基坑以下0.5m处,然后再开挖。

(2)打钢板桩。一方面可加固坑壁;另一方面可改善地下水的径流条件,即增加渗流途径,减小地下水水力梯度和流速。

(3)水下开挖。即基坑开挖期间,使基坑始终保持足够的水头,尽量避免产生流砂的水头差,增加坑壁土体的稳定性。

4.4.2对管涌的处理。

对管涌的处理与流砂相似,主要是控制渗流,降低水力梯度,设置保护层,打板桩等。

4.5潜蚀洞穴的处理。

(1)潜蚀洞穴离基底不深,可用重锤夯实处理。

(2)潜蚀洞穴分布较深,可向洞内灌注水泥砂浆堵塞洞穴,并往地层中灌注一定量的水泥浆或水玻璃水泥浆固结地层,减小透水性,消除潜蚀条件。

上一篇:儿童健康状况调查下一篇:2022年统计局人才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