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

2024-05-08

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精选4篇)

篇1: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

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

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能够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下快乐健康成长,安全常识是孩子成长中不得不学习的部分之一,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希望有所帮助!

预防煤气中毒

1、夜晚睡觉要将取暖煤炉的煤炭烧尽,不要闷盖,煤炉要安装烟筒。

2、燃气热水器或煤气、燃煤、燃油设备等不应该放置于居住的房间或通风不良处,宜经常保持室内良好通风状况。

3、自动点火的煤气具在连续未点燃时,应稍等片刻,让放出的煤气发散后再点火。

4、注意检查连接煤气具的橡皮管是否松脱、老化、破裂、虫咬。

5、不要躺在门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空调车在停驶时开空调切不可将车窗全部关闭。

6、火锅店等就餐场所和加工场所都应做好通风换气工作。

如遇煤气中毒,除及早拨打急救电话外,现场应进行急救:

1、打开窗户通风换气;

2、迅速脱离中毒环境,但要注意保暖;

3、保持呼吸道的畅通,清除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取出假牙等,如果有条件可就地取材,利用氧气袋、氧气瓶、氧立得等设备吸氧;

4、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在呕吐时,一定要让其头部歪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在患者抽搐时被吸入器官内,造成患者窒息或合并吸入性肺炎;

5、如果患者呼吸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注射呼吸兴奋剂,针刺内关、人中、足三里等穴位;

6、待病情平稳时,力争尽早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必要的抢救。即使是轻度中毒患者,也应尽早做高压氧舱治疗,这对患者非常重要,可以大大减轻后遗症的影响。

防火、灭火常识

1、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气设备。

2、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

3、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

4、家中不可存放超过0.5公升的汽油、酒精、天那水等易燃易爆物品。

5、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

6、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

7、切勿在走廊、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保证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8、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9、不能随意倾倒液化气残液。

10、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11、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12、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

13、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防电常识

1、选用的家用电器必须质量可靠,安全指标符合标准。

2、要用正确的方法安装电器,必须接地线的电器要使用三孔电源插座。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可以装上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

3、为了防止日常触电事故的发生,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要在湿的地方摆放电器。移动电器(如电扇、落地灯、冰箱等),要先切断电源。

4、不要在一个插座上插用许多电器,家长要经常检查家中的电器接线是否破损,是否需要修理更换,家电周围不能堆放易燃杂物。

5、人走断电,用毕断电。

使用家用电器发生触电事故时,救助者首先要迅速切断电源,才可以触摸受伤者。如果一时不能切断电源,救助者可以穿上胶鞋,戴上胶手套,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物体挑开电线。没有胶鞋和胶手套,挑线时一定十分小心,最好站在一块干木板上。切忌在没有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用手、脚或身体其他部分触碰伤者。触电者安全脱离电源后,如果已出现呼吸或心脏停止时,就应立即用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法进行抢救,如果出现皮肤烧伤现象时,就应进行正确的烫伤医治。轻度烫伤,用冷水冲洗,涂抹烫伤膏均可。严重的热伤要马上送往医院医治。

篇2: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

一年级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活动过程:

一、辅导员提问: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辅导员讲解煤气中毒知识: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3、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4、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四、课后小结

篇3: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

冬季学生防火防煤气中毒等安全教育

主讲人:王荣正;对象:全体师生;地点:操场

时间:2014.12.9

老师们、同学们:

上周四(12月4日),我们站在国旗下进行了庄严地安全宣誓:

吸取教训,牢记安全;爱惜生命,远离危险。走安全路,做文明人;不闯红灯,不逆道行;遵守规则,平安一生。预防溺水,警钟长鸣;私自滑冰,险象环生;远离水域,危险绕行。讲究卫生,牢记在心;科学防疫,拒染疾病;不吃零食,身康体健;管好垃圾,保护环境。防患未然,火灾无情;用电用火,谨遵师言。意外伤害,未可轻心;安全隐患,如影随形;谨之慎之,方保安宁。逃生技巧,滥熟于心;突发事件,切莫慌神;有序疏散,听从指令。花季少年,生命如卉;安全第一,我宣誓言。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冬季安全教育大会,我再次提醒大家: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安全是生命之水,文明是幸福之源!我想大家还一定记得我们提出的安全“五不要求”:不安全的事绝对不做,不安全的行为不干,不干净的食物不吃,不安全的车不坐,一切违纪违规的事不犯。

下面,我要给大家提几点要求,希望大家不仅要记在脑子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

一、注意防火

冬季气温低,雨水少,天气干燥,贮存的各种原料多,用火用电用气量多,易发生火灾。冬季又处于每年的首尾之际,生产、工作繁忙,加之昼短夜长,人们容易懈怠,往往忽视消防安全,初起火灾不能及时发现。所以造成冬季火灾事故多,损失伤亡大。

小学生防火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

(1)不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进人校园,也不带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物品进入校园。

(2)教室采用火炉取暖,上课教师负责,管理好炉火。(3)校园内不随意焚烧废纸。

(4)打扫卫生时,要将枯枝落叶等垃圾送往垃圾箱,不采取点火烧掉的办法。(5)不得在公共场所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6)坚决杜绝在上下学途中玩火,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7)在火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则。火场逃生的方法主要有:(1)利用建筑物通道或建筑物内设施逃生;(2)寻找避难处所逃生;(3)互救逃生;(4)利用身边消防器材或其他器材边灭火边逃生。

身上着了火正确的灭火方法:一旦身上着了火,首先应当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就地翻滚,窒息火灾。但不要滚动过快,更不要跑动。如果附近有水池、河塘等水源,可迅速跳入水中,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熄。但身体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

家用电器着火后的扑救方法:

(1)立即关机,拨下电源插头或拉下总闸,如只发现电打火冒烟,断电后,火即自行熄灭。

(2)如果是导线绝缘和电器外壳等可燃材料着火时,可用湿棉被等覆盖物封闭窒息灭 1 火。

(3)不得用水扑救,以防引起电视机的显像管炸裂伤人。

(4)未经修理,不得接通电源使用,以免触电、发生火灾事故。

二、防煤气中毒

防煤气中毒,每年都会有一些重度中毒者,重度中毒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上周四晚我镇1男子、小猫,上周五晚夏津县祖孙5人)。家中生火炉(包括:木柴 燃烧不充分)的同学一定要记得提醒家长:一定要做好通风防护工作,睡前一定要将炉火熄灭。

如何防止煤气中毒:

(1)用煤炉取暖,一定要安装烟筒和风斗。

(2)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果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必须及时清理或修补。(3)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

急救的方法: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注意保暖),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三、防滑、防踩踏、防溺水

进入冬季,降雪时,地面积雪较厚,在经过踩压后就形成了一层光面,在气温稍高冰面开始融化时,尽量减少外出频率,避免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如确需外出,要穿防滑鞋或在脚上绑根旧布条,手上不宜拿伞、棍等细长物品。河流、坑塘表面结冰,但由于冰层不厚,在冰上玩耍行走时极易发生坠冰溺水事故。所以我们同学不要在冰上行走玩耍,往返学校经过结冰地带的要绕行,不能走捷径,不能抱侥幸心理而冒险。

滑冰防溺水做到“四不”承诺:即不私自下水或滑冰;不擅自与同学结伴滑冰或打捞水中物品;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到沟河塘坝水库边游玩;不到危险地域、沟河坝库滑冰游玩。

防踩防摔:大门口、教室门口不拥不挤,防滚落、防摔伤,上厕所高年级同学让一让低年级同学,男生小便时一定要入池、入坑,防滑、防摔倒)

四、防止交通事故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右边行走。

2、学校位于莒五公路路边,放学时,学校组织学生列队过公路,要求全体同学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向西行进的路队,有拥挤现象,严防滚落摔伤);行走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莒五公路路窄,路上车多、人多、人复杂,过公路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先左看看,右看看,待确定无来往车辆时再通过)

4、在来回学校路上一定要靠右行,要主动避让机动车辆,不在路上停留或到他处玩耍,(最近发现有一小部分同学放学后不靠右行且在公路上乱跑)害人害己,危险、不文明。

5、同学们上学放学路上也要注意道路结冰溜滑,一不小心就会跌倒,如果恰巧后面有来车就很危险。所以,走路时不能大步奔跑,要一步一步踏稳脚跟走路,防止摔倒,走路要慢行。

6、在雾、雨、雪天,最好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以便于机动车司机尽早发现目标,提前采取安全措施。

7、有个别接送学生的家长在三轮车安装了小篷布、薄膜,这样会影响视力观测,建议拆去,以求安全;还有同学戴上了大帽子和口罩,遮住了自己的眼睛,影响视听,存在安全隐患。

8、不能在道路上堆雪人、打雪仗和滚雪球,这样既不安全,又会影响交通,甚至发生 车祸。

五、学校内活动安全

1、严格执行学生请销假 有事不能上学的同学,要求家长必须到校亲自请假履行好书面请假手续。严禁其他学生捎假或学生自己口头请假,请假期满以后,学生必须由家长送至学校向班主任老师销假。班主任要健全同家长的联系方式,对不明原因未到校上学的学生,班主任老师要立即同家长取得联系,问明原因。

2、要注意教室的安全

(1)不要用手触摸电线、灯泡和插座,发现电器损坏后不要擅自修理,应向老师和学校报告,请专人修理。

(2)严禁将管制刀具、尖锐器具带入学校,以免伤人伤己。(前些日子我们讲过:弄伤眼睛的案例)

(3)进出教室要靠右慢行,不许将手搭在他人肩上或背上,课间要合理释放能量,可以在院子有序地组织活动,不准大喊大叫,阴阳怪气。

(4)不准在教室及教室前通道追逐打闹,更不能在教室及教室周围进行任何体育活动。(5)中午在学校就餐的同学要安班级排好队,有秩序地打开水,预防拥挤、烫伤发生。

3、要注意活动安全

(1)课余活动严禁疯赶打闹或进入危险区域,由于我们学校工程尚未完工,后排教室后拉起了警戒线,我们不得进入。

(2)上体育课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运动时注意不要剧烈碰撞,以免撞伤或摔伤。(3)劳动时不要用劳动工具打闹玩耍,注意劳动安全。

篇4:冬季防火防煤烟中毒安全常识教育

中毒安全教案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年级()班 授课时间:2016年10月10日 授课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气

中毒的抢救法,通过对煤气中毒事件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

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

样预防火灾。通过分析煤气中毒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 何自救。

4、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初步掌握防煤气中毒安全知识。教学重点:

1、了解什么是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与火场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教学难点:

煤气中毒的患者应如何抢救? 课前准备:

1、了解自己亲戚及周围邻居中,有没有发生过煤气中毒的事件及如何抢救治 疗的。

2、提问学生,假如遇到煤气中毒的患者或遇到大火,你准备怎么做?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

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煤气中毒知识: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3、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

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4.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三、学习防火知识

1、冬季天气寒冷,雨水稀少,贮存的各种原料多,用火用电用气量多。冬

季又处于每年的首尾之际,生产、工作繁忙,加之昼短夜长,人们容易懈怠,往往忽视消防安全,初起火灾不能及时发现。所以造成冬季火灾事故多,损失伤亡大。

2、火场逃生有哪些方法?

一般地说,火场逃生的方法主要有:①利用登高消防车,挂钩梯两节梯连用

逃生;②利用建筑物通道或建筑物内设施逃生;③自制器材逃生;④寻找避难处所逃生;⑤互救逃生;⑥利用身边消防器材或其他器材边灭火边逃生。

3、身上着了火正确的灭火方法是什么?

一旦身上着了火,首先应当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就地翻滚,窒息火灾。但不要滚动过快,更不要跑动。如果附近有水池、河塘等水源,可迅速跳入水中,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熄。但身体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

4、家用电器着火后的扑救方法?

①立即关机,拨下电源插头或拉下总闸,如只发现电打火冒烟,断电后,火 即自行熄灭。

②如果是导线绝缘和电器外壳等可燃材料着火时,可用湿棉被等覆盖物封闭窒息灭火。

③不得用水扑救,以防引起电视机的显像管炸裂伤人。④未经修理,不得接通电源使用,以免触电、发生火灾事故。

四、课后小结

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门都基本掌握了什么?

同学们要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

上一篇:八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总结201下一篇:儿科书读后感范文